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海绵城市的探索
• 深圳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二、示范引路 深圳光明新区先期启动了18个政府投资的示范项目。
深圳公共建筑示范项目:
主要措施:采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生态停车场等工程措施。
绿色屋顶
透水广场
生态停车场
深圳市政道路示范项目
主要措施:下凹绿地(耐旱耐涝的美人蕉、黄昌、再力花、菖蒲等)、透水道路等。
三、实施方案编制:1.城市现状2.实施目标任务3.实施项目内容4.保障措施
国内海绵城市的探索
• 2014年11月27日在南宁召开——第九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 1. “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是系统解决水安全、 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27日表示。 2.仇保兴出席大会并作题为《海绵城市(LID)内涵、途径与展望》的主题 报告。他认为,城市不仅是造成水危机的源头而且是解决之道。海绵城市 (LID)顺应自然,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低影响开发,通过减少径流量,减轻 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3.仇保兴称,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理论、规范、标准任重道远。 海绵城市规划与智慧水务是协调海绵城市各单元有效运行的两大系统工程, 区域、城市、社区、建筑四层次LID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上下结合推动系 统创新,而分区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海绵度”测评并给予奖励引导尤为重 要。
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外经验
• (三)日本 日本是个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早在1980 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近年来随着雨水渗透设施的推广 和应用,带动了相关领域内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技术和管理体系逐渐 完善。
1、发挥规划和社会组织作用 2、注重雨水调蓄设施的多功能应用 3、加大雨水利用的政府补助
• 深圳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三、完善制度 发改部门:审核公共区域范围内,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的投资。 规划国土部门:将实施低影响开发建设要求作为土地划拨或出让的依据,并 负责按照低影响开发的要求进行规划审核和验收。 建设部门:按照低影响开发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图审查及竣工验收。
国内海绵城市的探索
国内海绵城市的探索
• (一)深圳 研究、规范、示范三位一体实践低冲击开发理念 早在2004年,深圳市就引入低冲击开发理念,积极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独特气候 条件下的规划建设新模式。十年来,通过创建低冲击开发示范区、出台相关标准规范 和政策法规,以及加强低冲击开发基础研究和国际交流,低冲击开发模式在深圳市的 应用已初见成效。 1、开展相关技术交流与研究 ,2004年深圳市举办了第四届“流域管理与城市供水国 际学术研讨会”。 2、编制完善地方相关导则规范 ,发布了中国最早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深圳 市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3、创建国家低冲击开发示范区——深圳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国内海绵城市的探索
• 深圳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一、规划先导 深圳市光明新区管委会先后编制了《光明新区雨洪利用规划》和《启动区低 冲击开发详细规划》、《建设项目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 等规划。明确了年径流控制率为70%、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总量削减不低于40% 的总体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了控制指标。
国内海绵城市的探索
• 国家的政策支持:2015年1月15日,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发布《关于 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市申报指南 一、试点选择流程:1.省级推荐 2.资格审核 3.竞争性评审
二、评审内容:1.资格审核
2.竞争性评审
国内海绵城市的探索
• • 全国首个海绵城市联盟在西咸新区成立 2015年1月27日,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海绵城市建设(LID)技术 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召开,这是我国首个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的技术联盟。在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十余位专家学 者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资金、理念、推广等层面展开深入研讨,支招 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外经验
• (二)美国 美国的城市雨水管理总体上经历了排放、水量控制、水质控制、生态保护等 阶段,雨水管理理念和技术重点逐渐向低影响开发(LID)源头控制转变,逐 步构建污染防治与总量削减相结合的多目标控制和管理体系。 1、立法严控雨水下泄量 2、强调非工程的生态技术开发与综合应用 ,美国的雨水资源管理以提高 天然入渗能力为宗旨
国内海绵城市的探索
• (二)福建 以省域专项行动和技术指南引导海绵城市建设 为减缓因城市不透水地表增加引发的城市内涝等系列生态问题,福建省政府 开展了提高城市透水率专项行动。 1、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途径 2、明确规划设计目标和任务
3、明确工程设施推广的着力点
国内海绵城市的探索
• 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住建部于2014年11月2日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指南》。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概述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 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 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 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强调通过 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 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 负荷加重等城市问题。
• • 深圳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四、全面推广 到2020年,光明新区将基本建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 城市。 1.提升排水防涝能力 •将既有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从1-2年一遇提升至3-4年一遇。 •暴雨内涝发生频次降低50%。 2.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 •所有建设项目绿化浇洒、景观用水全部使用收集的雨水。 •全区收集利用的雨水量,替代10%以上的自来水用水量。
下凹绿地进水口
原理示意图
透水道路
深圳公园绿地示范项目
主要措施:植草沟、滞留塘(耐旱耐涝的美人蕉、黄昌、再力花、菖蒲等)、地下 蓄水池等。
植草沟
滞留塘
地下蓄水池
水系湿地示范项目
主要措施:自然水体、调蓄池、人工湿地(美人蕉,再力花,菖蒲)、稳定塘等。
蓄水池(曝气控制)
人工湿地
湖面
国内海绵城市的探索
•
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外经验
• 德国、美国和日本是较早开展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国家,经过几十 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德国 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针对低影 响开发的雨水管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引和经济激励政策。在政 府的引导下,目前德国的雨洪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 1、通过制定各级法律法规引导水资源保护与雨水综合运用 2、积极推广三种雨水利用方式: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二是 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 3、采用经济手段控制排污量 4、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