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7《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
忠骨》评课稿2
听了张老师《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我从这堂课中看到了专门多闪光点,也为我今后更好的进行语文略读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这节课有专门多值得我学习的地点,要紧有以下几点:
巧妙的教学设计使这节课专门多环节化难为易,本节课教学内容尽管充满了深情但历史久远,关于从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学生来说,真正明白得不是件容易的事。

字词教学环节也是紧紧地围绕着课文的要紧内容。

教学中多次显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使学生更好地明白得课文。

这节课较好的表达了语文课标以叙代讲、以情诱人。

让学生充分在读中感受毛主席痛失爱子的悲痛心情。

教师抑扬顿挫、不断深入引进的过渡语,使学生不断深入伟人的内心。

学生通过毛泽东的动作、语言、神态尽心体会主席的心理活动,回答问题专门积极,专门杰出。

当主席强忍悲痛做出艰巨选择让毛岸英遗骨埋在朝鲜时,一代伟人的境域深深感动了我们。

读、说、写三者结合较好,训练的点比较多。

评判语言及时准确又有鼓舞性。

这些语言关于小孩们来说差不多上最好的鼓舞,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整节课里,张老师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一步一步走进毛泽东的心灵深处,给我们专门的震动和感动。

整节课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给人一气呵成的美感。

我觉得在听课和评课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幻灯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幻灯片

可以想象,当时主席做出这个决定,是多么 痛楚 艰难 , 多么______, ______
因为:毛泽东虽是一位国家领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说 想一想,说
但 同时也是一位爱子如命的父亲,他也有着常 人的情怀。
主席为什么痛楚为什么艰难?
虽然毛主席尊重了朝鲜民众的意愿。但是,他 怎能不思念呢?
意思: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 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枝头上掉 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培育着明 年的花。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亲生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 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泽东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 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泽东主席说出的一句诗。
书妙七组展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已亥杂诗 》 龚自珍 的《_____________ 选自:清代诗人________ 意思: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 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 葬。
字词导读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 死于战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 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读一读第八自然段品一品,为什么主席 在签字时踌躇了一会呢?
一签字,就意味着 永远也见不到自己 的爱子了。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但如果,我不签字,有对不起韩国人民。 我该怎么办?
我们小组展示完毕, 请其他小组质疑或 点评。
我从中理解到:毛主席借用这句话,表 达了自己的心志。这既是对岸英烈士的 高度评价。 表明了毛泽东在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 度——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安 葬与朝鲜。
朝鲜人民的意愿是什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备课资料包】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统称(多指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毛泽东一家为了革命事业牺牲的六位烈士:毛泽民(1896年-1943年)湖南湘潭人。

字润莲,毛泽东之大弟。

在韶山从事多年家政家务管理,1921年秋在湖南自修大学任庶务,同时参加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学习。

1922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

1925年4月到广州参加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出版社发行部经理。

1931年7月到闽粤赣革命根据地,任军区经理部部长。

1932年2月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国家银行行长。

1934年参加中央红军长征。

到达陕北后,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新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任新疆省财政厅代理厅长、民政厅长。

1942年9月被军阀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27日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被秘密杀害,年47岁。

杨开慧(1901-1930)湖南长沙人,女。

又名霞,字云锦,毛泽东的妻子。

1920年入长沙福湘女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与毛泽东结婚。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共湘区委员会担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

1923年后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回到长沙从事地下革命工作。

1930年10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

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浏阳门外被军阀何健杀害,时仅29岁。

毛泽建(1905-1929)湖南湘潭人,又名达湘,毛泽东之堂妹。

青山处处埋忠骨ppt课件

青山处处埋忠骨ppt课件

教法学法
【学法】 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
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不越代庖,放手让 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写写等学习方法。通过读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议、写让学生理解内容, 体会出感情来,掌握写人方法,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文中 情景。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促进学生思 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2课时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 军烈士陵园”内,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矗立 在墓前,正面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背面 刻着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撰写的一段碑文:
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一九 五〇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于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 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 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 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写法借鉴
课文在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上有什么值 得我们学习之处呢?
本文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 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他的内心世界,通 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毛主席既是父亲也是主席,他深爱着 自己的儿子,也深爱着自己的国家。悲痛 中、矛盾中,他选择了国家,这是一个平 凡的父亲,这是一位伟大的主席。
过程设计
3、从“艰难抉择”的矛盾心理中,感悟主席伟人风采: (1)他多么想再见儿子最后一面呀!多么想让儿子的遗 体归来安葬!这是人之常情。 (2)他犹豫不决,因为一签字就意味着父子将永远无法 相见,想到无法再见儿子最后一面,又怎能不黯然神伤? 本片段教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 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 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让无声的语言文字变得有 声有形。 (3)透过这一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请你展开想像写一个片断,抓住主席的动作、神态等, 把那一个难眠之夜的情景,具体描写出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PPT、优质教学课件

品析
①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 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 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 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
这里写的是毛泽东的回忆,从中反映出了岸英的 成长经历。前三次的分离儿子都平平安安回来了。这 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震惊,简 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泽东的 无比悲痛。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 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课前了解旧社会封建家庭的生活方式,了解文中提到 的动物 ;多媒体图片;网络教室。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叫闰土。 板书: 闰土(出示课文插图) 2、打招呼:与朋友初次见面,谁能与闰土打个招呼?指名说(过 渡: 看来同学们都会打招呼,想不想赶快了解我们的这位朋友?) 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 十年前 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 出一幅神 异的画面。() 静静地音乐声中听老师讲述闰土刺查的故事。说说听了故事之后 的感受 。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 :故事中哪 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 什么好处? 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ppt课件

青山处处埋忠骨ppt课件
犹豫;徘徊不前—— 《现代汉语词典》
拟定 参谋 损失 锻炼 慰问 眷恋 奔赴 繁忙 特殊 尊重 签字 下意识 踌躇 黯然 马革裹尸 情不自禁
像火焰将烟囱熏黑状,形容阴暗、黯淡无光。
下意识 踌躇 黯然
拟定 参谋 损失 锻炼 慰问 眷恋 奔赴 繁忙 特殊 尊重 签字 下意识 踌躇 黯然 马革裹尸 情不自禁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一课时)
导读页
七绝·改诗赠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导读页
七绝·改诗赠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自读课文
拟定 参谋 损失 锻炼 慰问 眷恋 奔赴 繁忙 特殊 尊重 签字 下意识 踌躇 黯然 马革裹尸 情不自禁字
眷恋
历史背景
书后习题
默读课文
毛主席看到有关毛岸 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后, 心情无比悲痛。
默读课文
无比悲痛
艰难抉择
课后作业
书写本课生字,抄写词语表中本课词语。
熟读课文,预习思考书后第二个问题。
感谢聆听
拟定 参谋 损失 锻炼 慰问 眷恋 奔赴 繁忙 特殊 尊重 签字 下意识 踌躇 黯然 马革裹尸 情不自禁
拟定 参谋 损失 锻炼 慰问 眷恋 奔赴 繁忙 特殊 尊重 签字 下意识 踌躇 黯然 马革裹尸 情不自禁
下意识:不知不觉地;没有意识地。—— 《现代汉语词典》
拟定 参谋 损失 锻炼 慰问 眷恋 奔赴 繁忙 特殊 尊重 签字 下意识 踌躇 黯然 马革裹尸 情不自禁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7 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版)(共17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7 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版)(共17张PPT)

正面表现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 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 动地放在那里。 侧面表现
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 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语言 动作 神态
反映了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体现出主席正沉浸在巨大的 悲痛和无限的思念中。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句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 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 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面对亲人的生死离别,毛主席强忍老年 丧子的悲痛,做出了常人 难以理解的艰难抉择。他 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他的拳拳爱子之心和旷达 无私的胸襟令人钦佩!
板书设计
接到电报—成首相——葬在朝鲜 埋忠骨
伟常 人人 胸情 怀感
忍痛批示——何须马革裹尸还
拓展延伸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找出本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并 将其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经历悲痛后的神情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 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细节描写
“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 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毛泽 东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 志,故意支开了秘书;另一方面也表现 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借用古人诗句,表达了毛泽东的伟人心 志。意为革命烈士既然将整个身心都奉献给 了祖国,那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又有何妨。 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 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彰显了 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青山处处埋忠骨》综合资料之一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青山处处埋忠骨》综合资料之一

《青山处处埋忠骨》综合资料之一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这篇课文选材具有鲜明的特色。

作者颇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断,反映出人物的崇高境界。

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要经得起这莫大的哀痛,需要极大的意志力。

文章就抓住了毛泽东得知丧子后的心情和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崇高的精神境界,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基本特点。

(1)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

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

又如动作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还如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朴实无华而又生动形象。

它表现了毛泽东既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大人物的胸怀,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为革命而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本文对毛泽东的心理活动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细腻。

如第八自然段,彭总司令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金日成要求将岸英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新课标含答案解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新课标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xūn jiàn xùn zhíduàn liàn yí tǐ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wèi wèn xī shēng bēn fùchóu ch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给形近字组词枕________ 稿________ 眷________ 殉________ 遗________沈________ 镐________ 誊________ 询________ 遣________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眷恋________的眉头________的目光________的大字________地说道________地决定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

5.查字典填空。

(1)“葬”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援”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6.我能找出书写不正确的一组。

①自愿军锻练破格②慰问牺牲悲痛③繁忙意愿献出④尊重瞬间文稿7.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反问句。

①他为什么要躲躲藏藏呢?②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③战争究竟什么时候才会结束?④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8.我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毛泽东的爱子_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________后,毛泽东主席听闻这个噩耗后________和是否把毛岸英的遗体________的艰难抉择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骨”指忠臣的遗体,在这里指毛岸英烈
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 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 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 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 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 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 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 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 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 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小练笔:
通过自己的语言, 动作,神态等方面, 来表现做某一件事时 的踌躇心理。
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想一想:还 有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 动,为什么感动,从中 体会到了什么,并标注 在书上。
本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 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 得知这个恶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 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 毛泽东常人的情感和超人情怀.
拟定 功勋 殉职 奔赴 嘛 踌躇 黯然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 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查,看; 勋,功德,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 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
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 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 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④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从这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大弟弟毛泽民(1896—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 陕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任红军师长、 军政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 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 的工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 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 在掩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侄子毛楚雄(1927—1946),毛泽覃之子,随部 队打游击,不幸牺牲,年仅19岁。 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 坐过牢,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 美援朝,光荣牺牲。
1、在四人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通顺, 读流利,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问题,自 学生字。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得知这个噩 耗后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和 ___________________的抉择过程,表 现了毛泽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 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 怀.
毛岸英简介
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 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 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
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
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 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
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相反,总是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铁 骨 铮 铮 的 毛 岸 英
毛岸英在俄当翻译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 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 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 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 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 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 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 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多次战争, 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 战协定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 争的伟大胜利。
《赠父诗》

人 生 无 处 不 青 山 。
埋 骨 何 须 桑 梓 地 ,
学 不 成 名 誓 不 还 。
孩 儿 立 志 出 乡 关 ,
人 生 无 处 不 青 山 。
埋 骨 何 须 桑 梓 地 ,
学 不 成 名 誓 不 还 。
孩 儿 立 志 出 乡 关 ,
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 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 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老人又失去了 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 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却 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 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 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
①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 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 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 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 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 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 么会……
这里写的是毛泽东回忆起岸英 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 中反映出了岸英的成长经历。每想 到这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父亲总 有些心酸,但欣慰的是岸英从不以 领袖的儿子自居,严格要求自己, 而且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回到 了父亲的身边。这一次,儿子真的 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震惊, 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 的,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
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 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 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 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 一句话,只是一支一 支地吸着烟。桌子上 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 那里。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 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 被打消了……就尊重朝鲜 人民的意愿吧。”
②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③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 电文稿放在上面。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 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 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 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