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长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提高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较深入的了解。
但长方体作为一个立体图形,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方体的特征,知道长方体的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的推导,以及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长方体的特征。
2.准备长方体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长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看看这个模型,你们能找出它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关注长方体的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你们能找出它们共同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长方体的尺寸,让学生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学生在纸上完成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长方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长方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第三章教学目,4 题。
29 页例1、例2 练习五第1,3体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27~)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标: 1.过程与方法:经历(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
情感 3.长方体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探索发现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教学重点: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操作和思维能力,渗透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空间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纸板、刀子、剪刀1 学具袋观念。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各一个教学补程教教学环节学过等学具袋2:长方体框架制作材料教学过程:师:今天。
老师给同学们带、分类比较。
入新课 1 记一、创设情景引你们愿意玩来了一袋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请同学们倒出来看一看。
师:吗?为了玩的方便,你能把这些物品按照一定的特征分分类吗?(生分类)(让学生直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师: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些物体的形观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师:这些物体,它们的大小状是长方体,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为什么都是长方体?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高矮都不一样,、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举例说 1学习和研究。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新知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实验,探究作出生活中二、操让学生从自己的学具中挑选一个长方1)自主学习 2、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体形状的物体。
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等方法,从长方体的面、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辩论三棱、顶点个方面深入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2)质疑、哪一个小组愿意向全班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条,①.对“相对”的理解;②.一组相对的棱是4 可能发生争执的有:辩论。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长方体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长方体和相关实物模型。
3.准备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长方体的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猜测长方体的定义。
2.引入:教师介绍长方体的定义,包括什么是长方体、长方体的性质等。
3.示范:教师通过示范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如计算给定长方体的体积,解决相关问题等。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物体的容积等。
6.总结:帮助学生总结长方体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强化学习效果。
五、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长方体的特点和性质,然后分享给全班。
2.活动2:实物操作:让学生观察、测量长方体的不同面,并计算体积。
3.活动3:游戏竞赛:设置长方体相关问题,让学生以游戏形式竞赛解决。
六、教学评价1.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对长方体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2.评价方式: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课堂练习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体概念。
以上就是本次课《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长方体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1《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1《长方体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1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长方体的性质。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球体等,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从而深入理解长方体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长方体的性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长方体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长方体的图片、模型等。
2.教学素材:长方体的实物模型、卡片等。
3.教学工具:白板、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长方体有哪些特征?”让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长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等。
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长方体的性质,如长方体的对角线相等、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长方体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验证长方体的特征。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长方体的问题,如“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长方体的相对面面积相等吗?”等,让学生回答。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课时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对长方体的直观认识,培养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观察,他们能够感知到长方体的存在。
但是,对于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学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学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讨论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新课:讲解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长方体的概念。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测量和计算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表面积和体积。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结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
2018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PPT教学课件
长方体的长=棱长和÷4-宽-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和÷4-长-宽
长方体的宽=棱长和÷4-长-高
2020/10/16
28
四、小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20/10/16
29
课堂作业:
(1)用一根铁丝做一个长为2cm,宽 为3cm,高为4cm的长方体,需要多长的 铁丝? (2)如果用一个长72cm的铁丝做一个 宽5cm,高5cm的长方体灯笼框架,长是 多少厘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3、用一根168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教 具,长20厘米,宽1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 4、用一根长10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9厘米, 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后,还剩多少厘米?
2020/10/16
32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谢谢大家!本文档为精心编制而成,您可以在下载后自由修改和打印,希望下载对您有帮助!
5 5
5 5
5
14 5
21
三、巩固应用
(1)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 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 相同的面是哪个?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 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 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是24 cm, 宽是12 c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16
二、探究新知
请你判断对错。
√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
3.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相等。
(× )
2020/10/16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_长方体的认识
相等。
(√ )
3、长方体12面是正方形。(√)
4 厘 米
4 厘 米
7厘米
2厘米
5厘米 3厘米
2厘米 6分米
6分米
用铁丝焊成一个长20厘 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 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 多少厘米?
下课了, 再见!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高 宽
长
高 长宽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 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实际上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 定不变的。
3 3
10
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10 3
6
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互相平行的4条棱长度
长方形
三角形
圆形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梯形
---------平面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圆锥体
-------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体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有8个顶点。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 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高 12条棱可
以分成4组
宽
长\宽\高.
长
实际上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一般情况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 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小组成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
教师提问:这还是一个平面图形吗?生:不是,是立体图形,叫长方体。
3、师:生活中有许多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的特征。
(1)学生取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①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②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告诉生相邻的两个面相交的边就是棱.(板书:棱)师借助实物演示相对的棱。
③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点(板书:顶点)(2)借助长方体,根据讨论提纲小组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出示讨论提纲: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之间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用尺子量量相对的棱的长度,说说相对的棱之间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3)小组交流后选代表发言,师板书:长方体: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4)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先小组说,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
)(5)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观生察,再电脑出示框架图。
(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12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6)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等?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正方体特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知识,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
但在空间观念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长方体。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操作、思考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2.运用“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学生分组操作的材料。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如:面、棱、顶点等。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尝试用手触摸、摆放,加深对长方体形状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长方体的展开图有哪些种类?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巩固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计算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 三 章第一节《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第一节《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学情与教材分析教材以主题图的形式,从生活中的物体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长方体的认识中,先让学生认识顶点、面和棱,接着由长方体的实物的观察和动手探索,引出长方体的特征,最后用学具拼搭制作长方体的框架,从而认识长方体的棱分为长、宽和高这三组。
学生在第一学段对长方体有了一定的形象上的认识,能辨别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但对于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的特征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这节课主要是围绕长方体的特征的探索而展开学习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长方体的特征,认识到长方体的面、顶点和棱。
(2)、认识到长方体的长、宽和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实物表象认识到动手操作再感知,最后归纳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体验探索长方体的特征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和高。
教学难点:探究长方体的面棱的长征;理解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根据p145的附页制作而成)、搭长方体的小棒学具、多媒体课件,火柴盒。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每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的实物。
二、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火柴盒吧(边说边拿出火柴盒),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生:是长方体,我们一年级就认识。
师:生活中的长方体随处可见,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带来的长方体,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让学生亲自看看、摸摸、想想,然后汇报。
生:摸的时候,有的地方感觉平平的。
生:有的地方扎扎的,痒痒的。
生:有的地方硬硬的。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从最常见的实物入手,建立长方体、正方体的表像。
同时让学生亲自触摸,为认识长方体的顶点、棱、面提巩经验基础。
] 师:大家摸得真仔细,长方体各个部位摸着有不同的感觉,我们也可这样说,长方体各个部位有不同的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师:老师刚才也拿出来带来的长方体(边说边拿出火柴盒),大家看看哪个地方摸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让学生想像一下)。
五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五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五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五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
(p27~29例题1~2,及p31练习五题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用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教学用具: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0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②学生准备:一粒马铃薯、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二、课前预习:自学内容p27~29例题1~21、同伴互相举例说说生活中的长方体2、观察长方体,看p28的例一,试着(用铅笔)完成书中的表格。
3、用工具袋里的材料,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做一个长方体。
写下你发现了什么。
尝试练习试着完成p29的做一做练习4、有什么疑惑?三、汇报展示:(一)导入1.已经认识过许多物体的形状,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等各是什么形状吗?2.指出:像这些物体都是立体图形。
其中,粉笔盒、书等的形状是长方体。
你还能说出一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吗?出示p27图,让学生观察。
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
(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4.小结: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二)教学实施1.认识面、棱、点。
师:昨天让同学们观察了长方体。
(1)拿出准备的马铃薯,用刀切下一片,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平平的面)(2)挨着这个面,再切一刀,你又看到了什么?(两个面,一条边)及时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这条边叫做棱。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3.1 长方体的认识18-人教版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高 高
长
宽
长宽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
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注意:长方体的摆放不同,长、宽、高 也就不同
3 3
10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10
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3厘米
3
长是3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10厘米
(20+15+10)x4 =45x4 =180(厘米) 答:至少需要铁丝180厘米
思考 ?
一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36厘米,长 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多少厘 米?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6
长是6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3厘米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2) 探究棱的分组
高
4条长,4条宽,4条高各一组,宽可分3组
长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2) 探究棱的分组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长、宽、高各一条为一组,可分4组
三、巩固练习
1. 判断对错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2) 认识长方体的棱
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3) 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长方体共有8个顶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归纳总结
(1)长方体有 6 个面
(4)长方体有__1_2___条 棱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5)哪些棱长度相等?
【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下册数学)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例1、例2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 题)。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建立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
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
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①长方体有几条棱?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练习巩固
想一想,断一断。
√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
× 2、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是正方形。 ( )
√ 3、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 )
知识总结
01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认识 长
方
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体
02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 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的认识
> 12 3
激趣导入
没问题
我来问你们两个关于 葡萄的问题好吗?
我早准备好了
激趣导入
认识长方体
龙眼
知识讲解
面
长方体 棱和棱的交点叫做 顶点
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做 棱
知识讲解
(1)长方体有__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知识讲解
观察
6 个面
每个面都是 长方形
知识讲解
观察 相对的面 完全相同
知识讲解
(1)长方体有__条棱。 (2)哪些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__个顶点。
知识讲解
观察
12 条棱
知识讲解观察 相对的棱 长相等长方体有 8 顶点
知识讲解
观察
怎样用木条做长方体的框架呢?
12条棱可分 4 组
知识讲解
观察
高
长
宽
练习巩固
小小加油站
长方体有( 8 )个面,每个面都是( 长方)形,
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正方 )形,
( 相对 )的面积相等。有( 12 )条棱,
(相对
)的棱的长度相等。
练习巩固
看图,并填空。(单位:厘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方案一、教材剖析教材首先从直观上使先生了解平面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找出长方体,笼统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再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逐渐构成空间概念,并强调先生多入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是在先生看法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把外表积的概念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联络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外表积作好预备。
教材中没有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计算公式,而是要求先生依据实践状况去想计算的方法,有利与开展先生的空间观念,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经过实验、观察,引进物体的体积概念,接着看法体积单位。
教学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总结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引导先生推导出体积单位的进率。
引见容积的概念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本单元教材注重了先生的入手操作以及联络实践。
二、教学目的:1、经过观察和操作,看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经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停止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³、1dm³、1cm³以及1L、1ml的实践意义。
3、结合详细情境,探求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置一些复杂的实践效果。
4、探求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体积的意义。
2、长方体和正方体外表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进程。
3、长方体和正方体外表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公式。
4、树立正确的体积观念。
5、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四、教学措施:1.留意所学知识与理想生活的亲密联络,从理想生活情形引入,在处置实践效果的进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2.教学中,教员应充沛应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先生探求图形的特征,丰厚空间与图形的阅历,在入手操作、自主探求中培育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人教版】五下数学:第3单元-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 形。
( ×)
(3)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24棱。( ×) (4)一个长方体,它有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
三 对应训练
2.用一根4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它 的高是多少厘米?
48÷4-5-4 =12-5-4 =3(厘米) 答:长方体的高是3厘米。
二 探究新知
2 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2)相交于同一 顶点的3条棱的长 度相等吗? 相交于同一顶点 的3条棱一般情况 下长度不相等。
二 探究新知
高
长
宽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 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三 对应训练
1.判断对错。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一 情景导入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立体图形?
一 情景导入
你还见过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
曲奇饼干
一 情景导入
·
面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
二 探究新知
1 观察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是长方形。
二 探究新知
1 观察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六 拓展练习
一个长方体包装盒长80㎝、宽60㎝、高30㎝,
现在用一条彩带捆扎这个包装盒,(如图所示)。
如果结头处的彩带长120㎝,求这条彩带的长度。
80×2+60×2+30×4+120 =160 +120 +120 +120 =520(㎝) 答:这条彩带的长度是520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棱。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5)哪些棱长度相等?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上面和下面相同 前面和后面相同 左面和右面相同
(6)长方体有 8
个顶点。
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
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二、探索实践
2 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根据制作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可以分成3 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不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高
长
宽
二、探索实践 儿 歌
长方体立体形,8底6面12棱;
四、课堂小结
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
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一 个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有12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三、巩固练习
2、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要工人叔叔
把艺术楼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的四边不装)。 已知艺术楼的长90米,宽60米,高20米,工人叔 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90×2+60×2+20×4
=180+120+80 =300+80 =380(米) 答:工人叔叔至少需要380米 的彩灯线。
第 3 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 1 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物体的形状?
二、探索实践
长方体
·
面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
二、探索实践
1 拿几个长方体的物品来观察,并将小组同学的发现填在下页的表中。
(1)长方体有 6 长方形
个面。
(4)长方体有 12
棱分长、宽练习
1、 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
×)
× √
(3)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四六二十 四条棱。 ( ) (4)一个长方体,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它 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