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治疗场所,但也是感染传播的高危区域。
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内的感染,制定并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非常重要。
以下是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的一些建议:一、手术室卫生管理:1.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壁、手术台等。
2.所有手术室的设备和用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程序后方可使用。
3.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戴手套等。
二、手术室操作规范:1.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工作流程的指导,确保手术操作规范、无菌技术正确。
2.手术室内应设立专门的无菌区域,避免非必要人员进入。
3.手术器械和物品应当遵循严格的无菌原则,医护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器械和物品。
三、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1.手术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设备,控制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2.手术室内严禁吸烟,以避免污染室内空气质量。
3.手术室内应定期检测空气质量,如温湿度、微生物浓度等。
四、手术室医护人员健康监测:1.手术室医护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如体温、血常规等。
2.如有患者感染报告,手术室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相应的健康检查。
3.有患者传染病疑似或确诊时,手术室医护人员应戴上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五、患者感染控制:1.手术前应进行合理的感染筛查、评估和预防,避免患者感染手术室。
2.对于患者的开放性伤口、感染性疾病等应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
3.手术室医护人员应做好手术后伤口的处理和感染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最后,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室的清洁、无菌和安全。
医院亦应定期检查和培训,加强对手术室的管理和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手术室是医院中重要的治疗场所,但也是感染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感染的角度,详细介绍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五个方面。
一、手术室环境管理1.1 空气净化:手术室应配备高效过滤器,定期更换并进行维护。
保持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和颗粒物。
1.2 温湿度控制: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需要进行调节,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并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1.3 环境清洁消毒: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包括手术台、操作器械、墙壁、地面等。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消毒,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度。
二、手术室人员管理2.1 人员培训:手术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感染控制培训,了解感染传播的途径和预防措施。
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操作规范等。
2.2 个人防护:手术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并严格遵守手卫生要求,保持双手清洁。
2.3 健康管理:手术室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体温、呼吸道症状等。
对于有传染病的人员,应暂停手术室工作,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隔离。
三、手术室器械管理3.1 器械消毒灭菌:手术室器械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确保其无菌状态。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和灭菌方法,如高温高压灭菌、化学消毒等。
3.2 器械存储:手术室器械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清洁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污染。
定期检查器械的有效期和状态,如有损坏或过期应及时更换。
3.3 器械追溯:手术室应建立器械追溯制度,记录每个器械的使用情况和消毒灭菌记录。
在需要时能够追溯到具体的器械和操作人员。
四、手术室手卫生管理4.1 手卫生要求:手术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手卫生的方法和步骤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双手的清洁度。
4.2 手卫生培训:手术室人员应接受手卫生培训,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消毒剂的使用。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一、引言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手术室中较高,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综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2. 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的原则: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应根据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原则: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应是全员参与的,各部门应根据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四、环境管理1. 手术室应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保证手术室的洁净度和空气质量。
2.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证手术室的卫生条件。
3. 手术室内的设备和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保证设备和物品的卫生和安全。
五、人员管理1.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按照手术室工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手术室的工作质量。
2.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3.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遵守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六、无菌技术操作管理1.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手术的无菌性。
2.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无菌检查和监测,保证手术室的无菌状态。
3. 手术室应加强手术器械和物品的管理,保证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无菌性。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1. 手术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合理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2. 手术室应加强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3.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调整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
八、仪器设备管理1. 手术室应根据手术需求,合理配置和选用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安全。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一、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组织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成立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2. 手术科室应当设立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3. 医疗机构应当将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体系,定期对手术科室进行考核和评估。
四、防控措施1. 患者准备(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以便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2)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3)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
2. 手术室环境(1)手术室应当保持清洁、安静、舒适,定期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2)手术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械,确保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3)手术室应当实行严格的进出管理制度,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手术室。
3. 手术人员(1)手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
(2)手术人员应当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3)手术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和感染预防意识。
4. 手术器械(1)手术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确保器械的灭菌效果。
(2)手术器械应当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
(3)手术器械应当进行妥善的保管和维护,避免器械的损坏和污染。
5. 术后管理(1)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部位的异常情况。
(2)术后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3)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高效的原则,实行全面管理、全程控制、全员参与。
第三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第四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注重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风险,持续改进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组织管理第六条手术室应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护士长、麻醉科主任等组成。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估,及时处理感染相关问题。
第七条手术室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手术室感染风险,制定并更新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八条手术室应配备充足的感染控制专职人员,负责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执行。
三、人员管理第九条手术室医务人员应具备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和教育。
第十条手术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做到术前、术后手卫生,佩戴手套,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手术室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化脓性感染的人员,应暂时禁止进入手术室。
第十二条手术室外来人员应严格执行准入制度,限制参观人员数量,减少手术间人员的流动。
四、环境管理第十三条手术室应合理布局,分为无菌区、半无菌区和污染区,明确各区域的标识和界限。
第十四条手术室应保持干燥、洁净、通风,空气消毒设施应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有效运行。
第十五条手术室地面、墙壁、手术台、器械等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第十六条手术室应配备有效的消毒灭菌设施,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紫外线消毒灯等,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医院感染
清洁手术
清洁-污染手术
污染手术
具备麻醉、手术和患者 复苏等功能的专用房间 。
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 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 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 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 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 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 潜伏期的感染。
指手术野无污染,不需 要进行抗生素预防用药 的手术,例如甲状腺大 部切除术、全子宫切除 术等。
《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 范》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范围与定义 • 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消毒剂与卫生用品管理 • 检查与监督 • 相关文件与记录
01
范围与定义
范围
•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手术部(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 作。
定义
手术部(室)
监督与处罚
监督机构
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确保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符合规范 要求。
处罚措施
对于未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手术部(室),将视情节轻重,采取 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等处罚措施。同时,对于因医院感染控制工 作不力导致医疗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指手术部位存在污染或 潜在污染,需要进行抗 生素预防用药的手术, 例如胃大部切除术、胆 囊切除术等。
指手术部位已经污染, 需要进行抗生素预防和/ 或治疗性用药的手术, 例如肠梗阻坏死肠管切 除手术、消化道穿孔修 补手术等。
02
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组织与人员
1 2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应由多学科组成,包括医疗、护理、微 生物学、感染防控部门等,负责制定和监督实 施医院感染控制政策。
设立感染防控小组
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目的为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技术消毒技术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手术科室。
三、依据1. 卫生部《医疗技术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
2. 卫医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0年。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
四、内容(一)手术前预防措施1. 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应少于3天。
择期手术患者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手术。
2.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术前备皮应在手术当日进行。
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4. 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前先清洁,再使用碘伏棉球或其他替代品局部擦拭2遍。
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作用2分钟。
5.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在皮肤切开前30分钟至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
6. 医务人员有明显皮肤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疾病时,不应参加手术。
7. 手术人员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8. 纠正水电解质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提高术前患者抵抗力。
(二)手术中预防措施1. 手术过程中保证手术间的门关闭,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
2. 手术室空气质量符合规定,必要时使用空气消毒设备。
3. 手术器械严格灭菌,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4. 手术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5. 手术室温度和湿度适宜,保持手术室整洁。
6. 手术室物品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避免交叉使用。
(三)手术后预防措施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2. 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
3. 术后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高风险的部门之一,感染控制是保证手术安全和患者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减少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水平,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1. 保护患者免受手术室感染的侵害,降低手术室感染率。
2. 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的质量和效果,保证手术安全。
3. 规范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三、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原则1. 领导重视: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2. 规范操作: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手卫生、消毒灭菌等操作规范。
3. 个体防护: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4. 感染监测:建立手术室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手术室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5. 持续改进: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减少感染发生。
四、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措施1. 感染预防措施a.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进行规范的手卫生,包括洗手、消毒等。
b.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清洁整洁。
c. 手术室内的器械和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d.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保证手术室内的空气清新。
e. 手术室应加强废弃物管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2. 感染监测和报告a. 手术室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手术室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
b. 感染事件发生后,应及时报告给医院感染控制科,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c. 手术室应定期向医院感染控制科汇报感染情况和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3. 培训和教育a.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接受规范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了解感染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
b. 手术室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
4. 质量管理a. 手术室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手术切口或术后切口周围组织中出现的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
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对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为此,制定并执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手术切口分类标准,根据手术切口的清洁程度和感染危险性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标准包括无细菌预期接触切口、无感染预期接触切口、感染预期接触切口等。
根据不同切口分类标准,选用合适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其次,应加强术前患者教育,对于手术前需要做好的准备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染风险向患者进行全面解释和指导,提高患者的合作度和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术前进行合理的皮肤准备,清洗手术部位,做好消毒工作,减少手术过程中细菌的进入。
手术过程中,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操作,必要时采取单次使用或经过高温高压灭菌的器械,以减少手术器械引起的感染风险。
手术器械使用前要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手术场的清洁,及时清除手术场中的污物,避免引起感染。
此外,手术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室内应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系统,确保手术室内空气的流动,减少细菌的沉积和传播。
同时,手术室内要做好日常清洁工作,保持手术室的整洁,并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术后,要做好手术切口的观察和处理。
术后要对手术切口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感染症状,采取相应措施。
术后要给予患者正确的切口护理指导,避免切口二次感染,加快切口愈合。
同时,也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医护人员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遵循规定的消毒和洗手要求,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应包括明确的切口分类标准、术前患者教育、手术过程中的消毒和清洁措施、手术室环境要求、术后切口观察和处理等内容。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手术室是医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也是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
手术室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疾病的病程,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所以预防手术室感染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感染,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必要性手术室是医院内高风险、高感染源环境,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手术室感染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了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水平,必须建立完善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1.手术室感染的类别手术室感染的来源主要有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两种类型。
内源性感染是指患者自己身体内的细菌侵入手术伤口引起感染,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心包腔感染、胸膜感染、腹腔感染等;外源性感染是指通过手术操作程序中未彻底消毒、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等引起的感染。
2.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1)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手术室的环境和设备设施必须保持无菌状态,医护人员必须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手术操作。
(2)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建立相应的感染监测体系、做好洗手消毒和手术部位消毒、规范使用抗生素等。
(3)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个人卫生素质,做好手部卫生,做到无菌操作。
(4)加强手术室的环境控制:手术室环境的卫生和无菌程度关乎手术室感染控制的质量,应加强手术室环境的管理和控制。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1.手术室感染管理规范(1)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
(2)建立手术室感染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感染监测和报告。
(3)加强手术室感染的调查和追溯,发现感染事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1)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和无菌操作培训。
(2)定期开展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宣传和培训。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手术室是医院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手术室中较高,因此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必须严格执行。
一、环境管理1. 手术室空气质量管理手术室空气质量是影响手术感染风险的重要因素。
手术室应采用层流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要求。
层流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室内的细菌和病毒,保持空气的洁净度。
此外,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应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其达到标准要求。
2. 手术室物品管理手术室内的物品应严格按照无菌和非无菌物品进行分类,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手术室内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对于手术室内的医疗器械,应采用高温高压灭菌、化学消毒等方式进行处理。
3. 手术室人员管理手术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更衣、戴帽子和口罩,保持个人卫生。
手术室人员应尽量避免在手术室内流动,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手术室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二、人员管理1. 手术人员管理手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手术安排进行工作,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进行手卫生处理,减少手部细菌的滋生。
手术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参观人员管理参观人员应提前向医务处申请,并填写参观手术申请单。
参观人员进入手术室时,应按照规定穿戴手术室备有的衣、裤、鞋、帽、口罩等。
参观人员应尽量避免在手术室内流动,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医疗设备与物品管理1. 医疗设备管理手术室内的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对于高频使用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剪刀、缝合针等,应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方式进行处理。
2. 医疗物品管理手术室内的医疗物品应严格按照无菌和非无菌物品进行分类,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可编辑全文
6. 耐热耐湿物品首选高压蒸汽灭菌,刀、剪刀等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7. 特殊污染(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器械高水平消毒-清洗-灭菌
术中、术后预防措施
手 术 安 排 管 理
1. 手术前进行有关传染病的筛查,手术申请注明 2. 手术安排在相应级别的洁净环境中进行,传染病患者手术在隔离手术间
谢谢聆听
手 术 后 发 生 S S I 得 劲 几 率 约 为 1 % ~ 3 % , 占 全 部 医 院 感 染 的 1 5 % , 占 外 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40%;
定义
S S I 的 发 生 与 在 手 术 过 程 中 手 术 野 所 受 的 污 染 程 度 有 关
第二部分
切口感染的分类
切口感染分类
手 术 部 位 感 染 分 为 1.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2.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3.器官/腔隙感染
大部分SSI发生在伤口周围组织的浅表层
切口感染
切 口 深 部 组 织 感 染 手 术 后 3 0 天 ( 有 植 入 物 术 后 1 年 ) 内 发 生 累 及 深 部 软 组织如筋膜和肌肉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推荐意见16:可考虑在关闭切口前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特别是清 洁切口和清洁-污染切口。不应以预防SSI为目的,在关闭切口前使用抗生 素溶液冲洗切口
2.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有利于降低SSI
由于循证医学证据有限,本推荐意见只涉及切口冲洗,不包括腹腔灌洗和纵 隔灌洗;提倡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 和残存细菌。但抗生素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并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
切口感染原因
手术因素 1.手术室的布局与环境 2.手术类型 3.手术人员外出 4.外科手时间的长短 5.术区皮肤准备 6.皮肤消毒
手术部医院感染防治规定(2019年)
手术部医院感染防治规定(2019年)手术部医院感染防治规定(2019年)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手术部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手术部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组织管理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政策、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第四条手术部应当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手术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足够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负责手术部的感染监测、培训、指导和考核工作。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管理,确保手术室内空气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并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进行严格管理。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手术部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感染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四、培训与考核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范能力。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熟练掌握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和技能。
五、监督管理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手术部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手术部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手术部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依法予以查处。
六、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取得成绩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第十八条本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手术室是医院内最容易发生感染的地方之一,因此,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五个部分,包括环境净化、手术器械消毒、手术室人员卫生、手术室空气质量和废物处理。
一、环境净化:1.1 定期清洁手术室内的地面、墙壁和天花板,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干净。
1.2 使用专业的消毒剂对手术室内的工作台、手术灯、手术床等设备进行消毒,保证操作环境的无菌。
1.3 定期检查和更换手术室内的过滤器,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二、手术器械消毒:2.1 在手术前,手术室人员必须对手术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2.2 使用高温高压的蒸汽灭菌器对手术器械进行灭菌处理,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2.3 定期检测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确保消毒程序的有效性。
三、手术室人员卫生:3.1 手术室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不携带传染病。
3.2 手术室人员在手术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干净的手套和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3.3 手术室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对感染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四、手术室空气质量:4.1 手术室内应安装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4.2 定期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进行检测,确保空气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3 手术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环境对手术操作产生影响。
五、废物处理:5.1 手术室内的废物必须分类处理,包括医疗废物、污染废物和一般垃圾。
5.2 医疗废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的包装和封存,并交由专业的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5.3 定期对废物处理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废物滋生细菌和传播疾病。
结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严格执行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通过环境净化、手术器械消毒、手术室人员卫生、手术室空气质量和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要求规范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X1、X围本规X规定了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的根本原如此、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
本规X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设置手术部(室)的其它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如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
但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但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X。
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XGBl5912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 l4295空气过滤器GB/Tl 3554高效空气过滤器GB 50591洁净室施工与验收规XWS 310.2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第二局部: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操作规XWS 310.3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第三局部:清洗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X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压0506.2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2局部:性能要求和性能水平GB l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l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如此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X(试行) 中华人民某某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X 中华人民某某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如此中华人民某某国卫生部术部(室)管理规X(试行) 中华人民某某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X 中华人民某某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如此中华人民某某国卫生部如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X3.1手术部(室)由手术间与其辅助用房组成,承当医院手术服务的独立部门。
进展各类手术操作的场所。
设置空气净化系统,达到GB50333标准的区域。
设独立空调净化系统,室内空气静压低于相邻相通环境空气静压,实施污染手术的区域。
未设置空气净化系统,采用其它消毒方法,使空气达到我国GBl59122要求的区域。
为维持手术区域较高的卫生洁净程度,对人流、物流的进入进展严格限制的区域,包括手术间、刷手区和无菌物品存放间等。
为维持手术区域一定的卫生洁净程度,对人流、物流进展限制的区域,包括术前准备间、器械间和麻醉恢复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手术部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手术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手术部的管理。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院应当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加强手术部的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第四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手术部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医院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手术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及人员的岗位职责。
第六条医院手术部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师,应当具备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及环境卫生学管理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规范。
第七条医院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原则。
功能分区应当包括:无菌物品储存区域;医护人员刷手、患者手术区域;污物处理区域。
各个区域应有明显的标志,区域间避免交叉污染。
第八条为传染病患者或者其他需要隔离的患者实施手术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并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和手术后物品、环境的消毒工作。
第九条医院手术部环境的卫生学管理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手术部的墙壁、地面光滑、无裂隙,排水系统良好;(二)手术部用房的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应当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毒,墙体表面的擦拭高度为2-2.5M。
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三)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当分开使用。
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四)手术部应当选用环保型中、高效化学消毒剂,周期性更换消毒剂,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
第十条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在手术部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二)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更换手术室专用的工作衣、鞋帽、口罩;(三)在无菌区内只允许使用无菌物品,若对物品的无菌性有怀疑,应当视其为污染;(四)医务人员不能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用物,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物品应当视为污染;(五)实施手术刷手的人员,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六)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七)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八)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部工作;(九)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第十一条手术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要求;(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三)接触病人的麻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四)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的物品不得使用。
第十二条手术后的废弃物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第十三条进入手术部的新设备或者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检查、清洁处理后方可进入和使用。
进入手术部洁净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区域中。
第十四条传染病患者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手术。
手术结束后,应当对手术间环境及物品、仪器等进行终末消毒。
第三章洁净手术部的基本要求第十五条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装备、净化空调系统和用房分级等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辅助用房应按规定分洁净和非洁净辅助用房,并设置在洁净和非洁净手术部的不同区域内。
第十六条洁净手术部的管理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进入洁净手术部清洁区、无菌区内的人员应当更换手术部专用的产尘少的工作服;(二)洁净手术部各区域的缓冲区,应当设有明显标识,各区域的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不可同时打开出、入门;(三)医务人员应当在气流的上风侧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操作选择在回风口侧进行;(四)洁净手术室温度应在20oC~25oC;相对湿度为40%~60%;噪声为40~50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洁净手术室在手术中应保持正压状态,洁净区对非洁净区的静压差为10Pa;(五)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手术结束后30分钟关闭;(六)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连续运行,直至清洁、消毒工作完成。
Ⅰ~Ⅱ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20分钟,Ⅲ~Ⅳ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30分钟;(七)洁净手术部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八)消毒气体、麻醉废气的控制排放,应当利用单独系统或与送风系统连锁的装置。
第十七条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设备的日常管理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对洁净区域内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定期进行清洁;(二)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对滤料层应按照附表一的规定更换;(三)负压手术室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个手术。
过滤致病气溶胶的排风过滤器应当每半年更换一次;(四)热交换器应当定期进行高压水冲洗,并使用含消毒剂的水进行喷射消毒;(五)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表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定期清除污垢,并进行清洗、消毒;(六)对挡水板应当定期进行清洗;(七)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并进行清洁、消毒。
第十八条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系统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Ⅰ~Ⅲ级洁净手术室和Ⅰ~Ⅱ级其他洁净用房应当实行空气洁净系统送、回风的动态控制;Ⅳ级洁净手术室和Ⅲ、Ⅳ级其他洁净用房可以通过末端为高效或者亚高效过滤器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实行动态控制,并设置工程专职人员负责手术进行中的计算机动态监控;非洁净区可以利用局部净化设备进行循环自净;(二)严禁使用有化学刺激、致癌因素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三)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末端装置应当保证密闭,不泄露;(四)负压手术室和产生致病性气溶胶的房间应当设置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且排风口安装高效过滤器;(五)排放有致病气溶胶的风口应采用密闭装置。
第十九条洁净手术部的环境卫生学控制指标应当符合附表二的要求。
检测方法符合附表三的规定。
静态含尘浓度和沉降菌浓度以综合性能评定的测定数据或年检数据为准。
消毒后的染菌密度以每次消毒后的检测数据为准。
第二十条洁净手术部的质量评价及监测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洁净手术部投入运行前,应当经有资质的工程质检部门进行综合性能全面评定,并作为手术部基础材料存档;(二)洁净手术部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细菌浓度和空气的气压差;(三)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每月对非洁净区域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部手术室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六)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进行一次尘埃粒子的监测,监控高效过滤器的使用状况并记录;(七)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的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
第四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指南中的名词解释:(一)洁净手术部(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以数间洁净手术室为核心包括各类辅助用房,自成体系的功能区域。
(二)空气洁净技术:是指通过科学设计的多级空气过滤系统,最大程度地清除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及微生物,创造洁净环境的有效手段。
(三)空气洁净度(air cleanliness):表示空气洁净的程度,以含有的微粒(无生命微粒和有生命微粒)浓度衡量,浓度高则洁净度低,反之则高,无量纲。
(四)空气洁净度级别(air cleanliness class):以数字表示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数字越小,级别越高,洁净度越高;反之则洁净度越低。
(五)洁净度100级(cleanliness class 100):大于等于0.5µm 的尘粒数大于350个/ m ³ (0.35个/L)且小于等于3500个/m³(3.5个/L)。
(六)洁净度1000级(cleanliness class 1000):大于等于0.5µm的尘粒数大于3500个/ m³(3.5个/L)且小于等于35000个/m³(35个/L)。
(七)洁净度10000级(cleanliness class 10000):大于等于0.5µm的尘粒数大于35000/ m³ (35个/L)且小于等于350000个/m ³ (350个/L)。
(八)洁净度100000级(cleanliness class 100000):大于等于0.5µ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 m³(350个/L)且小于等于3500000个/m³ (3500个/L)。
(九)洁净度300000级(cleanliness class 300000):大于等于0.5µ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0/ m³(3500个/L)且小于等于10500000个/m³ (10500个/L)。
(十)浮游菌浓度(airborn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利用采样培养基培养得出的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浮游菌数(cfu/ m³)。
(十一)沉降菌浓度(depositing bacterial concentration):用直径为90mm的培养皿静置于室内30min,然后培养得出的每一皿的沉降菌落数(十二)表面染菌密度(density of surface contaminated bacteria):用特定方法擦拭表面并按要求后得出的菌落数(cfu/c ㎡)。
(十三)手术区(operation zone):需要特别保护的手术台及其周围区域,Ⅰ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各外推0.9M、两端各外推至少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Ⅱ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边各外推至少0.6M、两端各外推至少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Ⅲ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四边各外推至少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Ⅳ级手术室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