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的理念在教学中体现在10个方面 (4)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核心概念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十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在标准当中,设计了十个核心概念,和原来的标准实验稿相比有所增加,有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一个结论具有一般性。
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的形式。
3、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4、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6、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正确的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力,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当中,经常使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已知的事实出发,按照一些确定的规则,然后进行逻辑的推理,进行证明和计算,是这样一个过程。
十个核心概念是什么
十个核心概念是什么?怎么理解?有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它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结论具有一般性。
3、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4、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5、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6、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进行正确的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能力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8、模型思想是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物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模型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然后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的形成模型的思想,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和应用意识。
9、应用意识说白了就是强调数学和现实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现实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也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另一个数学问题。
课堂教学十意识内容
课堂教学十意识内容
课堂教学十意识主要包括:
1. 目标意识:明确教学目标,以目标指导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质量意识:注重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主体意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效率意识:注重教学效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5. 创新意识:鼓励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6. 合作意识: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7. 情感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情感教育和情感关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8. 语言意识: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用生动、形象、简洁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
9. 规范意识:遵守教学规范和纪律,注重教学细节和教学流程的规范性。
10. 反馈意识:注重教学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
这十种意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些意识,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十个要点
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十个要点1.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主动的认知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损耗式教学学生不喜欢的教师十个特征:(1)不同情学生(2)经常责骂学生(3)教学方法枯燥无味(4)偏爱不公正(5)上课拖堂,下课不理(6)说话无次序不易懂(7)只听班干部反映情况(8)不愿意与学生交流(9)布置作业太多太难(10)向家长告状班级的四种形态:专断型隐蔽型放任型民主型2.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讲话,不仅仅是对人的尊重,也是为师者教养的表现,更能从中发现学生的心灵之窗。
3.个性飞扬培养个性品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细心地发现,耐心地呵护,爱心地品评。
4.品质生成好奇心、直觉和洞察力、注意力。
——朱时清自学的过程可能是从小事开始的,但教育的目标最终会更完美。
——阿西莫夫5.培育诚信守时、讲信誉、说出就做、勇于承担责任。
学生可以批评,但是不能欺骗。
6.唤醒激情学生心中的阳光是教师用激情去点燃的。
激情不是表现在动作和优美的姿势上,学生注意的是你的眼睛。
(美)梅里尔.哈明博士:鼓舞人心课堂的五种品质(1)自信:清晰的尊严感(2)自主:敢于怀疑,喜欢独立思考(3)热烈:流淌着轻松的活力(4)合作:支持教师,彼此共享(5)觉察:机灵、富于创见令人生厌的课堂:(1)气氛沉闷(2)教师不停地讲和提问(3)几个活跃学生的天地(4)内容枯燥无味(5)疲劳轰炸7.拒绝旁观不让学生作被动的旁观者。
不让置身事外,静等答案。
能为自己的见解、做法,激动和争执。
8.引导评价引导体现着教师的学识和能力。
慎用表扬——人们不会珍惜轻易得到的东西。
批评是教育的重要手段。
评价比批评更有作用。
9.应变能力教学机智不等于随意教学。
学识功底、教学观察、经验积累。
10.经历体验经验和教训同等重要。
教育不是替代和告诉,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体验和感悟。
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经历甚至在尝试错误中生成自己的经验系统。
现代教育十大理念
现代教育十大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演变和进步。
现代教育中,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思想,这些理念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重塑了学习的形态和目标。
本文将介绍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并探讨其在当今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 学生中心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学生中心”。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教师的教导和灌输,而现代教育强调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位置。
学生中心的教育模式意味着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2. 探究式学习现代教育倡导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问题中,通过探究和发现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式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互助精神。
4. 可视化教学面对信息爆炸时代,现代教育注重通过图像、视频和多媒体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可视化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5. 职业教育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职业教育不仅关注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6. 教育科技教育科技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创新。
现代教育将教育科技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电子教材、网络课程和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丰富和提升学习体验。
7. 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兴趣,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通过个性化教育,学校和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
8. 跨学科教育现代教育超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提倡跨学科教育。
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
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教育理念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下面是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的简要介绍:1. 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模式。
它以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为出发点,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学生中心:学生中心是指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和引导者,提供学生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3. 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理念认为教育应贯穿人一生。
人们应当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适应社会变革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4. 社会和情感教育:社会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适应社会。
5. 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运用创造性思维。
6. 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指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它强调班级和学校的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包容性和尊重他人的精神。
7. 教育科技融合:教育科技融合将现代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式。
它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8. 多元评价:多元评价将评价从单一的知识考试转变为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潜力和兴趣。
它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更加贴近实际。
9. 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它关注社会经济差异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并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教育差距。
10.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系统中的核心环节。
它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些现代教育的理念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它们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学生参与度,从而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校发展的进步。
核心概念的理念在教学中体现在10个方面 (3)
10个核心概念的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1 .数感数感在课程标准里边,在实验稿里边就提出来,在修订稿里边又进一步明确了数感的含义。
在这里边,有这样两句话,来帮助理解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这是一层含义,是一种感悟,对那些数量、数量关系和估算结果的估计这种感悟。
然后第二句话的含义是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这两层意思都是,前一层,第一层意思就是说,数感,什么是数感,怎么样,数感它是一种感悟,对数量、对数量关系结果估计的感悟;第二层意思就是数感它的功能。
知道学习数学是要会数学的去思考问题,一个本质的问题,就是要建立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一个核心的数学思想,第一位就是抽象,而抽象对数的抽象,又是最基本。
数感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一种东西,这里边讲的是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的感悟。
比如说最简单的,要建立数感,什么样标志成建立数感,你就看着一个事物,对一个事物你不只是理解它物,物质的,它这个现实的表现是什么样,你还要看出来,它从数量的关系。
你比如说,去到一个大礼堂,到一个大礼堂,看有很多座位,一般人说看到了座位,看到的座位,比如说可以看到座位是什么颜色,座位用什么东西做的,它是不是耐用,它是不是舒服,但是,你如果是具有数学的思考问题的,或者说叫学了数学的人,有一定数学素养的人,他就肯定想很快的想到,这个礼堂的座位,大致有多少个座位,它一行有多少座位,它可能有多少行。
这个简单的例子就说,具有数学素养的人,他能够用数学去看到一个具体事物,用数学的观点或者是数量化的去看问题。
这个东西就可以把它叫做数感,前面提出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其实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里指的数学问题,数感是非常重要的,你看到一个事物,你如果没有数感,你就不能从数和数量、数量关系中来看待这个问题,所以说,说在学生学习数的时候,要注重去培养学生的数感,让他有这种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十大核心理念及四基四能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0个核心概念及四基四能《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这10个核心概念,揭示了课程具体内容与基本数学思想之间的联系。
对此,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加以充分的关注。
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一个结论具有一般性。
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的形式。
3.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4.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6.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正确的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力,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当中,经常使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有效教学的十大核心理念
04
互动参与理念
师生互动与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创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 围。
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
倾听学生的意见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生参与与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
营造包容性课堂环境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积极、互信的关系,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参与和表达
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 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处理冲突和偏见
及时处理课堂中的冲突和偏见事件,引导学生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看待差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及时反馈
02
03
尊重多元
为学生提供及时、具体、有针对 性的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 学习状况并改进。
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包括文化、 背景、学习方式等,并创造包容 性的学习环境。
回顾十大核心理念
技术整合
有效利用技术工具丰富教学方式,提高 教学效果和效率。
教师发展
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持续学习,以提 高教学质量。
关注特殊学生需求
了解特殊学生需求
教师应该了解有特殊需 求的学生,如学习困难 、身体残疾、心理问题 等,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和帮助。
个性化教学计划
针对特殊学生的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和资源,确保他们能够 平等地接受教育。
合作与支持
与特殊教育教师、学校 心理辅导员等专业人士 合作,共同为特殊学生 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
有效教学的十大核心理念
有效教学的十大核心理念有效教学包括以下十大核心理念: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发展有效教学倡导“双全”意识,因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容器和传声筒。
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发展,而是全面、协调、和谐的发展。
”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
因此每位教师既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又要树立“全人”的理念,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人发展。
第二、主体地位至上,师生共进共赢有效教学极为尊重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尤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双主体论”)。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民主化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确立“我与你”的关系,变过去的师生之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为现在的师生之间主体与主体的对话,形成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都是教学的主体,需要建构一种平等、理解、和谐、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教师只有心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变学生配合教师的教为教师帮助学生的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老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切实尊重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协调,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主张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自我,实现师生共进共赢。
教师不要做蜡烛照亮别人而燃烧了自己,而要做不断充电的明灯永放光芒。
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注自身的发展,做到与学生一起成长,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自我。
把教与学的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也变成教学相长、教师发展自己、提开素质的过程,只有教师有了发展,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教师也才能真正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享受人生的真谛”这一真理。
新课标的10个核心概念
立足新课标的10个核心概念,抓好新一轮初中数学教学在《义务教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并设计了十个核心概念,和原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有所增加,这十个核心概念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目标”里边,可以看到了对这些核心概念的一些具体解释,相当于“目标”的一些要素;但是同时也能发现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核心概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上面连着“目标”,下面联系着“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把它们称为核心概念。
(一)为什么要设计核心概念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怎么设计这个课程标准,进行了讨论,在提出设计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情是重要的,一个就是希望课程的这些东西,形成一个整体,如何整体的把握课程需要反复强调。
从知识技能、从数学思考、从问题解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四个方面来构架整个数学课程。
这是一个渗透在整个标准的研制过程中。
第二件事,就是在研制的过程中,希望能够凸显出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的数学内容,因为它反应了数学最要紧的东西,最本质的东西,不仅应该把它当做目标,也应该把它和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记得当时在讨论的时候,就在过去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能不能用一些词,把这些东西彰显出来,经过讨论,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
第一,这些核心概念,是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建立和培养的关于数学的感悟、观念、意识、思想、能力等,是义教阶段数学课程最应该培养的数学素养,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二,核心概念是这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聚焦点,它有利于我们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与层次,抓住教学中的关键,斌在数学内容的教学中有机地去发展的数学素养。
第三,核心概念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数的基本思想。
数学的基本思想指对数学及其对象、数学概念和数学结构及其数学方法的本质认识;数学的基本思想集中反映为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模型;这些思想也是学习中的重要目标;这启示我们,核心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数学思想本质。
小学数学课标十个核心概念解读
小学数学课标十个核心概念解读在标准当中设计了十个核心概念,和原来的标准实验稿相比有所增加,有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从这10个核心概念中不难看出,核心概念不是指具体的内容本身,而是指内容本身所反映出来的基本思想、思维方法,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具备的感悟、观念、意识、能力等。
核心概念反映了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也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
与《实验稿》相比,在这10个核心概念中,有4个是新增加的,它们分别是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有3个是名称或内涵发生较大变化的,它们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剩下的3个,既保持了原有名称,也基本保持了原有内涵。
(一)为什么要设计核心概念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有两件事情是重要的,一个就是希望课程的这些东西,形成一个整体,如何整体的把握课程需要反复强调。
从知识技能,从过程方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个方面来构架整个数学课程。
这是一个渗透在整个标准的研制过程中。
第二件事,就是在研制的过程中,希望能够凸显出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的数学内容,因为它反应了数学最要紧的东西,最本质的东西,不仅应该把它当做目标,也应该把它和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二)核心概念的理解1、数感《标准》去掉了原来《实验稿》中对于数感描述中与运算有关的某些内容,将其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运算能力。
《标准》将数感定义为一种感悟,这既包括了感知、又包括了领悟,既有感性又有理性的思维.《标准》将这种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个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的估计。
数与数量,实际上就是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既包括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中,对于数量之间共性的感悟;也包括在实际背景中提到一个数时,能将其与现实背景中的数量联系起来,并判断其是否合理。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教资十大核心理念
初中教资十大核心理念(原创版)目录1.初中教资的十大核心理念概述2.具体理念详述2.1 学生观2.2 教师观2.3 教学观2.4 课程观2.5 教育观2.6 教学过程观2.7 教学方法观2.8 教学评价观2.9 教学管理观2.10 教学组织形式观正文【初中教资的十大核心理念概述】初中教资的十大核心理念是指在初中教育中,教师需要遵循的十大教育理念。
这十大理念包括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过程观、教学方法观、教学评价观、教学管理观以及教学组织形式观。
这些理念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理念详述】2.1 学生观学生观是指教师如何看待和理解学生的理念。
在初中教资中,学生观主张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发展的个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 教师观教师观是指教师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的角色和职责的理念。
在初中教资中,教师观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助手,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生者。
2.3 教学观教学观是指教师如何看待和理解教学活动的理念。
在初中教资中,教学观主张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和情境性。
2.4 课程观课程观是指教师如何看待和理解课程的理念。
在初中教资中,课程观主张教师应该理解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强调课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5 教育观教育观是指教师如何看待和理解教育的理念。
在初中教资中,教育观主张教育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
2.6 教学过程观教学过程观是指教师如何看待和理解教学过程的理念。
在初中教资中,教学过程观主张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2.7 教学方法观教学方法观是指教师如何看待和理解教学方法的理念。
初中教资十大核心理念
初中教资十大核心理念
1. 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2. 德育与智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术能力,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突破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
3. 生活化教育:将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有效性教育: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5. 多元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包括智力、体力、艺术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6. 合作教育:鼓励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7. 自主性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实践性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9.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审美能力等。
10. 创新教育: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育教学十观
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育教学十观思想引领行动,行为改变教学。
经过近半年的学与习、思与行、感与悟,汇聚团队的智慧与力量,形成了铁中新时代高中教育教学新十观,与各位教育同仁共学,共思,共行!1.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是个适质量,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的统一,即教育是促进个体发展、教育目标实现和适应社会需要三者的辩证统一。
2.教育服务观:教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教为学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
3.教育成功观:承认每名学生的独特,相信每名学生的潜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成功推动成功,用自信培养自信。
4.学生观: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是具有巨大潜能,独特的,发展中的活生生的人。
5.教师观: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是课堂学科教学中平等的首席。
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6.教材观:教材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是学科教学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理想的状态是依托教材并超越教材。
7.教学观: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要努力创造适合(适切又适度的)学生的教学,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达到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8.学科知识观: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科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传授学科事实、术语、符号、概念、命题、原理等显性知识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理解、领会学科方法、思想、观念、精神等学科隐性知识,即学科本质。
9.教学进度观:教学进度必须服务、服从于学的进度。
有效率的慢胜过低效率的快。
练习和复习永远是解决课堂效率不高的辅助手段。
10.课堂讨论观: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突破课堂重点、难点的有效方法。
课堂讨论必须是有效的,讨论的内容必须是课节学习内容中的关键问题,原则上高中一节课最多安排三次讨论,且讨论前必须给学生留出冷静思考的时间,否则讨论是低层次,没有意义的。
这次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
这次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其中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与几何图形的学习关系比较密切,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这几个核心概念。
对于空间观念这个核心概念的培养,首先我们要非常重视二维和三维图形的转换。
教学中我们多选择这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如果一只蚂蚁要从这个长方体中的点A出发,沿表面爬到对角的B点,请你求出这个线路的最短路程。
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来考虑,这种二维与三维图形的转换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要结合立体几何的学习内容,像展开与折叠、截几何体、视图与投影等,还包括平移、旋转等图形变化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去研究、探索、交流、表达,说出他的感受,说出他的想象,充分地留给学生感受体验的过程。
唯有过程充分了,观念和能力才能有所提升,才能将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真正落实。
对于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
降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识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
并为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提供了较多的机会。
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如:在圆的教学中,结合圆的轴对称性,发现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利用圆的旋转对称性,发现圆中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度量,发现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操作,发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
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变换探究出图形的性质后,还要求学生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这个过程中就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
基本理念 总体目标 十个核心概念
一.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代教育十大理念
现代教育十大理念一、以人为本的理念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鉴于此,现代教育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并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青睐与关注。
二、全面发展的理念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现在宏观上,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表现在微观上,它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这就要求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德、智、体、美、劳等几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
三、素质教育的理念现代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
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主张能力与素质是比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个核心概念的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1 .数感数感在课程标准里边,在实验稿里边就提出来,在修订稿里边又进一步明确了数感的含义。
在这里边,有这样两句话,来帮助理解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这是一层含义,是一种感悟,对那些数量、数量关系和估算结果的估计这种感悟。
然后第二句话的含义是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这两层意思都是,前一层,第一层意思就是说,数感,什么是数感,怎么样,数感它是一种感悟,对数量、对数量关系结果估计的感悟;第二层意思就是数感它的功能。
知道学习数学是要会数学的去思考问题,一个本质的问题,就是要建立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一个核心的数学思想,第一位就是抽象,而抽象对数的抽象,又是最基本。
数感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一种东西,这里边讲的是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的感悟。
比如说最简单的,要建立数感,什么样标志成建立数感,你就看着一个事物,对一个事物你不只是理解它物,物质的,它这个现实的表现是什么样,你还要看出来,它从数量的关系。
你比如说,去到一个大礼堂,到一个大礼堂,看有很多座位,一般人说看到了座位,看到的座位,比如说可以看到座位是什么颜色,座位用什么东西做的,它是不是耐用,它是不是舒服,但是,你如果是具有数学的思考问题的,或者说叫学了数学的人,有一定数学素养的人,他就肯定想很快的想到,这个礼堂的座位,大致有多少个座位,它一行有多少座位,它可能有多少行。
这个简单的例子就说,具有数学素养的人,他能够用数学去看到一个具体事物,用数学的观点或者是数量化的去看问题。
这个东西就可以把它叫做数感,前面提出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其实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里指的数学问题,数感是非常重要的,你看到一个事物,你如果没有数感,你就不能从数和数量、数量关系中来看待这个问题,所以说,说在学生学习数的时候,要注重去培养学生的数感,让他有这种感悟。
数感的学习,其实是和数的抽象,数的运用相连的,在学习数概念的时候,要帮助学生们建立数感,另外一个对于计算结果的估计,有数学素养的人,其实有一个当你计算一个问题的时候,直观上,你会看到,它是对还是错。
比如说一个,两个一位小数,如果相乘的话,比如 3.5 × 4.8 ,一个数你很快估计它的正误。
运用,学生如果有比较强的数感,建立了数感以后,他能够更好的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来利用它去分析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包括学习数学知识和学习其他知识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
支撑数感的数学内容有很多,比如说对单位这件事,在一个情景中,碰到一些量,总要选择一个单位来刻画它,那你这样一种感悟,对于建立起对这个数量的刻画非常重要,还有数量关系要这样。
比如说一个价钱,一个数量,比如说一件东西一千块钱,那就发现可能数量的多少,对于总价的影响会很大。
多一个就多一千,对不很多东西都需要在这个衡量数学,数量关系中进行衡量,要选择哪一个量会对的结果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这样的一种感悟,对于标准中说的,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能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所能体现出来的一些,一种感悟的。
对于单位的感觉,对于数量级的感觉,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让学生去体验,去称一个人的重量要用什么单位,称一个铅笔的重量用什么单位,称一头大象的重量用什么单位,可能选择不同的这种单位,其实也是一种数,也是一种数感,可能有的是用克,有的用千克,有的可能用吨,所以这个其实也是一种数感。
标准中举了一些例子,希望老师在研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些例子去感悟这件事情。
当然在如何培养数感的问题上,老师们可能在教学当中,还要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就是因为数感,可能和以往对数的知识的学习,还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数感一定要创造这样一些机会,它不像比如数的运算,单位换算等等这样,好像直接,对于那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能更容易老师们去用一种训练的方法,来让学生们去学习,而数感,感觉第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让学生能够,就是感受的,或者说能够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感觉的,它一定要在活动当中,逐渐的去积累,对数的这样一种认识。
换句话说要积累相关的经验,所以这点,可能还需要老师在教学当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2 .符号意识关于符号意识,注意到它在用词上,标准的修改稿和实验稿有一个区别,原来是叫符号感,现在把它称为叫符号意识,是这样,因为符号感,这个感更多的是一感知,可能是一个最基本的这样一个层次。
而符号意识对符号的学生理解它,学习它的要求就要更高一些。
在标准里边它是这样来表述的,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就是用符号来表示,表示什么,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是一层意思。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一个结论具有一般性。
所以标准上,大概用分号隔开是两层意思,一个是会表示,另外一个进行分开进行推理,得到一般性的结论。
进一步标准就说了,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的形式。
符号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应该是老师们都能够,学个数学,也了解一些数学史的东西,可以知道符号在数学整个发展历史上,它的重要性,另外也常常这样说,就是小学更多研究的是算术的东西,到了初中,更多的是研究的是代数的东西,代数的内容,也更多的是以符号的引入作为一个标志,所以从算术到代数,也是一个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数学能够从一些具体的东西,上升为一般的东西这样一个标志。
所以符号,实际上它不是表示一些具体的东西,它可以用来代表一类东西了,比如说,用 A 不仅可以表示 5 ,可以表示 8 ,可能还可以表示更多的,同类的一类东西,另外符号还可以表示两类事物的关系,两类事物的关系,同时说符号也是研究对象的一种办法。
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说明符号意识,在整个学习数学中的重要。
首先说,数学有这样的说法,是一种语言,数学的语言,有几个基本的特征,一个是数学的普通化,通常所说自然语言,一个是图形语言,这是数学里独特的东西。
另外就是符号语言,作为语言,符号语言是数学里一个完整的东西,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体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提升符号意识,对于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符号可以简洁、准确的表达需要表达的一些东西,交流起来就方便,就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写一个公式, A 方加 B 方等于 C 方,每个人看到这个图,看到这样符号的语言,马上就会反应,这是勾股定理。
讲一个故事,在数学科学院的房顶上,曾经做了一个很大的一个直角三角形,旁边有一个公式, A 方加 B 方等于 C 方。
每一天向太空发信息晚上,他们开玩笑的说,希望其他星球的高级动物,路过地球的时候,能够感悟到这有高级动物懂得勾股定理。
所以符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的组成部分,它代表了数学一个重要的方面。
这是一个。
第二个如何理解符号的体系,实际上最熟悉的符号就是数字,是用十个数字加进位,就能把周围世界的所有,通常所说的几何所谈元素的多少,表达清楚。
恐怕这是历史上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通常所说的十进制,这是认识符号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还可以去表示数值间的关系, 5 × 6 等于 30 ,等号不等号,就初步的为沟通了一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所以,当讨论问题的时候,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包括依赖关系,这些都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关系。
刚才又强调了,从小学到初中,要经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就是从算术到代数,从算术到代数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或者说最重要的一个区别,算术思维和代数思维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算术是一个又一个的解决问题,解决具体的问题。
而的代数,是一批一批的解决问题,就像说的如果鸡的个数是 X ,兔子的个数是 Y ,那马上就可以得到, X+Y=N , 2X+4Y=M ,就把所有的鸡兔同笼问题,用这样一个符号表达清楚了,是不是。
所以符号所起的作用,是从算术到代数过渡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一个台阶吧,所以帮助孩子从算术到代数过渡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到了初中,就刻画一类的问题,方程,一次方程,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它就帮概括出一类的数学问题,使得在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非常的方便。
同时又为形成模型奠定了基础,无法想象没有符号怎么去刻画模型,所以,刚才分析的符号的意识,在数学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希望做好这些事情,这样会帮助学生不断的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3 .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是原来大纲里有的,现在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一个进一步的刻画,是这么描述的,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这是对于空间观念的一个刻画。
这两个概念,有的时候容易混淆在一起,放在一起介绍,就可以更清楚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刚才空间观念,有这么几个纬度,理解的纬度。
第一个就是图形和实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纬度,实际上应该清楚,比如说,画空间的一个长方体的直观图,它是一个变了形的图形,和通常在实际中碰到的长方体是不一样的,它是弯着,就是这样把它 45 度角,所以建立起抽象图形和实物的联系,是树立空间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这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第二个,就是标准中所刻画的,就是物体的,通常所说的方向感,如何来刻画它的方位,是在上,是在下,一位的,是在上下左右,二位的,是在上下左右前后,三位的,建立起这样一个认识图形,是空间观念另外一个重要的一个载体。
关于空间观念,再补充说点,其实刚才分析的空间观念是图形和,实物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关系是两个方向,这就说的通过实物,根据实物来抽象出几何图形,这是一个方向。
另外一个就是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在这里边,其实这个想象,一个是抽象,一个是想象,在具体的事物,其实说图形,说几何图形,比如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这些图形的,是没有几何里边说的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它都是一些具体的实物,你看到一个盒子,你看到一个桌子,说这个盒子的表面是长方形,但是你要想象出,抽象出它的表面是一个长方形,这是一个你抽象的过程。
另外,就是说出一个图形,你把它和某一个物体,某一个具体物体对应起来,实际上这个说,从心理学角度是一个表象,一个表象,这个空间观念实际上是头脑中形成一个表象,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学生在头脑里边,最终要形成一个,说一个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脑子里边要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要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物体,跟它相对应,这样就是一个建立的一个空间观念,这个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