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及物质运输2.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随堂演练
2018高考生物一轮温习构想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基础落实案3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
题组二 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实验结果分析 3.(2017·福建福州模拟)如图为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入 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后水分进出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细胞质浓度与图2外界溶液的浓度大致相等 B.过程1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提取细胞膜时需先采取过程1的方法 D.过程2中水分只进入红细胞而不运出
答案:C
考点二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5 年 16 考) 1.物质运输的方式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连线)
[思维深化] 1.依图解判定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2.根据影响跨膜运输因素的曲线确定运输方式 (1)物质浓度
(2)氧气浓度
3.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不变蓝
变蓝 淀粉能通过半透膜,而碘不能
变蓝
变蓝
淀粉和碘都能通过半透膜
不变蓝
不变蓝 淀粉和碘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题组一 利用系统的观点分析渗透作用的发生 1.如图所示,容器A中含0.02 mol·L-1蔗糖,0.03 mol·L-1 尿素;容器B中含0.01 mol·L-1蔗糖,0.05 mol·L-1尿素。A、B间 隔一层半透膜。第一种情况: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第二
[考纲要求]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考点一 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5年12考) 1.渗透作用原理 (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 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 液液面上升。
考向一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2014·课标全国卷Ⅱ,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 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 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 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
2018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运输 第5讲
考点一 以结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的比较
项目 内容
原因
实例
影响因素
结构 特点
构成细胞膜的磷 一定的 脂分子和蛋白质 流动性 分子不是静止的,
而是可以运动的
变形虫的变 形运动、细 胞融合、胞
吞、胞吐
温度:在一定范 围内,温度越高, 细胞膜的流动
性越强
(3)图 2 中①是糖蛋白,②是载体蛋白,③是磷脂双分子层,④ 是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据此可确定细胞膜的结构特 点如下: ①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构成的。 ②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如糖蛋白只分 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据此可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4)解答有关细胞膜的试题,需理顺知识关系,遵循“成分→结 构→功能→特性”这条主线,并理解掌握特殊成分的分布、作 用;熟悉掌握细胞膜的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在熟练掌 握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看清图形、抓住要点、合理分析、准确 作答。
2.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 a 和 b 为物质的两 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③决定 B.神经细胞膜上识别递质的是① C.b 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有关,与③无关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分析图,Ⅰ为细胞膜 的外侧,Ⅱ为细胞膜的内侧,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氧气应从细胞膜外侧进入细胞膜内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与②③都有关。
归纳 3 种常考的“膜蛋白” (1)膜载体蛋白:膜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 (2)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 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 ATP 水解酶(催化 ATP 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 (3)识别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 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及物质运输2.1细胞膜及细胞核课件
3.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4.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5.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热图思考]
如图甲为细胞膜成分、结构及功能间的相互关系;
如图乙为细胞膜的三大功能:
(1)甲图中①~④代表什么?
(2)乙图中①~④代表什么?
考点研析 课堂归纳 随堂演练 课时规范训练
第 1讲
细胞膜及细胞核
考纲要求
全国课标卷五年考
频统计
2016全国丙,T1 2014课标Ⅰ,T1 2014课标Ⅱ,T1 2014大纲卷,T1
2018高考预期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
能Ⅱ
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 能Ⅱ
仍可能考功能
膜和变形虫细胞膜的成分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都远远高 于糖类,说明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A正确; 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片层结构中,不含糖类,但蛋白质的 含量显著高于脂质,这与这些膜结构上附有大量的酶有关,B 正确;对于不同的细胞膜而言,功能不同,蛋白质含量也不 同,髓鞘中蛋白质含量最低,其他膜结构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说明膜的蛋白质含量与功能复杂程度有关,功能越简单,蛋
(1)实验原理:细胞________________获得细胞膜。 (2)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
(3)选材依据:
①无__________________,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②无____________,细胞易吸水涨破。 答案:1.(1)吸水涨破 (2)成熟红细胞 ②细胞壁 (3)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1.组成元素:C、H、O、N、P
2.组成成分 脂质 约50% | 主要是磷脂,起 支架作用,另外 还有糖脂,动物 细胞还有胆固醇 + 蛋白质 约40% | 细胞膜功能越 复杂,蛋白质 种类和数量越 多,覆盖、镶 嵌或贯穿磷脂 分子 糖类 组成 + 约2%~10% ――→ 细胞膜 | 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 形成糖蛋白或糖脂, 与信息交流有关,分布于 细胞膜的外表面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第1课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标要求概述细胞都由细胞膜包裹,细胞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细胞膜的功能2.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成分的探索科学家实验方法或现象实验结论欧文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利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备出纯净的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其中磷脂含量最多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推断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丹尼利和戴维森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思维发散不同动物的红细胞比较(2)细胞膜成分组成源于必修1 P42: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两个脂肪酸一端为疏水的“尾”部。
3.细胞膜的结构(1)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连线)源于必修1 P44“科学方法”: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反映了科学方法——提出假说的作用。
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
(2)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源于必修1 P45“正文小字部分”:细胞膜外表面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糖类分子叫作糖被,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关。
②源于必修1 P45“旁栏思考”:虽然细胞膜内部分是疏水的,水分子仍能跨膜运输的原因:一是水分子极小,可以通过由于磷脂分子运动而产生的间隙;二是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通过细胞膜。
③源于必修1 P46“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训练(二)细胞的结构与运输-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强化训练(二) 细胞的结构与运输1.(2018·某某长安区一中五质检)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体积小,没有生物寄生在其体内B.原核细胞没有核仁,所以不能合成rRNAC.洋葱表皮细胞分裂间期没有中心体复制D.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不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解析:选D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一些细菌病毒能寄生在其体内,例如噬菌体,A错误;原核细胞中有核糖体,核糖体的成分为rRNA和蛋白质,即原核细胞中也能合成rRNA,B错误;洋葱表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不存在分裂间期,C错误;动物细胞没有大液泡和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现象,D正确。
2.(2018·某某长安区一中五质检)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一定氢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几乎没有差异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解析:选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其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过程是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可见,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一定氢离子浓度差是通过物质氧化分解实现的,A错误;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的功能不同,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存在较大差异,B错误;分泌蛋白是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光反应过程中的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转化的过程,D正确。
3.(2018·某某长安区一中五质检)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B.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是不同的C.植物细胞之间信息交流仅依靠胞间连丝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数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解析:选C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依赖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而糖蛋白具有专一性,即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A正确;受体只能专一性地识别特定的信号分子,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是不同的,B正确;依靠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植物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C错误;细胞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是细胞行使功能和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数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D正确。
2018版高考(全国)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运输 第5讲 Word版含解析
高分点拨——类题通法 1.4 种常考的“膜蛋白”及其功能 (1)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 )的受体蛋白—— 糖蛋白。 (2)膜载体蛋白:膜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 (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 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 ATP 水解酶(催化 ATP 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 (4)识别蛋白: 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 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
(3)模型中有关结构或功能特点 ①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②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透过性 。 ③生理特性:____________ 润滑 ④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保护、____________ 细胞识别 作用。 和____________
【跟进题组】 命题 1 分析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1. (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改编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 述,错误的是 ( C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 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 胞间的信息传递
③精子与卵细胞、T 淋巴细胞与 B 淋巴细胞、效应 T 细胞与 靶细胞间的识别与信息传递等。 (3)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实例 膜泡运输、细胞融合、细胞缢裂。
【感知考题】 (2016· 高考全国卷丙, 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阶段检测含解析
阶段滚动检测(二)(第二单元)(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滚动单独考查)(2021·雅安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淀粉和淀粉酶的单体分别是葡萄糖和氨基酸B。
细胞骨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对细胞起支撑、保护等作用C.磷酸基团是RNA、ADP、磷脂的组成成分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析】选B。
淀粉是多糖的一种,单体为葡萄糖;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单体为氨基酸,A正确;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构成,不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B错误;磷脂是指含有磷酸的脂类;RNA和ADP的组成中含有磷酸,C正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2.细胞内运输物质的具膜囊泡可以与细胞膜融合,由此可以推测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A。
脂肪和蛋白质 B.脂质和蛋白质C.蛋白质和核酸D。
多糖和脂质【解析】选B。
细胞内所有的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B正确。
3.(滚动交汇考查)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B。
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但与脂质的合成有关C。
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D.高尔基体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解析】选D.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A正确;内质网包括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两种,其中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与脂质合成有关,B正确;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C正确;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不是高尔基体,D错误。
4。
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有叶绿体B.内质网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的吸附C。
内质网与核膜相连,有利于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的交换D.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侧,有利于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析】选A。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线粒体、叶绿体、 能复制的细胞器 中心体 核糖体、线粒体、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 高尔基体、中心 细胞器 体 功 能 与蛋白质合成、分 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线粒 泌相关的细胞器 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 线粒体、叶绿体、 对的细胞器 核糖体
• (1)没有叶绿体和液泡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 根尖分生区细胞。 • (2)没有核糖体不一定是病毒,如哺乳动物和 人的成熟的红细胞。 • (3)没有线粒体不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 好氧型细菌。 • (4)没有叶绿体不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 蓝藻。 • (5)真核生物不一定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 虫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命题趋势
细胞结构、功能多以 图像分析或综合比较 的形式考查原核细胞 和真核细胞在结构、 代谢、遗传与变异上 的区别,各种细胞器
栏目导 航
题 型 结 构 解 题 思 维 命 题 角 度 真 题 剖 析 突 破 训 练
• 1.图像辨析类 • (1)细胞膜的流 动镶嵌模型及 解读 • a.结构
• b.特性及功能
• 角度二► 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考 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 1.分泌蛋白和胞内蛋白 种类 胞内蛋 分泌蛋白 白 比较 合成 附着在内质网 游离的 场所 上的核糖体 核糖体 作用 细胞外 细胞内 场所 消化酶、抗体、 呼吸酶 实例 部分激素 等
• 2.生物膜系统
• 3.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 (1)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物质出入细胞所表现出 的最基本生命系统的开放性是学好其他章节 知识的基础,命题往往与其他内容综合出题, 受命题者青睐。该部分内容有如下几个命题 角度。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 角度一 分 ►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据此判断细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 胞类型 布 中心体 有的细胞器 含D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成 核糖体、线粒体、 含RNA的细胞器 分 叶绿体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运输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一、选择题1.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B.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C.含有RNA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叶绿体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解析: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时会有水生成,核糖体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场所,A项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都能够产生ATP,B项正确;含有R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C项错误;叶绿体中含有光合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液泡中含有色素,如花青素等,D项正确。
答案:C2.(2016·昆明质检)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胰岛B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C.线粒体可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D.胰蛋白酶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合成的肽链通过囊泡运输进入内质网解析: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胰岛素合成的场所,因此,胰岛B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胰蛋白酶是分泌蛋白,该蛋白质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后直接进入内质网中被加工,不需要囊泡运输。
答案:A3.因研究并阐明细胞内囊泡转动机制——“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詹姆斯等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胰岛素借囊泡进行精确运输并最终释放到内环境中B.同一种抗体合成时,在不同来源的囊泡中,其结构不同C.囊泡与靶膜的识别及结合具有特异性D.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解析:胰岛素和抗体均属于分泌蛋白,其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分泌小泡,移向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将胰岛素或抗体分泌到细胞外的组织液中,从而进入血浆,故A、B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囊泡运输是一个精确组织的过程,物质被封装在囊泡中,会在一定的时间被准确地运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特定的位置,其前提是囊泡和靶膜必须能进行特异性的识别与结合,C项正确;胞吞时,细胞膜会形成囊泡向细胞内运输物质,D项错误。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及物质运输 2-1 课时规范训练
课时规范训练一、选择题1.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
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膜蛋白具有识别作用B.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对称分布C.载体蛋白的种类决定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种类D.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解析:选B。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故B项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会发生改变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C.糖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外侧,载体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内侧D.维生素D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是因为维生素D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均是磷脂解析:选B。
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可能发生改变,如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透性会增大,A错误;膜的流动性指的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均可做相对运动,正是基于这点,各种生物膜借助分子的运动进行转化,B正确;载体蛋白或嵌入细胞膜,或贯穿细胞膜,这样才有利于将被运载物质从细胞膜的一侧运至另一侧,C错误;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D错误。
3.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厚度会发生改变体现了它的流动性B.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通过④的方式进行C.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通过②方式进入突触后膜D.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④方式内流解析:选A。
细胞吸水或者失水时,细胞体积会发生改变,细胞膜的厚度会变小或变大,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大分子物质是以膜泡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的,④是主动运输,B错误;神经递质以外排的形式排出突触前膜,扩散到突触后膜,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但不进入突触后膜,C错误;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引起Na+通道开放,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④是主动运输,D错误。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易错提醒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内而不是生物体内的全部膜结构,所以口腔黏膜、胃黏膜等不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和病毒等无生物膜系统。
(2)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①在成分上的联系②在结构上的联系a.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大都具有流动性。
b.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如图所示:③在功能上的联系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生物膜系统各部分之间协调配合如图所示:思考延伸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放射性同位素及膜面积变化图示图甲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图乙表示放射性颗粒在不同结构出现的先后顺序;图丙表示不同细胞器中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据图分析,图甲中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内质网膜、细胞膜、高尔基体膜;图乙中1、2所指代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图丙中a、b、c所代表的细胞器分别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考向一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1.(2022·天津红桥高三一模)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信号序列,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这就是信号肽假说(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B.核糖体的“游离态”与“附着态”是相对的C.信号肽需借助DP和SRP的识别结合才能转移至内质网膜上D.若在合成新生肽阶段切除信号序列,则不能合成结构正确的分泌蛋白答案 A解析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A错误。
2.蛋白质分选是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起始合成部位转运到其功能发挥部位的过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途径。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物质运输第6讲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4.注意事项 (1)本实验是教材中唯一一个只在低倍镜下观察的实验。 (2)单独观察处于质壁分离的静态图像,不能判断细胞是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还是质壁分离复原。 (3)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植物细胞吸水能力越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 浓度。 (4)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最终表现为出或进的水 分子多。
由题图可知,乙溶液中的花瓣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甲溶液中的花瓣 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甲溶液中的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乙溶液 中的溶质可以被细胞吸收,即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不可能相同,但溶液 浓度可能相同,D项正确。
高考真题体验
1.(2022·高考全国卷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 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 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 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 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第4 min 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B.图2中曲线Ⅰ和图1中甲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C.第2 min前乙溶液中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甲溶液中的细胞
√D.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同,但溶质不可能相同
解析:第4 min 时乙溶液中的细胞已完成质壁分离复原,之后,细胞继续吸 水,A项错误; 分析题图2可知,曲线Ⅰ液泡先变小后变大,对应题图1乙溶液中细胞失水 量变化曲线,曲线Ⅱ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对应题图1甲溶液中细胞失水 量变化曲线,B项错误; 据题图1可知,第2 min 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中的, C项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及相关的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B.b表示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变化特点C.c过程一定消耗能量D.浆细胞能够依靠d识别相应的抗原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分析图示,上侧(分布有糖蛋白)为膜的外侧,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由膜内到膜外;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Na +的通透性改变,大量Na+内流;c过程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一定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2.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答案:C 解析:甲、乙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图乙所示为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顺浓度梯度进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从细胞中分泌出来的方式是胞吐,不能用图乙表示。
3.(2016·哈尔滨模拟)下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面是细胞膜的外侧,B面是细胞膜的内侧B.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C.②是蛋白质,可能与物质运输有关D.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④是磷脂的尾端,具有亲水性答案:D 解析:由于A面具有糖蛋白,所以A面为细胞膜的外侧,B面为细胞膜的内侧,A正确。
图中①②都是蛋白质,其中①与糖类结合成糖蛋白,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B正确。
②可能是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C正确。
磷脂的头端具有亲水性,尾端具有疏水性,D错误。
2018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运输 第6讲
解析: a~g分别是叶绿体、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高尔基 体、内质网和细胞膜。图中只有a、d、e、f和g具有膜结构, 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与能量转换有 关,B正确。b是翻译的场所,在翻译过程中密码子与反密码 子间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内质网(f)与高尔基体(e) 之间通过囊泡发生联系,但与细胞膜(g)直接相连,D错误。
(2)从构看结上①②③不具基具具有体有有单、双膜层溶层结膜酶膜构结体结的构构细的的胞细细器胞胞:器器核::糖内线体质粒、网体中、、心液叶体泡绿、体高尔 (3)从分成上①②含含DRNNAA的的细细胞胞器器::线线粒粒体体、、叶叶绿绿体体、核糖体
看 ③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4)从功能上分析
①发生碱基互补线粒体(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
应进行的场所。 (3)分隔__各__种__细__胞__器_____,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
进行。
1.(必修 1 P45 旁栏思考题改编)鸽子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 量比鸡的多。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在体外培养细胞时,胚胎细胞比衰老细胞或病变细胞的线粒 体多。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肌肉收缩、细胞分裂都需要线粒体 B.任何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线粒体 C.线粒体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细胞需要的能 量不同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的六个表现 (1)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体积小,相对表 面积大,有利于提高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效率;(2)具有分 泌功能的细胞往往具有很多突起,以增大表面积,提高分泌 效率,且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含量较多;(3)癌细胞形态 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减少,使癌细胞间黏着 性降低,易于扩散和转移;(4)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 高,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含量多;(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 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6)哺乳动物 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但保留了线粒体,有利于精子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及物质运输 2.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2016·高考全国乙卷)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解析:选C。
由题意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进行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故A项错误;消耗能量的物质跨膜运输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故B项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影响红细胞运输氧,进而影响有氧呼吸,影响ATP的合成,从而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故C项正确;离子泵是一种蛋白质,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破坏离子泵的结构,进而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故D项错误。
2.(2015·高考全国卷Ⅱ)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解析:选A。
A项,温度为17 ℃时,在空气环境中,根对该离子的相对吸收量高于在氮气环境中的,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吸收该离子,同时说明幼根对该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与氧气有关,为主动运输;B项,在空气环境中,低温下幼根对该离子的相对吸收量较低,说明温度能够影响根对该离子的吸收;C项,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在氮气环境中,植物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D项,温度为17 ℃时,与空气环境中相比,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相对吸收量较低,说明氮气环境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3.(2015·高考全国卷Ⅱ)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解析:选B。
胞吐是指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的现象。
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解析:选B。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
红色花瓣是由细胞液内花青素的颜色呈红色导致的,所以用红色花瓣作为实验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项正确;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显绿色,液泡中细胞液的颜色接近无色,两者之间有颜色差异,因此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通常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因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发生质壁分离时容易观察,D项正确。
5.(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
解析:选D。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花冠切条在实验后长度变大,表明细胞吸水,其中a组细条浸泡后较b组细条浸泡后长,说明a组吸水较多,其液泡中细胞液浓度应比b 组低,A项错误;d、e、f三组花冠切条在实验后长度变小,表明细胞失水,所以浸泡导致f组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的,B项错误;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 项错误;当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1时,花冠切条长度不变,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其对应的蔗糖浓度应介于0.4~0.5 mol·L-1之间,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