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工作制度(精)
急救工作制度
急救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急救工作制度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工作制度的目的、范围、责任、流程、培训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二、目的急救工作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发生突发状况或者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急救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
三、范围急救工作制度适合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包括办公区域、生产车间、仓库以及其他工作场所。
同时,也适合于公司与外部合作火伴的紧急救援合作。
四、责任1. 公司领导层负责制定、推广和监督急救工作制度,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急救小组由具备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员工组成,负责实施急救工作制度。
3. 全体员工有义务积极参预急救培训,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
五、流程1. 报警与通知:发现紧急情况时,员工应即将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并向领导层和急救小组报告。
2. 急救措施:急救小组成员按照培训所学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迅速赶到事发地点,进行急救处理。
3. 救援协作:急救小组与外部急救机构、医院等进行密切合作,确保伤员能够及时送医治疗。
4. 事故调查与总结:事故发生后,公司将进行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急救工作制度。
六、培训1. 公司将定期组织急救培训,培养员工的急救意识和技能。
2. 急救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七、评估1. 公司将定期对急救小组成员的急救技能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胜任急救工作。
2. 急救小组成员也应定期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和考核,以保持和提升自身的急救水平。
八、总结急救工作制度是公司保障员工和公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它的建立和执行对于应对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公司将持续改进急救工作制度,提高员工的急救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员工和公众的安全保驾护航。
120急救站工作制度
120急救站工作制度1.急救站在急诊科主任直接领导下工作。
全体人员须服从分配,听从指挥。
2.120急救医师安排:(1)120急救医师原则上须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2)原则上新入院5年内的执业医师须担任120急救医师,具体调配由医务科负责,任何科室和医师不得提出异议,如所在科室确实因人员紧张无法满足科内值班需求,则应由科主任提出申请,医务科审批同意后方可暂停轮班;3.急救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须严守工作岗位,在指定地点待命。
4.急救站实行每班交接制,上一班在下一班工作人员到岗并书面交接班后方可下班。
5.值班人员须在电话铃响三声内接电话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如本急救站无车应立即告知120急救中心另行派车。
6.值班人员接受求救信息后,立即通知随车医生/司机。
7.急救组接受任务后白天3分钟内出发,晚上5分钟内出发并填写出车记录。
8.患者接入医院后应请接诊人员签字并注明交接时间。
9.救护车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司机每班接班时须检查车况,油量,氧气并予记录。
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予记录,不能处理时及时报告急诊科主任。
10.随车医生每班接班后须检查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并予交接登记。
如有故障立即请设备科修理,消耗药品每班开处方补齐。
11.如患者指定就诊医院,服从患者意愿,但患者病情危重必须就近选择医院进行抢救并电话告知急诊室提前做好准备。
12.执行任务过程中遇难以处置情况立即向急诊科由上级医师电话指导抢救。
长距离执行任务,应向急诊科报告即时方位及任务进展情况。
13.不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14.所有人员须文明用语,如遇患者家属过激行为,要谦让、说明、化解,不得争吵。
15.实行首救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
医院日常急救工作制度范本
医院日常急救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急救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急救工作应以人为本,坚持“及时、准确、高效、安全”的原则,全面提高急救服务水平。
第三条医院应设立急救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院急救工作,确保急救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医院应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设备,加强急救培训和演练,提高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二、急救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急救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完善急救工作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并监督实施。
第六条医院应设立急救病房和急救床位,确保急救资源充足,满足患者急救需求。
第七条医院应加强急救队伍建设,选拔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急救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医院应建立急救设备和管理制度,保证急救设备完好、备用状态,确保急救设备随时可以使用。
三、急救服务流程第九条医院应设立急救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治疗。
第十条急救人员应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急救方案,并立即执行。
第十一条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急救病历管理制度,要求急救人员在急救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治疗措施和用药情况。
四、急救质量控制第十三条医院急救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急救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急救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急救质量评估体系,对急救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不断提高急救服务水平。
第十五条医院应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五、急救培训与演练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组织急救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医院应开展急救演练,检验急救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提高急救团队的应对能力。
第十八条医院应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急救培训和竞赛,提高急救水平。
六、急救考核与奖惩第十九条医院应建立急救考核制度,对急救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
抢救工作制度(6篇)
抢救工作制度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二、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三、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务必处于应急状态。
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参加抢救人员务必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资料完整、准确。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
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务必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
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____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七、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八、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抢救工作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根据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为保证医疗工作的连续性,合理安排医疗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抢救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制定的工作制度。
抢救工作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工作时间安排:根据抢救工作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安排医疗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参与抢救工作。
通常会采取轮班制、倒班制或者其他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方式。
2.人员配备: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级别和抢救能力,科学确定抢救团队的人员组成和配备。
通常包括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不同专业的人员。
3.抢救流程:制定详细的抢救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
确保抢救工作的快速、高效、科学进行。
4.抢救设备和药品准备:提前准备好各种抢救设备和药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在抢救工作中能够及时使用。
急诊抢救制度(5篇)
急诊抢救制度一、急诊抢救室在急救中心主任、总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____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二、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三、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要密切合作,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四、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
对危重病员,坚持“三先三后”“三不转”。
(一)“三先三后”。
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
(二)“三不转”。
病情不稳不转;诊断不明不转;危重病员不转协作医院。
五、遇执行公务受伤的执法人员、警察、武警官兵、军人、见义勇为者,优先接诊迅速开放绿色生命通道。
六、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救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般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各种抢救药品的空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暂时保留,以便复核查对。
七、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
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八、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
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九、病员在抢救室内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小时,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
生命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
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传染病院。
十、死亡病员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在抢救室内存放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
无主死亡病员的遗物应由两名值班护士填写财物清单,交由在班护士保管。
死亡证明填写应准确、全面。
急救管理制度(通用7篇)
急救管理制度(通用7篇)急救管理制度第1篇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尤其抢救室)。
抢救的人一旦允许搬动,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重新灭菌。
六、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七、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八、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要作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急救管理制度第2篇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患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院诊治而暂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二、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三、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
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
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
七、留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1周。
急救管理制度第3篇凡临床不能使用的,符合医疗设备报废条件的,应予以报废。
(一)医疗仪器设备的报废条件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属固定资产的医疗仪器设备应按报废处理:1.严重损坏无法修复者;2.超过使用寿命,基础件已严重损坏或性能低劣,虽经修理仍不能达到技术指标者;3.技术严重落后,耗能过高(超过国家有关标准20%以上)、效率甚低、经济效益差者;4.机型已淘汰,主要零部件无法补充而又年久失修者;5.原设计不合理,工艺不过关,质量极差又无法改装利用者;6.维修费用过高,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算者;7.严重污染环境或不能安全运转可能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者;8.计量检测或应用质量检测不合格应强制报废者。
急救抢救室工作制度
急救抢救室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急救抢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急救抢救室的所有医护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三、工作原则1. 急救抢救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争分夺秒地开展救治工作。
2. 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
3. 抢救工作应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
4. 各部门应密切配合,确保抢救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四、工作内容1. 抢救室设置抢救室应设置在医院便于患者及时就医的位置,并有明显的标识。
抢救室内应设有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可用。
2. 人员配备抢救室应配备专业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3. 抢救药品和设备抢救室应配备常用的抢救药品和设备,包括心脏急救药物、呼吸急救设备、止血急救物品等。
抢救药品和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4. 抢救流程抢救工作应遵循明确的流程,包括患者接诊、病情评估、急救措施、病情监测、转归判断等。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抢救流程,确保抢救工作的高效进行。
5. 交接班制度抢救室应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医护人员应详细交接患者的病情、抢救措施及用药情况。
交班内容应真实、全面,确保接班人员对患者病情有充分的了解。
6. 药品和物品管理抢救室内的药品和物品应实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数量准确、质量合格。
抢救药品和物品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应有详细的登记和使用记录。
7. 消毒和清洁抢救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抢救设备、药品和物品应定期检查、清洁和消毒,确保其卫生安全。
8. 抢救记录抢救工作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抢救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以便于后续的病情分析和改进抢救工作。
9. 培训和演练医院应定期组织抢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其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
医院急救站工作制度
医院急救站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急救站(以下简称急救站)的工作,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急救站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院前急救、转院转运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任务。
急救站应遵循救人第一、公平公正、规范高效的原则,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急救服务。
第三条急救站应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药品和急救包,确保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急救站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急救站实行站主任负责制,站主任对急救站的全面工作负责。
站主任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丰富的急救管理经验。
第五条急救站设立医疗、护理、行政等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急救站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六条急救站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工作规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不断提高急救服务质量。
三、急救服务第七条急救站应严格执行急救电话、车载系统的使用规定,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值班人员应随时接受并记录120调度指令,严格服从调度安排,做到令行禁止。
第八条急救站接到调度指令后,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3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第九条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处理,根据病员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好转后再送回医院。
若病情允许应尽快将病员护送回医院进行抢救。
第十条急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应及时向急救指挥中心汇报,同意后方可改变。
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使时,应及时向急救指挥中心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一条急救站应建立健全急救病历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急救过程,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资料。
四、人员培训与考核第十二条急救站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急救技能。
院前急救(120)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120)工作制度院前急救(120)工作制度1、院前急(120)救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值班人员要做好院前急救准备工作,检查急救车辆、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达100%,保证急诊出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确保绿色生命通道畅通。
2、接听电话时应问清患者姓名、年龄、简要病情、地址及联系方式,并记录在院前急救登记本上。
如遇病情凶险者,应电话指导病人家属现场施救或急送当地医院抢救。
3、接到出诊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急救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报调度室并经科室主任同意后方可改变。
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调度员报告请求另派救护车。
4、接诊病人时,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作简单的体格检查及病史采集,掌握第一手资料,酌情作急救处理。
5、现场急救时,护士执行医生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
如抢救30分钟后无效死亡则当场向家属宣布死亡并签字,无家属者告知相关者或现场警察并取得签字。
6、根据病情向病人家属简要说明在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病情危重者必须征得家属同意并在《院前病情告知书》签字后方可转运。
7、病情危重复杂者,在转运途中及时通知医院相应科室做好抢救准备,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8、危重病人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必须守护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在院前急救病历本上。
注意运送途中车内人员安全,包孕牢固好担架,提示患者家属坐稳扶好,不靠车门等。
9、病人在当地医院救治需转运者,必须征得当地医院值班人员同意。
10、回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必须护送病人到相应科室,与值班医师交接后才能离开,必要时协同科室抢救。
11、院前急救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或呕吐物时,必须戴手套和口罩,如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如考虑为传染性疾病,须穿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
12、若遇突发性灾祸事故(如个人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警等),XXX带领要组织足够气力亲临组织抢救,并通知有关科室做好接诊、抢救准备,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院带领组织和谐、支援。
急救有什么工作制度
急救工作制度一、总则1.1 本制度旨在规范急救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急救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1.2 急救中心的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紧急救治、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
1.3 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急救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二、急救设备与药品管理2.1 急救中心应配备齐全的急救设备,包括心脏去颤仪、呼吸机、急救车、急救箱等。
2.2 急救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3 急救药品应按照规定的品种、规格和数量进行配置,并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2.4 急救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严格遵守药品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管理。
三、急救流程与操作规范3.1 接诊3.1.1 急救中心应设有一定数量的接诊窗口,确保患者能迅速接受救治。
3.1.2 接诊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快速判断,并立即进行救治。
3.2 初步评估与分类3.2.1 急救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快速的初步评估,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
3.2.2 急救医护人员应按照分类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救治措施,确保急重症患者得到优先处理。
3.3 救治3.3.1 急救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救治方案,并严格执行。
3.3.2 急救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救治措施。
3.4 转诊3.4.1 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急救医护人员应做好病情交接,确保患者在转诊过程中得到持续的救治。
3.4.2 急救中心应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患者能够顺利转诊。
四、人员培训与质量管理4.1 急救中心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和理论的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4.2 急救中心应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对急救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急救服务质量。
4.3 急救中心应定期对急救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持续改进急救工作。
五、服务态度与患者满意度5.1 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尊重患者,关爱生命。
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
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一、引言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与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人员伤亡。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工作范围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急救与抢救工作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场所等。
三、急救与抢救设施1. 急救箱的配置:每一个工作场所应配备急救箱,急救箱内应包含基本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如消毒棉、绷带、止血带、敷料、急救药品等。
2.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配置: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应配置AED设备,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四、急救与抢救人员1. 急救员的选拔:每一个工作场所应有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急救证书的急救员。
急救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 急救员的培训与考核:急救员应定期接受急救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其急救技能的熟练度和更新性。
3. 急救员的数量:根据工作场所的规模和人员数量,合理确定急救员的数量,确保能够及时响应急救需求。
五、急救与抢救流程1. 发现紧急情况:任何人员在发现紧急情况时应即将报警,并通知急救员。
2. 急救员的快速反应:急救员接到报警后应即将赶往现场,同时带上急救箱和必要的急救设备。
3. 现场评估与处理:急救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进行现场评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伤势,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患者转运:如果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医疗救治,急救员应及时将患者转送至医疗机构,并在转运过程中继续进行急救处理。
六、急救与抢救记录与报告1. 急救记录的填写:急救员在进行急救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急救措施和效果等。
2. 急救报告的提交:急救员应将急救记录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或者上级主管,以便于对急救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七、急救与抢救演练1. 定期演练:每一个工作场所应定期组织急救与抢救演练,以提高急救员的应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演练内容:演练应包括不同急救场景的摹拟,如心脏骤停、溺水、窒息等,以及使用AED设备的操作演练。
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
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一、引言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而制定的,旨在提供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措施和应急处理流程。
本制度适合于公司内部员工以及外部人员,包括但不限于访客、客户和供应商等。
二、定义1. 急救:指在突发疾病、意外事故或者突发事件中,为了保护和维护受伤或者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紧急救助的行为。
2. 抢救:指在紧急情况下,对生命垂危或者受伤严重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治,以拯救生命的行为。
三、责任与义务1. 公司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确保员工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并提供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2. 急救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急救证书的员工,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急救和抢救服务。
3. 全体员工:有义务积极参预急救培训和演练,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四、急救设备与药品1. 公司将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氧气瓶等。
2. 急救箱内应包含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如止血带、消毒纱布、创可贴、止血粉等。
五、急救培训与演练1. 公司将定期组织急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急救知识、心肺复苏(CPR)技能和使用急救设备的操作方法等。
2. 急救人员应定期参加急救技能培训和复习,确保技能的熟练掌握。
3. 公司将定期组织急救演练,摹拟真实紧急情况,以检验员工的应急反应和急救能力。
六、急救流程1. 发现紧急情况:任何员工发现紧急情况,应即将向急救人员或者相关负责人报告,并尽快启动急救流程。
2. 急救呼叫:急救人员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向医疗机构报告紧急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位置。
3. 初步救助:急救人员应迅速赶到现场,对受伤或者病患者进行初步救助,包括但不限于止血、心肺复苏等。
4. 等候医疗救援:在等待医疗救援到达的过程中,急救人员应继续提供紧急救助,直到医疗救援人员接手。
5. 紧急转运:一旦医疗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急救人员应协助医疗救援人员进行患者转运,确保患者安全送往医疗机构。
急救工作制度
急救工作制度一、引言急救工作制度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工作制度的目的、范围、责任、流程和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二、目的急救工作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急救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和标准,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能力,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三、范围急救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急救服务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公共场所等。
所有在工作岗位上的员工都应接受相应的急救培训,并按照制度要求执行急救工作。
四、责任1. 急救组织责任- 建立急救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 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 定期开展急救演练和培训,提高急救人员的技能水平。
2. 急救人员责任- 接受急救培训,熟悉急救知识和技能。
- 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保护伤者生命安全。
- 维护急救设备和药品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3. 领导责任- 重视急救工作,确保急救制度的有效实施。
-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 指定专人负责急救工作,监督执行情况。
五、流程1. 事故发生- 当事故发生时,目击者应立即报警,并告知事故地点和伤者情况。
- 同时,急救人员应立即赶往现场,做好急救准备。
2. 伤者评估-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进行伤者评估,确定伤者的生命体征和伤情。
-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措施。
3. 急救措施- 根据伤者的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 急救人员应熟悉各种急救技巧和操作步骤,确保急救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 运送医院- 在急救措施完成后,将伤者稳定后,及时将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 运送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密切观察伤者的情况,随时调整急救措施。
5. 急救记录- 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做好急救记录,包括伤者的基本信息、伤情评估、急救措施和运送情况等。
120急救员工作制度
120急救员工作制度(一)、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思想,急病人所急,准时上下班,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凡下一班人员未到,上一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二)、接诊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特殊情况及时与科主任联系申请,如参加大规模抢险活动、复杂高速车祸、病人家属极端情况等。
负责接受急救人员应准确记录救治人地址、病情以及出车时间,经复核无误后在一分钟内出车.出车前必须向当班急诊值班人员说明.出车时需按要求携带对讲机和急救箱.接诊病人返程时需向急诊科说明情况,危重病人随时沟通病情并通知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
(三)、急救人员执行任务时要主动、耐心、细致,积极抬抱病人,不准袖手旁观,在有家属的情况下指挥、协同抬抱病人。
患者的病情、死亡由医务人员鉴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拒绝抢救送院。
(四)、急救人员随车救护时,确诊为家中死亡的病人,须明确告知其家属或有关人员,病人家属坚持要送医院,随车救护人员不得拒绝送院。
(五)、急救人员值班时一律穿工作服,做到衣着整洁,坚守岗位,不随便离岗,不准饮酒,执行任务时不准无故停车或绕道行驶,不准带非值班人员及单位人员出车,不准穿拖鞋,不准听无线电音响及谈笑、吸烟等。
(六)、急救人员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服从调度指挥,有问题待完成任务后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反映,不得借故不出车,拒绝出车影响急救应对引起的后果负责。
在急救工作中,救护车的开、停应服从医疗需要。
(七)、急救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遇重大紧急情况,车遇阻挡,原则上不予改变,但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如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确实危重,须经调度同意后,方可改变急救对象。
(八)、病家直接上门要车,应及时与调度室联系,经同意后方可出车.凡病人要求送往外省市,应事先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夜间、节假日经总值班同意)由中心统一安排派车。
(九)、120急救员日常参加急诊科诊疗、抢救和其他活动,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工作,遵守排班及规定,调换班提前申报相关领导并备案。
急救工作制度 (2)
急救工作制度一、引言急救工作制度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及时救治伤病员,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急救工作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应急流程和培训要求,以确保急救工作的高效性和专业性。
二、组织架构1. 急救小组急救小组由公司内部的医务人员和急救志愿者组成。
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医疗背景和急救技能,急救志愿者则是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急救证书的员工。
2. 急救主管急救主管是负责统筹和协调急救工作的专职人员。
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和完善急救工作制度;- 组织急救培训和演练;- 监督急救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协调医疗资源和与外部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三、职责分工1. 急救小组成员急救小组成员应按照工作岗位和专业背景划分,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一般而言,急救小组成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及时响应急救呼叫,前往现场进行急救;- 初步评估伤病员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协助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诊疗和处理;- 记录和报告急救情况,包括伤病员的状况、采取的急救措施和效果。
2. 急救主管急救主管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组织急救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急救意识和技能;- 制定急救工作的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急救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监督急救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协调医疗资源,与外部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提供紧急转诊和救治。
四、应急流程1. 急救呼叫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员工应立即拨打内部急救热线,向急救主管报告事发地点和伤病员情况。
急救主管收到呼叫后,迅速组织急救小组前往现场。
2. 急救措施急救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应确保自身安全。
然后,根据伤病员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停止出血、保护呼吸道、保持循环畅通等基本急救措施;- 使用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氧气瓶等;- 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进一步的急救处理。
3. 转诊与救治根据伤病员的状况,急救小组成员应及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紧急转诊和救治。
急救工作制度
急救工作制度引言概述:急救工作制度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流程,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人数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急救工作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急救工作制度的重要性1.1 提高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1.2 降低突发状况导致的人员伤亡1.3 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二、急救工作制度的基本原则2.1 快速反应和决策2.2 组织协作和分工合作2.3 专业技能和培训要求三、急救工作制度的流程和步骤3.1 突发状况的报警和调度3.2 现场急救措施的实施3.3 伤员转运和医疗机构协调四、急救工作制度的应急装备和资源4.1 急救器械和设备的配置4.2 急救车辆和救护车队的建设4.3 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支持五、急救工作制度的监督和评估5.1 急救工作的数据统计和分析5.2 定期演练和模拟训练5.3 经验总结和制度完善正文内容:引言概述:急救工作制度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流程,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人数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急救工作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急救工作制度的重要性1.1 提高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急救工作制度的建立能够提高急救人员在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
通过明确的流程和标准操作,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有效地应对各种急救情况。
1.2 降低突发状况导致的人员伤亡急救工作制度的实施能够降低突发状况导致的人员伤亡。
通过及时的急救措施和专业的医疗服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人数,并提高伤员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1.3 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急救工作制度的建立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通过合理的调度和组织,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并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为伤员提供最及时的救助。
二、急救工作制度的基本原则2.1 快速反应和决策急救工作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快速反应和决策。
在突发状况下,时间是生命的关键,急救人员需要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风险。
医院急救科工作制度
医院急救科工作制度一、工作目标医院急救科的工作目标是保障医院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高效、专业、全面的急救服务,以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和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质量上乘的医疗救治。
二、工作职责1. 急救科的医务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具备较高的急救技能水平和丰富的急救经验。
2. 急救科医务人员应随时待命,按照医院规定的紧急召唤程序,及时出发前往急诊现场,展开救治工作。
3. 急救科医务人员应熟悉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保持设备的正常运作,并随时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4. 急救科医务人员应对院内院外各类急救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确保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稳定。
5. 急救科医务人员应与其他科室紧密配合,共同完成急救任务,确保急救过程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6. 急救科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纪律和伦理规范,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信息的安全性。
三、工作流程1. 急诊患者接诊:医务人员应迅速对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并按照ABCDE原则进行处理,确保及时救治。
2. 急救措施:根据急诊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止血、解痉、止痛等。
3. 医疗救治:根据急诊患者的病情,医务人员应制定合理的医疗救治方案,并与相关科室协作完成进一步的救治工作。
4. 抢救转运: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急诊患者,医务人员应及时调度和安排急救车辆转运患者至更高级别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5. 急救记录: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急诊患者的病情和急救过程,以备后续工作参考和医疗质量评估。
四、工作纪律1. 医务人员应保持工作状态的稳定和集中,严禁在工作时间内进行无关的个人活动和交流。
2. 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表和轮班制度履行工作职责,不得逃避工作或迟到早退。
3. 医务人员应认真履行值班和交接班工作,确保信息流畅、工作连续和安全顺利。
4. 医务人员应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和消毒工作场所和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工作制度
1、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思想,急病人所急,准时上下班,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凡下一班人员未到,上一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2、负责接警人员应准确记录求救人地址、病情、联系方式以及出车时间,经复核无误后在5分钟内出车。
3、急救人员执行任务时要主动、耐心、细致,积极搬运病人,不准袖手旁观,在有家属的情况下指挥、协同搬运病人。
患者的病情、死亡由医务人员鉴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拒绝抢救送院。
4、出诊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如病人已死亡,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和在场人员。
5、急救人员值班时一律穿工作服,做到衣着整洁,坚守岗位,不随便离岗,不准饮酒,执行任务时不准无故停车或绕道行驶,不准带非值班人员及无关人员出车,不准穿拖鞋,不准听音响及谈笑、吸烟等。
6、急救人员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服从调度指挥,有问题待完成任务后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反映,不得借故不出车。
在急救工作中,救护车的开、停应服从医疗需要。
7、急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科室同意后方可改变。
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科室或120指挥中心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
8、转送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如遇危急情况时,可送就近医院抢救,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病人。
9、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力求完整、清楚、准确、扼要,送转医院急诊室后应作详细交接。
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后及时
向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室或有关部门报告。
返回后及时作好补充抢救药物、更换物品等工作。
10、若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科主任应组织足够力量亲临组织抢救,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急救中心,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或要求现场增援。
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尽力完成急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