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孝文化浅谈
浅谈孝道思想及当代价值意蕴
浅谈孝道思想及当代价值意蕴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孝道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子女对于父母的尊敬和孝顺,认为孝顺父母是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基石。
孝道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爱戴父母、侍奉父母、报效父母和孝敬父母。
爱戴父母强调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和敬爱之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对父母具有尊敬和感激之情,认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无法衡量的。
侍奉父母则强调子女应当尽量满足父母的需求,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养老送终,孝顺至亲。
报效父母则是指子女在父母老去后,要尽力为父母分忧解劳,孝敬他们,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
孝敬父母强调子女要用心去孝顺父母,不仅要物质上供养父母,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以及精神上的慰藉。
这些核心内容构成了孝道思想的基本框架。
孝道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
孝道思想弘扬了家庭的和谐和幸福。
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出现了许多问题,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和争执屡见不鲜。
而孝道思想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孝道思想倡导了社会共治。
孝道思想认为,社会的和谐需要每个个体的努力,每个人都应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孝道思想强调子女对父母的侍奉和报效,为了家庭的和谐付出努力,可以引导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共同利益,从而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风尚。
孝道思想激励人们追求自我完善和修身养性。
孝道思想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父母的孝敬,可以使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个体能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孝道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和孝顺的意识减弱了。
一些孩子更加注重自己的需求和个人发展,对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减少了。
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影响了孝道思想的传承。
新时代的家庭更加小型化,父母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加,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和矛盾也日益增多。
浅谈我对孝的认知
浅谈我对孝的认知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深入人心。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一种尊敬和照顾父母及祖先的情感与行为表达。
在我看来,孝是一种关怀、奉献和责任,它不仅体现在孩子对父母的孝顺上,更体现在整个社会的互助和关爱中。
首先,孝是一种关怀。
作为父母的子女,我们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
无论是平时打个电话,关心一下他们的近况,还是定期回家陪伴他们,都是表达关怀的行为。
对于长辈的健康问题,我们还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医疗资源,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细微的关怀,可以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和温暖,建立起家庭之间更加紧密的纽带。
其次,孝是一种奉献。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辛辛苦苦地抚养我们长大,给予我们生活和教育的支持。
作为孝顺的子女,我们应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这种回报可以是经济上的支持,比如帮助父母分担一些生活压力。
同时,也可以是精神上的陪伴,争取更多的时间与他们相处,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同时,帮助父母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承担家庭责任,也是奉献的表现。
此外,孝也是一种责任。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积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对于年老体弱的父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关心和照料他们的生活。
比如陪伴他们参加体检、购买日常用品、处理家务等。
在他们生病时,我们还应该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医疗资源,并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
通过积极履行孝道责任,我们可以给父母带来温暖和幸福。
除了对父母的孝顺,我认为孝也应该体现在整个社会的互助和关爱中。
我们可以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传递孝道精神,激发更多人的关爱之心,构建和谐社会。
此外,我还相信孝与其他美德如诚信、友善和宽容等相辅相成。
只有将这些美德融入生活中,我们才能建立起更加和谐、温暖的社会。
综上所述,孝是一种关怀、奉献和责任的表现。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上,更体现在整个社会的互助和关爱中。
浅谈从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孝道
浅谈从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孝道一、传统孝道观的演变和发展在中国早期社会,最初意义上的孝道仅仅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的范畴。
直至后来儒家把孝道从家庭推向了社会,把孝移到“忠”上,将忠孝视为一体,从而使孝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孝道成了同时维系家族和社会道德的纽带。
到了汉代,孝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且“举孝廉”,孝道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再到宋明时期,孝道更是被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愚孝在当时成为道德的楷模。
传统孝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从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孝道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对宗法的无限追求。
如对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祖先的崇拜等。
第二,善事父母,孝道的最基本的伦理意识和规范。
包括对父母的事生和事死。
事生是指养亲、敬亲、顺之以行、谏之以礼;事死则是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及继志述事、大孝终身慕父母。
第三,修身、忠君、敬老。
此乃是由孝道衍伸出来的社会道德伦理意识和规范。
二、传统孝道的内涵依据孔子对孝的要求,子女要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中,对父母要常怀关爱之情,这是孝敬老人的最低要求。
当我们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亲开始衰老,甚至生活上难以自理。
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儿女的照料。
因此,这个时候子女要保证父母物质生活的需求,做到有吃、有穿、有住,生活不受饥寒,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
“明礼之人,必有爱心”。
父母作为自己最亲近的人,爱父母是自然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如果连父母都不供养,老人吃饭都成问题,哪还能谈得上“孝道”?“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养亲尊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内容,是我国古代的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修养问题。
《礼记》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两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表明了养亲尊亲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原则,也是继承和推崇传统孝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浅谈孔孟的孝道
浅谈孔孟的孝道孔孟孝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表现。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子和孟子被誉为孔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倡孝道,对于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孟孝道强调的是对父母的尊敬与孝顺。
孔子提出了“孝”这一重要概念,并将其列为人们应当遵循的基本品德之一。
他说:“孝在在亲,顺在事君。
”他认为孝顺父母是处世之道的起点。
而孟子则进一步提出了“悌”,强调了兄弟之间的互敬互爱。
孔孟孝道提倡的是人们对家庭伦理的尊重和遵循,是对于亲情的珍视和维护。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这种孝道的理念一直都是中国社会所推崇的美德。
孔孟孝道注重的是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在孔孟看来,孝道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伦理。
他们强调孝道可以使家庭和睦,可以使社会和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至上的、亲情是最重要的,因此孝道在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孔孟孝道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普世的价值,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传承。
孔孟孝道也是对于道德规范和品德修养的一种提倡。
孔孟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敬,更是对于自身的修养。
他们认为孝道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感情,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在孔子的《论语》中,他常常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强调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统一。
孔孟孝道也是对于道德规范和品德修养的一种提倡。
孔孟孝道的影响也不仅仅是在中国古代社会,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一直都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孝道理念一直都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孟子的理想境界一直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一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而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孔孟孝道的影响也还在继续,人们对孝道的追求和传承也始终未变。
浅谈我对孝的认知
浅谈我对孝的认知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一说,在中国人们把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看做基本的道德规范,通过《中华传统礼仪》这门课的学习我也深深的认识到孝不仅仅是一句话一个动作,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体现,我们能在这个社会立足不仅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我们存在的地方就有关系、有感情、有生活、有爱.提到孝,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爱;是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就是我的理解,身边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父母健在的时候是我们的保护伞,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我们,就像别人说的“只有为人父母才会理解那份不顾一切最无私的爱”,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最爱我们的人,所以不管现在我们处在何种年龄、何种身份地位,都不要忘本,抓紧时间尽我们的孝心,懂得真正的孝顺,不仅仅是要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更要考虑父母的精神生活,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依靠,长大后我们就是父母最大依靠,父母需要的是亲情,父母害怕的是孤单寂寞,因此我们在为物质拼搏的同时,别忘了父母更需要的是我们,作为我个人,将来只要我有时间,我会用最多的休息时间去陪他们,就像那首《常回家看看》歌词中写的一样,和他们多交流,让父母对我的工作我的生活了解,以免他们产生不必要的担心和牵挂。
其次,另一方面我对孝的理解是要有所选择的投其所好,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读书写字,慢慢长大父母又用他们的言行教会我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待人接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观、世界观、价值观,也许我们的思想和父母出现了分歧,于是我们开始叛逆甚至不满父母的行为。
每个人都经历过叛逆的时期,可是在我身边的种种例子告诉我,曾经越是叛逆的孩子后来越是会孝心泛滥,会更懂得爱父母。
是的,就好像曾经偏离的越远后来就越懂得紧紧抓住那个主线不放,当我们生活在异地,离开父母时间越来越长,就会突然觉得亲情越来越重要,在外面这个不安全的社会中,我们随时会伤痕累累,才发现曾经父母对我们是多么的宠爱,即便是骂也是那么温柔,现在当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社会的时候才发现曾经我们是多么幸福,所以现在不管我们多忙多累记得经常打个电话回家和父母聊聊,他们渴望的不是我们干出多大成绩,或许只是每天的一句“爸爸、妈妈”,现在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去用父母希望的方式去爱他们,做一些让他们开心的事,回想曾经他们也是这样孜孜不倦的做着让我们开心的事,那时也许他们很忙很劳累,可是他们也一遍一遍的逗着我们开心,今天让我们也用心的为他们一次.父母养育了我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也是他们让我明白了为人父母的不易,所以以后不管我们在哪里,要记得父母,而且更要趁现在还在他们身边,就要及时的孝敬他们,还是那句话,世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中国的孝道传统
中国的孝道传统引言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的孝道观念自古即存在,并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的孝道传统。
历史上的孝道传统在古代中国,孝道被视为家庭伦理的核心,对于子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孝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孝顺。
除了《孝经》,其他经典如《诗经》和《论语》也都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孝道的核心概念是孝顺父母,尊敬祖先。
在古代,儿女们要牢记父母的恩德,无论是生活中的关心照顾还是精神上的慰藉,尽最大努力支持和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是一个人品格的标志。
孝道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孝道不仅在个人和家庭层面上起着重要作用,还对中国整个文化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孝道与其他伦理观念如礼仪、道德、道德经济等相互关联,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观。
孝道观念还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强调了家族的地位,作为家族的核心,孝道的实践是传宗接代和家族延续的基础。
同时,孝道的传统也延续到了政治和社会治理层面,形成了以君主和臣子、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现代社会中的孝道传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孝道传统在一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核心价值依然深入人心。
尽管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追求个人价值,但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对孝道传统抱有敬畏之心。
现代社会中的孝道传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庭观念仍然非常重要,尊敬和孝敬父母是婚姻和家庭的基石。
其次,中国人普遍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延续,尤其是长子或长女的角色承担着传统家庭价值观的继承责任。
同时,社会对孝道传统的重视也从法律层面得到了体现。
中国法律规定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并有相应的法律程序来保护被虐待或遗弃的老年人。
这些法律措施旨在强化孝道观念,提醒人们对年长者的关怀和尊重。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被儒家经典所极力弘扬和推崇。
在儒家经典中,对于孝道的探讨广泛而深入,从各种层面和角度展示了孝道的内涵和价值。
本文将从《论语》、《大学》、《中庸》三本经典入手,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我们来看《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表明了孝弟与仁道的关系,将孝道置于道德伦理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孔子认为孝道是仁道的根本,没有孝道就无法真正体现仁爱之心。
而孔子对于孝道的理解也非常深刻,他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继承家族血脉是子女最重要的责任,是对祖先的尊重和延续。
他还提出了“弟”的观念,认为孝道还表现在兄弟之间的亲情互助中。
这些观点都表明了孔子对于孝道的高度重视和细腻理解。
我们来看《大学》中关于孝的论述。
《大学》认为,孝道是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的基础。
它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标志,其中的“齐家”就是强调孝道在家庭伦理中的地位。
《大学》还提到了孝道的具体实践方式,如“弟则生友,友则成仁”等。
这些表达了孝道与其他伦理观念(如友爱、成仁)的契合和相互促进关系。
《大学》还强调了孝道的持久性和延续性,指出孝悌应该贯穿整个人生的各个阶段和方面。
这些观点展示了《大学》对于孝道的全面认识和系统阐述。
我们来看《中庸》中关于孝的论述。
《中庸》认为,孝道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孝道的实践是要始于内心,最终体现在行动中。
《中庸》还提到了孝道的境界,认为达到“子之爱父”、“子之爱兄”、“子之自爱”这三个层次的人,才能真正称得上具备孝道之心。
这里的“子之自爱”是指自我教养、自我完善,也就是《中庸》所强调的中正之道。
这些观点展示了《中庸》对于孝道的理性探讨和精神追求。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可以看出,孝道在儒家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
它体现了儒家对于家族伦理、社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全面论述,深刻揭示了孝道与仁爱、友爱、成仁等伦理观念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
中国文化与孝道浅谈
中国文化与孝道浅谈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且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孝道一直被认为是作人的关键,其他一切人性的美德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
孝道产生仁义道德,仁义道德是儒家学说的主要精神,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圣孟子曾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要养成“仁民而爱物”美德,需从“亲亲”的孝道开始。
如果从孔子开始算起,那么儒家文化传统至少已延续二千五百多年了,虽然其间虽然屡遭批判,甚至有“焚书坑儒”、“打倒孔家店”的暴烈行为,但其结果不过是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荡起阵阵涟漪而已,儒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产生动摇,其适应性真可以说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特的。
①在其孝道的影响下,中国以前产生了极辉煌的文化。
无数知识分子以自己是儒生而自豪,以成为大儒为终生奋斗目标,甚至有人起名为“学儒”、“法儒”、“继儒”,说到底,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读书人从根本上仍然是十人九儒,连今日中国基督教内有识之士都呼唤教会早日出现更多大儒!对整个中国社会来说,儒学并未过时,它仍然是我们身边的哲学。
因此,作为中国基督徒应该从《圣经》、基督教信仰角度把孝道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加以发扬。
孝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之一,正如人们常说,华夏五千年文明由儒、释、道构成。
孝道成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信仰沟通的桥梁之一。
我愿作肤浅的探讨,不妥与不足之处祈望方家斧正!、一、什么是孝道“万恶淫为首,百事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孝道的提倡与重视为世界各国之冠。
《辞源》对“孝”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如《书尧典》:“克谐以孝”,《论语学而》:“弟子人则孝,出则梯”。
《现代汉语成语词典》对“孝”是这样解释的:1、指尽心奉养父母并无条件服从。
2、指居丧的事,又指丧服。
在汉语语境里,“孝”字不仅仅对父母“尊敬”,也包括“服事”、“供养”、“使之快乐”等意思。
围绕“孝”出现了诸如:①“孝子”指孝顺父母的儿子,同时也指为逝去的父母居丧期间的儿子;②“孝友”指孝顺父母与友爱兄弟;③“孝弟”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④“孝子贤孙”指孝敬父母的子孙。
浅谈“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
浅谈“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摘要】孝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的高中生也逐渐意识到了孝道文化的重要性。
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其品德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并影响其人际关系。
通过传承孝道文化,可以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
推动新时代高中生以孝道文化为引领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高中生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孝道文化、新时代、高中生、家国情怀、品德修养、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全面发展。
1. 引言1.1 孝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孝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之一。
自古以来,孝道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不衰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敬父母、孝敬长辈被视为一种美德和道德规范,孝道是一种家风、社会风尚,也是道德规范的核心之一。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仅体现在道德层面,更体现在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方面。
孝顺父母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也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人格品质的体现。
孝道文化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家庭生活中,更体现在社会风气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中。
孝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价值观念。
在当今新时代,我们依然可以从孝道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2 新时代高中生对孝道文化的认识与实践在新时代,高中生对孝道文化的认识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孝道观念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淡化,但是其核心理念依然深受尊重和重视。
新时代的高中生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性,他们对传统孝道文化有着不同的解读和理解。
浅谈中西方孝文化差异.doc
浅谈中西方孝文化差异.doc
孝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它强调对父母的尊敬、照顾和关爱。
虽然东西方的孝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
1.在中国文化中,孝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它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孩子们通常会以尊敬、照顾和关爱父母为荣,并将孝行看作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尊重父母不仅体现在言语上,还体现在行为上,包括为父母做饭、打扫卫生、照顾生病的父母等。
孝顺父母被认为是一个人修身成德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之一。
2.在西方文化中,尊重父母也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但孝并不像在中国那样强调。
在西方文化中,父母更多的是被视为朋友和顾问,而孩子们的义务不是像在中国那样追求孝顺和顺从,而是尊重和信任他们的父母,并在他们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支持。
总的来说,东方文化中的孝强调子女应该为父母做任何事情,无论是行动上还是言语上,而西方文化中的孝强调尊重和信任父母,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文化差异反映了东方和西方在家庭关系、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
浅谈“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
浅谈“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被视为一种高尚的美德,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
它代表着对父母的尊重、关心和照顾。
在新时代,虽然社会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但是孝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对高中生的生活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孝文化对于高中生的家庭和亲子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如今,很多家庭的父母都在忙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经常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和关心。
而孝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和关心父母。
高中生如果能够理解和传承这一价值观,就能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需求和困扰,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情感状态,这对于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
孝文化对于高中生的修身养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新时代的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竞争。
孝文化提倡的诚实、正直、问道和恪守道德规范的价值观,对于高中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和道德修养非常重要。
通过尊重师长、尊重他人的努力和付出,高中生能够培养出谦逊、宽容和感恩的品质,从而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
孝文化对于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学校和社会中,高中生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而孝文化鼓励高中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通过培养孝文化,高中生能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孝文化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和孤独等问题。
而孝文化注重家庭和谐、亲情和爱心,为高中生提供了一个稳定和安全的情感支持系统。
通过理解和传承孝文化,高中生能够更好地化解内心的负面情绪,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孝文化在新时代仍然对高中生的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可以帮助高中生建立良好的家庭和亲子关系,塑造良好的人格和道德修养,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和领导能力,并保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推广孝文化,使其在新时代的高中生生活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浅谈孝敬父母
浅谈孝敬父母篇一:浅谈孝敬父母浅谈孝敬父母作者:白莲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不仅有条件敬近边的神灵,也有条件外出敬神。
我不知道世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神,只看到大多数人在敬神——观音菩萨和财神爷等,祈求观音菩萨保佑我们平安,祈求财神爷给我们带来财富。
人的信仰自由,我们喜欢敬神,求个平安和发财,无可厚非。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把父母放在一边不管,只信神灵,就有必要反省我们的行为了。
在儒教中,百善孝为先。
不管是相信佛教的人,还是有其他信仰的人,首先应孝敬父母。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这是我们应该孝敬父母的第一个理由。
世上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是父母给的,无论父母是贫贱还是富贵,是健康还是伤病在身,是勤劳善良还是好逸恶劳,作为子女的我们都应该孝敬父母。
从小要爱家,与父母多沟通,关心父母,愿意为父母分忧,或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感到高兴和自豪。
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从我们身上的一举一动中,可以体验做父母的幸福和快乐。
因为这幸福和快乐,父母不惜一切保护我们,给我们一个安身立命的家。
因为有家有父母,任何时候的我们,受到任何委屈和挫折,都不会感到孤独和失望。
孝敬父母就是爱家,为我们的心灵安家。
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成人,这是孝敬父母的第二个理由。
世上最讲奉献的是父母,他们在培养我们成人的各个阶段,从不讨价还价。
特别是母亲,十月怀胎之后一朝分娩,自己没吃任何东西,也要给孩子喂奶。
从喂奶、换尿布到穿衣、喂饭,再到牵着孩子的手教孩子走路,再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再从找工作到结婚成家,哪一个阶段哪个细节,没有父母的牵挂和无私奉献?正因为有父母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帮助我们学会做人、做事,我们才有今天。
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在父母面前做得越好,父母越高兴,我们的压力和负担越小,在工作及其他方面就越有干劲,也就是说,孝敬父母能够给我们的人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良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更加自信,充满活力和热情。
中国孝文化浅析
中国孝文化浅析中华民族历来把忠孝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率先垂范的民族。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主要是指忠国孝亲等伦理方面。
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忠国孝亲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对孝文化进行了肤浅的对学习,希望广大学友批评指正。
标签:孝文化浅析一、孝文化的起源1.生产力的角度尊敬长辈和父母观念的产生,是以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劳动产品有所剩余和人类自身价值的觉醒为前提的。
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状况来看,人们过着“食不裹腹,衣不遮体”的艰难生活,很难说做到尊亲孝老,个体为了维系生命和种族,甚至发生“人吃人”的现象,无所谓孝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祖先进入到新时期时代,可以收获更多的食物,足够养活曾经传授年轻人打猎、扑鱼、耕种等等技艺的年老者了,孝文化于是乎开始产生。
从我国古代24孝之首“孝感动天”可以印证孝文化的起源时间——舜的事迹,就是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新石器时代。
2.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孝”字的甲骨文,只有老人的长发,没有老人的身手。
长发之下,是个孩“子”。
金文中的“孝”,上半部像一个老态龙钟、佝偻着的老人;下半部是一个孩“子”的形象。
整个字形看上去像是一个孩“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以此来表达中华民族所提倡的尊敬老人的社會风尚,展现了“孝”的原义。
到了小篆时期,从“孝”字仍然可以看到最初的象形。
《说文解字?老部》云:“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
”这一解释符合“孝”字所体现的观念。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父母尽心奉养并尊敬二、古人为何重孝1.孝是一切德行的本源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是一切德行的本源,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由此而生。
孝是德行的大根大本,一切的德行都从孝延伸出来。
这个我们从“入则孝”就可以体会得到。
《孝经?三才章第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是天经地义的自然之道,是万民百姓必須实行的深富亲情色彩,人的长幼之間以及人与人、人与社會、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則定位、处理方式、思維模式与行为准则。
浅谈孝伦理
浅谈孝伦理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其出自《诗经》中的古老孝经,讲究孝于父母。
伦理有着不同的时空,从古至今,孝伦理思想一直在不断发展演进。
孝伦理意味着尊重父母,尊老爱幼,重视年长者,珍惜年轻者,爱护养亡者,崇尚尊重他人,把自己放到别人之下,把家庭放到国家之上,把国家放到上天之上,全心全意,无私无畏地履行孝道。
实践孝道需要具备的条件首先是思想的照顾,尽管父母已经老了,但仍然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多多关心照料,尊老爱幼,及时照顾孝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需要;其次是生活的照顾,要帮助他们处理家务事务,及时关心他们的生活;第三是精神照顾,要多多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分担忧愁,从而把他们心放下,带给他们更多温暖和慰藉。
在当今不断变化的时空背景下,实践孝道已经具备了另外一种意义:儿女要支持老人的言行,并为老年安全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
在当今,只有践行孝道,才能真正建立父母心中的孝心,以及家庭的孝德。
总之,实践孝伦理,不仅是以真心孝敬父母,更重要的是要贯彻孝道文化,实现真正的优秀孝顺和师承孝道。
实践孝道,可以有助于加强社会关系,提升社会进步精神,不断推动朝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繁荣发展。
浅谈中华传统美德——孝道
浅谈中华传统美德——孝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淀和指导,任何个人的成长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哺育。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结合传统进而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引向深入,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德才双优的培养目标。
一个人的孝意识起萌于知晓人事之时。
什么是孝?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可见,善事父母、敬爱父母是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孔子在《论语》中对“孝”作了一系列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1.“能养”,即给父母衣食等物质方面的供奉。
2.尊敬,对父母还要尊敬,只养不敬与养犬养马没什么区别,不能算尽孝。
3.和颜悦色,在父母面前要经常保持和气、愉悦的容色。
4.“无违”,指事奉父母要不违背礼的规定,包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不远游’等。
5.“几谏”,即父母做了错事要婉转劝说,父母不听也要“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一、对传统孝道推陈出新毛泽东同志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
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指导方针,也是继承中国传统孝道具体的指导思想。
二、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但在封建社会被大力提倡和推行,就是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和共产党人也予以倡导和践行。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认为是道德伦理的核心之一,被儒家视为治国安邦、修身养性的基石。
儒家经典中形形色色的孝道,体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种种情形和人们对孝顺的不同认识和实践,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中的孝道《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孔子讲述了不少关于孝道的故事和观点。
孔子认为孝顺是仁德之本,它能够赢得父母和祖先的敬爱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爱心。
孝道要求子女对父母尊敬和顺从,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卫灵公》)这表明孝道是仁道的基础,只有尊敬长辈、顺从父母,并矢志不渝地践行孝道,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孟子》也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在书中孟子对孝道的阐释十分深刻。
他说:“父母爱之,亲之生也;长者敬之,尊之主也;强者暴之,贵之不得已也。
三者示爱,三者示敬。
”(《孟子·公孙丑上》)这说明孝道不仅要表现出尊敬长辈,更重要的是要表达爱,要让长辈感受到自己的感情,关心他们的感受,体谅长辈的苦处。
此外,孟子还提出,孝道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不仅子女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老人和长辈也要尊重年轻人的观点。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体系。
其中对孝道的讲述也非常重要。
《大学》说:“自古皆有四敬,瞻(尊敬)天之神而远之,瞻君之官而远之,瞻长者而养之,瞻士之道而成之。
父母者,人之本也,本固则事祖宗,事祖宗则长久。
”(《大学》)这表明孝道要求我们顺应天命,敬仰天神,尊重社会规范和长辈,坚持传统的人文精神和美德,让孝顺的心灵成为一种家庭和社会的基础。
综上所述,儒家经典中对孝道的陈述丰富,无论是《论语》、《孟子》还是《大学》,都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道贯穿于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在家庭、社会和国家建设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刻领悟和践行。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孝
怀 的 朝 代 才算 是一 个 真 正 实 现 孝治 天 下 的 圣 朝 , 也 是 李 密 所极 力推 崇 的 治 国 方略 ; 这 宋 王 应 麟 日 : 孝 则生 福 , 身 莫 先 于 孝 。 “ 治 ” 孝 、生 的作 用 。 采 袁 文 中 , 多 语 句 都 是 针 对 “ ” 义 上 的 一 这 是 强调 “ 有冶 身” “ 福 ” 很 孝 含 袁 中 亦可 动 天 地 , 感 种 解 释 , 这 些 文 字 内容 上 可 以 将 “ ” 在 孝 概 在 《 氏世 范 》 更指 出孝 “ 之 清 括 为 两 个 方 面 的 含 义 : 先 第 一 点 , 谓 鬼 神 ” 超 凡 脱 俗 的 功 用 。 代 王 永 彬 《围 首 所 “ ” 是 指 一 个 家庭 父 母 与 子女 之 间的 关 炉 夜 话 》 力推 “ 善 孝 为 先 ” “ 存 仁 孝 孝 就 更 百 ,常 系 , 现 出 的 是 一 种 伦 理 关 系 , 这 种 伦 理 心 , 天 下 凡 不 可 为 者 , 不 忍 为 , 以 孝 体 而 则 皆 所 。 只要 有 仁 孝 之心 , 关 系 必 须 要 体 现 出子 女 对 于 父 母 的 “ ” 居 百 行 之先 ” 在 他 看来 , 善 、 错 “ ” “ 之 类 的 内容 , 些 子 女所 做 出的 人 们 就 不 会 忍 心 去 做 那 些 坏 事 、 事 。 利 、 养” 这 行为就是对 “ ” 孝 的一 种 体 现 ; 在 第 二 种 2. 古代 文学 中对 于 “ ” 形象 上 的描述 而 2 孝 在 含 义 中 , 孝 ” 最 初 的家 庭 伦 理 关 系 , 慢 “ 从 慢 在 我 国 的 古 代 文 学 作 品 中 , 了 对 除 孝 的 的 转 变 为 家庭 道 德 规 范 的 集 中体 现 和 最 高 “ ” 内容 以及 相 关 意 义 进 行 诠 释 之 外 , 孝 而 表 现 , 随 着 时 代 的不 断 发 展 , 家 庭 规 范 还 塑 造 出 了 大 量 形 象 的 “ ”, 在 这 些 为 而 从 文 学 作 品 当 中 , 般 都 是包 括 两 个 类 型 : 一 一 个 是 由历 史 上 真实 的 孝 道 人 物而 进 行 描 写 的 文 学 形 象 , 另 一 种 则 是 完 全 虚 构 出 来 而 的文学形象。 这两种类型中, 在 前者 是 对 历 史 的 客观 描 述 , 后 者 则 是 属 于 文 学 创 造 而
浅谈孝道思想及当代价值意蕴
浅谈孝道思想及当代价值意蕴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自古以来,孝道一直被视作中华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观,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尽管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孝道的意蕴和当代价值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孝道思想的渊源和内涵孝道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孝道是孔子提倡的“五伦”之一,是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孝道强调子女应该尊敬父母,孝敬长辈,维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孝道思想的内涵包括尊敬父母、顺从长辈、恩德回报、忠诚守信等内容。
在孝道的理念中,孝顺父母被视为儒家伦理的核心要义,是道德修养和品德境界的重要体现。
二、孝道思想的时代意义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古代起到了重要的社会作用,而且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孝道思想弘扬家庭和睦,推崇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当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和社会变革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传统家庭价值的传承和强化,促进家庭和睦、和谐。
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当代全球化进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塑造国民的精神品格和道德观念,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孝道思想虽然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但是由于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孝道思想的内涵和意蕴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孝道思想的内涵逐渐扩展到了社会公德、社会责任等方面。
现代社会中,孝道思想已经不再仅仅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顺从,更多的是在社会伦理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拓展。
孝道思想强调个体对社会和整个社会大局的忠诚和奉献,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伦理价值。
在当代社会中,孝道思想更多地强调了公平和公正的价值观念,认为孝道不仅仅是孝敬父母,更是一种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孝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经典中有很多关于孝道的论述,下面我将从《大学》、《论语》和《孟子》三部经典中选取几篇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孝道。
我们从《大学》中来看。
《大学》是儒家经典中的一篇论文,是儒家思想的起源之一。
其中有一段话写道:“家有常礼,所以成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不行。
”这段话强调了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按照儒家的观点,礼仪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孝道的具体体现。
在家庭中,子女应该按照规定的礼仪行事,尊敬父母长辈,孝顺父母,尊重家庭内部的秩序。
通过遵循常礼,家庭才能和谐有序,子女也才能成才立业。
从而这段论述强调了孝道与礼仪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论语》中的论述。
《论语》是儒家经典中的一部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
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意味着孝道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孩子在父母面前尽心尽力,尽孝尽顺。
孔子认为,孩子应该先孝顺父母,和父母保持亲密的关系,不离不弃,不远游,而且出外游玩时也要遵守规定的行为准则。
这样的话体现了孝道对于父母的尊重和孝敬。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孟子》中的论述。
《孟子》是儒家经典中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来源。
在《孟子》中,提到了孝道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孝之于国。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意味着孝道不仅仅是对于父母的尊敬,更是对于国家的责任和报答。
按照孟子的观点,孝道不仅表现在对于父母的尊重和孝敬,同时也包括对国家的关心和奉献。
孝道与国家的对应关系,提醒我们要关心社会大局,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论述强调了家庭礼仪的重要性,指出了孝道的第一要义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孝敬,同时也提出了孝道对国家的责任和报答。
这些论述的核心观点都是为了强调孝道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今天,尽管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古代经典中的孝道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中国的孝文化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所有的父母几乎毫无例外地会对自己的子女施与无限的关爱,尤其在他们年幼弱小的时候,就连动物也是如此,人对父母的这种爱的回馈就是“孝”。
孝的观念,要远远早于孔子时代。
由孔子时代往前推算两千多年,一位种地的普通农夫,其生母早逝,后妈性情粗暴、凶狠,同父异母的弟弟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但这位农夫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
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
他在山下种田时有大象帮助耕地,有小鸟帮忙除草。
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为妻,并把帝位也“禅让”给他。
这位农夫就是“舜”,他的孝行被列入古代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动天”。
意思是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古代有关“孝”的典籍很多,《论语》中有多处谈到孝;《孝经》据说是孔子所作,计有十八章之多,其实合计不过2400个字,后人关于孝的规范多是由此书发挥引申出来的;《弟子规》是古代学堂中的日常行为规范,其第一章叫“入则孝”,集中讲了孝的要求。
另外流传比较广的有“二十四孝图”,有图有故事,记录了从尧舜至清朝的孝子的故事,还有佛教的《百孝经》,在84句七言诗
文中含有100个“孝”字,现在更有念诵歌唱的音视频,通俗易懂,是古今民间劝人行孝的好教材。
什么才叫“孝”,在大庭广众之中给父母洗洗脚就叫“孝”吗?我大体浏览了上述典籍,总结出古人提倡的“孝”有含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父母费心、担心或伤心。
《孝经》中孔子对曾参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为人父母的都深有体会,从小到大,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出问题。
如果孩子自身不注意安全,出入无常,身处险地,或打架斗殴,胡作非为,使父母整天为之提心吊胆,甚至导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恶果,无疑是最大的不孝。
所以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在病重将死时,就把自己的弟子叫到身边来,现身说法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你们抬起我的手和脚看一看,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其原因是我一生小心谨慎,不使自己受伤,时时刻刻,象面临深渊,象踩在薄薄的冰面上,从今以后,我不用再那么小心了,你们可要象我以前那样小心啊。
所谓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冬天穿得暖和和的,夏天弄得干干净净,早晨到时起床,晚上按时休息,学习时期认真用功,工作时期扎扎实
实,该结婚时要结婚,该生子时要生子,结交正派的人,不做违法的事……这些生活上的事情,不让父母费心,也是“孝”的表现。
其二、在现有物质条件下,满足父母的生活所需,尽到赡养的义务,使父母吃得饱,穿得暖,生病时得到治疗,年老体弱时,生活起居有人照料。
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不少在物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赡养孝顺父母的例子。
如“拾葚异器”中叙汉代蔡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遇到赤眉军,赤眉士兵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又如“行佣供母”中的江革,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孔子的弟子子路,小时在家挖野菜为食,拜孔子为师后,常常从百里之外的曲阜背米送回老家平邑(子路的老家平邑城关镇离我老家只有十来里路左右),供养远在家乡的父母。
其三、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孝”更多地包含一种情感或态度在里面,故有“孝顺”、“孝敬”等词语组合。
《弟子规》很通俗地诠释为“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论语.为政》子游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现如今提到孝这个词,一般人理解为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可是人们同时也能喂养狗或马之类的宠物。
如果没有‘敬’字在其中的话,供养父母和喂养犬马之类的动物有何区别?”(原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如今对孩子进行孝的教育,如果不从感情或认识方面使他们领悟孝的内涵,只是布置类似“给父母洗脚”之类“孝”的作业,我觉得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其四,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谈到孝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以上三个层面讲的是父母活着时要事之以礼,孝的第四个层面即是父母去世之后应“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即按照当地的风俗礼节埋葬、祭奠去世的父母。
孔子平生不言怪力乱神,季路问到怎样对待鬼神和死亡的问题时,孔子也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对于鬼神持怀疑的态度。
但孔子对于祭祀却非常认真的。
有一次在祭祀时,好算经济账的子贡想把当作祭品的活羊省掉,孔子不同意,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爱惜的从周公那儿流传下来的祭祀的礼制。
宰予是孔门之中比较有怀疑精神的弟子,一次对孔子说:“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我觉得有一年的守孝时间就行了。
”孔子大不以为然,背地里批评
宰予说:“宰予太不孝顺了。
三年的守孝时间,是从周朝传下来的天下人都遵守的丧制,这源于小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母亲的怀抱。
宰予难道没从父母那儿得到三年的哺乳护佑之爱吗?”
古代中国把“孝”置于很高的地位,封建皇帝推崇“以孝治天下”,二十四孝故事中记有周文王和汉文帝刘恒的孝行,周文王一日数次去看望老母亲,汉文帝的母亲得了病,他每次都要尝尝汤药的温凉,亲自伺候老母亲吃下才放心,由此可见,“孝”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
所谓“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专业性的文化知识可以不学习,孝悌不可不懂。
当我们面对诸如“留日大学生机场刺母”、“北大毕业的公务员打伤老父,辱骂母亲”等案例时,更能体会到这句古训的深意。
《论语.学而》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意思是说,家庭中的孝子,走上社会后,很少会和领导对着干、和同事闹不团结的,更不会参与反社会的活动。
所以,《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这一品质,开始于事奉父母,延伸到忠于国家和君主,最后会成就自身的功名和事业。
这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