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孝 经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25篇)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精选2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孝图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1其实,《二十四孝图》的事例所要表明的,是“孝”的精神,“孝”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种精神,平平凡凡的“孝”反而更加的温馨,向一缕淡淡的香气迷漫在家庭之中,使每个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不用那么惊天动地,平平凡凡的“孝”,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更加的温馨、幸福。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2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
“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3《二十四孝图》的本意是没有错的,它的最终母的只是希望后人更加孝顺,更为懂事。
儒家思想的确在某一方面迫害了人,但我们不可以完全否定,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发现它优秀的一面。
因此原谅二十四孝吧!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4鲁迅先生为什么说,童年时请人讲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二十四个故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因为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实在荒谬。
比如《尝粪心忧》说:“南齐庾黔娄,为孱陵令。
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其父疾始二日。
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
’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医学上只听说有观粪便看病情的,而没听说过尝粪便的。
父亲病重,儿子尝粪便,难道是为医生提供配方根据吗?父亲病重,儿子拜北斗星辰又有何用呢?鲁迅认为,二十四孝中有些好学,有些实在难学或者说不能去学。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5今日无事所以多读了几遍,《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从当时的儿童读的书谈起,回忆了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是先高兴,高兴之余接着是扫兴,知道了孝有如此之难,以前妄想做孝子的计划,也彻底从我的心底消失了的感受。
《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故事俗话说百善孝当头,“二十四孝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
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
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二十四孝之【孝感动天】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埋儿奉母扇枕温衾拾葚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史记》:“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
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舜达到了“至孝”的境界,那种胸怀的描写很感人,当然也感动了尧,这也是选他为接班人的一个重要依据。
这种“至孝”,又成就了一种天地之间的孝的“感应”,出现了诸多动人的情景。
因为舜的“至孝”,竟然获得大象与鸟类对孝行的感应,于是在历山耕耘时,大象来帮助他耕地,鸟儿帮助他耘田播种,孝行的感应竟然能达到如此地步。
从现代的角度去看,舍去故事中古人原始思维的一些东西,而抽取其合理的内核,则有三点可说:一,在种种不和睦的家庭中怎样去行孝?那便是学会忍受、克制、宽容,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家人。
新版二十四孝故事
新版二十四孝故事《二十四孝的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的教育片。
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客观性,班主任老师经常利用晨会,班会教育我们,从小要培养孝敬长辈的好习惯,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于二十四孝的故事,欢迎查阅。
二十四孝故事1卡通画描写的是亚男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虽然她是不幸的,但在不幸的同时她又是幸运的。
因为妈妈临死前把她托福给了一个卖盒饭的老婆婆,这位老婆婆非常有爱心,并且很善良。
婆婆含辛茹苦地的把她养大。
为了亚男,婆婆除了卖盒饭,她心灵手巧,还会做风筝,把挣的钱供亚男读书与生活。
后来婆婆患脑瘤离开了人世。
婆婆的亲生女儿担起了抚养亚男的重担,她白天上班,晚上帮忙洗车赚钱,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甚至还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短片内容,充分体现了人世界爱的伟大!把起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甚是感人。
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今年重阳节,我和几个同学跟着老师社会实践活动来的张渚敬老院,买了老人喜欢吃的水果看望老人,与老爷爷、奶奶一起交流,为他们打扫卫生,梳头,唱歌,跳舞……互相祝愿,可开心啦!这难道不是爱的表现吗?想着写着,爸爸教我的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我耳边萦绕。
看了我这篇观后感,那以后就要多孝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你们也要记住喔!二十四孝故事2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读《二十四孝图》有感
读《二十四孝图》有感读《二十四孝图》有感13篇读《二十四孝图》有感1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题记孝,是什么?怎么才算一个孝子?以前的我对此一直都很懵懂。
直到阅读了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我才渐渐懂了一些。
《二十四孝图》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时》,顾名思义,《二十四孝图》讲的正是《二十四孝图》――24个古代的孝道故事:扇枕温衾、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在文中,作者却以毫不留情的口气批判这些故事,这不禁令我有些疑惑:《二十四孝图》不该是弘扬孝道孝心的么,为什么还要批判呢?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将《二十四孝图》读了一遍。
还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二十四孝图》内的故事所宣扬的孝道令人心惊胆颤,其中尤以埋儿奉母为最甚:汉朝时有一个人名郭巨,家贫,郭巨的母亲总将自己的饭食分给他的儿子,导致她自己吃不饱,出于“儿子可以再有,母亲只有一个”的心理,郭巨与他妻子便决定将儿子埋了供养母亲。
这个故事使我感到恐惧与不解:难道孝总是要以一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另一个人吗?难道他儿子的性命便不算命么?这残害人命,无视法纪的行为又怎能算作真正的孝?怎么会流传如此之久之广呢?这个想法困扰了我几个星期,终于被老师的一句话点醒:“我们要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本质,不应被表象所迷惑,因为最重要的往往是本质。
”是啊,透过表象看本质,孝的本身是没有错的,孝顺尊敬父母长辈,只不过古代的孝道难免带了些时代的局限性:古代是君主专制,君主提倡“以孝治天下”,便产生了愚孝,即愚蠢、盲目的孝,有的甚至与人性相悖,如“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等。
且古人记载这本《二十四孝图》也未必就是真的为了让我们模仿其做法去埋了儿子供养母亲,而是希望我们能领会其中孝顺父母长辈的精神并将其发扬。
看完《二十四孝图》后,我又想到了我最近看的一篇文章:一个出身贫寒却被清华大学预录取的理科状元,他学业繁忙,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患有神经分裂症的父亲。
挣钱补贴家用,但他依然很乐观,孝顺父母,勤工俭学,是有名的孝子。
归有光《归氏二贤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归有光《归氏二贤传》原文及译文赏析归氏二贤传归有光归氏二孝子,予既列之家乘①矣,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孝子讳钺,字汝威。
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父提孝子,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
”家贫,食不足以赡,饭将熟,即諓諓②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以饱食。
孝子数困,匍匐道中。
比归,父母相与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于死。
方孝子依依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
父卒,母独与其子居,孝子摈不见。
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
正德庚午大饥,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
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
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饥色,弟寻死,终身怡然。
孝子少饥饿,面黄而体瘠小,族人呼为“菜大人”。
嘉靖壬辰,孝子无疾而卒。
孝子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绣字华伯,孝子之族子,亦贩盐以养母,己又坐市舍中卖麻。
与弟纹、纬友爱无间。
纬以事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四华伯所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卒过门辄耗终始无愠容。
华伯妻朱氏,每制衣必三袭,令兄弟均平,曰:“二叔无室,岂可使君独被完洁耶?”叔某亡,妻有遗子,抚受之如己出。
然华伯,人见之以为市人也。
赞曰:二孝子出没市贩之间,生平不识诗书,而能以纯懿之行,自饬于无人之地,遭罹屯变③,无恒产以自润,而不困折,斯以难矣!华伯夫妇如鼓瑟,汝威卒变顽嚚④,考其终,皆有以自达。
由是言之,士之独行而忧寡和者,视此可愧也!注释:①乘(shèng):春秋时晋国史书称“乘”,后用“乘”称史书。
②諓諓(jiàn):巧言善辩。
③罹(lí):遭遇。
屯(zhūn):艰难。
④嚚(yín):愚蠢而顽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即諓諓罪过孝子罪过:即过错B.孝子由是失爱失爱:失去父爱C.一经吏卒过门辄耗过门:经过门前D.岂可使君独被完洁耶完洁:同“完结”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辄索大杖与之B.于是思以广其传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已又坐市舍中卖麻孝子之族子D.纬以事坐系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两人共同特点的一组是①其行之卓而身微贱②出没市贩之间,生平不识诗书③以德报怨④以纯懿之行,自饬于无人之地⑤面黄体小,终无愠容⑥贤妻相助,孝母爱弟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用两件日常生活小事,表现归氏二孝子的高尚情操,以小见大感人至深。
二十四孝图完全版
34/50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 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 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 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 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 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 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 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 敬祖母唐夫人。
45/50
46/50
2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 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 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 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 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 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 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 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47/50
48/50
24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 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 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 (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49/50
35/50
36/50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 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 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 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 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 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 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3/50
4/50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 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 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 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 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 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 “文景之治”。
二十四孝图文版PPT课件
子女应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他们为自己创 造的良好条件和环境。
社会活动中的孝道倡导
传承孝道文化
子女应积极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孝道 的重要性。
参与公益活动
子女可以参与一些与孝道相关的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 ,也传递了孝道的正能量。
倡导家庭和谐
子女可以在社会活动中倡导家庭和谐、亲子关系融洽的理念,让更 多的人关注家庭、关爱家人。
孝道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意义
促进家庭和谐
孝道文化强调子女对父 母的尊敬和关爱,有助 于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 与稳定。
培育社会公德
孝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培 育社会公德、提高社会 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推动社会进步
孝道文化所倡导的尊老 、爱老、敬老等观念, 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 发展。
百里负米
故事背景
01
讲述了仲由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吃到米,不惜走百里路背米回家
的故事。
图文展示
02
PPT中展示仲由背米行走的图片,以及“百里负米”四个大字。
解读与讨论
03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入解读仲由的孝行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父母的饮食起居提供最好的保障。
03
深入剖析孝道精神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THANKS。
担当社会责任
孝道强调个人应承担起对 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积极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 社会。
坚守道德底线
孝道要求人们坚守道德底 线,诚信做人,不做违法 乱纪的事情,维护社会和 谐稳定。
04
现代社会中的孝道实践
家庭生活中的孝道表现
尊敬父母
在家庭中,子女应尊敬父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主动与他们 沟通交流。
二十四孝图 PPT课件 2 通用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 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 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
误杀的危险。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翻译
让你知道。”
曾子是著名的孝子,因此对母亲传出的资讯有着很强的感知力。后人 也以诗颂之:“母指方才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 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父查知故,欲出后
【成语】:戏彩娱亲
【拼音】:xì cǎi yú qīn
【解释】:比喻孝养父母。
【出处】:《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相传春 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
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 地,以博父母一笑。”《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
“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鹿乳奉亲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
“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
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 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 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 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 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 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
《二十四孝图》
讨论探究
1.“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 兴又扫兴?
2.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3.文中第15段和第16段都提到老莱子的孝
亲故事,两者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问 题?
4.鲁迅对《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孝” 持什么态度?
1.“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 高兴又扫兴?
高兴的是:①鬼少人多 ②归“我” 一人独有 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谁都知道 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 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
扼虎救父
杨香,女,东晋时期山东顺阳县人。 杨香14岁时,随父亲杨丰到田间收 割稻子,忽然窜出一只猛虎将父亲 叼去。万分危急之时,手无寸铁的 杨香一念只想救父,全然忘掉自己 安危,她猛扑到老虎背上,用尽全 身力气扼住老虎咽喉宁死不放。老 虎一时间难以呼吸,终于张口放下 杨香的父亲而跑掉了,父亲这才得 救了。 杨香机智勇敢虎口救父的事迹迅速 传遍四方,乡里报于州县,太守发 文表彰。杨香的事迹成为当时人们 行孝的榜样。
尝粪尽心
庾黔娄,字子员,生于公元454年。庾 黔娄少时好学,常讲诵《孝经》,受 到南阳高士刘虬、宗测等人的赞赏。 早年任本州主薄,平西行参军,后任 孱陵县令。庾黔娄任孱陵县令时,赴 任不满十天, 忽觉心惊汗热,预感家中有事,当即 告辞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 数日。医生说:“要知道病人病情是 否 危重,只有尝一尝他的粪便即知,味 苦就无大碍。”于是庾黔娄就尝了父 亲 的粪便,发觉味甜,心中不免忧虑, 每夜除精心护理父亲之外,还朝北跪 拜北斗星,以求上苍保佑。十几天后, 父亲病故,庾黔娄安葬父亲后,守孝 三年,尽到孝子的责任。
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 ,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 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 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 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 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 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 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 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
《二十四孝顺口溜》5份 (模板)
二十四孝顺口溜1、孝顺传家孝是宝,孝性温和孝味甘。
2、哭父哭母都不应,双膝下跪哭阎王。
3、行恶行善两分明,行善忠孝是好人。
4、十三行孝是张孝,弟弟张礼在学堂。
5、第八行孝是黄香,黄香扇枕孝爹娘。
6、足行千裏送母亲,因孝得做帝王身.7、芦花难御风霜寒,衣释失纼后母煎。
顺情欲休闵损劝,母愧从亲一家欢。
8、每日讨米一盒整,哭哭滴滴送娘亲。
9、父母寿诞莫忘记,下厨操宴长寿面。
10、父母活动是娱乐,我辈参与更喜11、公婆上边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2、二十四孝是陈香,小小年纪救亲娘。
13、整日山上团团转,包爷捉住进杀场。
14、父母百问心不烦,相互沟通合家欢。
15、五子依然来敬奉,兄弟五人做好人。
16、啮指唤儿儿有感,指痛心焦焦炙还。
痛心待客礼不慢,心连母子感万千。
17、小时父操心.三更起半夜睡给儿攒金银,18、此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颠倒颠。
19、第一行孝是舜帝,南山耕田奉双亲。
20、迁挂父母不放下,携妻带儿常回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宴上陪爸妈。
父母寿诞莫忘记,下厨操宴长寿面。
21、小时不得爹娘养,怎能成为五尺人;生前不把父母敬,死后何须哭鬼婚。
21、不告天来不告地,单告真主唐明王。
许下灵魂他不救,害我残生一命亡。
15、第五行孝是孟宗,忏逆之人天不杳;孟宗哭竹声冬笋,父寿如今松柏同。
16、母亲染病牙床上,张孝上山捉凤凰。
17、孝心感动天和地,万古孝名天下扬。
18、真难受,颜色变,眼前生死两可间。
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嘴好馋。
19、天赐一棵摇钱树,早落黄金夜落银。
20、此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颠倒颠。
21、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22、行孝天下传奇事,又听那位唱歌人。
23、亲在应孝不知孝,亲死如孝後悔难。
24、屋前溪水层层高,劝君早把孝心献。
二十四孝顺口溜1、将身卧在寒冰上,天赐钓得鱼一双。
2、单身父母好孤单,儿女真心促姻3、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4、父母重病在身躺在床上茶不思来饭不进!5、奉老名闻天地晓,家中跃鲤涌仙泉。
2.入则孝
rù zé xiào入则孝fù mǔ hū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xū 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dōng zé wēn xià zé jìng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bi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qīn suǒ wùjǐn wèi qù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 dé yǒu shāng yí qīn xiū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qīn ài wǒxiào hé nán qīn zēng wǒxiào fāng 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qīn yǒu guòjiàn shǐ gēng yí wú sèróu wú shēng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jiàn bú rùyuè fù jiàn hào qì suítà wú yuàn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qīn yǒu jíyào xiān cháng zhòu yè shìbù lí chuáng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yèjū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sāng jìn lǐjì jìn chéng shì sǐ zhěrú shì shēng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精品】《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
《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孝行览一曰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
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
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
务本莫贵於孝。
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
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
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故论人必先以所亲而后及所疏必先以所重而后及所轻。
今有人於此行於亲重而不简慢於轻疏则是笃谨孝道。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
故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
爱敬尽於事亲光耀加於百姓究於四海此天子之孝也。
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遗体也。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
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 《商书》曰“刑三百罪莫重於不孝。
”曾子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
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
所谓贵德为其近於圣也所谓贵贵为其近於君也所谓贵老为其近於亲也所谓敬长为其近於兄也所谓慈幼为其近於弟也。
”曾子曰“父母生之子弗敢杀父母置之子弗敢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
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笫、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
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足瘳而数月不出犹有忧色。
门人问之曰“夫子下堂而伤足瘳而数月不出犹有忧色敢问其故” 乐正子春曰“善乎而问之吾闻之曾子曾子闻之仲尼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
君子无行咫步而忘之。
余忘孝道是以忧。
”故曰身者非其私有也严亲之遗躬也。
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
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
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
乐自顺此生也刑自逆此作也。
本味二曰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
《二十四孝图》简介
《二十四孝图》简介"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为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大部分故事虽涂抹上了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如果涤除掉这些封建性的污垢后,我们不难看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淳朴美好的敬老养亲思想。
陈少梅【1909 -1954.9.9,名云彰,学省梅,号升湖,湖南衡山人】先生41岁时,根据这些故事,创作了《二十四孝图》,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孝道经全文 -回复
孝道经全文-回复孝道,即孝顺父母,是中华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价值观。
它被奉为人之本,社会之根,被历代华夏儿女所尊崇和传承。
而《孝道经》则是一本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关于孝道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以《孝道经》为主题,探讨孝道的内涵和实践方法,并指出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孝道价值观的重要性。
《孝道经》是一本由古代先贤所撰写的经典之作,它记录了孝道的重要原则和准则。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有亲恩、顺从和尊敬。
亲恩即父母只有一次,要尽心尽力孝养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顺从即尊重父母的意愿,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建议;尊敬即心存感恩,尊重父母的地位和意见。
其他还有安庆乐,居谦敬,慎言行等准则,这些都是孝道经中的要点。
想要真正体现孝道的价值,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动入手。
首先,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愿,尽量满足他们需求;其次,要多陪伴父母,倾听他们的述说和需求,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再者,要多表达爱意,用行动告诉父母我们爱他们,例如为他们洗衣做饭、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等。
这些简单的举措可以有效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和关怀,同时也可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然而,传承和弘扬孝道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家庭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
许多人在追求个人事业的同时,忽略了对家庭的关心和照顾,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疏离。
这种情况下,孝道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引导年轻一代,传授他们关于孝道的知识和传统,让他们认识到孝道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孝道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引导年轻人向孝道学习,弘扬传统文化。
除了个人和社会行为上的改变,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养老政策的支持力度。
例如,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更多的养老院和养老设施,方便老年人享受更好的养老生活。
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的优惠措施,鼓励年轻人回家照顾父母,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孝经》注音2
《孝经》zǐyuēfúxiào tiān zhījīnɡyědìzhīyìyě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shēn tǐfàfūshòu zhīfùmǔbùɡǎn huǐshānɡxiào zhīshǐy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lìshēn xínɡdào yánɡmínɡyúhòu shìyǐxiǎn fùmǔxiào zhīzhōnɡyě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fúxiào shǐyúshìqīn zhōnɡyūshìjūn zhōnɡyúlìshēn夫孝,始于事亲,中於事君,终于立身。
zǐyuējūn zǐzhīshìqīn xiàoɡùzhōnɡkěyíyújūn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shìxiōnɡtìɡùshùn kěyíyúzhǎnɡjūjiālǐɡùzhìkěyíyúɡuān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shìyǐxínɡchénɡyúnèi ér mínɡlìyúhòu shìyǐ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jìnɡqífùzézǐyuèjìnɡqíxiōnɡzédìyuèjìnɡqíjūn zéchén yuè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jìnɡyìrénér qiān wàn rén yuèsuǒjìnɡzhěɡuǎér yuèzhězhònɡ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百孝篇2
百孝篇(2)曾参心痛感啮指美酒佳肴殷勤承欢笑母慈子孝精诚通微茫曾参,字子舆,周时山东嘉祥人也。
事父母极尽孝道。
父名点,每食,参必为父母治膳羞,酒肉丰美,甘旨无缺,备极孝养。
父素嗜羊枣,父殁,参不忍食,人称其不忘亲。
事母益加孝养。
一日,因赴深山采薪,忽有客采访。
家无他人,母以老惫不能应客,见参久不归,客又延留不去,焦急无措,举指啮之。
常言十指连心,母子是命。
参在山中果觉心痛难忍,自思必系老母有何事变,遂飞步回家。
入门,只见母枯坐呆望,长跪问故。
母言:“顷有客来,家中无人招待。
盼汝不来,啮指以譬汝。
客固候汝不归,已去矣。
汝来何迟耶?”参谢罪不遑。
后从孔子在楚,心忽又痛,因急辞归,以问母。
母曰:“我恩汝甚切,汝又遥遥无归期,愁急无奈,故又啮指。
不料汝果归来,我心慰矣。
”参由是待母,不复远游。
孔子闻之,语诸弟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
”【译文】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山东嘉祥人。
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曾参侍奉父母极尽孝道,每到吃饭的时候,必定会亲自给父母准备好饭食。
他的父亲平时喜欢吃羊枣,曾参在父亲死后就不再忍心吃这种枣了,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不忘父亲,是个孝子。
父亲死后,他对母亲就更加孝顺了。
一天,曾参到山里去砍柴,家里忽然来了一位客人,正好家中除了老母再没有别人,而母亲因年老不能招待客人,见曾参迟迟不回来,客人也没有离去之意,心中十分着急,无计可施。
情急之下,狠咬了手指。
常言说得好:“十指连心”,“母子是命”。
曾参在山中果然觉得心疼难忍,觉着一定是母亲有什么事情,于是疾步跑回家。
一进家门,只见母亲正坐在椅中,呆望着门外。
曾参见到这种情景,马上下跪问明原因,母亲说:“有个客人来过了,家里没有人能招待他,我盼你马上回家来,可是一直也等不到你,我就咬手指来引起你的注意。
客人因为等不到你,已经走了。
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曾参慌忙向母亲谢罪。
后来,曾参跟随孔子在楚国学习,一天又心疼起来,于是急忙向老师告辞回家。
二十四孝简短概括50
二十四孝简短概括501.《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就如同一个女子,任凭她再怎么美丽,若是脸上抹了过于厚重的脂粉,也唯有让人反胃而已. 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真正能让我们这些在柴米油盐间折腾着的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2.关于孝的简短50字故事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 應 章 第 十 六
子曰: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 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 廟致敬,不忘親也,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 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扵神明,光扵四海,無 所不通。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卿 大 夫 章 第 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 道;非先王之德性,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 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 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詩 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 章 第 五Biblioteka 資扵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 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 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 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禄位,而守 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云,夙興夜寐,無忝 爾所生。
紀 孝 行 章 第 十
子曰: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 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 事親。事親者,居上下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 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并,三者 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五 刑 章 第 十 一
子曰: 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扵不孝。要 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 大亂之道也。
聖 治 章 第 九
曾子曰: 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扵孝乎? 子曰: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扵孝,孝莫大 於嚴父,嚴父莫大扵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 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扵明堂以配上帝,是以 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扵 孝乎?故親王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 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 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 也。
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 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扵善,而 皆在扵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 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 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 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云,淑人君 子,其儀不忒。
事 君 章 第 十 七
子曰: 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 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云, 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葬 親 章 第 十 八
子曰: 孝子之喪親也,苦不偯,禮物容,言不文,服美 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 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 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 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 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 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 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谢谢各位
孝 經 終
孝
经
(春秋)孔丘著
黄斐泓主讲
開 宗 明 義 章 第 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 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 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髪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孝之始也,立身行 道,揚名扵事親,中於事君,终扵立身。大雅云,無 念爾祖,聿脩厥德。
天 子 章 第 二
子曰: 愛親者,不敢惡扵人,敬親者,不敢 慢於人。愛敬盡扵事親而德教加扵百姓, 刑扵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 有慶,兆民賴之。
諸 侯 章 第 三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 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 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 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 也。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 冰。
廣 揚 名 章 第 十 四
子曰: 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扵君,事兄悌, 故順可移扵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 行成扵內,而名立扵後世矣。
諫 諍 章 第 十 五
曾子曰: 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 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 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其人,雖 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是其家, 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扵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扵義。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扵父,臣不可以不爭扵君。 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廣 要 道 章 第 十 二
子曰: 教民親愛,莫善扵孝,教民禮順,莫善扵悌,移 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扵禮。禮者,敬 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 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 之謂要道也。
廣 至 德 章 第 十 三
子曰: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 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詩 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 其大者乎。
孝 治 章 第 八
子曰: 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 況扵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 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扵鰥寡,而況扵士民乎?故得百 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扵臣妾,而況 扵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 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 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云,有覺德 行,四國順之。
庶 人 章 第 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 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 天子至扵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 者,未之有也。
三 才 章 第 七
曾子曰: 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 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 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 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扵德 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 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詩云,赫赫 師尹,民具爾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