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第一章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合集下载

2018高中高考语文真题试卷之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编答案及解析

2018高中高考语文真题试卷之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编答案及解析

2018 年高考语文真题之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编答案解析—— 2018 年 6 月 17 日《语文月刊》【试题部分】一、诗歌鉴赏(共7 题;共59 分)1.( 2018 ? I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寒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弯弓射鸿,麻衣冲锋、喝酒高歌都是诗人调停心头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低落,魄力依旧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同样,较为常有。

D.本诗前半描述场景,后半感事抒情,描述与抒情亲密关系,脉络清楚。

(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解析。

2.( 2018 ? II 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战场杀敌报国的理想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烦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壮河山,势不可以挡。

D.诗人激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照耀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解析。

3.( 2018 ? III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顶峰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精卫勤劳填海的动机感觉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附答案解析全国卷Ⅰ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②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论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真题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真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廷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与答案解析[精校版带译文及诗歌鉴赏]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与答案解析[精校版带译文及诗歌鉴赏]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即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想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2018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古诗文详细注解

2018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古诗文详细注解
,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 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 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 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 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C.鲁芝审时度势,进宫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 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 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履 lǚ (会意。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
悬车: 1、形容险阻。悬车束马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4.借指七十岁。5.指隐居不仕。
举哀: 1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2. 戴孝。
谥:古代,一般是朝廷给君主或重要大臣死后加个封号,叫谥号。比如 汉武帝的武,就是谥号.刘彻生前,是没人叫他武帝的。
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 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 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 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 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5篇)

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5篇)

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5篇)第一篇: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全国卷Ⅱ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橫飞溅。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全国卷Ⅲ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幕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第一章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第一章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专题一精准突破文言翻译中的重难点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

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子孙,故家无樵苏之地,尔所详也。

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其间半是乞丐羁游,以相给足。

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吾此意虽吾兄弟未忍及此,盖以往岁忝职谏官,不忍小见,妄干朝听,谪弃河南,泣血西归,生死无告。

不幸馀命不殒,重戴冠缨,常誓效死君前,扬名后代,殁有以谢先人于地下耳。

(选自元稹《诲侄等书》)(1)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地把所想到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

解析“谪窜”“期”“所怀”“贻”,句意对。

(2)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不能远拿其他人作比,你们难道没见我兄长是如何奉行家法的吗?解析“谕”同“喻”,打比方;“独”;句意对。

(3)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效命职守从无全身避祸的念头,遇到情况就有舍弃生命的心志,你们可还记得?解析“效职”“致命”“志”“尚……乎”,句意对。

参考译文告仑侄等: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地把所想到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

2018全国卷1语文及答案

2018全国卷1语文及答案

2018全国卷1语文及答案照着讲”的层面是不够的,“接着讲”则是对历史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

通过对历史思想的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为当今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同时,“接着讲”也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将中西思想的互动作为背景,展开中西之学的交融,构成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则获得了新的内涵和形态。

二、古诗文阅读(44分)一)古诗词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1~4题。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行至水的尽头,坐下来看云升起的情景。

从字面上看,这句诗写的是一种自然景观,但是从意义上看,它表达了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人不再被纷繁的世事所扰,而是能够超越自我,体悟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这种超脱的境界,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清虚”之境。

2.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坚定的意志和追求。

它告诉我们,人生短暂,但是留下的精神却能够永存。

只有保持一颗坚定的“丹心”,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照亮后人的前程。

3.这句诗描绘了黄河远上,白云缭绕,孤城耸立在万仞山之间的壮丽景象。

在这个景象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自然的雄伟和壮美,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底蕴。

这种自然和人文的融合,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山水文化。

4.这句诗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象,在这个时候,大地依然沉睡,只有鸟儿在欢快地歌唱。

这种景象,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也表现了生命的活力和无穷的希望。

这种希望,也许正是激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的力量来源。

二)古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5.《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学的重要著作,著于南北朝时期齐人许慎。

该书分为十卷,共一百四十篇,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耕种、畜牧、渔业、林业以及农村经济组织等。

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训练定则规范: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1-6含答案

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训练定则规范: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1-6含答案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时间:45分钟分值:41分)题组一专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6分)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

乡举入国学。

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

母忧归。

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

”服阕,改刑科。

寻以王直荐,擢广东左参议。

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

性刚负气,按察使郭智不法,信民劾之下狱。

黄翰代智,信民复发其奸。

已,又劾佥事韦广,广遂讦信民,因与翰俱被逮。

军民哗然,诣阙下乞留信民。

诏复信民官,而翰、广鞫实,除名。

景帝监国,于谦荐之,命守备白羊口。

会广东贼黄萧养围广州急,岭南人乞信民,乃以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

士民闻而相庆曰:“杨公来矣。

”时广州被围久,将士战辄败,禁民出入,樵采绝,而乡民避贼来者拒不纳,多为贼所害,民益愁苦归贼。

信民至,开城门,发仓廪,刻木锲给民,得出入。

贼见木锲曰:“此杨公所给也。

”不敢伤。

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

信民益厉甲兵,多方招抚,降者日至。

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

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

”克日请见。

信民单车诣之,隔濠与语。

贼党望见,欢曰:“果杨公也。

”争罗拜,有泣下者。

贼以大鱼献,信民受之不疑。

萧养且降,而都督董兴大军至,贼忽中变。

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

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

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

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

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讣闻,赐葬祭,录其子玖为国子生。

广东民赴京请建祠,许之。

成化中,赐谥恭惠。

久之,从选人卢从愿请,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

(节选自《明史·杨信民传》,有删改) 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信民深受军民拥戴的一组是( )(3分)①诣阙下乞留信民②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③得杨公一言,死不恨④城中皆缟素⑤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⑥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A.①③⑥ B.②③⑤C.①④⑤ D.②④⑥解析②写百姓好像得到新生。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1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版).doc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1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版).doc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Ⅰ)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宋代,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传统金融的新篇章。

②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

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动产担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复杂,触及官家和私人各层面。

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货币币材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一读懂文言课件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一读懂文言课件

1.圈点勾画:圈点出显示传主任职时间、地点及所做事情的词语,标明显示传主性
格作风的词语。
答案
(1)传主事迹方面:①元和中,任太常博士,为回纥和亲副使,坚立不动。 ②文宗即位,奏“含容”王廷凑,“专讨”李同捷。 ③大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与士卒同劳共苦,上表请借耕牛。 ④大和六年,为刑部尚书、郓曹濮观察等使,表奏上供税。 (2)性格作风方面:励志力学,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共苦,竭力恢复民生,颇有政 声。
一、文体特点和阅读任务
(一)文体特点 1.选文特点 高考传记类文本一般包括史传文、各类文人笔记及小说中的人物传记。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 命题人对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或加注释。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 有的人物关系复杂。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 走卒等。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 定的议论抒情。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 性。
第一章
专题一 读懂文言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专题微语] 同学们做阅读题,总是轻阅读,重做题。这一点在文言 文阅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实,文言文也与现代文一样需要整体阅 读,把握大意。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某次做题,你把所给的文 言文读懂了,读透了,题目几乎全部回答正确了。这就是整体阅读之 效。文言文整体阅读其实很简单,读了下面的内容,你自然就会明白。
(二)阅读任务 1.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所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 物写了什么事。如果只写了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 果。如果是写了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 关系。弄清楚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淮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

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成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因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带译文和诗歌鉴赏)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带译文和诗歌鉴赏)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即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想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核心考点五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核心考点五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僧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前后济之数十万。及一行开元中承上敬遇,言无
不可,常思报之。寻王姥儿犯杀人罪,狱未具,姥访一行求救。一行曰:“姥要金帛,
当十倍酬也。明君执法,难以情求,如何?”王姥戟手大骂:“何用识此僧!”一行
从而谢之,终不顾。
(摘自《酉阳杂俎》)
[误译] 高僧一行,年幼时家庭贫困,邻居有个王姥,前后接济一行数十万铜钱。
失误一 该留不留,强行翻译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会金
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且战且
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
(《宋史·赵立传》)
[误译] 适逢金国上将军完颜昌加紧围困楚州,佐理郡务官贾敦诗打算交出城投降,
4.乃偕巡抚李永茂集绅士于明伦堂,劝输兵饷。 解析 “偕”,偕同;“于”,在;“劝”,劝说。注意补出省略成分。 答案 于是(杨廷麟)又和巡抚李永茂一起,把当地绅士召集到明伦堂里,劝他们出 钱粮充作兵饷。
5.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 解析 “降”,使动用法;“之”指代“峒蛮张安”和他的四营兵。 答案 (杨廷麟)把峒族人张安等四营兵招降,改称龙武新军。
三年正月,廷麟赴赣,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廷麟闻王将由汀赴 赣,将往迎王,而以元吉代守吉安。无何,吉安复失,元吉退保赣州。八月,水师战 败,援师悉溃。及汀州告变,赣围已半年,守陴者皆懈。十月四日,大兵登城。廷麟 督战,久之,力不支,走西城,投水死。
(《明史·杨廷麟传》) 1.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
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 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 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2)不必译出的:在 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 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2018版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高考真题与教材联想_诗歌鉴赏莫畏难教材里面找答案课件

2018版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高考真题与教材联想_诗歌鉴赏莫畏难教材里面找答案课件
第一节
高考真题与教材联想 ——诗歌鉴赏莫畏难 面找答案 教材里
高考语文试题很具有导向性,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与
教材结合更为紧密。从高考的语基、阅读、语言综合运用、
作文等题目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试题与教材的结合点,尤其是 作为复习重点与难点的古代诗歌鉴赏更是如此,即“试题在 课外,答案在课内”。因此,本节就高考真题与教材联想相 结合,让同学们在复习诗歌鉴赏时,化难为易,学会从教材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 垫?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整首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手法,通过描摹 乐声的感染力。诗人还运 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比喻手法和夸 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
张手法;运用自由的想象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 声摹形。
的世界。 (2)诗歌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 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解析 (1)首先要整体把握诗词,读懂诗句大意,弄懂作者思 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描写江水所使用的方法和语言, 尤其要注意抓住表现力强的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注意组 织答案要分点作答。分析用意要考虑创作背景和诗歌的主旨。 (2)分析诗歌中的用典首先要明白典故本身的含义,这是注④ 显示的信息。然后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追求作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突破翻译重难点的前提:全面把握语境 1.必须强化语境意识 语境即言语环境,分为内部语境 (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 累、情理事理等)。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主要是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 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像现代文阅读那样的全篇语境。文言语境在翻 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活、锁定学生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更在于: (1)确定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并借此判定特殊句式(尤其是无判断标志 的判断句和意念被动句),推测疑难词语含义。
1 2 3
(选自元稹《诲侄等书》)
(1)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
答案 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
地把所想到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 解析 “谪窜”“期”“所怀”“贻”,句意对。 (2)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比,你们难道没见我兄长是如何奉行家法
勖毖。可谓大行不加之君子矣。(选自袁枚《鲍竹溪先生传》,有删改)
注 旧史官:作者的谦称。
1
2
3
(1)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 答案 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 解析 “奋”,竭力、尽力;“永”,使……长存;“奚辞”,怎么 推辞;语句通顺。
1
2
3
解析
译文
(2)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 答案 听说鲍志道已经生活富足,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
第一章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精准突破文言翻译中的重难点
把脉学情
读文答题
准确诊断
精细突破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 汝等心 志未立,冠岁行登,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 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子孙,故家无樵苏之地,尔所 详也。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其间半是 乞丐羁游,以相给足。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 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吾此意虽吾兄弟未忍及此,盖以往岁忝职谏官, 不忍小见,妄干朝听,谪弃河南,泣血西归,生死无告。不幸馀命不殒, 重戴冠缨,常誓效死君前,扬名后代,殁有以谢先人于地下耳。
别墅,杖屦徜徉,左右惟二苍头,聚书逾万卷,号曰“乐庵”,卒,年
七十九。(节选自《宋史· 李衡传》)
1
2
3
(1)以期日榜县门,乡无府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办。 答案 (只是)把预定(缴纳)的期限在县衙前公布(张贴)出来,乡里看不
到官吏(催缴赋税)的踪迹,可是老百姓上缴赋税却比其他县先完成。
解析 “期”“榜”;后两句句意通顺,须补出相应的词语。
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 解析 “业”“训词”“相”“勖”“毖”,语句通顺。
1
2
3
参考译文
解析
译文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衡幼善博诵,为文操笔立就。登进士第,授吴 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劾于府, 拂衣而归。后知溧阳县,专以诚意化民,民莫不敬。夏秋二税,以期日 榜县门,乡无府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办。因任历四年,狱户未尝系一重 囚。
解析 “谕”同“喻”,打比方;“独”;句意对。
1 2 3
解析
译文
(3)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 答案 效命职守从无全身避祸的念头,遇到情况就有舍弃生命的心志,
你们可还记得? 解析 “效职”“致命”“志”“尚……乎”,句意对。
1
2
3
参考译文
解析
译文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乾隆乙未,余过真州,同年沈椒园廉使以所撰《同老会序》示余。同老
者,六老人同庚,为会以聊昆季之欢也。会主为鲍竹溪先生,余心钦迟
之,未由修士相见礼。今岁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
《行状》乞传。余不禁谡然敛袂而起,曰:“有是哉!二十年前思见之
人,不可得见;今因交其子得见其事状,是不见先生,犹见先生也。奋
1
2
3
隆兴二年,金犯淮堧,人相惊曰:“寇深矣!”官沿江者多送其孥,
衡独自浙右移家入县,民心大安。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晏自如。会外
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柄,衡力疏其事,谓“不当以母后肺腑为人择官 ”,
廷争移时。改除起居郎,衡曰:“与其进而负于君,孰若退而合于道。”
章五上,请老愈力,上知不可夺。仍以秘撰致仕。衡后定居昆山,结茅
参考译文
解析
译文
问题直击
经过一轮复习,考生大都具有较强的得分点意识,且不少能把得分点 翻译到位,获得不错的分数。可是一旦涉及一些关键得分点或者说翻 译中的重难点,如多义实词、活用实词、陌生疑难实词及省略句等, 还是不尽如人意。因此,二轮复习必须把训练重点锁定在翻译的重难 点的精准突破上。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注]其奚辞?”
1
2
3
先生讳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棠樾村人。世为望族,幼习
《四字书》,听人讲解,憬然夙悟。亡何,生母不禄,太公与继妣在堂,
家贫甚。先生出贾于外,岁终必冲风雪归,具甘旨为堂上欢。晚年,子
志道善经纪,家业渐裕,先生益得行其志。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
若嗜欲之切于身。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
(2)结合语境推断被省略的成分和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 (3)保证文意通顺,避免“望文生义”“刻意硬译”等常见问题。 语境对于翻译来说如此重要,可是在平时学习乃至考试中,学生的语境 意识非常淡薄乃至没有。这其中有个客观因素,就是在考试时被翻译的 语句一般放在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与原文相对分开了,于是考生只盯 着这个句子想,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就是不知道把这个句子 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这可能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坏习惯吧!因 此,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真正做到让“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 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
1
2
3
解析
译文
(2)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晏自如。 答案 盗贼像刺猬竖起硬刺般在邻近的县内涌起,但溧阳县太平无事。
解析 “猬”“靖晏”,“于”省略。 (3)章五上,请老愈力,上知不可夺。 答案 (李衡 ) 五次呈上奏章,极力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皇上知道无
法改变他的决定。
解析 “上”“请老”“夺”。
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