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坍塌风险诊断
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SWOT分析
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SWOT分析由于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调整,原先位于城市中心的工业企业开始向城郊迁移,因而城市中出现了大量闲置和废弃的旧工业建筑。
本文采用SWOT 分析法,对我国可持续利用的优势和普遍存在的不足,以及在转型过程中面对的机遇和威胁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旧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对策。
标签旧工业建筑,可持续利用,SWOT分析近年来,在国外对旧工业建筑可持续利用成功案例的启示下,国内大量的旧工业建筑摆脱了被大拆的命运,走上了可持续利用的道路,但是同国外比较,我国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要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人们的认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技术水平较低,创新技术不够。
如何对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做出准确定位,使之成为绿地的有机组成和特色景观,并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让旧工业建筑在城市更新中,再次绽放光彩,这已是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
本文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旧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分析。
并作出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策。
1、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现状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北京、上海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区功能改组率先开始了旧工业建筑的再生利用[1]。
如上海苏州河畔和东大名路沿线的仓库改造为个性鲜明的艺术家创作室。
但是由于技术,经济以及价值观念等问题,在城市更新中,大多旧工业建筑还是采取“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方式。
90年代初期,一些老工业建筑功能置换成餐馆,博物馆,商场,宾馆等商业建筑,开启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新篇章。
例如,北京手表二厂改建而成的“双安商场”,昆明工艺铝制品厂厂房改造成的职工住宅都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改造案例。
2、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SWOT分析2.1 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优势2.1.1经济效益大部分旧工业建筑都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坚固的主体结构,且基本都是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
某工业园区办公楼垮塌质量事故鉴定分析
某工业园区办公楼垮塌质量事故鉴定分析赵建华许斌黎俊吕嘉(南京市质监站)[摘要] 文章通过对某工业园区办公楼垮塌现场的调查、检测,以及对结构受力体系的理论验算,找出造成房屋垮塌的直接原因,为妥善处理该起质量事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垮塌独立砖柱双跨连续梁工程质量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某工业园区办公楼,建筑面积450m2。
结构形式为混合结构,底层为行车通道,外加大开间用房,层高约4m,大开间用房中间为独立砖柱上搁6m双跨钢筋混凝土梁,楼面采用预应力空心板;二层为分隔成小间的办公用房,层高约3m,墙上搁置预应力空心板,平瓦斜屋面,见图一、二、三(该图是根据现场勘察结合施工单位施工草制)。
2002年12月3日上午七点多钟,在拆除③轴大梁顶撑时,二层楼面及屋面出现整体垮塌,垮塌现场见图片。
二、现场调查及检测情况该工程为整体垮塌(1-5/A-D 轴),①轴墙体严重受损,B 、C 轴的大梁,一端与①轴二层圈梁仍处于连接状,梁端混凝土已严重破损,另一端已垮塌;③轴线已垮塌的梁其截面尺寸经实测为250×500mm ,配筋情况为上部2根Ф20下部4根Ф20钢筋,箍筋为Φ6@100,其箍筋两端为90度直弯,混凝土经目测:石子较多,而水泥、沙子含量较少,整体密实性较差,疏松状。
因混凝土已遭破坏,故无法做“回弹法”或“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和砂浆经手感捏试,其强度明显较低;使用的空心板为已禁用的主筋是冷拔低碳钢丝的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砌筑墙体的砖为已使用过的旧标准砖,砖砌体组砌混乱。
钢筋力学性能经检测,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要求,砂浆因样品中粉状颗粒较多,块状样品少,手捻即成粉末状,强度极低,无法满足《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中采用筒压法检测砂浆强度的条件。
从对现场目击者了解,在拆除③轴大梁底模支撑时,发现500×500mm 砖柱距梁底50cm左右出现水平裂缝,并听到了响声。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刘建辉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刘建辉发布时间:2021-11-28T05:01:12.306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7月上作者:刘建辉[导读] 近年来,由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等原因,很多工业企业进行搬迁或停产,使大批的原厂房建筑闲置。
刘建辉 430219197409****11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等原因,很多工业企业进行搬迁或停产,使大批的原厂房建筑闲置。
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大量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出现,同时很多施工过程存在着各种隐患,致使安全事故不断出现。
本论文运用现有的多种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结合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特点和安全风险特点,分析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中安全事故的致因机理,然后通过分解施工各阶段的具体工作环节,分析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而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评估引言近几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闲置旧工业建筑需要进行拆除与再利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相比于其他建筑施工来说,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由于场地受限、现场施工技术更加复杂、厂区部分结构稳定性不高等特点,使得施工风险隐患明显提升。
为了确保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的安全性与质量,相关人员必须要制定施工风险应急管理方案,确保能够迅速应对应急风险。
一、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分析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是在年久失修,结构老化、损伤严重但未达使用年限的旧工业厂房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固改建,风险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因此应该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
安全风险评估作为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核心内容,评估结果必须准确可靠,因此评估方法的选择尤其重要。
风险评估的方法分为定性评估法、定量评估法和综合评估法,风险评估时应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方法种类多样,但是每种评估方法都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的评估方法适用的对象不相同,根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掌握的资料数据的不同,选择的评估方法也会不同。
建筑结构安全 坍塌风险评估与管理
建筑结构安全坍塌风险评估与管理建筑结构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现代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的情况下,如何评估和管理建筑的坍塌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安全的坍塌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以确保建筑物的持久安全性。
一、坍塌风险评估方法1. 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一种定量评估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常用方法。
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材料、结构形式、设计参数等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和安全系数。
利用这一方法,可以预测建筑物在不同荷载情况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进而评估其坍塌风险。
2. 地震动力学分析法地震是导致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地震动力学分析法在坍塌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该方法利用地震波传递的动力学原理,对建筑物的强度、刚度和耐震性能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评估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负荷试验法负荷试验法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逐步加荷,观察建筑物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从而评估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该方法通过实际的试验数据,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和安全状况,对准确评估坍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坍塌风险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在建筑物的使用阶段,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关键部位的结构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记录。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结构问题,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2.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不断延长时,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结构的老化和疲劳。
因此,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工作,发现并修复潜在的结构问题,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坍塌风险。
3. 强化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管理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
设计阶段要注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结构施工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按照规范施工,减少结构缺陷和施工质量问题。
4. 加强工程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了提高坍塌风险管理的水平,需要加强工程教育和技术培训,培养专业的建筑师、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建筑坍塌风险评估与建筑设计
建筑坍塌风险评估与建筑设计建筑坍塌是一种严重的灾难,可以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评估建筑坍塌风险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用于评估和改善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方法和技术。
一、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建筑坍塌风险评估是为了评估建筑结构的抵抗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件的能力,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通过进行风险评估,设计师能够了解潜在的风险和可能的破坏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这对于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二、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方法1. 结构分析:- 进行结构力学分析,以确定建筑物的受力情况和结构强度。
- 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建筑结构在不同荷载情况下的响应进行分析,以确定其稳定性。
2. 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 进行地质勘察,以确定建筑物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地震活动情况。
- 进行土壤测试,以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定建筑物的基础设计。
3. 风洞试验:- 进行风洞试验,以模拟真实环境中的风力作用,并评估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 根据试验结果,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其抗风性能。
4. 结构监测:- 在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进行结构监测,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结构问题并进行修复。
- 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收集建筑物受力和变形的数据,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三、建筑设计中的改进措施1. 强化建筑结构:- 采用更好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和钢材,以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抗震能力。
- 使用抗震支撑系统和横向支撑系统,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刚性。
2. 合理布局和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重心和重要部位的布局,以减少极端环境下的应力集中。
- 避免设计过于复杂的结构,以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
3. 建立紧急疏散和应急计划:- 确保建筑物内部有足够的逃生通道和紧急疏散系统。
- 制定应急计划,确保人员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撤离和寻找避难所。
建筑坍塌风险评估与建筑设计
建筑坍塌风险评估与建筑设计建筑物的坍塌是一种严重的灾难,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和社会混乱。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进行建筑坍塌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第一部分: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建筑坍塌是一种灾难性事件,经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评估建筑物存在的潜在风险,以便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轻风险。
建筑坍塌风险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安全评估: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判断其是否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2. 地基稳定性评估:评估建筑物所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确定建筑物是否处于地质灾害风险区域。
3. 材料性能评估:评估建筑物使用的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4. 设计合规性评估:评估建筑物的设计是否符合建筑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结构设计、消防安全等方面。
通过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建筑物存在的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第二部分:建筑坍塌风险评估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坍塌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1. 使用现代技术: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有限元分析等现代技术,可以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模拟和分析,以评估其受力情况和稳定性。
2. 参考规范和标准:遵循建筑规范和标准,例如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地震设计规范等,确保建筑物的设计符合安全要求。
3. 进行实地勘察:在设计前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建筑物周围的地质条件和环境特点,判断地基是否稳定,是否存在自然灾害风险。
4. 进行荷载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要求,进行准确的荷载计算,以确保结构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稳定。
5. 引入专业人员:在建筑设计团队中引入结构工程师和地质工程师等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的坍塌风险评估和结构设计建议。
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防范 可持续城市发展
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防范可持续城市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垮塌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防范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垮塌的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可持续城市发展来预防垮塌事故。
一、建筑垮塌风险评估方法建筑垮塌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建筑物承载力、结构稳定性、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对建筑物的垮塌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如下几种:1.结构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材料、结构形式、荷载特点等进行详细分析,利用专业的结构计算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从而预测建筑物垮塌的风险。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建成的建筑物。
2.风险指数法风险指数法是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建筑物所处环境、地震活动频率、土壤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得出建筑物垮塌的风险指数。
根据风险指数的高低,可以对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数据挖掘法这种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建筑物垮塌事故数据,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其中的规律性,进而建立建筑物垮塌风险的预测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评估建筑物垮塌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
二、可持续城市发展与建筑垮塌防范建筑垮塌事故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因此,倡导可持续城市发展是预防建筑垮塌的重要途径之一。
1.规划与设计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合理设置建筑物的高度、宽度和密度,采取适当的建筑结构形式,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此外,要确保供应充足、建设质量高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2.加强监管与检测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施工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和规范。
此外,要建立完善的建筑物检测体系,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测、评估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存在的隐患。
3.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公众在面临建筑垮塌风险时,往往会因为恐慌而无所适从。
因此,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十分重要。
建筑坍塌风险评估与建筑设计
建筑坍塌风险评估与建筑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和坍塌风险评估变得至关重要。
建筑坍塌意外不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还可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建筑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一、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建筑坍塌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建筑物结构、地质条件、自然灾害潜在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建筑物坍塌风险的概率和可能的影响。
进行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各种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同时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安全保障:通过评估建筑物的风险,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保护建筑内的人员免受伤害。
2. 财产保护:坍塌建筑物将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包括建筑本身的价值以及内部设备、财务文件等的损失。
风险评估有助于减少这些财产损失。
3. 法规遵守:在许多地区,进行建筑坍塌风险评估是法律要求。
企业和建筑师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并确保建筑物符合安全标准。
二、建筑设计中的风险管理建筑设计是建筑物的蓝图,它涉及结构、功能、美学等众多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建筑坍塌风险评估的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
1.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在内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的关键。
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并考虑不同自然灾害对结构的影响。
2. 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起着重要作用。
使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可以显著减轻建筑物的坍塌风险。
3. 耐用性和维护:建筑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维护需求。
合理的维护计划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 防火设计: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是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有足够时间逃生的重要因素。
必须考虑消防设备、疏散通道和耐火材料等因素,并遵守相关法规。
建筑结构安全 坍塌风险评估与管理
建筑结构安全坍塌风险评估与管理建筑结构安全一直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
在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中,坍塌风险一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因此,进行准确的坍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安全的评估与管理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建筑结构安全评估方法1. 结构安全评估的背景建筑结构安全评估是为了检测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定其能否承受外部荷载及自身重量的能力。
评估的背景包括建筑物的年限、结构设计要求、施工过程和使用条件等因素。
2. 结构安全评估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评估指标可以包括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等。
通常使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静态荷载试验、动力响应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等。
3. 建筑结构安全评估流程建筑结构安全评估的流程包括数据收集、问题定义、评估方法选择、评估过程、评估结果和建议报告等步骤。
通过系统的流程,可以确保评估过程准确、全面和可靠。
二、建筑结构坍塌风险管理措施1. 预防性措施预防性措施是在建筑结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减少坍塌风险。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优质的建筑材料选择、规范的施工流程和严格的监控体系等。
2. 监测与维护措施监测与维护措施是在建筑物使用阶段采取的措施,用于及时发现结构变形和破坏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激光扫描仪、应变测量、震动传感器和声发射监测等。
3. 应急响应与管理措施应急响应与管理措施是在建筑结构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采取的措施,包括事前培训、灾难预警系统的建立、紧急疏散通道的设置等。
这些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保护建筑物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建筑结构安全管理的案例研究1. 地震区建筑结构安全管理地震是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一个成功的地震区建筑结构安全管理案例是日本的抗震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
通过严格的建筑标准和实施抗震技术,日本成功地降低了地震的破坏性。
2. 高层建筑结构安全管理高层建筑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结构安全的要求更高。
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防范 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防范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垮塌是一种严重威胁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灾害事件。
为了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建筑垮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从风险评估的方法与工具、防范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防范的重要性。
一、建筑垮塌风险评估的方法与工具建筑垮塌风险评估是通过对建筑结构、基础设施、使用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以识别、分析和评估建筑垮塌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评估方法包括结构稳定性分析、地质勘探、技术检测与监测等。
这些评估方法可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同时借助现代技术和工具,如激光扫描、无人机建模等,更加准确地评估建筑垮塌风险。
二、防范措施的重要性建筑垮塌事件往往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加强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监管,确保建筑结构的牢固性与安全性。
其次,要加强维护与监测,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测与维护,防止潜在的风险。
此外,引入新技术和材料,如地震减震、防火材料等,也是有效的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建筑垮塌风险的防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公众。
三、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防范在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建筑垮塌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可以预防灾害发生,减轻灾害带来的不可逆损失。
其次,通过强化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可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抵御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此外,建筑垮塌风险的评估与防范也有助于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识别并避免潜在的风险,倡导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也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防范是保障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与工具,加强防范措施的落实,我们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垮塌风险,确保城市的安全与稳定。
同时,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防范也符合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城市提供持久的发展支撑。
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预防的科学研究 提升水平
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预防的科学研究提升水平建筑行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建筑垮塌的风险问题,这不仅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了威胁,也可能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建筑垮塌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预防成为了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预防的科学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提升水平的一些措施。
一、建筑垮塌风险评估的方法针对建筑垮塌风险评估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经验法、规范法和工程模拟分析法。
经验法是通过分析过去发生的垮塌事件的统计数据,结合经验总结出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受限于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所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规范法是以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规范为基础,通过对建筑结构、土壤和地基等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这种方法相对科学可靠,但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固化性。
工程模拟分析法是利用数值模拟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建筑结构的受力特性、地基工程效应等进行模拟和分析,进而评估建筑垮塌的风险。
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和专业知识支持。
二、建筑垮塌风险评估的关键因素在进行建筑垮塌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关键因素。
其中,建筑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建筑材料的选择、结构构造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的控制都会直接影响建筑的稳定性。
同时,地基和土壤的性质也是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中的重要因素。
土壤的承载能力、压缩性和稳定性等性质,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也是建筑垮塌的重要风险因素。
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建筑物的老化、维护不当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导致建筑的垮塌。
三、建筑垮塌风险预防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了预防建筑垮塌风险的发生,科学研究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实地调查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对已发生垮塌事件的调查研究,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特征,为建筑垮塌的预防提供有力的依据。
建筑施工危旧房屋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建筑施工危旧房屋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3.1 建筑施工、危旧房屋安全危险源与隐患情况1.建筑施工随着XXXXX镇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建设规模日益增大,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工程体量、高度、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多样化,技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危险源不断增多,施工安全事故也会随之增多。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较多地用“经验”管理,随意性较大,麻痹心态严重,缺少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数据说话的现场监督管理方式,以致于重、特大死亡事故得不到有效遏制。
XXXXX镇建筑施工领域主要危险源和隐患的特点包括:①在建工程。
人口多,建筑物密集,在建工程遍布城镇居民区、商业区,临街建筑多,高层建筑多,安全风险大。
②水文地质复杂。
城镇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易造成基坑和隧道围岩变形、失稳、坍塌等险情。
③地下管线复杂。
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以及通讯、排污等管线遍布XXXXX镇,容易因勘察施工、基础施工等损坏市政管道,造成停水、停电以及供气中断等事故,尤其是高压燃气管道一旦损坏,后果严重。
④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较多。
建筑施工中的高大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爆破工程、深基坑工程、隧道工程等危险性较大,是建筑施工的重大风险源,一旦管理不善,容易发生事故。
⑤企业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目前,大多数建筑业企业还采用传统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简单、粗放,质量安全监控手段和技术水平不足,信息化施工水平低,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预判预控能力,技术支撑力不足,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被动,险情还时有发生。
施工场所存在的重大危险源主要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
主要重大危险源有:(1)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提升架等)、模板和支撑、人工挖孔桩、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
(2)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等大型起重设备的安装、拆除、运行过程中,因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坍塌、机械伤害及物体打击。
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土地规划 合理利用空间
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土地规划合理利用空间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土地规划的关系密切,合理利用空间,既能降低建筑垮塌的风险,也能发挥土地的最大潜力。
本文着眼于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与土地规划的综合分析,探讨如何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安全,实现空间的科学优化。
一、建筑垮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建筑垮塌是指建筑物因内外力作用、结构破损或材料老化等原因导致其失去正常功能,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威胁的现象。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建筑垮塌风险评估成为必要的措施。
1.确定评估范围与目标在进行建筑垮塌风险评估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评估范围与目标。
评估范围可以包括整个建筑物、特定结构构件或关键节点。
评估目标可以包括建筑对地震、风灾、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以及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2.收集相关数据评估的准确性取决于收集到的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需要收集建筑的设计图纸、施工文件,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和使用状况等。
3.进行分析与评估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评估建筑物可能发生的崩塌、倒塌等风险,确定可能的危险源和可能导致垮塌的因素。
同时,还需要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修复建议。
二、土地规划中的合理利用空间土地规划与建筑垮塌风险评估密切相关,合理利用空间能够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潜力。
1.科学规划土地用途在进行土地规划时,需充分考虑土地的承载能力和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将安全性能较差的区域规划为公共绿地或无建筑限制区,而将安全性能较好的区域规划为商业、居住或办公用地,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能够有效管理土地资源,及时掌握土地的使用情况和潜在风险。
在数据库中记录建筑物的结构、历史评估报告及维护记录,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监测与预警对于已建成的建筑物,建立监测与预警系统是防止垮塌事故发生的关键。
通过实时监测建筑物的结构状态,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旧工业建筑,面临着拆除或者保护再利用的选择,这些老工业不仅是对上个世纪工业文明的见证,也承载了一代人建设新中国的革命建设热情,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和历史载体。
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利用这些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已成为目前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
(1)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归纳总结目前国内外对于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现状以及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发现国内学者对旧工业建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建筑的功能再生利用等方面,而对于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为研究对象。
(2)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明确风险定义、形成机理和风险评估,以及利用常用的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再生利用全过程四阶段,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即风险因素)进行辨识。
通过比较现有的各安全评估方法,最终选择未确知可测度评估方法。
(3)根据指标的建立原则,结合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建立合理的评估指标体,并利用未确知可测度理论构建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对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结合工程实例验证所建立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果表明,为了科学合理的发挥旧工业建筑的优势,节约社会资源,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废弃工业建筑再利用安全评估工作危害识别
废弃工业建筑再利用安全评估工作危害识别1 一般规定1.1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环境安全危害识别分为人员健康损害识别和生态环境损害识别两部分。
1.2 人员健康损害识别应调查场地污染特征与人员暴露情况,明确场地特征参数、健康损害因素以及职业暴露水平等。
1.3 生态环境损害识别应判断场地内外污染情况,明确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或场地周围环境的迁移与分布等。
1.4 危害识别应遵循全面识别、主次分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2 识别方法2.1 资料收集法收集的项目资料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原工业建筑相关资料,如场地土地使用权及用途变更情况、与污染相关的人为活动、场地(及邻近地区)平面分布测绘图等信息;再生利用过程中的主要施工工艺信息,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因素;代表性污染物样品的理化性质分析数据,如场地土壤中污染物的成分构成、含量与性质;场地(所在地)气候、水文等地质信息;场地及周边地区基本情况资料及发展规划。
场地基础信息调查表应按附录A表1确定。
2.2 现场调查法根据场地环境评价报告,勘察场地污染范围与修复情况,识别现场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规律。
现场踏勘记录表应根据附录A表2确定。
2.3 实验室分析法在初步明确现场污染情况的基础上,对特定污染物或污染区域进行采样检测,以分析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水平与空间分布。
2.4 专家调查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辨识再生利用项目中可能危害区域环境发展的因素,以及存在于区域内部的危害因素,并总体评价再生利用方案的科学性。
2.5 安全检查表法将场地人群按照活动区域分类,列出影响场地人群健康的潜在因素,以提问打分等形式识别主要危害因素。
3 识别评判3.1 危害清单危害清单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危害类别、危害名称、危害因素、危害发生可能性、危害损失及征兆等。
危害识别清单应根据附录A表3确定。
3.2 危害指标体系应明确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各个阶段的危害时间、发生概率以及其与危害因素之间的关联,建立科学、全面的危害指标体系。
废弃工业建筑再利用安全评估
废弃工业建筑再利用安全评估1 一般规定1.1 安全评估的总体要求是在明确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环境安全标准和场地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预测项目再生利用期间对环境造成的风险,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
1.2 关注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值可根据每个采样点关注污染物的浓度数据以及暴露情况进行计算。
根据需要,也可根据所有采样点污染物浓度数据95%置信区间的上限值进行计算。
2 因素确定2.1 污染风险计算一般包括致癌和非致癌两种不同的健康风险水平。
2.2 致癌风险水平是通过将污染物平均到整个生命期内平均每天的摄入量乘以经口、经皮肤或呼吸吸入致癌斜率系数计算得出,计算方法如式(2.2):SF EDI HR i i ⨯= (2.2)式中:HR i ——某种污染物不同摄入途径的致癌风险水平,无量纲;EDI i ——某种污染物平均到每天不同途径的摄入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mg/(kg ·d)); SF ——各暴露方式下污染物的致癌风险斜率因子,(mg/kg ·d)-1。
2.3 对于因呼吸吸入挥发性污染物引起的致癌风险也可用单位致癌风险因子计算,计算方法如式(2.3):1000⨯⨯⨯=URF IR BW EDI HI airi i (2.3) 式中: HI i ——某种污染物因吸入挥发性有机物引起的致癌风险,无量纲;BW ——体重,单位为千克(kg );URF ——吸入途径的单位致癌风险因子,(3/m g μ)-1;其他符号同上。
2.4 每种污染物的总致癌风险等于各种暴露途径下致癌风险水平的总和。
2.5 非致癌风险水平可通过将污染物平均到整个暴露作用期的每天摄入量除以每种暴露方式的慢性参考剂量来计算,计算方法如式(2.5):RfDEDI HI i i =(2.5) 式中: HI i ——不同摄入途径的非致癌风险水平,无量纲;RfD ——各类暴露方式的慢性参考剂量,毫克每千克天(mg/(kg ·d)); 其他符号同上。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旧工业厂房的再生利用符合经济新常态下创新、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再生利用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艺术效益促进了旧工业厂房改造再利用的蓬勃发展。
为重新塑造城市区域景观,丰富城市建筑特色,提高区域和城市的辨识度提供新的契机。
然而,改造再利用过程中过热过快现象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旧工业厂房跨度大、空间大的自身特点,改造前后消防规范界定不清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发生火灾的风险。
因此,对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后进行火灾风险评价与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旧工业厂房火灾风险管理出现的问题及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评价模型,进而利用BIM在火灾风险控制中的优势,提出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控制新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汇总调研成果,根据全国20多个城市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的情况的调研数据,从再生利用项目消防改造存在的如耐火等级判定不准确、防火分区划分不合理、安全疏散距离不符合规范、消防设施配备不满足要求等问题出发,研究旧工业厂房火灾风险评价和控制的内容。
(2)建立火灾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火灾风险评价模型。
借鉴已有的对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火灾风险评价理论,结合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自身的特点,从厂房自身状况、火源控制、安全疏散、人员因素、消防管理5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对不确定信息在火灾风险评价的优势,构建火灾风险评价模型。
(3)将建筑信息模型(BIM)引入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控制,通过分析BIM在火灾风险控制中的优势,利用BIM技术建立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控制模型,从消防预案制定、火灾模拟、人员安全疏散、消防设施4个子模型的分析,阐明BIM在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控制中的特点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4)以陕西省老钢厂某厂房为例,验证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Revit建立厂房模型,进行火灾风险控制可行性的论证,如火灾模拟与人员安全疏散、建筑信息查询、消防设备管理,验证BIM引入旧工业厂房火灾风险控制后的准确性、便捷性。
阳光玻璃有限公司厂房倒塌分析鉴定报告
阳光玻璃有限公司厂房倒塌分析鉴定报告事故原因和性质根据倒塌现场进行了采集分析,对倒塌挡厂房进行了结构检测、验算和质量分析,收集了气象、建设、规划、消防等方面的资料,对事故灾难前后当地的降雨量、雷暴大风潜势、现场情况等因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对比和论证,并对有关当事人进行询问调查。
(一)直接原因阳光玻璃有限公司厂房处于隘口地带,存在突发局地强对流天气带来的“风速隘管效应”、超级单体造成的微下击暴流所致厂房倒塌。
具体体现如下:1.从现场实地核查可以看出,阳光玻璃厂房位于岩溶地区峰从平原XX峡隘口部位,厂房东侧为中低山峰,东南侧为中低山峰从,西北侧和西南侧地势平坦,为开阔地带,南侧为XX区至XX国道公路。
一号厂房和二号厂房受到风灾影响完全倒塌,破坏程度严重,三号厂东北侧瓦楞铁屋盖板部分受损。
一号厂房东面侧为宿舍区,共5幢4000余间单层铁皮简易房,占地面积4600㎡,本次风灾过程中受到部分损毁。
二号厂房西侧一层砖混结构办公室和三号厂西侧二层砖混结构业务办公房,本次风灾过程中没有受到损毁。
在本次强风灾过程中,有些铁皮被强风吹散落分布在南侧,少许瓦楞铁皮被强风吹飘落到110米开外的XX村路口中。
除厂房外周边也没有被破坏痕迹,遭受破坏的区域东西长约286米,宽约190米,倒塌面积约为3.83万平方米左右,可见是一个小尺度灾害大风天气事件。
2..根据调查,厂房倒塌时间约为9:30~9:45之间,最近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位于其北偏西方向4公里处黄练镇一中,在9:36-10:00录得16.1m/s的大风,风向为东南风(142°);通过走访周边村民进行调查,铁皮散落的方向均一致分布在厂房东南方向,部分铁皮被风吹到附近山谢村口,距离厂房约110多米处,有几块铁皮被风吹飘落到山谢村口后的山包上,甚至有少许铁皮被风吹飘落到厂房东南方向约600米处。
据在场村民描述,事发时天昏地暗,风非常大,能见度很低,在此居住几十年的居民都没有遇见过这么大的风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坍塌风险诊断摘要:基于贝叶斯网络在不确定性推理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构建基于本体的贝叶斯网络推理模型,对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风险进行诊断。
基于各风险概念类间的关系,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各节点(概念类)之间有向图,再运用专家评判法建立节点的条件概率分布表,最后针对具体案例开展风险推理研究,克服风险推理中的不确定缺陷,对实际案例中的风险征兆或风险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制定风险控制举措或探究风险事件致因提供精准的研判支撑。
关键词:再生利用;本体;坍塌风险
1引言
本体知识理论对理清研究对象内在概念和相互影响关系上具有较好的表达优势,但在信息不足或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形下,无法完成对研究对象动态变化的定量推理。
贝叶斯网络是基于概率论有向无环图模型,用于分析因果关系中不确定性知识之间的概率推理,既能较好表征不确定的变量知识,又能较好推理变量知识之间的影响程度。
贝叶斯网络主要包括有向无环图和条件概率表,有向无环图用于描述分析变量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条件概率表用于衡量变量知识之间的影响程度,它具有多功能性、有效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地将数据转化为知识,然后利用这些转化后的知识进行推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方面的问题。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是风险比较突出、事故比较多发的建筑工程项目,其中尤以坍塌事故居多,如北方机械制造公司金工二厂厂房坍塌造成3人死亡事故、山东天源热电有限公
司关停烟囱坍塌造成3人死亡事故、上海市长宁区昭化路148号旧厂房坍塌造成12人死亡事故、浙江韩佳电器有限公司老厂房翻建坍塌造成2人受伤事故、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陈行公路苏召路制衣厂楼房装修坍塌造成3人死亡事故等等,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坍塌事故,主要原因有四类,一是建筑自身的不安全状态,在缺乏必要前期评估和加固措施的情形下,易导致厂房坍塌;二是工程管理的不规范、不科学;三是人为的指导失误和检查疏漏;四是客观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五是自然环境突发状况或极端天气。
2坍塌事故风险诊断
2.1本体构建
1.概念类
为避免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风险知识表达的混淆、混乱和含糊不清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厂房改建坍塌事故分析报告等资料,确定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坍塌风险知识最根本、最基础的概念类,基于上述风险信息和事故信息提出针对性的安全应对举措,比如加固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基于上述概念类之间的关系,借助本体构建软件protégé对上述概念进行可视化表示。
2.建立风险知识表示框架
基于上述概念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软件中构建了若干对象属性关系,比如极端天气(暴风、雨、雪)、工人操作失误或钻墙施工活动均对厂房墙柱开裂有影响,以此建立三个概念对墙柱开裂的影响关系
“has impact”,建立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风险知识概念间对象属性关系,同理,建立其他属性关系。
在构建上述对象属性关系的基础上,通过protégé软件生成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坍塌风险知识表示框架图,如图2所示。
此外,本文特隐去“父子类”关系,即has subclass 属性,以更清晰展现与坍塌事故风险直接相关的概念,并选取这些概念建立OBN模型。
2.2本体模型向OBN模型转换
基于概念类向节点转换的规则,在转换之前,需要对上述概念类作进一步描述,即赋予节点属性值,主要包括节点名称、节点释义、节点状态和赋值等。
如表2所示。
表2中,每个节点均为二元随机变量X(1,0),1代表该节点变量发生或存在,0代表该节点变量未发生或不存在。
基于转换规则,将本体概念类转换为OBN模型节点变量,如图3所示。
至此,完成了由本体网络向OBN网络的初步转换,但仍需赋予节点随机变量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方可进行事故因果分析和推理。
根据上述节点变量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表,输入到Netica 软件,得到包含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的完整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坍塌风险部分本体贝叶斯(OBN)网络,如图4所示。
2.3风险诊断分析
本文借助Netica软件,通过设置不同节点变量的状态以更新其他节点变量状态的概率情况,从而实现事故风险预测和致因诊断的目的。
若在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墙柱地基开挖施工活动,则墙柱坍塌的概率从57.6%上升至58.7%,如图5所示,同时,
因坍塌导致人员受伤的概率从55.3%上升至56.4%,人员死亡的概率从43.2%上升至44.1%。
若该施工项目未采取墙柱加固措施,则墙柱坍塌风险进一步上升,由58.7%上升至62.6%,同时,人员受伤和人员死亡发生的概率分别上升至60.1%和47.0%。
如图6所示。
以上主要分析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坍塌致险因素的发生与否对墙柱坍塌发生概率的影响,且分析表明,各致险因素的发生均显著增加了施工项目坍塌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了定量分析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坍塌事故致险机理的目的。
作者:邓婷婷闫文周单位:海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