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word教案1

合集下载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Windows 98和Windows XP还有Windows2000等都是操作系统,它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家,如果没有了操作系统,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操作系统也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程序、数据和相关技术文档资料的总称。
教师小结:(演示连接安装有操作系统的硬盘,启动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六)教学后记:
本课采用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节课所掌握的计算机系统知识,请每位同学结合电脑市场行情,给你或是亲人配置一台计算机。并填写书P24页的表格,下节课我们进行评价讨论。
(五)板书设计:
一、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硬件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计算机软件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3、计算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的分类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教师提问: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是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关键,用户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计算机,而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软件的载体。
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讲到了这么多的软件,而且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也不一样的,软件系统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计算机硬件包括:
1、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它是一种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具有运算、处理和控制的功能,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它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常以此型号来称呼计算机。如PⅢ、PⅣ计算机
2、存储器:是存储各种信息和处理结果的装置。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七年级上册《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七年级上册《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七年级上册《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介绍本教案是为了帮助七年级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而设计的。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本教案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信息的表示和存储、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安全。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掌握信息的表示和存储的方法;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5.掌握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模块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模块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计算机的五大基本部件–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取指令–执行指令–存储数据模块三:信息的表示和存储1.二进制数的表示和转换2.字符的表示和编码–ASCII编码–Unicode编码3.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模块四: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分类–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族3.互联网的结构和功能–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模块五:计算机安全1.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防范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3.个人信息的保护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认识。

2.实验演示: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系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3.讨论与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安全问题,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四川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七年级上册 第4课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说课稿

四川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七年级上册 第4课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说课稿

初中七年级上册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说课稿板书所有下划线内容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168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的第4课。

本节是继前面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进一步深化的理论性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对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二、说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了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时期,年龄特征更为鲜明。

此阶段的学生在机房相较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持续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为二十分钟左右。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以下两点:(1)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了解计算机的分类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研究计算机工作过程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种渠道探究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深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加强与周围的同学沟通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重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组成难点是认识各硬件及了解其作用;认识软件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及简单工作原理。

五、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如下的方法: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

而本节课主要涉及到理论性方面的知识。

鉴于此,我在教学中首先演示后,再让学生通过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内容上,也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本节的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的理论性知识。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要有一个简单的认识2、能力目标:能正确辨认常见硬件与常见软件,能给自己配置计算机,能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容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初步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对其它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通过自己的学习,列出计算机配置清单所带来的愉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各硬件的重要作用2、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赏识教育法、实习实作四、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硬件系统的实物(CPU、内存条、硬盘及其他硬件实物)五、教学课时2课时(1+1)(1节理论课+1节实习实作课)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题: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问题导入“对于大家经常使用的计算机,从外观上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学生回答(略)师(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在计算机中都称硬件)(有了硬件计算机就能工作了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三)知识讲解(系统讲解):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A:硬件部分知识简介:1、中央处理器(芯片)-CPU计算机的大脑(核心部件)组成、功能,观察实物,分类,生产发展及国内外的差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的目的。

2、存储器(存储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内存和外存实物展示、作用地位、容量单位及换算。

概括:内存容量较小,运行速度快,价格高,外存容量更大,存取速度比内存较慢,价格较便宜。

3、其他硬件简介:主板、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等4、小结:硬件系统组成B:软件部分知识简介:C:计算机系统组成:第二部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第三部分:计算机的分类(四)课堂总结,强化认识(五)课堂练—突破难点:(填空题)探究活动(下一节课作准备)附:板书设计第四课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川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领域。

(2)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输入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的认识1. 计算机的发展史2.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第2课:操作系统的使用1. 操作系统的简介2. 桌面环境的基本操作3. 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第3课:计算机的基本输入方法1. 键盘的结构与功能2. 指法练习3. 中文输入法的基本使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领域。

2. 演示法:展示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输入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操作技能:学生计算机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和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川教版。

2. 计算机设备:每名学生一台计算机,安装有操作系统和中文输入法。

3. 教学软件:操作系统模拟演示软件,中文输入法教学软件。

4. 网络资源:有关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六、教学安排第1周:第1课计算机的认识第2周:第2课操作系统的使用第3周:第3课计算机的基本输入方法第4周:第4课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应用第5周:第5课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领域。

(2)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

(3)计算机的基本输入方法。

(4)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5)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4课_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4课_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中央处理器 CPU 计算机 的大脑
常见CPU(intel与AMD)
存储器
主存储器
特点:读写速度快、 存储量小,断电后信 息丢失 特点:存储量大,读 写速度较内存慢,断 电后仍能保存信息
(内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
(外存储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存储器
市面上常见的内存条是主存储器的一种,它具有掉电或重启计算 机后数据全部丢失的特点。内存容量一般有:1GB、2GB、4GB 等
办公软件包、管理信息系统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存储器 外存储器 输 入 设 备
指令流 数据流
内存储器
输 出 设 备
运算器 控制器
CPU
内存 外 部 设 备 系统 软件 应用 软件
输入设备: 键盘, 鼠标, 扫描仪 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 (外存储器: 软盘, 硬盘, 光盘, 闪存盘) (网络设备: 网卡, 调制解调器)等 操作系统: Windows、Unix、Linux 语言处理程序: C、Pascal、VB 等 实用程序: 诊断程序、排错程序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
第四课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任务目标
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
件的作用。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光有硬件,没有软件的 计算机称为裸机。
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二、计算机硬件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显示器 CPU 内存储器 硬盘 光盘驱动器 软盘驱动器 键盘 鼠标
计算机硬件系统小结
三、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软件 应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设计软 件、杀毒软件、动画 制作软件等 如操作系统win98/xp、 C语言编译处理程序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川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

3.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的认识1. 计算机的发展史2. 计算机的分类3.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4. 计算机的用途第2课:操作系统的使用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2. 文件的管理3. 磁盘的管理4. 应用程序的启动与退出第3课: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1. Word软件的启动与退出2. 文档的基本操作3. 字体设置4. 段落设置5. 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第4课: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1. Excel软件的启动与退出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3. 数据的输入与编辑4. 单元格的格式设置5. 简单数据的排序和筛选第5课: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1. PowerPoint软件的启动与退出2. 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3. 幻灯片的设计与布局4. 插入图片、图表和动画5. 演示文稿的播放与保存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上机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练习题、教学参考书等。

六、教学计划第6课: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应用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3. 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如QQ、等)4. 网络购物、在线学习等应用第7课:电子邮件的使用1. 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2. 的注册与登录4. 邮件的附件发送与接收第8课:搜索引擎的使用1. 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2. 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3. 网络信息的检索与筛选4.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判断第9课:计算机安全与维护1. 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与预防2. 网络安全的注意事项3. 计算机的硬件维护4. 计算机的软件维护第10课: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1. 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 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3. 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4. 信息素养的培养七、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素养。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川教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与影响。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3. 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

3.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什么是信息技术?2. 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3. 展示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

4. 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2.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3.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4. 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5. 学生实践操作计算机。

第三章: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文件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2.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3.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4. 讲解文件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5. 学生实践操作操作系统。

第四章:文字处理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字处理的概念与作用。

2. 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与功能。

3. 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与排版。

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的概念与作用。

2. Word的基本操作与功能。

3. 文档编辑与排版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文字处理的概念与作用。

2. 讲解文字处理的概念与作用。

3. 讲解Word的基本操作与功能。

4. 讲解文档编辑与排版的方法与技巧。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与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相关的科普文章或书籍,如《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原理》等,以扩展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深入理解。
-视频资源:提供一些关于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拓展要求: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向学生传递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的基本概念。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流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通过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资源,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知识。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解决计算机故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计算机系统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计算机系统。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教案川教版
1. 计算机硬件系统:
- 五大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通信设备。
- 各部分功能及相互关系。
2. 计算机软件系统:
-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种类。
- 常用应用软件的分类和功能。
3. 计算机工作原理:
- 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过程。
- 计算机性能的提升途径。
当堂检测: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敏感度,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计算思维:通过学习计算机工作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思维。
3. 信息技术应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激发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热情,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4. 信息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安全、合法使用计算机的意识,明确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担当。
3. 改进措施:
- 重新调整课堂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
- 引入更多实例和比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计算机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川教版(2018)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4.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川教版(2018)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4.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川教版(2018)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4.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2. 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上册3. 授课时间:第1课时4. 教学时数:1课时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目标:1.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计算机系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的基本概念,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的应用实例。

2. 计算思维: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的基本概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 数字实践: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信息社会责任:学生能够认识到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并能够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中。

5. 信息交流与合作: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基本概念,同时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此外,学生还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所需信息。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兴趣。

他们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

此外,他们喜欢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可能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1)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深入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复杂原理,如CPU、内存、硬盘等组件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运行机制。

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说课稿

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说课稿
而通过比较我们国家的CPU的生产发展与国外的差异,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的目的。
(2)计算机的存储器
教师通过下面这个问题向学生引出存储器这一概念。“计算机运行时,除了要执行大量的运算工作以外,往往还需要存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那他们是保存在哪里的呢?
紧接着向学生介绍按用途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简要说明完存储器的分类和内存在计算机中所起作用以后,把内存条的实物向全班学生展示,还可以让学生对内存在计算机中的地位作简要了解,“内存不仅是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而且内存的容量会直接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快慢。”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第一节的内容,授课为1课时。本节内容既是前面学习内容的自然延伸,又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前期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节内容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计算机本质进行介绍,学生通过对计算机感性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为学生学习后继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达到的效果:创设学习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
2、展示目标明确方向
展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点,这样学习才更有方向性,目的性)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师生交互类比教学
师生交互: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又称为“电脑”,这是一种比喻,就好像用电的人脑一样,是人脑的延伸和扩充。因此,要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作用,首先要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功能。
《计算机系统及其基本组成》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马艳敏,来自南充一中,今天我要说课的教学内容是《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内容选自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8个方面就我在实施本课时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思路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川教版教案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川教版教案

目录第一课信息与信息社会 (2)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8)第三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3)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 (17)第五课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23)第六课初步使用计算机 (27)第七课多媒体计算机 (29)第八课计算机数据安全 (34)第九课计算机操作系统 (39)第十课Windows桌面及窗口 (45)第十一课用计算机写作 (49)第十二课画图软件使用技巧 (57)第十三课个性化的桌面设置 (60)第十四课让电脑帮助自己 (64)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与信息技术 (68)学科课时教案(教学设计)表【教学过程设计】:学科课时教案(教学设计)表【教学过程设计】:附、教学资料关于信息技术的学习:5次信息革命的发生年代及相关:zhidao.baidu./question/338660.html?md=1市鲤城区科学技术协会:.lckp./kpcl/zwwl/28.htm未来信息技术的三大发展趋势:/gkjqy/xxkx/k034402.htm在线课堂:220.201.196.36/32school/OnlineClas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8光纤的基础知识:.xingyu-jn./wangluoredian/guangxianzhishi1.htm洪恩在线:.hongen./default.htm学科课时教案(教学设计)表【教学过程设计】:学科课时教案(教学设计)表【教学过程设计】:学科课时教案(教学设计)表教学说明:“数字化”这个词,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然而在计算机息的数字化代表着什么意思,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本课试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活动,在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领悟信息数字化的含义和意义。

在新课的引入部分,先由教师引导学生们对十进制数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对照给出二进制数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进行灯泡亮灭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息的表示形式。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3、小结
4、留约30分钟的键盘练习
教学后记
指导学生加速对通信技术及其发展、微电子技术及其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的认识;了解计算机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案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章(节)
第三课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进度
4/20
教材分析
重点
⑴、电子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实现自动控制、可靠性高。
《信息技术》教案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章(节)
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进度
5/20
教材分析
重点
4.1计算机系统(1)计算机硬件: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计算机软件(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
4.1计算机系统(1)计算机硬件: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计算机软件(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GB=1024MB 1MG=1024KB 1KB=1024B
3、小结
4、留约30分钟的键盘练习
教学后记
《信息技术》教案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章(节)
第六章初步使用计算机
进度
7/20
教材分析
重点
学习、掌握使用计算机输入字符和在计算机中绘画
难点
在计算机中绘画
关键
掌握在计算机中输入字符和绘画的技巧
教学目的
1、通过本内容的学习,学生能熟练地在计算机中输入字符和绘画。
《信息技术》教案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章(节)
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进度
3/20
教材分析
重点
通信技术及其发展:电话、手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1、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初步了解各硬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重点难点:
1、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2、认识各硬件及了解其作用;认识软件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

德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同学间的互助交流能力教学准备:一台完整计算机硬件(再准备一个已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
课时:第1课时
处理方法:在大多数教材中都是采用直接告诉学生,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这种处理方式有些空洞,让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

而现在计算机已经很普及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家庭购买了计算机,这就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这一节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

我采用了让家里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较多的学生来讲解和实物展示,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和讨论,来达到教学目的。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1课时为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2课时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机的分类,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互评讨论配置一台适合自己使用的计算机,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计算机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已经拥有了计算机,可我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请家里有计算机的同学举手。

(据初步了解每个班级中至少有30%以上的同学家中有计算机)
二、新授
1、硬件系统
教师提问: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好吗?
学生回答:请2-3位同学讲解,老师记录与本课有关的计算机系统所涉及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教师讲解:
计算机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各种设备或器件的总称,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每一台计算机都有CPU、内存、硬盘、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结合刚才所记载的内容,分别讲解并展示实物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计算机硬件包括:
1、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它是一种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具有运算、处理和控制的功能,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它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常以此型号来称呼计算机。

如PⅢ、PⅣ计算机
2、存储器:是存储各种信息和处理结果的装置。

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存储器的容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常见的容量单位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节)
1GB = 1024MB,1MB= 1024KB,1KB = 1024B
主存储器,也称内存。

常用于存储计算机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取速度快,但存储量小,断电后其中存放的数据不能保存,再次通电后也不能恢复。

内存容量常用MB表示,它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放信息的存储器,它的存储量大,断电后数据不会消失,存取速度比内存慢,常见的有硬盘、软盘、光盘、优盘等
硬盘容量常用GB表示
3、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给计算机的设备,常见的有键盘、鼠标、麦克风等
4、输出设备:将信息输出计算机的设备,常见的有显示器、音响、打印机等
输入设备、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出设备,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

注意:在讲解硬件设备的过程中,一一展示实物,并用大家熟悉的称谓、型号来讲,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相似与不同。

比较我们国家的硬件生产发展与国外的差异,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

2、软件系统
教师演示:将我们刚才所讲到的这些硬件设备逐一安装到机箱中,现在安装好的计算机是不是就能马上投入到工作了呢?
(在机箱中,先使用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开关,计算机屏幕上出现计算机启动信息,但由于硬盘中没有安装系统,所以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


教师提问:我们看到这台计算机无法工作,是它的硬件有问题呢?还是其它原因呢?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刚才有同学提到了Windows XP,它属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Windows 98和Windows XP还有Windows2000等都是操作系统,它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家,如果没有了操作系统,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

操作系统也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程序、数据和相关技术文档资料的总称。

教师小结:(演示连接安装有操作系统的硬盘,启动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教师提问: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是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关键,用户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计算机,而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软件的载体。

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讲到了这么多的软件,而且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也不一样的,软件系统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计算机软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了计算机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我们把Windows 98这类对计算机的各类资源进行控制、管理,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称为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功能,而计算机中安装的大量的软件就大大增强了计算机的功能,如办公软件,帮我们完成日常文字处理、资料管理等等;学习软件,帮助我们学习英语等各科知识;还有供我们娱乐的游戏等等。

我们把这类为完成特定任务而编制的软件称为应用软件。

注意: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多加以引导,培养学生间的互助交流能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大家归纳出计算机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四、课后作业:
通过这节课所掌握的计算机系统知识,请每位同学结合电脑市场行情,给你或是亲人配置一台计算机。

并填写书P24页的表格,下节课我们进行评价讨论。

五、课后小记:
本课采用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错误!硬件
软件
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常见的有内存、硬盘、光盘等
CPU:运算器、控制器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麦克风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音响、打印机等
系统软件:Windows98、2000、XP等
应用软件:Word、Photoshop、Flash等
附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