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共22张PPT)
横波(S波) secondary 速度慢,固体介质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共22张PPT)
地震“黄金12秒”主要是指
A. 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的平均时间
A
B. 是人在地震中躲避所用的最短时间
C. 人从感觉地震到意识地震的时间
和岩石圈的
。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共22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共22张PPT)
三、学生合作探究
探究点1:地震波
地震波 传播速度快 慢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共22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共22张PPT)
纵波横 波波速 都明显 增加。
纵波波 速突然 下降, 横波完 全消失。
三、学生合作探究
• 探究点2:地球内部圈层
圈 层 名 称 不连续面 地壳
深度 (km)
特征
地 幔
地 核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共22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共22张PPT)
纵波 横波
可通过介质
共同点
不连续面 深度(千米) 地震波波速变化 莫霍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1张PPT)
发生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 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这种弹性波叫做地震波。
地震波的分类 纵波(P波) 横波(S波)
速度快, 固、液、 气介质
速度慢, 固介质
共性
传播速度都 随所通过物 质的性质而 变化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 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横波和纵波哪个对地表 的破坏程度大?
地 地球的内部圈层 □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球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
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的 这种弹性波叫做地震波。
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概况
圈 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同时也和其内部圈层有密切联系
1、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BD)
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 成的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 圈层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同时也和其内部 圈层有密切联系
小结:
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
水 圈 水、生物水等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圈层
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这些位置叫什么名称? 1、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 )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概况
发生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
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其面 2、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解析:当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 横波表现为 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 度比横波快,所以先感到上下跳动。
地震波的分类 纵波(P波) 横波(S波)
速度快, 固、液、 气介质
速度慢, 固介质
共性
传播速度都 随所通过物 质的性质而 变化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 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横波和纵波哪个对地表 的破坏程度大?
地 地球的内部圈层 □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球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
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的 这种弹性波叫做地震波。
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概况
圈 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同时也和其内部圈层有密切联系
1、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BD)
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 成的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 圈层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同时也和其内部 圈层有密切联系
小结:
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
水 圈 水、生物水等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圈层
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这些位置叫什么名称? 1、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 )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概况
发生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
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其面 2、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解析:当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 横波表现为 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 度比横波快,所以先感到上下跳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4张PPT)
“通往地心之路”—尼拉贡戈火山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填 写表格:什么是地震波?有哪些类 型?各有什么不同?对地球内部结 构的研究有何帮助?
较 固、液、 速度都随 可通过其 快 气态皆可 所通过的 速度变化
相 同
较 慢
只有固态
物质性质 推测地球 而变化 内部物质
的性质
垂 直
速度 33千米(大陆部分) 增大 处(洋壳为6KM,平
第四节 地球入地、下海三大梦想。载 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太空遨游,下海 有潜艇,可谓上天有路,下海有法, 但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却是入地无 门。那么地球内部到底什么样子呢? 是否像传说中那样有十八层呢?目 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研 究主要靠什么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 地球内部的情况?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 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氦,是外 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
水圈
❖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 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 之中。
Copyright KB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目前,地质科学家已经在13个国家打了近100口深浅不一的科学钻探井, 其中4000米至5000米以上的深井有20个。12262米的科探井世界纪录是由 前苏联在科拉半岛上的SG3井保持的;德国曾经打了一口9100米的科探井。 在我国江苏省东海县毛北开钻的5118米科探井工程将是亚洲第一、世界第 三深井。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31张PPT)
外 核
内 核
地心
地 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不连续面 (1)概念
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2)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变化次数 第一次变化 第二次变化
界 面 深度(千米)
莫霍界面
平均33KM
古登堡界面 平均2900KM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P波和S波的速度都突 然增加
古登堡界面
外核 地
核
内核
2 900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地产球生磁地场
地球的外部圈层
•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 成的包围地球的复 杂系统,主要成分 是氮和氧。是地球 自然环境的重要组 成部分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速度较快
纵波(P)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地面感受——上下颠簸
地震波
震源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速度较慢
横波(S)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面感受——水平晃动
破坏较大
震
源
地震波 传播速度 能够通过的物
的类型
质形态
共同点
纵波
快
(P波)
横波 (S波) 慢
地壳和岩石圈的范围很容易混淆, 差别如下表及图所示:
地壳
厚度 平均17千米
岩石圈 70-100千米
范围
联系
地表至莫霍界面 地表至软流层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 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以上)部分
岩石圈——内部圈层的特殊圈层
(一)地壳
内 核
地心
地 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不连续面 (1)概念
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2)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变化次数 第一次变化 第二次变化
界 面 深度(千米)
莫霍界面
平均33KM
古登堡界面 平均2900KM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P波和S波的速度都突 然增加
古登堡界面
外核 地
核
内核
2 900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地产球生磁地场
地球的外部圈层
•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 成的包围地球的复 杂系统,主要成分 是氮和氧。是地球 自然环境的重要组 成部分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速度较快
纵波(P)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地面感受——上下颠簸
地震波
震源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速度较慢
横波(S)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面感受——水平晃动
破坏较大
震
源
地震波 传播速度 能够通过的物
的类型
质形态
共同点
纵波
快
(P波)
横波 (S波) 慢
地壳和岩石圈的范围很容易混淆, 差别如下表及图所示:
地壳
厚度 平均17千米
岩石圈 70-100千米
范围
联系
地表至莫霍界面 地表至软流层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 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以上)部分
岩石圈——内部圈层的特殊圈层
(一)地壳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解析:在不同物质组成的介质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
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而纵波可通过固、液、气各种形态物质,
因此,根据地下 2 900 km 处的波速变化可知,该处上下层物质组成
三、填空题 写出数字符号的含义。
图 1:①莫霍界面,② 地幔,③地核。 图 2:④大气圈,⑤生物圈,⑥水圈。
探究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 从生活中学 ———————— 一、地理情境激趣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 年 1 月 23 日 9 时 59 分在云南昭通市盐 津县(北纬 28.18 度,东经 104.22 度)发生 4.7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 震中距盐津县 8 千米,距四川省宜宾市 76 千米,距昭通市 106 千米。地震 造成当地震感强烈。
(2)地震波的应用 地震波是科学家探测地球(行星)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勘测石油 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还可以进行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 ①地震预警:在地震发生时,利用地震波比电波传播速度慢的特点, 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造成破坏前,通过 手机、应急广播等,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预警 警报。
2.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图中 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 (3)圈层:由内向外 E+F 为地核,G 为地幔,H 为地壳。 3.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易错提醒] 岩石圈不等于地壳。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 层以上)部分。
二、核心素养培优 1.分析“奋斗者”号采集到样品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哪些圈层。(区域认知)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4 地球圈层结构 课件
地幔:熔融状态
占地球总体积的80%。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存 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并与地壳组合成岩石圈。
地壳:固态
地壳厚薄不一,洋壳一般为5-10千米;陆壳平均厚度35千
米,最后可达70千米(高大山脉)。
12
13
14
15
2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6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 进行研究。
17
18
19
20
21
巩固练习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 A波_传__播__速__度__慢__,__B_波__传__播。速度快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
巩固练习
1.地震发生时,坐在(震中上)湖中小船里的人(B)
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B.只感到上下颠簸 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 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2.在莫霍界面以下(A)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6
7
一、认识原理:地震波
地震波图
22:20
22:3
0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物体运动方向
纵波(P波) 较快
固、液、气
上下颠簸
横波(S波) 较慢
固
左右晃动
8
一、认识原理:地震波
小组讨论: ➢ 地震时,横波和纵波在地面和湖中的传播状态是怎样摇晃?
占地球总体积的80%。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存 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并与地壳组合成岩石圈。
地壳:固态
地壳厚薄不一,洋壳一般为5-10千米;陆壳平均厚度35千
米,最后可达70千米(高大山脉)。
12
13
14
15
2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6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 进行研究。
17
18
19
20
21
巩固练习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 A波_传__播__速__度__慢__,__B_波__传__播。速度快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
巩固练习
1.地震发生时,坐在(震中上)湖中小船里的人(B)
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B.只感到上下颠簸 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 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2.在莫霍界面以下(A)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6
7
一、认识原理:地震波
地震波图
22:20
22:3
0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物体运动方向
纵波(P波) 较快
固、液、气
上下颠簸
横波(S波) 较慢
固
左右晃动
8
一、认识原理:地震波
小组讨论: ➢ 地震时,横波和纵波在地面和湖中的传播状态是怎样摇晃?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中图必修72(1).ppt
分类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地 震
纵波(P)
固体、液体、 气体
波 横波(S)
固体
较快 较慢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 性质而变化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莫霍界面 33 km处(大陆部分) 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
2 900 km处
在这里,P波速度突然下降,S波 完全消失
由各种水体组成的 外部圈层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的总称
地表水、地下 水、大气水、 生物水等
生物及其生活 环境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且处 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 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是最活跃的圈层
[体验评价] 2.读下图,完成(1)~(2)题。
(1)B圈层的主体是( ) A.河流 C.冰川
水汽、固体杂质 影响 天气变化 的重要因素
(2)垂直分层 ①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
②分层:
名称 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A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空 气的 对流 运动十分显著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众多 天气现象 的发生地
B
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 递增 趋势,空气以 水平 运动为主
[核心点击]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各外部圈层的概况、特点见下 表: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包裹地球的气 体层
气体和悬浮, 主要成分是氮 和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2 地球的外部圈层
阅读教材P25第4段~P28,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圈
(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成分
作用
氮气 构成有机体的重要元素
干 氧气 一切生物 生命活动 必需的物质
洁 空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 的原料 对地面有 保温 作用
气
臭氧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紫外线 ,保护 地球生命
大气稳定 ,天气晴朗,利于 航空飞行
C
高层 大气
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后升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来自上一页返回首页
下一页
2.水圈 (1)组成 ①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占总量的 97%,海洋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 ②陆地水:包括湖泊水、河流水、冰川水、地下水、沼泽水等,其中 冰川水 占淡水的2/3,主要储存在南北两极和高山地区。 (2)意义:水几乎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莫霍界面 33 km处(大陆部分) 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
2 900 km处
在这里,P波速度突然下降,S波 完全消失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 岩石圈
厚度 平均17千米 70~100千米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 传播速度的变化。图中A表示横波 ,B 表示纵波,确定两个界面(C为莫霍面 ,D为古登堡面)。
2.圈层划分 (1)地壳(C以上):由岩石 组成,厚度不均。 (2)地幔(E+F):E上部存在软流 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地核(H+G):主要是由 铁 和 镍 组成。 (4)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组成。
阶
阶
段
段
1
3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阶 段
2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2.理解地球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重点) 3.联系具体实例分析判断地球圈层的特征。(重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地球的内部圈层 阅读教材P24~P25第3段,完成下列问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生物圈 (1)组成: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构成。 (2)范围: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存在于大气圈 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地壳 上 层。 (3)核心部分 (4)意义: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圈层。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正误判断: (1)大气圈全部是由大气组成的。( ) (2)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 (3)生物圈包括水圈和大气圈的全部。( ) 【提示】 (1)×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2)× 水圈是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 (3)× 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水汽、固体杂质 影响 天气变化 的重要因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垂直分层
①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②分层:
名称 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A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空 气的 对流 运动十分显著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众多 天气现象 的发生地
B
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 递增 趋势,空气以 水平运动为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探讨1:此次地震应该发生在地球内部的什么地方? 【提示】 地震发生在岩石圈。 探讨2:此次地震发生的能量是如何传到地面的? 【提示】 地震发生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到地面。 探讨3:地震发生后推测地面上物体的震动形式。
【提示】 受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地面上物体应该先上下震荡,再左右晃 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正误判断: (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33千米处有明显变化。( ) (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 (3)莫霍界面分开了上地幔和下地幔。( ) 【提示】 (1)×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平均33千米处有明显变化。 (2)×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3)× 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范围 地表至 莫霍界面
地表至软流层
联系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 壳而且还包含上地 幔顶部(软流层以
上)部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体验评价] 1.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 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2)题。 (1)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核心点击] 1.地震波的特点与不连续面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分类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地 震
纵波(P)
固体、液体、 气体
波 横波(S)
固体
较快 较慢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 性质而变化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地球的内部圈层
[合作探讨]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10月30日19时26分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北纬 25.1度,东经99.5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保山市昌宁县城及周边乡 镇地震发生时震感比较强烈,持续时间不长,房屋有强烈晃动。截至11月1日20 时地震造成当地19 760人受灾、883人紧急转移安置,117间房屋倒塌、1901间房 屋严重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