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第4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课时 位置和方向 整理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课时  位置和方向 整理复习
知识点2:标出物体的位置
新课引入
6、西城绿化广场的一个圆形花坛,周 长是18.84米 ,花坛 面积是 多少平 方米?7、甲、 乙两队 要挖一 条水渠 ,甲队 独挖要 15天完 成,乙 队独挖 要12天 完成。 现在甲 乙两队 合挖了 4天, 还剩下 这条水 渠的几分之几?8、一堆煤运走了25吨 ,刚好 是总吨 数的 。若运走的是总吨数的60%,那么 运走的 是多少 吨?
课时
第十六-十九周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 分数乘 除法的 意义, 比、圆 等基础 知识, 能够正 确、熟 练地进 行分数 四则运 算,并 能较灵 活地进 行简算 ,进一 步提高 学生的 计算能 力。2、 掌握
分析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和检 验方法 ,进一 步提高 学生用 算术方 法和列 方程解 答应用 题的能 力。3、 巩固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进一步理解 对称图 形的意 义,发 展学生 初步的 空问观 念,提
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重点: 提高学 生综合 运用知 识解决 实际问 题的能 力。
知识点1:确定物体位置
例1:玲玲家、明明家和学校的位置如下图:
分析:确定某个点的 具体位置,由两个条 件决定:一个是方向, 一个是距离;先确定 方向,再确定距离。
玲玲家和明明家分别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新课引入
解答:
1、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8,男 生占全 班人数 的 。……………( )2、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 积相等 。…… ……… ……… ……… ( )3、甲比乙多 ,也就是乙比甲 少 。…………………………………… …( )4、一批试制产品,合格的有120件,不 合格的 有30件 ,合格 率是80%。( )5、所有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 都相等 。…… ……… ……… ……… ( )6、种子发芽率最高是100%。 ( ) 7、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 。( )8、参加60米赛跑,甲同学要15秒 ,乙同 学要14秒。甲 和乙跑 步速度 的比是15:14。 (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总复习 第4课时 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总复习 第4课时  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

3.
(1)数一数,把结果整理在表格中。
( 7 )串 ( 3 )个 ( 11 )个 ( 7 )个
3.(2)涂一涂。
4. 拼成的图形中没有用到哪种图形?请在下面 画“√”。
√√
5.数一数,填一填。
长方形
( 3 )个
正方形Leabharlann ( 4 )个三角形
( 6 )个

( 4 )个
平行四边形 ( 7 )个
6.按照你的标准给以下图形分分类。
6.按照你的标准给以下图形分分类。
按形状分 数量(个) 2 4 6 3 4
6.按照你的标准给以下图形分分类。
按颜色分 红黄蓝绿黑
数量(个) 5 3 2 6 3
7.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个数(个) 7
3
6
5
1
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 第14题
(1 )哪种图形最多?哪种最少? 最多, 最少。
(2 )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7+3+6+5+ 1 = 22(个) 答:一共有 22 个。
知识要点2 平面图形的拼组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知识要点2 分类与整理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圆
知识要点2 分类与整理
白色
黄色
的某分单一类一种的标属标准性准的作不分为同类标,就准分是,类以把的不它结同们果事划一物归般之为也间一不共类同有。。
练习巩固
1.填一填。
长方形有( 3 )个,正方形有( 3 )个,圆有( 4 )个, 平行四边形有( 2 )个,三角形有( 4 )个。
2.填一填。
(1)一套七巧板有( 7 )块,由( 3 ) 种图形组成。

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A、B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多少?周长的比是多少? 面积的比呢?
知识点2:化简比和求比值 例2:化简比并求比值。
6 :8
分析:
1 6
:3
2 :1 34
5 :0.2
1.整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பைடு நூலகம்
2.小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分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化成整数比后,再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知识点3:比的应用 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 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名?
分析:按比分配就是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 进行分配。混合物质的总份数是几种物质份 数的总和,利用每种物质占总份数的几分之 几求每种物质的具体含量。
课堂小结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4
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
优 翼
知识回顾 比的意义
两个不同类相关联的量的比 可以表示一个新量
前项÷后项=比值(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 比 比的基本性质
化简比
比的应用
按一定的比分配
知识点1:比的意义 例1: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A、B两个正方形边长的 比是2∶3,周长的比是 2∶3,面积的比是4∶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整理复习》教学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整理复习》教学课件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01 可预知
用“一定”“不可能”描述
02 不可预知
用“可能”描述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可能性大
可能性小
数量多
数量少
提升练
4 可能性
1.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掷一枚硬币,朝上的面可能有( 2 )种结果,它 们的可能性( 相等 )。
4 可能性
整理复习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在一定的 是可以预知的
条件下,
一些事件 的结果
是可以确定的
用“一定” 或“不可能”
来描述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一些事件是不可预 知的,不确定的。
用“可能” 来描述。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个体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
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个体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少
3.动手操作。(10分) 转动指针,指针可能停在红色、蓝色或黑色区域, 且停在红色区域可能性最大,停在黑色区域可能 性最小。请你涂一涂。 (略)
4.解决问题。(共26分) (1)下表是五(1)班同学记录的在16:30~17:00内 通过校门口的车辆情况统计表。
卡车 客车 小轿车
2辆
8辆 20辆
(1)箱子里有6个黑球、3个白球、2个红球,要使摸
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至少应再向箱子中放入
( C )个红球。
A.2
B.3
C.5
(2)五(1)中队举行“科技之光”知识竞赛活动,题目内 容分为“看星球”和“登珠峰”两种类型。各参 赛小组可以根据本组擅长的知识类型选择转盘抽 取30道题目。智多星组抽题结果如右表。根据表 中数据推测,智多星组最有可能使用的是下面的 ( )B转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考试复习 整理与复习 第4课时 应用广角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考试复习 整理与复习 第4课时  应用广角

王*玥:《少年文艺》、《趣味百科》
张*越:《我们爱科学》、《天天爱电脑》
姚*绮:《中国少年儿童》、《趣味百科》、《读书与作文》
王*程:《我们爱科学》、《天天爱学习》
…… …… ……
知识回顾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整理成表格式
报刊名称 人数 少年文艺 6
趣味百科 6
天天爱电脑 3 ……
名单 沈*谊、王*之、王*玥 范*卓、王*翼、王*秦 沈*谊、王*之、王*玥 姚*绮、冯*佳、周*莉 季*涵 、金*稷、张*
……
知识回顾
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整理 使信息更加清晰、简明
知识回顾
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买5本。
我买3本,用去18元。
小华 小明 小军
小明
3本
小华
5本
18元 ?元
知识回顾
解决问题的策略
除了用列表的方法,还可以用对应、画线 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
知识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买5本。我买3本,用去18元。
小华 小明 小军
750+1000=1750(千克)
练习
3.王大伯第一天收获30筐土豆,共重750千克,第二天比第 一天多收获10筐。照这样计算,第二天收获多少千克? 两天一共收获多少千克? 750÷30=25(千克 ) 30+10=40(筐)
25×40=1000(千克)
750+1000=1750(千克)
答:第二天收获1000千克,两天一共收获1750千克。
答:第39秒是暗的,第40秒是亮的。
练习
5.调查你们小组同学每家的图书本数,制成统计表。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分享人:马老师
(2)几秒后亮灯的情况开始和前面重复?照明灯发 光的规律是什么?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

例:4分=(240 )秒
2时=( 120)分
1分20秒=( 80 )秒
知识点4:经过时间的计算
1.借助钟面数格子;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巩固运用
1.填一填。 (1)时钟钟面上有三根针,分别是(时)针、( 分) 针、(秒)针,最长最细的针是( 秒)针。秒针走1小 格是( 1 )秒,走1大格是( 5 )秒。走1圈是(60) 秒,此时分针正好走( 1 )小格,1分=( 60)秒。
(2)秒针从“12”走到“4”,经过(20)秒,时针 从“6”走到“8”经过( 2 )时,分针从“1”走到 “5”,经过(20)分。
2.改错。
我的一天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今天我起床后,读
20小分时钟英语才上学。在教室门口,我遇到了同桌
芳芳,我们手拉着手用了12分秒钟从教室前面走到
最后一排的座位上。
3时 < 360分 180分 1时20分 = 80分 80分
4.明明晚上6:35开始吃晚饭,6:50就吃完了,明明 吃饭用了多长时间?
6时50分-6时35分=15(分) 答:明明吃饭用了15分钟。
拓展运用
(选自《新领程》)
从A地开往B地的火车应该10:45发车,结果今天晚点
15分钟,李叔叔上这辆火车时只差5分钟就发车了,李
叔叔是什么时候上车的?
解析:晚点15分钟就是10:45还要经过15分钟才能发车;
“差5分钟就发车”的意思是距离发车时间还差5分钟。
10时45分+15分=11时 11时-5分=10时55分
答:李叔叔是10:55上车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整理和复习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整理和复习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 6 整理和复习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 6 整理和复习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一、教学内容1. 学习平衡的定义和条件,理解平衡的概念。

2. 学习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平衡,掌握判断平衡的方法。

3. 学习如何调整物体的位置和重量来达到平衡,掌握调整平衡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衡的概念,学会判断和调整平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衡的概念,学会判断和调整平衡。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平衡的条件,并能够通过实验和活动来验证和平衡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具:平衡尺、钩码、小球、木块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包括平衡尺、钩码、小球、木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平衡实验,引发学生对平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平衡的定义和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平衡的概念。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调整物体的位置和重量来达到平衡,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平衡的概念。

4. 练习:给学生发放学具,让学生自主进行平衡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2. 判断平衡的方法。

3. 调整平衡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根据平衡的定义和条件,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平衡,并说明原因。

答案:题目1. 平衡答案:物体是平衡的,因为它的重心位于支点上。

题目2. 平衡答案:物体是不平衡的,因为它的重心没有位于支点上。

2. 根据给定的物体位置和重量,调整物体的位置和重量,使其达到平衡。

答案:题目1.答案:将物体重心向左移动,使其位于支点上。

题目2.答案:将物体向上移动,使其重心位于支点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活动,理解和掌握了平衡的概念,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判断和调整平衡。

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2 位置与方向(二)
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
优 翼
知识回顾
位 置 与 方 向
(二)
根据平面示意图,用方向 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
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 平面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重点知识
方法技巧
根据平面示意图, 确定物体的位置,方向和距离两
用方向和距离描 个条件缺一不可,要先确定方向,
位 述某个点的位置 再确定距离

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要先
与 方 向
根据方向和距离在 平面图上确定物体 的位置
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 标准确定距离。位置确定后要标注 出物体的具体位置与名称
描述并绘制路线图 起点、方向、距离、终点
巩固运用 1.玲玲家、明明家和学校的位置如下图:
玲玲家和明明家分别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画图错误
(2)少年宫在儿童公园的南偏东35°方向400米处, 画图表示少年宫的位置如下:
正确解答:
课后思考
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研讨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样 的感悟?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名人名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同学们,书海浩瀚无边,而我们 的时间十分有限,今后我们应该多读书, 读好书,与好书相伴。
感谢观看
(3)小宇家的正南方向2km处有 一条高速公路,它与人民路 平行。
3.下面是某市302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图。 说说302路公共汽车从火车站到体育馆的行车路线。
分析: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时,要先明确行 走方向,确定角度和距离,再用“先向… 再向……最后向……”描述出来。

人教六下数学课件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_第4课时 数的运算(2)

人教六下数学课件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_第4课时  数的运算(2)
20.6×2+39.6≈21×2+40=82(元)
100-82=18(元) 18元>13.7元
答:小兰的钱够买简装的。
巩固运用
(教材P76 上面的“做一做”)
1.计算下面各。
4
2 7
4
5 7
=4
2 7
5 7
=4
1=14
9 7
4 9
5 9
=
9 7
4 9
5 9
=
9 7
1=
2 7
1 3
1 5
乘法结合律 (37×25)×4=37×(25×4) (a×b)×c=a×(b×c) 乘法分配律(50+125)×8=50×8+125×8 (a+b)×c=a×c+b×c
你还记得减法和除法的 运算性质吗? 减 法 的 运 算 性 质 :a-b-c=a-(b+c)
20-3-7=20-(3+7)
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 (b×c) 30÷2÷5=30÷(2×5)
这几种运算定律有什么特点呢?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综合运用于连加运 算,加数经过交换、结合,运算符号不变, 还是连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也类似。 只有乘法分配律涉及乘加或乘减两种运算。
估算
举例说明估算的应用,你知道哪些估算策略?
(1)7.99×9.99与80比,哪个大?
由8×10=80,而7.99<8,9.99<10,所以80比
答:需要加椅子。
(教材P78 练习十五T3)
3.估算。
803-207≈ 600
798+205≈ 1000
23×498≈ 10000
632÷69≈ 9
(教材P78 练习十五T4)
4. 估一估,在○里填上“>”或“<”。

倍的认识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倍的认识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有关倍数的问 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知识点1:倍的认识 4根
12根
的根数是 的( 3 )倍。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可以说一 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知识点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三年级上册
5 倍的认识 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结合具体情境, 比较灵活地求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能运用“倍”的基本概念,解决一些比较简单 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 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体会数学学习的作用。
小丽今年6岁,爸爸的年龄是她的6倍。 (1)爸爸今年多少岁?
6×6=36(岁) 答:爸爸今年36岁。
(2)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几倍?
6-1=5(岁) 36-1=35(岁) 35÷5=7 答: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7倍。
有8颗黄珠子,红珠子的数量比黄珠子的6倍多6颗。
(1)红珠子有多少颗?
黄珠子 8颗 是黄珠子的6倍多6颗
复习旧知
我今年6岁。 我的年龄是你的6倍。
3.(1)爸爸今年多少岁?
6×6=36(岁)
求6的6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答:爸爸今年36岁。
复习旧知
我今年6岁。 我的年龄是你的6倍。
(2)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
35÷5=7
去年小丽5岁,
答: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 爸爸35岁。
丽的7倍。
巩固运用
2.(1)公园里有18只小鹿,6只小猴,小鹿的 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18÷6=3 答: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3倍。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4课时整理与复习教案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4课时整理与复习教案西师大版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4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认识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

3.经历探索加减法关系和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4.感悟数学的规律性,提升观察、抽象、总结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难点: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

教师:学了这一单元,你们有哪些收获?2.直接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学生1:加减法的关系。

学生2: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

学生3:减法的性质。

学生4:我会用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师:能分别用字母表示吗?学生1:a+b=b+a学生2:(a+b)+c=a+(b+c)学生3:a-b-c=a-(b+c)教师:那能不能把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整理一下,让大家更加清晰、明了?教师:请以小组为单位,用你喜欢的方法把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抽生代表小组讲解自己小组整理的结果。

二、巩固练习1.教材第37页第1题。

填一填,再说一说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生独立完成并请生说出思考过程。

学生1:第一个式子中括号里是一个加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所以用100-96=4,括号里面填4。

学生2:第二个式子中括号里是减数,根据减数=被减数-差,所以用890-780=110,所以括号里面填110。

2.教材第37页第2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并抽生展示计算结果,讲解计算过程。

学生1:第一题,267+109+33,先观察因为267+33能凑整,所以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先加267+33再加109。

学生2:第二题,287-68-32,因为287连续减去68、32,而68和32合起来是100,所以可以运用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287-(68+32),这样计算简便。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期末复习第4课时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期末复习第4课时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第4课时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7~108页第23~28题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感受用数据说话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看看同学们会不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师:这学期,我们学过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呢?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解决问题。

师:对,那么具体解决问题时要怎么运用这一策略呢?生:先要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找出关键的信息;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列式计算,并作答;最后把得到的结果套进原来的题目里进行检查。

师:下面,打开课本第107页。

1.完成第23题。

提问:第二天铺的与第一天同样长,是什么意思?生:就是第二天也铺了120米。

提问:那么“还要铺多少米”是求什么?生:是求500米长的自来水管道,铺了2天后,还剩多少没有铺?师:非常棒!谁会列式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列式计算"(答案:500-120-120=260(米)答:还要铺260米。

)2.完成第24题。

要求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这道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什么策略解决?生: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解决。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并解答。

教师巡视,指名学生上讲台板演。

集体订正答案。

(答案:90—25+90=165(分钟)答:上山、下山一共用了165分钟。

)3.完成第25题。

学生独立列算式解答。

集体订正。

(答案:85-5×3=70(千克)答:这些苹果一共有70千克。

【部编版小学数学】第4课时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整理与复习

【部编版小学数学】第4课时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整理与复习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二、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 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整理与复习【学习目标】1.能进一步熟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涵,会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1.复习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指( )立体图形体积是指( )。

你所知道的立体图形表面积公式有:();你所知道的立体图形体积公式有:()。

2.复习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那么,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请同学们选择1-2种自己喜欢的图形,在小组里说一说。

我的收获: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新问题( ),从而解决新问题,这种转化的方法、转化的思想,是我们数学学习中一种很常见、很重要的方法。

3.整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1)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都可以用( )加( );(2)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都是在( )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等体积等高的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圆锥的( ),等体积等底的圆柱体的高是圆锥的( )。

二、重点训练1.判断。

(对的打“√” ,错误的打“×”)(1)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6倍。

( )(2) 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缩小3倍,高扩大9倍,它的体积不变。

( ) 我们已经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今天我们来走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整理与复习。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补充吗?(3) 因为求体积与求容积的计算公式相同,所以物体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4) 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则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少32,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多200%。

( )2.解决问题。

(2)一个底面直径是40厘米的圆柱容器中,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沉入水中完全浸没后,水面上升了5厘米。

【同步备课】第四单元 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 最新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四单元 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 最新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四单元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深化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应用等。

2. 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巩固和深化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使之系统化和深入化。

2. 设计合适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备课,准备教学材料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复习第四单元所学知识,准备好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第四单元所学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整理和复习1. 教师引导学生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应用等。

2. 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练习题和实际问题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合作学习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

巩固练习
2. 862-715
739-58
310-224
400-319
(1)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减不需要退位?哪些算式中个位、
十位都要退位?
739-58个位相减不需要退位
862-715 310-224 400-319个位、十位都要退位。
(2)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 减,要从前位退1当10,与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已运走96箱
254+96=350(箱) 答:一共摘了350箱桃子。
巩固练习
2.某超市今天购进750千克蔬菜。上午售出289千克,
下午比上午多售出48千克。
(1)下午售出多少千克蔬菜? 289+48=337(千克)
答:下午售出337千克蔬菜。 (2)这一天一共售出多少千克蔬菜?
289+337=626(千克) 答:这一天一共售出626千克蔬菜。 (3)超市还剩多少千克蔬菜? 750-626=124(千克) 答:超市还剩124千克蔬菜。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4 单元 万以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 4 课时 整 理 和 复 习
知识归纳
三位数加两、三 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减两、三 位数的计算方法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加、减法的
验算
选择合适的计 算策略解决实 际问题
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1。
395+279=674(张) 674-600=74(张) 答:不够,还差74张。
巩固练习
填一填。
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和是( 199 ),差是 ( 1 )。 2.用2、1、7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721),最小的三 位数是(127 ),它们的和是(848),差是(594 )。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4课时整理和
复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够复习前几节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和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的方式,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整理和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
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加法运算
•让学生参与加法口算练习,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指导学生使用竖式计算,巩固进位的概念。

2. 复习减法运算
•给学生减法口算题目,加强减法运算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借位减法的方法,让他们掌握减法运算的原理。

3. 综合练习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学生加深了对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的理解,提升了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其数学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
•加法口诀表
•减法口诀表
•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图解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完成家庭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让学生系统地复习了前几节的知识点,加深对数学基础的理解。

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整理复习》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整理复习》课件
( 300 )m。
石油勘探队在A城东偏北40°方向上,约45km处打 出一口油井。请你在平面图上确定油井的位置。

油井
西
40°
A

1.确定方向 2.确定距离
15km


9 8 7 6 5 4 3 2 1
0 1 2345 6 7 8 9
如果一个小正方形的对角 线长10m,则点(0,0)东 偏北45°方向30m处是点 ( 3 ,3 );点(4,2) 南偏西45°方向20m处是点 ( 2 ,0 );点(6,7) 北偏东45°方向10m处是点 ( 7 ,8 );点(4,4) 西偏北45°方向40m处是点 ( 8 ,0 )。
点拨: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根据图上一个单位长度代表2 km确定距离。
你来找一找动 物园的位置吧
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说 一说小玲从家去书店和 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 程,并完成下表。
家→商场 商场→书店 书店→商场 商场→家
全程
方向
路程
西偏北30° 西偏南45° 东偏北45° 西偏南30°
1000m 400m 400m 1000m 2800m
时间 15分 7分 8分 18分 48分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同学的位置。

小明
小丽 西
广场
30

40 小芳
100m

(小明)在(广场)的( 东 )偏( 北 )( 30 )度方向( 500)米处。
根据红红的行走的路线来描述一下她从学校到家的路线。
我从学校出发向东偏
北约30°方向走300米
后向北走100米,最后
40°
向北偏西约40°方向
走200米就到家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整理复习》教学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整理复习》教学课件

我跑得最快。 我跑得最慢。
实验小学作息时间表 (1)实验小学一节课有多长时间?
7:30
到校
8时40分-8时=40(分)
8:00-8:40 8:50-9:30 9:40-10:00 10:00-10:15 10:15-10:55 11:05-11:45
第一节课 (2)上午9:50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第二节课 做操 加餐
第三节课 第四节课
答:同学们在做操。
(3)请你补全第四节课的时间,并想 一想,明明的妈妈中午12:00到学校接 明明,晚了吗?
答:明明的妈妈中午12:00接明明晚了。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习了新的时间单 位——秒,秒用来表 示很短的时间,例如: 眨一下眼大约是1秒。
1时=6分 1分=60秒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 什么时候能到达?
分析: 晚点25分钟就是准点起经过25分
钟后到达。所以9时15分是起始时刻。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 什么时候能到达?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9时15分+25分=9时40分 答:9时40分到达。
小明7时50分到校,上学路上要16分钟,他最晚 什么时刻出发?
绩好。
A.典典
B.龙龙
C.无法比较谁
3.我细心,我会算。(每空1分,共12分) (1)180分=( 3 )时 75秒=( 1 )分( 15 )秒 1时25分=( 85 )分 150秒=( 2 )分( 30 )秒
(2)在○里填上“>”“<”或“=”。
240秒○= 4分
3时○> 18分
2分10秒○< 210秒
比较大小。 9分=540秒 9分○> 90秒 60+15=75秒 1分15秒 ○> 65秒

数学六年级第4课时 整理与复习(4)

数学六年级第4课时 整理与复习(4)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4)教学内容:课本第112-113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自己熟悉事例的调查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了解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3分钟)1.口算练习1.2÷2= 4.2÷7= 0.21×100=10×10.3= 4.5÷0.15= 4×0.6=2.揭示课题,认定目标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统计这个单元的知识。

二、整理复习,成果分享。

(12分钟)1.根据导学单进行自主整理复习。

导学单(时间:5分钟)(1)回忆一下本学期,在统计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说说这个学期研究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同以往的比较,各有什么特点?(3)在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4)你能举出一些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例子吗?而亲家母的健谈,诉说往事,既风趣又幽默,总会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笑声,而那七年,正是我人生的最低谷时期,心灵惨遭重创,亲家母的幽默的言谈举止,就像一缕缕春风,总会吹散我心头的阴云惨雾,总会给我枯涩的心田上注入一锭活力。

奢侈品 。

而亲家总是由我手牵着手,走上二弟那自行设计的楼中楼的楼梯,因为这个楼梯是比较陡的,而每一年的春节,我总是问他有没有吃好,有没有穿暖,亲家总是很祥和地给我予答复,而且回答得仔细。

今年春节,我们又一次在一起过了春节,而这一次我是携着老伴一起去的,我们也包了一个小小包的红包给两个老人,并同时祝他们健康、祝他们长寿,可是真的想不到,这竟然是我们与方老师的最后诀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青县常家镇台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第4课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有关知识。

2、通过独立完成练习、小组交流、思考等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明确算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我们学过的一些知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练习题的练习,来比一比,看看谁学得最好,做得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7×8= 35÷7= 16÷4= 24÷3= 6×5= 49÷7=
2、综合练习第15题。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可让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3、综合练习第25题。

用竖式计算,巩固竖式求商方法。

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讲讲每一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三、综合练习
1、综合练习第16题。

先引导学生读题,并弄清题意。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然后列式计算出来。

指名两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师与生共同订正该题。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2、综合练习第17题。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读题,看看要求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这些问题,列出算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说出解题的过程,教师适时指导。

3、综合练习第21、2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4、综合练习第23、24题。

先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

5、综合练习第23、24题。

读题交流解题方法。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6、聪明小屋。

组内交流解决。

四、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我学会了吗”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图中信息。

2、根据图中信息,让生提出数学问题。

3、小组内探讨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又多又正确。

4、小组长汇报,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出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