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规划实施研究

合集下载

互通式立交的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协调研究

互通式立交的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协调研究

互通式立交的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协调研究互通式立交(Interchange)是一种现代化的道路交通设施,通过在交叉路口设置高架或地下通道,实现不同道路的连接与交叉。

互通式立交在城市交通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然而,在规划和建设互通式立交时,需要综合考虑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性,以保证城市交通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良好的交通规划可以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而合理的土地利用也为交通规划提供了基础条件,确保交通系统的顺畅运行。

因此,在互通式立交的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协调研究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交通需求与土地用途交通规划应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土地的用途,合理确定互通式立交的位置和规模。

例如,在商业区或交通枢纽周边设置互通式立交,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商业发展。

而在住宅区或生态保护区周边设置互通式立交,则需要注意保护居民的安宁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2. 道路网络与土地利用互通式立交的规划还需要考虑城市的道路网络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合理规划道路网,可以提高交通的通达性和连续性,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也需要根据土地利用情况,科学布局互通式立交,确保不同土地用途之间的交通联通。

3. 环境影响与土地选择在选择互通式立交的具体位置时,需要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避免选择在环境敏感区或生态脆弱区建设互通式立交,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也需要考虑互通式立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性,确保交通设施和土地利用的一体化发展。

二、如何实现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协调为了实现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协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规划整合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应加强整合,确保双方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交通规划应嵌入到土地利用规划中,而土地利用规划也应充分考虑交通需求,确保二者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研究

交通运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研究

交通运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交通运输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运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协调研究交通运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对于优化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交通运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是相互关联的。

交通运输规划决定了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的组织布局、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对于城市交通拥堵的缓解、交通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而土地利用规划则涉及到城市内不同领域的发展,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的分布及规模。

交通运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可以用"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关系来形容,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其次,交通运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是相互影响的。

交通运输规划的实施会对土地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城市交通拥堵严重时,政府可能会对相应的路段进行扩建或者建设新的交通设施,这样就会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

反过来,土地利用规划的改变也会对交通运输规划的实施产生影响。

例如,某个区域从商业用地改为住宅用地,就会导致该区域的居民数量增加,交通需求增加,从而对原有的交通运输规划产生调整的需求。

为了实现交通运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和规划目标。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规划的协调性。

交通运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应由同一部门负责,建立起规划编制部门、政府决策部门和评估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机制,实现规划的一体化和协同发展。

其次,需要改革土地利用规划的体制与方法。

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由政府部门编制,并以计划经济的方式来管理土地利用。

应该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社会各方力量,推行市场化土地利用,使得土地利用更加灵活、高效。

同时,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将交通运输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确保交通运输和土地利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LUTI)研究进展与展望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LUTI)研究进展与展望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LUTI)研究进展与展望谭琦川;黄贤金【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对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梳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LUTI)的复杂机理展开系统回顾与述评,并尝试提出未来亟需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与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外实证研究领域及空间尺度表现出明显分异,部分研究结果亦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国外热衷于引入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LUTI一体化模型,而国内所引入的数学规划模型多停滞在理论分析与模拟层面,应用性相对有限,但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渐加强LUTI协调性评价,研究领域呈现出新特征.研究结论:全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LUTI研究为实现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未来应加强对LUTI模型方法与互馈机理的研究,并深入探讨现代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环境、社会因素亦应引起重视,国内学界则应注重本土性与应用性研究.【期刊名称】《中国土地科学》【年(卷),期】2018(032)007【总页数】9页(P81-89)【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LUTI);综述【作者】谭琦川;黄贤金【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城市空间优化的过程,也是人类活动干扰下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的过程。

自20世纪80—9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各国或地区城市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镇化,城市用地过度扩张的外部性成本日益增长。

同时,由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及经济社会发展所引致的交通需求持续膨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峻。

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影响着城市交通格局与发展模式,而城市交通则通过推动城市空间格局演化带来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重组。

因此,对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Land Use-Transport Interaction, LUTI)的研究对于解决城市高速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11.15•【字号】京政办发[2003]64号•【施行日期】2003.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京政办发[2003]6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京政发〔2003〕18号),原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市发展改革委)。

市发展改革委是负责研究拟订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综合平衡,指导本市总体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划出的职责。

将原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承担的部分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的组织实施职责,交给北京市商务局。

(二)划入的职责。

1.原北京市人民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承担的主管本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职责。

2.原北京市经济委员会承担的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管理、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地方电力行业管理和煤炭行业管理、重要工业品和原材料及成品油的进出口需求平衡、指导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保产业发展、组织减轻企业负担等职责。

3.原北京市物价局承担的全部职责。

(三)转变的职能。

1.强化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责,减少微观管理事务。

加强对本市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以及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有关综合性工作。

加强对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综合指导和重大问题的协调,做好关系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平衡,促进本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标题: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引言概述: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城市规划涉及城市的整体布局、土地利用以及公共设施等方面,而交通规划则关注城市内外的交通流动,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停车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

一、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协调发展1.1 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交通规划的目标的关联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交通规划的目标则是为了保障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安全。

两者的目标存在内在的联系,都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1.2 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的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建筑密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交通规划的制定。

例如,城市中心的高密度建筑会导致交通拥堵问题,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考虑交通流量的分布和道路设计等。

1.3 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交通规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布局和用地规划。

例如,交通枢纽的选址和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会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和人口分布,进而影响城市规划的制定。

二、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共同挑战2.1 人口增长与城市扩张的挑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扩张,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如何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交通网络,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是共同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都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如何通过规划措施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是共同面临的挑战。

2.3 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需要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如何在规划中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保障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是共同面临的挑战。

三、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互动关系3.1 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的需求城市规划需要交通规划提供合理的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例如,合理规划道路和公共交通线路,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3.2 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支持交通规划需要依据城市规划的布局和用地规划,来确定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方向。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研究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研究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交通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化是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的研究。

一、土地资源利用的背景和意义城市交通规划需要借助土地资源来实现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优化。

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它的科学合理利用将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发展。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化可以提高交通网络的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能耗,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二、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的内容1. 空间规划优化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进行空间规划优化。

通过科学分析城市的交通需求和居民分布情况,确定交通节点和道路网的布局。

此外,还需要考虑交通设施与居住区、商业区等配套设施的合理布置,以提高交通便利性和人居环境质量。

2. 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土地资源利用优化还需要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

通过对现有道路的评估和分析,确定道路拓宽、改扩建和道路网的优化方案。

在道路建设和改造中,需要关注交通流量、交通安全和人行环境等因素,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3. 公共交通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和优化,可以减少个人汽车使用量,提高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此外,还可以促进城市人口的分布均衡,减少城市扩张带来的土地资源消耗。

三、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的挑战和对策1. 土地资源有限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的挑战。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供给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在土地资源利用优化中,需要通过创新思维,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寻求更加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2. 城市交通与环境的矛盾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土地资源利用优化还需要解决城市交通与环境的矛盾。

交通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土地资源利用优化中,需要重视绿色交通和可持续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基于TOD_发展模式破解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考

基于TOD_发展模式破解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考

第22卷第1期2023 年 1 月Vol.22 No. 1Jan.2023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基于TOD发展模式破解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考陆化普,王晶,张永波,叶桢翔(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北京 100084)摘要: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北京等超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当前,北京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职住分离严重,形成大规模的潮汐交通;交通系统效率差距较大;公共交通分担率低,绿色交通水平亟待提高;末端交通服务水平低。

造成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的严重脱节。

因此,应大力度优化土地使用,基于TOD发展模式推进北京城市与交通深度融合。

宏观层面,依托轨道交通廊道构建轨道上的城市群;中观层面,以综合交通枢纽或轨道站点群为核心构建城市组团,优化都市圈和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功能结构及开发强度,破解城区过度拥堵和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问题;微观层面,以轨道站点为核心构建5-10-15分钟生活圈,以此作为生态城市、绿色交通的城市规划设计基本单元,提出了完善TOD生活圈生活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方案。

关键词:TOD;交通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城市高质量发展;交通拥堵;生活圈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23)01-0046-09一、引言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主要特征是以公共交通枢纽站点为核心,通过将公交站点与周边土地深度融合,构建土地集约节约、交通便捷高效、环境低碳友好、交通绿色主导的,有温度、有魅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TOD发展模式是经过国内外实践检验、能够重塑城市、产生城市发展新动能、破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

论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

论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

论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陆化普(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北京 100084)文 摘: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

本文从城市和城市可持续交通的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特性的关系和交通供求关系动态演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形态与交通系统的理想模式,指出实现合理的城市结构、高密度的土地利用和就业岗位与居住布局协调一致的用地形态,保留适当的绿地、公共空间和城市有机体生长发展的余地至关重要;论文同时论述了提供与交通需求特性相一致的综合交通系统,并对城市结构和用地形态进行反馈和引导,是城市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交通供求关系动态演化机理;理想模式;城市可持续交通中图分类号: U4911.城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集中地,是实现美好生活的载体和场所,城市发展是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

正因为如此,城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

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是以较小的资源投入、较小的环境代价、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所产生的交通需求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该系统应该具有如下主要特征:安全、畅通、舒适、环保、节能、高效率性、高选择性、高可达性。

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率和高可达性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

这里的高效率是指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无缝衔接、无效出行少、行程时间短。

高效率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圈、经济带发展战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高选择性是指对于交通参与者的不同群体,均能具有交通的权利和机会,在此基础上,有更多的交通方式选择的可能性。

这里的高选择性包括了交通的公平性。

高可达性是指综合交通系统的覆盖率高、利用方便。

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如图1所示。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同发展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同发展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同发展作者:刘芳来源:《建筑与文化》2013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从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入手,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规划模式,阐述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一体化互动规划方法,突出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旨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关系;互动;规划方法一、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城市的交通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土地利用则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般分,所以,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和把握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即他们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性、作用以及反作用。

交通规划常用有两种手法:1、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完成后,再做交通规划,这也是我们以前通用的方法2、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一起开展,相互制约,达到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的相互协调。

二、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规划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由于种种原因,城市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通常是各成体系,独自进行编制,这就造成了它们之间相互反馈的周期过长,而且还要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所以它们之间很难达到一致。

现在,正是我国各项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政策也在逐步的完善,对城市中新的土地进行开发已渐渐成为一种趋势,城市土地功能置换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原有的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彼此相分离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这种趋势了。

鉴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寻找出另一种不同的规划模式,即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协同编制。

同时,对交通规划方案的合理性也要进行同步的检测,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为使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相互协调,这就要遵循传统的规划模式;2、为使在规划过程中体现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就需要把交通引导的规划理念放在首位。

三、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同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协调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诸多益处,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可达性成为城市最主要的交通需求;城市的骨架是交通系统,以此来满足城市用地开发,保证城市合理的发展路线即土地集约化。

北京发展市域(郊)铁路的问题分析与战略构想

北京发展市域(郊)铁路的问题分析与战略构想

特别策划1 北京发展市域(郊)铁路的必要性北京的城市人口、功能过分集聚,“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环境承载力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首都的形象、城市的基本运行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面向区域疏解城市功能和人口分布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北京长期依赖地铁作为唯一轨道交通方式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地铁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运营费用高、运力低、速度慢、可通达度低的特点与北京的人口规模、城市规模和财政状况无法匹配,导致地铁建成一条、饱和一条,投融资出现较大瓶颈。

北京长期限制地面交通规模的模式不可持续。

实践证明,无论是出行限号、购车摇号、征收拥堵费还是公交优先的路权政策都无法改变北京地面交通拥堵的现状,调整出行结构、改变民众出行方式、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2017年5月17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召开,研究讨论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简称《总体规划》),并一致同意将《总体规划》按程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

为改变北京单中心聚集、“摊大饼”的发展模式,《总体规划》要求:不断完善北京城市体系,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积极推动城市功能重组,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高水平城市副中心,发挥新城多点支撑作用;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构建北京新的城市发展格局。

按照《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构建大容量、快速、高通达性的市域(郊)铁路交通体系,实现核心区、主城与副中心、11座新城的高效连接是必由之路。

北京发展市域(郊)铁路的问题分析与战略构想沈砾子(九三学社,北京 100035)作者简介:沈砾子(1986—),男,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委 员,九三学社北京城建委员会委员。

摘 要:介绍北京发展市域(郊)铁路的必要性及优势;从对市域(郊)铁路重要性认知不足与体系缺失、既有普速铁路线路能力不足、管理体制和商业模式不完善等方面,分析当前北京发展市域(郊)铁路存在的问题;从枢纽设计、制度设计、商业模式设计方面,对北京发展市域(郊)铁路提出了总体战略构想。

北京交通规划方案

北京交通规划方案
二、现状分析
1.交通基础设施: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包括地铁、公交、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种类型。但部分区域交通设施供需矛盾突出,如老旧小区、商务区等。
2.机动车保有量:截至[[今天日期]],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且仍保持增长态势。
3.公共交通: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较为发达,但高峰期部分线路和站点仍存在拥挤现象。
一、前言
北京市作为国家的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北京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严峻问题。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质量,特制定本交通规划方案。
二、现状分析
1.交通基础设施: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部分区域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如老旧城区、商务区等。
2.机动车保有量:截至[[今天日期]],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且呈持续增长趋势。
四、规划原则
1.综合协调: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有机衔接。
2.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非机动车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降低交通污染。
3.智能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
4.人性化:关注市民出行需求,提高交通服务水平,提升市民出行满意度。
-引导市民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限行等措施。
3.绿色出行推广
-完善非机动车道设施,保障非机动车出行安全。
-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提高新能源车辆比例。
-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4.智能交通建设
-建设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掌握交通运行状况。
-发展智能出行服务,提供实时出行信息。
4.交通拥堵: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尤其在早晚高峰期,拥堵现象尤为突出。

北京市综合交通规划纲要

北京市综合交通规划纲要

北京市综合交通规划纲要1 项目背景近年来,北京城市交通及其外部发展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城市未来竞争力的首要问题之一,京津冀北区域一体化发展将对北京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区域重大交通设施的协调和共享、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等等,需要我们打破传统思维习惯,从全局角度看待城市交通,形成融这些问题为一体的规划蓝本。

其次,北京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规划空间迅速扩张,城市中心功能过度聚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空间发展缺乏协调,大城市问题日益显现,原有空间规划迫切需要调整和补充。

为此,北京于2003年进行了《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代替原来“中心城+边缘集团+卫星城”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原有的单中心发展模式下形成的空间和交通网络迫切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从发展策略到结构重新审视与调整。

因此,实现空间与交通网络协调发展,引导土地利用的发展,引导城市合理空间布局结构的形成,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已经成为全国机动车拥有量最多的城市,但是公交服务水平仍没有显著提高,交通拥挤、能源消耗、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交通安全等等问题日益突出,交通已成为城市政府投资最大、政府资源占用最多的工作之一,也是市民最关注的问题,北京迫切需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构筑一个可以支持城市健康发展的交通网络。

同时,2008年奥运会、旧城区的整体保护、以“五统筹”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新发展观等等,也都从规划理念和方法上对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配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研究,实现城市空间、土地与交通的协调发展,落实与深化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的发展策略,以及提出可以指导北京今后交通发展和总体规划深化的综合交通规划纲要,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北京市综合交通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

2 研究范围与年限本次规划的范围与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研究范围为北京市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研究以区域发展为基础,从京津冀范围进行研究。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10•【字号】京政发〔2022〕17号•【施行日期】2022.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2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2022年4月10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交通发展将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向更加注重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是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未来五年,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带来行业的深刻变革,国家系统布局“新基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将加快交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

本规划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北京交通发展建设的总体要求、具体指标和主要任务,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北京交通发展建设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北京交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升至73.1%,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数降低至5.48(2019年数据),“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理念深入人心,道路交通拥堵态势得到有效控制,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政发[2016]53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政发[2016]53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政发[2016]5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2016年11月15日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试行)一、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指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轨道交通(含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公交场站、停车设施等。

三、将交通基础设施分为非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

原则上,非经营性项目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经营性项目以企业为投资主体。

对确需支持的经营性项目,政府以资本金注入方式支持为主,也可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

四、市政府主要负责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县道及以上),中心城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快速路、跨区主干路、综合交通枢纽及公交场站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各区政府主要负责中心城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快速路、跨区主干路以外的城市道路,以及普通公路(县道以下)、区域内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停车设施等提升区域内部交通能力的项目建设。

既有政策已经明确建设主体的,继续执行原政策。

五、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征地拆迁工作。

项目单位根据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即可确定征地拆迁范围,并加快做好前期工作;各区政府根据项目单位确定的征地拆迁范围,即可启动征地拆迁实施工作。

浅谈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协调规划

浅谈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协调规划

浅谈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协调规划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协调发展涉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其中规划作为“龙头”,必须率先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但是,现实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规划却面临规划编制主体的技术方法滞后和组织规划编制主体的价值取向误导两方面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规划目标和策略。

具体表现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城市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等内容互动与协作程度不够;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交通专项规划与用地功能控制要求、用地指标等强制性内容的确定之间缺乏有效的相互沟通和反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中针对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的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缺少保障两者协调规划的工作机制方面的内容。

为此,建议在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层面补充和完善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加强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编制的互动机制。

1)在总体规划编制阶段,突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建立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互动机制。

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需要有不同的交通系统支持,不同的交通系统也会引导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

因此,有必要以促进城市空间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土地使用混合度、大运量公共交通站点500 m范围覆盖的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比率、年人均公共交通乘次、年人均车公里等指标,采取定量化分析方法科学论证综合交通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匹配与融合关系。

2)在总体规划实施阶段,一方面,应建立区域空间发展与重要交通廊道协调规划机制,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比如,2005年北京市组织编制的《北京市东西部发展带协调规划》实现了全市性重大交通设施与区县发展功能定位要求的匹配、与区县空间结构布局的耦合,尤其是在重大交通网络的线位选择和用地控制环节所涉及的利益博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应建立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等不同部门之间协同的职责分工与合作机制,交通运输部门应把握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明确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定位和功能,而城市规划部门应当统筹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处理好行业发展与城市总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交通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

交通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
低交通成本
交通设施的配 置方式:根据 工业用地的规 模、布局等因 素,选择合适 的交通设施配
置方式
交通设施的配 置标准:根据 工业用地的性 质、规模等因 素,制定相应 的交通设施配
置标准
交通枢纽的选址和布局
选址原则:考虑交通流量、 地理条件、经济因素、环境 影响等因素
布局方式:集中式布局、分 散式布局、混合式布局等
交通枢纽的定义:连接多种 交通方式的节点,如机场、 火车站、汽车站等
布局策略:优化交通网络、 提高交通效率、降低环境影
响等
土地利用对公共交通的引导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公共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 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公交车站、地铁站、自行车道等 引导方式: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效果: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居住用地的分类:包括住宅区、 商业区、工业区等
交通设施的类型:包括道路、公 共交通、停车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交通设施的配置原则:根据居住 用地的功能和规模进行配置
交通设施的配置方式:根据居住 用地的布局和交通需求进行配置, 如道路网密度、公共交通站点设 置等
商业用地的交通设施配置
商业用地的特点:人流量大, 交通需求高
交通设施配置原则:满足商业 活动的需求,提高交通效率
交通设施类型:停车场、公交 站、地铁站等
交通设施布局:根据商业用地 的规模、位置、交通流量等因 素进行合理布局
工业用地的交通设施配置
工业用地的分 类:根据产业 类型、规模、 布局等因素进
行分类
交通设施的配 置原则:满足 工业用地的交 通需求,提高 交通效率,降
未来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重点方向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代征城市道路用地规划实施管理意见的通知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代征城市道路用地规划实施管理意见的通知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代征城市道路用地规划实施管理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0.13•【字号】市规划国土法〔2017〕1号•【施行日期】2017.10.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代征城市道路用地规划实施管理意见的通知市规划国土法〔2017〕1号各有关单位:《北京市代征城市道路用地规划实施管理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2017年10月13日北京市代征城市道路用地规划实施管理意见为加强本市代征道路用地管理,推进规划城市道路实施,改善本市交通拥堵状况,有效治理“大城市病”,根据《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意见。

一、明确代征城市道路用地实施的责任主体市规划国土委负责划定各类建设项目的代征城市道路用地,负责组织编制土地储备项目在土地一级开发阶段(即土地储备前期整理阶段)规划实施单元的道路交通规划实施方案,负责会同相关区政府、市交通委对各类建设项目(含独立选址项目、自有用地内建设项目和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中的代征城市道路用地拆迁腾退完成情况与建设项目一并进行验收,负责在二级地块供应前依法核发项目周边道路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负责依申请对已完成移交的代征城市道路用地办理临时道路用地划拨手续。

市规划国土委、市交通委、市城市管理委等部门应会同各区政府建立全市城市道路空间基础设施管理统一平台,统筹并负责道路空间范围内水、电、气、热等市政管线及道路交通工程、路灯、绿化等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组织编制城市道路建设的计划,全程参与代征城市道路用地的验收,负责道路建设、综合养护和运营管理等工作,负责配合市住建委监督道路建设企业严格按标准、规范建设城市道路。

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的互动关系

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的互动关系

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的互动关系【摘要】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轨道交通线路构成了城市空间形态主要骨架。

根据对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互动关系及模式的研究,以北京为例进行探讨分析。

本文针对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发展情况的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轨道交通互动模式协调发展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是一种源流关系,他们是相互制约、相互反馈的一个整体。

一方面.交通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会作用于土地利用的模式.引起土地利用的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土地发展模式也影响交通模式。

一、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1.轨道交通塑造紧凑城市空间形态。

轨道交通吸引或带来大量客流,并以车站为集散中心使车站地区成为高密度活动区;又因为交通上的便利使附近地区因市场“供给”及“需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地价上涨:更由于地价的上涨使得土地利用趋于集约使用方式在轨道交通沿线或站点周边形成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

2.轨道交通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影响土地利用价值。

城市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必然导致大量人流、车流的产生,这对用地周边及所处区域的道路系统将造成压力。

轨道交通可以快速有效地疏解交通压力.有利于支撑城市高密度开发。

轨道交通的建设对沿线区域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地辐射带动作用,不仅为市民的出行提供运输服务,而且引导城市形态演化,对城市用地布局和土地开发产生巨大地影响。

但是,交通的改善对沿线周围土地和不动产的价值有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其便利性、可达性的改善提高了服务范围,因此,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轨道交通常常产生噪声、空气、视觉等污染,这又贬低了周围土地和建筑设施的价值。

3.轨道交通改变土地利用性质,优化土地使用功能。

城市中的交通形式同土地开发模式紧密相联。

如法国里昂市政府规划部门曾在旧城东侧开辟了一个新区,由于第一条地铁只通过新区,于是出现了新区健康发展、旧城日渐萧条的局面;而当经过旧城的第二条地铁建成后,旧城又焕发了生机,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均 衡 既不 是静态 也不 是 常态 ,以 “ 市土 城
地 与交 通协调 发展 ” 为 目标 的均 衡是过 程 中的动 态均 衡 。
范标 准 ,甚至 包括 通过 审批 的城 市规 划 文件 。
反思 规 划层 面的原 因 ,土地 开 发与交 通 发展 不协 调 问
C D、中关村西 区等 区域无一例外 。城市用地与交通之 间似 B
乎构 成 了一 种 “ 越开 发 、越 拥堵 ” 的不协 调 关 系。
1土 地 开 发 与 交 通 发 展 的 关 系
“ 越开 发 、越 拥 堵 ” 的现 象提 示 我 们 ,当交通 拥堵 与土地
开 发相伴 而生时 ,解决拥堵 问题就不能仅仅加大交通供给 ,
建项 目如 行政 办公 、图书馆 、公 共 医疗机 构 以及交 通基础 设施 等 ,一般 具有 公益 性 ,以非盈利 为 目的 ,投资 来源 以
素 ,使 土地 开发 与交 通建 设在 发展 时机 、建设 时 序等 方面 的协 调 出现偏 差 。
营性与非经营性 ,二者在开发主体、资金来源 、置地方式
等 方 面具 有不 同特 点 。经营 性城 建项 目如 商业 、娱 乐和 商 品住 宅开 发等 ,一般 以社会 化投 资融 资 为主 ,以盈 利 为 目 的 ,主 要通 过 土 地交 易 市场 “ 招拍 挂 ”获 得 土 地使 用 权 , 其开 发建 设 受市场 因素影 响较大 。相 比之 下 ,非经 营性 城
31开 发 经 营 .
根据 社会 经济 属性 的不 同 ,城市 建设 项 目可 以分 为经
题的症结既可能来自规划编制阶段 ,也可能来 自规划设计
与审批 之 后的实 施阶 段 :在规 划编 制阶段 ,由于 规划 目标 设 定 以及 规 划调 整 、规 划深 化等 方面 的原 因 ,带来 土地 开 发 与 交通建设 在 发展 规模 、布局 上 的不均 衡 ;而在 规 划实 施 阶 段 ,由 于开 发 经 营 、城 市 管 理 和 政策 法 规 等 影 响 因
A Su yo l nn l na o f o ria dDe e p n f a dU e n rnp r t ni e g td nPa igI e t ino odn t v l me t n — s dTa s ot i B in n mp me t C e o oL a ao n j i
可能 来 自城 市用 地 子系 统 与交通 供 给之 间 的失 衡。
毋庸 置 疑 ,土 地 与交 通 既 是 不 可 割 裂 的 空 间要 素 ,也 是 不可 分 割 的 经 济 过 程 。一 方 面 ,土 地 是 实 现 各 类 设 施 建 设 、 各 种 城 市 功 能 所 必 需 的 发展 空 间 ,土 地 开 发规 模 与 时空 分 布 决 定 了交 通 需 求 量 及其 时空 分 布 ;另 一 方 面 ,交 通 功 能 是城
刘 欣
(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 北京 1 0 4 ) 0 0 5
Li Xi u n
(ei n i lntu f i l n g& D s nB in o i Bin Muip steo t Pa i jg c a I it C y n n ei , ei 1 4, n g j g a
一 文章编号 :6 25 2 (0 8 0 —0 l 4 17 —3 8 2 0 )50 1一 0
城 市 交 通 Ur a rnp  ̄ o Chn bnTa so f ia 第 6 第 5 2 0 年9 V l N Sp 0 8 卷 期 08 月 o 6 o5 et 0 2
北 京 市 土地 与 交 通 协 调 发 展规 划 实施 研 究
土 地价 值 影 响 更 多 的土 地 开 发 。 因 此 ,城 市 土 地 与 交通 协 调
发展 的本 质 就 是 实 现 二 者 之 间 的供 需均 衡 或 使 之 接 近均 衡 状
态 。 在 二者 关 系 中 ,供 需 双 方 始 终 处于 相 互 反 馈 、此 消彼 长
城市 交通 U b n r so f h a ra a p ro C i Tn t n
还必须结合交通需求的 “ 头” 源 ,即 土地 开发 进 行 综 合 整治 。 尽 管 长 期 以来 北 京市 城 市 交 通 问 题 主要 表 现 为 供 给 不足 、建
设滞后 ,但是如果将 交通作 为子系统放入城市这个大系统中
分 析 的 话 ,不 难 发 现 问题 的 根 本 原 因在 于某 种 供 需 关 系 的失 衡 ,这 种 失 衡 既可 能 来 自交 通 子 系统 内部 的结 构 性 失衡 ,也
市的基本职能之一 ,交通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 的重要组成部
分 ,而 交 通 用地 是 城 市 用 地 结 构 中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交通 设 施 通 过提 供 服 务 满 足 交 通 需 求 ,并通 过 改变 土 地 的 可达 性 和
收稿 日期 : 0 80 一5 2 0 —7 l 作者 简介 : 刘欣 , , 女 硕士 , 京 市城 市规 划设 计研 究 院城 市所 北 规划 师 , 高级 工程 师 , 主要研 究 方 向: 市规 划 。 城 Ema : n 3 0 @s a o — in a 0 0 i . r la n cn
近 十 几 年 来 ,北 京 市城 市 开发 的规 模 与 速 度 达 到历 史 最 高 水 平 。 然而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在 土地 开 发 规 模 越 大 、开发 速 度 越 快 的地 区 ,交 通 出行 难 、 交通 拥 堵 问 题 显 现 得 越 严 重 。 这 种现 象 既 大量 存 在 于 以住 宅 开 发 为 主 的居 住 社 区 ,也 凸显 于 以办 公 、 写 字 楼 建 设 为 主 的 “ 圈 ” 商 ,望 京 、 回 龙 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