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长期留在农村老家由亲戚或祖辈照看的儿童。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据统计已超过6000万人,占农村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些儿童通常面临着父母的缺失、家庭关爱的不足、心理孤独和自我封闭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逆反、自卑等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感问题、行为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在思想上缺乏成熟的思考能力,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影响。

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他们的行为容易偏离正轨,表现出攻击性、暴躁、孤僻等不良行为。

在与同龄人和社会人际关系中,他们缺乏信任感、同理心和合作意识,往往表现出对外界的冷漠和排斥。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困境,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和教育指导,将对其整个成长过程产生深远影响。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显得尤为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在心理上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失落等负面情绪,缺乏家庭温暖与关爱的他们更容易陷入心理问题的困扰。

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了解并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的应对和调节方法,提升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尊自信,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增强整个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长期留在农村的儿童。

他们缺乏父母的关怀和陪伴,长期生活在相对孤独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这一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往往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匡助这些孩子更好地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这些孩子往往感到孤傲、无助和无安全感。

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介入。

其次,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往往存在一定的缺失。

因此,需要加强对父母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建立家庭教育支持网络,为父母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学校教育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辅导讲座、心理健康俱乐部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交流和倾诉的平台。

同时,社会支持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服务。

此外,社会组织可以积极参预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提供志愿者服务和心理辅导等匡助。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等各方面也应该携手合作,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贡献力量。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社会支持和政府投入,我们可以匡助这些孩子更好地成长,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惟独赋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才干让农村留守儿童走向更加夸姣的未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现象,这些儿童通常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老家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料。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更加健康成长。

本文将讨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团队我们需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和团队。

这些机构可以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合组建,专门负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们还需要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和心理咨询师,他们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通过建立这样的机构和团队,我们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们需要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情绪管理、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培养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开展,我们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和挑战。

三、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和辅导除了课堂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和辅导,例如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的文艺表演、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沙龙等等。

这些活动可以吸引留守儿童的参与,增加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还需要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农村留守儿童通常在家庭成员的照料下长大,因此家庭的支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他们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关爱。

我们还需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爱,让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城市找工作,而他们的子女则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不在家照顾孩子,而留在家乡由祖辈、亲戚或邻居照顾生活的儿童。

这种家庭形式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孤独、焦虑、自卑等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参考。

1.1 孤独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缺乏关爱和陪伴。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感到无助和失落,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因为家长不在身边,他们缺乏保护和照顾,容易受到外界的欺凌和伤害,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3 情感交流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缺乏家庭温暖和亲子关系的培养,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信和自尊心。

1.4 学业压力问题独自在家的留守儿童通常需要自己独自完成学习任务和家务劳动,这使得他们的学业压力较大。

长期的学业压力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

2.1 家庭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家庭关爱。

家庭是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最重要环境,父母需要回家多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亲子关系,减轻孩子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2.2 心理咨询与支持需要建立心理咨询与支持机制,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解决他们心理上的问题。

学校和社区应提供心理健康辅导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困难。

2.3 学校教育学校应该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留守儿童正确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学校也应该配备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

2.4 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团体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援助和社会资源。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 引言1.1 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农村地区留守家庭的儿童。

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他们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缺乏正常的父母陪伴和教育,容易产生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经常感到无助和沮丧,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育。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监督和教育,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早恋等不良行为。

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影响其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常常表现出行为不端、学习困难等问题,他们缺乏家庭支持和指导,容易产生学习压力和适应困难,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

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加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心理抵抗力,避免受到外界负面影响的侵袭。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挑战,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心理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处理情绪问题,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正文2.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农村家中无人照料的儿童。

他们长期独自生活在家中或由老人、亲戚照顾,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或常年留守在农村家庭中的儿童。

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生活环境相对贫困,容易感受到孤独、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对其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信心,提升抗挫折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更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填补这一空缺,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学会有效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自卑、适应困难等,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教育,这些问题可能会延续到成年期,甚至影响其终身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为了谋生或其他原因,长期或长时间不在身边,由老人或其他亲戚朋友照料的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通常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情感上的不稳定和孤独感。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缺乏亲情的滋养和安全感,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而对自身身份和社会认同的模糊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困扰。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往往缺乏良好的教育和教育资源,导致其认知和情感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欺凌、孤立、自卑等问题,甚至发展出逃避社会、沉默寡言等不良行为。

与此家庭和社会的态度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缺乏支持和理解会造成他们心理负担的增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非常严峻,亟需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措施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心理韧性,提高生活质量。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打工、迁徙等原因导致孩子长期独自留在农村家中生活的儿童群体。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这些孩子缺乏家庭关爱和监督,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关怀,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被忽视和误解,需要更多关注和帮助。

为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有必要对其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实施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研究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教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及时干预和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中国农村教育的重点对象,其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农村教师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为了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期不能与子女在一起生活,留守在农村老家的儿童。

这些孩子通常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料。

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给留守儿童带来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

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常常在孤独中成长,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种孤独感可能导致他们变得内向、自闭,甚至抑郁和焦虑。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教育,他们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影响,例如暴力、虐待等,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或学习问题,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前往城市打工,导致无法照顾孩子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留守儿童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谈谈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1. 孤独感: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的交流减少,缺乏家人的陪伴,导致孤独感加重。

2. 自卑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容易产生自卑感。

3. 焦虑和恐惧:留守儿童长期面对未知的生活环境和问题,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

4. 心理依赖: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保护,留守儿童更容易依赖外部资源,如老师、朋友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 建立良好的关系:老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创造机会和留守儿童谈天、聊家常,增进情感交流,让孩子们感觉到被关注和爱护。

2. 陪伴留守儿童:学校可以安排志愿者、校长、老师等人员,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成长。

3. 开展心理疏导课: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疏导课程,教授留守儿童一些能够应对生活和情感问题的技巧,帮助他们逐渐增强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和自信心等方面能力。

4. 鼓励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加他们与同伴的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更广阔的视野和兴趣爱好,比如离开课堂来到自然进行农作物的收获。

5. 设计适合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激发留守儿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三、结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农村学校的教育者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应对生活,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出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

留守儿童因为长时间的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这就需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有时会感觉孤单、失落和无助。

他们缺乏亲情关爱和感受到的家庭温暖,长时间的独居会使得心理上出现偏差。

他们可能会对未来感到不确定,会出现自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二、行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独处,往往缺乏人情味和交际能力。

这样就会出现在家里连基本的家务都不会做,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耍,特别是在与人沟通方面,表现比同龄人差。

有时,留守儿童会表现出反社会行为,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很重要,需要家长从细节上入手。

比如,在电话和微信上与孩子留言、说说话,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怀;在寒暑假回家的时候,尽量多陪伴孩子;在一些重要节日一定要回家,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团聚和幸福。

二、学校教育学校可以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些教育活动和心理辅导,让留守儿童增强自信心,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三、社会关注留守儿童是社会的责任,社会应该关注这部分人群的问题。

比如,在农村设置一些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心,让他们有一个社交场所,同时,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支持与协作。

家庭应该加强关爱和监护,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应该提高关注度和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发展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了务工外出,留下了儿童在家中独自生活。

这些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在长期的家庭分离和缺乏关爱的环境下,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失落、焦虑,甚至会出现自卑、情绪不稳定等不利于健康成长的问题。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原因需要引起重视。

留守儿童在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缺乏监护和情感关怀的状态。

他们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常常处于疏离和混乱状态,缺乏稳定的家庭环境和亲子交流。

这些都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加剧。

他们容易感到孤独、无助、恐慌,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甚至出现逆反、攻击行为。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家庭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我们不能让这些孩子们在心理健康方面被忽视和被遗忘。

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上应该加大投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宣传和宣扬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紧密贴合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注重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等。

教育者应该采用亲和力强、责任心强的态度和方式,尊重留守儿童的感受和意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成熟的心理素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我们应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分析【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留下孩子在农村家中由其他家庭成员照顾的儿童。

这种特殊状态容易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包括孤独、焦虑、自卑等。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和综合素质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

在心理健康方面,应注重建立亲情联系,加强心理疏导,提供心理辅导等措施。

在教育方面,应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综合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需要整合资源,加强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现状分析、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问题、综合分析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迁徙到城市或外地工作,留下未成年子女在农村家中独自生活或由老人或亲戚照看。

这一现象在中国农村地区较为普遍,据统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

留守儿童通常面临着亲情缺失、安全隐患、情感孤独等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显示,他们普遍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缺乏家庭支持和教育指导,生活环境贫乏和单调,缺乏良好的社交互动和心理成长空间。

这些因素导致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失落和无助,甚至出现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他们长期处于家庭分离状态,缺乏安全感和依恋对象,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表明,政府、社会和家庭应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援助和辅导服务,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家庭成员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1.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浅谈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管理的策略

浅谈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管理的策略

浅谈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管理的策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中学生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留守中学生指的是由于其父母在外务工,导致他们在家乡生活的未成年人。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探讨教育管理的策略。

一、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1 家庭关系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中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和支持,导致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失落。

他们常常对父母产生怨恨和不理解,认为父母抛弃了他们。

长期的这种负面情绪对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1.2 自我认同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意识不够鲜明,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他们常常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容易感到自卑和焦虑,甚至出现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

1.3 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留守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父母的指导和关心,容易感到学习压力大,缺乏学习动力。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友谊和亲情,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心理隔阂。

二、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2.1 社会问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了大量的留守中学生,这是社会问题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是解决起来仍然困难重重。

2.2 家庭问题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问题密切相关。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亲自照料孩子,导致孩子长期处于没有父母关爱的环境中,从而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

2.3 教育问题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较为贫乏,缺乏课外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三、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管理策略3.1 家庭教育针对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父母关爱子女,多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背景介绍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家乡寄宿在亲戚朋友家中的儿童。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二、问题分析1. 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支持,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2. 情绪问题: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3. 人际关系困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容易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困难。

4. 学业压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学习上缺乏监督和指导,容易面临学业压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解决心理问题,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 情感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与关心者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

2.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排解负面情绪,提升心理素质。

3. 人际交往技巧:教授农村留守儿童与人沟通、解决冲突和建立友谊的技巧,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

4. 学习方法指导:提供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指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有效应对学业压力。

5. 兴趣培养:鼓励农村留守儿童培养兴趣爱好,参与集体活动,增加社交机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6. 家庭教育: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提升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增加与子女的沟通和陪伴时间。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1. 学校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意识。

2. 社区服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站,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平台。

3. 志愿者活动: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走访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情感关怀和心理支持。

4. 家庭教育培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培训,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务工、离异、出走等原因无法陪伴儿童成长而被迫留在家乡的儿童。

由于父母的长期分离,这些儿童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如孤独、焦虑、自卑等。

为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以下是一些心理教育的策略:1.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心理教育的关键是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

学校、政府和社区可以共同努力,提供心理支持并组建志愿者团队,与留守儿童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

这将帮助他们感到支持和关爱,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2.提供社交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常常没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交流。

学校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和社交机会,使这些儿童能够与其他孩子一起参与,建立友谊。

同时,政府和社区可以鼓励社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交支持。

4.进行儿童心理教育宣传:政府和社区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渠道,向公众传递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信息。

这样一来,大众将更加关注这些儿童的需求,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5.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政府和社区可以组织家长培训,提供育儿知识和技巧,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和教育留守儿童。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鼓励父母尽可能减少长时间的分离,回乡经营小企业或转岗到当地工作。

6.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通过教学和班会等形式,提供情感支持、自我认知、解决问题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训。

总之,留守儿童面临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提供社交支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开展宣传和儿童心理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政策保障,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家乡寄居亲友家或独自生活的儿童。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下面将列举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问题一:情感失落与孤独感由于缺乏父母陪伴,农村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情感失落。

解决策略:建立亲子联谊活动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义工团队或心理健康专家,定期组织亲子联谊活动,让父母和留守儿童有机会进行交流,加强亲子关系的建立。

通过活动,父母可以向儿童表达爱和关心,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问题二:学业困难及学习压力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困难往往是由于缺乏父母辅导和学习资源的限制,导致学习压力增加。

解决策略:提供学习支持和资源学校和社区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资源支持。

可以成立学习小组,由志愿者或高年级学生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帮助。

政府也可以提供经济支持,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和设施。

问题三:心理问题与社交障碍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他们也面临着社交障碍,不懂得与同伴交流和相处。

解决策略: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和开展社交技能训练政府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学校可以开展社交技能训练课程,教导留守儿童与人相处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问题四:缺乏自信与自尊心父母的长期离家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自信心和自尊心的缺失,对自己缺乏信心,容易受到欺负和排挤。

解决策略: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活动,如戏剧表演、艺术作品展示等,鼓励留守儿童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问题五: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缺失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容易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解决策略: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和培训学校和社区可以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和培训,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在农村留守的儿童。

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环境中,缺乏家庭教育的熏陶和指导。

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工作,帮助父母和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引导他们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关爱和指导。

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只有家庭环境良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工等。

他们可以深入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他们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技巧、自我调节能力等。

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方式,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抵抗力。

四、开展心理活动和游戏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和游戏,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可以组织一些心理情感教育活动,比如情感表达训练、群体沟通训练、情绪管理游戏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情感表达和情绪调控的技巧,增强社交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五、建立心理支持网络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少父母陪伴的状态中,需要建立心理支持网络,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社工人员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也随之增加。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着缺乏父母关爱、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等困境。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文将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亲自照顾他们的成长,因此他们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是情感上的缺失,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导致他们的情感世界孤独空虚,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情绪。

其次是认知能力的不足,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引导,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相对较差,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等情绪。

留守儿童还容易受到网络和外界不良信息的侵害,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家庭因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亲自照顾孩子,导致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忧虑感。

亲子沟通不畅、缺乏家庭教育和情感关怀也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外界不良信息的侵害也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育对策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是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提高留守儿童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其次是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

加强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

还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或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些留守儿童往往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孤独感、焦虑、自卑、情绪不稳定等。

由于父母长期的外出,留守儿童往往缺乏温暖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陪伴,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交困难和教育资源匮乏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和焦虑感,导致自卑和情绪不稳定。

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怀,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2. 学校支持:学校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加他们的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间的友谊和互助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和情感支持。

3. 社区支持:社区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留守儿童参与,增加他们的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

社区还可以建立志愿者团队,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和关怀。

4. 父母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培训机制,教育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他们的孩子。

提供与父母沟通和关爱方法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支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5. 心理咨询: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学校、社区和家长都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服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也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建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1. 缺乏父母陪伴: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长期独自生活容易导致情感孤独、无助感、恐惧和抑郁等问题。

2. 面临的家庭压力: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部分为外出务工,工作中遭受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这种压力会传递给孩子,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

3. 学习压力过大: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照顾,留守儿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不良行为。

4. 缺乏情感支持:留守儿童长期无法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情感支持,无法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身心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5. 社交能力缺失:由于长期独自生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孤僻、内向、心理障碍等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议:
1.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尽可能多地和他们沟通,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

2. 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农村留守儿童应该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改变消极情绪和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增加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建
立一些社会组织和机构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

4. 提供学习帮助: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的多元智能,让他们在学业上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

5. 培养社交能力:学校和社会应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多参与社
交活动,建立更多的社交场所和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
交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村级组织
父母/监护人
学校教育
1.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实施帮扶制度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个别辅导3. 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需求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学校
社会支持
1. 政府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制定相关政策2. 动员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提供物质与精神帮助3. 村级组织关注留守儿童成长,搭建服务平台4. 推进城乡服务保障体系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人际交往能力
与人交往能力不足,社交圈狭窄
普遍现象,影响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儿童
二、教育对策
对策方向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家庭教育
1. 父母或监护人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式教育2.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成长变化3. 关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疏导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描述比 Nhomakorabea/情况孤独感
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陪伴,导致情感缺失
普遍现象,约43.8%的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情感交流少
自卑感
因家庭状况、父母不在身边等原因产生自卑心理
普遍存在,影响性格发展
心理压力
担心家庭经济、学习压力等
较高,影响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刘军苏丽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8年第06期
[摘要]如今,农村进城务工群体正在不断壮大,许多孩子都被留在家中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导致他们从小就形成了较强的自卑心理和孤僻性格,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都是十分不利的。

做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键。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对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在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已经产生了叛逆的心理。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陪伴,而学生自身又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可能会走入歧途,或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而做出极端举动。

从当前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几率的增高现象可以看出,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这既是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也是建设安定社会的关键所在。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如今,农村地区也在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也能够轻易的接触到网络。

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沉迷网络游戏和聊天软件的年龄阶段,在缺乏父母监管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受到网络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建立起错误的价值观。

此外,他们在网络中接触到的信息将会与自身的生活经历形成鲜明对比,也更加会加深他们的自卑心理。

(二)家庭因素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与祖辈生活在一起。

农村地区年事较高的老人文化水平都较低,且思想观念守旧,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向他们灌输一些陈旧的理念,导致留守儿童的思想意识不超前。

此外,祖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沟通意识,不能及时的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疏导,无论是在行为监管还是心理活动监管方面都难以做到位。

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和物质享受等多方面的缺失都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学校因素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业失败体验过多、教师和家长期望过高、外部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紧张、异性交往与性心理问题等等原因,导致许多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其他学生所提到的有关家庭方面的话题或故意的嘲笑都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严重伤害。

这将导致他们不愿与他人交往,性格孤僻、冷漠。

(一)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不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所以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班主任应特别注意保持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和沟通,加大家访力度,向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孩子沟通和疏导,减轻他们的压力,消除思想包袱,使其能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我班有一个留守女孩,原来性格活泼,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上课经常思想不集中,学习不如过去刻苦,并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

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经过了解情况得知由于客观原因跟换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方式不一样,让学生错误认为老师不关心她、不重视她。

由此,她学习时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反正成绩好坏老师都不在乎我。

造成了心理上的错觉,所以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听了她妈妈的一番话后,我耐心地跟她说原由,讲道理,并请来上语文课的老师和她沟通,消除她心里的错觉。

之后,她上课能专心听讲,主动发言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对于绝大多数性格孤僻、任性,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因为他们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班主任必须以爱为基础,用爱感化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慈爱和温暖,从而消除师生隔阂与对立的情绪,使师生的情感逐渐融合,建立情感联系,培养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使其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倡导大家在生活上、学习上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

做到教师就是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还可以用“结对”的方法,组织一部分先进学生从生活上、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渐产生对班级集体的感情与班级融为一体。

例如:去年,我班上留守儿童李同学,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淘气学生,过去不但不按时完成作业,而且逃学、旷课、早退、不回家便是常事。

在我接手这个班后,时常有意无意和他接触谈心,了解一些他的特长和爱好,发现他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于是,我大胆地让他组织班上的很多活动,做得比较出色,从此他的逃学、旷课、早退也不复存在,在校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打铁还要趁热,此时我再和他谈一些班集体荣誉的事,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拖了班上的后腿,开始主动学习,一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对于部分寄宿制学校,应逐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聘请有爱心懂专业的生活老师,从吃穿用住行诸方面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给孩子亲情般的关爱和呵护,让孩子心里不感觉孤独而感受到温暖。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教师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

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

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结语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事关后备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一项奠基工程、德政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愿这项工程能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能激起广大教育工作者无限的工作热情和独特的创造力,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社会更加和谐,让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启伦.浅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乐山,2017(1):90—92.
[2]李亿.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科学咨询,2013(18):47—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