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二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课纲领课程中文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编号: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的性质、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应用技术大学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其主旨在于促进文理交融,拓展和完美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构造,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
本课程强调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相联合,主要任务是使青年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骄傲感,培育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进一步陶冶身心,培育在生活顶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可以以理性态度和求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建将来。
2.教课的基本要求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议论和思虑,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关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2)可以从整体上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特征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并能联系现实,深入思虑,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糟粕,(3)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建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可以以本课程教课为基础和依靠,拓展知识构造,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3.合用专业与学时数本课程合用于茅台学院各专业。
总学时54, 3 学分。
此中理论课44 学时,社会观察10学时。
4.主要教课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以讲堂讲解为主,采纳多媒体教课手段和启迪式教课,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指引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著作,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课效率。
经过一系列教课活动,激活思想,启迪思虑,本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行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尽数穷尽,建议将一些合适议论和沟通的知识单元集中于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师生议论和沟通,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踊跃性。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讲授提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提纲目录第一部分(张显成教授讲授部分):中国古代的文献专题之一:古文献的载体与古书形制专题之二:古文献的分类专题之三:简帛文献及其价值第二部分(王化平副教授讲授部分):略说中国古代思想一、孔孟之道二、老庄之道三、法家之道四、黄老思想五、谶纬思想六、《周易》的内容及其思想七、略说朱熹、王阳明的思想第三部分(李发副教授讲授部分):中国古代的文字※此部分由李发老师在11月28日的课堂上拷贝给学生。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的文献专题之一:古文献的载体与古书形制中国的古文献极其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计有古书10万余种。
在几千年的漫长时间中,其文献载体形式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和多种形式的嬗变。
一、文献载体文献载体主要有:甲骨:迄今所知,这主要是流行于商、周时代的文献载体,甲是龟甲,骨是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
商周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并将占卜之内容用当时书体契刻在甲骨之卜兆旁,称“卜辞”;另外,还有少部分是为记事而契刻的,即内容与占卜无关,称“记事刻辞”。
甲骨文除契刻外,还有少部分是书写的。
青铜器:青铜器,多称“金”。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金文,又称钟鼎文。
我国的青铜器分布非常广,青铜器造型丰富、品种繁多,包括礼器、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印玺等等。
中国青铜器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青铜器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许多青铜器铸刻有文字。
金文的主体是商周金文,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上的文字。
竹、木、丝帛:简帛是简牍与帛书的合称。
简,指简牍,即竹片木片;帛,指帛书,即丝帛。
这是在纸张发明和广泛运用以前我国的主要书写材料,主要运用于殷商至汉魏西晋时期。
石:即石料、石头。
将文字刻于石上(极少部分是用墨写出的),多见于刻于碑上。
将文字刻在石上的文献,称石刻文献。
我国的石刻文献极其丰富。
这些石刻文献大部分是从地下出土的,另有一部分是地面上保存下来的。
石刻文献主要有以下类型:碑。
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中国传统文化12讲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
甲骨文的发现,正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
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目前,安阳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
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
这里曾经是殷商时代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
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
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
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1、课程宗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宗旨是,以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明成果的态度和眼光,面向大学生和研究生,介绍作为灿烂中华文明结晶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悠久深邃的思想文化,提高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人文修养。
通过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明成就,中华民族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精神实质有所了解,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使青年一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成为新时期勇于和善于实践,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善于学习和思考,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课程内容体系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以中国思想文化为其中最为核心课程,另设置有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历史精神、中国宗教文化为主,兼及政治制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
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同时立足社会现实和先进文化建设,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本课程体系由1门核心课程与其它专题性子课程组成,中国思想文化为核心课程,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宗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为专题性子课程。
核心课程与专题性课程各自单独为一个体系,合起来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
本课程核心课程“中国思想文化”课堂讲授部分主要由18讲课程组成,每讲2课时,根据历史顺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特点、历史演变过程进行阐述,主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选择最有代表性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题介绍和提炼总结,力求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
各讲的主要内容、知识点为:第一讲《中国思想的起源》,本讲的主要内容是,结合考古发现、古代文献记载,探讨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主要标志、主要特点及史前文明发展的历史线索,加深对中国上古文明的认识。
第二讲《夏商周时期的社会与思想》,本讲以“礼乐文明”的产生及其内涵为主线,考察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思想文化的内容与特色,以及礼乐文明的影响及历史贡献,深化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
中国文化精粹课程提纲
中国文化精粹课程提纲
第一讲传统文化精神(2课时)
第二讲中国汉字文化(2课时)
第三讲诸子百家文化(8课时)
第四讲中国宗教文化(8课时)
第五讲传统礼仪文化(2课时)
第六讲中国武侠文化(4课时)
第七讲传统美术书法(4课时)
第八讲传统建筑文化(4课时)
第九讲中国姓氏文化(2课时)
第十讲中国民俗文化(4课时)
第十一讲中国服饰文化(2课时)
第十二讲中国节庆文化(2课时)
第十三讲中国茶道文化(2课时)
第十四讲中国饮食文化(4课时)
说明:中国文化精粹课程按50课时安排14讲,各讲之间既有逻辑与时间上的关联,又各自独立。
授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备课情况,从中选取30课时的主讲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教程》-教学大纲.doc
中国传统文化一、课程信息课程编号:A000053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类别:必修先修课程:无学分:2学时:32(28理论+4实训)适用专业(方向):所有专业开课学院:所有学院二、课程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本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古代教育、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七大专题。
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来源、历史文脉、思想精髓和辉煌成就,学生还会了解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将传承怎样的传统文化,并将如何发扬下去。
并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本课程是专科学生的人文公共选修课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力、审美水平,并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在教学中旨在落实四项根本教育任务:一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让学生畅游于优秀文化海洋,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化的了解和把握。
二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处世社交能力。
在课程中通过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的讲解,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处世社交提供方便。
三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课程中通过传统生活风俗、礼仪的讲解,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是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和深远的,通过课程学习,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内容、主题人物、欣赏经典传统文化、评析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等环节,促进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读解的方法:分别从传统文化影响力的视角、文化的研究等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增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和水平,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国学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一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2.面对世界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将何去何从;3.中国近代的反思;4.西化思维的冲击和传统的反抗;5.传统文化跟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纠缠不清的关系。
什么叫文化?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等,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
中国文化的核心,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人本主义精神,这一特征又是通过人文教育形成的。
中国文化虽然突出人的地位,但也非常尊重人生存的环境,尊重万物。
因此,中国文化讲究“重天道”和“法自然”,又崇尚“人道”,重视礼乐教化。
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品格。
中国的品格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释、道三教组成的,三者都提倡人要反省自我、提升自我。
儒家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提倡自己创造,而不是坐等。
儒家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只有自己做好了,所有的外力才会辅助你,即所谓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强调自己品德的提升才是根本。
儒家认为“尽己之心”就能“尽物之心”,然后“参天地之化育”,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自身和各种关系都得以和谐发展。
佛教讲人的一切烦恼、痛苦都是人自身造成的。
从根本上讲,佛教是用来治心的,除去贪、嗔、痴之心,还自我以本来的面貌,尊重人的心性。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很好地融入中国的本土文化,就是因为它提倡内省,反求诸已,这和中国文化的向内精神正好契合。
道家认为,要遵循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不能以个人的意愿去随意改造,强调自然无为。
不单是对自然,对他人也应该尊重,使其按本性去发展。
只有按本性发展,才能达到最充分、最完美的状态。
道教也强调反省自己,不干涉他物,因势利导。
中国文化提倡认识自我,主要是认识人的本性。
它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既和万物一样,又和万物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提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简析:高二年级政治课开设的是《文化生活》,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第一,设置专门模块讲授文化建设,是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教育的必要举措。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针对性、更有效地贯彻“三贴近〞原如此,以学科课程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容,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英文名:Special Subj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代码: 04413013一、课程根本情况1.学分:2分学时: 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 0 〕2.课程性质:专业限定选修课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田广林高等教育参考书目: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师大学。
梁漱溟《东西文化与其哲学》,商务印书馆。
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
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大学。
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中国和平。
小枫《中国文化特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长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
〔英〕罗素(Bertrand Russell)《中国问题》,学林。
〔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华夏。
胡道静、戚文《周易十讲》,人民。
锦全、达文《中国哲学初步》人民。
文初、述卓等《中国山水文化》,人民。
天喻等《中华文化史》,人民。
二﹑课程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与围十分宽广,材料极为丰富。
我们作为高等学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旨在使在校大学生对历史悠久、成就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开展问题以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学会做人。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二部分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二部分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二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和掌握道家以下主要思想:.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权与术。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下面我们来学习道家的主要思想,首先看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
最早提出这个思想的是老子。
老子的思想里讲到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另外又讲到道常无为。
道法自然和道常无为可以看做是道家思想最核心的东西。
那么自然无为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呢?有的时候,人们会把自然看成是道的代名词,道就是自然,自然也就是道。
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相同的问题。
道实际上的含义是什么?道的含义是自然,没错。
但这个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而然”,也就是整个宇宙,或者说是天地万物的一个根本的特性,指它的本来面貌。
同时,这种整个宇宙或者整个天地万物的本然状态,又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事物体现出来的。
它是一个包括了宇宙万物的整体和宇宙万物中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共同的状态。
整个宇宙万物的本然状态,就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具体事物的本然状态里。
所以,这个道不是一个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的东西,也不是在天地万物之外的东西,而是天地万物自身包含的一种状态。
现在很多人在讲道,或者讲自然的时候,都把它看成是生成万物的最后一个根源,这个说法是有争议的。
虽然老子《道德经》里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描述,但事实是,离开了万物,就没有道,道就在万物之中,也就是老子讲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的这个“一”。
天的道就表现为“清”,地的道就为“宁”。
清也好,宁也好,都是道的表现,离开了清和宁就没有这个道,并不是说在清和宁之上有一个道产生了天和地。
老子非常强调道随万物,万物是在它们的自然本性中体现出道的存在的意义的。
既然要遵循整个天地万物的这样一种自然状态,那么表现出来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国学精粹》(第二版)教学课件第12章
三 反其真——如何“归根”?
摆脱物的束缚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 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老子》
三 反其真——如何“归根”?
摆脱物的束缚 “物物而不物于物”
——《庄子》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管子》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直道而行” ——司马光
摆脱生死的束缚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 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 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 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庄子》
三 反其真——如何“归根”? Nhomakorabea逍遥的次第境界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 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 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庄子》
三 反其真——如何“归根”?
摆脱生死的束缚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 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 与王同筐床,食刍( chú )豢( huàn ),而后悔其泣也。予恶 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庄子》
三 反其真——如何“归根”?
——《庄子》
分析思考:为什么说“神虽王,不善也?”
二 为什么要“归根”
微课视频:泽雉的启示
二 为什么要“归根”
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 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 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 固若是芒乎?
中国传统文化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简介课程编号:H1111101 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学分:2*1=2 学时:32*1=32授课对象:全院所有专业课程目标:本课程以文学文本为依托,系统地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型、现象、成因及其影响,使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鉴赏力;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人文素质与综合思维能力,造就其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使之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文化的寻根意识与民族使命感,提升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精神。
预修课程:基本语文知识教材:已获教材立项,目前正在编写。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H1111101课程类别:公共基础必修课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开课学期:第一或第二学期总学分:2总学时:32学时(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0学时)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教育目标《中国传统文化》是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人文素质课。
本课程以文学文本为依托,系统地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型、现象、成因及其影响,使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培养学生比较深厚的人文素质与综合思维能力,造就其完美的人生品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之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讲《周易》的哲学观1、《周易》哲学本体论(世界起源)(理解)2、《周易》的变化观(理解)3、天人合一、中和之美(掌握)重点:天人合一、中和之美难点:《周易》的变化观第二讲孔子及儒家思想1、孔子其人(了解)2、儒家思想的体系、核心(掌握)3、儒家价值观(掌握)4、道德观与人格修养(掌握)重点:儒家思想的体系与核心、儒家价值观难点:道德观与人格修养第三讲老子及道家思想1、老庄简介(了解)2、道家思想核心——处世哲学(理解)3、审美特质、生态观(理解)重点:处世哲学、生态观难点:审美特质第四讲史官文化1、先秦历史散文简述(了解)2、司马迁的经历及人格境界(掌握)3、《史记》在文学和史学上的影响(理解)4、二十四史简介(了解)重点:司马迁的经历、《史记》的影响难点:司马迁的人格境界第五讲古代文学发展流脉[Ⅰ]1、《诗经》文化价值(掌握)2、屈原与《楚辞》(掌握)重点:《诗经》文化价值、楚文化与《楚辞》难点:屈原的爱国情怀第六讲古代文学发展流脉[Ⅱ]1、汉赋(了解)2、唐诗(了解)3、宋词(了解)4、元曲(了解)5、明清小说(了解)重点:各种文学样式的成因、特点及相沿难点:诗、词、曲三者比较第七讲宗教文化1、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2、佛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重点:道教和佛教的起源与发展难点: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八讲汉字文化1、文字的起源(了解)2、“六书说”(了解)3、汉字的发展流变(掌握)4、汉字的特点与优势(理解)重点:汉字的发展流变、汉字的特点难点:汉字的优势第九讲礼仪文化1、《周礼》、《仪礼》、《礼记》等礼书(了解)2、婚礼(《士昏礼》《关雎》)(了解)3、孝敬双亲与尊敬师长之礼《孝经》(掌握)4、“和而不同”的待人接物之礼(理解)重点:《孝经》与“孝”难点:“和而不同”的内涵第十讲饮食文化1、茶文化(了解)2、酒文化(了解)3、传统菜系(了解)4、饮食审美(理解)重点:酒、茶及菜系难点:饮食审美第十一讲器物文化1、陶器、玉器、瓷器(了解)2、钟鼎文化(理解)重点:陶器、玉器、瓷器、青铜器难点:钟鼎文化第十二讲建筑文化1、建筑发展史概述(了解)2、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都城、园林、寺庙、民居(了解)3、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理解)重点:都城、园林、寺庙、民居等的建筑特点难点: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第十三讲书画艺术1、文房四宝(了解)2、书法历代名家名作(了解)3、书法审美特色(理解)4、国画历代名家名作(了解)5、国画审美特色(理解)重点:书法、国画历代名家名作难点:书法、国画的审美特色第十四讲花木文化1、莲、菊、梅、兰(掌握)2、松、柳、桑、竹(掌握)重点:八种花木的特点及象征意义难点:八种花木的象征意义第十五讲民俗节庆文化1、汉族传统节庆(掌握)2、少数民族主要节庆(掌握)3、岁时节庆文化的作用(理解)重点:汉族、少数民族传统节庆难点:岁时节庆文化的作用2.实验课教学内容:无四、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学生课外作业的形式以写论文和课外阅读为主。
初一中国传统文化第12课综合实践
第12课综合实践教学案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传统文化
总课时数
1
课题
综合实践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任课教师
教学时间
第14周
教材
简析
简介:亲
新(1)(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2)砍伐树木[fell (trees)]。新,取木也。——《说文》
(3)更新,使之新[renew;make new]。
(4)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进一步了解“君子淑女”的意义
2、积累部分写自律自新的名言、古诗词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含义及思想
2、掌握一些古语的翻译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自律自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做一个自律自新的人
教学难点
理解古文的含义
教学方法
学生读、思、议相结合,教师精讲点拔
教具
(二)力学笃行:
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
2、文意理解
3、实践:a.向家人、老师或同学承认一个你曾经说过的谎言。
b.结合生活,编一出情景剧,和同学一起演。
(3)实践篇:
以“日日新”为主题,记录每天的收获、进步,并想一想今天还有哪些需要改正的地方。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纲1. 导言本大纲旨在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核心价值观。
通过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历史、思想和艺术,以及培养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传统文化的创新能力。
2. 教育目标本教育大纲的目标是培养研究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解和认同,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研究者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创新思维,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3. 教育内容3.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历史和发展;- 探讨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域-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域,如礼仪、文学、艺术、哲学等;- 分析这些领域对中国社会和文明的影响。
3.3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研究者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
4. 教育方法本教育大纲强调参与性和实践性教育方法,通过以下方式增强研究效果:- 阅读经典著作和文学作品,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和博物馆,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和表演,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与传统文化专家进行互动交流,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5. 教育评估为评估研究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口头演讲和写作作业,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参与团队项目,展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 知识测试和考试,考核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
6. 教育资源为了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提供以下教育资源:- 教材和参考书籍,包括经典著作和研究成果;- 多媒体教学资料,如视频、音频和互动课件;- 传统文化活动和展览的信息和资源;- 专家资源和学者团队的支持和指导。
7.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厚而丰富。
通过传承和教育,我们可以将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传递给下一代,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光发热,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更多的力量和启迪。
第十二周传统文化
28、青铜器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青铜器的有关知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好灿烂。
2、简要了解青铜器的类型及用途,初步认识青铜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通过组织开展拓展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特点和初步认识著名的青铜器作品,对我国古代青铜器产生形象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了解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教学过程:一、了解什么是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青铜器是用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制造的器物,是人类最早广泛使用的金属器。
它原来的颜色大多是金黄色,由于长期腐蚀,表面往往生成一层青绿色的锈,所以?青铜器?。
二、了解?禹铸九鼎?的典故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
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阅读资料,了解青铜器的历史悠久。
三、了解青铜器的种类包括礼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炊器、食器、度量衡等,几乎遍及古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介绍相关资料,欣赏图片。
四、器中精品: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剑学生阅读文中简介,观看图片,组织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活动欣赏图片,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用途。
六、课堂总结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板书设计:28、青铜器年代:从夏商周——秦汉,跨度约两千年分类:礼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炊器、食器、度量衡器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剑有关词语:禹铸九鼎、大名鼎鼎、人声鼎沸、一言九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12课 敬德保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一年级
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
第十二课 敬德保民(《尚书》二)
(一)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 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 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檀乎若朽索 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夏书·五子之歌》
父亲文王能够崇尚德教,慎用刑罚,不敢欺侮无依无靠的人,善于任 用那些可以任用人,尊敬那些应当尊敬的人,畏惧那些应当畏惧的事, 尊崇人民,因而开始造就了我们中原地区,和我们的几个友邦,共同 治理我们的西方国土。文王的这种重大努力,被天帝知道了,天帝非 常高兴,就降大命给文王,灭亡殷商、受天帝的大命和殷国殷民。继 承文王的基业,是你长兄武王努力所致,所以三你这年轻人才封在这 东土。”
【注释】①皇祖:大禹。②下:低下。这里的意思是以为卑贱。③一:都,整个。④明:指明显的时候。⑤不 见是图:即“图不见”, 指怨恨还未显现出来就要想办法补救。⑥临:面临,面对。⑦兆民:众民。极言其 多。⑧懔(lin) : 内心恐惧。 【解析】民众是国家的根本,黎民百姓稳定了,国家才能巩固、安宁。只要有国家这种形式在,这就是一条不 变的真理。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看轻,可敬而不可欺。违背这一原则,只有覆亡的结果。
【解析】《大禹谟》是舜带与大臣尚、益、皋陶讨论政务的记录。四 千年前,我们用几十个字就完登描述了为政之道——养民。要养民, 就要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就要给于民众劳动场所和劳动 对象,让百姓富起来。
文本大意: 禹说:“啊!舜帝你要好好思考伯益的这备话响!德政才是好的
政治政治在于养民。六种生活资料:水、火、金、木、土、谷,应当 治理好,端工,民品德、丰富人民财用、改善人民生活这三件事要互 相配台。这九个方面的巾都要安排得有秩序,有了秩序,人民自然欢 欣鼓舞,歌功须德了。用美好来动他们,用刑威来监督他们,用歌谣 来劝勉他们,使政务不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二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和掌握道家以下主要思想:1.道法自然。
2.道常无为。
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权与术。
5.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下面我们来学习道家的主要思想,首先看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
最早提出这个思想的是老子。
老子的思想里讲到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另外又讲到道常无为。
道法自然和道常无为可以看做是道家思想最核心的东西。
那么自然无为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呢?有的时候,人们会把自然看成是道的代名词,道就是自然,自然也就是道。
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相同的问题。
道实际上的含义是什么?道的含义是自然,没错。
但这个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而然”,也就是整个宇宙,或者说是天地万物的一个根本的特性,指它的本来面貌。
同时,这种整个宇宙或者整个天地万物的本然状态,又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事物体现出来的。
它是一个包括了宇宙万物的整体和宇宙万物中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共同的状态。
整个宇宙万物的本然状态,就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具体事物的本然状态里。
所以,这个道不是一个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的东西,也不是在天地万物之外的东西,而是天地万物自身包含的一种状态。
现在很多人在讲道,或者讲自然的时候,都把它看成是生成万物的最后一个根源,这个说法是有争议的。
虽然老子《道德经》里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描述,但事实是,离开了万物,就没有道,道就在万物之中,也就是老子讲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的这个“一”。
天的道就表现为“清”,地的道就为“宁”。
清也好,宁也好,都是道的表现,离开了清和宁就没有这个道,并不是说在清和宁之上有一个道产生了天和地。
老子非常强调道随万物,万物是在它们的自然本性中体现出道的存在的意义的。
既然要遵循整个天地万物的这样一种自然状态,那么表现出来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就是说万物在那儿生长,但是你不据为己有;你可以做很多事,但是你并不认为自己就有多了不起;万物在那儿生长,你也不去主宰它。
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
有人把无为理解成什么都不要做,在那儿等就成了。
实际上这种理解有问题,《老子》里面就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粗看之下,以为是尊重万物自然而不敢为之了。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辅,是辅助的意思,不是不让你有所作为,但是要辅的是什么呢?万物之自然。
不是让你不为,而是让你不要以自己的意志来改变它。
这个“为”是以自己的意愿改变它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去辅助万物,就是要随万物之本性而因势利导。
无为的正确理解应该就是这样,老子其实也讲得很清楚。
其实这一思想跟儒家的思想,不是根本对立的。
儒家也强调天、地、人,说“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
所以天地万物,人也是要参与进去的。
怎么参与进去?“赞天地之化育”!赞也是辅助的意思,跟现在讲的赞助意思相近,儒家并不是要你以主观意愿去改变自然,而是要赞天地之化育,参与到天地中去,辅助天地。
中国人始终把大禹治水看成是最好的无为而治的典型,就是因为他能够因势利导。
水是往下流的,要治水灾,就要疏通河道,让水按照它的本性流出来,就不会成水灾了。
如果违背了水的自然属性,你要流我不让你流,水高一尺,我就把堤岸、河坝筑高一尺,这样下去能解决问题吗?总有一天水会把堤坝冲毁。
因为你违背了水性,想堵住它,不让它流动,这怎么可以呢?所以因势利导是无为而治,或者是自然无为的最根本的一个观念。
汉代的黄老之学,政治上就强调无为而治,它的意思是什么?难道汉代的皇帝,从汉高祖到汉武帝都无所作为吗?不是这样的。
汉代刚建立之时,战乱刚息,民生凋敝,这时百姓的自然本性是什么?是需要空间来喘口气,在一个较为自由的环境中恢复生产。
所以汉初采取了无为的办法,法律简约。
《史记》里面记载,萧何进长安的时候只是约法三章。
这样一来,社会很快就恢复了元气。
无为而治的思想还强调要充分发挥各级官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实际上是法家的一种思想。
法家思想是道家思想在理论上的必然发展。
法家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演变出的一遵于法、一断于法,这是完全符合道家思想的逻辑的。
这个观点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讲的,一断于法,即一切要以法为标准。
道家呢?道法自然,一遵于自然。
这从思维方式来讲是完全相同的,可见道家对于法家这种理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接下来再看《史记》。
《史记》里面司马迁写列传的时候把哪些人物放在一起--老庄申韩列传。
申韩是谁?申是申不害,韩是韩非,他们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结果跟老庄列在一起成为一个传。
显然,在司马迁看来,老庄和申韩是有关系的,因为他写这个传是有分类的,有关系的才能放在一块儿。
其实汉初的人很清楚,老庄申韩是有内在沟通的。
法家强调一断于法,那么,掌握什么东西就行了呢?赏罚。
法就是好的就赏,坏的就罚。
一切凭赏罚,君主不必什么事情都做,可以让臣下做,臣下做得好就赏他,做得不好就罚他。
法家提倡“君道无为,臣道有为”。
汉代也是强调这个,“主道无为,臣道有为”。
有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讲的是什么故事呢?汉代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宰相,一个叫萧何,看过戏的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萧”就是指的萧何。
曹是谁?曹参,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宰相。
萧何去世以后,曹参继任宰相,他整天待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干,人家说你这个宰相当得好轻松,什么事都不干。
他说萧何已经定好了很多法律,我干吗还做啊?我把它们履行好就行了,这就是“萧规曹随”的来源。
“君道无为,臣道有为”是非常高明的管理思想。
如果一个君主,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自过问的话,就算是累死恐怕也做不好;反过来,如果发动所有的臣下去做,君主就掌握赏罚权,来验收、鉴定,确定是赏还是罚,那就可以很轻松地把事情管得很好。
而底下做事的人也会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
如果君主事必躬亲,臣下什么事都要请示汇报,那么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都不可能得到发挥。
而且做事小心翼翼,不能大胆地、充分地去做,那还有什么效率?有什么创造呢?从道家的“无为而治”到法家的“君道无为,臣道有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美国的一个智囊团--贝尔实验室,门庭上就挂着“无为”二字,而且作了一个注释,就是说要让被领导人在你的领导下没有感觉到被领导。
这就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淮南子》里面特别发挥了这个思想。
很多人听到无为而治,就以为是什么都不做,那就完全错了。
所谓无为而治是指私志不得入公道,也就是不能把你自己主观的愿望加到事实上面去。
公道,就是一种大形势或者事情发展的一种趋势。
你还是要去做,而且还要积极去做,这个做是积极地引导,因势利导,这才是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个“无为”才能把事情做好。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道家的无为思想里面,因为要因势利导,所以特别注意事物形式的变化和其所处环境的变化。
韩非在《解老篇》、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中都非常突出地讲到,道家思想的特征就是“柔弱随时”。
什么叫做柔弱随时?时就是指时间,所谓的时间就是一个环境,道家的这种自然无为就应该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司马谈讲道家的特点是“时变是守”,就是说时间变了,情况一变,我们也应该跟着变。
道家的这种思想也影响了法家,法家思想中也有很多变革的思想,非常强调情况变化了,也要跟着变化,不能因循守旧。
老子也讲到“动善时”,这个“动”牵涉到老子讲的另外一种思想,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反者道之动”,道的变化是什么呢?就是往相反的方向转换,就是我们常讲的物极必反。
《周易》里面也有“否极泰来”的说法,否极泰来就是物极必反。
乾卦中九五是至尊,上六就是亢龙有悔,到了顶点就转向反面了。
倒霉到头了,就该顺利了。
“反”是道的根本特征。
道家的“动”也指相反相成。
互相对立的两个东西,实际上是谁也离不开谁,是互相依赖的。
有了这个才有那个,像我们讲的美和丑,有丑才有美,没有丑哪来的美?相反的东西是相成的啊!但相反相成不能脱离条件来讲,这个东西跟那个东西完全不搭界,它们就无所谓相反了。
相反相成一定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面,互相对立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了,才有相反的问题,还是有“时”在其中的!我们过去学辩证法的时候,常常讲到辩证法“活”的灵魂,就是一切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在中国传统中,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有这种朴素的辩证法在里面。
儒家也强调“时”的问题,不能违背时而行动,违背时而行动肯定是处处碰壁的,只有顺时而动才能获得成功。
道家也强调,要想做好一件事情,不能只凭主观的愿望,脱离了环境、条件,甚至于脱离了人们的心理状态,那都是做不好的。
可以说,“时”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非常核心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可以说是辩证法里的一个重要概念。
弱者道之用呢?弱是柔弱的意思。
道家是非常强调柔弱胜刚强的,以弱治刚,或者以退为进,为什么要这样呢?道家产生这一思想是非常直观的,我们来看老子为我们举的例子——一根树枝。
他说,如果是一根新生的树枝就很柔软,就有韧性,不容易被折断。
可是一根长得非常结实的树枝,一折就断了,所以木强则折。
而柔弱的东西怎么折也没有关系,柔能胜刚。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水。
水是很柔弱的,但是它能渗透到大地中去,它无所不在,甚至可以到任何地方去。
老子说的“弱者道之用”,我们很多人需要体会。
现在很多人缺乏弱劲,都想显示自己怎么强大、怎么了不起,结果常常碰得头破血流,事情也做不成。
弱有时也是一种宽容、一种虚怀若谷的表现。
弱绝不是故意做出来的弱,我们常常看到很多道家著作里面讲示弱,好像是做给别人看的。
不是!恰恰是要你谦虚。
老子讲了很多弱的表现,如不争、处下,等等。
老子为什么要讲处下?越是下,越是基础。
老子讲的高以下为基础,你要高,基础不好怎么高?一个人越是谦虚、处下,基础打得就越结实,就越可以建造更高的东西。
柔的特性是,表现出来是弱,但是内心实际上是最的,是有柔性、有韧性的。
韧性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意义。
老子要求处处示弱,要谦卑,要处下,这并不是他无力的表现,或者无能的表现,可以说是“退一步,进两步”的思想。
他这样讲:“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你要夺他的东西就要先给他。
这个看怎么理解了,有人理解就是耍阴谋,所以老子的思想常常被看成是权术,就是君主南面之术。
但如果我们正确地理解,就是刚才讲的,退一步可以进两步,也就是你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并不表现在你一时的强大上,这里面有没有术呢?有术。
权术这个词,现在我们常常从贬义方面加以理解,其实它原来是很正面的意思。
权术强调的是权,权是什么意思?是变通。
中国古代讲权是相对经来讲的,经是什么意思?经是常的意思,“经常”这个词我们现在用得还很多。
我们既要把握“经常”,又要把握“权变”,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既要有原则又要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