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概论》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标准(供高等职业院校生物技术类专业用)一、课程概述生物技术代表着21世纪自然科学的前沿,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也是最有希望孕育关键性突破的学科之一。

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领域。

《生物技术概论》是一门融生物技术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生物技术类专业学生必修基础课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人类定向改造和利用生物特性的实践和工程技术方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认识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理解有关技术的进步,学习相关知识或从事有关研究和应用工作奠定知识基础;探讨生物技术在食品发酵工业的应用。

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服务专业核心课程,丰富学生生物科学知识、促进学科交叉,对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促进知识迁移,主动适应职业需求变化以及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生物技术基本知识,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前沿;课程教学的潜在目标是:引导学生接受现代生物技术熏陶,提高生命科学品味,促进知识迁移和学科交叉;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作为社会的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素质的培养。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具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技术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新进展;2、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方法、原理;3、理解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方法与应用技术。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扩展学生有关生物技术在食品发酵工业的应用能力;3、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

(三)素质目标1、严谨求实、爱岗敬业;2、职业道德、工作作风;3、责任意识、安全意识;4、社会责任感、协作精神。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20266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e to Bio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36学分:2适用对象: 农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考核方式:(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各占70%,20%,10%)先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二、课程简介“生物技术概论”是农科类的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主要有“英语、专业英语、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

本学科综合上述学科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通过讲述“现代事物技术的概念和发展简史”、“生物工程各项技术”、“基因克隆、转化、调空及其表达”、以及在“农业、环境、健康和能源”方面的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事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为今后开展生物技术相关研究和学习提供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竞争,现代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高新技术。

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国计民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正不断发展,因此让高等院校学生了解现代事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相应对策,对拓展知识面、提高现代科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概要了解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2.了解生物技术的各项技术及其相互关系3.认识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1.主要内容:生物技术概念、基本内容、所设计的学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Z033144 课程名称: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英文名称:课程性质:选修课总学时: 36 学分: 2 适用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先修课程: *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任务是:使学生熟悉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人类健康、能源及环境诸方面的作用和成果,认识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发明创新保护与生物安全性政策。

本课程教学将采用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为1 个学期,分为《生物技术总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与食品》、《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生物技术与能源》、《生物技术与环境》和《生物技术发明创新保护与生物安全性》部分。

本课程重点是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术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在科技教育、科学研究和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并与相关学科有机衔接,使其融会贯通,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技术体系;难点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的重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难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生物技术概论》专业选修课教学以理论教学法为主,结合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采用课堂PPT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适时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开展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可根据讲授内容安排习题课,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实践环节本课程为通识课,暂无实践环节(六)教学时数分配表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教学时数分配表(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的认识和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导向性。

生物技术概论--第1章--总论

生物技术概论--第1章--总论
制造工业原料
利用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积累的代谢产物, 生产食品工业原料,种类繁多。
生产贵重金属
利用微生物的浸矿技术对废渣矿、贫矿、尾 矿、废矿进行提炼。
1.5.5 生物技术的安全及其对伦理、道德、 法律的影响
基因工程对微生物的改造是否会产生某种有致 病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都带有特殊的致病 基因,如果它们从实验室逸出并且扩散,有可 能造成类似鼠疫那样的可怕疾病的流行。 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否对人类和 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擅自改变植物基因是否 可能引起一些难以预料的危险。
化学工程学
微电子技术 数学
基因工程是维系现代 生物技术各个研究领
域的桥梁和纽带
生物技术所涉及的行业种类
1.3 生物技术发展简史
传统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
1.3.1 传统生物技术的产生
从史前时代起,传统生物技术就一直为人 们所开发和利用,以造福人类。在石器时 代后期,我国人民就会利用谷物造酒,这 是最早的发酵技术。
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 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 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项技术。它包 括酶的固定化技术、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的 修饰改造技术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技术。
1.2.1.4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利用微生物生长速度快、 生长条件简单以及代 谢过程特殊等特点,在合适条件下,通过现代 化工程技术手段,由微生物的某种特定功能生 产出人类所需的产品称为发酵工程,也称微生 物工程。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
Introduction to Modern Biotechnology
讲授:明东风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现代生物技术》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odern Biotechnology 课程性质:学科教育选修课程 课程编号:G122005 院系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 周 学 时:2学时(第1—16周/双周) 总 学 时:16学时(讲授) 学 分:1学分

生物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1.了解并认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A5.4.1,B9)2.了解基本生物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的关系(A5.5.1, A5.5.2,B3)3.了解生物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A5.6.2,B7,C6)*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Class Schedule& 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式作业及要求基本要求考查方式1.绪论2讲授作业考试2.生命的物质基础3讲授3.生物体的结构基础4讲授作业4.生物的新陈代谢4讲授作业5.遗传与变异5讲授作业学生小专题分组讨论报告7期中考试36.生物信息传递-神经内分泌3讲授7.免疫应答2讲授8.生物多样性-微生物3讲授9.生物多样性-植物界4讲授10.生物多样性-动物界3讲授11.生物进化2讲授12.生物与环境3讲授*考核方式(Grading)考勤和课堂表现:30%;八次课堂测验成绩:40%;期末考试:30%*教材或参考资料(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生物学概论(ISBN:978-7-04-032450-1),作者:李堃宝、褚建君、缪晓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其它(More)备注(Notes)备注说明: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生物技术概论(第2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生物技术概论(第2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谢谢观看
2019年6月21日,《生物技术概论(第2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生物技术概论(第2版)》主要论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技术构成、研究内容、发展现状和开发利用前 景。结构共分3大模块,包括12个章节;其中技术模块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和蛋白质工程; 应用模块涉及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能源、人类健康和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法律与伦理模块涉及对生物技术发 明的保护以及生物技术的伦理与安全等基本问题。
教材特色
1、该教材观点新颖,内容全面、深刻、实用,表述通俗易懂。 2、该教材体现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法律与伦理等问题。 3、该教材该书以技术为主线论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前沿内容以及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
周选围,男,1962年生,博士,陕西咸阳人。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毕业于 现陕西理工大学并参加工作,分别在汉中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理工大学工作至2004年,历任助教、讲 师、副教授、教授。工作期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硕士学位课程,在上海师范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教材目录(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生物技术概论(第2版)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课件、延伸阅读等内容。
生物技术概论MOOC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介绍生物技术的基本构成要件的基础上,介绍生物技术在 工农业生产和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便学生能正确分析评价生产生活中涉及的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
该教材系统地论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技术构成、研究内容、发展现状和开发利用前景,共分3大模块, 包括12个章节。
成书过程
成书背景
出版工作
21世纪,随着许多新兴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产品开发,促进了医药、食品、环境等和人类生活相 关行业的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对生物资源的改造与改良;二是利 用发酵工程、酶工程技术将农副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如用发酵法生产的虫草菌丝体、灵芝菌丝体等发酵制品;三 是利用生物技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产品,如许多功能性的低聚糖、保健食品添加剂等;四是利用酶工 艺、发酵技术、生物反应器等对传统生物体的加工工艺进行改造,降低能耗,提高产率和改善品质。

生物技术概论 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概论  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概论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80207X10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Introduction to biotechnology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时/学分:16/1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适用专业:医学各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1.生物技术概论(第4版),宋思扬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2.生命科学导论(第3版),张惟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现代生物技术概论,马越,廖俊杰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生物技术,也称为生物工程,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并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高新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对人类社会有着深远的革命性影响。

生物技术概论涉及的内容多,综合性强,与其它学科交叉性大。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术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科学研究、医药和工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获得对生物技术的初步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尤其是对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基本知识与技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加强学生在食品、能源、人类疾病诊疗等方面应用生物技术的能力培养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要求掌握和熟悉:1. 生物技术的概念,生物技术对健康及环境的影响。

2.细胞工程的概念,细胞培养。

3.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 生物术提高产能及开发新能源的有效方法。

5.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6.发酵工程概况;微生物发酵过程;液体深层发酵;固体发酵。

7.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蛋白质结构基础;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

8.酶的发酵生产;酶的分离纯化;酶分子的改造;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法;酶反应器;生物传感器要求了解: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一些重要生物技术应用的实例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生物技术概论第一章绪论

生物技术概论第一章绪论

生物技术概论第一章绪论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跨学科学科,它利用生物体的细胞和分子来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

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我们带来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和技术进展,不仅在医学领域,还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生物技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开始研究和利用生物体的历史。

早期的生物技术包括培育作物、养殖动物,以及利用发酵制作食物和饮料。

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兴起,生物技术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对生物体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和利用。

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体的特点和功能,并进一步开发出新的技术和产品。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利用重组DNA技术来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创造改良的生物体。

通过基因工程,我们可以生产出更加健康和高产的农作物,研发出更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改良动物品种,甚至可以克隆动物。

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其中最重要的之一是医学。

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基因测序、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

通过基因测序,我们可以了解个体的基因组,从而对一些疾病有更准确的预测和诊断。

基因诊断可以帮助我们检测特定基因的异常,从而及早发现和治疗遗传性疾病。

基因治疗则可以通过修复或替代患者的异常基因来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生物技术,我们可以培育抗病虫害、耐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通过转基因技术,我们也可以使农作物具有抗除草剂和杀虫剂等特性,减少农药的使用。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此外,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能力来降解有害物质,我们可以减少工业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通过生物技术可以生产出更高效的生物燃料和生物塑料,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和塑料制品。

总的来说,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28适用专业:生物科学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生物技术概论是由一门多学科综合而成的边缘学科,包括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育种技术等几乎所有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学科,特别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理论成就更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

本课程为农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人类健康、能源及环境诸方面的作用和成果,认识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发明创新保护与生物安全性政策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认识生物技术的概念、种类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熟悉生物技术五大工程的原理、技术和方法;3.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及其它领域的应用和成果;4.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发明创新保护与生物安全性政策法规。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生物技术总论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和特征;生物技术的发展史;生物技术各项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章重点: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和特征(六高特征),生物技术各项技术的概念,生物技术在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章难点:生物技术各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含义,明确生物技术的特点和特征,识记生物技术所包含的五大工程概念,了解生物技术包含的各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使学生明确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

思考题:1.概念识记: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2.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哪些基本的内容?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3.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技术具有的“六高”特征是什么?4.为什么说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5.简要说明生物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联系和区别。

6.生物技术的应用包括哪些领域?(二)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主要工具酶的作用机理和用途,基因载体的特点和用途,目的基因的来源及获得途径,PCR反应的原理和技术,受体细胞及其重组DNA导入技术,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方法,基因工程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本章重点:基因工程的技术路线,主要工具酶的催化机理和用途,常用载体的特点和用途,目的基因克隆的途径和方法,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的途径,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定方法。

本章难点:目的基因克隆的途径和方法,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定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并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手段,使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步骤和技术,熟悉主要工具酶的作用机理和用途,明确基因载体的作用和用途,理解基因分离克隆的策略和基本方法,掌握PCR、载体构建、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重组子筛选鉴定等技术,并对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思考题:1.概念识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开放阅读框外显子内含子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同裂酶同尾酶 DNA连接酶粘性末端星号活性 PCR引物 DNA连接酶基因克隆载体复制子T-载体基因组文库 cDNA文库α互补分子杂交 Southern印迹杂交 Northern印迹杂交Western印迹杂交2.简述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和技术。

3.简述基因工程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4.简述PCR的原理和基本过程。

5.简述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机制。

6.根据来源划分,基因克隆载体有哪几种类型?7.在什么情况下最好使用质粒载体或λ噬菌体载体或Cosmid载体?8.简述定位整合克隆载体的应用价值。

9.简述各种特殊用途克隆载体的特点。

10.根据启动子的特点,可以将载体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有何特点?10.从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中获得的目的基因有什么不同?11.如何采用PCR技术从生物材料中分离出目的基因?12.什么样的细胞可用作受体细胞?,13.阐述外源基因转入受体细胞的各种途径。

14.筛选克隆子有哪些方法?15.阐述基因工程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细胞工程细胞工程基本知识,细胞工程基本操作技术,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微生物细胞工程。

本章重点:体细胞杂交,细胞核移植,细胞器移植,植物组织培养,单倍体植物的培养,合子胚培养,植物茎尖脱毒的原理和技术,动物细胞克隆技术,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本章难点:体细胞杂交,细胞核移植,植物的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植物脱毒的原理和技术,动物单克隆抗体。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了解植物细胞及微生物细胞的原生质体制备和细胞融合方法,掌握动植物细胞及组织的培养方法和基本要领,熟悉动物体细胞克隆的基本程序。

思考题:1.概念识记:细胞融合去分化胚状体细胞固定化单倍体花药培养花粉培养细胞核移植干细胞1.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如何从植物细胞培养中获得较高的次生代谢物产量?3.单倍体植株形单体弱,为什么还有不少科学家热衷于诱发产生单倍体植株?4.什么是植物原生质体?如何制备植物原生质体和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5.人工种子包括哪几部分?如何制备人工种子?6.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除植物病毒的原理。

7.为什么用于繁殖的组培技术要尽量避免使用外源激素?8.通过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的途径有哪些?9.花药培养与花粉培养有什么不同?10.花培中再生植株的形成途径与再生植株倍性有何关系?11.如何获得能在体外大量生长、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12.如何用体细胞克隆出一只哺乳动物?克隆动物有什么积极意义?13.开展干细胞研究对人类有何积极的意义?14.有什么方法可以分别去除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四)发酵工程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发酵常用微生物和生产菌种的培养技术,发酵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发酵培养基的种类、组成和配制,发酵的基本程序,发酵的工艺控制,发酵设备,发酵类型,发酵反应器的设计原则和性能评价,发酵反应器的操作基本要求,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精制,发酵工程的应用事例。

本章重点:发酵微生物和生产菌种的培养技术,发酵的基本过程及工艺控制理论,发酵产品的分离精制。

本章难点:生产菌种的选育方法,发酵培养基的种类、组成和配制,发酵产物的加工。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发酵工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掌握发酵培养基组成、配制及发酵菌种的培养,了解发酵类型和工艺控制,熟悉发酵设备以及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和精制过程。

思考题:1.概念识记:好氧性发酵厌氧性发酵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沉淀法2.发酵技术的特点有哪些?3.微生物发酵产物有哪几种类型?4.发酵常用微生物有哪些种类?5.简述发酵的一般过程。

6.发酵工业中的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发酵培养基由哪些成分组成?7.比较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的优缺点。

8.下游处理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相应的分离方法有哪些?9.简述青霉素、谷氨酸和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五)酶工程酶的基础知识,酶的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技术,酶的修饰与改造,酶反应器和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等。

本章重点:优良产酶菌种的筛选,基因工程菌(细胞)的构建。

本章难点:基因工程菌(细胞)的构建、酶分子的改造和酶固定化技术原理。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酶的基础知识,熟悉发酵生产和发酵产品分离纯化的基本流程,认识对酶的固定化、酶的修饰改造和主要酶反应器类型,了解生物传感器及酶对现代人类生活的影响。

思考题:1.概念识记:酶分子修饰杂交酶亲和层析酶的比活力固定化酶酶反应器生物传感器2.酶工程包含哪些内容?3.酶有何特性?4.为什么要进行酶的分子修饰?如何进行酶分子的修饰?5.酶固定化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6.生物传感器有何用途?(六)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的基础理论,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工艺,基因工程技术在蛋白质工程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

本章重点:蛋白质工程的研究策略,蛋白质全新设计,改变现有蛋白质的结构的方法。

本章难点:蛋白质结构设计,改变蛋白质结构的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并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分子设计和蛋白质修饰和表达等的基本原理,熟悉如何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获得更加符合人类需求且比天然蛋白质更优良的蛋白质的策略。

思考题:1.概念识记:基因的人工定点突变蛋白质组学2.简单叙述蛋白质结构的基本组件。

3.蛋白质工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简单描述反向生物学的途径。

5.举例说明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七)生物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领域,生物技术在种植业中应用的成果和发展方向,生物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成果和发展方向。

本章重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体细胞杂交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植物细胞培养及次生代谢物的生产,植物转基因育种,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稻基因组计划。

动物转基因技术与分子育种,动物繁殖新技术,生物技术在动物饲料工业上的应用,畜禽基因工程疫苗,动物生物反应器,核移植技术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胚胎干细胞技术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本章难点:基因工程技术在作物改良中应用的策略和方法,体细胞杂交在植物育种中应用的策略和方法,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动物细胞克隆和胚胎移植技术。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领域和成果,熟悉转基因技术、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物生产技术、快繁技术以及动物育种、生产和繁殖中的生物技术。

思考题:1.概念识记:Bt基因生物农药显微注射法胚胎移植体外胚胎生产胚胎分割性别控制技术基因工程疫苗生物反应器2.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比有何突出优越性?试举例说明。

3.植物转基因常用的外源基因导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4.基因工程抗虫棉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同时也造成食棉昆虫的耐受性,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5.简述开展水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6.动物转基因常用的外源基因导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7.动物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包括哪些方面?8.生物技术在动物饲料工业上有哪些应用?9.畜禽基因工程疫苗有哪些类型?10.何谓动物生物反应器?其应用前景如何?11.核移植技术将来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上有哪些主要方面?11.干细胞技术在动物生产上应用前景如何?(八)生物技术与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