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名师教案【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四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首先,对于一些古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可能存在障碍,需要通过注释和翻译来辅助理解。其次,对于《论语》中的一些深层次的思想和理念,学生可能难以完全领会其内涵。此外,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可能需要一定的思考和启发。
5.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探讨如何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文本解读能力:通过深入解读《论语》中关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章节,培养学生准确理解经典语句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水平。
2.思维品质:通过对比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3.利用现代教学资源:我充分利用了PPT、视频和在线讨论平台等现代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便捷的交流平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对《论语》的古文语言理解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论语》中的古文语言和句式理解存在困难,影响了他们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深入理解。
-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选择一个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孔子和其弟子,通过对话和互动,重现《论语》中的场景,增强学生对经典语句的理解和记忆。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概念。
讨论为什么人们会做出看似不可行的事情。
分享一些历史上的例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例子。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的质量。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分析。
第二章: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
2.2 教学内容进一步解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
探讨不同人对此行为的不同看法。
2.3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
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观点的角色。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分析。
第三章:动机与行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动机对“知其不可而为之”行为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激发自己的动机。
3.2 教学内容讨论动机与“知其不可而为之”行为的关系。
分享一些激发动机的策略。
3.3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使用自我反思法,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动机。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分组讨论和自我反思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分析。
第四章:挑战与机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行为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抓住机遇。
4.2 教学内容讨论“知其不可而为之”行为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分享一些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策略。
4.3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挑战与机遇的关系。
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面对挑战和机遇的情境。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分析。
第五章:案例研究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研究,深入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行为。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3.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1.2 教学内容1. 课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结构。
3. 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文章主题思想。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
2. 网络资源:引入相关文章和背景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纸质教材:提供课文和相关阅读材料。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 内容分析: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论证结构。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3.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阅读理解:15分钟3. 内容分析:20分钟4. 主题讨论:15分钟5. 总结与拓展: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的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的探讨和评价。
4.2 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
2. 教学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反思。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1. 课文《知其不可而为之》原文。
2. 作者相关作品和背景资料。
3. 教学PPT和视频资料。
5.2 参考资料1. 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知其不可而为之》说课稿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知其不可而为之》说课稿一、教材信息•选修教材名称:《知其不可而为之》•适用年级:高三•课程名称:语文•课时安排:4课时•教材出版社:XX出版社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篇文章,通过分析作者运用修辞手法、思维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展现主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分析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思维方式表达主题的方法;•理解文章结构以及结构与主题的关系。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4.1 教学内容•文章背景介绍:通过简要介绍文章背景,让学生了解文章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考;•文章整体结构分析:通过分析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的结构和语言使用,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修辞手法分析:分析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对于突出主题的作用;•细节理解与解读:通过文字理解和推理,培养学生挖掘文章细节的能力,理解作者的观点;•主题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涉及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2 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题目和引入相关背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和猜测;•示范法:以学生喜欢的话题为例,展示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分别阅读文章的不同部分,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引导发现法:给予学生提示,引导他们发现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细节,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和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是什么?5.2 理解文章背景•介绍文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背景,包括作者、创作背景和作品影响等方面。
5.3 分析文章结构与主题•请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开头的几段,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有何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中间部分,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怎样的事例、观点和论证方式,呈现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主题?•分析文章结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选择这样的结尾?结尾和主题有何关系?5.4 分析修辞手法与细节理解•通过选取文章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并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这些细节对文章主题的强化作用。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章节一: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背景和主题。
2. 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教学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方法:1.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法:教师对文章背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思考其含义。
2. 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3. 讲解文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和作用。
4. 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注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章节二:词语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 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词语的理解。
教学步骤:1. 教师指出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 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对词语的理解。
章节三:句子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文中重要的句子。
2. 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重要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分析法:学生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教学步骤:1. 教师指出文中重要的句子。
2. 讲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3. 学生进行分析,理解句子含义。
章节四:内容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文章的层次结构。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分析法: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
2. 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高二选修)
知其不可而为之两个方案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体味孔子为政治理想而百折不挠而特立独行的坚韧品质。
2、感觉隐士“邦无道则隐”的不同人生追求,比较他们和孔子的异同。
二、教学过程:1、今天我们来上《知其不可为而为》,请大家参考词语手册,速读课文,正音,大约6-8分钟。
2、对读课文,由各组分读片段。
3、哪里最先提到课题?切入14、38。
落实句式:状后和宾前在你看来,“其”和“之”应该指代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面两课加以探讨:如基于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的德政思想,孔子关于仁和礼等的儒家学说……孔子代表的儒家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己念,兼济天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材料:孔子五十一岁被任命为鲁国中都宰,上任一年政绩显著,晋升为司空,又晋为大司寇,但鲁君昏庸腐败,又与三卿(季孙、叔孙、孟孙)的政治主张不合,忿忿离开了鲁国,望于他国实现政治主张和理想。
孔子五十五岁时,开始了他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流离生活。
他先后两次到卫国,居留时间长达十年,也未能得到卫国重用。
孔子三次来陈,累计在陈四年,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与理想。
孔子六十八岁时,失望透顶,结束他十四年颠沛流离的周游生涯返回鲁国,不再出仕做官了,专心从事文献整理,并继续聚徒授业。
4、晨门应该是什么样的人?速读全文,找出类似的人并找出他们对孔子或直接或间接的评价,完成下面的表格:人物对孔子的评价态度晨门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嘲讽接舆凤兮……已而!已而!要他迷途知返长沮桀溺是知津已滔滔者……岂若从辟世之哉!讥笑劝其从隐丈人四体不分……孰为夫子?杀鸡为黍……见其二子焉。
轻视……荷蒉者莫己知也,……浅则揭。
似乎理解;顺变说明:以上表格为教学之纲,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根据学生所找,或引导学生找出来,朗读理解,理解朗读,加以探讨。
前一表格为内容筛选,后一表格为探讨深入。
a、举例:分角色朗读“长沮桀溺”一节,读出“是知津已”的嘲讽,读出是“是鲁孔丘之徒乎”的明知故问;探讨“四体不分……孰为夫子?”的潜台词,体会丈人“杀鸡为黍……见其二子焉”的热情里的真意。
高中语文语文版精品教案《《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悲壮感2.了解中国文化的儒道互补现象,中国文化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传承一、导入:这三则神话选自《山海经》,你都知道它们讲的是什么故事吗?①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②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③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请生一一作答: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这三个神话有什么共同点?故事的主人公能力有限,他们面对的环境都很恶劣,他们的理想都难以实现;但是他们都迎难而上,知其不可——而为之了!从神话到现实,中国士人尤其是儒家文人一路走来,走过历史的辉煌与沧桑,也许给他们精神给养的就是中国文化之根——“知其不可而为之”吧。
二、文本分析,感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特定内涵点题之句:14.38(一)初步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14.38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知其不可而为之”:明明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
“不可”可能缘于主观条件,“臣妾做不到啊”,更可能缘于现实环境,只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可”。
“而为之”体现了一种主观态度,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那么,“不可”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环境呢?我们来看14.21(二)具体感知“知其不可而为之”14.21“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背景和孔子的担当与责任1.结合补充材料,了解故事经过14.21阵成子弑简公。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本文的作者背景及写作背景。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论语》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介本文的作者孔子及其思想。
3. 阐述本文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及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开场提问:同学们对《论语》有哪些印象?孔子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形象?2. 简介孔子及其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引入本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是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这是孔子的一种精神品质。
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孔子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
第二章:作者背景及写作背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本文的作者背景及写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简介本文的作者背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2. 阐述本文的写作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推行仁政,但四处碰壁,不被当时诸侯国君所接受。
教学步骤:1. 讲解作者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2. 分析写作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诸侯割据,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推行仁政,但遭遇困难。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孔子在明知困难的情况下还要坚持自己的主张?这与本文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有何关系?第三章:文本解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1. 解读文章关键词:“知其不可而为之”。
2. 分析文章中孔子的行为和思想。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知其不可而为之”,探讨其含义。
2. 让学生分段阅读文章,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3. 分析孔子在文章中的行为和思想,如明知不可为却仍要推行仁政、教育学生等。
第四章:拓展延伸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引言:作为孔子的名言,“知其不可而为之”,多年来一直是鼓励人们勇敢尝试,不畏艰辛的一句话。
对于现代人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挑战自我的劲头。
为此,“《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应运而生。
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这句话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在激发学生冒险精神的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这个目的。
1、让学生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
2、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符合“知其不可而为之”模式的例子。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勇敢尝试和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如何利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方法,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2、如何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3、如何遵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行为准则,面对失败时保持平静。
三、教学方法:1、PPT上的例子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将在PPT上展示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句话的含义。
2、小组讨论与总结: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明确自己对“知其不可而为之”含义的理解。
然后在班级内对每个组的总结进行展示,分享并总结各自的见解。
3、探索式学习:学生在小组内深入研究实际故事,并试图找出故事中符合“知其不可而为之”模式的例子。
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启示和理解。
4、个人探究与写作:学生将利用自己的思考,创作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相关的作品,并在班级内分享。
四、教学建议1、打牢基础:在开始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之前,需要给学生打好基础,让他们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在哪些领域中有所体现和应用。
2、体验式教学: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如唱歌、扮演角色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领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内涵。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全面版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全面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案目标: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
探讨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践这一理念。
1.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内涵。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1.3 教学内容:介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定义。
分析历史上和实践中的案例。
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一理念。
第二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内涵2.1 教学目标: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内涵。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
2.3 教学内容:介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定义。
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三章:历史上的“知其不可而为之”3.1 教学目标:了解历史上典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案例。
3.2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3 教学内容:介绍历史上典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案例。
分析这些案例的特点和影响。
第四章:实践中的“知其不可而为之”4.1 教学目标:了解现实生活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实践。
4.2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4.3 教学内容:介绍现实生活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实践。
分析这些实践的特点和影响。
第五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知其不可而为之”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知其不可而为之”。
5.2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5.3 教学内容: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知其不可而为之”。
分享成功应用的案例和经验。
第六章:面对挑战的勇气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6.2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状态。
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困难情境,让学生参与表演。
6.3 教学内容:分析面对挑战时所需的勇气和心理素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
第七章:坚持不懈的精神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定义和背景知识2.探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义和重要性3.分析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知其不可而为之”4.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什么意思?•你身边有没有什么例子可以解释这个概念?通过学生们的回答,让他们对“知其不可而为之”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 理论讲解(20分钟)讲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定义和背景知识,包括如下内容:1.苏轼的《赤壁之战》和《岳阳楼记》中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故事;2.“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在明知有困难或风险的情况下,仍然要去努力和奋斗。
通过讲解和举例,加深学生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解。
3. 探讨意义和重要性(3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解和感悟。
然后,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义和重要性。
4. 分析成功案例(30分钟)选择一些成功人物或企业的案例,比如乔布斯、阿里巴巴等,分析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知其不可而为之”的。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5. 创新实践(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选择一个具体问题或挑战,通过灵活的思维和勇气去解决或面对。
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展示给全班。
6.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你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解有什么变化?•你觉得“知其不可而为之”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影响?四、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展示出良好的创新能力。
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保守,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其勇气和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坚持自己信念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主要内容及其主题思想的把握。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分析。
(3)学生的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
(2)学生对相关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2. 自主学习法:用于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写作练习法: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讲义,相关文学作品的资料,写作练习的题目。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知其不可而为之》,准备相关的学习笔记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作者及其背景。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的学习笔记和问题。
2. 讲解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学习笔记。
3. 分析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写作练习。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3)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2)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 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3.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 对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的把握;3. 对文章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知其不可而为之》;2. 参考资料:相关背景资料、注释、译文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意;(2)针对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和分析;(3)组织小组讨论,讨论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 分析讨论:(1)让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论证过程和论据;(3)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成果。
4.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观点,写一篇读后感;(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提高写作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等,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一选修)
教学目标:(一)课文重要字、词、句的积累(二)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分析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
(三)联系现实,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探讨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
教学重点:(一)理解孔子的积极入世思想(二)隐与仕的千古博弈教学难点:如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探讨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文本研习讨论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问有同学看过整部《论语》吗?那请根据我们近期所学和自己的了解谈谈对孔子的认识。
胡适有言“知其不可而为之”,亦“不知老之将至”。
认得这个真孔丘,一部论语都可废。
胡适的话虽为个人的观点,但直抵孔子思想和精神核心。
今天我们就从“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个角度来认识这个真孔丘。
二、板书“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从字面意思上解题三、文本研习,分析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内涵(一) 投影18.6前两段1.请同学朗读并翻译2.提问“是知津矣”的弦外之意是什么?请揣摩长沮说话的语气。
3要求学生再读,将这种语气读出来(二)投影18.6第三段1.请同学朗读并翻译2.提问桀溺的话中意是?其说话的语气又是什么呢?3. 要求学生再读,将这种语气读出来(三)提问1.长沮桀溺这两个人在身份和思想上有什么共同点?2.课文中类似长沮桀溺这样的人还有吗?他们是谁?他们对孔子的做法又是持什么态度呢?明确:嘲弄: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接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丈人)鄙哉,硁硁乎!(荷篑者)劝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荷篑者)3.在这些隐者中,丈人应该是比较特殊的一位。
他通过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和行(植其杖而芸)来表现其对孔子的嘲弄,但他又为什么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确:这里我们应该根据子路的评价来分析丈人的这种做法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对他只顾小节洁身自好而乱大伦表示批评表明自己“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要行大义(四)提问:1.面对隐士的不理解甚至嘲弄,孔子是如何回应他们的?明确:孔子下,欲与之言。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选自:《<论语>选读》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3版—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12(2020.6重印)课前预习任务:1.熟读原文、注释、翻译。
2.结合全文,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体现。
3.你对“知其不可而为之”持何态度,为什么?学情分析:文本由原文、注释、译文等三部分组成,学生不存在文意理解上的障碍。
《论语》各篇章之间本身没有严密联系,不过,选入《<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文的篇章,应该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这是学生不一定能理清的。
其次,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语言是人物情感的外化,体会人物语言之中的情感和语言背后的内涵也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最后,在理清篇章思路和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和评价“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内涵,也是本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文本分析:《论语》是语录体文言作品,文言知识是学习本文的载体,人物语言及语言背后的人物情感是学习本文的内核。
《<论语>选读》是对《论语》篇章的重新编辑,理解文本内容和编者意图殊途同归。
同时,作为“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则是学习本文的核心目标。
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1)文言知识:文言实词“弑”、文言虚词“而”、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等。
2)分角色朗读,体会孔子、接舆、长沮、桀溺、丈人、晨门、荷蒉者等人对话中所包含的的情感。
1.思维发展与提升1)梳理本文各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2)把握接舆、长沮、桀溺、丈人、晨门、荷蒉者等人对话中的真实意图。
3.文化传承与理解:正确理解与评价“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1.体会人物对话中包含的情感。
2.正确理解与评价“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一、学生独立思考,陈述编辑本文理由:我们知道,《论语》是语录体作品,篇章之间本无严密联系。
《知其不可而为之》导的学案语文版本选修
《知其不可以而为之》导教案语文版选修一、基本要求.背诵章和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
2.理解“弑”、“之”、“津”、“为”、“是”、“食”、“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并默写以下文言词句:往者不可以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以而为之。
4.明确孔子“知其不可以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表现的。
5.初步认识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
深刻领悟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二、知识累积.给以下加点字词注音长沮()怃然()食之()击磬()夫执舆硁硁荷蓧()耦而耕()弑()耰2.找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趋而辟之⑸使子路反见之⑵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⑹是知其不可以而为之者与⑶植其杖而芸⑺今之从政者殆而⑷见其二子焉3.写出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种类句子活用种类句子活用种类⑴孔子洗浴而朝⑷杀鸡为黍而食之⑵子路从尔后⑸见其二子焉⑶止子路宿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4.写出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⑴来者犹可追⑶子路从尔后⑵道之不可以,已知之矣⑷遇丈人5.指出以下特别句式的详细种类,并翻译句子。
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句式翻译⑵子路行以告句式翻译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句式翻译⑷鸟兽不可以与同群句式翻译⑷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句式翻译⑸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句式翻译⑹子路宿于石门句式翻译⑺而谁以易之句式翻译⑻莫己知也句式翻译⑼末之难矣句式翻译6.解说以下加点的词语⑴过⑵以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以吾从医生以后无乃尔是过与子路行,以告⑶鄙⑷见鄙哉,硁硁乎子见夫子乎蜀之鄙有二僧见其二子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使子路反见之⑸殆⑹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洗浴而朝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子路拱而立思而不学则殆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⑺于⑻之孔子洗浴而朝,告于哀公曰君子之仕也子路宿于石门陈恒弑其君,请讨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之三子告青,取之于蓝⑼使子路问津焉往者不可以谏陈成子弑简公7.成语解说知其不可以而为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8.背诵自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已而!已而!!”子路曰:“不仕无义。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一、知识与技能:从隐士和孔子的言行中发现当时的社会状况、体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朗读体会,分析研讨,史料求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孔子孤独、寂寞于乱世,却锲而不舍地去追求理想的品德。
课前预习一、读课文、注解、译文两遍1、理解重点字、词、句式(省略句、倒装句)每一章都先将课文、注解、译文读一遍、再完成第1点内容,最后再读一遍课文。
二、第三次读课文1、划出文中他人对孔子的评价和劝告(用横线)2、划出文中孔子及其学生的的相应看法(用波浪线)(注意:抓住每个对话语段中最关键的词语或句子)三、字词巩固练习做好,带着疑问上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近几年,《论语》很火。
孔子很热,我们在读《论语》,北大也在开《论语》课,北大的李零教授将自己的讲稿整理成书,其中有这么一段对孔子的评价:“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他很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这段评价让你最有感触的是哪句?孔子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带了十多个弟子行行住住,西北至古黄河,南至江淮楚界,足迹数千里,历时14年,遇到了十多位诸侯国君,虽有礼遇咨询,却没有人能用他为政。
惶惶无主可依,茫茫无所之,被旁观的看客形容为“丧家狗”,而孔子也承认了这个评价。
如今,“丧家狗”一般是被用作贬义的,而李零对“丧家狗”的解释是:(课件3)“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 即使不是贬义,这样的评价与我们一贯认为的孔子是“圣人”这样的说法也截然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其不可而为之》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分析理解特殊句式。
2.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要求找出能体现时代背景的句子并分析,从隐士-----孔子的言行差异中体会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分析孔子孤独、寂寞于乱世,却锲而不舍地追求道的品德。
教学安排:三教时教学过程:第一、二教时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第四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
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学习,我们请几个声音比较响亮的同学来上课。
二.阅读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判断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一)14.211.朗读、翻译2.重点掌握以下词语:弑:杀君朝:朝见,动词讨:出兵讨伐以:因为之:到3.给下面两个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告(之)于哀公(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4.提问:孔子做了什么?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诉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内心世界?……在陈成子弑君后,孔子反复申诉报告,要求出兵讨伐无道。
“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
反复申诉,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责任来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知道自己的报告不能为鲁国君臣的认可,突出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反复申诉反映了孔子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无奈。
(二)18.51.朗读、翻译2.掌握重点词语歌:唱歌,动词谏:挽回追:赶上,及已而:算了,罢了殆:危险下:下车,动词趋:快步走辟:通“避”,避开3.一个句子,补上省略成分(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4.提问:面对当时社会的无道,精英分子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孔子和接舆就是两种不同的代表,你能从这则文字中体会出孔子的孤独、寂寞么?……接舆是一个隐者的代表,他们一样担忧祖国的命运和未来,但他们认识到时代的无法挽回,采用了消极避世的态度。
孔子明白他们的心理,很想和他们交流,但是得不到他们的理解。
身处乱世,自己的主张得不到社会普通人的认可,这可以理解,最可怕的是连社会上所谓的精英都不能理解自己。
由此可见,孔子的内心是多么的失落和孤独无奈呀!(三)18.61.朗读、翻译2.重点词语耦:两人并排耕作使:让问津:问渡口,后引申为询问执舆者:驾马车的人与:通“欤”,吗是:这,这里代孔子滔滔:这里形容社会动乱皆是:都这样谁以:“谁与”,跟谁易:改革而:你辟人之世:逃避坏人的人(辟世之世)耰:下种覆土耙平辍:停止怃然:怅然的样子与:相处、和3.三个句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判断句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固定句式,与其……岂若……,与其……哪里比得上……鸟兽不可与(之)同群:省略句,丘不与(之)易也:同上(四)18.71.朗读、翻译2.重点词语丈人:老人以:用荷:动词,担、扛四体:四肢植:立起芸:通“耘”,耕耘拱:双手下垂而立,比喻恭敬止:留宿食:给食,使……吃见:使……见明日:第二天反:通“返”,返回行:出门义:宜节:礼节废:废弃如之何:怎么能洁:使……纯洁大伦:重要的人际关系,这里引申为君臣之义行:实行3.几个句子子路行,以(之)告(子):省略句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判断句4.子路最后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说明孔子及其弟子都知道了自己的主张是无法实行了。
请问,子路是从哪里知道的?……丈人是个精英,他懂得礼——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他懂得长幼有节,但是他不仕,废“君臣之义”,甚至反讽孔子——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由此子路知道。
(五)14.38,14.39,9.91.朗读,翻译2.重点词语晨门:主管城门晨夜启闭的人奚自:即自奚,从哪里(来)是:这,此人与:通“欤”,吗磬:动词,击磬荷蒉:挑着草筐心:深意、心意而:过了一会鄙:偏狭硁硁:击磬的声音己:守己而已:罢了厉:穿衣涉水提:提衣过河果:坚决末之难:没有办法诘难他河:黄河已:行不通3.几个句子奚自:介宾倒装有心哉,击磬乎:谓语前置鄙哉,硁硁乎:同上果哉,末之难矣:宾语前置。
果哉,末难之矣三.课内练习巩固1.翻译下面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子路行以(之)告(子)鸟兽不可与(之)同群丘不与(之)易也2.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止子路宿:止,使……留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给……吃(饲)见其二子焉:见,使……拜见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洁,使……保持纯洁怀其宝而迷其邦:迷,使……迷乱3.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
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四.小结第三教时一.复习提问提问试卷基础知识二.主要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他苍凉、无奈的行道生活。
1.参看孔子简历:(一)艰难的童年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内“尼丘”山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东南)。
孔子因“尼丘”而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老二)。
3岁时,父亲叔粱纥去世,孔母颜征带着孔子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过上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17岁时,孔母颜征在因生活的折磨和社会的歧视心力交瘁而死。
(二)政治上的起落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开始走上仕途,后因政绩卓著,升大司寇,并代理宰相。
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
第五年春季,孔子55岁,齐国害怕鲁国强盛,采用反间计离间鲁国君臣关系。
孔子只好离开鲁国。
(三)周游列国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开始周游列国。
从55岁到68岁,共计13年,孔子转辗卫、陈、鲁、宋、蔡、齐、楚等诸侯国推行自己的仁政、礼治思想,多次险遭不测,深陷囫囵,其间因兵、因饿等备受磨砺,尤其使孔子感到难过的是他的为政思想,做人理念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得到贤哲隐士的嘲讽,更不要说推行了。
公元前484年,时孔子68岁,他终于在多次碰壁的情况下,带着万般无奈和遗憾,孤独地回到鲁国。
开始修诗书礼乐。
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
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
以墓为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故居改名为孔庙。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孔子内心万般寂寞、孤独的内心世界,体味他锲而不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2.寻章摘句。
(1)这几则文字围绕“知其不可而为之”编撰在一起,每则短文都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请摘录有关语句来回答。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表现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重在“为”“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孔子虽然离职还乡,但是仍然以大夫身份关心政事,表现了孔子“知其不为而为之”的精神,两个“不敢不告”,写出了孔子心中无限的感叹和无奈。
孔子下,欲与之言:孔子明知接舆不会与自己一道入世济时,但是他充满幻想,多么希望得到接舆的理解和认可。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可以想象孔子在碰壁之后多么的无奈和孤独!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句话写出了孔子悲苦的内心世界,也是孔子大智慧的集中表现。
鸟兽都不会同群,假如天下有道,我是不会与这些人一起的,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我必须积极入世,团结更多的人,争取更多的人。
孔子明白自己的形势,所以一个“怃然”写尽了他内心的苍凉。
使子路反见之:“荷条者”本身是一个懂得“礼”的人,他“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对于社会上这样的贤人,孔子是十分尊重和景仰的,他使子路反见之,目的也想博得丈人的理解和支持,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面对“荷蒉者”的嘲讽,这次孔子没有表示亲近的意思,多次与隐士的交流,孔子心理十分明白,要得到隐士的支持已经不可能。
所以这个感叹应该比前面的“怃然”更使人伤感、无奈。
世道黑暗,社会无道,孔子的理想永远得不到实现,更可怕的是连社会上的这些所谓的贤人都不能理解和支持孔子的崇礼思想,这是对孔子内心最大的打击。
所以孔子最后发出了“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那样沉重的感叹。
公元前484年,时孔子68岁,他终于在多次碰壁的情况下,带着万般无奈和遗憾,孤独地回到鲁国。
开始修诗书礼乐。
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
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
以墓为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故居改名为孔庙。
一代圣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但是他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传过战国的屈原,传过宋代的范仲淹,传过明代的文天祥,一直传过“戊戌六君子”,传过许许多多抗日英雄,传到了现在那些在大多数人面对小偷选择沉默的时候拍案而起的青年身上,传到了那些在大多数人面对作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时依然保持宁静自然的心灵的学生身上。
我要说的是:这种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三.理解文章中的“隐士”。
1.寻找课文中出现的隐士有哪些?……接舆、长沮、桀溺、丈人、晨门、荷蒉者2.说说这些隐士有什么特点。
说明理由。
……都是一些非同寻常、不等闲的人,或者说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是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知道无法改变社会,所以选择避世,他们理解孔子,同情孔子,同时也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惋惜。
接舆: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把孔子比作凤,表达了自己的孔子的理解和肯定;又“何德之衰”“已而已而”,表达了对孔子做法的批评和遗憾,写出了接舆对当时社会的极端失望。
长沮、桀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他们对社会形势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同时委婉地劝告孔子放弃无谓的努力。
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表明了丈人对孔子不干实事,尽做那些无法做到的事而厌恶,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
晨门、荷蒉者都一样。
文章把这些隐士和孔子放在一起,并不是要否定谁或者肯定谁,其实无论是孔子还是隐士,他们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做法两样。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衬托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四.小结。
这就是孔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孔子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历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管世界变得怎样,总认为人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管结果怎样,我活着就要实现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为万民造福。
隐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那些仁者。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