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典籍文本特点及外国译者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景德镇陶

合集下载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1.引言1.1 概述中国古籍外译是指将中国的古典文献、典籍、文化经典等翻译成外国语言,让其他国家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思想和传统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古籍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使得中国的文化与智慧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诗词、经史、哲学、艺术、医学、农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

这些古籍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展示了中国人民多元而博大的精神世界。

通过将这些文化遗产翻译成外语,可以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

古籍外译的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翻译人员的专业培养和素质提升,提高对中国古籍的理解和翻译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外传播与推广古籍翻译成果的工作,通过各种手段宣传古籍的翻译成果,增强古籍外译的影响力。

此外,还应该注重翻译成果的前沿性与创新性,挖掘更多有价值且具有代表性的古籍进行翻译。

总之,中国古籍外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翻译工作的力度和质量,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的大国风范和独特魅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智慧。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古籍外译的推动下,中国文化将更好地融入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通过清晰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展开和主题论述。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这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在概述中,会简要介绍中国古籍外译的背景和现状,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而文章结构部分,则是在引言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内容的简要描述。

最后,目的部分会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论述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提出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来探讨和分析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纪录片字幕英译汉的翻译策略——以国新办纪录片翻译项目《探秘中国古典园林》为例

纪录片字幕英译汉的翻译策略——以国新办纪录片翻译项目《探秘中国古典园林》为例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研究生开学典礼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我即将毕业。

在上外高翻读研期间,我收获颇多。

我遇到了良师益友、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自己,这段美好的时光是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江帆老师。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从最初的论文选题到结构的调整直至论文的最终完成,江老师一直对我悉心教导,提出了许多建议,及时帮助我解决遇到的难题,令我获益匪浅。

此外,我还要感谢姚锦清老师和龚锐老师。

在姚老师的笔译理念课上,我学习到了专业笔译的基本理念,对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感谢龚锐老师,研一的专业课上龚老师的作业讲解、实战项目和案例讨论,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翻译技巧,龚老师严谨负责的态度也值得我一生学习。

我还要感谢读研期间的其他授课老师,教授文学翻译的吴刚老师、经贸翻译的黄协安老师、法律翻译的冯国扶老师、政务翻译的费祖志老师、联合国翻译的吴明老师,还有教授理论课程的张莹老师、李红玉老师、郑晔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此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与指导。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同学们,是缘分让我们聚集在上外高翻,共度两年半的美好时光。

从同学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翻译的热情,朝夕相处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对我的关怀、鼓励和支持是我不断向前的动力。

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论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21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提高。

中国的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国外拍摄了越来越多中国题材的纪录片。

在引进国外纪录片时,字幕翻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的案例是国新办纪录片《探秘中国古典园林》英译汉项目,纪录片用外国人的视角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的风土人情。

通过分析纪录片字幕特点、字幕翻译的时空限制以及英译汉中文化还原等要素,本文对比初译和审校两种译文,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上探讨了纪录片字幕英译汉的策略。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整理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整理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2012年第01期国家机构对外翻译规范研究——以“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为例耿强会讯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王晓元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国外“本地化”翻译研究学术话语的构建李广荣《道德经》英译研究在中国文军;罗张回顾与反思:国内翻译伦理十年研究(2001-2010) 吴慧珍;周伟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的修辞对比与翻译陈小慰科技翻译研究近些年相对停滞的原因探析范武邱政治文本翻译探析杨大亮;赵祥云科普翻译的挑战徐彬;郭红梅论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关联性——以无锡市为例赵芝英涉华文献翻译中的回译问题——《我们如何进入北京——1860年在中国战役的记述》译后叶红卫谈MTI培养体系中的本地化课程设置冷冰冰意境原则指导下的中国画画题翻译——以《毕瑞画集》为例刘继华会通中西的文化阐释——以安乐哲、罗思文英译《论语》为例谭晓丽对联翻译的抗译性和可译性王志娟基于关联理论的汉英格言翻译卜爱萍“译才”不只是“通才”——与何刚强教授商榷——兼评《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张霄军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学术著作英译本中高频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许瑾;杨秀文2012年第02期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一个译学中哲学误读的纠正吕俊西方译论与《圣经》教义的思想关联李龙泉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会议通知定量乎?定性乎?——对构建翻译标准的理论思考刘峥贾文波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赵联斌应用翻译研究30年(1980—2010) 方梦之地名标志译写亟待国家规范乌永志论旅游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限制因素杨萍贺龙平片名翻译中的国俗语义毛梅兰外宣翻译“译+释”策略探析卢小军MTICAT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张政杨义宽视译教学的原理、步骤及内容詹成论口译实践的三个要素杨玮斌中国传统译论对于译学建设的积极意义——以“信达雅”翻译标准为例陈飘平POSSIBLY用法译评吴国良冯春灿网络时代的翻译能力与翻译技巧——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一等奖译文的生成为例万兆元平行文本与网络旅游广告英译梁君华第六届“优萌杯”翻译竞赛获奖名单“天下奇书”《山海经》及其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山海经》英译本出版王宏出版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研究郑艳杰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题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通知2012年第03期论翻译矛盾——从《德译中国成语故事》谈起桂乾元翻译中的认知视角——概念结构与翻译(3) 王斌动态投射与译者主体性束慧娟直译与意译:翻译方法、策略与元理论向度探讨方仪力从母语译入外语:国外非母语翻译实践和理论考察马士奎白皮书英译文本中动宾搭配调查与汉英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英对比语料库唐义均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原则王树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上海楼盘案名英译策略研究陈珊珊;高嘉正中西方修辞传统与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张雯;卢志宏MTI教学:基于对职业译者市场调研的实证研究丁大刚;李照国;刘霁制度文化话语口译认识论与方法论包通法;魏星妮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王斌英语科幻小说中的新词及其汉译探析姜倩当代译论的探索者——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王晓凤;张丽娟;张建青论勒菲弗尔对中国佛典译论译史的误读熊宣东化境:译作应比原作更好——从《林纾的翻译》说开去贾兴蓉众包翻译模式研究陆艳简评《翻译写作学》郭建中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第二号通知本刊稿件体例及相关要求2012年第04期论应用翻译学理论范畴体系整合与拓展的逻辑基础曾利沙对立与统一排斥与互补——翻译的语言学视角冯奇万华翻译选择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宋志平论译者隐身——一个社会性视角周红民程敏《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策略变化巫和雄英汉翻译中的褒贬词语选择杨平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仿拟辞格及其翻译研究刘金龙戴莹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影片《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研究吕健吴文智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曾利沙语篇连贯与翻译策略李静民族侮慢语——国际现场口译无法回避的领域刘夏青刘白玉基于云服务的校企合作翻译教学生产平台设计研究曾立人肖维青闫栗丽走进绚丽多彩的翻译世界王宏蓬勃发展的视听翻译研究及教学——Jorge Díaz Cintas访谈董海雅ASSURE用法译评吴国良冯春灿浅谈中国社会变迁下“农民工”一词的英译刘洪泉专有名词的汉译与译者的素养杨清波杨银玲论全球化语境下科技翻译的文化共享与渗透——《时报信息》翻译个案研究吴波“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彭文青一本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中心的MTI教材——《高级汉英翻译》评介苏艳第五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公告开展翻译学的复杂性研究——一个译学研究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吕俊信息化时代应用翻译研究体系的再研究王华树冷冰冰崔启亮苏、俄翻译理论文艺学派的思想演变及其研究毛志文论语境类型与翻译刘英蘋耿智《中庸》英译研究在中国陈梅文军多元互补、和谐共进——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综述王宏罗修筠译创:一种普遍的实践黄德先殷艳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翁凤翔且编,且译,且写——论形象片英译者身份的动态重叠吴自选专利文件要点分析及其对机译校改的启示罗建华何以用“独立成篇”取代“忠实”?——试谈翻译教学理念的创新刘季春试论宗教词汇隐喻的英译汤金汶学术模因跨语际复制的变异和对策樊林洲“邓小平理论”就是Deng Xiaoping Theory吗?——从词语搭配的视角谈唐义均语料库和应用翻译——以蚕学馆旧址纪念碑碑文的翻译为例黄海军王昌米翻译记忆系统的语境观王正《华英翻译捷诀》——近代第一本翻译教材刘明孙增德简评几本警务英语教材的翻译实例杨廷友翻译策略的理据、要素与特征方梦之和合翻译思想之整体模型研究途径钱纪芳释“对译”黄忠廉贾明秀翻译批评模式多元互补刍议——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翻译批评研究的启示李和庆薄振杰中国本地化行业二十年(1993—2012) 崔启亮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述评(1993—2012) 宋庆伟匡华吴建平中国周边涉美军事协定的“模糊战略”与翻译陷阱孟祥春全球化背景下财经报道的翻译技巧与方法黄樱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英译专门科技文本——以航海技术领域论文为例汪洋彰现特色,知行并举——本科翻译专业教材编撰应处理好五个关系何刚强关注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以评注式翻译和同伴互评为例李小撒柯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李昌银谈俗语“打铁还须自身硬”的英译张顺生《墨子》英译比读及复译说明王宏ORDER用法译评吴国良张瑜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试题伦理回归后的汉字术语译介思考——以《中国园林》英译本为例梁君华翻译研究中的词语误判与误评——以翻译与意识形态的研究为例李贵升罗国青李艳冰Translation Peripheries:Paratextua Paratextu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述评——翻译研究的副文本视角张玲2013年8月教育部高校外语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通知在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黄友义应用翻译学理论逻辑范畴拓展方法论——兼论译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和价值论曾利沙复杂性科学观照下翻译标准问题的再探讨——论底线翻译标准的必要性和合法李春芳吕俊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方梦之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翻译规范理论的社会学重释王传英翻译项目管理实务(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l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王华伟王华树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出版2012年中国翻译研究评析王祥兵邹兵伍志伟国内翻译竞赛综述吕立松穆雷2013年第五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隆重召开应用翻译研究的新起点方梦之简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雕塑群说明文字的英译居祖纯国际会展名称英译:问题、模式与译名建构罗国华基于概念整合,追求地道译文朱音尔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应用张媛梁霞第四届“学府杯”科技翻译大赛翻译专业教学的国际化经验:来自澳大利亚的启示王非陈向京韩翀通识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关联——以西南联大外文系的课程设置为例吴自选也谈“邓小平理论”的英译——兼与唐义均先生商榷朱明炬云计算下的翻译模式研究陆艳国外机辅条件下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王娟影视翻译中情色禁忌语的归化策略彭典贵浅谈现代日语中的外来语曾薇薇对“标本”的标本兼治——《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有关问题稽考杨全红曾咪学好中文,做好翻译——翻译专业本科生《中文读写教程》评介王冬梅首届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全国高层论坛——暨“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2013年第04期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展与趋势思创·哈格斯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张美芳全球结构视野下的翻译规范研究傅敬民浅谈汉语对联英译的策略与方法吴伟雄法律翻译与法律移植——以晚清法律翻译实践为例吴苌弘文本类型学视角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英译研究石秀文吕明臣词源学视角下的奥巴马演讲辞翻译策略研究李国华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顺利换届格式塔意象在类比语篇翻译中的再造——以TEM8(2013)汉译英试题邵惟韺邵志洪一项中国EFL学习者英译汉笔试成绩预测因素的实证研究张新玲刘君玲从“青衣”等京剧术语的英译看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张琳琳从整合营销传播视角看“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翻译策略扈珺刘白玉APPEAL用法译评吴国良吴雷《上海翻译》扩版、编辑部迁址启事法律语篇中shall和may的翻译对比研究王子颖电子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刘稳良《老子》汉英翻译平行语料库建设汪定明李清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翻译研究立项10年观——基于翻译研究分类的统计分析年晓萍2000—2012年间西方视听翻译的研究吕洁应用翻译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评述程敏刘金龙《商务英语翻译》的失范与误译梁雪松“翻译研究战略论坛”主题征集启事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理论高层论坛通知2014年第01期研究接地气,文章追技道——《上海翻译》不变的办刊追求何刚强先行者、推动者、建设者——方梦之教授对我国译学建设的贡献郭建中方家译道、梦而圆之任东升翻译研究三人谈(上) 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语义透明与汉语熟语的直译趋近万华国际公示语误译举隅王树槐Keith Wood 商务信函翻译探究慎丹丹翻译过程研究的新模式探析——从Triangulation的译名谈起王少爽高乾语篇语调翻译李发根龚玲芬翻译政策研究及其对当下中国的借鉴意义滕梅商务翻译策划——以蒙牛广告语英译失误为例周剑波蒋璐吕和发译笔带批判锋芒,阐述现宗教偏见——高大卫《论语》英译本特色评析张晓雪论早期《聊斋志异》英译中的伪翻译现象——以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的译本为例李海军论清末民初的译名统一及其学术意义张景华论中国政治术语英译再创建的三个维度冯雪红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李跃平医学冠名术语的转喻及其翻译研究冯梅第四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边立红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卜爱萍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圆满落幕口译课堂训练中的“非常”之道赵燕明清译者的构成及其地域分布李亮亮贺爱军“非主流”英语文学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视角专题研讨会徐正威Whistleblower or Leaker?——管窥语言的意识形态之维潘平亮美国密苏里州别名Show Me State的文化内涵及其汉译李应清浙江省翻译协会年会暨浙江省第七届高校翻译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冯春灿中国各种山名翻译背后的学问连真然翻译的功能视角——从翻译功能到功能翻周红民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一号通知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如何自我定位与发展——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访谈录黄新炎许钧经典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翻译与经典:文化历史中的身份变化》评介张汨文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年招聘计划《上海翻译》(2014起)主要栏目设置说明“翻译研究战略论坛”主题征集启事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理论高层研讨会通知2014年第02期应用(文体)翻译学的内部体系方梦之重过程,还是重结果?——译者的母语对英译文本的影响王建国何自然翻译研究三人谈(下) 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功能决定形式——探讨港澳地区诗型公示语英译陈曦第九届荣鼎翻译奖全国青译赛决赛落下帷幕纪录片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纪录片《美丽乡愁》的翻译实践为例程维翻译与“国家富强”:析严复翻译之用意李涛社会学视阈下的林纾现象解读张祝祥刘杰辉翻译项目管理流程介绍蒲欣玥高军在线教翻译——基于QQ即时通讯软件的实证研究陈凌陈广益本刊开通网上投稿系统(试运行)启示网络翻译社区初探马旭燕海外《论语》漫画英译评鉴强晓元语篇的主体间性建构与典籍英译——以《孙子兵法》英译为例纪蓉琴《中国翻译家研究》组稿工作接近尾声述往事思来者明道理——有关翻译史编写的思考贾洪伟姜闽虹方梦之译学思想与方法论研究——兼论翻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路向曾利沙从迁移理论看鲁迅的翻译语言对创作语言的影响朱湘军康翠链翻译资质认证identification of translator大学英语需要从“教学翻译”向“翻译教学”过渡——评析“大学英语四、六考试新题型”中的段落翻译陆仲飞《译林回望》方梦之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舒晓杨ARGUE的用法与含义种种吴国良吴雷雷刍议我国“口腔医院”的名称英译李海清刘华文国际组织中的职业译员——对布莱恩·福克斯和安妮·拉费贝尔的访谈戴惠萍曹嬿《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被大幅剽窃——析剽窃者的卑劣手法王冬梅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的外语学科多模态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CHL系统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二号通知目前我国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吕俊书讯翻译中的“共注观”王斌钱锺书“化境”翻译思想新探王军平赵睿语义指向分析与翻译研究陈洁陈粤变译伦理:“舍”与“得”思考胡东平喻艳立法文本中模糊性语词的翻译原则吴苌弘英语影视剧剧本的语类及其翻译处理孔倩海关条法的语篇翻译策略探究韩健谈谈焊接标准文献中几个常见词的译法刘榴何德孚试析方梦之教授的译学思想线路图钱纪芳翻译家精神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例付智茜商务翻译项目化教学设计蒋阳建网络环境下口译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陈卫红“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4)”通知翻译教学:继承与创新丁卫国从佛典译场管窥提高当今翻译质量的途径熊宣东第六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对王尔德作品的不同评判袁丽梅《鹿鼎记》英译本中的语境重构与译者显形刘雪岚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本、文体与翻译方法的选择梅阳春试论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局限付仙梅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之偏差吴育红刘雅峰一场瞎子和聋子的对话——重构英使马戛尔尼访华的翻译过程刘黎历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综述贾文波《马赛克重构——翻译研究的构式语法途径》述介杨子王雪明跨界的感觉林巍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高层论坛”如期召开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通知走出去战略与出版意图的契合:以英译作品的当代转向为例王建开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的预告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傅敬民许志芳译学继承与发展:传统译论现代化新论陈达龚小萍我国苏俄翻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赵艳秋“外宣”宣何?“外宣翻译”译何? 吕和发邹彦群“非常+名词”结构的语义特征与英译策略周永模《外语与翻译》公开发行启事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翻译主体性徐岚文化外译之中国特色词汇:策略比较及影响因素邢杰甘露汉译英误译现象剖析单伟龙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探究吕亮球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苏广才李双娟视译教材的编写:现状与问题许庆美刘进第三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第三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从施莱辛格的学术轨迹看国际口译研究的发展态势王斌华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王华树张政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形成考黄忠廉孙秋花李亚舒认知语法视野下的《红楼梦》英译乔小六建构、质疑与未来:生态翻译学之生态苗福光王莉娜翻译与守土有责——从钓鱼岛争端中的翻译事例谈起杨全红欢迎订阅2015年度《上海翻译》杂志翻译的语义探索与语用意识——吴国良教授访谈录吴国良刘欣对一起一稿两投事件的谴责和处分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4年年会纪实李正栓李娜《上海翻译》投稿系统及用稿体例说明2015 TESOL国际研讨会通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译论——探索构建中国传统译论体系郭建中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中观翻译研究——宏微之间的探析方梦之译学理论何为——对我国翻译学理论研究的思考蓝红军走出“文本语境”——“碎片化阅读”时代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思考林元彪译事双“无”议左飚翻译与中国文化外交:历史发展及策略分析孙三军文军“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4)”在海口经济学院成功举行法律英语中的隐喻研究及其汉译王骞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综述王维波王宏印李正栓认知-功能视角下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耿智马慧芳论手语新闻节目中手语译员的角色定位倪兰从默会性知识论翻译教材的范例李洪金《心经》英译释要安全勇尊重史料,还原《毛泽东选集》英译历程潘卫民董维山《毛泽东选集》英译本意识形态操纵之分析潘苏悦西方语用翻译研究:述评与前瞻李占喜2004—2013中国口译研究的发展与走向王茜刘和平续说“镣铐”与“跳舞”——对“翻译研究三人谈”的延伸思考刘爱兰第十六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通知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翻译与社会导论》述介覃江华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的预告“看山看水”的启迪潘文国走向复杂性科学范式的翻译学吕俊侯向群沿波讨源,守本开新——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质及我们应有的态度刘敬国公示语翻译质量评价探索冯奇第十届荣鼎翻译奖全国青译赛成功落幕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研究王吉会中国电影字幕翻译之“切”的原则高红“Thick Translation”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李红霞张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功举办翻译技术沙龙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艺术文献翻译宁立正汉英数字口译的极限取整策略和模糊介词的妙用王小济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设置与技能体系研究黄海瑛刘军平探索翻译教材建设,促进翻译专业教育——《我国翻译专业教材建设:理论构建与对策研究》述评张美芳本地化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崔启亮第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通知本地化翻译规范研究王传英卢蕊《孟子》译本精神构式比较研究刘翌包通法“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5)通知《大中华文库》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状况调查——以《孙子兵法》为例李宁CLAIM用法译评吴国良中-英译写要兼顾“达意”与“漂亮”——Shanghai Daily原主编张慈赟访谈录袁丽梅何刚强记老当益壮的翻译学者李亚舒教授刘金龙姜闽虹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翻译学科介绍华东政法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简介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二号通知全国ESP高端学术论坛一号通知从“异语写作”到“无本回译”——关于创作与翻译的理论思考王宏印上海翻译技术沙龙举办第三次活动王启华转向冲动与问题意识——也谈当前国内的翻译研究韩子满翻译行为研究评述与展望钱春花徐剑李冠杰网络流行语认知价值及翻译谢之君杨月华法治关键词汇及若干重要提法的译研屈文生汉英认知模式的异同与翻译的转换王子颖从语态选择的编译改动看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徐英多维整合原则关照下的时政党政话语翻译周丽译者主体性在“对话”与“视域融合”中的彰显余斌翻译学博士生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来自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的借鉴穆雷邹兵董冀卿第十六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顺利召开潘卫民基于培养职业意识的翻译教学思路李艳翻译教学与地方经济建设互动双赢模式探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贺义辉李春慧吕毅国内外译员角色研究的进展与思考(1976—2014)——一项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邢星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2016年招聘计划MTI口译课程设置反思——以教学实践为例朱珊刘艳芹本地化技术研究纵览王华树刘明刘殿爵典籍英译述评王亚光不可译性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刘成萍陈家晃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顺利召开闫晶晶司耀龙《上海翻译》创刊30周年座谈会征稿。

中国科技典籍文本特点及外国译者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景德镇陶

中国科技典籍文本特点及外国译者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景德镇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 (总第254期)中国科技典籍文本特点及外国译者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景德镇陶录》及其英译本为例卢军羽摘 要:向外国译者学习、研究他们的译本是中国译者提高翻译水平、更好地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科技典籍外译需要跨越文化和时间的双重障碍,这双重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中国科技典籍的文本特点与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这一矛盾上,而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与译者的翻译动机密切相关。

《景德镇陶录》作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代表之作,具有版本不一且编辑欠规范、术语众多且同义现象严重、喜用简称等文本特点,其英译者佘义在洞悉译语读者阅读期待的基础上,选择了异化策略及直译和副文本阐释相结合的翻译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科技典籍外译的上述矛盾。

佘义的英译本受到西方读者的持续青睐,这表明“直译和副文本阐释”是中国科技典籍外译可资借鉴的路径之一。

关键词:科技典籍;《景德镇陶录》;外国译者;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 DOI:10.12002/j.bisu.2016.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39(2016)06-0081-11引言中国译者与外国译者,谁更适合承担中国典籍外译的重任?这是翻译界长期以来争论的话题。

虽然争议尚无定论,但至少让我们越来越清楚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的优劣势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典籍外译的历史使命自然落到了中国译者的身上。

然而,中国文化能否真正走出去,取决于中国译者是否充分了解外国读者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而外国译者在这一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因此,向外国译者学习、研究他们的译本是中国译者提高翻译水平、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方、许钧,2010)。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陶瓷典籍在西方的译介研究”(项目编号:15YY16)、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陶瓷英汉平行语料库的陶瓷典籍英译研究”(项目编号:YY153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典籍翻译与中国形象——文本、译者与策略选择

中国典籍翻译与中国形象——文本、译者与策略选择
翻译 理论 家安托 瓦纳 ・贝尔 曼在 其 《 异 的考 验——
述 和塑 造 的“ 中 国形 象 ” 为 基 础 。其 认 知 主 要 源 自 西 方人 在 中 国的游记 和 西方 人译介 的 中国典籍 。中 国典籍 西译 始 于 1 5 9 0年 西 班 牙 传 教 士 高母 羡 翻译
主义 国家 占据话 语 权 的文 化 领 域 , 西 方 各 国 对 中 国
近 些年 , 翻译 理论 研 究者 也 对 中国典 籍 的外 译
作 了大量 研 究 , 其 中影 响较 大 的研 究 成 果 如 《 译 人 与 译 出—— 谈 中 国 译 者 从 事 汉 籍 英 译 的 意 义》 , 《 加 强 民族典 籍 的英 译 , 弘扬 民族 优 秀文
化 的 目的和贝尔 曼 的丰富译 入语 国家语 言 和文化 的
很 多 中 国典 籍被 译 介 到 国外 , 其 译 者 主要 以外 国传
教士、 汉 学 家及 华 裔 人 士 为 主 。他 们 的译 作 对 中 国
形 象 的塑造 影 响很 大 , 积 极 的一 方 面是 他 们 将 中 国 文 化推 向了世界 , 让 世 界 对 中 国文 化有 了更 多 的 了 解; 不 足 的一 方 面是 , 或 出 于 主观 原 因 , 或 由 于客 观 条件 限制 , 他 们 在译 作 中都 有 对 中国文 化 意象 的误
目的— —或 为传 教 , 或 为 向西 方 介 绍 中 国文 化— —
及传达原文与译人语的差异 , 从而使译 入语 国家的 语言 和文 化 得 以丰 富 J 。贝 尔 曼 站 在 译 入 语 国 家
的角度 对 翻译 的任 务进 行 了 阐释 , 我们 进 行 中 国典 籍外译 时 , 是站 在源语 国家 的角度 , 我们 传播 源语 文

文以典载,走向世界——中国陶瓷古籍海外传播现状评

文以典载,走向世界——中国陶瓷古籍海外传播现状评

文以典载,走向世界——中国陶瓷古籍海外传播现状评析*陈宁,胡思琪摘要中国陶瓷古籍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载体。

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陶瓷典籍外译成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文章基于全球图书馆联合目录WorldCat,通过调研中国陶瓷古籍及其外译本在全球图书馆的馆藏数据,梳理中国陶瓷古籍在海外传播的现实状况,结合不同典籍、不同译者的译文进行系统评析,总结中国陶瓷古籍在海外传播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陶瓷跨文化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发现中国陶瓷古籍的海外传播存在传而不透、传而不正、传而不通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包括加强中外学者以及中外出版机构的密切合作、优化中国陶瓷古籍的外译策略、开展中国陶瓷古籍文本的系统深入研究等。

通过系统梳理中国陶瓷古籍的海外传播状况,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陶瓷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与影响,对于提升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陶瓷古籍陶瓷典籍外译海外传播引用本文格式陈宁,胡思琪.文以典载,走向世界——中国陶瓷古籍海外传播现状评析[J].图书馆论坛,2023,43(10):13-21.An Analysis of Current Dissemin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eramic Books AbroadCHEN Ning&HU Siqi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ceramic books are an important bearers and mediums of Chinese ceramic culture.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translating ceramic classic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hinese-foreign exchanges in ceramic culture.Visiting global library union catalog(WorldCat),this paper analyzes oversea library collections based on a survey of library data concerning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 versions of ancient Chinese ceramic books.With a systematic review of different classic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from different translators,i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seminating ancient Chinese ceramic books abroad and identifies its important part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or the problems regarding oversea dissemin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eramic books,such as not being clear,not being correct,and not being accessible,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solutions,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publishers,optimiz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ncient Chinese ceramic books,and carrying out system-wide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ceramic texts.By reviewing the oversea dissemin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eramic books systematically and re-examining the important value and 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eramic culture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establish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for Chinese people.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ceramic books;fore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of ceramic classics;oversea dissemination*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典籍的海外传播及其对世界陶瓷业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BG140)研究成果。

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典范

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典范

8一、引 言“深度翻译”(t h i c k t r a n s l a t i o n )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K •A •A p p i a h )于1993年提出的。

阿皮亚将“深度翻译”的含义描述为“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使文字遮蔽的意义和译者的意图相融合”。

从效果论来看,深度翻译将翻译同严谨的文化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实际上已属“文化翻译”或“学术翻译”的范畴。

它不仅保留了源语文化的特征,还促进了目的语文化对他者文化更充分的理解和更深切的尊重,尤其适用于涵纳丰富文化信息的历史典籍、学术著作和内容不易被理解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等)的翻译,其接受对象也是对原文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识感兴趣的异域读者和研究人员。

但是,深度翻译究竟应当如何实施,只能让译者自己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法。

目前学界围绕深度翻译的概念、目的和具体实践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视角和看法。

中外译者在中译外或外译中的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如《红楼梦》《西游记》《道德经》《中庸》《尚书》《荀子》等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典籍的外译成果,或《亚洲简史》《瓦尔登湖》等外国典籍的中译成果中,都可看到深度翻译实践的尝试。

清宣统3年(1911年),清末鉴藏家陈浏撰成《匋雅》一书。

该书既是古代文化典籍,又是陶瓷专业论著,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信息。

这样的典籍,若让国外读者和研究人员研读和理解,则更须采用深度翻译的方式进行外译。

而成书于昭和14年(1939年)的《匋雅新注》,就是一本有关《匋雅》的深度翻译力作。

该书由日本学者盐田力藏翻译和注释,由雄山阁出版发行。

盐田氏在《匋雅》原文内容889条的基础上,还将参考文献列入条目之中,使其原文内容增至910条;将内容逐条翻译成日文,对文中的关键字词用日文作了注解。

从作为深度翻译重要实施手段的副文本定义,包括文本外副文本(如目录、图解、附录、后记等)和文本内副文本(如文本内出现的各种注释)来看,《匋雅新注》由译者绪言、匋雅细目、事项索引、年代索引、陶窑通览、窑技系统通观、正文、解释增补等8个部分构成,而正文中在对条目进行翻译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大量的注释。

中华典籍外译的易读性与可读性研究

中华典籍外译的易读性与可读性研究

中华典籍外译的易读性与可读性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二、中华典籍的外译概述 (7)1. 中华典籍的定义与特点 (8)2. 外译的意义与目的 (9)3. 中华典籍外译的历史与发展 (10)三、中华典籍外译的易读性分析 (11)1. 易读性的定义与标准 (12)2. 影响易读性的因素分析 (13)3. 提高易读性的策略与方法 (15)四、中华典籍外译的可读性分析 (15)1. 可读性的定义与标准 (17)2. 影响可读性的因素分析 (17)3. 提高可读性的策略与方法 (19)五、中华典籍外译的易读性与可读性关系研究 (20)1. 易读性与可读性的相互关系 (22)2. 易读性与可读性对翻译质量的影响 (23)3. 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 (25)六、提高中华典籍外译易读性与可读性的对策建议 (25)1. 加强翻译人才培养与培训 (27)2. 完善翻译理论与方法论体系 (28)3. 推动翻译技术创新与应用 (29)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31)七、结论与展望 (32)1. 研究成果总结 (32)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3)3. 后续研究展望 (35)一、内容综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日益频繁。

在这一背景下,中华典籍的外译工作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历史经验和人生智慧。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这些典籍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易读性和可读性的挑战。

易读性是指翻译作品能够被目标语言读者轻松理解的程度,对于中华典籍而言,易读性不仅关系到作品能否被广泛传播,还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原著的理解和接受。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消除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

访谈类文本特点和翻译策略——以谢菲尔德大学访谈项目稿件汉英翻译为例

访谈类文本特点和翻译策略——以谢菲尔德大学访谈项目稿件汉英翻译为例

致谢期间,我有幸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首先,我要感谢姚锦清老师。

姚锦清老师对翻译事业的热爱,既体现在对翻译的专业严谨上,也体现在对学生的悉心指导上。

他的专业理念课纠正了我先前对翻译的错误认知,以项目带动教学的方式让我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为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大量翻译实践素材,还在百忙之中为我的论文写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改进我的论文。

其次我还要感谢论文写作课的郑晔老师,悉心指导我们如何完成一篇合格的MT论文。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和同学,感谢他们一路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摘要访谈文本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对话的文字记录稿。

访谈内容属于口头言语交际,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持续沟通,不断交换信息的过程。

本文从言语交际的理解模式出发,指出访谈文本的一般特点和整体翻译策略。

明确译者角色,指出作为双方的传声筒,译者首先应该保证双方言语意义的传达到位而非仅仅拘泥于字面。

本文以谢菲尔德大学“交叉:对比视角下的代际正义,消费及可持续发展”的访谈项目稿件汉英翻译为例,简要介绍项目背景,并归纳出该项目文本的具体特点。

之后本文针对这些文本特点造成的翻译困难,一一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具体手段是对比项目文本的初译和改译译文,分析初译失误,总结改译到位之处。

如联系上下文,摆脱原文牵引,找出逻辑线,把握语气等。

笔者认为把握好访谈类文本的内容特点,明确译者角色,采用针对性策略逐一突破,可以保证访谈文本实现交流目的,同时向研究人员呈现源语信息的原始面貌。

关键词:访谈;口语文本;翻译策略AbstractAn interview transcript is a written copy of 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interviewee. As a form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conversations during interview contain the message that the speaker, or in most cases the interviewee, intends to deliver in the form of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brought up by the interviewer. As the message in an interview is delivered in spoken-language, the translator of an interview transcript plays a role that is very much in common with that of an interpreter – a mouthpiece between the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titled INTERSECTION: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Consump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llects data in China through interviews carried out in communities,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nd services. Following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interview transcripts, this thesi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elivering the intended messages between the speakers, rather than the verbal forms of expression, propos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interview transcripts based on a discussion of the spoken-language features involved in such texts.Keyword: Interview; Spoken Language; Translation Strategies目录致谢 (I)摘要 (II)Abstract (III)引言 (1)第一章访谈类文本的性质和整体翻译策略 (2)(一)访谈类文本的性质 (2)(二)访谈类文本的整体翻译策略 (3)第二章案例背景介绍和文本特点 (4)(一)访谈项目背景介绍 (4)(二)本项目文本特点 (5)1.问答互动性强 (5)2.口语表达即时性强 (6)3.信息组织和梳理难度大 (6)4.受访人的回答主观性强 (8)第三章案例内容特点及应对策略 (9)(一)问答互动,需联系上下文 (9)(二)传达信息,需进行意义转换 (11)(三)信息梳理,需逻辑衔接手段 (14)(四)传递真实态度,需把握语气 (20)第四章结语 (23)第五章参考文献 (24)附录 (25)引言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的不断加强,学术研究也呈现出跨国研究的趋势。

近代中国陶瓷业发展轨迹以景德镇陶瓷工业发展为视角

近代中国陶瓷业发展轨迹以景德镇陶瓷工业发展为视角

此外,景德镇陶瓷产业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 可以采用更加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提高陶瓷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企业的竞 争力。
再者,跨行业合作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引入 新的技术和理念,可以进一步丰富景德镇陶瓷的品种和用途。例如,可以尝试与 建筑、家居、装饰等行业进行合作,将陶瓷应用于更多领域,扩大其市场份额。
针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和 对策:一是加强产品创新,提高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吸引力;二是完善旅游产业链, 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三是加强营销推广,提高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旅游的品牌 知名度。
综上所述,新业态发展背景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旅游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 着挑战。通过加强产品创新、完善旅游产业链和加强营销推广等措施的实施,可 以有效地促进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旅游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 新的动力。
未来,景德镇陶瓷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和深入。随着科技的 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我们将有更多机会揭示景德镇陶瓷制作技术的 奥秘和精髓。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实物资料的挖掘和分析,通过与古文献的相 互印证,进一步深化对景德镇陶瓷科学技术史的理解。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也将 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不同领域的学者将共同探讨景德镇陶瓷的科技内涵和文化 价值。
近代中国陶瓷业发展轨迹以景德镇 陶瓷工业发展为视角
基本内容
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是近代中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缩影。在中 国陶瓷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本次演示 将通过探讨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轨迹,来揭示近代中国陶瓷业的演进历程。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术语英译体现的翻译方法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术语英译体现的翻译方法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术语英译体现的翻译方法作者:胡真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1期摘要:本文试通过分析举例以介绍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中术语英译时经常使用的四种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意译和音译。

关键词:传统制瓷工艺术语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11-011 引言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是优秀的、精湛的传统工艺,是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传承和弘扬景德镇这独特的传统制瓷工艺并成功地实现中西跨文化交流将之推向世界的过程中,由于其中的行业术语具有独门和难懂的特点,在对外传播景德镇制瓷文化时就必定要探讨其行业术语的英译方法问题。

2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术语英译的翻译方法2.1直译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英语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与形式相符的方法。

例1火膛:大匣钵内用于装烧瓷器。

匣与外层耐火砖之间的空隙为烧木炭之处,俗称火膛。

英译:fire chamber例2满窑:即装窑。

英译:filling a kiln; loading a kiln例3铜花:即氧化铜,釉里红的主要呈色剂。

英译:copper motif例4老油:即乳香油,色料在釉上彩绘之前需用它搓调至适用。

英译:old oil例5理想区:景德镇窑的低温区,为普通瓷器或低温颜色釉瓷器装烧处。

英译:ideal zone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某些术语可以采取英汉两种语言词对词和字对字的对应翻译。

2.2直译加注词语指称意义的直译关键要做到准确无误。

有时为了保持原文符号意义的完整,译者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

例1坯坊:传统景德镇制瓷作坊,是成型操作的主要场所。

英译:biscuit house (traditional porcelain workshop)例2廒间:为原料仓库,是泥料陈腐和精制之地。

英译:granary (a storehouse of raw material)例3码头:用于揉泥操作的一条长板凳或平整的青石板。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如果把文化看作一个民族的各项活动:物质的和精神的,那么哲学是思想的、精神的文化。

哲学可以创造文化,代表着文化理想。

(成中英,:58)可见,哲学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而承载着哲学文化的典籍,作为经典文本,维系着一个民族得以安生立命的根基。

具体到中国哲学典籍,它主要是指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元典文本,如后代所称的《五经》、《四书》、《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及汉以后相关的子集,同时也包括魏晋南北朝之后传入中国的佛学典籍。

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兼及其它诸子百家的中国哲学典籍,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因此,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是关乎一个民族哲学文化的传承、交流、发展的大事,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极好途径。

”(汪榕培,王宏,:3),进而言之,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研究可以分为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史三个层面,其中,译史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会通,从而构建“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文化多元化的全球文化格局。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内容方面是对翻译活动的史实的梳理和描述(翻译了什么?什么没有被翻译?谁在翻译?如何翻译?,另一方面总结不同时期翻译活动的特征与规律,再者则是挖掘翻译史料背后的历史、社会、文化因素(为什么会是这些人在以这种方式翻译这些典籍?翻译的结果又是什么?,最后,以史为鉴,引发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的思考,但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研究多集中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构建层面,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几近空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工作亟待展开。

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研究多集中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两个层面,而对中国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却鲜有人涉足,甚至还没有一本中国典籍英译史的专著问世,就连相关的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也不绝如缕。

信息类文本:三年(2021-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精选全文

信息类文本:三年(2021-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专题信息类文本(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

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景德镇陶瓷非遗旅游资源创意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景德镇陶瓷非遗旅游资源创意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六、结论
本研究还将深入研究国内外非遗旅游的成功案例,借鉴其经验,分析景德镇在非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优势与不足。此外,研究将关注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展示、虚拟现实技术等,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同时,研究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和社区参与等多方面的合作,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非遗旅游发展模式,以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保护与传承策略
1.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2.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普及
(二)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1.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2.创新体验式旅游项目
3.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推广
(三)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利用场的合作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景德镇陶瓷非遗旅游资源的创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关键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如何平衡非遗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确保在不破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现其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如何提升非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打造具有景德镇特色的旅游品牌,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三)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从保护和传承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探讨其旅游资源的创新性发展。研究思路将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明确景德镇陶瓷非遗旅游资源的内涵和价值,分析其在当前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评估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探索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包括但不限于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等。最后,结合景德镇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创新性发展策略,旨在促进景德镇陶瓷非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其他地区类似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陶瓷典籍的语篇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以《陶冶图说》为例

陶瓷典籍的语篇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以《陶冶图说》为例

陶瓷典籍的语篇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以《陶冶图说》为例邓宏春(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摘要陶瓷典籍是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对新时期陶瓷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清朝著名督陶官唐英编撰的我国第一部记录清代初期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陶瓷典籍《陶冶图说》为例,探讨其语篇特征,并分析中国陶瓷研究专家、英国人卜士礼英译本在陶瓷文化层面“异化”与语言表达层面“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我国陶瓷典籍的译介有所借鉴。

关键词陶瓷典籍;陶冶图说;语篇特征;翻译策略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编号: JC17119)O当前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战略任务,是通过各种文化输出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构建良好的中国形象。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在18世纪制瓷技术传入欧洲前,中国陶瓷曾独领风骚近一千五百年,源远流长的中华陶瓷文化值得向全世界大力推介。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陶瓷已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交流符号,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与世界开展陶瓷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陶瓷典籍是记录陶瓷文化的载体,是古代制瓷工艺的系统性总结,如何高质量地将它们译介给外国读者,对陶瓷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拟以陶瓷典籍《陶冶图说》及英译本为例,探讨其语篇特征,分析其英译策略,以期为陶瓷典籍的译介提供借鉴。

1《陶冶图说》简介《陶冶图说》是清朝雍正、乾隆时期著名督陶官唐英编撰的一部陶瓷典籍。

唐英(1682-1756),字俊公,清沈阳人,晚年自号蜗寄老人,管理景德镇御窑厂瓷务达20余年,期间历代名窑无所不仿,无所不精,在釉料、坯胎、火候等方面亦有所创新,将我国古代制瓷技术推向高峰,历史上将其督造的瓷器称为“唐窑”。

乾隆八年(1743年),唐英奉命将宫廷画师绘制的20幅“陶冶图”按照制瓷工序排序,并配以文字说明,编撰成《陶冶图说》,全书言简意赅,文字不足3500字,但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地介绍清代初期景德镇制瓷工艺的专著,对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模因视角下的中国陶瓷器物名称英译原则探究

模因视角下的中国陶瓷器物名称英译原则探究

模因视角下的中国陶瓷器物名称英译原则探究作者:谭利军来源:《江苏陶瓷》2020年第04期摘要中国陶瓷器物是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名称英译的质量高低对能否成功实现文化传播有重要影响。

从模因理论视角看,翻译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模因的复制传播,而好的译文就是成功的模因。

据此,本文依据成功模因的长寿性、多产性和高保真度的特点,提出中国陶瓷器物名称在英译时要顺应模因的特性与复制传播规律,遵循准确性、简单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最大限度地达成翻译效果。

关键词模因;中国陶瓷;器物名称;英译原则陶瓷是人类伟大的发明,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陶器的诞生让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瓷器的发明则让人类的生活水平、审美意趣等又有了巨大的进步。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也是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之一。

历史悠久的中国陶瓷文化曾引领世界潮流,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

在国家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大战略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陶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陶瓷文化的国际传播成为当代陶瓷人的新课题。

中国陶瓷文化要对外传播,陶瓷文本的翻译质量至关重要,而中国陶瓷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陶瓷器物是关键要素。

要向外国人士介绍中国陶瓷文化,离不开对中国陶瓷器物的介绍,而其或简、或繁的名称要翻译成恰当的英文才能让外国人士对其有正确的理解与认知。

所谓名正才言顺,如何将中国陶瓷器物名称成功译成英文是译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国内陶瓷器物名的翻译研究并不多。

在中国知网以“陶瓷翻译”为主题检索,共检出的文献数量仅七十余篇,而关注陶瓷名称或陶瓷术语翻译的仅有十余篇。

在陶瓷名称翻译研究方面,查到的最早文献是1986年廖钟明发表在《中国陶瓷》上的《日用陶瓷分类名称翻译初探》,文章详细讨论了陶、瓷、china、porcelain、ceramics、pottery等数个陶瓷核心术语的英汉翻译。

之后也有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陶瓷术语及陶瓷文献的翻译,但目前还鲜有文献从模因理论探讨陶瓷翻译。

功能派翻译理论与陶瓷文化的译介

功能派翻译理论与陶瓷文化的译介

功能派翻译理论与陶瓷文化的译介功能派翻译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翻译理论之一,它强调译文要符合特定的功能需求,而非简单地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

在应用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目标受众、文化背景、语境等,以求使译文更好地实现原文的功能。

而在陶瓷文化的译介过程中,功能派翻译理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功能派翻译理论在陶瓷文化译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要探讨功能派翻译理论在陶瓷文化译介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功能派翻译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由德国学者凯佩尔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认为翻译应该以交际功能为中心,译文的目标是满足特定的交际目的。

在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而非原文的形式和结构。

这一理论对传统的翻译观念提出了挑战,强调了译文的可读性和适应性,使得翻译更加贴近读者的实际需求。

在进行陶瓷文化的译介时,功能派翻译理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这些内涵往往需要通过翻译的方式传达给国际社会。

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不仅需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更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来进行合适的转换和处理,以使译文更好地实现原文的交际功能。

以陶瓷文化的诗词为例,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应用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

中国古代的陶瓷诗词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而闻名于世,它们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情感的真实记录。

将这些诗词翻译成外语,就需要考虑如何在目标语言中恰当地表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以便让外国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诗词。

这就需要翻译者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式来实现诗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再创作,从而使译文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理需求。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功能派翻译理论在陶瓷文化的译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它强调了译文的可读性和适应性,使得翻译更加贴近读者的实际需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以北京地区的十项遗产为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以北京地区的十项遗产为例

文化研究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8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以北京地区的十项遗产为例王婧雯张艳(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100191)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瑰宝中更珍贵更亟待抢救的民族文化精髓。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翻译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京西太平鼓、智化寺京音乐、天桥中幡、庙会、京剧、八达岭长城传说、北京评书、象牙雕刻、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十项北京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文本翻译为基础,研究文化类文本的翻译策略,探寻如何更好地用外国的语言讲述中国文化传承。

关键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策略;文化传播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产物,但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老文化技艺濒临灭绝,保护非遗、拯救非遗成为我国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意味着技艺的延续,传承精神首先需刻入中国人的血脉里,非遗文化活跃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作为外在表现的技艺才可以灵动地“存活于世”。

除此之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展示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技艺与精神的传承外,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保存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工作对于我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重大。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民族性、文化性较强,在翻译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便成了翻译中的难点以及每位翻译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立足于北京地区的十项非遗翻译实践,提出非遗翻译中适用的翻译方法,为非遗翻译提供策略借鉴。

二、非遗英译目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珍宝,在世界文化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需要向世界展示更多的国家魅力,其中一个魅力表现便是文化。

英语是近60个主权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

《景德镇陶录》塞义英译本评析——以深度翻译理论为视角

《景德镇陶录》塞义英译本评析——以深度翻译理论为视角

9一、引言《景德镇陶录》初稿于乾隆末年,由蓝浦纂辑。

原稿初分六卷,内容史料丰富,但体例略显杂芜,后因蓝浦去世,未能刊印出版。

笔者遍查清代以来的各种史志,均未发现有关蓝浦生平的详细信息,仅从中获取了少量的零散资料。

蓝浦,字滨南,一字耕余,江西浮梁景德镇人,主要活动于乾隆年间。

一生敦行力学,然无甚功名,惟以教书为业,生活困窘。

年仅中寿,著《景德镇陶录》未竟而卒。

娶妻汪氏,无子嗣。

嘉庆初年,蓝浦的学生郑廷桂受师母之托,欲秉承先师遗志,将《景德镇陶录》校订续补之,但因“落拓”,无力完成。

嘉庆十六年(1811),刘丙莅任浮梁知县,招郑廷桂入衙署中,授其次子课业,两人从此结识,并成为至交好友。

一次余暇闲聊,刘丙论及景德镇瓷器时,不禁发出“镇瓷无专书”的感叹。

正当此时,郑廷桂将其师撰写的《景德镇陶录》原稿奉上。

刘丙见后,十分高兴,随即嘱托郑廷桂对原稿进行校订续补,然后由他负责出资付梓。

郑廷桂听后,激动不已,曾在该书的跋文中这样写道:“此固廷桂日夜祷祠之而不得者,今庶几为吾师慰也!虽至愚鲁,不敢不勉。

”“《录》旧六卷,今订为十。

惟卷首《图说》、卷尾《陶录余论》,为吾师所未逮;其中八卷,则皆仍吾师之书,分门而附益之,谨阙其所不知,不敢妄有增损。

”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于嘉庆二十年(1815)由翼经堂刊印出版,并将其书名定为《景德镇陶录》。

郑廷桂,字问谷,江西浮梁景德镇人,嘉庆二十三年副贡,受业于蓝浦,是蓝浦的忠实弟子。

文学上颇有造诣,名誉乡里,曾帮蓝浦校订补辑《景德镇陶录》,并撰有《陶阳竹枝词》。

《陶阳竹枝词》主要记述了景德镇的风土古迹,尤详于景德镇瓷业的生产情况,兼及景德镇瓷业的制作历史、产品贸易、管理方式、民俗风情等,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可与《景德镇陶录》相互参补使用。

景德镇制瓷相传始于汉代,至唐宋而有名,发展到明《景德镇陶录》塞义英译本评析陈 宁 黄秀云(景德镇陶瓷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清,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

基于《天工开物》英译本的科技典籍重译研究

基于《天工开物》英译本的科技典籍重译研究

基于《天工开物》英译本的科技典籍重译研究
许明武;王烟朦
【期刊名称】《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1948年至2011年的半个多世纪中,先后出现李乔苹、任以都和孙守全夫妇及大中华文库等《天工开物》英文节译本和全译本.译本各具特色,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文章辨析“重译”的名称和内涵,并肯定科技典籍重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以李乔苹英译《天工开物》实践为例,探讨其重译《天工开物》的社会、历史和个人因素.
【总页数】6页(P64-69)
【作者】许明武;王烟朦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中国科技典籍文本特点及外国译者的翻译策略研究r——以《景德镇陶录》及其英译本为例 [J], 卢军羽
2.科技典籍《天工开物》中修辞格及其风格英译之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J], 王烟朦; 许明武
3.中国古代科技典籍在日本的译介——以《天工开物》的日译为例 [J], 李枫;张焱;
李英
4.新时代典籍英译策略研究--中国英语与典籍重译 [J], 仲晨阳
5.基于文学典籍英译本看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对外传播———以《孙子兵法》英译本进行研究 [J], 徐红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 (总第254期)中国科技典籍文本特点及外国译者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景德镇陶录》及其英译本为例卢军羽摘 要:向外国译者学习、研究他们的译本是中国译者提高翻译水平、更好地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科技典籍外译需要跨越文化和时间的双重障碍,这双重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中国科技典籍的文本特点与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这一矛盾上,而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与译者的翻译动机密切相关。

《景德镇陶录》作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代表之作,具有版本不一且编辑欠规范、术语众多且同义现象严重、喜用简称等文本特点,其英译者佘义在洞悉译语读者阅读期待的基础上,选择了异化策略及直译和副文本阐释相结合的翻译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科技典籍外译的上述矛盾。

佘义的英译本受到西方读者的持续青睐,这表明“直译和副文本阐释”是中国科技典籍外译可资借鉴的路径之一。

关键词:科技典籍;《景德镇陶录》;外国译者;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 DOI:10.12002/j.bisu.2016.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39(2016)06-0081-11引言中国译者与外国译者,谁更适合承担中国典籍外译的重任?这是翻译界长期以来争论的话题。

虽然争议尚无定论,但至少让我们越来越清楚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的优劣势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典籍外译的历史使命自然落到了中国译者的身上。

然而,中国文化能否真正走出去,取决于中国译者是否充分了解外国读者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而外国译者在这一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因此,向外国译者学习、研究他们的译本是中国译者提高翻译水平、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方、许钧,2010)。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陶瓷典籍在西方的译介研究”(项目编号:15YY16)、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陶瓷英汉平行语料库的陶瓷典籍英译研究”(项目编号:YY1535)的阶段性成果。

81翻译研究82中国科技在公元3世纪至13世纪之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Needham,1954:1),陶瓷科技水平更是直到19世纪还令西方望尘莫及,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至今没有得到世人应有的尊重。

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向外国读者译介中国科技典籍、加强科技典籍翻译研究非常有必要。

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开始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策略和方法,但这些研究(梅阳春,2014;刘迎春、王海燕,2014;汤金霞、梅阳春,2015等)大多基于自己或其他中国译者的翻译实践,笔者尚未见到对国外译者翻译中国科技典籍策略的系统研究。

本文以《景德镇陶录》(以下简称《陶录》)为例,探讨中国科技典籍的文本特点、外国译者的翻译动机及英译中国科技典籍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借鉴。

一、中国科技典籍的文本特点景德镇制瓷水平在明清时期达至世界的顶峰,《陶录》着重记录了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盛况,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景德镇制瓷科技发展的专著。

《陶录》秉承中国科技典籍“归纳主义”传统,其中对景德镇制瓷工艺的记述主要源自作者蓝浦的长期实地观察和调研,初稿写成后又经其学生郑廷桂的整理和补辑定稿。

可以说,无论从信息来源还是编辑方法来看,《陶录》堪称中国科技典籍的典范,对其文本特点的分析有助于揭示中国科技典籍的一般特征,为制定和评价翻译策略提供参考。

1. 版本不一,编辑欠规范中国科技典籍普遍存在流传版本多且内容不一致的特点(汤金霞、梅阳春,2015)。

《陶录》共10卷,于嘉庆二十年由翼经堂初版(嘉庆本),后多次重刻,版本有17种之多,如同治九年郑氏藏板重刊本(同治本)、光绪十七年书业堂重刊本(光绪本)、民国美术丛书本(美术本)等(周思中,2013:215)。

不同版本之间在用词、条目上经常有差异。

例如,同治本“改矾红例”(卷八)在光绪本中写作“改矾红器”;同治本“东青釉,用紫金釉水合成”(卷三)在光绪本和美术本中写作“东青釉,用紫金釉微掺青料合成”等。

对于翻译时拟译版本的选择,学界尚无定论,有的学者认为应该选择“汇集该典籍最新研究成果”的版本(汤金霞、梅阳春,2015),但问题是,这样的版本带有太多后人阐释的印记,照此译出来的译本还是原作的译本吗?笔者认为,如果同一版本能够多方印证,还是越早的版本越好。

就《陶录》而言,目前国内学者在编辑相关古籍集成和译注时大多选择时间较早的嘉庆本和同治本(傅振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 (总第254期)1993;熊寥,2000),这可为译者选择拟译版本时作参考。

从现代文献学的角度而言,科技典籍属学术专著,但与现代学术专著相比,科技典籍往往具有学术文献组成要素不全、编辑欠规范的问题。

《陶录》经郑廷桂整理、编辑,在学术规范上属古代科技典籍中的上乘之作,但现代读者阅读起来仍会感觉不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释随意放在文中,影响行文的连贯性,如“明洪武二年,《江西大志》作三十五年。

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卷一),其中“《江西大志》作三十五年”是对“明洪武二年”的注解,两个时间并置易引起读者误解;(2)目录简略,部分章节缺少必要的关键词,如卷四“陶务方略”、卷八“陶说杂编上”、卷九“陶说杂编下”、卷十“陶录余论”在目录中均没有分节和提供分节关键词;(3)没有参考文献索引、术语索引等现代科技文献必备的要素。

2. 术语众多,同义现象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中国科技典籍大多是民间智慧的结晶,而中国古代同一行业往往在不同地区、甚至个人之间相对独立地发展;其二,中国古代缺乏相应机构、词典编辑等手段对不同地区和个人所使用的行业用语进行统一规范。

据刘迎春、刘天昊(2015)统计,中国航海典籍中有专有名词近8000个。

《陶录》仅卷三就出现了168个专业术语,涉及陶瓷行业中的窑场、分工分业、釉色、器皿等名称。

《陶录》中术语之所以如此之多还在于同一个事物往往有多种称呼,如釉色名“东青”又称“冬青”或“冻青”(“东青器……或讹冬青,或讹冻青”,卷二),“霁青”又称“济青”(“霁青器……今讹作济青”,卷二);窑场名“景德窑”又称“昌南窑”或“镇窑”(“昌南窑仿定器”,卷六);制瓷分工名“烧窑工”又称“把庄”(“烧窑工:俗呼把庄”,卷三)。

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出现在典籍的不同部分极易给读者造成理解困难。

3. 喜用简称中国科技典籍用文言文写成,多用单音节,惜字如金,简化表达随处可见。

《陶录》中简化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类。

(1)地名、人名。

《陶录》在提及陶瓷原料产地、窑厂所在地、陶瓷专家或历史名人时多用简称,如将“景德镇”简称为“镇”(“镇瓷花式”,卷三),卷三“湖窑式”中的“湖”专指古代景德镇著名窑厂所在地“湘湖”,卷二“唐窑”“欧器”中的“唐”和“欧”分别指“唐英”(清代御窑厂最后一个督陶官)和“欧子明”(明代江苏宜兴著名瓷窑创立者)。

(2)术语。

即所谓“器物花式,字多俗省”(卷四),制瓷花式名“兰竹式”“宋式”“白器式”“饭器式”“砂器式”“宫式”(卷三)等常用第一个字代称,如“惟兰、宋、白、饭、砂、宫等坯不用”(卷四)。

(3)书名、其它历史名83翻译研究词。

《陶录》成书“博考众家之说”(序),引录了大量历朝历代文献、史实,但大多使用简称。

例如,序言中提到的“《贡》”和“《酉阳》”分别指《尚书》中的“禹贡”篇和唐代段成式撰的“《酉阳杂趄》”,“隆万器”(卷二)指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官窑瓷器,“隆万”是年号隆庆和万历的缩写。

简称表达常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在翻译时需特别对待。

二、《陶录》英译者及其翻译动机《陶录》译者佘义(Geoffrey R. Sayer,1887—1962),英国人,毕业于牛津大学,一生主要经历为担任英国派驻香港的政务官,在香港和广东生活近30年,1938年退休。

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佘义在工作之余喜欢研修汉学(sinology)和艺术品鉴藏,出版过两本颇有影响的香港历史专著 ,在香港艺术博物馆(Hong Kong Museum of Art)至今仍辟有佘义藏品专窗(the Sayer Collection)(Sayer,1980:xx)。

佘义英译《陶录》时选择的版本是年代最早的嘉庆本,1951年由英国历史悠久的学术出版社Routledge & Kegen Paul Limited出版,这是迄今为止《陶录》的唯一一部英译本。

该译本出版后得到西方学界的普遍关注,《亚洲艺术》(Artibus Asiae)(1952)和《文物》(Antiquity)(1953)等刊物分别发表书评对其进行推介,称“译本具有学术性,译文令人信服”(scholarly and convincing),“该译本使先前的儒莲译本和其它节译黯然失色”(obsolete)(Winkworth,1953)。

进入21世纪,有学者在谈到中国陶瓷文化在国外传播时仍然认为该译本是“无价的”(invaluable)(Huang,2008:202)。

翻译动机是影响译者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重要因素。

佘义英译《陶录》有两个动机:(1)《陶录》是西方人士获取中国陶瓷知识最重要的两本中国本土文献之一,虽然之前有儒连(Stanislas Julien,1797—1873)的法译本(1856年出版),但该译本年代久远,不易获得,且对原作删略较多(后三卷整体略去不译),算不上全译本;(2)1935—1936年,中国在伦敦成功举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陶瓷等文物展,激起了西方鉴藏界对中国陶瓷藏品的极大兴趣,佘义本人亦热衷于艺术品鉴藏,社会需要和兴趣使然,促使佘义视翻译《陶录》为己任(Sayer,1951:xiii),佘义在《陶录》译本引言中就着重强调了该译本对陶瓷藏品鉴赏这两本著作是Hong Kong,1841–1862:Birth,Adolescence,and Coming of Age(1980)以及与Evans合著的Hong Kong 1862—1919:Years of Discretion(1985)。

8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 (总第254期)和收藏的价值。

三、佘义英译《陶录》的策略和方法基于《陶录》的文本特点和翻译动机,佘义选择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具体采取了直译和副文本阐释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1. 直译《陶录》作为科技典籍属信息型文本,主要功能是向读者传达真实世界的客观事物和现象(Nord,2001:37),其中包含了大量专业术语;佘义英译《陶录》的目标读者是西方陶瓷鉴赏和收藏人士,而对于陶瓷鉴赏和收藏来说,准确掌握器物的款式、年代、窑场等史实性信息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