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辽宁省辽南协作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到绘画,首先应打破传统的书、画同源,或书出于画的似是而非之说。
从我国龙山期、仰韶期的彩陶,以逮殷代的青铜器,其花纹的情形,在今日犹可考见。
这可以说是今日能够看到的中国最古的绘画。
彩陶文化期的花纹,多彩多姿;青铜器的花纹,威重神秘;但两者皆系图案的、抽象的性质,反不如原始象形文字之追求物象。
一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一部分铜器上的狩猎、动物的花纹,带有活泼的写实意味。
由这种古代实物的考查,可以明了我国的书与画,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系统。
由最早的彩陶花纹来看,这完全是属于装饰意味的系统,所以它本身没有象形不象形的问题。
例如把这类花纹应用到衣服器物上面,以表示服用者的不同身份,这依然是对被装饰的对象,由装饰的象征性而赋与以当时所要求的意味。
由甲骨文的文字来看,这完全是属于帮助并代替记忆的实用系统;所以一开始便不能不追求人们所要记忆的事物之形。
等到约定俗成之后,便慢慢从事物之形中解放出来,以追求实用时的便利。
所以文字与绘画的发展,都是在两种精神状态及两种目的中进行。
何况我国六书中指事的起源,没有人能说它会晚于象形。
因造字之始,即有指事的方法,即可斥破由象形文字而来的文字是与绘画同源,或出于绘画之说之谬。
书画的密切关联,乃发生在书法自身有了美的自觉、成为美的对象的时代;其引发此一自觉的,恐怕和草书的出现有关系。
因为草书虽是适应简便的要求,但因体势的流走变化,易于发挥书写者的个性,便于不知不觉之中,成为把文字由实用带到含有游戏性质的艺术领域的桥梁。
在历史中最先在书法上受到艺术性欣赏的,当为后汉章帝时杜度的章草,由此流衍而为崔瑗的草贤,张芝的草圣。
而张彦远的《书法要录》,一开始便录有后汉赵一的《非草书》。
非草书,是对草书加以非难。
赵氏认草书为“示简易之旨,非圣人之业”,所以他劝大家把这一番精力,应“用之彼七经”和“稽历协律”这一方面。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语文答案1.C(A项,范围扩大,原文是“多半是以狂态为进谏的手段”。
B项,曲解文意,被社会认可与前文经济等没有必然联系。
D项,因果倒置,“文人既不愿掉脑袋,也不肯违心地趋从统治者及其所维护的礼教”是“精神上的极度痛苦”的根源。
)2.C(文章举孔融和嵇康之例,与刘伶和阮籍形成对比,不是证明魏晋文人的真性情,而是交代魏晋文人痛苦、借酒浇愁、举止狂放的原因。
)3.A(因果有误,“统治者往往借维护礼教之名来屠杀异己”,目的是屠杀异己,反礼教只是一个借口)4.A。
B项,于文无据。
C项,由原文“付费自习室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特点尤为突出”并不能说明人性化和智能化是这一行业独有的特点。
D项,“绝不是一个挣大钱的行业”是错误的。
由原文“绝不是一个挣快钱的行业”可知,付费自习室绝不是一个挣快钱的行业。
故选A。
5.A“付费自习室的前景未明”原因复杂,仅仅加大宣传力度未必会很大程度改善现状。
6.①一些人有求学需求,需要安静的自习环境。
②公共学习空间不足,条件有限,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
③付费自习室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特点突出,学习氛围浓厚。
(每点2分)7.B(没有外貌描写)8.①丰富人物形象。
老队长不停咳嗽是由于思想落后迷信“偏方”。
谈话间老队长咳得加剧,更表现了他对文明进步的抗拒和对变革的不解,在塑造老队长这形象的同时,也从侧面衬托了黑娃的形象,表现他宣传新思想的坚定执着。
②折射社会环境。
折射出农村教育落后、知识匮乏的状况。
③深化小说主题。
老队长的咳嗽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各项问题的隐喻,问题已十分严重,当事者却执迷不悟。
9.①“全村人都睡了”,与唯一不眠的“赤脚医生”黑牛形成对比,暗示了保守力量的强大;②“地平线那边隐隐约约有些隆隆的响声”,象征着不可阻挡的时代进步潮流;③“惊喜地用眼睛和耳朵仔细搜寻起这些声音来”,表现了黑牛的乐观和对新事物的憧憬;(其他内容言之有理,酌情赋分)10.B11.B。
诏狱,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
2020届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木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异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高低、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贡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民族为人类社会奉献了多少学米精品。
打造学米精品,让世界认识“学术中国”,是新时代我国学者的使命。
推进学术研究、打造学术精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学者要弘扬学术精神。
学术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精神。
学术研究说到底就是探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真理。
对真理的探究是一种理性活动,具有理性特质。
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必须善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且能进一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成理性认识。
缺乏理性精神的人,是难以认识和把握真理的,自然也就难以打造学术精品、取得学术成就。
学术精神还应当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术研究所探究的真理,具有一种无上的崇高性和神圣性。
真理之所以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是国为真理关乎人类社会的福祉。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研究是在为人类社会谋福祉,学术精神是一种造福干人类的精神、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人生有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他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不同,其所拥有的世界和人生也不同。
诚然,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也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动力,也可能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一个人若想在学术研究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取得重大学术成就,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努力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0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让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书法是最具有中国美学意义的艺术。
作为文字,它的基本功能是记录语言;然而它又可以成为艺术,它像绘画、舞蹈一样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现今世界上,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并列的书法能够独立作为一种艺术,除了汉字就没有别的了。
书法艺术从现象上看近于绘画,自古以来就有书画同源说。
但就其内在本质来看,书法与绘画则大相径庭。
绘画的功能主要是再现,大体上都离不开为客观事物造像。
象形是绘画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段。
书法很难做到像物。
书法也有再现、象形功能,但比起绘画来,不啻小巫见大巫。
而且,书法是以表达情感为功能的,它是表现艺术。
书法的表达情感是大致的,模糊的,象征性的。
仅就这一点看,它近于音乐。
音乐也是以表达人的情感为主要功能的,它之表达人的情感也具有模糊性、象征性、多义性的特点。
但书法的存在方式又根本不同于音乐。
书法是造型艺术,是静态的存在,音乐是音响艺术,是动态的存在。
书法是空间的存在,音乐是时间的存在。
书法艺术是线条艺术,这线条绝不同于西洋油画中的线条,也不同于硬笔写出来的线条。
谈到书法艺术不能不谈到它特殊的制作工具——毛笔。
毛笔是软笔。
据专家考证,甲骨文骨板上曾经发现有朱笔书写而漏刻的痕迹,好像是用毛笔书写的。
如果这一推断不错,那至少在殷代就有了毛笔。
甲骨文亦应算书法艺术,当然它与直接用毛笔书写在纸上的书法艺术还是有所差别的。
至于铸在青铜器内壁或底部的金文,专家已经断定,是先用毛笔写在青铜器胚胎上然后铸的。
中国的书法艺术家就是通过对毛笔的操纵,或轻或重,或疾或徐,或润或涩,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既具观赏价值又耐人品味不已的书法艺术来的。
辽宁省协作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考生考号: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命题人: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汉字赓续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2月17日至22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举行,全国网络媒体与广大网友共同探寻文字起源,活动历时六天,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突破3亿,在互联网上掀起中国汉字热潮。
记载和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风采的古老文字,跨越历史长河,在网络世界闪烁着璀璨光芒,等待着人们的品阅。
②出土于中国河南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传承着中国基因,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对甲骨文进行传播与普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正如网友们在活动互动区的评论所说,“古老的汉字萌发新潮魅力!”借助“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汉字独有的形式之美和厚重的历史沉淀,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永恒的魅力。
③“一片甲骨惊天下”,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通过专题陈列可以看到甲骨文发展演进以及发掘、研究的全过程;在“网红打卡地”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独具风韵的殷墟文明与现代化数字多媒体科技碰撞出“独特花火”;作为中国首部字典的《说文解字》共收录了多少字?又是如何架起古老文字与后世文字沟通的桥梁?在河南漯河许慎文化园“字圣”故里,你能找到答案;走进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让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插上了智能化“翅膀”。
2024届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给予《牡丹亭》的评价,《牡丹亭》在当时就引起极大反响,其成就已超过《西厢记》。
B. 《牡丹亭》的蓝本可能是庸常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但《牡丹亭》极富艺术含量,可见作者的个人素养在创作中起着极大作用。
《牡丹亭》甫一问世,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有眼光的出版商获得一个发财的畅销书目。所谓“《牡丹亭》甫就本,而识者已口贵其纸,人人腾沸”。从明代万历年间直到清朝末年,《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在三十种以上。这五花八门的版本,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本”,即按汤氏原作五十五出,出目齐全;一类是改窜本,或删或并或改,已经改变了汤氏剧作的原貌。汤显祖生前和身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对《牡丹亭》感兴趣,与王阳明不无关系。正德、嘉靖两朝的交接时期,王阳明心学兴起。王阳明将“良知”赋予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论证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王阳明心学高扬主体精神,反对盲目崇拜经典和偶像,主张用自己的头脑和灵明去审视一切。王阳明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论证了其做法可以给《牡丹亭》后继研究者以新的启发的观点”错,是为了证明《牡丹亭》的主旨不是“爱情”两个字所能涵盖的。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引用作用的能力。
D.“论证《牡丹亭》的蓝本非‘题词’里所言之事的观点”错,材料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不是为了论证《牡丹亭》的蓝本非“题词”里所言之事的观点,“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可见是论证材料提出的汤显祖以情对抗主流之理学等观点。
4. 下列对材料第一部分大篇幅引用《牡丹亭》的“题词”原文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20届辽宁省协作校高三第二次考试 语文
2020届辽宁省协作校高三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张荣在《故宫经典》里说:“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
”他直接将“文玩”界定为“美”的“文房”“器物”。
传统意义上的“文玩”当是狭义的“文玩”,今天的“文玩”则是就广义来说的,今之“文玩”已成为“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
②刘岳曾言,“从字面来看,‘文玩’二字中‘文’者大约可拆分出三层意思:第一层指活动主体为文人士大夫;第二层指活动场所为文房;第三层指对象需文雅,涉及审美价值的判断;而‘玩’字既可作名词指玩物,也有动词玩赏、玩味之意。
辽宁省锦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2020年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9分)1.D(原文是说味蕾具有特殊的记忆功能,选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2.B(A项“更与……”句强加因果,C项“只能……”过于武断,D项以偏概全,原句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传统饮食文化带来了某种伤害,甚至造成文化经验的断裂,这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3.C(“认识到……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故意拔高)二、(36分)(一)(19分)4.(3分)A(“类”应当解释为“大抵、大多”)5.(3分)D(A项①句言其升职,②句言其受人尊崇;B项①句言其典选平允,②句言其治理清严;C项①句言其推让官位,②句言其志行修洁)6.(3分)B(担任怀州刺史王丘并非自告奋勇)7.(10分)①评议的人认为从武则天以后共几十年,没有人能比得上王丘的,在他之后的席豫、严挺之也比不上他。
(赋分点“凡”“无如”“为其次”各1分,大意2分,共5分)②(关于)王丘的俸禄,应该全部发给,以此显示非同寻常的恩泽,用来表彰正直清廉的官吏。
(赋分点“泽”“旌”“贞白”各1分,大意2分,共5分)(二)(11分)8.(5分)①借景抒情。
借芜城登高远眺所见的凄迷秋景,抒发归乡之情、羁旅之愁。
②远近结合。
京口寒烟暮鸦、历阳秋雁是远景,清江木落、浦口风大是近景。
③视听结合。
寒烟、暮鸦、秋雁是视觉描写,木落、风多是听觉描写。
④虚实结合。
寒烟、暮鸦、秋雁、木落、风多是实写,“长疑雨”“欲上潮”是虚写。
(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学科术语准确,表达流畅1分)9.(6分)①同乡好友同为漂泊之身,羁旅行役之苦难免令人惆怅。
②客居他乡,登高临远,生出思乡之情,难免令人惆怅。
③乡路漫漫,归期遥遥,归程遥遥,难免令人惆怅。
④时临深秋,凉意萧条,直抵内心,难免令人惆怅。
(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三)(6分)10.(6分)⑴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⑵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⑶银瓶乍破水浆迸曲终收拨当心画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25分)11.(1)(5分)答D得3分,答E得2分,答A得1分(对“月亮”的分析牵强),答B C不得分(B项“远比年轻人富有”不当,C项“为自己顺利行骗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稻草”不当)(2)(6分)①掩饰内心的谨慎。
2020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0年6月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木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异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高低、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贡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民族为人类社会奉献了多少学米精品。
打造学米精品,让世界认识“学术中国”,是新时代我国学者的使命。
推进学术研究、打造学术精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学者要弘扬学术精神。
学术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精神。
学术研究说到底就是探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真理。
对真理的探究是一种理性活动,具有理性特质。
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必须善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且能进一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成理性认识。
缺乏理性精神的人,是难以认识和把握真理的,自然也就难以打造学术精品、取得学术成就。
学术精神还应当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术研究所探究的真理,具有一种无上的崇高性和神圣性。
真理之所以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是国为真理关乎人类社会的福祉。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研究是在为人类社会谋福祉,学术精神是一种造福干人类的精神、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人生有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他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不同,其所拥有的世界和人生也不同。
诚然,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也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动力,也可能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一个人若想在学术研究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取得重大学术成就,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努力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0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解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箕子与东方朔等魏晋之前的“狂士”以狂态为进谏的手段来达到与势统沟通的目的。
B. 魏晋时期“狂放”被社会高度认可表明了当时士族文人的经济实力与主体意识的增强。
C. 刘伶与阮籍的狂放脱离了功利的约束,是对环境的否定和自我的解脱,体现了个性精神。
2020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狂放的举止是魏晋文人个性活动的表现之一。在魏晋之前,历史上也不乏“狂士”,但他们多半是以狂态为进谏的手段,达到沟通道统与势统的目的。如传说中的箕子向纣王进谏不从,而披发佯狂。那位以“谲谏”著称的东方朔,也有“狂人”之称。
C. 文章在论证时多处运用举例论证与引用论证,并在对比论证中证明魏晋文人的真性情。
D. 文章论证了竹林名士“狂放”的表现和原因,肯定了他们争取人生真道德的努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晋文人视礼教为粪土,这也常常是统治者杀害他们的原因,孔融和嵇康均因此获罪致死。
B.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掘地以埋。’”这也是他对政治绝望而纵酒放达的表现。
A项,“箕子与东方朔等魏晋之前的‘狂士’以狂态为进谏的手段”分析错误,范围扩大,从原文第1段“多半是以狂态为进谏的手段”可知“多半”代表的是部分。
B项,“被社会高度认可表明了当时士族文人的经济实力与主体意识的增强”曲解文意,从原文第2段“到了魏晋,由于门阀士族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作为这个阶层代表的士族文人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而作为其主体意识表现的个性精神和行为也就不断膨胀。“狂放”作为其主体意识和个性精神的表现得到社会高度认同,成为一种时尚的社会风气。其中竹林名士又具有代表性。不过,与历史上狂放活动的文化内涵不同,竹林名士的狂则完全是脱离功利约束的自由之狂”可知被社会认可与前文经济等没有必然联系。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人与小鸟魏世杰①老人的时间大半消磨在一座商城的塔楼上。
这是一个被废弃被遗忘的角落,墙角胡乱堆放着尘封多年的杂物,大圆窗的玻璃混混沌沌且布满裂痕,像老人饱经风霜的脸。
老人每天准时到来,风雨不误。
②老人喘息稍定,便从随身带来的布袋中,抓出一些麦粒、米粒之类,从窗玻璃的破碎处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均匀地撒在窗外的平台上。
像约定一样,一只小鸟立刻飞来了,在平台上欢快地跳跃着,一边啄食,一边发出悦耳的叫声,老人面前有一本精装的英文书,他喜欢念出声来,像是朗读,浑厚而低沉,与鸟声的尖细婉转恰好配成和谐的交响,此刻老人的脸上总是浮现天真的笑容。
③小鸟似乎一点也不美,羽毛是灰色的,身材是娇小羸弱的,黑色眼睛圆而小。
老人从看到她的那一刻,便固执地认为这就是30年前的那只小鸟。
④老人耳边响起司令员的声音:“小声点,别惊动了她!”当年他们每次走进坑道,都会有人重复司令员这句话。
鸟窝筑在坑道口顶部的石缝间,芨芨草和红柳纤枝编成的巢房里,就住着这只美丽的小鸟。
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已不可考。
也许沙漠中的生命太珍贵了吧,从发现她存在的那一刻起,基地的官兵们备加呵护,甚至不敢多看一眼,惟恐她受到了惊吓。
在单调而枯燥的国防施工之余,特别是辗转难眠的长夜里,小鸟是单身汉们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她为什么住在这千里大漠中,为什么孑然一身独往独来,她的伴侣在哪里?她的美妙的歌为谁而唱?她凭什么法宝能在死亡之海中逍遥复逍遥?在这些荒漠开拓者的心中,她无疑是一种美丽、爱情和胜利的象征了。
⑤当人们终于知道,他们的使命是在沙漠中点燃一颗人造的太阳,周围几十公里内的生命也许在一瞬间就荡然无存时,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了。
大家立刻想到了这只可爱的小鸟。
一群年轻人就此召开了“紧急会议”,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有人建议立即编制一个简易鸟笼,让她委屈几天,等核试验结束再放出来;有人则主张将鸟窝移至坑道深处,和采样的仪器放到一块,亦可免除辐射的伤害;还有人说,核试验的零点位置离此尚远,小鸟未必就会受到伤害,大可不必慌乱。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霞光灿烂的早晨陈忠实不管夜里睡得多么迟,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
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
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猛乍想起,昨日后晌,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
他昨晚睡在这里,是队长派他看守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
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
他又钻进被窝,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揉成一团,掺杂在许多空白纸块揉成的纸团当中,一同放到碗里,摇啊搅啊。
队长端着碗,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由他们随意拣出一只来……队里给牲畜核了价,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而且是三年还清。
这样的美事,谁不想抓到手一匹马或一头牛哩!八老汉早在心里祈愿,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
可惜,这牛到了杨三家里,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人家的小院里,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他嫉妒起杨三来了。
杨恒老汉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
十九年来,他睡在塬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
无数个日日夜夜,牛马嚼草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
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灌进鼻孔,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可惜!没有抓到一头!这样的生活今天完结啰!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在自个的责任田里劳作了。
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
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
一听见别人干活,恒老八躺不住了。
他拉开门栓,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让他打个寒颤。
从村庄通到塬坡上来的小路上,有人躬着腰,推着独轮小车,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
那是杨云山嘛!狗东西,杨庄第一号懒民,混工分专家,刚一包产到户,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
勤人倒不显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
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想想又没有开口。
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回,赶紧回去。
辽宁大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三
辽宁大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三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这30年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评论。
最初是中国问题专家库伯.雷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所谓“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
此后有许多评论把“北京共识”称为“中国模式”,进而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定义和评论“中国模式”的文章和专著,他们的解释并不相同,评论也相差甚大,许多相当客观,但也有“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威胁论”,甚至提出要警惕“中国模式”的输出。
有西方的评论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那时英国是海上霸主;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是军事和经济霸主;而21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或亚洲的世纪。
如果这是指在21世纪,亚洲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会复兴,那将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前景,如果是指21世纪中国会具有当年英国式或当今美国式的霸权,则是错误的推断。
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
有的发展中国家愿意参考中国改革开放的某些做法,正如中国愿意参考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做法一样,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这是自然的事情。
输出“中国模式”违反了中国坚持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的原则。
我们认为,不只中国,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
也即,“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已经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也没有普适性一样。
说到普适性时,我认为是限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宏观意义上的普适性。
如“博爱”“自由”“和平”“民主”显然是有普适性的。
但如到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某一宗教,这些概念下的价值观和具体表现又会有所区别,会有不同的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无优劣之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和本语段同样都是描写梨花的诗句是( )
A.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B.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C.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1.依次填人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倾听 奇形怪状 沧海横流 慎始慎终
B.倾听 鬼斧神工 沧海横流 慎终追远
C.谛听 奇形怪状 沧海桑田 慎终追远
D.谛听 鬼斧神工 沧海桑田 慎始慎终
2.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比喻、排比、借代B.借代、比喻、排比、夸张
D.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2020届辽宁省辽南协作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那天雨丝飘落,我们一行人轻踏如琴键似的石道阶梯,张望恼人的春色,( )快乐的跫音,路过一潭碧水,走过一段山冈,穿过一座古亭……举目一望,无边景色迎面扑来。那满山遍野的梨花,攻陷了整个山梁,那行道树的新绿,石楠林的殷红,成了梨花的配角,就像一匹巨幅白绢上点缀一点绿色和一抹红,将那梨花衬托得更加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如雪素洁淡雅。这让人想起了中国画,寥寥几笔,春意盎然,那大片的留白,给了人无限的想像空间。说起岭上梨花的配角,不能不说那些( )的褶皱石。有的如天蟾,有的如书卷,有的如莲座,有的如宝剑……梨树植在山石间,山石卧在梨树前,就如袭一身白裙的女模特,倚在肌肉健硕的男子身边,一个风情万种,一个雷霆不动,演绎着野性与温柔之美。我想梨花是不是天地之间的白衣使者?她开在清明之前,一夜之间扯起了白幡,此时天朗气清,山河素白。是不是祭奠 ( )的变幻,祭奠草木枯荣的更替,祭奠生灵万物的轮回……?是不是想让人类应懂得( ), 饮水思源?清明祭奠是为了吊慰感恩,出城寻春是为了守住更好的人生。人类啊,应当有必要的敬畏和必要的坚守。就像梨花坚守着她不变的清白,坚守着她淡淡的清香。
(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4( )
A.由儒道两家思想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韧”性特质,这种“韧”的精神,具有着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的能力。
B.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但同时也存在时代不断加速,人们高度紧张的特点,这就需要重视人与内心的平衡。
实际上,瘟疫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的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社会成员长期处于竞争压力和信息爆炸之下,会失掉应有的韧性,感到焦虑抑郁,心灵无处安放。而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又将这种心态失街进一步放大。对此,道家思想又特别重视对于身家性命的养护,认为过分放纵物质欲望是疾病之源,主张返璞归真,在沉静自然中积蓄力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在现代社会的喧嚣声中求得内心的安宁至为重要。这种淡泊自然的生活态度,在任何时代都有其意义,而尤为一日千里的现代社会所需要。道家还指出逆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认为静可以转化为动,柔可以转化为刚,弱可以转化为强。认识了灾变生死的必然性和正反转换之可能,我们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就能有所寄托,进退自如。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已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现代社会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在超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鹏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C.这次疫情的暴发,提醒我们在社会生活高速发展的同时,需要重拾我们沉静内敛的精神,力求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D.道家思想认为,这次疫情使一些人心态进一步失衡,完全是人们过分放纵物质欲望导致的,要重视对身家性命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