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策略一个案例报告
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策略一个案例报告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策略——一个案例报告1. 引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了严重创伤事件而导致的精神障碍,常见于战争、自然灾害、性侵等事件的幸存者。
本报告旨在探讨并介绍一个案例的治疗策略,以帮助广大患者重建他们的生活,恢复心理健康。
2. 案例背景本案例的患者是一名女性,33岁,曾是一名辅警,目击并亲手处理了一宗恶性伤害案件。
她经历了被歹徒持枪威胁、亲眼目睹他人遭受严重创伤等惊心动魄的场面,由此引发了PTSD。
3. 评估和诊断在初次面诊时,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包括噩梦、闪回、回避症状、情感麻木以及与人交流困难。
为了确诊PTSD,我们采用了标准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症状评估工具和结构式面谈,以评估其症状的强度和频率。
4. 治疗计划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我们采用了综合的、以证据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4.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基于患者初步评估结果,我们决定给予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
这种药物被证实在治疗PTSD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4.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PTSD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治疗计划中,我们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CBT)、眼动脱敏治疗(EMDR)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法。
4.2.1 认知行为疗法(CBT)CBT通过帮助患者改变其与创伤有关的不健康思维和行为模式来缓解症状。
在治疗中,患者被引导去认识并挑战她的负面思维,学习应对焦虑和压力的技巧,并逐步重建暴露于创伤回忆的能力。
4.2.2 眼动脱敏治疗(EMDR)EMDR是一种结合了眼动和回忆技术的治疗方法,通过模拟人眼在快速动作下的REM(快速眼动)睡眠状态,有助于患者重新加工和消化创伤回忆。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被引导着回忆起创伤事件,并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眼动运动,以达到减缓回忆的情感影响和减少相关症状的目的。
如何帮助病人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个案例报告
如何帮助病人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个案例报告如何帮助病人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个案例报告摘要:本文以一位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病人为案例,探讨了如何有效帮助病人克服该障碍。
通过深入了解病人的病史、诊断、治疗过程和康复经验,总结了提供心理支持、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社会支持等多种方法对病人的积极影响,为其他医护人员在类似情况下的工作提供了借鉴。
第一部分: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由于患者经历过严重创伤事件导致的精神创伤和心理痛苦。
该病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病人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二部分:个案描述患者X是一名32岁的退伍军人,曾在军队服役多年。
在执行任务期间,他经历了一次爆炸袭击事件,导致他多处受伤,并失去了部分同事的生命。
这次创伤经历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出现了明显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包括噩梦、闪回、回避刺激和持续的焦虑等。
第三部分:诊断与治疗经过对患者的详细评估和检查,医生确诊他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随后,制定了一个综合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第四部分:药物治疗在患者的治疗计划中,选择了一种有效的药物,如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于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该药物对患者的症状产生了显著缓解,并提高了他的睡眠质量。
第五部分:认知行为疗法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接受了认知行为疗法(CBT)。
通过与心理治疗师合作,患者学会了一系列自我管理技巧,例如放松训练、正面思考和应对焦虑和困难情绪的策略。
这些技巧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部分:心理支持病人得到了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大量支持,这对他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治疗期间,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也提供了持续的心理支持,帮助他应对情绪困扰和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第七部分:社会支持患者参加了一些社会群体活动,如退伍军人康复协会和其他相关组织。
这些社会支持网络使他感到被理解和接纳,并为他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和获取支持的平台。
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病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病例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PTSD)的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该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该病例展示了典型的PTSD表现,包括创伤经历、回忆和善梦,以及表现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通过该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PTSD的特点和处理方法,以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背景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创伤事件(如暴力、战争、性侵等)导致的持续性精神病症。
该病症的持续时间可以长达数月或数年,给患者的生活和功能造成显著的冲击。
病例描述该病例涉及一位年轻女性,25岁,曾经历过车祸事故。
事故导致她身体受伤且目睹了亲人的严重伤亡,这一经历给她带来了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的症状。
在事故后,患者出现了多个症状。
她经常回忆起事故的画面,这会导致她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感。
她还经常做关于事故的噩梦,这使得她晚上难以入睡,并且白天感到疲倦。
除了回忆和善梦外,患者还体验到了其他情绪和认知问题。
她对事故事件感到极度的恐惧,因此她开始避免与相关的事物和地点接触。
她还出现了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以及专注力不集中等问题。
诊断和治疗基于患者的症状和经历,医生对其进行了PTSD的诊断。
治疗方面,医生采取了综合的方法,包括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心理疗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曝露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患者改变其对创伤事件的消极认知和恐惧感,提高其情绪和思维的适应性。
曝露疗法则通过逐渐接触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事物和地点,来减少患者对于这些触发因素的恐惧和回避行为。
药物治疗方面,常使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睡眠问题。
结论通过这个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的病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PTSD病症的典型表现和临床处理方法。
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生和相关专业人员在诊断和治疗PTSD患者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战后创伤应激综合症案例
战后创伤应激综合症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战后创伤应激综合症的案例:
在战争结束后,一些经历过战争的士兵可能会患上创伤后应激综合症(PTSD)。
这种病症会导致他们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噩梦、失眠、易怒、焦虑、抑郁等。
例如,有一位士兵在战争中经历了激烈的战斗,亲眼目睹了许多战友的死亡和痛苦。
战后,他经常做恶梦,梦见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甚至在梦中大喊大叫。
他还会出现失眠症状,每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即使入睡了也总是噩梦连连。
他的情绪也变得非常不稳定,经常发脾气、砸东西,甚至对家人和朋友也变得冷漠和疏远。
他还出现了抑郁症的症状,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和动力,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未来和希望了。
这种病症的原因是战争中的强烈刺激和心理压力导致了大脑的神经递质失衡和荷尔蒙水平的变化。
这些变化会影响到人的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等方面,从而导致PTSD和其他心理问题的发生。
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方法。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
调整心理状态,重新建立自信心和应对方式;康复训练则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强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
总之,战后创伤后应激综合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我们应该关注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了极端创伤事件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它可能会对个体的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影响和处理方式。
小明,一名年轻的退伍军人,曾经在一次战争中经历了严重的战斗,目睹了战友的牺牲和自己的生命危险。
战争结束后,小明回到了家乡,但他发现自己无法摆脱战争带来的阴影。
他经常做噩梦,梦中总是充满了战场的恐惧和混乱。
他对任何突发事件都感到恐惧,经常出现情绪波动和易怒的情况。
他开始回避与他人的交流,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念头。
这就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患者经历了极端的创伤事件后,无法摆脱事件的阴影,持续出现焦虑、恐惧、愤怒、回避等情绪和行为反应。
这种心理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他们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处理,首先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重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的理解和关爱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走出心理阴影,重新融入社会。
最后,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通过药物来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在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创伤事件的预防和干预,减少类似事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那些遭受创伤的人们,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和处理方式。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关注这些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例分析及治疗经验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例分析及治疗经验引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或目睹了令人震惊的事件而引起的精神障碍。
这种障碍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病例分析,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经验,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病例分析:患者A,女性,30岁,曾是一名救护车医生。
她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车祸,车祸中她亲眼目睹了许多严重受伤和死亡的情景。
事故后,A开始出现多个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包括噩梦、闪回、避免与车祸相关的事物、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症状严重干扰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病因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遭受战争、自然灾害、暴力事件、意外事故等。
在A的病例中,车祸是导致她患上PTSD的主要原因。
车祸中她亲眼目睹了死亡和严重受伤的情景,这种刺激对她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症状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回避症状、再体验症状、负性情绪和认知症状以及过度唤醒症状。
在A的病例中,她避免与车祸相关的事物,经常出现噩梦和闪回,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睡眠质量下降等。
治疗经验: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对于A的治疗,我们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CBT)和眼动脱敏与再处理(EMDR)。
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减轻症状。
在A的治疗中,我们帮助她识别和挑战与车祸相关的不合理思维,教导她应对焦虑和恐惧的技巧,并逐渐引导她重新面对与车祸相关的事物。
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但最终A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
EMDR是一种通过眼动脱敏和再处理来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
在A的治疗中,我们使用EMDR帮助她重新处理与车祸相关的创伤记忆。
通过引导她关注眼动和与创伤相关的记忆,A逐渐减少了对这些记忆的恐惧和焦虑,同时提高了对自身的认同感。
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过程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过程案例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遭受了创伤性事件导致的心理障碍。
这种心理疾病会给患者造成长期的心理困扰,包括噩梦、闪回以及对创伤事件的恐惧和回避。
然而,通过心理康复过程,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并重建他们的生活。
本文将通过一位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案例,分析他的心理康复过程。
案例分析:患者简介:李先生,一位三十岁的男性,曾是一名退伍军人。
他在战斗中经历了一次严重的事故,目睹了许多同伴牺牲和伤亡。
由于这个创伤性事件,李先生后来开始经历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包括噩梦、闪回以及对战斗和军队相关事物的回避。
心理康复过程:1. 评估和诊断:李先生首先咨询了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心理学家与他进行了详细的面谈,并使用了专业的评估工具,如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手册(DSM-5)的诊断标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李先生是否患有PTSD以及了解他的具体症状。
2. 药物治疗:心理学家为李先生推荐了一位精神科医生,用药物来控制他的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并降低焦虑。
3. 线性描边疗法(In Vivo Exposure Therapy):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心理学家开始使用描边疗法来帮助李先生逐渐对他所害怕的事物进行面对。
这种疗法通过反复暴露患者于与他们创伤事件相关的事物,以降低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恐惧。
例如,心理学家可能会要求李先生到公园附近的军事纪念碑前散步,以帮助他逐渐减少对军事场景的回避。
4. 心理教育和支持:心理学家向李先生提供了与其创伤事件相关的心理教育和支持。
他们帮助李先生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和处理方法,并提供情绪支持。
这种教育和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促进良好的心理康复。
5. 自我疗法和技能训练:心理学家还与李先生一起开展了自我疗法和技能训练。
通过教授李先生一些应对焦虑和应激的技巧,如深呼吸和放松技巧,他能够在遭受焦虑和闪回时自主地进行调节和缓解。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docx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 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 13 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 年 5 月 12 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 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 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 40 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 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 分析与治疗 ]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 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 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 .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 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学生姓名:小草性别:女班级:三年级一班时间:2015年4月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案例介绍:该生在上课时,突然被身后的小男孩用红领巾勒住脖子,小草当时只能用手抓住红领巾挣扎,甚至无法喊叫救命,后来有其他学生告诉老师,才得以解脱。
该生回家后神志不清,当天夜里发高烧,到医院后经医生检查发现,脖子里有明显的勒痕,眼睛出血严重,身体发抖。
医生建议回家休息,输液三天。
该生清醒过来后,不敢自己睡觉,没有食欲,晚上经常被噩梦惊醒,看到绳子害怕,看到楼下的邻家小男孩也害怕,总觉得后边有人要勒自己的脖子,不敢上学,更不敢面对勒自己的那个小男孩。
妈妈心疼孩子前来学校求助。
一、妈妈主诉(妈妈很发愁很着急)出事那天,没听老师说,孩子回到家,给我说在学校被人勒脖子了,当时我只是想小孩子在学校吵吵闹闹很正常,再说这孩子平时很乖,没有出过什么事,所以我就没当回事,忽略了孩子。
可是到了晚上,也没吃饭,昏昏沉沉的,让她睡觉吧,一直说不敢睡,再一摸她的额头发烧了,这时候才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
赶紧打电话问她班主任,才知道是在音乐课上,不知哪个孩子拿什么东西打了那小男孩的头,他平时就是个问题孩子,这时候有人打了我的头,找不着人,就以为是小草,所以连问也没问直接从后面勒住了俺闺女的脖子,(妈妈哭泣),现在想想都后怕。
好几天了,孩子一直浑身发抖,不敢上学。
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也不下楼和邻家小孩玩,特别是一看见那个经常跟她玩的邻家小男孩就浑身抖得厉害,一直说是他勒的她。
不能看到绳子之类的东西,害怕。
这几天晚上,一直是我陪着她睡觉,一晚上要被噩梦惊醒几回。
二、班主任介绍:小草这个女孩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性格开朗、心地善良,她从不跟人发生冲突,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不六一儿童节的节目都有她,我现在还在考虑是否换人。
(事件过程不再重复)。
三、咨询过程:女孩到第一次来心理咨询室,面无表情,眼神呆滞,没有和我有眼光的对视,让她坐下后,我没有直接问她事情的经过,而是从聊天开始。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一:没能实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假名)是某黉舍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涯还算稳固,13岁的儿子国平(假名)就在她地点的黉舍念书.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工,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涯过得平庸却很扎实.2008年5月12日下昼,丈夫背着木工对象,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忽然觉得地动山摇,无法掌握身材均衡的他,从山坡上掉落下去,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让本身停滞滚动.就如许,在含混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老婆赵梅打来的,求生本性给了他一丝力量,在德律风里告知了老婆本身的状况.在得知丈夫的遭受后,赵梅立刻疾走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查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小我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该,喊地地不灵.在掉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材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碰到了一辆三轮车.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病院.不幸的是,在路途中,因为掉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丈夫没了,工作没了.赵梅万念俱灰.她怎么也想不通,如许的好运怎么会降临到本身的头上.从此,她成天把本身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素性生动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小我.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念书.做功课,成天怏怏不乐.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支援自愿者上门办事,劝导了她.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但是她老是在自责.忸怩,觉得本身没有可以或许救活丈夫,没有心境出去工作.她的状况也影响了儿子.[剖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掉去了亲人,在身材和心理上消失了一系列的反响.她的情感中断低落,并对本来感兴致的事物损掉兴致.她把本身孤立起来,防止和他人交往.她表示出神色呆滞,对人对事反响迟钝.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形,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进程:1,情感处理.NLP快速处理情感的办法(情感抽离法我们老是轻易被如许或者那样不好的工作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境就如许被损坏了.所以要做的起首就是懂得引起你坏情感的原因.假如你知道问题地点,你就成功了一半.提到了一个异常简略的办法, 一,先让本身的重要的情感镇静下来.深呼吸,留意力分散在双肩,然后一边深呼吸一边放松肩膀.从而你整小我都邑慢慢的镇静放松下来. 二,然后用手按着本身的心脏的地方.对着本身措辞.比方,一切都邑好起来的,是吧.我要沉着..等等的话语.如许有助于你可以或许在冲突中沉着下来处理问题.),使他们不再反复创伤阅历,防止了二次创伤,情感也很快得到了改良.2,认知治疗.经由过程认知调剂,赵梅熟悉到了本身对丈夫已经尽了最大的尽力,从此不再自责.忸怩.3,离别典礼.在丈夫的遗像前,赵梅离别了丈夫,在心理上接收了丈夫分开她的事实.4,走向明天.灾后那40天,赵梅一向生涯在“曩昔”,掉去丈夫的她,所看到的都是“掉去”,而疏忽了本身所失去的.在我们的引诱下,她找到了更多的资本,也找到了将来生涯的目的.经由五次治疗,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合的赵梅.她用当局补贴的抚恤金,买了一辆三轮车,开端了短途运输,接送交往于各乞助点的自愿者和当地的居平易近,天天的收入还算不错.我们天天都邑坐她的车.她儿子国平也慢慢地活泼起来,经常看到他在街上骑车跟小伙伴一路玩耍,看到我们就要我们到他家的菜园里摘菜吃.■案例二:不竭回想灾害现场,今夜难眠地震前王阿姨(假名)在镇上开了一家成衣店,一共有三台缝纫机,雇了别的两个员工,生意还算不错.那世界午,她们正在做活,忽然觉得衡宇激烈动摇.意识到产生地震了,她们匆忙跑出了房子,刹那间,全部衡宇都倒塌了,她当时无法站立,只能趴在地上,眼看着四周的衡宇接踵倒塌,被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觉得天崩地裂.在地上趴了一会儿,激烈的震撼曩昔后,看到的世界完整变了.全部镇上啼声一片,有呼救的,有哭喊的……“全完了,全完了!”王阿姨叫嚷着,在废墟中挖出了一台缝纫机,其他的器械都被逝世逝世地压在了废墟下……曩昔了两个多月,这些情景还依旧历历在目,让她一想起来就会毛骨悚然.两个多月以来,王阿姨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经常在夜里惊醒,老公一翻身,床板一动摇,她就会惊醒并敏捷跑出房间,认为又地震了.[剖析与治疗]PTSD的心理反响常表示为情感极端冲动.重要和恐怖,并经常会以闪回的情势不竭反复消失灾害的场景.这些强制回想导致患者常整夜不克不及入睡,处于恍恍惚惚之中,有时还会在睡眠中反复消失精力创伤时的气象.同样,一些阅历或目睹灾害产生的人群也经常会消失焦躁不安.压制.哀痛的情感.王阿姨所表示出的症状恰是如斯.对王阿姨的情形,我们用了经络催眠的办法来处理她的情感和掉眠状况.经络催眠是联合催眠术与经络学说为一体的治疗办法,可以有用地治疗PTSD的惊骇情感和掉眠,也是一种防止回想创伤画面而造成再度创伤的有用办法.这种办法可以经由过程点穴,直接消除情感,并且有用地改良睡眠状况.在灾区,用经络催眠治疗PTSD,后果明显,深受灾平易近的迎接.第一次治疗后,王阿姨反馈说当晚就睡了个好觉.经由三四次的治疗,王阿姨的掉眠以及各类不良情感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良.■案例三:在灾害中受到惊吓,寸步不离怙恃一天,一对母子来到心理关心站.快走到门口的时刻,5岁的小铭(假名)忽然停住,一溜烟躲到妈妈逝世后,紧紧抱住妈妈的腿,不肯往前一步.妈妈哄他好半天,他才启齿问了一句话:“这个房子会塌吗?”尽管后来他照样进来了,却始终没松开妈妈的手,也没启齿说过一句话.妈妈回想说,那天正午小铭和小同伙们一路在幼儿园里午睡.地震产生时,先生们抓紧把孩子们都转移到了操场上,呵护了他们的性命安然,可是这突如其来的伟大震撼照样把孩子们吓得不轻,哇哇哭成一片.随即家长们纷纭冲向幼儿园查找本身的孩子,而小铭的妈妈因为路上的耽搁晚到了一点,让小铭在等待的进程中加倍恐怖惊惶.因为妈妈本身也受到惊吓,在急奔到幼儿园接到小铭后,已经无力抱起小铭,只能紧紧地拉着小铭的手,往家的偏向奔去,那边还有爷爷奶奶.一路上小铭紧拽着妈妈,也目睹了双方楼房倒塌.甚至压住人的场景.后来,小铭颤巍巍地问妈妈:“那些人好可怜哦,爷爷奶奶也会被压住吗?”妈妈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时已经无法接洽到爷爷奶奶了……自那今后,小铭跟着爸爸妈妈睡过马路.住过帐篷.去病院找过亲人和同伙,没有一步分开过妈妈或者爸爸,同时他也目睹了大量的悲惨甚至血腥的局势.逐渐地,小铭很少启齿措辞了,除了跟爸爸妈妈还有简略的交换,在见到他人时都是躲避潜藏,要进入任何建筑物之前都要跟怙恃确认好几遍“这个房子会塌吗?”.[剖析与治疗]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当他们碰到灾害事宜,最广泛的心理反响可能会表示为轻微的分别焦炙,不肯跟怙恃分开一步,这恰是他们的安然感极端缺少所致.小铭在受到地震动吓之后,已经极端畏惧惊骇,再加上等待妈妈的进程,加倍剧了他的焦炙不安,安然感急剧降低.之后,他又亲目击到了大量的悲惨局势,更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伟大的冲击和刺激.低龄儿童在受到创伤之后,我们更多借助于一种表达性治疗的干涉办法.1绘画治疗.这是逐渐打破贰心灵隔阂.树立起关系的最佳对象.我们之间不必说话,只用绘画的方法逐渐拉近了距离.2.游戏治疗.当他可以“摊开”爸爸的手后,我带他走出房间,走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玩耍.让他逐渐开端面临和顺应独处后的焦炙和恐怖.经由一个多月的追踪访问,小铭恢复得很幻想,话语开端多起来,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童真.。
临床心理学案例与分析
临床心理学案例与分析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临床心理学在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以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临床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
案例描述:本案例涉及的是一个25岁的年轻女性,我们将她称为李莉。
自从几个月前发生一次校园暴力事件后,李莉逐渐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她经常感到焦虑和不安,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
她变得沉默寡言,不常和人联系,也不再参加社交活动。
她的家人和朋友都对她的变化感到担忧,希望能找到适合的方法帮助她。
分析与解读:根据李莉的症状和变化,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她可能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于遭受创伤事件而导致的心理疾病,其症状包括焦虑、恐惧、回忆和避免刺激等。
在本案例中,李莉的沉默寡言和社交活动的缺乏可能是出于对过去创伤事件的回避和逃避。
在临床心理学的干预中,首先要做的是进行评估和诊断。
李莉的症状和表现需要经过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和判断。
这可以通过临床面谈、心理问卷、观察和心理测量来完成。
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李莉的心理状态和问题,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基于对李莉的评估结果,针对她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可以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BT)。
CBT 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不良思维模式并通过改变他们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来减轻症状。
在李莉的情况下,CBT可以帮助她重新评估她对过去创伤事件的认知,并教给她应对焦虑和应激的技巧。
除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也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措施。
对于严重焦虑和恐惧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来减轻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与心理治疗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CBT和药物治疗,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李莉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
比如,身体活动可以帮助她释放压力和焦虑,提升心理状态。
教育改造案例分析:找回曾经的自己-——一例因创伤性应激障碍引发的心理危机干预...
【罪犯基本情况】(一)基本信息贺某,男,38岁,湖北十堰人,初中文化程度,2020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因给妻子信件中流露自杀倾向,且对他人进行攻击,被监狱列为重大危险犯。
(二)家庭情况贺某在煤矿打过工,后做生意、娶妻生子,家庭幸福。
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村人,弟弟当过兵,复员回来后在贺某支助下成家立业,开始关系融洽,后来因合伙盖房子,父亲和弟弟不愿意出钱而引起家庭矛盾,于是贺某单独在外盖了房。
(三)犯罪情况因为家庭纠纷请村支书来协调,在此过程中,其弟弟突然拿砖头砸向贺某的头部,造成贺某受伤,俩人发生争斗,贺某发现打不过就跑,其父亲帮着弟弟追赶着打贺某,贺某捡起一根棍子打向其父亲,造成其父亲受伤,在医院治疗未醒,而贺某被抓后不久,其父亲死亡,被判十年。
(四)现实改造表现贺某入狱后不认罪、不服判,认为自己导致父亲死亡属正当防卫,是弟弟害自己,因此复仇心理特别强烈,坚持申诉,改造消极,情绪低落,有时哭泣。
在车间劳动时,有人经过自己位置就认为是要袭击自己,就进行反击,一有动静就扭头。
生产质量出现严重问题,受到民警的批评教育时,则出现惊恐状、不说话等异常症状。
两眼呆滞,平时不和他人交流。
在与家人的信中说要申诉,觉得活着没意义。
(五)综合评估通过摄入性谈话、心理测试、贺某的自述以及其异常行为表现,结合其案情事实,心理咨询师诊断贺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面临异常强烈的精神应激,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亲人的突然丧失等意外事故后,出现的应激相关障碍。
主要表现为创伤再体验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以及回避或麻木症状。
贺某出现警觉性增高、不愿意说话、睡眠不好、麻木等符合该症状。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一)教育矫治中的难点和优势分析1、改造难点:在遭遇父亲死亡的重大事件后,贺某心理状态产生严重的失调,愧疚、自责、无助、绝望、麻木,害怕受攻击、指责,有强烈的恐惧心理,缺乏安全感,警觉性很强,会不由自主地再现与案发现场有关的情境,极易产生攻击性、自伤或自杀等极端的想法和行为,同时伴随抑郁症状,这种体验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已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范畴,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改造生活2、改造中存在的优势:贺某恶习程度不深,能够吃苦耐劳,冲动之下犯罪,家庭支持尚好,如果异常心理得到矫治,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ptsd案例
PTSD案例什么是PTSD?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严重创伤事件引起的精神障碍,常见于曾经经历过战争、恐怖袭击、性侵等严重创伤的人群。
PTSD患者常常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出现长期的焦虑、恐惧、回忆和噩梦。
这种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会给其亲朋好友带来负担。
PTSD案例分析下面我将介绍一个真实的PTSD案例,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种心理障碍:案例背景李华是一名退伍军人,在战争期间曾经亲历了一次爆炸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他的战友不幸丧生,他自己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他后来回到家乡,在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时,他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症状表现以下是李华出现的一些常见症状:1.噩梦和闪回:李华经常做关于战争的噩梦,并时常感觉到自己正处于战场上,这让他无法安心入睡。
2.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常常出现焦虑情绪和紧张感,对任何可能引起恐惧的事物都感到恐慌和不安。
3.避免刺激:他开始避免一切可能与战争相关的事物,包括电视新闻和军事纪录片。
他甚至避免与其他退伍军人接触,因为这样会引起他的焦虑情绪。
4.社交障碍:李华开始与亲朋好友疏远,出现社交回避,因为他害怕别人问起他的军队经历。
诊断和治疗李华向医生寻求帮助后,被诊断为患有PTSD。
他接受了以下治疗: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曝光疗法。
李华通过与心理医生的会谈和疗程练习,学会了处理负面回忆和控制焦虑情绪的方法。
2.药物治疗:李华也接受了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这些药物帮助李华缓解了一些症状,并提高了他的日常功能。
3.支持和理解: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李华康复的关键。
他们通过倾听和理解帮助他渡过了艰难的时刻。
康复与预防PTSD的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康复的时间因人而异。
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和预防复发:1.继续治疗: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应该继续定期与心理医生进行康复训练和咨询。
2.支持群体:加入支持群体可以让患者与其他有相同经历的人分享经验和发泄情绪,同时从中获得理解和支持。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案例
一个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与分析【美龄案例】求助者的资料一、1、求助者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程XX,男,15岁,1988年8月生于XX。
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
汉族,联系电话:66XXXX82。
(2)家庭状况:父亲程XX,初中文化,农民打工者,在城市无住房,经济收入较低。
兄妹三人,求助者排行老大。
(3)学习记录:从小学起,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上。
(4)社会交际:仅限于亲戚同学。
亲戚节假日常有走动,与同学和睦相处,对学校活动能主动参加。
(5)兴趣爱好:爱踢足球,喜欢参加同学间的活动。
(6)自我描述:是个乖学生,不惹是生非。
近两年知道父母辛苦不易,主观上努力学习报答父母,学习成绩较以往有所提高。
(7)其他特点:想象力、表达力都属一般,成人意识比较明显,近期理想把学习成绩提上班级前十名,远期抱负是当一个大企业家,拥有跨国财团。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是足月顺产生育,因是长子长孙,长相最帅,有一定优越感,在学校遵纪守规,认真响应教师指导,自认为是名好学生。
去年6月,初中升高中考试,自觉平时成绩不错,考重点高中有把握。
但考后实际分数与自己估分相差二十多分,以至考重点高中落榜。
为此,他上重点高中掏了高价。
心理受到极大挫伤,情绪十分低落,内心痛苦,自认为给父母造成巨大经济负担,自责自怨、紧张焦虑。
恐惧不安。
3、精神状态感知觉正常,注意力正常,记忆力良好,思维完整。
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一致,(有些紧张)意志力完整,人格完整,具有相对稳定性。
4、身体状况从去年8月至今,时常出现胸闷,心痛,喉咙被掐紧感,呼吸困难,有窒息感,去医院检查多次,各项生理指标均属正常,无继往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5、社会功能与人交往没有明显变化,学习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到影响。
二、咨询记录时间:2004年6月25日上午9:30分地点:美龄咨询室电话预约后,一位15岁男孩由姑妈陪同一起来到咨询室。
该男生长相英俊,衣着得体,表情自然,举止大方,懂礼貌(简略礼貌接待及对心理咨询性质和保密原则的介绍过程)。
ptsd案例
ptsd案例PTSD案例引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生率在遭受暴力事件、自然灾害、战争等创伤性事件后非常高。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PTSD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案例描述小李,男性,32岁,曾是一名军人。
他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一次严重的爆炸事件,导致他和他的战友们受伤。
尽管小李没有生命危险,但这次经历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影响。
症状表现几个月后,小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PTSD症状。
他经常回忆起那场爆炸事件,并感到害怕、愤怒和无助。
他睡眠不佳,并且容易惊醒。
在日常生活中,小李变得易怒、孤僻,并且不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诊断小李向医生寻求帮助,并被诊断为PTSD患者。
医生根据DSM-5标准对其进行了评估,并确认了其以下症状:1.反复回忆创伤事件;2.避免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事物或场景;3.情感麻木或失去兴趣;4.易怒、愤怒或恐惧;5.睡眠障碍。
治疗小李接受了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他被开了一些抗抑郁药和安眠药来帮助他缓解PTSD的症状。
此外,他还接受了认知行为治疗(CBT)。
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在小李的情况下,他经常回忆起那场爆炸事件并感到害怕和愤怒,因此CBT旨在帮助他学会如何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并逐渐减少其PTSD的症状。
结果经过数月的治疗,小李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他已经能够睡得更好,并且对社交活动也更感兴趣。
虽然他仍然会时不时地回忆起那场爆炸事件,但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这些情绪,并且不再受到PTSD的影响。
结论PTS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可以在遭受创伤性事件后出现。
本文通过一个案例介绍了PTSD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虽然治愈PTSD可能需要时间和多种治疗手段,但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来缓解其症状,并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
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
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
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提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一,先让自己的紧张的情绪平静下来.深呼吸,注意力集中在双肩,然后一边深呼吸一边放松肩膀.从而你整个人都会慢慢的平静放松下来.
二,然后用手按着自己的心脏的地方.对着自己说话.
比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是吧.我要冷静..等等的话语.这样有助于你能够在冲突中冷静下来处理问题.
),使他们不再重复创伤经历,避免了二次创伤,情绪也很快得到了改善。
2,认知治疗。
通过认知调整,赵梅认识到了自己对丈夫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从此不再自责、内疚。
3,告别仪式。
在丈夫的遗像前,赵梅告别了丈夫,在心理上接受了丈夫离开她的事实。
4,走向明天。
灾后那40天,赵梅一直生活在“过去”,失去丈夫的她,所看到的都是“失去”,而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
在我们的引导下,她找到了更多的资源,也找到了未来生活的目标。
经过五次治疗,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赵梅。
她用政府补贴的抚恤金,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始了短途运输,接送来往于各求助点的志愿者和当地的居民,每天的收入还算不错。
我们每天都会坐她的车。
她儿子国平也慢慢地活跃起来,经常看到他在街上骑车跟小伙伴一起玩耍,看到我们就要我们到他家的菜园里摘菜吃。
■案例二:不断回想灾难现场,彻夜难眠
地震前王阿姨(化名)在镇上开了一家裁缝店,一共有三台缝纫机,雇了另外两个员工,生意还算不错。
那天下午,她们正在做活,突然感到房屋剧烈摇动。
意识到发生地震了,她们急忙跑出了房子,刹那间,整个房屋都倒塌了,她当时无法站立,只能趴在地上,眼看着周围的房屋相继倒塌,被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感到天崩地裂。
在地上趴了一会儿,剧烈的震动过去后,看到的世界完全变了。
整个镇上叫声一片,有呼救的,有哭喊的……“全完了,全完了!”王阿姨叫喊着,在废墟中挖出了一台缝纫机,其他的东西都被死死地压在了废墟下……
过去了两个多月,这些情景还依然历历在目,让她一想起来就会不寒而栗。
两个多月以来,王阿姨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经常在夜里惊醒,老公一翻身,床板一摇动,她就会惊醒并迅速跑出房间,以为又地震了。
[分析与治疗]
PTSD的心理反应常表现为情绪极度激动、紧张和恐惧,并常常会以闪回的形式不断重复出现灾难的场景。
这些强迫回忆导致患者常整夜不能入睡,处于恍恍惚惚之中,有时还会在睡眠中反复出现精神创伤时的景象。
同样,一些经历或目睹灾难发生的人群也常常会出现烦躁不安、压抑、悲伤的情绪。
王阿姨所表现出的症状正是如此。
对王阿姨的情况,我们用了经络催眠的方法来处理她的情绪和失眠状况。
经络催眠是结合催眠术与经络学说为一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PTSD的惊恐情绪和失眠,也是一种避免回忆创伤画面而造成再度创伤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
法可以通过点穴,直接排除情绪,并且有效地改善睡眠状况。
在灾区,用经络催眠治疗PTSD,效果显著,深受灾民的欢迎。
第一次治疗后,王阿姨反馈说当晚就睡了个好觉。
经过三四次的治疗,王阿姨的失眠以及各种不良情绪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三:在灾难中受到惊吓,寸步不离父母
一天,一对母子来到心理关怀站。
快走到门口的时候,5岁的小铭(化名)突然停住,一溜烟躲到妈妈身后,紧紧抱住妈妈的腿,不肯往前一步。
妈妈哄他好半天,他才开口问了一句话:“这个房子会塌吗?”尽管后来他还是进来了,却始终没松开妈妈的手,也没开口说过一句话。
妈妈回忆说,那天中午小铭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幼儿园里午睡。
地震发生时,老师们赶紧把孩子们都转移到了操场上,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安全,可是这突如其来的巨大震动还是把孩子们吓得不轻,哇哇哭成一片。
随即家长们纷纷冲向幼儿园寻找自己的孩子,而小铭的妈妈因为路上的耽误晚到了一点,让小铭在等待的过程中更加恐惧惊慌。
由于妈妈自己也受到惊吓,在急奔到幼儿园接到小铭后,已经无力抱起小铭,只能紧紧地拉着小铭的手,往家的方向奔去,那里还有爷爷奶奶。
一路上小铭紧拽着妈妈,也目睹了两边楼房倒塌、甚至压住人的场景。
后来,小铭颤巍巍地问妈妈:“那些人好可怜哦,爷爷奶奶也会被压住吗?”妈妈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时已经无法联系到爷爷奶奶了……
自那以后,小铭跟着爸爸妈妈睡过马路、住过帐篷、去医院找过亲人和朋友,没有一步离开过妈妈或者爸爸,同时他也目睹了大量的悲惨甚至血腥的场面。
渐渐地,小铭很少开口说话了,除了跟爸爸妈妈还有简单的交流,在见到他人时都
是回避躲藏,要进入任何建筑物之前都要跟父母确认好几遍“这个房子会塌吗?”。
[分析与治疗]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当他们遇到灾难事件,最普遍的心理反应可能会表现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不肯跟父母离开一步,这正是他们的安全感极度缺乏所致。
小铭在受到地震惊吓之后,已经极度害怕惶恐,再加上等待妈妈的过程,更加剧了他的焦虑不安,安全感急剧下降。
之后,他又亲眼见到了大量的悲惨场面,更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刺激。
低龄儿童在受到创伤之后,我们更多借助于一种表达性治疗的干预方法。
1绘画治疗。
这是逐渐打破他心灵隔膜、建立起关系的最佳工具。
我们之间不用语言,只用绘画的方式逐渐拉近了距离。
2.游戏治疗。
当他可以“放开”爸爸的手后,我带他走出房间,走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玩耍。
让他逐渐开始面对和适应独处后的焦虑和恐惧。
经过一个多月的追踪走访,小铭恢复得很理想,话语开始多起来,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童真。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