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讲义:第三章 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选修6【湘教版】 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步精选PPT课件
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1.我国森林覆盖率 16.55% 。
2.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 0.13公顷 。
3.我国人均林木蓄积量 9.05立方米。
4.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也不均匀, 西南、
东南、东北多,
而
西、北
华少北。
5.我国草原面积 广大 ,仅次于 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6.由于长期对草场的 粗放式 经营,过度 放牧,重用轻养,
风力、冻融等;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 毁林毁草 、开滥矿垦修乱路伐等。
3.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破坏 土地资源 ,使耕地的表土流失,
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地 肥力,最终导致土地 生产下力降;
流域源头和上游的植被破坏造成流域的
洪涝灾,害导致下
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产生的主要危害分别是什么? 2.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和产生的危害分别是什么?
【例证2】图甲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图乙为“八五”期间 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图甲和图乙的关联性体现如 图丙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
给人水们土的流生失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土地荒漠化 1.我国是世界上 荒漠化 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我国北方农
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的荒漠化,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产生
的危害最为严重。 2. 荒漠化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 生态环境,而且直接影响
我国 国民经济 的正常运行。 3.荒漠化是各种 自然 、 人为 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教材P47“图3-5 云南省德钦县澜沧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提示:图示的山区植被稀少,几乎是秃山,而且坡度较大, 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所以该地区水土流失十 分严重。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第3节生态环境保护课件湘教版选修6
举例:①桑基鱼塘农业
②鱼塘—台田农业
③千烟洲立体农业
(2)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
2.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的前提下的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 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在一起,以取得 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据此,完成(1)~(3)题。
(1)云南成为世界“基因宝库”的条件有( )
①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分布着各种地
形形态 ②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生物物种的天然庇护所 ③
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居民的环保意识强烈 ④交通闭塞,资源无
法开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造成云南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有( )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 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方式。保护的是 __单__一__物__种__, 它主要适用于对 __高__度__濒__危__的物种进行抢救,以避免该物种的 __灭__绝__。保护的办法是建立 _动 __物 ___园__、__植__物__园__。
(1)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②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和优质 ③
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为治理山区的水土流失,对荒山应( )
A.烧荒耕种
B.修筑梯田
C.综合治理与开发
D.全面封山育林、育草
(3)山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压力很大,为此应( )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课前自主预习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3.成因分析: (1)北方地区冬、春季降水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能力 差,难以抑制沙尘天气的产生。 (2)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3)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破坏 活动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加之工程建设中缺乏保护设施,表土裸 露,为沙尘天气提供了物质来源。 4.防治: (1)建立准确的沙尘暴预报系统,在沙尘暴来临前进行比较准确的 预报,提前做好防灾工作,可将损失减小至最低限度。 (2)环境的破坏对沙尘暴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加强环境的 治理对于减轻或减少沙尘暴显得尤为重要。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相 结合,在中西部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建设,这将对遏制沙尘暴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提醒
识记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 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 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 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 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 20%。虽然 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 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 (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 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草原地区的什么问题?会造成什么后果?
点拨: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
2 新知识·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
1.了解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原因。 2.读图说明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及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选修6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框图法理解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主题二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及危害 活动与探究 材料 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 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
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河西走廊是我国土地荒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简单说出严重的 土地荒漠化给当地带来的危害。 提示破坏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或危害居民的生产和 生活)。 2.说出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导性因素。 提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3.河西走廊也是我国沙尘暴多发的地区。当地的土地荒漠化与沙 尘暴频发有何关系? 提示上风向地区荒漠化的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和形成提供了丰富 的沙源。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 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 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分布广泛 答案C 解析西部地区因植被破坏严重,故水土流失严重。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迁移与应用 例2结合材料和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我国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 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1)分析图中A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 (2)分析图中B地区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和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 为原因。 (3)分析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 (4)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三单元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教学课件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 森林匮乏,草场退化 • 水土流失 • 土地荒漠化 •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世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
生态环境恶化成因分析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管理体制缺陷
投入不足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麦地理位置图。
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 严重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原因。
分析亚洲鲤鱼在 美国本土水域大 量迅速繁殖的自 然原因。
(2016•新课标Ⅲ卷)(10分)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 干流,直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 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 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 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 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 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10分)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 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 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 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素材【精品】
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教学建议本节知识主要让学生理解我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引发的环境问题。
在讲解本部分知识时,教师应事先准备相应的数据、材料、图片等,上课时展现给学生,用实例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
在讲解森林资和草地资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时,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讲解,对比森林资与草地资减少的原因的不同及带的环境问题的差异,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危害的差异,这样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资料中国草地退化的现状、草地危机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生态系统,我国现有天然草地近4亿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3.10亿公顷,我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天然草原占国土面积的41.7%,相当于耕地面积的4倍,森林面积的3.6倍。
草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天然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过度的开发利用使草原资的退化日益严重,中国草地,特别是北方牧区载畜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况。
全国畜均占有草场已由1949年的6.2公顷减少到目前的1.33多公顷,草地生产力普遍下降30%~50%,牧区退化、沙化草地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2%,并且每年大约以133.33万公顷的速度扩展。
目前我国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张,20世纪70年代我国草原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达到30%以上,目前已上升到57%左右。
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65万~70万公顷,草原质量不断下降,占草原总面积84.4%的西部和北方地区是我国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地区,退化草原已达总面积的75%以上。
从整体上看,全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
草原旱灾、火灾、雪灾等灾害严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强。
草原监管体系薄弱,与草原保护建设的客观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维护全国生态安全,推进草原地区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3生态环境保护素材【精品】
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教学建议本节知识主要让学生理解我国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措施。
在讲解本部分知识时,教师应结合第二节中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进行讲解,也就是说找出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产生原因分析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时,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讲解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的区别,这样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参考资料卧龙自然保护区提起卧龙,必然要说大熊猫,这个本偏僻的地方,因为有了大熊猫而变得家喻户晓。
卧龙动植物资丰富,沟内海拔相对高差有5 100多米,距离卧龙不远的四姑娘山也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是无论有什么美景,无论有什么其他自然资,提起卧龙,第一印象还是大熊猫,就像提起詹姆斯邦德,大家想到007一样,谁让大熊猫是国宝呢,国宝就得有国宝的“待遇”,国宝的栖息地就得有国宝般的名气。
自然保护区位于汶川县境内,包括卧龙、耿达两个乡,是省政府直辖的一个特区。
该区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62千米,总面积约70万公顷。
卧龙保护区处于邛崃山脉东麓,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高山峡谷区,5 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101座,最高峰四姑娘山海拔6 250米。
沟内最低海拔1 150米,相对高差5 100米。
这里峰峦重叠、云雾缭绕,原始森林、次生灌木林、箭竹林郁郁葱葱。
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三四千种,有四川红杉、金钱槭等珍贵植物;有各种兽类50多种,鸟类3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就达 29种。
卧龙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理想的地区。
这里地势较高而湿润,十分适宜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和桦桔竹的生长。
卧龙自然保护区已列为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设有大熊猫研究中心和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课件: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2.草场资源破坏的原因及危害 我国草场面积广大,但由于粗放式经营、过度放牧、重用轻养,造成草 场退化严重,甚至导致土地荒漠化。其联系如下图所示。
-15-
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S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2)导致我国草地退化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粗放式经营、过度放牧、家畜超载、乱采滥挖、工业污染、鼠害 虫害等。
-13-
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S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名师精讲●
土高原地区,该地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再加上这里植被稀 疏,因而水土流失面积较大。
-7-
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一二三 四五
四、土地荒漠化
1.分布 土地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 2.成因 (1)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形成的过程缓慢。 (2)人为因素: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活动则加速了荒漠化的 进程,是主导因素。 3.危害 (1)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2)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区。 4.沙尘暴 (1)形成沙尘暴的三个必备条件:强风、沙源、不稳定的天气。 (2)沙尘暴的危害: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人们的出行, 破坏 生态环 境。
2020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本章整合课件湘教版选修6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 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 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 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纳
2.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 破坏
草原 退化
东北、西南、东南 林区
内蒙古、青海、宁 夏、新疆
中温带、亚热带边 远山区
半干旱、干旱草原 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 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 林区经济结构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 饲养畜
湿地 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 湿润低平原、湖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
滨
泊、海洋边缘地区 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 性锐减
土壤侵蚀
荒漠化
林区、草原、近海 海域
黄土高原、东南丘 陵 西北、华北干旱、 半干旱区
物种资源丰富
半湿润、湿润丘 陵、高原地区 半干旱内陆或春旱 严重地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生 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 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 坡为梯 严禁过度放牧、严禁乱砍 滥伐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 出保护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野生动物的保护。根据材料可知,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 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迁徙途中死亡的原因可能为途中缺少休憩地、缺少 食物及天敌与人类猎杀等。对于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对策应根据迁徙途中死 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休憩地的建设、食物的保障,以及提高人类的保护 意识等。
本章整合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湘教版选修6
山西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土质 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再加上 这里植被稀疏,因而水土流失面积较大。
【思考活动】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 断扩大,新建城市增多,致使水土流失呈现 出新的特征,即水土流失由广大农村逐步向 城市蔓延。 试举例说明城市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表现在 哪些方面?
(3)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的的原因:采伐速度 过快、毁林开荒、基本建设、采矿等。 (4)我国草原面积广大,约占国土面积的 40.9%,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5)草场的退化原因:粗放式经营、过度放 牧、重用轻养等
【阅读】我国的森林资源
我国曾经是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四五千年前, 有原始森林600多方平方千米,约相当于今天国土面积的60 %。随着人口的激增,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加速,我国森林 遭到严重破坏,除了表现为森林总面积减少之外,还表现在 原始林地锐减,森林总体质量下降等方面。 目前,我国原始林仅存l4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自然 保护区及人类活动尚未影响到的深山区。然而,这些原始林 目前也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在生物种类及种群数量、 生态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均有下降趋势。天然次生林总面积 约9 300万公顷,其中70%以上为中幼龄林。天然次生林虽 然在森林资源中比重大,但疏林地多,这样不仅影响蓄积 量.而且其生态功能亦不高。 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将近5 000万公顷,虽居世界首位, 但质量较差,中幼龄林比重大,单位蓄积量低。我国人工林 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0.38%.但蓄积量只占森林总蓄积量 的10.04%。
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Go) 二、水土流失(Go) 三、土地荒漠化(Go) 四、生物多样性减少(Go)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分析某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保护植被,保护生物性的基本措施世界和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情景导入先思考———————“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
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思考探究: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提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1.发展生态农业(1)生态农业的涵义:①理论指导:生态学。
②生产过程:合理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
③目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和优质。
(2)要求: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措施:①加强政策引导;②加强农村住区建设;③加强法制建设。
2.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1)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2)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
(3)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把握一个原则: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所示:二、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应用体验不可少 ———————2017年6月17日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中国主题为:“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
目前,全国仍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2%。
其中,95%以上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3.(北京高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974 年联合国将每年的 6 月 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大气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 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生物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 造林,合理分配上中 下游水量,发展节水 农业,多种途径解决 牧区生活能源,规定 合理载畜量,营造防 护林
二、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分析 在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 作用,具体如下图所示:
[拓展提升] 沙尘暴给人类带来不便和损失的同时,也有下列好处: 第一,包括沙尘在内的大气中的微粒(气溶胶),因能大量 反射入射地球的太阳辐射而降温,因而抵消掉了因工业大量 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 第二,飘浮到大气中碱性沙尘会使酸雨中和,有效缓解 酸雨。
第三,在数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沙尘暴,形成了 近百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黄河穿过黄土高原,把大量的 尘土冲击下来,沉积而成华北平原。
第四,输送到大气中的矿物气溶胶是形成大气降水所必 需的凝结核,大量矿物质随雨水降落到海洋里,养活了一批 浮游生物,虾吃浮游生物,鱼吃虾,人类吃鱼,又形成一条 生物链。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1.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1)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濒危动植物多。
2.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人为原因 (1)大面积 森林砍伐 、火烧和农垦,草地 过度放牧 和垦 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导致野生 动物 生境 的破坏和大量丧失。 (2)高强度猎捕和 采集 等,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 (3)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生的物种受到严重 威胁。 (4)土壤、水和空气 污染 ,危害了森林和水生生态系统。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六配套同步课件第三章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课前预习·巧设计 (shèjì)
设计1 设计2
名师课堂(kètáng)·一 点通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创新(chuàngxīn)演 练·大冲关
第一页,共36页。
第二页,共36页。
第三页,共36页。
1.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 问题。
2.理解某一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他 区域的影响。
大气、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角度来进行思考。
[答案] 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
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1.读“我国森林(sēnlín)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森林主要(zhǔyào)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载、
、工业污染、鼠害虫害等。
乱采滥挖
第八页,共36页。
三、水土流失
1.我国的水土流失
(1)主要分布区: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上游地区。
(2)类型: 水蚀 、(n风ghtu蚀ǔá)。
(chá nɡ
2.形成原因
jiān
ɡ)
(1)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植被、降雨(jià土nɡ壤
yǔ)、
、风力、冻融等。
第三十三页,共36页。
答案:(1)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使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 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 (2)主导性因素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滥伐森林、 水资源利用不当(bù dānɡ)及工矿建设的破坏等。 (3)上风向地区荒漠化的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和形成提供了丰富 的沙源。
第三十四页,共36页。
施
表土,大力开展复垦工作
畜量,营造防护林
第二十五页,共36页。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3章 第2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森林锐减、草场退化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面积锐减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物
减少甚至灭绝,还会造成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 失,河道淤塞,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草场退化可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降低草场的生产力, 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甚至造成荒漠化。
2.我国水土流失 ①采伐速度过快 ②疏林地多 ③基本建设 ④采矿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疏林地多是森林资源开发的表现,不是原因。 答案:B
水土流失 1.我国水土流失最突出地区 我国水土流失最突出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地区。 2.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1)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形起伏大,地面坡度陡,地表径流速度快,对土 壤的冲刷侵蚀力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 越强。
④外来物种大量引入或侵入——影响原有生态系统,使原生 的物种受到威胁;
⑤土壤、水和空气污染——危害森林、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 毁灭性影响;
⑥全球变暖——使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可能改变生物群 落的边界。
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冰鸥、贼鸥等
极地动物在近 20 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上游地区
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危害
对当地 对下游
水土流失 严重地区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上游地区
自然 黄土质地疏松;夏季多 山地丘陵多,坡度陡;雨
原 原因 暴雨;植被覆盖率低 季长,雨量大
因 人为 破坏植被;不合理耕作 原因 方式;开矿
过度伐林,开垦
水土流失 严重地区
黄土高原
3.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因素虽然是形成荒漠化的 _重__要 ___因素,但人类过度放 牧、 __滥__伐__森__林__等不合理的活动则 __加__速__了荒漠化的进程, 成为荒漠化的 __主__导__因素。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课件:3.3 生态环境保护
开发建 设前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 注意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与生态敏感区的环境影响 分析评价
规划设计 和建设中
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尽量减少耕地损失和植被的破坏
开发建 设后
采取生态恢复、生态治理等生物、技术措施,恢复植被,保护生 态环境
探究一
探究二
【例 1】 图甲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生 态农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发展 方向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 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综合利用 充分利用清洁、可再生新能源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各行业互补互利 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好 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有益人体健康
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探究一
探究二
2.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
答案:(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 (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 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3)强化宣传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律规定;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物 保护基金;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1-3 4 5 6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
一二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及 其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2.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 开发利用。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我国生物的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为 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二
含义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情境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草场退化的原因及表现
2.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危害
3.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与危害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原因
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情景导入先思考———————
“十”字架的沉重
思考探究:(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该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森林破坏。
(2)这种问题会导致哪些严重的后果?
提示:这样造成的后果主要有:①生态失调;②环境恶化;③导致洪水频发;④水土流失加剧;⑤土地沙化;⑥河道淤塞;⑦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1.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1)森林覆盖率低、人均拥有量少。
(2)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西南、东北和东南多,西北、华北较少。
(3)林产品供需矛盾突出。
(4)社会、经济、环境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不断增加。
2.我国的草场现状
(1)现状:草原面积广大,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
(2)原因:长期对草场的粗放式经营,过度放牧,家畜超载,乱采滥挖,以及工业污染、鼠害虫害等。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森林遭到破坏后带来的危害
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大面积砍伐,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一系列生态灾难。
其一般分析思路如下:
二、我国草场退化的表现及治理措施
1.表现:牧场退化和沙化情况严重。
2.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统计表及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1.B 2.C第1题,从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第2题,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3.(北京高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解析:分析森林的生态效益,要结合表格信息,从大气、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角度来进行思考。
答案: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情景导入先思考———————
漫画“长江、黄河的对话”
思考探究:(1)漫画反映的是长江流域出现的哪类生态环境问题?
提示:水土流失。
(2)引起该问题出现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提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植被破坏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
1.水土流失
(1)分布地区:以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
(2)原因:
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植被、降雨、土壤、风力、冻融等。
②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
(3)危害:
①直接后果: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②长期危害:流域源头和上游的植被破坏造成流域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等。
2.土地荒漠化
(1)严重荒漠化地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
(2)原因:
①自然地理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其形成过程缓慢。
②人为因素: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活动是形成荒漠化的主导因素。
(3)危害:
①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②不仅对本地区造成危害,而且还可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区。
(4)我国沙尘暴主要传输路径:北路、西北路、西路。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区别
在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具体如下图所示:
[拓展提升]
沙尘暴给人类带来不便和损失的同时,也有下列好处:
第一,包括沙尘在内的大气中的微粒(气溶胶),因能大量反射入射地球的太阳辐射而降
温,因而抵消掉了因工业大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
第二,飘浮到大气中碱性沙尘会使酸雨中和,有效缓解酸雨。
第三,在数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沙尘暴,形成了近百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黄河穿过黄土高原,把大量的尘土冲击下来,沉积而成华北平原。
第四,输送到大气中的矿物气溶胶是形成大气降水所必需的凝结核,大量矿物质随雨水降落到海洋里,养活了一批浮游生物,虾吃浮游生物,鱼吃虾,人类吃鱼,又形成一条生物链。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
2.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解析:1.B 2.C第1题,图中三条曲线反映出该流域具有降水集中、河流具有明显汛期和含沙量大的特点,含沙量大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结果。
第2题,流失的泥沙在下游河道、湖泊中沉积,抬高河床、淤积湖泊,容易诱发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严重说明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拦泥蓄水的功能降低,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河床抬高,河道变浅,不利于航运。
3.(江苏高考)2013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
下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
(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
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
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
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
解析:第(1)题,根据沙尘天气产生的条件,并结合a地的区域特征分析即可。
第(2)题,沙尘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从对农作物、土壤等角度加以阐述。
第(3)题,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可以从生物措施等方面考虑。
答案:(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
(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
(3)A C
[教材问题提示]
P47活动提示 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甘肃、四川。
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
3.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土壤质地疏松,直立性强,垂直节理发育,植被覆盖差,夏季多暴雨。
P48活动提示 1.城市工程建设一方面使地表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工程建设废弃物等为水土流失提供了物源。
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表现在:使城市洪峰提前;加剧了水土流失,加剧了城市缺水;使城市气候的日较差增大。
2.城市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工程建设增多使地表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对城市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大江大河上游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植被破坏引起的,可能导致下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