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LJ
辛亥革命的简介_辛亥革命的分析
辛亥革命的简介_辛亥革命的分析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以及社会上诸多方面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辛亥革命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中文名称:辛亥革命参战部队:革命党人、清军战争结果:清帝退位,民国建立时间:1911年10月10日~1912年2月12日地点:中国人物:孙中山袁世凯辛亥革命的详情保路运动1911年5月,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波澜壮阔。
1911年6月中旬,四川保路运动升级,清政府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抽调包括湖北新军在内的多省力量前往四川弹压暴动风潮。
这一事件对湖北影响很大,前往四川的湖北新军部队是革命党人占多数的新军三十二标,但是他们拒绝到四川,准备在进军荆州和宜昌的路上杀掉大臣端方。
被居正阻止。
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武昌首义9月23日,湖北境内最有影响的两个革命组织共进会、文学社宣布合并,大家决定日后不再分彼此,一律统称“武昌革命党人”。
第二天召开干部会议,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
10月10日晚7时,武昌城外塘角的辎重营和城内工程第八营几乎同时发动,各标营继起,经一夜苦战,11日晨革命军占领总督署,全城光复,首义成功。
汉阳、汉口也先后为革命军占领。
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
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成立政府12月18日,袁世凯的代表唐绍仪和革命军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开始和谈。
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代表会议决定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随即自武汉齐集南京。
1912年元旦,孙中山到南京就职,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告全国同胞书》等文件,正式宣告中华民国的诞生。
1月22日,孙中山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即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
“纪念辛亥革命,回顾先生功绩, 不但要重视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更 值得珍视的是他所提出的建国方略。” 中山先生的很多遗愿如今已成现实, 而祖国统一的愿望还未能实现。中山 先生一生追求国家统一,他曾经说过: “竭志尽诚,以救民国,破除障碍, 促成统一。”号召全体中国人团结起 来,排除扰乱中国统一的一切势力, 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用中 山先生的话说,就是“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1911年(清宣统三年) 中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 亥年,故名 - -辛亥革命。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 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 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 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 同盟 会 及其领袖孙中山 。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
•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 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 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 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起共和而终帝制”。 •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ຫໍສະໝຸດ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点燃 辛亥革命熊熊烈火 的火炬 ,打响了 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辛亥——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传播了民主共 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 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 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 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 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 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 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 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辛亥革命介绍
辛亥革命介绍
辛亥革命简介,辛亥革命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辛亥革命是指发生在中国1911年(清宣彤在位第三年),即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的国民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晚上的武昌起义,到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期间,发生在中国的革命事件。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世纪末以来,在中国成功推翻清朝统治的历次革命运动(有学者认为是1905年成立,也有学者说是1894年成立)。
2、1911年夏,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省爆发护路运动,尤以四川为甚。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中国第一个脱离清朝的政权,将护路运动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军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汉阳和汉口的革命军分别于10月11日和10月12日夜攻占汉阳和汉口。
叛军控制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李当选为巡抚,国号改为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胜利后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3、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彻底的民族民主革命。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政体,结束了君主专制。
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以极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意义
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它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 。
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攫取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
为了支付对外巨额赔款,清政府追加税收,巧立名目,各级官吏贪污,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斗争,工人的罢工斗争,商人的罢市斗争,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角色。
清政府为摆脱《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国内外困局,清华政府于1901 年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推出一些改革措施,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政治制度的落后,没有改变封建统治机构,所有不少新政流于一纸空文。
资产姐姐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
1894 年,孙中山北上京津上书李鸿章,但李鸿章并未有重视他的意见,同时,孙中山发现了清政府的更严重的腐败状况。
于是,他确信和平改革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通知。
同年11月,他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05 年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
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孙中山在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同盟会在批判改良主义思想的同时,派遭会员纷纷回到国内,发动了一些列反清武装起义。
起义军坚持了一个多月,最终失败, 1907 至 1908 年,孙中山在两广的沿海地区,亲自发动了 6 次武装起义,虽然这些起义失败了,但是并未使孙中山等革命派后退。
辛亥革命的资料
辛亥革命的过程:(一)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国主义之命是从,将从中国人民手中夺得的权利拱手献给帝国主义,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
与铁路国有直接相关的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强烈反对出卖路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波澜壮阔。
9月,保路风潮扩展为全省抗粮抗捐,群众暴动接连发生。
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会和川路股东会的负责人,并枪杀请愿群众数十名,造成流血惨案。
同盟会员龙鸣剑等和哥老会组成保路同志军进围成都,转战各地,攻城夺地,猛烈冲击清政府在四川的统治。
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二)在清政府全力应付四川保路运动的时候,湖北新军中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乘机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一幕。
9月下旬,革命党人感到形势紧迫,决定于10月6日(中秋节)发动起义,后由于形势瞬息变化,起义推迟。
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在预定起义的那一天,共进社负责人孙武在汉口装配炸弹时不慎爆炸,湖广总督下令闭城搜查,汉口和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遭到破坏,一些起义领导人被捕、被杀或避匿。
在这种情况下,新军各标营中革命士兵开始主动行动。
10日晚7时,武昌城外塘角的辎重营和城内工程第八营几乎同时发动,各标营继起,经一夜苦战,11日晨革命军占领总督署,全城光复,首义成功。
汉阳、汉口也先后为革命军占领。
11日,起义士兵聚集到湖北咨议局,在咨议局议长汤化龙等人的参与下,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革命党的领袖们未亲身参加起义,缺乏政治经验的起义士兵对自己掌握政权没有信心,清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在革命士兵的枪口逼迫下任湖北军政府都督。
军政府发布文电,号召各省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而奋斗。
11月,湖北军政府公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它是全国第一个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拟定的地方宪法。
(三)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
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辛亥革命资料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对近代中国具有非凡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这场革命已经是必然会发生的,它体现了无数中国人民的愿望,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振兴中华。无数爱国人士投入其中,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签订了无数不平等的条约,帝国主义列强肆意的瓜分中国。他们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之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实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权利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签订《辛丑条约》后也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内外交困,在人民要求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清政府为了摆脱困境,在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但在其中清政府删去了对皇权限制的条款,这本质上也是清政府为了继续其统治而发布的。在其发布后,这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还激起了更大的人民矛盾。[1]
1911年5月清政府正式发布“铁路国有”上谕,清政府借 “国有”的名义把铁路的权利出卖给了帝国主义,这进一步激起了人民的愤慨和反抗。5月13日,长沙市面就出现保路运动,第二天长沙发生万人游行请愿,18日,第一次衙门请愿爆发,在川汉线的宜昌到万县的铁路本已动工修筑,清政府迫令停工下令停工,引发宜昌商人、民众聚集与清政府斗争,清廷调集军队镇压,双方发生冲突,死伤20多人,这是保路运动的第一次流血事件。之后,四川的保路运动越发庞大清政府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派兵镇压。长久以来,清政府与人民的矛盾已经积累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这一次,在之前的革命奠定的基础下革命的形式日趋成熟,一次更大影响也更为深远的起义已经在悄然酝酿着。
辛亥革命资料
辛亥革命资料概述辛亥革命,即辛亥中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
它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2月12日的时间段内,推翻了中国清朝的封建帝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
背景•清朝的衰落:清朝自康熙统治以来就陷入了衰落的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政权腐败,社会不稳定,外国列强入侵,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早期改良运动: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就有了一系列改良运动,试图通过借鉴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来振兴国家。
然而,这些改良运动进展缓慢,改变不了清朝政权的腐败局面。
事件经过1.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又称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之间,成为了清朝腐败统治的又一次打击。
清朝军队的溃败和对外国列强的割地赔款,使中国人民对清朝愈加失望。
2. 辛亥起义辛亥起义是辛亥革命的起点。
它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起义军首先在南京发动武装起义,接着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辛亥起义后,辛亥革命迅速成为一场全国性的革命运动。
3. 皇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宣统退位。
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帝制从此结束,中华民国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影响1.进步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前后,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迅速传播到中国。
许多留学生回国,带回了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知识。
2.新式教育的发展:辛亥革命后,新式的学校和教育体系兴起。
不再只有传统的经书教育,人们开始学习现代科学和世界历史。
3.妇女地位的提升:辛亥革命后,妇女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妇女也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
4.土地改革:辛亥革命后,土地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总结辛亥革命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统治,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促使中国人民意识到自己能够改变命运,激发了他们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渴望。
辛亥革命简介
辛亥革命简介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简介辛亥革命(Revolution)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
此书出版于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命的报道。
同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张绍曾为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
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间奔走南北议和,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
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
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时限与《辛亥革命始末记》基本相合。
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但在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
民初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亥革命”极为罕见。
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
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复”、“革命”等说法。
辛亥革命资料
辛亥革命资料背景介绍辛亥革命,又称辛亥革命和辛亥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
在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2月12日期间,中国逐渐从封建专制的清朝转向了现代化的共和制度。
这次革命以推翻满清政权为目标,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革命过程清朝的衰落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满清政权已经衰落垂危。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等事件使得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同时,清政府内部腐败严重,国内外压力不断加大,造成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辛亥革命爆发当年的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反清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
起义军得到了卢永祥、黄锦江等军阀的支持,逐渐发展壮大。
起义军的武装力量在国内扩展,占领了一些主要城市,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态势。
辛亥革命的发展辛亥革命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各省各界纷纷响应起义的呼声。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发表了让步宣言,宣布推翻满清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此后,孙中山积极扩大同盟会的影响力,争取各界人士的支持。
毛泽东、陈独秀等一些后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在辛亥革命中积极参与。
辛亥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的胜利来自于各方面的努力与支持。
革命军的不断扩大壮大,对清政府的进攻日益增强。
而清廷内部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一部分官员积极参与变法,试图挽救满清政权的命运。
1912年,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宣布了退位,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革命的意义与影响开创现代化的道路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开了大门。
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政权,为建立民主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虽然在革命后的新中国时期,中国仍然经历了内战和动荡的岁月,但辛亥革命启发了一整代的革命者,激发了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民主与富强的激情。
关于辛亥革命的简介
关于辛亥革命的简介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关于辛亥革命的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辛亥革命的简介中国历史悠远流传,又可分为上下五千年,从奴隶社会一直到现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其中历经了许多的变革和斗争。
在众多的变革与斗争之中,有一场革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对清政府政权的推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资产主义意识形成有着启蒙作用,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辛亥革命。
那么辛亥革命到底是一场什么革命呢?接下来从辛亥革命简介中去了解它究竟是一场什么革命。
想要了解辛亥革命,首先要弄清楚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和起因。
当时中国正历经着清朝末期,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走马上任,面对诸多列强的割地赔款要求,我国的土地及主权正在一步步的沦丧,这时候涌现出来一批有志之人,他们一心想要富强中国,驱逐列强,恢复平等与和平。
辛亥革命就是这样的一场内反清朝体制、外抗诸国列强的战争,辛亥革命的最高领导人是孙文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在历经流亡英国之后成为国内最具有代表人物的反清强国者,一群热血青年紧紧围绕着他,在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之路上,也得到了来自日本的不少帮助,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便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中国境内十多个省均宣告独立,摆脱了清政府的控制。
虽然辛亥革命的过程是短暂的,结局是悲壮的,但它却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人的思想,中国开始追求权力的平等,更多人开始加入到反清强国之队列之中。
辛亥革命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民主革命。
而导致这场革命失败的原因离不开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虽然辛亥革命是那么轰轰烈烈,却仍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依旧没有变化。
从辛亥革命的性质看,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进步,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来看,后人可以得出了不少的教训。
资产阶级革命派必须要发挥人民群众最大的力量,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强大的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内容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历史
上封建帝制的结束。
辛亥革命发生在清朝时期,旨在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背景
19世纪末,清朝政府日益腐败,国力衰弱,社会动荡。
外国列强侵略,民族
危机深重。
中国社会呼唤改革,民族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
事件经过
辛亥革命的序幕可追溯至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引起
了更多人对清朝政府的不满。
1905年开始,中国各地开始掀起起义活动,许多雄
心勃勃的政治家和爱国士绅开始积极策划行动。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正式爆发。
武昌起义成功后,武昌首义军开始
向南京进发,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响应,清朝政府节节败退。
辛亥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迫退位。
影响
•辛亥革命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决心与勇气。
•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对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民主
自由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我们应该铭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辛亥革命简介
辛亥革命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894年(光绪二十二年)孙中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组成。
1905年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同资产阶级改良派作尖锐的斗争,并在各省和海外建立革命组织。
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甘、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
清政府迅速解体。
孙中山于12月回国,经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朝政府的统治。
随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次革命是经过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同盟而取得了胜利。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给农民以真正利益,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1912年孙中山被迫解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窃取了政权,革命遂告失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专职,使民众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浮雕。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the Revolution of 1911)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若论此次民主革命对中国的意义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难说有完全彻底的。
所谓彻底,只能说是基本彻底。
自沉阶级革命成功的结果足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而剥削制度的更替,并不需要新旧完全彻底决裂,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协、融合、并存。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介绍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介绍辛亥革命是一场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那么你了解辛亥革命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希望能帮到你。
辛亥革命的背景1:清朝的衰落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
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
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辛亥革命的背景2:孙中山革命威望的建立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1896年,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
同年9月23日,清廷从海底电缆侦查到孙中山从美国纽约坐船到英国,当时孙中山是钦犯。
一星期后他在英国利物浦登陆。
10月11日,孙中山被公馆抓住。
12日到14日,孙中山设法与老师康德黎(James Cantline)取得联系,但全都失败了。
他扔出去的小纸条由于地理原因没有抛到街上,反而被人发现。
清使馆决定以“遣送疯子”之名通过水运把孙送回中国。
但是17日,租船之事在公馆仆人间传开,_的女管家贺维太太知道后于心不忍,便送信至康家。
康德黎知道后,连夜寻找参赞马格里并且报案,但是马格里不在,警察也不管此事。
次日,再次去苏格兰场警察局报案,并无所获。
康、孟前往外交部告知此事,另外告知《泰晤士报》。
而康德黎担心公使馆可能连夜把孙弄走,专门监视公使馆动静。
19日,外交部已经开始行动——康、孟对此事并不知道,直到20日。
辛亥革命大事记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
1895年2月孙中山、杨衢云等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机关,并在广州发展和建立革命秘密机关。
1895年3月孙中山等人决定发动“重九”广州起义。
1895年10月孙中山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事泄,党人陆皓东、会党首领朱贵全等被捕牺牲,孙中山流亡日本。
1896年6月孙中山在美国旧金山等地宣传革命,并创立旧金山兴中会分会。
1897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横滨宣传革命,并结识日本志士宫崎寅藏、平山周等。
1898年3月谭嗣同、唐才常在长沙创办《湘报》宣传维新变法。
1898年4月康有为等在北京发动成立“保国会”。
1898年6月光绪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开始。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戊戌变法失败。
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杨锐六君子被杀。
1898年春孙中山在日本筹划武装起义,并派党人赶赴湘、鄂运动会党。
1899年11月兴中会杨衢云、陈少白等人在香港与湘、鄂、粤、闽等地哥老会、三合会首领商议,组成“兴汉会”,准备在广东和长江流域发动武装起义,举孙中山为总会长。
1900年1月兴中会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和《中国旬报》宣传革命。
1900年7月孙中山在香港召开紧急会议,布置惠州起义。
1900年8月唐才常、林圭、傅慈祥等在汉口发动自力军起义失败。
1900年9月孙中山抵台湾,并建立惠州起义指挥中心。
1900年10月郑士良率会党六百余人在惠州三洲田起义,并攻克沙湾、崩岗墟、三多祝等地。
因情况发生变化,不久退往香港。
同月党人史坚如为策应惠州起义,在广州谋炸两广总督德寿,事败遇难。
1902年湖北地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先驱者吴禄祯,从日本留学回到武昌,在新军中进行革命宣传。
1903年1月湖北留日学生刘成禺、李书城等在日本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宣传反清革命。
同年湖北留日学生张继煦、李书城等撰写致国内同学书,鼓吹革命,极大地振奋了湖北学生界。
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民主革命运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史意义,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推荐↓↓↓辛亥革命重大历史事件介绍辛亥革命的名称由来是什么辛亥革命的影响是什么关于辛亥革命的作文600字辛亥革命的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革命思想的传播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1901年至1905年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在此期间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辛亥革命的兴起1、组织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0世纪初,又出现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较有影响力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但这些革命团体地域性很强,力量分散,容易被清政府各个击破,于是为了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的纲领同盟会并不是革命团体的组合而是由那些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与部分留日学生组成的。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这十六个字,这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先生将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时间及意义
辛亥革命的时间及意义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一场革命。
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还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影响
第一,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
第二,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和启示是丰富和宝贵的。
但是,辛亥革命终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发展证明: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历史也已经证明,
这一选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是这一选择的必然结果。
虽然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夺,导致了革命的流产,但辛亥革命的诞生与发展,却在中国近代历史长流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辛亥革命简介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辛亥革命时间及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时间及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是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是由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领导的,这场革命旨在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体制。
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
由于1911年是干支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2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从主观方面来看,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并且资产阶级具有自身的局限。
从客观上来看:
1.没有反帝,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2.没有农民的支持,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导致缺少了农民这个主力军。
3.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在辛亥革命中政党很松散,缺乏组织和纪律。
4.没有掌握革命武装,辛亥革命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因此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3
1.它给中国人民的思想带来了解放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给了封建专制制度致命的一击。
3.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许多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显著增长的同时无产阶级的队伍也迅速壮大。
4.不仅对国内,辛亥革命对国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功的高潮。
辛亥革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 去弘扬革命精神,把振兴中华作为自己的 使命,这就需要我们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 机遇,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而奋斗!
1908年3月的钦州马笃山起义; 4月的云河口起义; 1910年11月发动了广州起义; 1911年黄花岗起义; 随后的5月爆发了四川保路运动; 虽然广大革命积极分子都作了殊死搏斗,但最后 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1911年10月10日, 情形发生变动,在 下层青年士兵的带 动之下,武昌起义 爆发。武昌起义后 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并选举了都督,更 改了国号。
目录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的发展进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弘扬革命精神,振兴中华民族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帝国主义采取“以华 制华”的政策扶植和 利用 清政府,加 深了民族危机和社会 危机,使得资产阶级 领导的爱国运动日益 高涨……
1903年:拒俄运动、拒法运动
1905年:全国规模的反美爱国运动 1909年人民的反抗斗争就有130多次 1910年反抗斗争增加到290多次!!! ……
与此同时,国内又涌 现出一批批新的革命团体, 其中,华兴会和光复会最 为突出,他们积极从事武 装起义,宣传资产阶级民 族革命和民主思想;并以 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 学说为武器,向传统的封 建思想发动了猛烈的思想 冲击,在全国形成了一个 规模巨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此时,推翻清王朝 的统治已经成为全国 各族人民一致强烈的 呼声,终于,1905年, 兴中会、华兴会、光 复会团体代表在日本 东京联合成立了“中 国同盟会”,简称 “同盟会”。同盟会 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是什么学习历史能够让我们从中学到道理,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深入思考。
下面介绍的是辛亥革命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辛亥革命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武昌起义只是它的开始,一直到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这中间都是辛亥革命的内容。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2、辛亥革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在政治和思想上获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纷纷成立了很多实业集团,使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了。
4、辛亥革命虽然成功的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可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失败了。
辛亥革命主要人物介绍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 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 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兴中会成立图
同盟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恢复中华
核心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解决土地问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核心的 政治目标是什么?
誓词(口号)
纲领
军事准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 起义
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2、建立资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5、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
(历史功绩)
袁窃取革命果实;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 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 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请回答: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政治民主化
辛亥革命是中国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工业化 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近代化进程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中显著的里程碑 思想理性化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
三、辛亥革命——评价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 开创“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 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教训: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资产阶 级革命派不能领导中国走向胜利。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 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运用新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现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
近代工业的发展和近代西方文 化的传播。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用公 元纪年、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法令、 废除君主专制,开启民主政治。
一、辛亥革命——背景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 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 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 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 入的16倍。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
清 政 世 府 纪 干 末 什 列强: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 么 世 去 纪 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了 初 ! 中 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和预备立 ! 国 宪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 怎 么 啦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20
二、辛亥革命——过程
1、武昌首义——革命的爆发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 (4)影响: 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革命派与旧官僚的联合政府
北京
湖北军政府 成立后,
(三)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 (1)主观上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没有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不敢放手发动工农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 ③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2)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①帝国主义的公开支持。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的乘机进攻。 ③袁世凯的个人因素:北洋集团的首领;掌握清 朝统治大权;善于玩弄权术。
湖南、 陕西、江西、 云南、上海、 浙江、贵州、 江苏、安徽、 广西、广东、 山东、四川 等15省份宣布 独立。
这说明了什么?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新军 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 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 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 视。 ” 1911年11月,的旗子,并“用竹 竿挑去了府衙大堂屋子上的几片檐瓦, 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江苏就这样光复 了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袁世凯自身条件: 主观原因 政治手腕、军权 1)原因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孙中山希望争取袁世凯 2)过程: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 就任总统。
客观原因
退 位 诏 书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 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 朝终于结束。
辛 亥 革 命 的 背 景 资 料 :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 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甲午战争前 , 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 1 万元 以上的 工矿企业有 50 余家 ,即平均每年新设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 厂约为 2 家,投资总额合计 470 万元, 壮大 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 20万元。
浙皖 起义
黄花岗起 义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 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 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之价值,直可 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 寿。 ——孙中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 起义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
缺乏群众基础
揭露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的漫画
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这部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 2)评价: 阶级民主宪法。(性质)
进步性: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 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 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局限性: 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 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的民主纲领;没有 规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4、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原因?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对清:逼宫退位 革命派软弱、 缺乏实力 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革命派:迫孙中 山让位
人心 推动了服饰和生活习 俗的变化 生活社会化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性质: 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功绩: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
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
2、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国号
国都 国旗 纪元 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 南 京 五 色 旗 公历 民国纪年 孙 中 山
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公历纪年:公元 与民国纪年换算 方法是具体某年 后二位数加减11 即可,公元换算 成民国减11,民 国换算成公元加 11。如1912年, 后二位12-11=1, 民国1年。民国三 十八年, 38+11=49即1949 年。
19
• • • • •
新政内容: 改革官制,提高行政效率 改革兵制,编练新军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改革学制: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
• 预备立宪: •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尚其亨、李盛铎、戴鸿慈、 端方五位大臣考察欧美14个国家政治制度,经大 臣反馈“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1906年9月清政府颁布仿行宪政上谕。1908年9月 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 大纲》,1911年5月8日,设责任内阁,但内阁大 臣多为皇族成员,史称“皇族内阁”,标志立宪 运动失败。
总结:(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8)准备工作:共进会和文学社的活动 (9)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1)内容(原则)
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 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 民族平等 选举被选举等权利。 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 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三权分立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 责任内阁 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全球史观
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 部分。 列强侵略加剧、激化社会矛盾;同 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没有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剪辫易服、移风易俗
革命史观 社会史观
1895—1913 年 , 资 本 在 10 万 元 以 上 的 新 建 工 矿 企 业 全 国 有 549 家 。
1894—1913 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 速度为15%
组织准备——建立资产 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建 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 立,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是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 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 民主革命有比较完备的革命纲 领,并由统一政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