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高二选修《天上谣》李贺
古诗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翻译赏析
古诗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翻译赏析《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
其古诗全文如下: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前言】《天上谣》选自《李贺诗歌集注》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游仙诗。
本诗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的感慨和因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而愤恨不已的心情。
【注释】⑴回星:运转的星星。
⑵银浦:天河。
⑶学水声:诗人由天河引起联想,说行云像发出声音的流水一样。
⑷仙妾:仙女。
⑸缨:系玉佩的丝带。
⑹秦妃: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借指仙女。
《列仙传》弄女嫁给仙人萧史,随凤升天。
⑺植:倚。
⑻青凤小:小青凤,因为押韵所以倒置。
⑼王子:王子乔。
周灵王太子,名晋,传说擅长吹笙,这里指仙子。
⑽鹅管:行状像鹅毛的笙管。
⑾耕烟:在云烟中耕耘。
⑿瑶草:灵芝一类的仙草。
⒀粉霞:粉红色的衣衫。
绶:丝带。
⒁藕丝裙:纯白色的裙子。
⒂藕丝:纯白色。
⒃青洲:清邱,南海中草木茂密的仙洲。
⒄步拾:边走边采集。
⒅兰苕:兰草的茎。
泛指香花香草。
⒆羲和:神话中给太阳驾车的神。
⒇海尘:海地扬起的尘土。
【翻译】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潺潺,飘荡着闪闪群星,银河两岸的流云们,调皮地模仿着水声叮咚。
月宫金色桂花树,从来就是花不落绽放飘香,仙女轻盈采桂花,纤手娴熟歌声宛转响佩缨。
天宫的弄玉,卷起宝帘打开玉窗,又一个明媚的拂晓,窗前梧桐树永远枝繁叶茂,带他们夫妻飞天的小青凤,还是没长大依然那么娇小,神仙夫妻当然永远年轻红颜难老。
天上王子乔又吹起玉笙如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
剪一条粉霞做成红绶带装饰着天女们的藕丝仙裙,笑语喧哗她们飞到南海青洲采仙草,又来赏早春。
快看呀东边,羲和驾着天马,车里载着太阳又奔来了,焰火纷纷,人间,石山下的海水又一次退去变成陆地,飞起灰尘。
高中语文天上谣ppt4 苏教版精品课件
烟云,播种瑶草。 身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太阳车行进之快,像奔跑的马,沧海干枯,
尘土在山下变成了桑田。)
哪些诗句是写天上的生活,哪些是写人间现实
明确: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 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尾二 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中间八句 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 独立的画面。
他在诗中自鸣不幸,以神奇的幻想,缤纷 艳丽的色彩,扑朔迷离的手法,来刻意的营造仙 界、幻境,来表达他的追求与向往,抒发他的苦 痛与悲愤,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和慰藉。
他又用冥界鬼怪、死亡、寒夜等排遣内心 的悲痛,因此,被世人称为“诗鬼”,其作品风 格为虚幻荒诞、幽峭冷艳,在诗史上独树一帜。
解题
诗的题目是《天上谣》,“谣,声逍遥也。” 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诵起来, 轻快优美。
这是一首游仙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 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 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诗人虚构了一个尽 善尽美的仙境。
天上的逍遥 夜空的银河,星星在旋转着,漂浮着,银河
岸边,滚动起来的云发出水流声音。 月宫的桂树,花儿永远不落,仙女们采摘香
花,肩上悬挂的佩缨摇来摇去。 美丽的秦妃卷起帘子,北窗一片明亮,窗前
真正的爱情,不论贫富,不论远近。千般情怀,万般眷恋。红尘陌上,心系悠长。约言迢迢千里,只因情怀而来;邈路遥遥朝暮到洛阳出差一周了。 下午忙完,我便决定回趟老家。夕阳余光游走在城市楼房的轮廓中,呆板大街上车来人往。我不喜欢城里的热闹,会吓跑夕阳,家里这时候,风是轻的,田野是静的,夕阳是害羞的。 大巴车只到镇上,离老家还有十里路。一下车就听到有人喊我,是父亲。父亲一手接过我行李,一手拿着手机说话:“接到了,接到了,我们就回来。”说罢把电话递给我。电话里母亲问我晚饭想吃什么,我说:“妈,我想吃你擀的捞面条。”
2017-2018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天上谣 学案
《天上谣》[常识·速览][识作者]“诗鬼”——李贺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
因避父李晋的名讳,终生未能参加进士科考试,理想抱负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备尝人生苦涩,卒于故里,年仅二十七岁。
有《李长吉歌诗》,存诗二百五十余首。
李贺深受屈原、李白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多以乐府诗题材驰骋想象,具有极浓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他的诗造语奇特,想象怪异,意象虚幻巧妙,意境幽奇冷艳。
以遣词造句、修辞设色方面的惨淡经营,来创造视觉、听觉与味觉互通的艺术效果,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贺诗内容多涉及鬼神怪异,被称为“诗鬼”。
[探背景]李贺一生仕途偃蹇,多病早衰,深感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死生问题常纠结于心。
所作《天上谣》《浩歌》等,“皆深有感于日月逾迈,沧桑改换,而人事之代谢不与焉”(钱钟书《谈艺录》)。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巧识文]这是一首游仙诗。
“谣”即“歌谣”的意思。
李贺通过虚构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曲折地表现了自己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浪费的愤慨。
[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诗共12句,分为三层:第一层:写天河,引导读者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第二层:具体描述天庭景象,展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第三层:用雄浑的笔墨概写人间。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
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
李贺《天上谣》阅读试题及答案
李贺《天上谣》阅读试题及答案
【《天上谣》原文】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阅读试题及答案】
1.诗中画线处涉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谁?
答案:弄玉、王子乔
2.结合李贺的身世,说说诗中所寄托的作者的情感。
答案:这是一首游仙诗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使天上闲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与人世间形成鲜明对照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诗人心怀壮志却生不逢时,宝贵的年华被白白浪费,远大的抱负和无情现实之间矛盾尖锐,他的这种愤激感情,就用托古讽今或非现实的幻想表现出来抒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3.诗的中间八句描写了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幅活面请你就你认为最好的一幅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下。
答案:示例:画面之一是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这幅最好
4.本诗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案:这开头两句写天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作者由眼前所见,实写眼前之景,转入到对想像世界的描写,是虚写同时也是交代了想像生发的过程。
李贺《天上谣》赏析
李贺《天上谣》赏析《天上谣》的作者是李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90卷。
这是一首游仙诗,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本诗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的感慨和因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而愤恨不已的心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李贺《天上谣》赏析。
欢迎大家阅读!【原文】天上谣作者:唐·李贺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注释】⑴回星:运转的星星。
⑵银浦:天河。
⑶学水声:诗人由天河引起联想,说行云像发出声音的.流水一样。
⑷仙妾:仙女。
⑸缨:系玉佩的丝带。
⑹秦妃: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借指仙女。
《列仙传》弄女嫁给仙人萧史,随凤升天。
⑺植:倚。
⑻青凤小:小青凤,因为押韵所以倒置。
⑼王子:王子乔。
周灵王太子,名晋,传说擅长吹笙,这里指仙子。
⑽鹅管:行状像鹅毛的笙管。
⑾耕烟:在云烟中耕耘。
⑿瑶草:灵芝一类的仙草。
⒀粉霞:粉红色的衣衫。
绶:丝带。
⒁藕丝裙:纯白色的裙子。
⒂藕丝:纯白色。
⒃青洲:清邱,南海中草木茂密的仙洲。
⒄步拾:边走边采集。
⒅兰苕:兰草的茎。
泛指香花香草。
⒆羲和:神话中给太阳驾车的神。
⒇海尘:海地扬起的尘土。
【赏析】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潺潺,飘荡着闪闪群星,银河两岸的流云们,调皮地模仿着水声叮咚。
月宫金色桂花树,从来就是花不落绽放飘香,仙女轻盈采桂花,纤手娴熟歌声宛转响佩缨。
天宫的弄玉,卷起宝帘打开玉窗,又一个明媚的拂晓,窗前梧桐树永远枝繁叶茂,带他们夫妻飞天的小青凤,还是没长大依然那么娇小,神仙夫妻当然永远年轻红颜难老。
天上王子乔又吹起玉笙如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
剪一条粉霞做成红绶带装饰着天女们的藕丝仙裙,笑语喧哗她们飞到南海青洲采仙草,又来赏早春。
李贺《天上谣》赏析
李贺《天上谣》赏析天上谣李贺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注讲】①谣:本义是指信口而唱的、没有伴奏的歌。
以歌谣的形式写作正是李贺诗歌的一大特色:推崇结构散漫的古体诗,不写章法严谨的近体诗。
②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意谓天河转动,繁星也随之漂转,河中的流云发出流水的声音。
银浦:即银河。
这一联恰恰表现了李贺在诗歌修辞上的一大特色,钱钟书对此有过很好的解释,大意是说,比喻是因为两个东西有相似的地方,所以才能以此喻彼,但这两个东西只是在某一点上相似,并非完全相似,而李贺很喜欢就两个东西相似的方面推及不相似的方面。
比如“银浦流云学水声”,云可以比喻水,因为两者都有“流动”这个特点,但流云无声,流水有声,这是两者不相似的地方。
但到了李贺笔下,云既然像水一样流动,就也会像流水一样发出声响。
③玉宫:月宫。
仙妾:仙女。
④秦妃:即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传说弄玉嫁给了善于吹箫的萧史,夫妇二人乘凤升天。
⑤王子:即王子乔,这里泛指男仙。
据《列仙传》记载,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喜欢吹笙,能发出凤凰鸣叫一般的声音。
他常在伊、洛之间漫游,被一个叫浮丘公的道士引上嵩山,一去三十余年。
有一天,他对来找自己的人说:“请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到缑山和我见面。
”到了这一天,人们果然看到王子乔乘着白鹤飞落在缑山顶上,向大家致意。
几天之后,他乘鹤飞上了云霄,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⑥粉霞红绶藕丝裙:这一句是描写仙女的装束。
粉霞、藕丝:各家注本多解作唐代的颜色名称,粉霞是粉红色,藕丝是纯白色,但这应该是引申义,词的本义似乎是指某种具体的物件。
唐代诗人徐夤有一首《尚书新造花笺》,描写一种新研制出来的很有艺术气息的纸张,说这种纸“浅澄秋水看云母,碎擘轻苔间粉霞”,把云母和粉霞对举,既然云母是一种具体的物件,粉霞自然应该也是。
天上谣(教师版)导学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天上谣》导学案编制:审核:批准:【学习目标】1、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体会李贺虚构的仙境中的寄托【预习提问】作者简介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
父名李晋,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李贺生活的年代,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这之后,唐代的内外矛盾充分暴露,李贺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而又尚有希望的时代。
现实刺激着他的理想,但其仕途被断送,也就剥夺了他施展抱负的机会,因而他的诗歌,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
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充满了忧郁悲愤的悲剧色彩。
现实找不到出路,于是他在诗中自鸣不幸,用扑朔迷离的手法,来刻意的营造仙界、幻境,来表达他的追求与向往,抒发他的苦痛与悲愤,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和慰藉。
有时,天上的仙境只能给他短暂的解脱,而现实的黑暗却像噩梦般纠缠着他,于是,他又用冥界鬼怪、死亡、寒夜等排遣内心的悲痛,因此,被世人称为“诗鬼”,其作品风格为虚幻荒诞、幽峭冷艳,在诗史上独树一帜。
2、诗的题目是《天上谣》,“谣,声逍遥也。
”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诵起来,轻快优美。
这首诗的脚韵换了三次,平仄交互,时清时浊。
各句平仄的排列有的整饬,有的参差错落,变化颇大,这种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排,矫正、归纳显得雄峻铿锵。
这是一首游仙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诗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曲折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社会和个人境遇的不满。
[我的疑问][来源:学科网ZXXK]【讨论解问】诵读全诗,化分层次,整体感知[来源学科网Z,X,X,K]共12句,分为三层:第一层:写天河,引导读者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天上谣》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天上谣》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本文增加目标:了解李贺生平与诗风。
教时设置:1教时过程:一、导入中唐有一个只活了27岁的被称为“诗鬼”的诗人,就是李贺。
他的诗作虽情绪低沉,然想像新奇,境界辽阔,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今天我们领略他的诗歌的风格。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李贺(7 90一8 1 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
为唐皇室宗亲,家世早已没落,仅曾官奉礼郎。
因避父李晋的名讳,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
虽然才情卓越,却英年早逝。
有《李长吉歌诗》。
这是一首游仙诗。
李贺虚构一个美丽的天宫和仙境,当然是寄托的理想。
三、朗读天上谣李贺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四、理解看注解,用散文语言串通诗歌理解大意,并和同学交流(天上的逍遥夜空的银河,星星在旋转着,漂浮着,银河岸边,滚动起来的云发出水流声音。
月宫的桂树,花儿永远不落,仙女们采摘香花,肩上悬挂的佩缨摇来摇去。
美丽的秦妃卷起帘子,北窗一片明亮,窗前的梧桐树上立着小巧的青凤凰。
天宫中的王子吹着长长玉笙,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草。
身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太阳车行进之快,像奔跑的马,沧海干枯,尘土在山下变成了桑田。
)五、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1、诗歌想像奇特,描绘出了一幅幅画面,可以看出有哪几幅画面?(画面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
画面二:秦妃卷帘眺望窗外晓色,青凤凰站立在窗外梧桐树上。
画面三:王子吹笙,龙翻烟云,播种瑶草。
画面四: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天上谣》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主体部分四幅画面, 说说诗是如何表现这种瑰丽境界的?
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 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 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 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诗 人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 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 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 灌注。
首尾两句解析:
• 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缕 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 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
• 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 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 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 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 了。
二读诗歌 评品赏析
画面之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 气袭人。 画面之二:秦妃当窗眺望晓色。 画面之三:神奇的耕牧图景。 画面之四: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 青洲,寻芳拾翠。
问题探讨:
这是一首游仙诗。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 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这寄托是什么 呢?
• 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 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了 ,这叫他怎 不愤恨不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 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 曲折表现。
小 结
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诗人运 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诗 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 说中的内容。但诗人又凭借想象,把它们加以改 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新奇美丽。象 : •1. “龙耕” 。2.桂花不落,兰花常开 。3.仙妾和 青凤都永不衰老 。 •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 来。
一读诗歌 整体感知
主要内容: 这十一首游仙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 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 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天上谣
参考译文
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潺潺,飘荡着闪闪群星,银河两 岸的流云们,调皮地模仿着水声叮咚。月宫金色桂花 树,从来就是花不落绽放飘香,仙女轻盈采桂花,纤 手娴熟歌声宛转响佩缨。天宫的弄玉,卷起宝帘打开 玉窗,又一个明媚的拂晓,窗前梧桐树永远枝繁叶茂, 带他们夫妻飞天的小青凤,还是没长大依然那么娇小, 神仙夫妻当然永远年轻红颜难老。王子又吹起玉笙如 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 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剪一条粉霞做成红绶 带装饰着天女们的藕丝仙裙,笑语喧哗她们飞到南海 青洲采仙草,又来赏早春。快看呀东边,羲和驾着天 马,车里载着太阳又奔来了,焰火纷纷。人间石山下 的海水又一次退去变成陆地,飞起灰尘。
讨论:
1、诗歌描绘了几幅画面? 2、这几幅画面之间有什么联系? 3、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4、讨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画面之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画面之二:秦妃当窗眺望晓色。 画面之三:神奇的耕牧图景。 画面之四: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
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 境来。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 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人又凭借想象, 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 新奇美丽。如:“龙耕” .桂花不落,兰花常 开.仙妾和青凤都永不衰老 。巧妙地把神和人 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
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李贺 2、读懂诗歌,感受诗句的画面美。 3、欣赏诗歌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 4、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诗歌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
漫气息。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情感。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 宜阳县)人。唐皇室远支。因父亲名晋肃 , “晋”、“进”同音,不得参加进士科考试, 堵塞了仕进之路,仅作过几年奉礼郎(管宗庙 祭祀司仪一类事务的从九品小官 )。他对这种 低微的职务很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 加上刻苦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二十七岁就 逝世了翠。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新求变的中唐诗 天上谣》精品教案_2
《天上谣》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2、赏析品味诗歌中的重点句子。
3、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诗言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寄托。
学习重、难点:1、通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2、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诗言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寄托。
教时设置:1教时学习过程:一、导入寂静的夜晚,人们常仰望星空,因为绚丽多姿的星空常给人无尽的遐想与期盼。
今天,我们来欣赏“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李贺仰望星空的超凡想象,下面我们共同走进李贺的《天上谣》。
二、朗读课文(因声求气)先学生个别朗读正音,后集体朗读。
三、诗题探微《康熙字典》:“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
人们编的反映生活的歌四、诗意探微(1)诗人是如何表现天上的生活?想象(2)作者的想象思路是怎样的?现实世界——幻想世界——尘世凡间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
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
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3)天上生活有四个画面组成,请选一处谈一谈其中的神话传说及李贺在此基础上的创造性发挥(4)诗人为何描绘如此瑰丽的仙境?《尚书》“诗言志,歌永言”五、知人论世,体会寄托“李贺是一个苦闷的诗人,他的诗歌主题,一言以蔽之就是抒写内心的苦闷。
”——袁行霈《苦闷的诗歌和诗歌的苦闷》李贺:落魄王孙、早慧神童、不第举子、卑屈小官、苦吟诗人、夭折天才六、拓展联读你接触过的还有类似的作家作品吗?七、前人评价: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语文苏教版高二选修《天上谣》李贺
● 李贺自幼聪颖,勤奋苦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 李贺自幼聪颖,勤奋苦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 乡贡进士” 获 得“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竞争者诽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 但竞争者诽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韩愈曾为之作《讳辩》 ● 韩愈曾为之作《讳辩》 “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于国家之典” 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于国家之典”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无奈“阖扇未开逢猰( yà) 礼部官员昏庸草率, ● 无奈“阖扇未开逢猰( yà)犬”,礼部官员昏庸草率, 李贺终不得登第
+ 诗中的人物和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
人又借助于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 新奇美丽。 + 诗人笔下的仙人有许多常人的生活细节,使得读者可以 很好的把握作者构想的这个幻想世界,但是仙界毕竟和 人间不同,诗中又时时隐含两相对比的意味。
+ 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
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天 河 夜 转 银 浦 流 云 学 水 声 漂 回 星
诗意: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 诗意: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 缕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 缕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 凝神谛听, 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 诗味: 诗味: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 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 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显 示了想象的生发过程
苏教选修之《现代诗歌选读》之《天上谣》
小结
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 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 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
诗人的笔触向内转,着重表现他 的主观幻象、心灵梦境。李贺的诗 中经常描写的就是这样的“虚荒诞 幻”的事物和境界。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 ⒈想象丰富,带有浓烈的虚幻荒诞的特色。在他的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的 声音:“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马骨会发出铜声:“向前敲 瘦骨,犹自带铜声”(《马诗》);他想象的天上是一片和平的生活情景, 仙人也耕牧种植:“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天上谣》), 说仙人王子晋正吹着细长的笙管,在驱使神龙翻耕烟云,种植瑶草。
画面一:月宫仙桂花不落
画面二:秦妃当窗望晓色 幻想世界
画面三:王子驱龙种瑶草 画面四:仙女漫步寻芳翠
现实世界
尘世凡间
说说诗歌是如何表现这种瑰丽境界的
诗歌中的四个画面虽然互不连缀,然 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 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 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 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诗人巧 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 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 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 又有生气灌注。
课文《天上谣》的教案一等奖4篇
1、课文《天上谣》的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理解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理解李贺虚构的仙境有着怎样的寄托。
教学重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以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贯穿始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检查背诵)(二)作者简介:李贺一生位卑职冷,病贫交迫,深感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死生问题纠结于心。
诗作虽情绪低沉,然想像新奇,境界辽阔,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三)品读鉴赏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并作点评。
(要求:从字音、节奏、停顿、感情等方面入手。
)3、学生放声朗读,揣摩感受;也可相互之间交流心得。
4、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意。
这是一首游仙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2)作者的想象思路是怎样的?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
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
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主体部分四幅画面。
学生描绘后教师归纳:画面之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画面之二:秦妃当窗眺望晓色。
画面之三:神奇的耕牧图景。
画面之四: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问: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瑰丽境界的?答: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
诗人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
(四)归纳主题诗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
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的浪费了,故怨恨不已。
诗作曲折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社会和个人境遇的不满。
李贺《天上谣》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天上谣
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题目是《天上谣》,“谣,声逍遥也。
”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诵起来,轻快优美。
B.开头两句写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显示了想象的生发过程。
C.中间八句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
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
D.末尾两句描写了诗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
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
之速。
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特别可贵。
15.本诗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描述。
1/ 2
【答案】14. D15.画面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
画面二:秦妃卷起窗帘,观赏窗外的晨景。
窗前梧桐树永远枝繁叶茂,窗前的梧桐树上立着一只小巧的青凤,还是没长大。
画面三:神奇的耕牧图景。
仙人王子晋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草,十分悠闲自在。
画面四:剪一条粉霞做成红绶带装饰着天女们的藕丝仙裙,笑语喧哗她们飞到南海青洲采仙草,又来赏早春。
2/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子吹笙鹅管长, 呼龙耕烟种瑶草
诗意:仙人王子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 翻耕烟云,播种瑶草,
诗味:多么悠闲自在!
粉霞红绶藕丝裙, 青洲步拾兰苕春
诗意: 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 芳拾翠。
诗味:青洲是传说中的仙洲,山川秀丽,林 木繁密,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色。来这儿 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指顾言谈,十分 舒畅
天河夜转漂回星 银浦流云学水声
诗意: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 缕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 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
诗味: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 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显 示了想象的生发过程
玉宫桂树花未落 仙妾采香垂佩缨
诗意: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 在衣带上。
诗味:“花未落”意即“花不落”。仙树不 枯,仙花不落,它与尘世的“馨香易销歇, 繁华会枯槁”形成鲜明的比照。
秦妃卷帘北窗晓 窗前植桐青凤小
诗意:秦妃卷起窗帘眺望晓色。,窗前的梧 桐树上立着一只小巧的青凤,它就是当年 引导他们夫妇升天的那只神鸟。
诗味: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而红颜未老。 那青凤也娇小如故。时间的推移,没有在 她(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天庭 的神奇之处。然而,天宫岁月也并非毫无 变化。它有晨昏之别,仙人也有夙兴夜寐 的生活习惯,这些又似与人世无异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220.12. 1201:2 6:4701: 26:47D ecembe r 12, 2020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2 日星期 六上午 1时26 分47秒0 1:26:47 20.12.1 2
+ 诗中的人物和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 人又借助于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 新奇美丽。
+ 诗人笔下的仙人有许多常人的生活细节,使得读者可以 很好的把握作者构想的这个幻想世界,但是仙界毕竟和 人间不同,诗中又时时隐含两相对比的意味。
+ 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 费了,这叫他怎不愤恨不已?诗人曲折地表现了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社会和个人境遇的不满。
+ 背诵《天上谣》,将诗作改写成散文诗, 不少于300字 (本周三交)
+ 阅读李商隐《李贺小传》加深对诗人的理 解,独立完成《我看李贺》一文,不少于 500字(下周一交)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mber 12, 2020
● “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 qiāo 土地坚硬不肥沃)田。 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
“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 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 李贺自幼聪颖,勤奋苦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 获 得“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竞争者诽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 韩愈曾为之作《讳辩》 “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于国家之典”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 诗鬼、李昌谷、李奉礼, “”
自称: 陇西长吉、庞眉书客、 唐诸王孙李长吉
+ 家门贫寒 + 怀才不遇 + 敏感多病
● 李贺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 叔父李亮(大郑王)。由于不是嫡系,加之武则天执政时 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 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 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到李贺出生 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母 亲郑氏,生一女二子,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
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1. 诗人笔下的仙境有什么特点? 2. 诗人描写这样的仙境有什么用意?
开动思维的 火车,用自己的话归纳作答!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1:2 6:4701: 26:4701 :2612/ 12/2020 1:26:47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201:26: 4701:2 6Dec-20 12-Dec-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1:26:4 701:26: 4701:2 6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甲光
黑云
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 霜重鼓寒
金色、胭脂色、紫红色 鲜明且浓艳, 和黑色、秋色、玉白色 交织在一起, 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 无奈“阖扇未开逢猰( yà)犬”,礼部官员昏庸草率, 李贺终不得登第
+ 不甘沉沦,举足南游
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 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 大约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
+ 勤勉创作:针砭时弊、发愤抒怀、神仙鬼魅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 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呕心 沥血(韩愈《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东指羲和能走马 海尘新生石山下
+ 诗意: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 观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 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 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
+ 诗味: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沧海变桑 田”。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 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对比之下,天上那 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特 别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