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临界值模拟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应分析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应分析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应分析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用于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的一项重要工具,指商业银行在存款中必须按规定的比例留存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近年来,中国央行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达到稳定物价、调节资金供求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等多方面目的。

本文从宏观经济层面和银行业层面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影响和效应。

一、宏观经济层面的效应1.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银行体系的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当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可供货币贷款数量减少,整个货币市场的供应量也会减缓,货币的借贷成本相应升高。

反之,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则会增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使得货币市场的供应量增加,货币的借贷成本相应降低。

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央行可以灵活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和保持货币市场的稳定。

2.影响整体信贷总量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会直接影响整体信贷总量。

当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减弱,进而导致贷款供应量下降,整体信贷总量减少。

反之,当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则会增加银行体系的贷款能力,促进贷款供应量增加,整体信贷总量增加。

对于宏观经济而言,信贷总量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稳定汇率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进而影响汇率的稳定。

当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市场的供应量减少,进而使得货币汇率升值。

当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市场的供应量增加,进而使得货币汇率贬值。

稳定汇率对于外贸出口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维持汇率的稳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当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减少,进而提高货币的借贷成本,抑制消费和投资增长,从而减缓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趋势。

反之,当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则会增加货币供应量,进而加快投资和消费增长,从而加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趋势。

我国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效果分析

我国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效果分析

我国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效果分析王红梅摘 要:2007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笔者通过对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阐述了此项货币政策实施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对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认为,央行必须实施多种货币政策的组合,配合其他部门的各种宏观政策,尤其应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对社会保障部门的投入才能更好的控制资金的流动。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原因;效果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9)7-244-02作 者: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德州审计办事处;山东,德州,253000中国人民银行从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20余年历史新高。

与2007年历次均上调0.5个百分点不同,此次上调1个百分点,力度明显加大。

央行指出,此次上调旨在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一、存款准备金率概述(一)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

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

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中央银行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能够影响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间接的调控。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分析

• •
对冲外汇占款 自2003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以 年以来, 年以来 年均4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截至 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 年均 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 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 年末, 年末 1528249亿美元,同比增长 亿美元, 亿美元 同比增长43.32%,而 , 2002年末至 年末至2007年末的 个月以来, 年末的60个月以来 年末至 年末的 个月以来, 57个月的外汇储备增长率保持在 个月的外汇储备增长率保持在30%以 以 个月的外汇储备增长率保持在 上。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一方面来自于 经常账户的巨额顺差, 经常账户的巨额顺差,另一方面也源自 和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 于FDI和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有研究测 和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 算认为, 年至2005年,涌入中国的 算认为,1999年至 年至 年 长线投机性资金累计存量近3000亿美元, 长线投机性资金累计存量近 亿美元, 亿美元 而仅2005年一年,此类资金数量就达到 年一年, 而仅 年一年 872亿美元 唐旭,梁猛,2007)。在巨大 亿美元(唐旭 亿美元 唐旭,梁猛, 。 的贸易顺差和境外资金压力下, 的贸易顺差和境外资金压力下,我国出 现了严重的经常性账户和资本性账户双 顺差态势。 顺差态势。但在相对刚性的人民币汇率 政策及结售汇制度影响下, 政策及结售汇制度影响下,大量的外汇 盈余转换为央行基础货币, 盈余转换为央行基础货币,为对冲过多 的外汇占款, 的外汇占款,央行又被迫不断上调存款 准备金率。因此, 准备金率。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 以看作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副产品。 以看作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副产品。
上调背景:
• 国际输入型通胀与国内干旱带来的通胀惹 急了央行, 急了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主要是因 为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通货膨胀, 为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通货膨胀,而上调准 备金率可以有效降低流动性, 备金率可以有效降低流动性,从而在一定 程度上抑制通胀。 程度上抑制通胀。其次是因为目前国际的 信贷危机, 信贷危机,上调准备金率可以保证金融系 统的支付能力,增加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统的支付能力,增加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防止金融风险的产生。 防止金融风险的产生。中国人民大学金融 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队网站表示, 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队网站表示,此 次上调在预期之内,在政策逻辑范围之内。 次上调在预期之内,在政策逻辑范围之内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评析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评析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评析24 发展研究/2005年第5 期财政金融DEVELOPMENT RESEARCH一、近十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果1998年之前,我国普遍实行高准备金率。

到了1998年,为了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经济“硬着陆”,我国调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为8%;1999年前后,国内又出现了经济发展疲软及通货紧缩的现象,因此99年央行又进一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8%调整至6%。

从2003年以来,国内以钢铁和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过热现象。

2003 年9 月,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6% 提高至7%。

而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又决定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7.5%,。

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00 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将普遍实行这一新标准。

根据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要求,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

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提高0.5 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仍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

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中,货币供应量扮演着中介目标的重要角色。

由于在我国利率受到一定的管制,为了稳定物价和币值,主要是通过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适度增长来实现。

而在近十年内,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经历了几升几降。

先是1998 年和1999年的两次下调,两次下调的主要目的都在于放宽商业银行的资金用途,增加银行的贷款投放,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两次准备金率下调直接使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得以增加,当时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紧张的状况得以缓解;而企业也因为银行信贷增加得以实现资金周转的渠道。

通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我国货币乘数上升,货币供应量实现了一定的增长,1998年广义货币(M2)增长了15.34%,而1999 年M2也增长了14.7%,实现了预定的调控目标。

浅析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浅析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O 5 % .O
1 %
1 20 9 0 7年 1 1月 2 日 6 1% 1.0 3 3 5 % 0 5 % .0 1 20 8 0 7年 1 0月 2 日 1 .0 5 2 5 % 1 % 3 1 7 20 0 7年 9月 6 日 O5 % .0 1% 1 .O 2 2 5 % 0 5 % .O
・金 融 与 证 券 ・

1 20 O 0 6年 1 1月 1 日 85 % 5 .0 8 20 0 6年 7月 5 日 7 5 % .O
数 据 来 自: 国人 民银 行 网站 中
由于 20 0 6年 初 开 始 固定 资 产 投 资 活 跃 、 际 国 贸易 巨额顺 差 , 国 面 临外 ? 储 备 增 长 过 快 、 币 我 [ 货 供给 数量 过 多 、 动 陛过剩 等一 系列 问题 。 因此从 流 20 06年 7月开始 , 央行连续 1 5次适 时地上调 了法 定 存款 准 备金 率 , 国进 入 法定 存款 准 备率 不 断调 我
并提 出 了相应 的政 策 建议 。 关键 词 : 法定存 款 准备金 率 ; 币供 应 量 ; 动性过 剩 货 流
中国人 民银行在 18 年独立行使 中央银行职 94
能, 同时 建 立 了存 款 准 备 金 制度 。在该 制 度 下 , 金
具① 之一。作 为一项重要货 币政 策 的存款 资金准 备金制度 , 20 年 以来使用 了 1 在 06 5次之多 , 累计 上调幅度达 到 8 。 目前普通存款类 金融机构执 % 行 1.%的存款准备金 率标 准 , 于历史最高水 55 处
1 20 6 0 7年 8月 1 日 l .0 5 15 % 1 % 2 l 5
1 4
0 5 % .O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背景与现实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背景与现实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背景与现实分析作者:柏承城柏杨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0期[摘要] 央行自2006年7月以来先后1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从7.5%调至16%,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来调整频率加快。

文章首先介绍了作为一项较“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二十几年的33次调整,然后分析了现阶段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的原因与影响,最后提出了建立零准备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零准备制度一、存款准备金率概述1.存款准备金率的一般概述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

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

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和超额准备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抑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

2.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作用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货币乘数。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削弱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减小货币创造乘数,缩小货币扩张的规模;反之则相反。

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银行的超额储备规模。

当准备金率上升时,商业银行的部分超额储备转化为法定储备,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下降;反之则相反。

二、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历史调整状况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二十几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十六次调整。

基于我国调整存款准备金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基于我国调整存款准备金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基于我国调整存款准备金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摘要]为了控制年初信贷快速扩张的局面,相关部门积极应对,从近期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来看,这些措施产生了明显效果。

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央行不能因为数据短期回落而放松紧缩力度,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的必要,文章结合当前的形势,就这一问题作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操作指标1 提高准备金的目的央行再度调高准备金率,一方面与上月顺差导致央行外汇占款投放过多有关,以此可对冲多余的流动性,抑制通胀预期;另一方面,也与上月信贷增速依旧过高有关,以此来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

预计准备金率调整辅之以窗口指导等措施,有可能将全年信贷控制在年初预定的目标之内。

当前货币供应量依然高增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抽走银行资金,减少放贷最有效的方法。

2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点中国央行3月18日晚如期宣布,自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上次调整时隔整一个月。

尽管月内多个货币数据呈现乐观之色,中国央行收缩货币的进程依然按部就班。

数月以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成为中国收缩银根的常态工具,行至3月,多个货币数据似现转机。

2月末人民币新增贷款5356亿元,较上月大减近五成;同期广义货币(M2)增速回落至15.7%,亦是数月来首次落至16%的目标线下;1年期央票利率大幅上行20个基点,超过1年定期存款利率,3月期央票亦加量发行,显示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的效果正在恢复。

上述乐观情形,引发市场“货币收缩松动”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信贷大幅回落,但债券市场仍旧融资密集,可见经济未有明显减速,故“控通胀”仍是中国货币政策侧重之处。

日本地震及核危机至今已过一周,日央行连续五日向市场注入巨资,引发对欧洲各国对流动性的担忧。

业界更虑及日本地震对全球经济及中日贸易带来的影响,将干扰中国控通胀、缩银根的步伐。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评析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评析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评析24 发展研究/2005年第5 期财政金融DEVELOPMENT RESEARCH一、近十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果1998年之前,我国普遍实行高准备金率。

到了1998年,为了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经济“硬着陆”,我国调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为8%;1999年前后,国内又出现了经济发展疲软及通货紧缩的现象,因此99年央行又进一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8%调整至6%。

从2003年以来,国内以钢铁和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过热现象。

2003 年9 月,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6% 提高至7%。

而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又决定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7.5%,。

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00 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将普遍实行这一新标准。

根据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要求,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

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提高0.5 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仍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

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中,货币供应量扮演着中介目标的重要角色。

由于在我国利率受到一定的管制,为了稳定物价和币值,主要是通过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适度增长来实现。

而在近十年内,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经历了几升几降。

先是1998 年和1999年的两次下调,两次下调的主要目的都在于放宽商业银行的资金用途,增加银行的贷款投放,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两次准备金率下调直接使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得以增加,当时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紧张的状况得以缓解;而企业也因为银行信贷增加得以实现资金周转的渠道。

通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我国货币乘数上升,货币供应量实现了一定的增长,1998年广义货币(M2)增长了15.34%,而1999 年M2也增长了14.7%,实现了预定的调控目标。

我国央行上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

我国央行上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

四 、我国今年年内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
❖从数量上看,本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预计将释放 4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但是,外汇占款下降会对冲掉本次降准释放 的一部分资金; ❖是由于超额准备金率仍高于正常水平,意味着银行体系资金流动性 本身就比较充裕,降准难以从根本上提高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 ❖是过剩的流动性将压低银行间市场利率,对债券市场或许能有正向 激励。
三、2011年12月以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意在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以增强经济运行活力。
1、新增外汇占款的情况不乐观,造成银行间流动性欠佳。
2、银行新增贷款创年内新低,信贷需求下降,内需疲软。
3、当前经济及产出增速出现下滑趋势尚未结束,且CPI水 平的回落为政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近日来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需 均出现不振局面,中国经济增长已全面放缓,有必要通过政 策预调微调增强经济运行活力。
目录
1.历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2.前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3.近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4.我国今年年内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
一、
2010年至今存款准备金率变化趋势
2010-2011 年,我国的存款 准备金率大致处 于上调阶段。
但是从2011 年12月份的调整 开始,有了下降 趋势。
➢在物价下行大趋势一定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有可能 进一步放松。考虑到全年央票到期量较少、外汇占款形势 不稳定,预计年内仍有可能下调1-3次存款准备金率。
经济流动性过剩
M1:狭义货币供应量。 量。
M2:广义货币供应
M1 :2011年12月较11月 增加了8400亿,比11月 4800亿元出现明显多增,
与大20体10上年同,期从的0762年01亿 元到也1出0现年明初显,多我增。过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临界值模拟分析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临界值模拟分析

更 多的疑惑与 不解。那么 ,我 国存 款准备 金率 是否 真 的没有绝 对上 限 ,未来上 调 的空 间到 底有 多 大 ,至 今仍没有 明确 定论 。本文正是从 这一热点 问题 出发 ,试图解开存款 准备金率上调 空间之谜 。 对于存款 准备金率 的上 调空间问题 ,通 常 国 内外 学术界 一般认 为 各种 流动 性对 冲工 具都 存在 一定 的 使用空 间 ,冲销性外汇市场 干预必然会 因为 流动性 对 冲工具使 用空 间的 丧失 和对 冲成本 的 不断 提高 而不
长期 影响及短期 效应 ,这是存款 准备金 率上调 的 重要指 示 器 ;假 定居 民 消 费者价格 指数 同比增
长 达 到 6 5 ,我 国存 款 准 备 金 率 的 上 限 转 折 点 可 能 出 现 在 区 间 2 % 至 2 % ,而 同 比 增 长 为 .% 2 3 7 ,上 限 转 折 点 可 能 出现 在 区 间 2 . % 至 2 . % 。 % 25 35 关 键 词 :存 款 准备 金 率 ;上 调 空 间预 测 ;上 限 临界 值
准备金率 工具 对 冲流动性 和控制货 币信贷 的效 果会适 得其 反 ,且 随着利 率市 场化 推进 ,准 备金 率工 具 的 使用空 间也会受到制 约。李慧勇 (0 1 假 定 2 1 21) 0 1年外汇 占款若 全部 回笼 ,且 假定 资金 的 回笼完 全借 助于存款 准备金政策 ,推算 出存 款准备 金率需 上 限为 3 % ;又从 银行 获得 利润角 度分 析 ,指 出其所 能 承 5
受 长 期 准 备 金 上 限 为 3 % ,同 时 指 出短 期 准 备 金 率 上 限 是 2 % 至 2 % ,并 且 认 为 现 实 中 会 比 3 % 低 。 更 0 4 6 0 多 的学 者 主 要 是 从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调 整 的 原 因 ,有 效 性 及 对 宏 观 经 济 运 行 的 影 响 等 角 度 进 行 阐 述 分 析 。 如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作者:刘晓琴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2期摘要: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和防范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近些年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

本文以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历史演变、政策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其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提出了存款准备金政策运用中需关注的问题。

Abstract: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have frequently adjusted the poli cy for deposit reserve in order to solve our country’s fluidity surplus and prevent financial crisi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bank's reserves system for deposits, the effects of the polici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alyzes their economic effect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issue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policy for deposit reserve.关键词: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Key words: deposit reserve;policy;effect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028-020引言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达到控制金融机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的统计评估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的统计评估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的统计评估许涤龙;沈春华;欧阳胜银【摘要】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经济系统平稳运行有着显著影响,而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文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符合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实际的统计模型,并对2011下半年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趋势进行统计预测,保守估计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至多出现三次调整机会,时间分别为2011年9月、11月和12月,上调空间预计达到23%.【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年(卷),期】2012(026)001【总页数】4页(P77-80)【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上调评估【作者】许涤龙;沈春华;欧阳胜银【作者单位】湖南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79;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79;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79;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一、引言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执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力度越大。

但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认为变动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十分猛烈,因为一旦出现异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会随之扩张和收缩,而且其频繁变动也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因而国外一般几年才变动一次存款准备金率。

与国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普遍“淡出”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为实现消除通胀、稳定物价、缓和经济过热发展的宏观发展目标,央行频繁的使用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关于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分析

关于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分析

关于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分析“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第一次在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例会中被提了出来。

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信息说,货币政策委员会2006年第一次例会提出,下一步的货币政策要“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增强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这个结论也是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的讲话所提到的。

吴晓灵说,在金融机构资产扩张的能力和意愿不断增加和外汇资金持续流入的形势下,如何加强人民银行调控的主动性是一个重要挑战。

“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和中性的同时,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将商业银行的头寸调控到适度的水平。

”这个讲话被市场认为是央行即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先声。

去年4月开始,央行已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从去年6月起连续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至此,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0.5%。

自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全球的中央银行体系中依然采用这一政策工具的已不多见。

早在两年前,周小川行长就曾指出,中国在货币调控中过分注重于数量型的调控,忽视了价格型的调控,但价格型调控的效果又往往优于数量型的调控。

央行行长对不同货币调控手段有如此深刻的洞见,但依然偏爱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这一数量型的工具,显示了央行对于目前的信贷增长形势颇感严峻,因此,对于金融体系中过多的流动性需要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这种“西医”式的快速疗法,而不是诸如提高利率这类“中医”式的慢慢滋补,因为提高利率对紧缩流动性的效果远不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得直接和便当,央行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大约直接可以冻结资金3000亿元左右,再加上乘数效应的影响,实际紧缩的流动性可能会达到12000亿元左右。

上调准备金率的分析

上调准备金率的分析

近期弱势难改长期不应过分恐慌张芊一、债券市场近期回顾与展望随着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债券市场由拉开了再次下跌的序幕。

本次金融机构将一次性减少可用资金1100 亿元左右。

考虑到外汇储备增长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较大,短期资金较充裕,因此本次下跌中预期的贡献大于紧缩的实际贡献。

近两次政策出台的时间间隔前后不到一个月。

这是比较少见的,也在市场预期之外,导致预期迅速恶化。

实际上,从央行之前的公开市场操作看,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政策也在意料之中。

央行当周大幅度提高1年期票据收益率,其政策意图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注意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提到了“防止通货膨胀”。

因此,判断紧缩政策是否出尽目前还为时过早,市场上的紧缩预期也不可能根本改变。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近期债券价格仍以调整为主,原因是:物价居高不下,升息预期较强。

粮食价格持续上涨,3月物价指数将再次上行。

鉴于去年二季度非典的影响,物价连续加速走低,造成基数过低,预计未来几个月CPI同比增速不断创新高的可能性较大,可能加剧升息预期。

消费指数走势5年跨市场国债的发行将再次考验市场。

由于基本承销额和最低投标额的存在,可能导致部分机构被迫认购债券,形成二级市场巨大的抛压。

同时由于紧缩预期较强,低于面值认购的机构也会有较强的兑现利润冲动。

上调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后,资金收紧,货币市场利率上升,抬升收益率曲线低点。

在真正实施新准备金率前难以准确估计对市场的冲击程度,保持流动性将成为银行的首要考虑,因此货币市场利率在25日之前持续上升的可能性较大。

二、债券市场远景展望但是,也不应过分看空债券市场。

目前金融债和国债收益已经向同期贷款收益靠拢。

对商业银行而言,改变资产配置-降低贷款、增加债券投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国债收益已经高于同期贷款收益,甚至已经函盖了一轮50bp以内的升息幅度。

当前交易所5年期国债收益已经达到4.45%的水平。

5 年贷款利率下限为5.18%,按照监管机构要求计提1%的不良贷款损失准备后,5年期贷款的当期会计利润为4.18%,低于交易所同期国债收益。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1)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1)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

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

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通货膨胀压力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也称为存储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具有强制性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与否、高低与否都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之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金融机构会产生很大影响。

[1]准备金率越高,收缩的货币量越大,经济运行可用的资金越小,对经济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反之,则扩大资金的可用量,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发挥作用的。

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为货币乘数,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就可以极大地影响到货币乘数.[2]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央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公众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政策变动来及时调整自身的支出和投资计划,从而保证政策调整的良好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宣告效应”。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的宣告效应更直接更有效。

[4]一、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情况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作了法律规定。

此后存款准备金率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多次调整。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下调浅析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下调浅析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论文题目:存款准备金的上调和下调浅析姓名:陈澄学号:40904013班级:金融5班指导老师:潘晓萍存款准备金的上调和下调浅析摘要: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央行三大货币政策之一,长期以来,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0年短暂的五个月中,央行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既为了抑制膨胀预期,又有助于实现经济刺激计划的目标。

这一措施可能会对金融机构信贷数量以及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央行有必要采取地区差别准备金率,加大反通胀信息的透明度的措施,从而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上调下调理论概况1、定义: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2、职能存款准备金的四种职能:(1)、通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助于在流动资产状况发生变动时稳定隔夜利率--缓冲职能;(2)、为中央银行提供了准备金需求的一个来源,从而可以补偿通过自发性因素产生的流动性资产供给--流动资产管理职能;(3)、可以被作为一种控制货币总量的手段--货币控制职能;(4)、可以被认为是中央银行收入的一个来源--收入或税收职能。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11月30日宣布,12月5日起,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将降至21%。

这是自2008年12月以来,央行首次下调存准率。

中国上一次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2008年12月25日。

此后,中国货币政策在2010年由“宽松”走向“稳健”,央行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仅2011年就密集地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临界值模拟分析
山西财经大学
乔宁宁、高艳平、王曦璟
目 录
Abstract .......................................................................................................................... 2 摘要................................................................................................................................ 3 1 研究背景—存款准备金率上限之谜........................................................................ 4 1.1 问题的提出—不识庐山真面目...................................................................... 4 1.2 文献借鉴—它山之石...................................................................................... 4 2 建模思想—拨云见日................................................................................................ 5 3 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上调空间预测.................................................... 7 3.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7 3.2 模型的构建...................................................................................................... 8 3.2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9 3.3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短期动态分析.................................................... 11 3.4 基于 VEC 模型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预测.......................................... 11 4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限临界值模拟分析.................................................................. 13 4.1 联立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 13 4.2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限临界值情景分析........................................................ 15 5 模型的主要结论及结果分析.................................................................................. 18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8 5.2 研究结果分析及相应建议............................................................................ 19 参考文献...................................................................................................................... 22 附表.............................................................................................................................. 24
Abstract: Since 2011,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has raised the rate of deposit reserve
monthly, which has been the 12th to use the reserve ratio policy since last year. The tools of reserve ratio policy has been used frequently, which has triggered intense discussion about "Should the China's reserve ratio has a maximum " in all groups of the societ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numerous scholars' research. Thus we build a VEC model and 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to analyze the maximum possible trends of deposit reserve ratio and the upper
threshold, which is based on the monthly time series in the period of 2005~2011. At la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flation plays a long-term effects and short-term effect on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in China, and it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n addition, scenario analysis shows that when the CPI is assumed to rise to 6.5%, the upper turning point of China's deposit reserve ratio may appear in the range of 22%-23%, while the CPI is increased to 7%, the maximum possible turning point may be in the range of 22.5%-23.5%.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 上调空间预测 上限临界值
1 研究背景—存款准备金率上限之谜
1.1 问题的提出—不识庐山真面目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是近期内,国内物价上涨态势 明显,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增长,外汇资本大量流入。在当前通胀居高不下的经 济环境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抑制通胀“组合拳” ,慎用可能对实体经济带来负 效应的加息手段, 而不断采用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手段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央 行自 6 月 20 日起,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 21.5%更是创历史新高位,这也是年 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 年以来第十二次上调。加之央行行长周小川 在博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没有绝对的上限,条件如果变化,界限就 会变化。 而这同时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问题更多的疑惑与不 解,那么,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是否真的没有绝对上限,未来上调的空间到底有多 大,至今仍没有明确定论,本文正是从这一热点问题出发,去解开存款准备金率 上调空间之谜。 1.2 文献借鉴—它山之石 对于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空间问题,通常国内外学术界一般都认为,由于各 种流动性对冲工具都存在一定的使用空间, 冲销性外汇市场干预必然会因为流动 性对冲工具使用空间的丧失和对冲成本的不断提高而不可持续(Obsfeld,1982a, 1982b;Calvo et al.,1993;Reinhart,1在一定的使用空间,但对于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空间到底多 大,国内学者研究并不多见,具有代表性的是张晓慧、纪志宏、崔永(2008)等 基于微观经济主体最优化行为并用 1984 年—2007 年数据分析,指出我国的最优 准备金率应为 23%左右,超过 23%以上,准备金率工具对冲流动性和控制货币 信贷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且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空间也会 受到制约。李慧勇(2011)假定 2011 年外汇占款若全部回笼,且假定资金的回 笼完全借助于存款准备金政策,推算出存款准备金率需上限为 35%,又从银行 获得利润角度分析,指出其所能承受长期准备金上限为 30%,同时指出短期准 备金率上限是 24%至 26%,并且认为现实中会比 30%低。而更多的学者主要是
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原因、 有效性及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等角度进行阐述分 析,陆岷峰、高攀(2011)通过对近 10 年准备金率的走势分析,把这 10 年准备 金率的变化过程分为“平稳上调期” 、 “小幅回调期” 、 “上升摸高期”三个阶段, 分别就准备金率在各个阶段不同的政策目标、调整原因进行分析。王晓芳、王维 华(2008)提出 1998 年以来,我国相对稳定、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准备金 总额,并不是超额准备金和货币市场利率。李阳(2007)通过对我国当时宏观经 济形势的分析, 探析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效应, 指出央行应实施多种货币 政策的组合,配合其他部门的各种宏观政策,才能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性。刘 文艳、田晓丽(2008)指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它的消极 作用,也会由于频繁使用而更加显现。这种政策操作只能锁住部分流动性,而无 法真正减少流动性的潜在规模, 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做法实际上是在限制储蓄向投 资的转化,降低资金的利用效率,会造成宏观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 从而压制经济的实际增长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看到涉及寻求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方面的文献相对较 少,然而,目前对于许多新兴的市场经济体而言,准备金率依然是对冲流动性和 控制货币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存款准备 金率政策工具的使用空间进行探讨,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