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交通运行状况的宏观评价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与衡量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与衡量指标体系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1.1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挤问题也逐渐产生并日益严重。

近20年,内地民用汽车年平均增长率为13.3%,私人汽车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3.7% 。

其中,北京作为人口超过2000万人、机动车500万辆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2010年10月的美国《外交政策》一书更是将北京列为世界五大拥堵城市之首。

城市交通拥挤已严重阻碍中国城市经济及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在社会各个方面造成负面效应,具体表征为时间延误、能源浪费、大气污染及情绪影响等。

这些负面效应使得社会外部成本增高,危害了人类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更不符合建设和谐交通的目的。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对城市道路拥挤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显得格外重要。

这不是单纯地统一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量,而是通过拥挤识别确定城市不同道路的拥挤度来实施不同的解决措施。

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拥挤识别体系并合理运用成为当务之急。

1.1.2 研究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超过10%,而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得人民对交通的需求扩大。

汽车产量增大,人民的购买力上升,人民的配车率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出现了不平衡状况,导致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严峻的交通拥挤问题。

因此,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交通指挥中心的固定检测器采集和实地考察的交通数据,在交通拥挤识别体系下,计算出有效的道路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实时、准确地为管理者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拥挤疏导策略。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拥挤识别研究现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很多学者研究开发了许多的 ACI 算法。

加利福尼亚算法。

通过比较邻近检测站之间的交通参数数据,对可能存在的突发交通事件进行判别,由此确定交通拥挤的发生。

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根据数据分析,中国主要城市的交通情况如下:
一、道路交通:中国主要城市的道路交通异常拥堵。

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巨大。

这主要是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导致道路供应不足。

各城市的城市规划部门应加大对道路的建设投资,增加道路的容量,并且合理规划交通流量分布,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二、公共交通:中国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基本健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不够广,导致部分区域的交通需求无法满足。

其次是公交车的数量不足,尤其是高峰时段,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搭乘公交车。

此外,公交车的舒适性和车辆的优化配置也有待提高。

三、自行车交通:部分城市鼓励发展自行车交通,但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自行车道不完善,缺乏连接和便利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大对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投资,提高自行车道的使用率和便利性,提供更多的自行车停车设施,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代替部分短途出行。

四、出租车和网约车:中国主要城市的出租车和网约车服务相对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高峰时段出租车供应不足,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打到出租车。

其次是出租车和网约车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够经济实惠。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提高出租车的运营效率,增加网约车的供应量,并适当调整价格。

综上所述,中国主要城市的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道路拥堵、公共交通覆盖不足、自行车交通系统不完善以及出租车和网约车服务存在问题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大对交通系统的投资,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

道路宏观分析报告怎么写

道路宏观分析报告怎么写

道路宏观分析报告怎么写一、引言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宏观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撰写一篇道路宏观分析报告,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背景和目的在撰写道路宏观分析报告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背景和目的。

例如,分析某一地区或城市的交通状况,预测未来几年的交通需求,评估道路系统的性能和瓶颈等。

明确研究背景和目的有助于确立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三、数据收集和整理道路宏观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历史交通数据、人口数据、城市规划数据等。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对于准确分析道路状况和预测未来需求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交通测量、遥感技术等多种方法获取数据。

四、问题描述和方法选择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需要明确分析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

例如,分析道路拥堵问题可以采用交通流模型;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等。

合理选择方法,能够更好地完成研究目标。

五、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根据问题描述和选定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例如,可以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交通流模型,通过模拟和预测来评估道路状况和需求情况。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需要熟悉相关的数学和统计知识,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六、结果和讨论在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完成后,需整理和呈现研究结果。

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和模型的分析结果,比如交通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道路拥堵状况分区等。

在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实际情况与模型预测的差异,探讨道路发展的潜在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七、结论和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结论应概括报告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建议应针对性地提出道路发展的措施和方向。

结论和建议需要具备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八、报告撰写和编排在完成结论和建议后,即可进行报告的最后撰写和编排。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指评价和衡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套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综合情况的评价,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合理地制定决策,改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以下是一个包含多个方面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一、道路交通安全指标1.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水平,包括总体事故数和死亡伤者数量。

2.交通死亡率:反映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在国际上也是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3.重点路段事故率:评价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重点路段,为重点改进和治理提供依据。

4.交通事故处理时间:衡量事故处理效率,反映交通事故处理的快慢和便捷性。

二、道路交通畅通指标1.平均行驶速度:评价道路交通畅通状况,反映车辆在道路上的速度水平。

2.交通拥堵延误指数:反映道路交通拥堵程度和对行车时间的延误程度。

3.平均通行速度差异指数:评价不同道路段的通行速度水平和差异程度。

4.出行时间可预测性:指交通状况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便于出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三、道路交通环境指标1.道路噪音污染:评价道路交通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2.道路交通排放:评价道路交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包括废气排放和颗粒物排放等。

3.道路交通震动:评价道路震动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四、道路交通设施指标1.道路容量利用率:评价道路交通容量的利用程度,包括道路极限流量和实际流量之比。

2.交通设施投资效益:评价交通设施的投资效果,包括交通设施利用率、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3.道路交通设施更新率:评价道路交通设施的更新速度和更新程度。

五、交通管理效果指标1.交通管理成本:评价交通管理的经济投入和效益,包括交通管理人员、设备和维护等成本。

2.交通管理反馈效果:评价交通管理的效果,包括交通流畅度、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改善程度。

3.车辆通行效率:评价车辆的通行效率和运输效益。

交通运输行业形势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形势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形势分析交通运输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交通运输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的形势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宏观环境分析1. 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和产业分工不断加深,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各国政府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

二、市场竞争态势1. 陆路交通运输市场:在陆路交通运输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

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兴起,物流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共享经济的崛起也对传统交通运输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水路交通运输市场:水路交通运输市场的竞争相对较弱。

但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和港口建设不断完善,为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 航空交通运输市场:航空交通运输市场在国际上竞争激烈,航空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票价。

在国内市场,也面临着互联网航空和低成本航空的竞争压力。

三、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1. 智能交通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行业。

包括交通信号控制、车辆导航、智能停车等方面,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2. 新能源汽车: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成为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

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不断提升,将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转型的机遇。

3. 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是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的热门领域。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无人驾驶车辆正逐渐走向实际应用。

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将改变交通运输的格局。

四、政策环境与行业监管1. 政府扶持政策:为了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仅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交通的现状和问题,本文对几个主要城市的交通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城市交通的基本情况(一)北京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复杂交通网络的城市。

其交通特点主要包括:1、道路资源紧张:城市道路建设难以跟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导致道路拥堵成为常态。

2、公共交通发达: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覆盖广泛,但在高峰时段仍面临较大压力。

(二)上海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交通状况也备受关注。

1、交通流量大:由于经济活动频繁,人员和货物流动量大,交通流量一直处于高位。

2、多样化的交通方式:除了传统的公共交通,还有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兴交通方式的补充。

(三)广州广州作为南方的重要城市,交通具有自身特点。

1、道路规划复杂:由于城市发展历史和地理因素,道路规划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2、对外交通枢纽:承担着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功能,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紧密。

(四)深圳深圳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

1、智能交通发展迅速:积极应用科技手段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2、交通需求增长快: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不断增加。

二、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一)交通拥堵这是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

在高峰时段,道路上车辆排起长队,通行速度缓慢。

不仅浪费了人们的时间,也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公共交通分担率有待提高尽管公共交通在不断发展,但仍有很多人选择自驾出行,导致公共交通的分担率相对较低。

(三)交通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城市的道路、桥梁、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四)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交通执法不严格等问题在一些城市依然存在,影响了交通的顺畅运行。

三、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城市规划不合理一些城市在早期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交通需求的增长,导致功能区分布不合理,居民出行距离过长。

《城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交通运输部》

《城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交通运输部》

《城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交通运输部》《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编写组202x年11月1《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编制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安排,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呼和浩特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6家单位负责编制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

本标准计划完成时间为202x年。

1.2、目的及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道路交通拥堵频发,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关系到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关系到政府交通工作的方方面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与生活。

在传统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中,多使用流量或负荷度(v/c)等指标,然而这些指标往往只适用于路网运行静态评价,在道路拥堵状态下则会失效,同时,这些指标的技术性太强,不便于理解和接受。

受交通检测技术条件的限制,基础数据存在盲区,只能获得断面的、不连续的数据,难以反映道路交通的时变特性。

因此,国内缺乏一种统一评价指标反映路网的动态运行状况。

随着近年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多种新型交通检测技术涌现,包括浮动车、视频、微博、地磁等等,为道路网交通运行评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结合先进的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道路网运行整体评价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近年来交通信息发布手段逐步多样化,且有多个服务运营主体,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指标和阈值等级),导致对道路运行评价的结果不一致,不利于信息的传播与应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百姓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科学、客观地掌握城市整体或部分道路网交通拥堵的程度、时空演化规律和变化趋势,从而服务或指导疏2《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堵工程、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制定与效果分析、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与养护等工作。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城市规划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了解道路交通的现状,找出交通瓶颈和问题,为改善交通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下面是关于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基础信息指标1. 城市面积:标识城市的大小,区域内道路交通的规模;2. 人口数量:影响道路交通的需求量;3. 道路里程:道路网络的规模和密度;4. 停车位数量:城市内停车容量的大小;5. 公共交通线路数量: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

二、交通拥堵指标1. 交通流量:通过采集交通数据进行统计,评估道路上的交通量;2. 峰值小时交通流量比率:在高峰时段内交通流量与平时的比值,用以评估高峰期的交通状况;3. 平均通行速度:计算数据中的平均速度,用以评估交通拥堵程度;4. 停车时间:衡量车辆在路上停留的时间,用来评估交通拥堵程度;5. 出行延误指数:通过比对实际行驶时间和预计行驶时间得出的延误指数,用于评估交通拥堵的程度;6. 易堵路段数量:识别常常发生交通拥堵的路段。

三、交通安全指标1. 事故发生率:计算一定时期内交通事故的数量,用来评估交通安全水平;2. 交通死亡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3. 交通肇事率:计算一定时期内交通肇事的数量,用来评估交通安全水平;4. 交通事故处理效率:交通事故立案调查和处理的效率,及时处理交通事故;5. 交通违法率:通过抽样调查违法行为的数量,评估交通违法程度;6. 驾驶员违法率:驾驶员在道路上的违法行为的数量比例。

四、交通环境指标1. 噪音水平:评估道路交通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噪音污染程度;2. 尾气排放:评估道路交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3. 道路基建影响:评估道路建设和维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出行便利指标1. 公共交通服务覆盖率:衡量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覆盖的范围和密度;2. 公共交通运营频率:评估公共交通运营的频率,衡量出行的便利性;3. 自行车道建设覆盖率:评估城市自行车道建设的覆盖面积及质量;4. 行人通行设施:评估城市行人通行设施的完善程度。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及交通状况评价研究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及交通状况评价研究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及交通状况评价研究一、引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道路交通压力也在持续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攀升。

因此,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状况评价研究既涉及到城市交通规划,也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评价研究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评价研究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

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能力,是衡量道路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指标。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受到道路交通设施、交通流量、交通组织管理及道路条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一)道路交通设施道路交通设施是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对车辆通行速度和通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高等级公路通行能力较强,但城市主要道路的通行能力一般较低。

为了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需要对道路进行改造和优化。

如对拥堵路段改造为高架路或地下道,或者新建或拓宽主干路等,这些措施可以扩大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二)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的车辆数量,是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若交通流量超过道路的通行能力,则会造成道路交通拥堵,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车辆通行时间延长、燃料消耗增加等问题。

因此,要合理控制交通流量,通过有序的交通管理、合理的限制和引导交通流,尽可能缩小交通流峰值,从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三)交通组织管理交通组织管理是保证道路顺畅运行的重要手段。

交通组织管理包括车辆管理、路面交通信号灯控制、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监视及车辆限行和车辆出行导引等。

通过科学的交通组织管理,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四)道路条件道路条件包括道路宽度、道路坡度等。

一些道路存在弯曲、坡度较大或者障碍物过多的情况,会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道路设施建设与改造时,需要考虑道路条件的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道路设计,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三、城市交通状况评价研究城市交通状况评价研究是对城市交通状况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交通工具的普及,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成为了广大市民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的状态,制定出行政管理的方向,并改善交通状况,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分类1.交通流量指标:包括交通量、交通速度、交通密度等。

交通量指标用来评价道路上的车辆数量,包括小时流量、日流量等。

交通速度指标用来评价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速度,包括平均速度、最大速度等。

交通密度指标用来评价车辆在道路上的密集程度。

2.交通效率指标:包括交通延误、旅行时间、拥堵指数等。

交通延误指标用来评价车辆在道路上的平均延误时间,旅行时间指标用来评价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时间,拥堵指数用来评价交通拥堵程度。

3.交通安全指标:包括事故率、死亡率、受伤率等。

事故率指标用来评价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数量,死亡率指标用来评价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占比,受伤率指标用来评价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数占比。

4.交通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噪声污染等。

空气质量指标用来评价道路上的空气污染程度,包括PM2.5浓度、二氧化氮浓度等。

噪声污染指标用来评价道路上的噪声水平。

5.公众满意度指标:包括交通可靠性、出行舒适度等。

交通可靠性指标用来评价出行的准时性和可预测性,出行舒适度指标用来评价出行过程中的舒适程度。

三、指标权重为了使评价指标更加科学合理,需要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分配。

权重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确定,权重的分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市民的需求来确定。

四、数据采集和评价方法为了准确地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的状态,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交通监测设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来得出结论和评价结果。

五、案例分析以城市的道路交通状态评价为例,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根据交通流量指标、交通效率指标、交通安全指标、交通环境指标以及公众满意度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得出该城市的道路交通状态评价结果。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要点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要点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要点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评价已成为城市发展和交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该评价体系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调整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对于城市交通拥堵、安全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对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进行系统性评估,为制定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和交通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般而言,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是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通常包括道路交通总量、平均通行速度、通行时间、日平均交通量等多个方面。

2. 交通安全交通安全也是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

它包括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事故类型及其严重程度、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和时间等多个方面。

3. 行车舒适度道路交通行车舒适度也是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它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行车的平稳度、路况、噪声、震动等多方面指标。

4. 环境污染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包含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它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排放物质的种类、浓度和排放量等多个方面。

5. 交通拥堵程度道路交通拥堵是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也是评估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包括路面车流量、行车速度、平均通行时间等多个方面。

各指标体系要点详解1. 交通流量交通总量交通总量是该指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它涉及到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交通流量的大小和分布。

通常可使用统计和研究技术对交通流量进行测量和分析。

平均通行速度平均通行速度指的是同一条道路上车辆通过路段所需的平均时间。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道路交通的畅通情况。

通行时间通行时间是指车辆在经过某一路段时所花费的时间。

这个指标是交通流量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

日平均交通量日平均交通量是指每天某段时间内通过某一道路的平均流量。

这个指标反映了该道路的交通运输能力。

2. 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数交通事故是日常生活和交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对城市社会和交通治理的影响非常大。

交通运行情况分析

交通运行情况分析

交通运行情况分析交通运行情况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乎居民出行质量和经济运转的顺畅程度。

本文将结合实际数据,对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一、交通拥堵分析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城市的经济、环境、居民出行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近期交通数据统计,我市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不仅路段拥堵,而且交叉口车辆排队等待时间较长。

这主要是由于车辆增加、道路容量不足、道路状况不良以及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

二、航空交通情况分析航空交通是现代都市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近年来的数据分析,我市的航空交通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航空客运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

航空运行状况良好,旅客满意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铁路运输情况分析铁路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城市居民和货物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市铁路客运量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8%。

同时,货运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这充分体现了铁路运输在满足居民出行和商品运输方面的作用。

四、道路交通安全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是保障居民出行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交通运行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原因是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存在,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以及道路交通设施更新升级还需加快。

五、公共交通发展状况分析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减少道路拥堵、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据数据显示,我市的公共交通网络日渐完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并且不断引入智能化运营系统,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然而,目前公共交通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运行情况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在减少拥堵方面,可采取增加道路容量、优化信号灯时间设置等措施;在提升交通安全方面,应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执法力度;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乘客满意度。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是对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整体评估,它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交通管理部门了解交通状况,并针对性地制定交通管理策略。

下面介绍一个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指标体系。

### 1. 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或交通节点的车辆数量。

它是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交通流量高表示车辆较多,交通压力大,容易导致交通拥堵。

### 2.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

衡量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指标之一是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较高表示车辆行驶畅通,交通状态良好,反之则表示交通拥堵。

### 3. 交通拥堵延误指数交通拥堵延误指数是指交通拥堵造成的车辆行驶时间增加的程度。

它可以客观地反映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拥堵程度。

交通拥堵延误指数越高,说明交通拥堵程度越严重,交通状态越糟糕。

### 4. 交通事故率交通事故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里程内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

交通事故率是评价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指标之一。

交通事故率高表示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 5. 公共交通覆盖率公共交通覆盖率是指公共交通网络对城市主要道路网的覆盖程度。

它是评价城市道路交通便捷程度的指标之一。

公共交通覆盖率高表示市民可以便利地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从而减轻交通压力。

### 6. 道路设施完善程度道路设施完善程度是指道路状况、交通标志、信号灯、人行道和路灯等设施的完善程度。

道路设施完善程度好,能够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出行环境。

### 7. 道路容量道路容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容纳的车辆数量。

道路容量决定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拥堵程度,高容量道路能够更好地满足交通需求。

### 8.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是指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面积占道路总面积的比例。

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

城市道路宏观路网交通状态评价方法的研究

城市道路宏观路网交通状态评价方法的研究

ut n ehd a h ldtr n te rdn s n ad fod e ok odt na w l sh w i todf rn eaut nn i sf eier ao m to cl ep e mieh ga igt dr ora nt rcn io,s el te e hsf ieetvlao idc ot l a i l e a w i a g i e h n
行条件 ,而 F级服务水平则是最差的。从 服务水平的定义可
问题 。由于交通状态能够反映出行者 的心理 , 在确定诱 导策 略 及发布交通信息时 ,科 学地进 行交 通状 态辨识与分级可 以更
好地为 出行者服务 , 减少道路拥堵【 l 1 。以往的研究多 以道路截
面等微观交通状 态为主 ,以此 为基础 的路 网交通 状态评价与 分析可以更好地对交通管理起到决策支持作用 。本文将 以路
dsrmi n t d e, hih i un e a lstega igo tafccn iin f o dn t r sq a ta v l. x e me tl td e fe he iei na mo lw c ,ntr, n be h r dn frf o d t so ra ewok u i t ey Ane p r na u yvri st i o n ti i s i a v tg s f e to i or iaigh n lc e ae tela d a a e o t me d nc odn tn teu bo k drt,h odmagna doh r h rce sis f e o n toka dis a a it t c n h h ri n te c aa tr t o t r a ew r n tc p bl yoa — i c h d i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1. 道路通行能力:指道路能够接受和承载交通流量的能力,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路牌标志、交通信号、交通流的方向控制等。

2. 交通流量:指道路上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量,可以反映道路的交通繁忙程度和拥堵情况。

3. 平均速度:指通过城市道路的车辆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距离,反映交通畅通程度。

4. 路段通行时间:该指标可以反映一条路段通过车辆的行驶时间,便于评估路段的通行速度或当前交通状态。

5. 交通事故率:交通事故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在该区域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可以反映区域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水平。

6. 道路设施完善程度:指道路上的公共设施、服务设施、绿化等如何配备完善,反映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性化程度。

7. 交通管理效率:包括交通运输管理机构的组织效率、交通管理的决策与执行效率、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等。

8. 空气质量:指区域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颗粒物等级等,反映城市环境质量,是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部分。

9. 噪声指数:指区域内噪声水平,如车辆噪音、施工噪声等,反映城市噪声环境。

10. 公共交通便捷性:指公共交通的路线分布、运行时间、车辆密度等,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交通状况是评价一个城市交通发展水平和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的交通状况可以提高通勤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率,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便利和安全。

为了全面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状态,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1.交通流量指标-日交通流量:道路上通过车辆的平均数量,反映道路的使用水平。

-峰值交通流量:道路上通过车辆的最大数量,反映道路的容量和交通拥堵情况。

-平均通行速度:车辆在道路上平均行驶速度,反映车辆通行的顺畅程度。

-道路车辆使用率:车辆数量与道路容量的比值,反映道路的利用率。

-交通密度:单位时间和单位路段上通过车辆的数量,反映道路通行的拥挤程度。

2.交通事故指标-交通事故发生率:单位时间内交通事故的数量,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交通事故死亡率: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总出行人数的比值,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交通事故中伤亡人数的程度,反映交通事故对人身财产造成的危害程度。

3.交通拥堵指标-拥堵延误指数:表示交通拥堵情况的一个综合指标,反映车辆通行的流畅程度。

-平均延误时间:车辆在交通拥堵情况下相比通畅状态下增加的行程时间。

-交通拥堵范围:交通拥堵区域的范围和面积。

4.交通环境指标-空气污染程度:交通引起的尾气排放和颗粒物扬尘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威胁程度。

-噪音污染程度:交通引起的噪声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

-道路绿化面积比例:道路两侧绿化带的面积占道路总面积的比值,反映道路的美观程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5.交通管理指标-交通信号控制效果:交通信号灯对交通流控制的效果,反映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设备维护和巡查频率:交通管理设备维护和巡查的频率,反映设备运行和管理的效果。

-道路交通秩序:交通从业人员和驾驶员的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的程度。

-交通出行便利性:公共交通设施、停车设施等交通出行设施的数量和覆盖范围。

总之,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和交通专家全面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评估

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评估

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评估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大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交通拥堵给居民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了很多不便与困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估,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善交通拥堵状况的建议。

一、交通数据统计首先,评估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第一步是进行交通数据统计。

通过统计道路通行速度、交通流量、高峰时段交通堵塞程度等数据,可以客观地评估交通拥堵状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查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和时间等信息,进一步了解交通拥堵的具体状况。

二、道路规划不合理道路规划不合理是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注重合理规划道路网络,避免出现交叉口过多、道路宽度不足等问题。

此外,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该合理设置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私家车辆数量。

三、私家车辆过多私家车辆过多也是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私家车。

然而,私家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道路面临巨大压力,导致交通拥堵。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的数量,鼓励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

四、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

一些交叉口的信号灯设置不够科学,导致车辆在等待红灯时排队时间过长。

政府应该加强对交通信号灯的管理,优化信号灯的配时,提高交通信号灯的效率。

五、缺乏交通管理的合理组织缺乏交通管理的合理组织也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一些城市存在交通管理不规范、交通警察执法不力的问题,导致交通秩序混乱。

加强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警察的执法效能,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有着重要意义。

六、道路维护不及时道路维护不及时也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

道路出现坑洼、路面损坏等情况时,不及时修复会降低道路通行效率,加剧交通拥堵。

政府应该增加对道路维护的投入,加强道路巡查,及时修复道路损坏,确保道路畅通,减少交通拥堵。

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评估与改善

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评估与改善

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评估与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个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城市经济、社会和居民出行的重要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评估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评估综合评估城市交通拥堵状况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包括交通数据、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环境和居民出行等方面。

其中,交通数据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通过交通管制中心、交警部门和地铁公司等获取。

通过交通数据可以评估出拥堵路段、拥堵时间和拥堵原因等信息,有利于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交通管理措施。

其次,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也有重要影响。

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公交、地铁和停车设施等都是影响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因素。

因此,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管理成为了重要措施之一。

再者,城市交通拥堵给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城市交通环境因素也需要对城市交通拥堵进行评估。

城市交通拥堵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噪声污染增加等影响,这些都是城市环境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后,评估城市交通拥堵还需要考虑居民出行的需求和行为。

居民出行对于交通拥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于居民出行需求的了解,包括上下班、购物、娱乐等不同出行目的,以及出行模式,如步行、自行车、公交或私家车等,都有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和出行推荐方案。

以上是评估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常见依据和方法,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交通拥堵评估和预测模型,有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应对方案。

二、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改善措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严重影响居民出行质量,在不影响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的前提下,制定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交通管理措施尤为重要。

1.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城市主干道和拥堵节点增设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改造公交站台、增加停车设施等措施有助于舒缓交通拥堵状况。

交通运营质量评估总结

交通运营质量评估总结

交通运营质量评估总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营质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各地纷纷进行了交通运营质量评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交通运营质量进行总结和评估,以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一、交通运营质量的评估指标在进行交通运营质量评估时,我们需要明确评估的指标。

交通运营质量评估主要涉及的指标包括:1.准点率:即车辆按时发车和到达的比例。

2.服务频次:即车辆发车间隔的短暂程度,以保证乘客的等车时间。

3.车辆拥挤度:即车内乘客数量与车辆额定载客量之间的比例,以确保乘客能够得到合理的座位。

4.运营安全性:即车辆事故率的评估,以确保乘客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二、不同城市交通运营质量的评估情况在我国不同城市的交通运营质量评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性和差异。

以下是对几个城市进行的评估情况总结:1.北京交通运营质量评估总结北京市的交通运营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准点率方面,北京地铁线路的准点率达到了90%以上,公交车的准点率也在稳步提升。

服务频次上,地铁线路的发车间隔逐渐缩小,同时公交车的发车频次也得到了优化。

车辆拥挤度方面,随着新线路和新车辆的加入,车内拥挤状况有所改善。

运营安全性得到了加强,车辆事故率在下降趋势。

2.上海交通运营质量评估总结上海市的交通运营质量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准点率方面,上海地铁的准点率超过了95%,公交车的准点率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远郊地区。

服务频次方面,地铁线路的发车间隔明显缩短,公交车也加强了发车频次。

车辆拥挤度方面,上海市引入了新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拥挤情况,提供更好的运力调度。

运营安全性不断加强,事故率有所下降。

3.广州交通运营质量评估总结广州市的交通运营质量评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准点率方面,广州地铁的准点率达到了90%以上,公交车的准点率也在逐渐提高。

服务频次上,地铁和公交车的发车频次得到了优化,尤其是高峰期。

车辆拥挤度方面,广州市加强了运力投入,通过优化线路和加大运力投入来缓解拥挤状况。

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评估

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评估

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评估城市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评估城市公共交通的价值时,我们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社会效益主要关注公共交通对城市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而经济效益则关注公共交通对城市经济增长和居民经济福利的贡献。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评估1. 减少交通拥堵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对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共交通可以吸引更多的居民选择出行方式,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从而减轻道路拥堵状况。

拥挤的道路导致的交通堵塞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公共交通的发展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流动性、减少拥堵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2. 降低环境污染城市公共交通使用更为集约的交通方式,可以减少交通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相比私人车辆,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在单位运载量下降低尾气排放量,并减少对城市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公共交通的推广和使用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为城市居民提供更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3. 促进社会公平公共交通是一个为所有居民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通过公共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都能够同等享受城市交通资源。

这有助于减少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提升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二、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效益评估1. 促进产业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对于促进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

公共交通工具的制造、运营和维护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劳动力、技术和设备。

这就为城市提供了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公交车制造、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等。

同时,公共交通的发展也为城市吸引了更多的投资,推动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2. 降低个体出行成本相比私人车辆的购买、使用和维护成本,公共交通较为经济实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立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宏观评价系统的研究2007-6-4 阅读次数:262次摘要:立足于构建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估及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宏观交通状况分析、评估、预测,科学诊断存在的交通问题,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交通服务,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同时以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的路网结构、长期积累的海量数据和现实交通状态为背景,针对现状路网的薄弱环节以及奥运会的交通需求,论述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服务水平)的应用示例。

关键词:宏观交通评价系统;交通状态评估;评价指标体系1 建立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服务水平)宏观评价系统的紧迫性1.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服务水平)的复杂性在20世纪30年代有关城市规划的“雅典宪章”中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其中就包括城市交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城市功能和广大市民对城市道路交通质和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各国政府都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城市交通好坏的评价标准是安全、畅通。

交通运行状况也应该以此为目标值。

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体系,而作为广大市民最为关心的交通畅通即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尚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其综合表现可通过道路上机动车运行速度直观反映,其运行状况的好坏客观地反映了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的高低。

城市交通服务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了交通发生量、城市道路的建设水平、城市规划(主要是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的实施与调整以及交通的管理措施等。

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不是随某种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简单函数,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正负反馈关系。

收集这些要素动态变化信息并判断其变化对交通的影响,把握城市交通运行状况的时空变化,是一个城市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但也是一件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工作。

1.2 建立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服务水平)宏观评价系统的必要性把握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中服务水平如何,需要建立起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方法,即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宏观评价系统(下称评价系统)。

由于目前缺少一个对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科学的评价体系,社会与广大市民对城市道路交通的时空变化状况难于有更准确的了解和把握,致使出现对交通状况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

而政府相关部门对道路基础设施投入和采取的交通管理措施的预期效果也无法予以准确评价;对城市自身历史发展的比较以及与其它城市间横向比较缺乏评判的标准;对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趋势及需采取的措施进行定量科学分析缺少必要的手段。

因此建立起一个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服务水平)宏观评价系统是十分迫切的一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基础性工作。

1.3 北京市建立评价系统的条件已逐步成熟首先,北京市城市道路路网经过“九五”、“十五”期间的规划建设,从功能结构和路网布局等方面已经基本成型并趋于稳定。

主要特点是由快速路和主干路组成的骨干路网已基本成型。

其次,骨干路网在功能上承担了绝大部分的交通量,承担的交通量基本合理,是整个城市交通的生命线,也是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关注点。

再次,在区域分布上五环内(含五环)骨干路网承担的交通量占市区流量的80%以上,因此五环路以内相对合理、稳定的路网结构和交通流分布是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

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为构建评价系统创造了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开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特别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用现代计算机、通信、信息、检测、控制等技术,对城市交通管理实施高效控制管理,不仅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的科技水平,而且对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严格执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在城市道路骨干路网上,实现了交通流信息实时采集、处理与分析。

目前该系统在城市骨干路网上每间隔500m左右布设了交通信息检测器,检测包括流量、平均车速、占有率等交通流特征信息。

该系统已稳定运行了3年多,积累了大量历史交通流数据。

上述系统为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服务水平)评价系统的开发、测试和运行提供了宝贵的、海量的数据支持。

2 构建评价系统的目标、任务与技术路线2.1 评价系统的目标与任务在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评价系统构建的目标与任务。

●建立基于我国大城市特色的评价系统。

主要通过对道路上机动车运行速度的统计规律的分析研究,确定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对确定的空间、时间的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对可预测的将来,特别是城市大型活动如北京市奥运会期间的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进行预测和评价。

为此,基于北京城市道路路网结构、长期积累的海量交通流数据、交通管理和现实交通状态为背景,对以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估及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各交通要素与运行状况的相关关系的评价方法;●通过交通仿真构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宏观交通服务水平分析预测方法和技术体系;●交通管理与交通设施建设协同优化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

综合上述内容,以北京为例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大城市道路交通特征的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宏观评价系统。

评价系统的构建工作任务主要集中在3个层次。

1) 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2) 建立北京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系统;3) 评价现在和过去的交通状况;预测未来同期交通状况;诊断复杂交通状况;为2008年奥运会道路交通总量需求控制提供定量分析。

3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2.2 建立评价系统的原则评价系统是为政府各部门进行决策提供量化指标的重要基础,也是直接为广大市民提供交通信息服务的基础,类同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作用。

因此该系统的建立必须遵循6个原则:1) 可靠性;2) 可信性;3)可量化;4) 具有可比较性;5) 便于识别;6) 便于实施操作。

2.3 构建评价系统的技术路线● 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交通工程理论、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交通仿真技术建立相关分析模型,进而探索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的发展规律,为建立评价系统奠定基础。

● 借鉴国外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大城市交通特性的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及体系。

●根据初步确定的评价指标,结合北京市交通状况,进行指标相关性分析。

●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宏观仿真模型的构建,结合补充调查数据对初定的指标参考值进行进一步修正。

●组织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具体指标、域值、权重进行论证。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社会(群众)认可调查,以广大群众基本认可的指标调整和完善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具体指标。

● 建立适用的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

● 针对具体时间指标、空间指标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服务水平评价。

技术路线描述如图3所示。

3 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宏观评价系统的构建3.1 评价系统的结构评价系统评价的具体对象为在确定的时间内、空间内的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

评价的时间区域按时间顺序可确定为年、季、月、周、日和每日的不同时段;按交通流分布状态可确定为高峰日、平峰日、工作日、节假日等;按交通运行特点可确定为日常交通时段、重大活动时段、恶劣天气、突发事件时段等。

评价的空间区域可确定为城市道路路网、快速路网、主干路网、某个区域道路、某条道路等。

如图4所示,通过在确定的空间、时间内对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予以评价,如对全年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可通过与上一年度的服务水平进行比较,评价在交通流量持续增长情况下,经过道路基础设施改造及采取交通管理等各种措施,整个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与上一年度比是否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具体的指标有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还有那些方面需要下一年度去重点解决,等等,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 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等级划分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等级划分要以建立评价系统的原则为确定的依据。

划分形式可有不同的类型,以车速分布状态反映畅通(或拥堵)指标为例予以说明,具体是以畅通路段数占所有路段数的百分率作为交通状态等级划分的标准。

交通状态的等级划分公式为“畅通”:在不同等级道路畅通车速标准也不同,如快速路系统机动车平均运行车速高于50km/h以上、主干路(有信号灯路口)机动车平均运行车速(含路口等灯时间)高于25km/h 为标准(其具体标准将根据不同城市交通状况和群众认可度有所不同),将交通状态等级划分为6级。

为便于直观显示,亦可将服务水平划分为3个等级,在显示空间分布的地图上,可用相应的红、黄、绿来表示,即畅通用绿色表示,一般性拥堵用黄色表示,严重拥堵用红色表示。

具体表达方式见图5。

4 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系统的应用建立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宏观评价系统后可有效地对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进行宏观评价,下面以北京城市道路交通为例,选择对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进行几种类型的评价工作。

4.1 同一区域同一时间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对某一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区域内的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进行定量评价。

评价结果为该时间段内的某一区域的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为何种服务水平,从而即可提供现状服务水平状态,又可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反映交通状况是改善了、恶化了,还是处于常态。

如图5、图6所示。

4.2 同一区域不同时间段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的比较对同一区域城市道路进行不同时间段的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及比较,可有效地分析交通流分布状况,为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调解市民出行时间结构提供依据。

如图7、图8所示。

图7评价结果显示:早晨8:30的四环内(含四环)的北京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为D级。

图8评价结果显示:早晨6:30的四环内(含四环)的北京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为A级。

在同一空间区域内,早6:30的交通运行状况明显优于早8:30的交通运行状况。

4.3 同一时间段不同区域的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的比较对同一时间段不同区域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的实际比较,可为广大市民选择出行路线提供交通服务。

图9评价结果显示:北三环高峰时间(8:30)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为D级。

图10评价结果显示:南四环高峰时间(8:30)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为B级。

在同一时刻南四环交通状况好于北三环。

4.4 进行复杂交通状况诊断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建立后,可利用现状交通运行状况与历史同期交通状况的对比,对现状交通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

具体诊断流程见图11。

4.5 开展奥运交通需求总量控制和其他交通管理措施的政策试验借鉴历年来8月份交通高峰时段交通运行状况,在不考虑2008年交通量增加的情况下,如不采取交通总量控制措施,市区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将如图12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交通拥堵路段数占总路段数已达到35.7%,畅通路段数不足50%,拥堵比较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