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仁政_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和教学课件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图文

高中语文人和教学课件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图文

高中语文人和教学课件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图文
xx年xx月xx日
CATALOGUE
目录
引言本课件的内容与结构本课件涉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件的教学应用效果分析本课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结论
引言
01
目的和意义
通过使用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05
内容丰富
本课件涵盖了《论语》和《孟子》中的重要篇章,提供了详尽的注释和解读,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儒家思想。
创新点
形式新颖
本课件采用了图文并茂的设计方式,将文字与精美的图片相结合,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互动性强
本课件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如在线测验、讨论区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本课件使用了较新的教育技术手段,需要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效果显著
研究成果总结
VS
本研究开发的《论语》和《孟子》教学课件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以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教学课件的设计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呈现方式也需要不断完善。未来可以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满足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需求。
推广应用价值
研究成果展望
THANKS
感谢观看
本课件的结构特点
本课件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选篇章:本课件选取《论语》《孟子》中的精选篇章,注重经典性与可读性,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篇章,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良知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良知课件

古往今来,东南西北,多少人在寻求仁义礼智、 世间公道,却 原来都是背着娃娃找娃娃。孟子向 我们猛击一掌说:娃娃不就在 你的身上吗?于是 我们都反省自身,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 中 去寻求仁义礼智的善的根苗,加以培养,使之茁 壮成长。 抛开抽象的哲学论争不说,孟子的“性善论” 思想是不是有 它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意义呢?
第九则 【译文1】
第九则 【译文2】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 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 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 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 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 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 于智。
第九则 【译文3】
这使人想到他在《公孙丑 上》里面所说的,人有仁义 礼智的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仁义 礼智已经植根 于我们的本性之中,就像手脚四肢已长在我们的身上 一样,由于太自然,太习惯了,反倒使我们浑然不知, 意识不 到了。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对我们说:‘我发现 手脚就长在我们的身 上!”我们不认为他是个百分之 百的白痴才怪。可今天突然有人对 我们说:“我发现 仁义礼智就在我们的本性之中!”我们认为他是 白痴 还是认为他发现了“新大陆”呢?
学生公都子更为全面地提出了人性问题来和孟子 进行讨论, 除了告子的观点外,还另外举出了两 种观点,且有理有据,说服 力较强。这一次孟子 没有以诘难或推谬的方式进行辩论,而是正 面阐 述了自己关于人性本善的看法。说是阐述,其实 也是重申,因 为其主要内客,即关于恻隐、羞恶、 恭敬、是非“四心”以及它 们与仁、义、礼、智 之间的内在联系,他在《公孙五上》里已经 提出 并阐述过了。
老师点出难理解的字词 ①公都子:孟子的学生 ②象:舜的异母弟,品行不善。 ③瞽 (gu)瞍(SOU):舜的父亲,品行不 善。 ④乃若:转折连词,大致相当于 “至于”等。 ⑤情:指天生的性情。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仁义礼智》徐帅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苏教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仁义礼智》徐帅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苏教

孟面PP子:T课认件 为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
①要“扩而充之”。在自身所固有的仁义礼智上不断扩大 充实,孜孜不倦地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仁德修养。 ②要“存之”。“四端”人皆有之,只要用心追求,加以 扩充就能得到仁义礼智。
③要“求”之。讲究仁义礼智,追求美好人性,就可以成 为宽大为怀的仁者、遵礼作乐的长者,明辨是非的智者!
是向下沦为普通人、小人甚至是衣冠禽兽的路。
这两条路在起点处交汇,就看你选择哪一条路并
且努力走下去了。孟子认为人人都可成为尧舜,
关键是要有“不忍人之心”,要有仁义礼智。孟
子的观点无疑为人的人生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
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
“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
C强恕而行 (竭力,尽力)
D舍正路而不由 (走)
(2).下列划线词意义与例句相同的的一项( C ) 例句:我自去年辞帝京
A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B莫辞更坐弹一曲
C 故人西辞黄鹤楼
D动以朝廷为辞
PPT课件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 ( C)
例句:秦楚之王悦于利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比赛优秀课件”
PPT课仁件 义礼智,我固有之
孟子
PPT课件
学习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 的文言句式。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的内涵。 3、 进一步学习孟子运用对比、举例
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人 PPT课件 之 初
性 本 善
PPT课件
检查预习:字音
孺子 rú 恻隐 cè 荑稗 tíbài

高中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7 仁 政课件PPT

高中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7 仁 政课件PPT
栏目导航
(8)寡.固不可以敌众.( 形容词作名词,少的一方;多的一方 ) (9)弱.固不可以敌强.(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力量;强大的力量)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 (1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 (13)危.士臣( 使动用法,使……陷于危险 ) (14)朝.秦楚( 使动用法,使……朝 ) (15)富.之( 使动用法,使……富 ) (16)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
天下国家
仁政
栏目导航面灶台上正冒着烟,一个小男孩站在厨 房门口惊呼“妈,糊了!”一个打麻将的男人望向厨房,而小孩的 妈妈正在专心地看着自己的麻将,头也不回地说:“儿子,妈妈还 没有和呢!”
【寓意点评】 讽刺了生活中一些父母沉迷于麻将等娱乐活动, 漠视孩子和家庭的社会现象。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动 词 , 施 予 (5)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动 词 , 戴 上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动 词 , 扩 建 、 营 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动 词 , 虚 夸 、 以 少 报 多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动 词 , 超 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副 词 , 更 加

故园谁道有书来动 词 , 料 想
栏目导航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动 词 , 增 加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 动 词 , 水 满 溢 出 , 引 申 为 上 涨 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动 词 , 超 过 (2)益满招损,谦受益名 词 , 利 益 、 好 处 谬陪吾益友形 容 词 , 有 益 的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副 词 , 更 加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副 词 , 渐 渐

高中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1 夫子自道课件PPT

高中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1 夫子自道课件PPT
[答案] B
栏目导航
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 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君 子生非异也”中“生”通“性”。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 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 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 ,原来的字叫古字, 后 起 的 字 叫 今 字 。 如 “ 至 莫 夜 月 明 ”( 《 石 钟 山 记 》 ) 中 “ 莫 ” 通 “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栏目导航
阅读课文 1,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父没.,或劝之仕 C.故患有所不辟.也
B.卒.供役而还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栏目导航
[解析] A 项,“没”通“殁”,去世。B 项,“卒”,完毕、 终了。C 项,“辟”通“避”,躲、设法躲开。D 项,“有”通“又”, 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课前
自主导学
栏目导航
第 1 步 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有”同“又”,用在整数和 零数之间 )
(2)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尔”同“耳”,而已,罢了 ) (3)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 ) (4)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嘑”同“呼” )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激 ) (6)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一直 )
——《论语·述而第七》 6.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 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他老 人家(这正是)叙述自己啊。”
——《论语·宪问第十四》
栏目导航
7.孟子说:“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 者不能并有,便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道义也是 我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选择道义。生命本 是我所喜欢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喜欢的,所以我不干苟且 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所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 所以有的祸害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那么,一切可以求得生存的方法,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 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免祸害的事情,哪有不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_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_课件

译 文

前 生了转移,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有的名称说法已经不


导 同等。因此,翻译时,应该用现代汉语替换的地方必须替换,

千万不能以今义当古义。如上句中的:师—军队。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

开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 助


自 主
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

学 置社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菜单









【答案】
用以祭祀的牲畜都已经摆好,谷米也已经洗
考 译

课 干净了,(一切都按照礼仪恭敬的准备好了)然而还遭受旱灾

互 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

探 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菜单

例如: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开 卷
“之”在这里是个用于“主谓之间”的虚词,没有实在
助 读


益 的意义,翻译的时候就必须去掉。
考 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自 主
文言文中往往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的时候,必须


有 益
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如:吴王
参 考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仁义礼智_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仁义礼智_课件

放在句末,相当于“罢 了”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菜单


开 卷
10.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窘困中,也 助 读
有 益
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实行仁德便心
参 考

课 安,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聪明人利用仁(他认识到仁德对 文

自 主
于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实行仁德)。”

(6)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省略句)
堂 互
译文:__自__己__抛__弃__自__己__的__人__,__不__能__和__(_他__)_做__出__有__价__值

探 究
_的__事__业__。______________
菜单







仁义礼智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
译 文

前 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


导 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

堂 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

动 探
为此。

菜单
参 考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 文
课 前
13.孔子说:“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不能保持它,
自 主
就是得到,一定会丧失。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能保持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仁政_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仁政_课件

学习 理解 赏析
原文:
齐宣王问曰: “齐桓、晋文公之 事可得闻乎?”孟 子对曰……
……
此其大略也; 若夫润泽之,则在 君与子矣。”
【答题】: 阅读《孟子·滕文公上》
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学习 理解 赏析
下列划线字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吝啬)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道理)
C.若无罪而就死地 (归罪)
D.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藏)
学习 理解 赏析
解释: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说出) C、若无罪而就死地 (罪过,名词) D、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可怜)
学习 理解 赏析
下列划线字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 )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吝啬)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道理) C.若无罪而就死地 (归罪) D.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藏)
学习 理解 赏析
原文:
子曰:“善 人教民七年,亦可 以即戎矣。”
子曰:“以 不教民战,是谓弃 之。”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练百
姓用七年的时候,也就可以 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 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 叫抛弃他们。”
学习 理解 赏析
【评析】: 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
学习 理解 赏析
【评析】: 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
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 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 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 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 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 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 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 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高中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1 夫子自道课件PPT

高中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1 夫子自道课件PPT
栏目导航
探究
精研文本
栏目导航
本板块选录的这七章分别写了以下内容:1.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 修养的过程。2.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 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3.孔子坦言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只是 非常好学。4.孔子安贫乐道,不求不义之富贵。5.孔子自述其心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6.孔子以君子 之道自省。7.孟子认为,君子应“舍生取义”。
栏目导航
第 2 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饭.疏食,饮水( 名词作动词,吃 ) (2)敝.之而无憾( 使动用法,使……敝,弄坏 ) (3)老者安.之( 使动用法,使……安逸 ) (4)朋友信.之( 使动用法,使……信任 ) (5)少者怀.之( 使动用法,使……怀念 )
栏目导航
第 3 步 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子路不.对. 古义:_不__回__答__。_ 今义:错误,不正确。
从孔子到孟子
夫子自道
栏目导航
晨读
开卷有益
栏目导航
【画面描述】 一个年轻人迈开大步,伸出双手,要去端“公 务员”的“金饭碗”。“心”形的“道德”先生一把抓住了他,说: “想当公务员,先过我这一关。”
【寓意点评】 反映了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道德缺失的现象, 表达了人们希望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愿望。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一、关于孔子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 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
栏目导航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提出“仁者爱 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 节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 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为了实现 “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 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优质课高三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课件(44张ppt)(共44张PPT)

优质课高三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课件(44张ppt)(共44张PPT)

【补充】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 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 《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 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 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 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
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 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 而不越出规矩。”
(2)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有 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 神的存在,但他明确表示:“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他还认为“不能事人, 焉能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把 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 位置。
(3)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较进步。他还 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福贵*,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主张“因材施 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 “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 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
“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 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 衍之年。

高中语文论语孟子选读ppt 苏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论语孟子选读ppt 苏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 不睡,去想,没有益处,不如去学 习。”
49.24、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49.2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 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 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23.1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 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 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 寿。”
23.14、子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 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说:“君子只有勇而没有义,就会捣乱 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 盗。”
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 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 合礼的事不做。”
22.6、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 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 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22.7、子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 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说:“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 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 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就能够 使唤人。”
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 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 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修养的境界
31.1、曾子曰:“吾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 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 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 习了呢?”
颜渊说:“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 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看,似乎在前面, 忽然又到后面去了。”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论语和 孟子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论语和 孟子课件

2. 孔子对“礼”的论述
“礼”是孔子用来约束人们的思想 和行为即“修身”的具体途径。 (1)体现在伦理道德层面,如上下有 序,尊卑有别,忠孝节义等等。 (2)体现在制度礼仪层面。 前者属于礼义,后者属于礼仪,孔 子更重视的是前者,也就是重视礼的精 神而非形式。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 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 其羊,我爱其礼。”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 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 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 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 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 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 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 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 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 丧,予及女皆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 池鸟兽,岂能独乐哉?”(2)
分析
1、孔子对“仁”的论述 “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道”的具体体现。 1)核心理念(即“仁”的具体体现): “爱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追求“仁”的具体修身方法: “恭、宽、信、敏、惠。”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仁者,其言也讱。”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则陈蔡用 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不 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 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 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 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 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高中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7 政者,正也课件PPT

高中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7 政者,正也课件PPT
栏目导航
1.第 1、12 两章,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就能“无为而治”, 孔子的“无为而治”与道家的观点一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导航
(4)夫何为哉 (宾语前置) 译文:_他__干__了__什__么__呢__?__ (5)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状语后置) 译文:_齐__景__公__向__孔__子__问__政__治__。__ (6)八佾舞于庭(状语后置) 译文:_他__用__六__十__四__人__在__庭__院__中__奏__乐__舞__蹈__。__

以食,读sì

谨食之,时而献焉 动词,喂养,读sì
栏目导航
足食,足兵 名词,士卒、军队 车错毂兮短兵接 名词,兵器 (3)兵公 兵不 者论 ,兵 国, 之必 大大 事困名 词名,词战,争战略 、战术 无岁不受兵 动词,侵略 左右欲兵之 动词,以兵器杀人
课前
自主导学
栏目导航
第 1 步 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同“拱” ) (2)则民无所错手足(“错”同“措”,置 )
栏目导航
第 2 步 一词多义——送你一双慧眼 使民敬、忠以劝动 词 , 勉 励 、 奖 励
(1)劝盗 主贼 精有 明所 于劝 上,动官词劝,力鼓于励下 动词,助、佐 肃劝权召瑜还 动词,劝说
天下国家
政者,正也
栏目导航
晨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 究
译文:____说__的__就___是__您__啊__。_______
菜单

(5)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

开 卷
译文:__我__没__有__听__说__过__这__些__事__。__
助 读



(6)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
考 译

译文:___没___有__人__能__够__阻__挡__他__。___

课 前
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

主 导
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

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
课 堂
论基础是“性善论”。




菜单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

开 卷
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


高可二黍许不定数词,表示“左右”、“上下”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晨 读
3.词类活用


卷 有
(1)无以,则王.乎(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读 参

(2)从而刑.之(名词作动词,加以刑罚)
考 译 文
课 前
(3)权.,然后知轻重(名词作动词,用秤称)

主 导
(4)度.,然后知长短(名词作动词,用尺量)

菜单

读 党恶(偏袒恶行)而害民也如此。然师严而友亲,故己绝之(与


卷 有
之断绝关系),而犹使门人正(纠正)之,又见其爱人之无已(没
读 参


有止境)也。”第 17 章是孔子思想的典型体现。“仁”在政
译 文

前 务上的表现就是避免过于苛暴的措施,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

主 导
目的。尽管这并非“为民众本身”(见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

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

堂 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

动 探
的同情和爱心。

菜单
晨 读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


卷 有
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
读 参


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 译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动词,女子出嫁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动词,顺从
助 读 参
益 课
(3)适削以足为适是履适然动耳词,动适词应,应当
考 译 文
前 自 主 导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动词,享受 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动词,满足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副词,恰好
课 堂 互 动

互 动
就是所有人都认为简单的事情。


菜单











1.通假举要


前 自
(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陈”同“阵”,指军旅战争之
主 导
事)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刑”同“型”,Fra bibliotek范)课
(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采”同“彩”)

互 动
(4) 盖 亦 反 其 本 矣 (“ 盖 ” 同 “ 盍 ” , 何 不 ; “ 反 ” 同
译文:____一__车__木__柴__都__瞧__不__见__。____



(10)何以异(宾语前置)
读 参

译文:______有__什__么__区__别___呢__?_________
考 译 文
课 前
(11)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自 主 导
译文:_____从__来__没__有___过__这__种__情__况__。____
庶矣哉形容词,多 (4)庶庶心咸服名词,百姓、平民
探 究
杀嫡立庶名词,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
菜单






有 益
则王许之乎动词,同意、应允
塞上长城空自许动词,期望
参 考 译
课 前 自 主
(6)许先问 月生渠 落不那 庭知得 空何清 影许如 许人许 长也代 副名词 词词, ,,此 如处此所 、地方

导 学
境界的三个重要目标。
孟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的

堂 互
“理想王国”图,形象地阐述了他的仁政思想。



菜单




卷 有
1.在第 15、16、17 三章中,孔子是如何谈养民富民的?
读 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堂 互 动
道不同,不相为谋名词,意向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探 究
故园谁道有书来动词,料想
菜单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动词,增加

卷 有 益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动词,水满溢出,引申为上涨 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动词,补助
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动词,超过

导 的力量)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课 堂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动 探
(1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菜单


开 卷
(13)危.士臣(使动用法,使……陷于危险)
助 读



(14)朝.秦楚(使动用法,使……朝)
考 译

课 前

(12)构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句)

译文:____去__与__别___的__国__家__结__仇__结__怨__。_____

互 动
(1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状语后置句)
探 究
译文:___使__天__下__的__士__大__夫__都__想__到__齐__国__来__做__官__。_____
菜单
(15)富.之(使动用法,使……富)
自 主
(16)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意动用法,对……感到

学 奇怪)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4.古今异义

读 开
(1)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卷 有
古义:____…__…__的__原__因__。_____
读 参


今义:表示结果。
译 文
课 前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读 参 考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译 文

前 自
(5)然.后.从而刑之
主 导
古义:____跟__随__着___…__…__。___

今义: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5.文言句式

开 卷
(1)是乃仁术也(判断句)
助 读



译文:__大__王__的__这__种__不__忍__之__心__正__是__仁__爱__啊__。______
晨 读 开 卷 有 益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仁政
参 考


















导 学
隋朝末年,天下分崩,许多人瞧准了机会,拉起十几个
人,迫不及待地先登基过过皇帝瘾。王世充也赶上了这拨潮

堂 互
流,而且众多的皇帝中就数他雷厉风行,刚一登基,就命令

探 究
以西朝堂受理冤情,东朝堂接受直言极谏。这个东西就叫现
考 译


(2)是折枝之类也(判断句)

自 主
译文:__这__是__属__于__替__老__年__人__折__树__枝__一__类__的__啊__。_______


(3)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

译文:__老__百__姓__得__不__到__安__定__的__生__活__。_

互 动
(4)夫子之谓也(宾语前置)

夫子》),但它终究比暴政对民众好些。就本章所说的问题来
课 堂
看,儒家的态度显然是明智的。




菜单












2.在第 19、20 章中,孔子是如何谈教民问题的?


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晨 场办案了,凡是没有政务经验的人最容易犯下这种愚蠢的错

开 卷
误,许多老百姓也特别喜欢当官的这么胡搞,一个负责办理
助 读


益 的人面对着数不清的人脸,事情是百分之百的不能够现场解 考 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