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复习题(苏教版有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上语文 《小石潭记》练习题

苏教版八上语文  《小石潭记》练习题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小石潭记》练习题 基础训练 时间:10分钟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篁(hu áng )竹 清洌(li è) 佁(y ǐ)然 翕(x ī)忽为坻(ch í) 幽邃(su ì) 俶(ch ù)尔 差 (c ī)互卷(ju ăn )石底以出 寂寥(li áo )无人二.填空1.《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

2.《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 他《永州八记》 的第四篇。

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的气氛。

4.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六人。

5.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 为 为坻为屿 为宫室器皿B 之 乃记之而去 余闻之也久C 乃 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D 尔 俶尔远逝 惟手熟尔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环 如鸣佩环玉环 2.清 水尤清冽清凉四面竹树环合环绕 以其境过清凄清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4.可 明灭可见可以不可知其源可能 不可久居能够四.翻译下列句子1.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答: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够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它的位置就离开了。

提高训练 时间:10分钟五:课内阅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 (2) 俶尔..远逝忽然(3) 悄怆幽邃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4) 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2、翻译句子(1) 全石以为底答:(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 同步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 同步练习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1.解释句子中加粗的实词。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络参差(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佁然翕忽(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寂寥悄怆2.解释句子中加粗的虚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无所(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以而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文:(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4.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1)怎样描写小石谭的石岸?答:(2)怎样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答:(3)前文与第五段中的“四面竹树环合”相照应的句子有哪些?答:参考答案1.(1)“络”,缠绕。

“参差”,不齐。

(2)“佁然”,愣住的样子。

“翕忽”,轻快敏捷。

(3)“寂寥”,静悄悄。

“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2.(1)“无所”,没有依托(的东西)。

(3)“以”,因为。

“而”,连词,表示顺接。

3.(1)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

(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4.(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小石潭记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小石潭记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小石潭记》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小石潭记》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篁()竹卷()石底以出为坻()()然不动寂寥()无人翕()忽幽邃()犬牙差()互2.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课内练习3填空: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的气氛。

④.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人⑤.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为坻为屿B之乃记之而去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D尔尔远逝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课内练习4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为,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4.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映)5.翻译下列句子①全石以为底。

②不可知其源。

6.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7.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课后评价]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

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

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佚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

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籍,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仇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8.解释下列加点词及前谛视()此其所以异也()或远立而濡其首()以为瀑状不过尔尔()9.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①大龙湫恰无声响飘散无着的原因是②游览大龙湫给作者的启示是.10.“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这句话中用到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小石潭记》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篁()竹卷()石底以出为坻()()然不动寂寥()无人翕()忽幽邃()犬牙差()互2.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完整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⒅隶.而从.者三、填空:1、《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唐代________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________”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 。

本文是其中的第篇。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是动.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四、用原文回答: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五、理解课文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卷石底以出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小石潭记复习题

小石潭记复习题

《小石潭记》一、课文题解《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生字注音篁竹()珮环()清冽()坻()岛屿()嵁()翠蔓()佁然()俶尔()翕忽()寂寥()悄怆()幽邃()龚()恕()玄()三、形似字辨析洌:()冽:()坻:()抵:()澈:()辙:()嵁:()堪:()缀:()辍:()怆:()抢:()怡:()佁:()邃:()隧:()逐:()四、多音字辨析差:chāi()参:cān()斗:dòu()悄:qiāo()chā()cēn()dǒu()qiǎo()chà()shēn()cī()五、通假字【下见小潭】“”通“”:。

六、重点词语解释水尤清冽:。

近岸:。

皆若空游无所依:。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犬牙差互:。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七、多义字辨析【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为】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而】潭西南而望:乃记之而去:隶而从者:【见】下见小潭:明灭可见:【可】潭中鱼可百余头:明灭可见:【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差】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八、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

【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式。

斗:。

蛇:。

【心乐之】乐:动词的意动用法,。

【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

【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

【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九、重点句子翻译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文:。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十、中心思想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最新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六 小石潭记苏教版练习题第十六篇

最新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六 小石潭记苏教版练习题第十六篇

最新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六小石潭记苏教版练习题第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 )。

A、潭中鱼可百许头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B、全石以为底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D、皆若空游无所依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为坻为屿B、之乃记之而去;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D、尔俶尔远逝;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为下面各组选出划线词注音有误的一项。

注音有误的是( )A、篁竹(huáng)B、佩环(pèi)C、翠蔓(màn)D、差互(chā)注音有误的是( )A、参差(cēn)B、蒙络(lè)C、披拂(pī)D、翕忽(xī)注音有误的是( )A、幽邃(suí)B、清洌(liè)C、佁然(yǐ)D、为坻(chí)注音有误的是( )A、俶而(chù)B、悄怆(qiàng)C、龚古(gōng)D、寂寥(liáo)【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位发言人____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句中“可”字意义与其它不同的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练习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练习苏教版

十六小石潭记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g)清洌.(liè)幽邃.(suì)B.为坻.(chí) 为嵁.(kān) 为屿.(yǔ)C.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摇缀.(zhuì)D.俶.尔(shū) 翕.忽(xī) 悄.怆(qiǎ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如鸣.佩环( )(2)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5)以其境过清.( )(6)隶.而从.者( )(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皆若空.游无所依( )(3)斗.折蛇.行( )(4)其岸势犬牙..差互( )(5)凄.神寒.骨( )4.区别下面加点词的意义。

(1)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2)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3)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4)为.坻() 全石以为.底( )(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海南中考)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7.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旅游知识,充分地享受旅游的快乐,学校开展了主题为“潇洒走四方”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古代人就已经了解旅游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所在。

许多诗人都有过壮游的经历,留下了众多的诗篇,请写出其中一首与大家分享。

(2)随着出游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如2015年的“埃及神庙刻字”事件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

怎样才能减少乃至杜绝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小石潭记》复习题(默写、对比阅读含答案)

《小石潭记》复习题(默写、对比阅读含答案)

10、小石潭记复习题一、默写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

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4、青树翠蔓, , 。

5、 ,皆若空游无所依。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

7、《小石潭记》中,从动态角度描写潭边植物的语句是: ,。

8、《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和《小石潭记》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趣和水的清澈。

9、文中写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的句子是: ,。

10、文中描写小石潭岸上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11、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

12、文中描写游鱼动态,勾勒出一幅鱼乐图的句子是: ,。

13、写小石潭源流的溪身和岸势时,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两句是“”和“”。

14、文中写作者凄凉感受的语句是: ,。

15、文中从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是:①。

②,。

,。

③。

16、写作者在小石潭边总体感受的句子是:,。

17、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的句子是:,。

18、文中写小石潭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句子是: , , 。

19、文中写小石潭岸上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 。

答案:1、皆若空游无所依2、斗折蛇行3、水尤清冽4、萦络摇缀,参差披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

6、悄怆幽邃7、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青树翠蔓,萦络摇缀,参差披拂。

11、佁然不动。

1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3、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

1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5、①全石以为底。

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1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7、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8、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1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对比阅读阅读(甲)(《小石潭记》)(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小石潭记》复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复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姓名:________一、完成下列填空《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的气氛。

二,积累运用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佩.()环.佁.()然俶.()尔参.()差.()翕.()忽斗.()折悄.()怆.()差.()互.寂寥.()②、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凛 liè()翠 màn()连 zhuì()清 chè()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水尤.清冽。

()②全石以.为底。

()④参差..披拂。

()⑤佁然..。

()..远逝,往来翕忽..不动。

()⑥俶尔⑦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⑨四面竹树环.合。

()⑩寂寥..无人。

()12以.其境过清。

()11悄怆○..幽邃。

()○14乃.记之而去.。

()○13不可久居.。

()○四、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原文填空(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 _______。

2019年精选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六 小石潭记习题精选十

2019年精选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六 小石潭记习题精选十

2019年精选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六小石潭记习题精选十第1题【单选题】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 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B、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择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词语。

如鸣佩环( )A、鸟鸣百啭B、不平则鸣C、百家争鸣D、一鸣惊人潭中鱼可百许头( )A、问渠哪得清如许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C、封官许愿D、高可二黍许水尤清洌( )A、怨天尤人B、无耻之尤C、以儆效尤D、效果尤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A、清锅冷灶B、为官清廉C、清风明月D、水至清则无鱼【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用比喻意义的一句是( )A、如鸣佩环,心乐之B、水尤清冽C、卷石底以出D、似与游者相乐【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

——(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斑斓(灿烂多彩)幽情(淡淡的、暗暗的感情)恍如隔世(好像隔了几个朝代)B、瑰丽(异常美丽)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善男信女(善良诚实的男女们)C、莽莽(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D、山岚(山中的雾气)沼泽(荒凉的地方,无人烟)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密集,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为下边文句选择正确的译文。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写了自己与小石潭的关系是()。

A. 爱憎分明B. 深恶痛绝C. 见仁见智D. 无可辨别答案:C2.作者为何感到“心旷神怡”()。

A. 小石潭清幽B. 鸟鸣花香C. 游人稀少D. 四季如春答案:A3.“飞泉溅玉”中的“玉”意味着()。

A. 石潭B. 水花C. 美景D. 游人答案:B4.作者对小石潭的感情可以用下列哪一个词来概括()。

A. 感激B. 喜爱C. 反感D. 惊讶答案:B二、填空题1.小石潭位于()。

答案:苏州2.《小石潭记》是哪位明代文学家所写的()。

答案:宋濂3.作者在《小石潭记》中用了哪个成语来形容小石潭的飞泉()。

答案:飞泉溅玉4.小石潭被作者称为()。

答案:胜景三、简答题1.简述小石潭为作者带来的心理变化。

答:小石潭让作者感到心旷神怡,他曾经对石潭的平凡毫不关心。

在逐渐接触后,作者对小石潭的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小石潭产生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作者感慨于小石潭的飞泉溅玉,形容小石潭为“此石乃天下石”。

小石潭让作者感到山中妙趣横生,使他对生活和自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味,深入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展现出丰富的情感色彩。

2.简述小石潭的特点。

答:小石潭位于苏州,是一处胜景。

作者用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特点。

小石潭的飞泉溅玉,形成了壮丽的水景,小石潭中心的小岛更增添了亮点。

作者赞美小石潭是天下石,说明其形态具备独特之美,称之为胜景不为过。

小石潭的环境十分清幽,没有人烟,使得景色更加幽雅。

作者在小石潭的游玩中,感到心旷神怡,以此来形容了小石潭的清幽特点。

小石潭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尽管作者觉得这会破坏小石潭的幽静,但也表明小石潭的美丽与吸引力。

四、问答题1.“花径”在《小石潭记》的第一段中出现了多少次?答:一次。

2.作者如何描述小石潭的飞泉?答:作者通过“飞泉溅玉”这个成语来形容小石潭的飞泉,突出了其壮丽景色。

苏教版八年级中考古文复习题(通用)

苏教版八年级中考古文复习题(通用)

中考文言复习《小石潭记》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或短语。

乃.记之而去.潭中鱼可百许.头以.其境过.清.不可名.状伐.竹取道水尤清洌..翠.蔓.俶尔..远逝佁.然.不动斗折蛇行..可见悄怆幽...邃.....明灭二、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晌。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以其境过清.() (2)窥谷忘反.()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06中考《小石潭记》试题选1.2006年河北省课改区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6分)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1分)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2006年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家庭作业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家庭作业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家庭作业题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家庭作业题。

 1、该文选自《》,作者,唐朝着名。

 2、注音:
 篁()洌()翕()邃()坻()
 3、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

 4、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
 A、闻:隔篁竹,闻水声余闻之也久
 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
 D、差:参差披拂犬牙差互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依:)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
 ⑸隶而从者(隶:)
 6、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7、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8、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江山多娇)16小石潭记(柳宗元)(p)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江山多娇)16小石潭记(柳宗元)(p)

《小石潭记》基础过关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心乐.之:以……为乐;2.下.见小潭:向下;3.水尤清洌:清澈; 4.全石以.为底:用;..5.悄怆幽邃.:深;6.隶.而从.者随从;跟随;7.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8.潭西南而.望:表修饰,不译;可见:或现或隐;10.寂寥.无人:空虚,寂静;9.明灭..11.以其境过清.:凄清;12.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表示约数;13.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14..蛇.行:像长蛇爬行那样;15.其.岸势犬牙:指示代词,那;16.凄.神寒.骨:使……凄楚;使……寒冷;二、翻译下面句子。

1.全石以为底。

(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3.皆若空游无所依。

“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遮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5.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三、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2、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潭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

八年级小石潭记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小石潭记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小石潭记练习册答案《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作品,描写了作者在小石潭所见的景致和所感。

以下是八年级《小石潭记》练习册的一些可能的题目及答案。

# 一、填空题1.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柳宗元2. 文章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述的是_______。

答案:潭中鱼儿自由自在的景象3. 作者在文中提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_______。

答案: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的孤独感受#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小石潭记》中描写的景物?A. 潭水清澈B. 竹树环绕C. 瀑布飞流D. 鱼儿游动答案:C2. 文章中“心乐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 悲伤B. 快乐C. 愤怒D. 恐惧答案:B#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小石潭记》中作者对小石潭的总体印象。

答案:作者对小石潭的总体印象是宁静、清澈、美丽,同时带有一丝孤独和凄凉。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小石潭的自然美景,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

2. 《小石潭记》中,作者如何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答案: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四面竹树环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欣赏和赞美。

# 四、阅读理解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是如何描述小石潭的?答案:作者通过“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等描述,展现了小石潭清澈见底、石头铺底的特点。

同时,“青树翠蔓”等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

2. 作者为何“心乐之”?答案:作者“心乐之”是因为听到了如鸣佩环的水声,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内心产生了愉悦之情。

# 结束语通过本次练习,我们不仅学习了《小石潭记》的文学价值,还深入理解了作者柳宗元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

八年级上册小石潭记复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小石潭记复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1题。

(12分)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站在其中眺望,只见四面的高山,天上的浮云,潺潺的溪流,飞禽走兽的遨游,全都自然融洽地呈巧献技,表演在这小丘之下。

枕石席地而卧,清澈明净的溪水使我眼目舒适,潺潺的水声分外悦耳,那悠远寥廓恬静幽深的境界使人心旷神怡。

不满十天就得到二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哩。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4分)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⑵斗折蛇行蛇⑶以效兹丘之下之⑷虽古好事之士虽【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⑵清冷冷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

【3】两段选文均系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其中的景物特点及心境体验大体一致,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答案:【1】①大约②像蛇③的④即使【2】⑴因为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待下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就离开了,⑵清冷的样子与眼睛相接,清脆的流水声与耳朵相接。

【3】美妙、冷清(2分)寄情山水排遣政治失意的痛苦(意思对即可)(2分)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悄怆幽6.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

(2分)5.①大约。

②忧伤的样子。

6.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7.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借景抒情,是指借景物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选文中作者眼前景物之所以“寂寥”,正是因为其内心“悄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复习题(苏教版有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1题。

(12分) 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钴�a潭西小丘记(节选)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站在其中眺望,只见四面的高山,天上的浮云,潺潺的溪流,飞禽走兽的遨游,全都自然融洽地呈巧献技,表演在这小丘之下。

枕石席地而卧,清澈明净的溪水使我眼目舒适,潺潺的水声分外悦耳,那悠远寥廓恬静幽深的境界使人心旷神怡。

不满十天就得到二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哩。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4分)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⑵斗折蛇行蛇⑶以效兹丘之下之⑷ 虽古好事之士虽【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⑵清冷冷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

【3】两段选文均系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其中的景物特点及心境体验大体一致,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答案:【1】①大约②像蛇③的④即使【2】⑴因为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待下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就离开了,⑵清冷的样子与眼睛相接,清脆的流水声与耳朵相接。

【3】美妙、冷清(2分)寄情山水排遣政治失意的痛苦(意思对即可)(2分)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悄怆幽 6.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

(2分)5.①大约。

②忧伤的样子。

6.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7.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借景抒情,是指借景物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选文中作者眼前景物之所以“寂寥”,正是因为其内心“悄怆”。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西方 B.斗折蛇行蛇:像长蛇爬行那样 C.以其境过清清:清澈 D.�倘徊欢��倘唬焊咝说难�子 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心乐之永之人争奔走焉 B.全石以为底不以己悲 C.似与游者相乐念无与乐者 D.潭西南而望学而不思则罔 15.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

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

作者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

C.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略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

D.本文按游览的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再写潭中之景,接着写小石潭源流,然后写潭中气氛和自己的感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分)译文:(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分)译文: 17.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你如何看待作者这样的感受?(3分)答: 13.【答案】B14.【答案】C15. 【答案】A 16.(1)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2)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17.答:①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复杂的感受,一方面是乐,一方面是凄清。

(1分)②我能够理解作者这种特殊的感受。

(0.5分)看到美丽的景色,自然让人心情愉悦;然而生活中遭遇挫折,加上环境的凄清,难免又产生悲凉之感。

(1.5分)(或者:我不认同作者这种感受。

(0.5分)我们青少年,应该乐观向上,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5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5-9题。

(16分)(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u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二十二日那天,天略微暖和了些,我
和几个朋友一起(走)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

河堤两岸生长着高大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放眼望去是一片空旷开阔的景象,我(感觉到自己)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在这时河上的冰面刚刚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泛起一层一层像鱼鳞似的浪纹,河水清澈透明,水面亮晶晶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丽得如同刚刚擦过一般,娇艳
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似的。

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

低矮的麦苗像兽颈上的长毛,高约一寸,游人虽然还不算很多,汲泉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见到。

风力虽然还很强劲,但是走起路来,也会汗流浃背。

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戏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一切动物身上都散发着喜悦的气息。

(我这)才
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我)不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公事,潇洒地游玩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有这个官职吧。

而满井这地方正好离我的居所近,我的出游将从现在开始,怎能没有记录呢!这时已是己亥年二月了。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
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⑵其岸势犬牙差互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⑴鳞浪层层鳞⑵泉而
茗者茗⑶日光下澈澈⑷悄怆幽邃邃 7. 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潭西南而望溪深而鱼肥 B.夫不能以游堕事以其境过清 C.然徒步则汗出浃背然,胡不已乎 D.其岸势犬
牙差互其如土石何 8. 翻译下列句子。

(5分)⑴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分) 9. 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共同点?两文作者观景后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3分)阅读答案: 5.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6.(4分)⑴像鱼鳞一样⑵喝茶⑶穿过,透⑷深 7.(2分)B 8.(5分)⑴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戏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羽毛和鱼鳞鱼鳍之间都散发着喜悦的气息。

⑵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9.(3分)修辞手法上,甲乙文都采用比喻、拟人手法来描写景物。

(或:两文在写景中都融入作者的感受。

或:两文都通过描绘动物愉悦的情态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言之有理即可)不同:甲文在踏春中流露出欣喜洒脱的情怀,乙文则在赏景中流露出抑郁忧伤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