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混业经营制度的产生与中国金融制度的发展
中国金融业应对国际混业经营潮流冲击的探讨
【 关键词 1金融 业
一
混业经营
分业短营
、
国内分业经 营制度将受到国际混业经营潮流的巨大冲击
1中 国实 施 分业 制 度的 国 际环 境 与 美 国不 可 同 日而 语 。 全 球金 融 自由 化 在 和 经 济 一体 化 的 浪期 中 . 中国 的 金 融 业 不 是 孤 立 的 , 要 受 到 整 个 国际 金 融 体 它 系 的 影 响 。 国 金 融业 目前 面 临 的 国 际环 境与 美 国当 初 的 情 况 有 所 不 同 。 国 中 美 的 分 业管 理 制 度之 所 以在 相 当 长 的历 史 时 期 当 中能 站稳 脚 跟 ,有 三 个 基 本 因 素 : 是 美 国的 经 济 实 力 非 常 雄 厚 , 它在 当 时 的 国际 货 币 体 系 中 占据 最 重 要 一 使 的 地位 . 元 的 国 际货 币 地 位 十 分牢 固 , 美 国 的金 融企 业 在 国际 上 的地 位 不 美 使 可 动 摇 ,因 此 当 时 实行 分业 管 理 不会 对 美 国 金 融企 业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造 成 不 利 影 响 ; 是 当 时 美 国 银行 的 资 本 规 模 已 经 十 分 庞 大 。 论 商业 银 行 业 务 或 投 资 二 无 银行 业务 都 在 世界 上处 于 领 先 地 位 .因此 将 投 资银 行 业 务 与 商 业 银 行业 务 分 离 对 金 融企 业 的实 力 打 击 不 大 : 三是 当 时 的 电子 计 算 机 技 术 还 不十 分 发 选 . 银 行 国 际化 程 度 不 高 ,其 它 国家 未 实 行 分 业 管理 的金 融 企 业 要 想抢 夺 美 国 金 融 企业 的 市场 份 额 成 本较 高 , 分业 后 的 美 国盎 融企 业 面 临 的竞 争 尚不 如 现 在 这 样激 烈 。 中 国 的金 融企 业 不 具 有 这 些 有 利 条 件 . 分 业 制 度 得 以实 施 的 主要 但 其 躁 因 是 中 国 的金 融 市场 的开 放 度 还 比较 低 , 业 面 对 外 资 的竞 争 威 胁 还 不 太 。 企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
也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金融分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实行分业经营,对于规范我国的金融秩序、降低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整个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等都有重要作用。
但是从长远看,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分业经营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世界金融发展格局的变化直接威胁中国的分业经营制度。
银行传统的存贷款间接融资业务比重越来越小,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混业经营证券、保险、信托和衍生金融业务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金融业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及早行动,以求在未来开放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现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
在分业经营制度下,由于银行参与证券业务受到限制,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由此影响到证券机构的市场运作及策略,表现出很强的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
银行业和证券业都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3.网络经济不断扩展,使国别概念淡化,具有很强的全球化和超国界性的特点,将会对中国金融经营制度发生强烈的冲击。
虽然我国目前仍实行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但是网上信息流和贸易流将有效冲破国家壁垒,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
不断发展的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将对中国金融现行分业经营制度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发展必然要求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
1.混业经营可以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加快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
金融业的分业经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但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了做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相互沟通、协调发展,我国在金融市场领域已经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这些都是在对金融市场理论认识深化的基础上,向混业经营方向所迈出的前进步伐。
试论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总第92期)J ou r nal0f t he Par t y Scho ol0f C PC Z he ngzhou M uni ci pal C om m i t t ee N o.2。
2008(Sm.92)经济研究试论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李海燕(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计划财务处资金管理科,河南郑州450000)摘要:金融业混业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形成混业经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混业经营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其中银行间的并购是主要形式。
混业经营对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
关键词:金融业;混业经营;影响中图分类号:F1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08)02—0064-02金融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市场早已实现全球连通,24小时作业,资本在全球流动;二是银行业跨国并购、混业经营,形成了一个个真正的金融航空母舰。
这一发展冲破了传统金融业的存款、贷款业务与投资业务之间的藩篱,也抹平了证券、银行与保险业之间的界限,使得金融机构不仅可以在一个国家内,而且也可以在全球内提供金融服务,不仅可以在一个领域提供金融服务,而且可以在全部金融领域提供服务。
一、混业经营在世界各国的分布情况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业从制度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历史,混业经营已成大势所趋(参看表1)。
表l主要发达国家(地区)从分业到混业的演变地点过去经营模式现在的经营模式混业(1999年11月4Et,以美国会美国分业废除《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为标志)英国分业混业(1986年)日本分业混业(1996年11月)德国混业混业瑞士混业混业(与保险业分开)荷兰混业混业卢森堡混业混业比利时分业混业意大利分业分业加拿大分业混业(1987年)分业(可持有非银行公司股份,但法国分业不超过30%)韩国分业分业(业务范围在不断放开)香港混业混业从上表可以看出,欧洲一些国家始终坚持混业经营制度,例如德国、瑞士和荷兰等。
美国混业经营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 南 省 轻 工 业 学 校 ,郑 州 4 00 ) 河 5 0 6
磨添
摘
要 :混业 经营提升 了美 国 融业的竞 争力,美国混 业经 营对 我 国金 融业的启 示是 :金 融体制 改革势 金
在 必行 ,改革方 向必然是走 混业经营之路 。
关 键 词 : 混 业 经 营 ;历 史 ;现 状 ;趋 势 ; 可行 性 中 图分 类 号 :F8 0 1 3.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号 :17 -4 9 2 0 ) 80 6 -2 625 0 (0 8 0 - 20 0
我 国金 融业 的现状 及趋 势
我 国 自 19 93年 以来 ,金 融 业 实 行 的是 分 业 经 营、分业管理的制度。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 深 入 和金融市 场 的逐步 完善 ,我 国 目前 已在政 策上 打破了银行 、证券、保险和基金业四业之间的资金 壁垒 ,为 下 一 步 规 范 “ 业 ” 经 营 奠 定 了 基 础 。 混 中国人 民银 行 于 19 98年 8月 1 9日颁 布 了 《 基金 管 理公司进入银行 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 和 《 证 券公司进入银行 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 ,允许证 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 入银行 问同业 市场 ;19 99 年 l ,中国证监会和 中国保监会 同意保 险基金 O月 进 入股 票 市 场 ;20 00年 2月 ,中 国人 民 银 行 与 中 国证监会联合发布 了 《 证券 公司股票质 押贷款管 理办法》 ,允许证券公司 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 资 基 金作 为抵押 ,向商 业 银 行 借 款 ;20 0 1年 1 O月 8 日开始 实行 的 《 开放式 证券投 资基金试 点办法》 中规定 ,商业 银行 可 以接 受基金管 理 人委托 ,办理 开 放式 基金单 位 的认购 、申购 和赎 回业务 ,可 以受 理开放 式基 金单 位 的注册 登记业 务 。 以上政 策 的 出 台,使得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得 业混 业经 营 的定义
混业经营:金融业发展的趋势
混业经营: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一、现阶段实行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九五”期间,我国政府相继颁布《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确立了分业经营的体制框架。
实践证明,这样做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
目前我国金融业仍有必要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分业经营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4大国际银行的现状是,一方面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另一方面却又吸收着高额的居民储蓄。
近年来央行连续降息,投资工具的多样化,投资者开始积极寻求其他的投资保值方法,若不良贷款得不到妥善解决,一旦储蓄的增量弥补不了不良贷款的增量,金融危机就可能爆发。
只有在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才能够有效保护投资人存款人的利益,分业经营模式在现阶段是必需的。
此外,如果允许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混业业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因其资金优势而形成金融寡头,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
2.证券业: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将会助长证券市场的投机活动,造成证券市场虚假繁荣。
而采取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模式,有利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和稳定发展。
3.保险业:近年来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保险经营手段不够规范,理赔机制不够健全,保险公司自身缺乏有效的自律手段,险种不够丰富等隐患,一旦发生动荡性的事件,容易产生金融风险。
4.金融监管:目前监管水平不高,有关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手段措施也比较落后,专业人员和高质量信息缺乏,金融监控资源和经验都不足。
因此我国目前还不具备混业经营的监管环境和能力,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水平还远未达到混业监管的要求。
由此可见,在我国金融机构风险意识不强、内控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现阶段实行分业经营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是金融体系的安全的保证。
但是安全并不等于效率,混业经营体现了金融市场内部沟通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混业经营是适应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大规模资产重组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种主流趋势,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资本;发展混业经营,允许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相互持股,可优化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改善金融服务,增强综合竞争力。
中国金融监管现状及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之借鉴
中国金融监管现状及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之借鉴作者:巫利娟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06期摘要: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还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面对金融国际化、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等对我国金融监管发起巨大挑战,我国的这种分业监管模式是否适应如今金融领域的发展?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方力量妥协的结果,其在保护投资者、监管体系改革、防范系统风险以及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等方面推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对金融监管体系的改进,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改革;风险中图分类号:D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90-02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无论是经济学领域还是法学领域,提及和研究最多的莫过于“金融监管”这个词语,当然这也是有其独特背景的。
从正面来讲,《“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中小企业发展和壮大中对资金的需求等等;从反面来讲,一系列与融资有关的案件的爆发,中小企业担保链断裂等等都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把金融监管问题提上研究的日程,这已经是实务界和理论界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欲从我国当前金融监管现状及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和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措施,提出一些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
一、中国金融监管现状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还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的诞生是金融市场分业经营制度决定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金融国际化、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等给金融分业监管发起的巨大挑战。
(一)金融监管缺少协调机制2003年,我国建立了“监管联席会议机制”,这是在当前分业监管下,三会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的渠道。
虽然,这种协调方法在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下对于监管信息交流,重大监管事项磋商等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分工监管与混业经营之间的矛盾,即使人民银行具备一定的统一监管职能,但是,人民银行是不履行具体的行业监管职责的,因此,它也不能掌握全部的金融监管信息。
浅析中国金融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从美国金融经营模式的转变看中国金融业走向
产 ,信 用体 系遭 到毁 灭性 的 破 坏 。 当日 ,人 普 遍 认 为 ,银 l 』
行 、证 券 的 “ 业 经营 ”是 引 发经 济 迕机 的 主要 因 为防 【 混 危 机 的进 一 步 发 喂对 金 融体 系 造成 更 大范 围的 破坏 ,戈 国 国会
的 。依 据金 融 工具 的 不 同特 点 ,在 金 融业 内 部可 划 分 不 同的 子 既 能 分散 风 险 . 又能增 强 金 融竞 争 实 力 ,提 高 市场 故 率 ,同 日 l f
也 能 给 消 费 者 带 来 实惠 。 至 于 金 融 监 管 当 局迫 于 国 际 竞 争 压 的金 融 工具 可 实现 同 一金 融 功 能 ,因 此 ,金 融业 内的 各 子行 业 在 功 能 上 有 重 合 之 处 ,正 由于 金 融 本 身 的这 种 行 业 分 娄 的 特
言 ,即人 们 昕说 的 金融 分 业经 营 与 金融 混 业经 营 问题 ,这 是金 进行 股 票 、证 券 的投 资 和 买卖 ,还可 以 为 客 户 的 汪券投 资 进 行 营 ” 的经 济基 础 逐 步消 戋 . “ 业经 营 ” 的 芾J 也 已经 不 断 破 分 l 嚏 现 实所 突 破 。 从2 世纪9 年 代 中 后期 开 始 ,美 同金 融 \ 开始 进 0 0 1 ] , 入完全意 义 上的 “ 混业 经营 ”时 期 三 、金 融 混业 经 营 的 优 势 1 、信 息优 势 在 与企业 建 立联 系 的过程 中 ,在 做 出 贷款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力 ,也不 断 改变 对 金 融管 制 的态 度 ,或明 或 暗 求鼓 励 金融 机 构 的多 元化 经 营 ,在 严 格限 制 商 业银 行 务和 投 资银 行 、 的 同 务
美国混业经营制度的产生与中国金融制度的发展
改革 的步伐渐渐放慢 ,由于其 间出现 了两次经济过热的现象 , 导致宏观经 济和金融 发展被迫进行治理 , 专业银行 的业 务范围
被收拢 , 金融制度的市场化进程减慢 。19 年底和 19 91 92年底 ,
深圳证 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 易所 分别 成立 , 后的金融市 为今
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19 9 2年的金融过热 , 导致金融秩序比较混 乱 ,9 3 ,我国明确提出分业经营和管理的原则 。1 9 19 年 9 5年以 后 ,我国陆续通过 并颁布 了 《 商业银行法 》 《 券法 》 《 险 、证 、保 法》 为我国实现 分业经营提供了法律依据 。 9 2 , 19 年成立的证 监
进行两人捕鹿博弈 , 只有 “ 假设 合作” “ 和 不合作 ” 两种策略 。银
行有两个战略 : 战略 1 合作 ) ( 倾向于在金融系统中的合作 , 战略 2 不合作 ) ( 则是相对独立 的。同样地 , 证券公 司也有两个 战略 : 战略 1合作 ) ( 表示与 银行建立合作 关系 , 战略 2 不合作 ) 是 ( 则 表示与银行不建立合作关系。银行和证券公司 由于金融资产专 用性很低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存在 , 具有进行合作 的基础
分业经营 , 但在长期内实施混业经营将是必然选择 。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 革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也经历了渐进 式的系统演进过 程。17- 18 年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起 步 99 9 4 阶段 。这一阶段我 国金融机构从一元化 向多元化转 变 , 国家 设 立 了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建设银 行和中 国工 商银行 四家
和动 因, 而各自向对方 的业 务进 行渗 透 。如果银行和证券公 进 司合作 , 可能违规蒙受损失 , 但也可能获得更大 的收 益 , 而不进 行合作虽然不违规 , 但可能收益较低。金融系统竞争 、 合作模式 的 自发演化依赖于合作和 不合作的相对收益 , 若两种模式给金
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模 式 较好 地保 障 了金 融与经 济 的安全 、繁荣 与稳 进入 2 0世 纪 7 0年 代 以后 ,分 业 经 营 金 融 制 度
定 , 进 了世 界 经 济 的 发 展 。 促 下 的 商 业 银 行 又 受 到 巨 大 冲击 与 挑 战 :一 是 金 融 工 具 创新 层 出不穷 , 资银 行业 发展 迅速 , 不 断 开拓 投 在 新 的 金 融 系 处 理 上 采 用 分 业 经 营 和 混 业 经 营 两 种 制 度 。一 国
拓 的 直接 融 资方 式正 取 代商 业 银 行 的 间 接 融 资 方 式 ;越 来 越 多 的 资 信 度 较 高 的 企 业 纷 纷 转 向证 券 市 场 , 过发 行 股票 、 券 及 商业 票 据 获取 资 金 , 致 通 债 导 商业 银 行 贷 款 质 量 大 幅 下 降 ,呆 、坏 帐 比例 明 显 上 升 , 款 收 益 严 重 下挫 , 得 一 直 以 贷 款 垄 断 者 身 份 贷 使 m 现 的 商 业 银 行 作 为 贷 款 人 的 重 要 也 日渐 下 降 。 性
响等方 面进行 分 析 、 讨 。 探
一
、
西方 金融 业发展 的历程
务领域 , 其对 商业 银行 的资 金存 贷市场 冲击最 大 。 尤
二 是 由于 各 种 融 资 方 式 的 出现 , 尤 其 是 投 资 银 行 开
世 界 各 国 在 对 银 行 、 券 、 险 等 金 融 机 构 的 关 证 保
圈 T A N 5 U O
维普资讯
总 体 上 看 , 日前 我 国 金 融 业 仍 实 行 分 业 经 营 模 式 , 笔 者 认 为 , 经 济 、 融 形 势 的 发 展 , 国 金 融 但 随 金 中 业 必然 逐步 向混业经 营迈 进 。本 文 主要从 西 方金融
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激烈市场竞争和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的日益提高,是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推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和各类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国内外金融机构为求得市场先机和优势,必将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加强业务渗透和金融创新(如资产证券化、保险证券化等),进行大规模金融跨业并购。这些竞争举措,会模糊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分业界限,使分业经营名存实亡。尽管中资银行推行这些举措可能会因现行制度.的因素而被限制,但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实际推行的这些举措,同样会模糊金融业传统界限,导致分业经营制度的提前过时。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我国金融业实施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
分业与混业的权衡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目前,在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我们选择的自由度相对较大。但我们不能总是以封闭来规避风险,随着我国金融业“人世”承诺期限的到来,我们所能选择的将不再是分业模式或是混业模式,而是将采取何种模式进行混业的问题。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问题,我认为应考虑以下两个前提:第一,商业银行的保守性文化、官僚体制与勇于承担风脸、快速发展的投资银行是格格不入的,试图对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进行文化融合是不经济的,并且也是非理性的;第二,要充分估计到信息革命的影响。信息革命要求金融机构即使规模再大,也只是“食草恐龙”,无法抵挡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食肉恐龙”。因此,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金融混业的最优选择。因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集规模性与灵活性于一体,并能较好地结合信息革命,是金融混业经营的较高层次。
(一)其利分析:(1)降低银行风险。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截然分开会随着金融创新而产生“脱媒”现象,使银行市场缩小,经营困难,不利于银行风险分散。而参与证券业务可以实现银行多元化运作,扩大收益来源,降低经营风险,使银行和整个金融业更加稳定。(2)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混业经营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其竞争力。首先,多元化经营使银行能够及时把握金融市场的变化来调节自身的经营活动;其次,商业银行可通过与客户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组合并为客户提供一条龙金融服务来发挥总体优势,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最后,混业经营可使银行通过股权代理,建立稳定优质的基本用户群,有助于银行充分了解客户,从而实现真正的风险控制。(3)发挥金融机构动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职能,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增加资金来源,增加收益,更充分地发挥其信用中介的功能。
对金融混业经营的思考——浅析德国、美国金融体制的演变及给中国的启迪
个法人的基础上拥有多张执照 , 办理多种业务。 从系统运行效率来看 , 由于
各领 域 客户 存 在 交叉 现 象 , 司 内部 各 个 部 门、 项业 务 可 以实 现 资 源共 公 各 享 ,信 息流 动 性 高 ,公 司通 过 开展 不 同 业务 实 现 收入 多 元化 , 降低 了 单一 业务 的经 营风 险 , 同金 融业 务协 调成 本 大大 降低 ,金融系 统运 行实 现 效率 不 提高 。 系 统运 行 风 险来 看 , 但从 一旦 某 一 部 门业务 发生 风 险 , 风 险可 能会 其 在整 个 银行 内迅 速传 递 , 风 险 放大 。同时全 能银 行模 式 对 银行 的 自有 资 使 金、 管理 能 力 和质 量 等都 有 很 高 的要 求 。 2美 国式 金融业 内实行 的 是混 业 经营 的金 融体 制 ,商 业银 行 0
具有法人资格 的联邦金融监管机构,直接对财政部负责。 金融监管局的职
人 类社 会 步入 2 世纪 , 融 业进 入 高 速发 展 的 鼎盛 时 期 。 O 纪三 十 O 金 2世
美林 证 券 也同 意 以约4 0 4 亿美 元的 价格 出 售给 美 国银 行 。 一系 列重 创使 得美
年代 的 大危机 后 , 国 金融 业一 直 坚持 采取 全 能银 行 的混 业经 营模 式 。 德 而为 了 应对 前 所未 有 的大 危 机 , 国则 颁 布 了 ( 9 3 美 ( 9 年银 行法 》[格 拉斯 一斯 1 《 蒂格 尔 法》 , 格 采取 了分业 经 营 的模 式 , 至 19 年克林 顿 总 统 签 发 了 ]严 直 99
义。
一
管局 监 管证 券 业 ; 联邦 保 险监 管局 则对 保 险 业进行 监 管 。 这样 ,在德 国 形成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历史变迁及各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和特点。
简单来说,金融监管制度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再管制”的过程。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前较少管制的自由竞争时期,1929年大萧条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时期,和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和监管机构“双头多重”的监管时期。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再次发生重大变革。
针对这次危机,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以及次贷危机爆发前后,美国金融监管的嬗变和暴露出的缺陷。
危机爆发前的美国金融监管,存在着功能性监管落后于结构性监管,金融监管落后于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监控主体的重叠和缺失三个主要问题。
针对本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监管的问题,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于2010年7月颁布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这项具有历史性改革意义的法案被称为美国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法案。
法案内容几乎涉及到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
法案扩大了美联储的监管职权和范围,美联储被赋予了全面监管的职权。
法案进入了原先未被严格监管的非传统金融及影子银行领域,并在联邦政府进行组织架构重组,设立了许多新的机构。
在传统金融市场领域,法案颁布条款致力加强对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和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监管。
针对非传统类型、并长期缺乏足够金融监管的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场外金融衍生品及投资银行业务等市场的微观审慎。
法案还着重强调了金融消费者保护。
本文将从《多德—弗兰克法案》对美国金融市场带来的主要变革,以及其颁布以来的演变和改革前景做出论述。
接着,本文对法案的主要影响和特朗普政府对法案的改革做出了分析论述。
最后,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借鉴意义。
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伊始人民银行的建立,并以改革开放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界限,最终实现分业管理的金融监管体制。
浅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浅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作者:周天宇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第36期摘要: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在金融监管的方面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此次危机体现出了微观审慎监管对全面控制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存在的缺陷,还有各个金融监管机构相互竞争,所采取措施无法合理协调,面对紧急情况不能及时作出反应等问题。
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与美国的监管体系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较大弊端。
文章以金融危机为分界点,探讨了美国在金融监管制度方面的变革,并结合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深化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监管;美国经验;启示借鉴一、美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概述在经济危机出现以后,美国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明确了分业经营这种体系在美国本地的法律基底,同时也为美国金融业分类监管模式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渐渐开始对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产生依靠、把中央银行作为中心、各个专业的金融监管机构作为个体而组成的监控体系,也就是双层多头金融监管体系,相对于以前的监管体系而言更加完善和细致。
在1999 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中混业经营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线之中,但是该法案并没有对金融分业监管体系进行系统的更改,未做到与其相适应。
而且监管的自主权掌握在各金融监管机构自己的手里,在各州或者联邦机构注册时能够更多的进行自主选择,与此同时也需要受到来自所注册机构的审查。
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金融监管机构所需的费用要由监管对象来进行预判和支付,也就是说监管机构要想获得更多的行动经费就需要增加监管对象,不断扩大监管规模。
而且在各种利益冲突下,监管机构很可能被利诱。
这种不完善的监管体使过度竞争在监管机构弥漫开来,为了占据市场,增多了和监管机构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了纽带关系,相互粘连,“柠檬市场”的现象在监管机构之间扩散,优良的机构得不到机会,反而被制度不完善的机构抢占先机,监管力度整体下降,市场出现了各种风险。
西方国家为什么从分业到混业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西方国家为何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从分业到混业是世界金融发展的潮流。
发达国家基本上经历了简单混业—人为分业—高级混业的一个历程。
最初,由于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诸如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各种基金等并不发达,因此,那时候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方式并没有什么限制。
早期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而工商企业融资也多数是内源性融资,银行提供的基本上是短期自偿性贷款,银行也做一些贴现、租赁和简单证券投资业务,不过,这部分业务规模并不大。
银行表面上是“混业”经营,但和我们今天说的“混业”还有本质区别,充其量也就是“简单混业”。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为了应付危机,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出台,在金融领域首当其冲。
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
接着,美国政府又先后颁布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以及《1968年威廉斯法》等一系列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对银行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的管制。
人为分业模式逐渐形成,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纷纷效仿。
70年代随着金融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美国的金融市场,一些国家的所谓“金融百货公司”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对美国金融机构冲击巨大。
美国金融机构举步维艰,为了保护本国银行业的利益,确保金融市场不出现大的动荡,美国政府在1989年和1982年先后通过了《取消存款机构管制和货币控制法案》和《高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案》等有关法律,放开了存款货币银行的利率上限,从法律上允许银行业和证券业的适当融合。
90年代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1999年11月12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使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分业经营的障碍在法律上得到清除,沿用了50多年的一直被视为束缚美国银行经营业务、削弱美国银行业在全球竞争优势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也终将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被束之高阁。
中美金融体系异同比较
中美金融体系异同比较摘要中美金融体系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差异,也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融资方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监管方面上。
正因为这些差别,在中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它的特点和考虑的因素,银行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AbstractTo some extent,the difference of financial systems of Chian and USA can be esplained in term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Bank-led financial system”and “Market-led financial system”.In other words,it is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direct financing and indirect financing which is displayed in such aspect financial institutions,financial products,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the like. Due to the differences,there are a lot of factors for consideration to develop the milti-layer capital market in China.The best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s to combine the bank and the market effectively in China.关键词:市场主导,银行主导,多层次资本市场绪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人们对金融系统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
金融作为经济的支柱,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市场经济条件下 , 中央银 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 是通过“ 三大法宝” 来实现 , 即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 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因此 , 商业银行业务覆盖如果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 , 中央银行 的政 则 策效力就可直接渗透到证券业 , 并影响证券市场及 其它投资者 的行为, 而更好地实现 中央银行调控 从 宏观经济 之 目的 。 4 两业 融合 有 利 于 分散 风 险 。美 国学 者 本 森 .
竞争。19 年 l 月 , 99 1 美国政府 宣布实施《 金融业金 融服务现代化》 法案 . 实行混业经营制度。
与 美 国的发展状 况 相似 , 日本 14 97年 3月 颁布
了《 证券交易法》 明确规定 了银行业与证 券业相分 , 离的原则。2 0世纪 7 年代 中期 以来 , 0 这种分离原 则阻碍了金融市场 的发展 。18 9 1年 5 . 月 日本也修
壹查壁:
茎 塑 圈
维普资讯
・
观 察与思 考 ・
市场发展 的大趋势 , 融合——分离——薪 的融 即: 合。 至于以德 国为代表 的一些西方国际则一直是实 行银行业与证券业始终相融合的混业经营模式。因 其无两业相分离的历史, 也就不存在再融合的问题。 二 、 行业 与证券 业 融合原 因分 析 银
改了银 行法 、 证券 法 , 定 银 行 可 以经 营 证券 业 务 。 规
19 年 . 92 日本又进行 了金融改革 , 其核心 内容是银 行和证券公司可 以相互收购, 业务也可以相互交叉 。 纵观美 、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发展史 , 日 我们可以 看 出, 虽然各个时期有其复杂的经济与历史背景, 但 美、 银行业与证券业的新融合也反映 了国际金融 日
美国金融营体制改革与危机处理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借鉴意义
国 目前 正在 蓬 勃发 展 的金融 行业 有 着极其 重要 的借 鉴意 义 。 美 国的金 融行 业从 最初 “ 混业 经营 “ 到2 0世纪 3 0年代 初 “ 分
业经营 ”到 2 O世纪 9 O年代有开启了 “ 混业经营”大门。最终
新和 金 融 自由 化 ,金 融 管 制 的严 格 和高 通 胀 时 期超 低 的 存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
率 ,但是 投资 者规 避风 险 ,逃避 管 制 ,一直 对 经济利 益 的追 求 。 促使 了大 批 的商业 银行 涉足 投资 行业 , 争 取 跟多 的客户 来赢 取利
润 ,而 美国监 管 当局面 对这 种趋 势采取 的是 逐渐 放松 管制 方式 , 同时根据 美 国经济 学家 富兰 克林 统计 , 1 9 8 0 — 1 9 9 4年 , 存款 机构 的跌 幅达 到 了 2 0个 百分 点 。在利 息收入 下 降 。佣 金收 入 的比重 上升 ,美 国为 了适应 着这 种金 融产 业融 合 的趋势 ,提 高本 国金融 业 的国 际竞争 能力 ,开 始 了金 融 管制放 松 的进程 ,逐步 改 变了金
H O D E R N
金 融保 险
E NT E R P RI S E C U L T UR E
美 国金 融营体制改革与危机处理对我 国金 融发
展的借鉴意义
文, 韩亚杰 万相宜 邱 雨
当今世 界 金融 行业 发展 迅速 。以美 国 为主导 的金 融 中心对 世 界 各 国 的金 融 业 以及其 他经 济活 动 有着 密切 的联 系 。中国金融 行 业 目前 处于 发 展的 重要 时期 ,同时存在 很 多的缺 陷 和不 足 。如 何 规 避风 险 ,应 对美 国金融 风险 对 中国经 济 的冲 击 ,完 善我 国 的金 融 体 系 ,美 国金融 体 系 的改革 历程 完善 对 于我 国金融 市场 的发 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摘要】本文以美国混业经营制度的形成过程为例,从制度演化的角度,分析银行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动态过程,说明银行业主体选择分业还是混业模式的自发演化依赖于其与其他金融机构(这里主要从事证券业务)合作和不合作的相对收益。
而这种收益又与金融监管规则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金融监管的放松从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混业经营制度的形成。
【关键词】混业经营制度演化监管规则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银行业混业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改革风起云涌。
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以美、欧、日为首的原本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也纷纷转向混业经营,众多的东欧国家也就在转型之时选择了混业经营的银行体制。
在混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短期内仍坚持分业经营,但在长期内实施混业经营将是必然选择。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也经历了渐进式的系统演进过程。
1979—1984年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国家设立了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四家国有专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变为中央银行,不再直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而是单独行使信贷管理和货币发行权。
1985—1988年我国金融管制进一步放松,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股份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增加。
1988—1991年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渐渐放慢,由于其间出现了两次经济过热的现象,导致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被迫进行治理,专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被收拢,金融制度的市场化进程减慢。
1991年底和1992年底,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分别成立,为今后的金融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2年的金融过热,导致金融秩序比较混乱,1993年,我国明确提出分业经营和管理的原则。
1995年以后,我国陆续通过并颁布了《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为我国实现分业经营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2年成立的证监会,1998年成立的保监会,2003年成立的银监会,基本上把最初设想的分业经营的框架建立起来。
而在这期间,我国一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及国有控股或地方控股的中小银行实施分业经营,努力减少因制度不明确而造成的金融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则允许出现中信控股、平安保险、光大集团等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控制者的金融控股公司,也就是默许实施混合经营。
特别是,2005年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将可直接投资设立基金公司。
这从很大程度上明确了我国将以混业经营制度为发展方向。
一、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演化的动因一般地,金融资产的专用性较低,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存在则为金融业内部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从世界金融制度的变迁来看,各国在实行混业经营制度之前,几乎都经历了几十年的金融创新和融合的演化,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在分业经营的格局下出现了大量的银行与证券、银行与保险、保险与证券之间的合作业务与工具,并逐渐跨越了不同的市场。
为计算简单,我们把金融系统的机构分为银行和证券公司两类,将银行群体中的一员与证券公司群体中的一员随机配对进行两人捕鹿博弈,假设只有“合作”和“不合作”两种策略。
银行有两个战略:战略1(合作)倾向于在金融系统中的合作,战略2(不合作)则是相对独立的。
同样地,证券公司也有两个战略:战略1(合作)表示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战略2(不合作)则是表示与银行不建立合作关系。
银行和证券公司由于金融资产专用性很低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存在,具有进行合作的基础和动因,进而各自向对方的业务进行渗透。
如果银行和证券公司合作,可能违规蒙受损失,但也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而不进行合作虽然不违规,但可能收益较低。
金融系统竞争、合作模式的自发演化依赖于合作和不合作的相对收益,若两种模式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收益存在差异,金融机构理所当然选择收益相对较高的模式来进行交往,也就是金融系统在合作与不合作之间进行权衡,进而自发演化形成合意的金融系统交易规则。
当相对收益不同时,金融机构行为可能在长期中演化出截然不同的模式,一种是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合作,为混业经营的出现提供条件;另一种是两者的不合作,即严格的分业经营。
金融系统竞争、合作模式的自发演化依赖于合作和不合作的相对收益,而这种收益又与金融监管制度密切相关。
在现实世界里,为维护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的权威性,严格的监管规则可以改变金融系统中合作竞争博弈的收益结构。
在严格的监管规则下,金融机构遭受处罚的概率和力度都会加大,合作的相对收益将会降低,不合作处于主导地位。
当监管机构对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合作采取默认的态度,或积极鼓励支持两者的合作,银行和证券公司在合作中将获取较高的收益,合作就将成美国混业经营制度的产生与中国金融制度的发展○严正1于瑶2(1、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瑞岳华会计事务所山东分所山东济南250101)财经论坛122《当代经济》2012年4月(上)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为主导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或证券公司均不选择保守的分业经营,而更多地将会选择更优地合作策略,这样就为混业经营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美国混业经营制度的形成及其启示美国以《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下文简称《格法》)为代表的分业经营制度自产生以来虽然经常受到业界的非难,但却始终作为美国金融业运行的基本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直到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正式废除了《格法》,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面临石油危机,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出现衰退。
商业银行的生存面临很大的危机。
为逃避金融管制,商业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推出了多种金融产品,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而此时,监管机构放松监管将可能会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因而其会选择严格实行分业经营制度。
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恢复和新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系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监管机构也逐步适应形势变化,采取在不废除分业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放松金融管制的策略。
1987年,美联储为了适应金融现代化的要求,对《格法》进行修正,进一步扩大银行持股公司经营证券的权力。
1989年批准国内五家最大银行可包揽公司债券和股票,允许投资银行可以提供类似现金账户的产品,从而使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界限逐渐模糊。
1994年通过《州际银行法》,该法的主要内容是任何一家银行持股公司可以收购任何一个州的银行,只要满足美联储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和社区再投资的要求。
从1997年6月1日开始,只要该州法律允许,银行持股公司可以自由实行跨州经营、设立分支机构,可以与另一个州的银行合并,不同州的银行可以共同谋求合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经济来临,美国经济持续走强,社会经济对储蓄、投资收益和风险防范等金融服务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而美国诸多金融机构的业务过于单一,严重阻碍了其发展,也很难有效地参与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
对作为初级行动团体的金融机构而言,由于金融资产的专用性很低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存在,实施混业经营的边际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边际成本,所以他们必然选择跳出对分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废除分业的限制。
以花旗集团的合并案为例,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为了追求利益,当然更是希望能够不断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而进行混业经营,但这直接违背了《格法》的规定。
当然进行这样的公然违反法律的合并是存在风险的,监管机构可以随时对其进行惩罚。
而当合并的消息传出时,却引起了华尔街股市的强烈震荡,花旗银行的股票每股狂升33.9美元,达到176.8美元,说明市场非常认同此次合并,也说明了用这样的合并进行混业经营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是符合社会经济系统的要求的(孔永新,2000)。
此时,监管机构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样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金融秩序。
由此可见,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博弈各方都会修正其收益函数,当修正的收益函数进入临界点的时候,博弈各方的最优策略也会作出相应的改变,这时就会突破路径依赖,产生新的金融制度,从而完成金融制度从分业向混业的转变。
美国混业经营制度的产生过程对我国目前的金融制度转变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从以上美国混业经营制度的产生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金融制度的转变是金融体系内部各方参与者长期动态博弈的过程。
不可否认,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社会经济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在制度演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样,金融制度创新也不例外,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外部诸多冲击的推动下,金融体系内部各方参与者动态博弈的过程,是经济体系自发演化的过程。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制度绝非可以任凭人的意志进行设计的。
而这一动态博弈过程展开的前提是博弈的各方参与者是独立的完整的,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这样他们的收益函数才不会受太多边界条件的约束,才有动力扮演诱致性变迁中的初级行动团体角色,进行金融制度创新,从而使社会总体福利最大化。
三、结语综上所述,金融制度选择的过程是参与主体长期博弈的过程,初始条件对金融制度的选择影响很大,当初始条件不同时,金融机构的行为将可能在长期中演化出截然不同的模式,这里的初始条件主要是指以金融规则为主导的金融系统环境。
金融制度的选择首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行政手段在其中同样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也就是说,金融机构之间长期的合作与竞争演化出双方的理想行为,而这些行为选择大多是根据监管规则进行的,这就凸显了监管机构实施的监管规则对最终的演化结果起着关键的作用,监管机构采取默认还是强硬的监管规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金融经营制度的选择。
这就需要监管机构在发布和实施监管规则时,应权衡利弊,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1]夏彬: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寿辉: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4).[3]廖祥敏、廖辉:关于我国银行业分业和混业经营体制的比较分析[J].企业经济,2006(9).[4]胡庆康、陈华龙:混业经营趋势下的我国金融监管改进策略[J].上海金融,2006(4).[5]韩国文: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的金融创新[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7]蒋德鹏、盛昭瀚:烟花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8]张良桥:论进化稳定策略[J].经济评论,2003(2).[9]Maynard Smith,J.and G.R.Price.:The Logic of Animal Con-flicts[M].Nature,1973.[10]Maynard Smith.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责任编辑:张琼芳)财经论坛123《当代经济》2012年4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