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合集下载

3.2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2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岩 石
成 土 母 质
粒度 化学成分
质地 元素、养分
土 壤
(二)气候与土壤
气 候 对 土 壤 的 影 响
水热状况
直接影响 理化性质 的过程和 强度 寒冷的气候,有机质积累; 温暖湿润的气候,有机质趋 于减少。
间接影响
土壤形成 和发育
寒冷干燥的气候,风化壳薄; 高温多雨的气候,风化壳厚。
(三)生物与土壤
②某一要素的的变化,会导致 其他要素 甚至整 体的变化;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 理环境,还会对 其他地区 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 一定的影响。
知识点 二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为例)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成土母质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 。 : 两者的关系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 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
(四)地形与土壤
海拔 坡度 土壤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垂直变化 陡峭 平坦 坡向 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土壤薄 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土壤深厚
阳坡 温度高、水分少
阴坡
温度低、水分多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 ,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点 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 理环境的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是 岩石圈 、 大气圈 、 水圈 、 土壤圈 、 生物圈 、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 成的有机整体。 ①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本分,与其他要素 相互影响和 相互作用 ;
2.自然 地理环 境整体 性的表 现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 交换 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环流、地 壳物质循环等。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1.生产功能 2.平衡功能
光合作用
植物 生长
藏羚羊数量的平衡
内蒙古高原以南 太 行 山 以 西
秦 岭以北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
由此可见,我们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演 化过程具有统一性,即牵一发而动全 身。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a.情况正常 d.地方趋于干燥 b.湖泊面积减小
c.水份蒸发减少
e.陆生生物代替水 生生物
结论:
森林 减少
滞留降水 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 功能降低 土壤腐殖质减少 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加剧 沟谷纵横
岩石裸露
洪水 断流
风化 加速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形象的说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goodbye
大家觉得这幅图咋样? 有什么感受?
岩石 大气 生物
土壤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
2、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各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大气
二氧化碳

阳光

二氧化碳
呼 吸
植物
氧吸
动物


岩石
风 化
无机盐
死 亡
死 亡
土壤 无机盐 微生物
(1)阅读以上资料,你能画出黄土高 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和人类影 响的过程吗?
土壤肥力( 下降 ) 黄土高原(流水侵蚀 )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草 类 森 林
根系茂密且集中在地表 有 落叶
排泄特、分泌物、残体
机 质

动物 微 生 物
搅动土体、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
分解转化有机残体、合成腐殖质


(四)地形与土壤
阅读教材讨论回答:
地形是从哪些方面来影响土壤形成的? 具体是怎么样来影响的?
地势 坡度 坡向
气候和植被 陡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平地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阳坡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气候干旱 气候
河流少 水文 多为内流河
土壤发育差 土壤 肥力低
少数耐 生物( 植被) 旱植物
地貌 风力地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之一: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 联系和相互作用。
东北林区北部为寒温带针 叶林,南部为温带针阔叶混交 林。它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 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 源、保持水土,对改善当地自 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中下游 地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河流 上、 中游 水土 流失
河流 含沙 量增 加
下游 河道 泥沙 淤积
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洪涝增多
抬升河床
地下水位升高
土壤盐渍化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之三: 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 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 响。
阴坡
(五)土壤与人类活动
农业生产:耕耘——改变土壤结构、保水性、通气性 灌溉——改变土壤水分、温度状况 收获——剥夺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 施肥——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
土壤的形成过程:
肥土 裸 露 风化作用 岩 石 成 土 低等生物 母 质 成 原 始 高等植物 熟 土 土 壤 壤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少数 生物 耐旱植物
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
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
活动:如果图中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 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并填入图3—5方框中。
植被破坏
河流: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含沙量增加 易发生洪涝灾害 植被破坏 地下水: 水量减少 水位下降
动物: 失去栖息地 物种减少
乔木发达的根系
红壤的基本特征是 呈酸性,肥力较低, 有机质含量在2%以 下。原因是分布在 湿润高温的热带和 亚热带森林南部,微 生物活动旺盛,有 机质被大量分解。
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 育的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殖 质层厚30-100cm ,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形成的。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
裸露 风化 成土 微生物 原始草本植物 成熟 岩石 作用 母质低等植物 土壤木本植物 土壤
活动: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 活跃的因素? CO2 光合作用
生物 循环 生物残体
水分养分
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阅读:
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试从植被的条件 上分析: 为什么黑土和红 壤的有机质存在差异?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 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 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3.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他地区 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西北内陆
我国西北内陆
大气

土壤
生物
地貌
我国西北内陆
干旱 大气
(3) 高等植物作用过程
——成熟土壤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成土母质、气候、生物、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 1、物质和能量交换 2、产生新功能 3、统一的演化过程 二、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
分析填空
• 按下列选项中反映的现象的成因关系,将 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图适当的方框内。
E
G D A I B H F C
(二) 气候与土壤 (集体完成课本P73活动题第1、2小题)
(三)生物与土壤(集体完成课本P75活动题第1小题 ) (四)地形与土壤(集体完成课本P76活动题第2、3小题 )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的概念和形成
2、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 影响(阅读) (1)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
1、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 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 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 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并且成土母 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2、有人说,热带地区的土壤层厚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 的要大,这种说法对不对?说明你的理由。 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既与温 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 化学与生物风化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因 而土壤层厚度较大;干旱或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 的土壤层也较薄。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 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 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 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 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 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温馨提示: 土壤性状包括土壤的温度、湿度、有机质含 量、颗粒粗细、结构、颜色等 1、什么是成土母质? 2、成土母质会影响土壤的哪些性状?
(一) 成土母质与土壤
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 的风化物称为成土母质。 岩石的 外力搬运堆积 风化物 成土 气候与生物长期作用 母质
土壤
土壤 质地
质减少。
温馨提示: 土壤性状包括土壤的温度、湿度、有机质含 量、颗粒粗细、结构、颜色等
1、生物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促使岩石变成土壤? 2、生物通过哪些方式为土壤增加有机质?
(三)生物与土壤
落 红 化不 作是 春无 泥情 更物 护, 花 。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 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发育成深厚土壤 光热条件好,水分状况差 光热条件差,水分状况好
地形影响土壤厚度及其水热状况,是土壤 形成过程中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坡 度 地 形 坡 向
陡坡 平地
很难发育成深厚土壤 发育成深厚土壤
阳坡
阴坡
光热条件好,水分状况差
光热条件差,水分状况好
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 红壤,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更加深厚肥沃)?
6、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 土壤的原因是 (A)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 D.水分条件太差 7、下列土地利用形式,属于合理经营、用养结 合的是( A ) A、南方丘陵区展灌溉农业 D、北方黑土区大力增施有机肥
黄河中上游过度砍 伐、开垦、放牧等 植被稀疏 土质 疏松
牵一发而动全身 十
降水集中 且多暴雨 水土 流失 土壤贫瘠 表面千 沟万壑 生态环 境恶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思考:风化壳的厚度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联?
从干燥的荒漠地带 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 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 带,风化壳逐渐加厚。
(三)
生物是土壤 有机质的来源, 也是土壤形成过
生物与土壤
程中最活跃的因
素,土壤肥力的
产生与生物作用
密切关联。
(四)
地形与土壤
地势升高 地 坡 度 陡坡 平地
水热变化
土壤垂直分异
说一说你 发现了什 么规律?
形成这样地域 差异的主要因 素是什么? 试着分析形成 这种规律的根 本原因?
水分 海陆位置不同
(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
距海 远近 不同
水分 差异
景观 差异
(基本因素)
自然带东西更替:又可称为从
沿海向内陆的更替
其表现形式是: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小记: 各纬度比较,纬度地带分异明显的 是高纬和低纬。干湿地带分异明显 的是中纬。
水 分
海陆 分布
海拔 高度
垂直分异规律 水热 (垂直地带性) 状况 地方性分异规 律(非地带性)
纬线延伸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 0 纬度更替 洲沿20 E经线,自赤道 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经线延伸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 经度更替 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 的变化 等高线延伸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 从山麓到山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 顶更替 然带 比较普遍,如华北平 原、沙漠中的绿洲、 南美南端东西差异
下面哪座山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地区?
f: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与其所在纬度 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相似
P81活动 2(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 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 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大自然不仅创造了各种具有特殊性的生物和人类本身,而且还创造了千姿百态、纷繁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密切联系,并相互作用,使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整体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它们从属于一定的地质结构单元;另一方面,各地理要素之间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的,各要素的空间组合又构成地理区域。

1、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即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都以空间分布为基础而形成一定的分布格局,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构成一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和它们的地理分异过程的不同,又促进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进化。

因此,地理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及其演变,直接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例如,海陆位置与气候,大致呈现出沿纬度方向由两极地区向赤道地区逐渐变暖的趋势,而这正是因为北半球的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温度分带;反之,陆地的向东扩展也必然导致气候分异。

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既深刻又普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某些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对某些区域或某些国家的经济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我国的西北地区就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而成为该地区的能源供应中心。

还有某些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它们的组合规律、变化的一般趋势或可预见的变化状况,能对经济活动的进行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西欧的波德平原、巴西的亚马孙平原,都是典型的平原,它们的地貌特征、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等均具有明显的差别,对当地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破坏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于人口的剧增和经济活动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造成自然资源的急剧减少,如今的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地理环境的恶化,例如,在一些风景名胜区,由于建筑的修建、森林的砍伐,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导致了该地区自然环境的退化,甚至出现了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尘暴等极端现象。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引言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地理特征。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各种地理要素和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地球表面的综合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球表面的大气、水体、陆地、生物等要素。

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1.大气与水体的相互作用: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云,云又通过降水形式返回水体,水体的蒸发又导致大气中水蒸气的增加。

2.大气与陆地的相互作用:大气中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陆地的气温、降水和风力状况。

例如,气候干燥的地区往往导致土壤贫瘠。

3.水体与陆地的相互作用:水体的流动形成了江河湖海等水路系统,这些水路又对陆地的地貌形成和土壤类型产生重要影响。

4.生物与地表要素的相互作用:生物通过生态系统对地表进行改造和调节,例如植物的根系可以稳定土壤,保护地表环境。

三、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球表面的综合影响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对地球表面产生了综合影响。

1.气候影响:大气中的气候系统直接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气温、降水和风力等要素。

不同气候区域的形成和变化决定了地球表面的湿度、干燥程度和季节变化。

2.地形影响:地球表面的地形起伏决定了水体的流动路径和陆地的地貌形态。

例如,山脉的形成使得水流形成了河流,河流进一步侵蚀地表形成了深谷和峡谷。

3.水系影响:水体通过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形成了复杂的水路系统,这些水路系统对地表的温度调节、气候形成和土壤的养分提供起着重要作用。

4.生物影响:生物存在和生态系统的运作直接影响着地表环境。

植物通过根系稳定土壤,动物通过作用于土壤的排泄物改变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结构。

四、结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了地球表面各种要素和过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整体性对于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土壤:具备肥力,能生长植物的陆地结石表层。

肥力就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例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累积最多。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就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构成和发育。

例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小。

旱情或者炎热条件下,风化壳厚,土壤层也厚。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促进作用于土壤。

例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原产。

平缓的山坡:地表物质搬迁速度快,容易发育浓厚的土壤。

平缓的地方:地表物质的冲刷速度慢,平衡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浓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不好,但冷却受高,水分极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3环境的整体性建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存有综合的考量和对策。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
期,该区域( B)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 B.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 D.地壳持续性下沉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 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牡蛎 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较薄,牡蛎 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 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Ⅰ-Ⅵ由老 到新。据此完成1~3题。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 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 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 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
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
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14. 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此完成7~9题。
9.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该潮沟垂直方向的植被演替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C.乙、丁、丙、甲
B.甲、丙、丁、乙
B
D.丙、乙、甲、丁
(2020•全国卷Ⅰ)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 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
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 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 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 稳定。据此完成10~12题。
D.河流泥沙 风力搬运、沉积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 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 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4—6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整体性
(1)概念 ①②
(2)新功能:生产功能与平衡功能 (3)整体性表现形式 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②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 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③某一自然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 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温带沙漠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2、差异性
(1)陆地环境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纬度 位置 热量 气候 水分 土壤 带 植被


海陆 位置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植被)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
90° 70° 60°
P 极地气候 M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气 候
90° 70° 60°
温带海洋 温带季 性气候 G 温带大陆性气候 H 风气候 40°
30°
地中海气候 E
K
C
35°亚Leabharlann 带季风气候F D 热带季风气候
25°
20° 10° 0°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A
热带雨林气候
1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70°
极地气候
苔原、冰原
温带季风气候
90° 70° 6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
25°
10° 0°
自然带名称=植被+“带”
90° 70° 60°
P M G H K C B D G
90° 70° 60°
40°
35°
E
30° 20° 10° 0°
F
25°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 第 1 页 共 1 页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如下图
)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2.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气候温 暖湿润
形成潮湿 的泥质滩地
是红树植物和候 鸟珍禽以及海洋 生物的栖息地
案例3:
人类Hale Waihona Puke 砍滥伐热带 雨林 遭到 破坏
植被 稀少
水土 流失
全球 气候 变化
生态 环境 失调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 ①_地__形_____,②_生__物_____,③_气__候_____, ④___水_文____,⑤__土__壤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②地植被遭到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其他 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土壤: 肥力下降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⑶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相__互__制__约__、__相__互__影__响_____ 的关系。?
(4)你认为保护斜坡①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 好办法是_恢__复__植__被_______________。
3.生物与土壤
微生物分解得到 的有机质直接影 响土壤肥力的形 成。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4.地形与土壤
地势
气候和植被
坡度 坡向
陡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平地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阳坡
光热好、水分差
阴坡
光热差、水分好
5.人类活动与土壤
农业生产:
耕耘——改变土壤结构、保水性、通气性 灌溉——改变土壤水分、温度 收获——剥夺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 施肥——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
表现二:自然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变化。
一、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藏羚羊的数量变化是如何体现自然 环境的整体性?
环 食物、水源丰沛 境 寒潮少
避风处含盐土壤充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班级: 姓名: 组稿人:武云云 审稿人:王丽梅 学习目标:1、说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学会运用图表分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2.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自主学习:
1. 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材料一:我国西北内陆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①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

②西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 以下;自东向西由400mm 左右减少到50mm 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托克逊。

③植被分布自西向东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④土壤逐渐荒漠土,盐碱化。

总体来说,西北地区土壤是沙质土壤,沙粒多,干燥,粘性低,戈壁和荒漠是比较贫瘠的棕钙土、灰钙土、荒漠土。

⑤该地区多内流河、内流湖。

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

说出材料中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用简单词语概况。

归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一: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气候:
植被:
土壤:
水文:
地貌:
3. 根据下列内容,填写注释图。

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土壤肥力下降、气候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植被破坏、地表侵蚀,地形千沟万壑
归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课本P71第二段,补充完成下列图表。

归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材料二。

回答下列问题。

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最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也最典型的黄土地貌区,黄土土质疏松,主要由较细粉砂颗粒组成。

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山清水秀的景色。

但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加上近代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的影响,就变成今天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丘陵沟谷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在土


树木
生态环境日趋失衡
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 河流上中游__________下游河道____ ____
河流 ____ 增大 河道____能力降低
河床抬升形成_________
______灾害
地下水位_____
土壤盐渍化
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

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

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造成洪涝灾害。

所以,同水土流失现象作斗争,不仅成为改变黄土高原面貌的重要措施,也是治理黄河的一个根本问题.
根据材料,总结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后果,完成下图。

3. 用图示反应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为例)
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阐述自然地理各要素如何影响土壤的形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
a
e
d c
b
达标检测:
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D、森林中的树木根系很深,为土壤表层提供的有机质多
2、土壤有机质含量()
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
B、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3.下列叙述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C.工厂排放污水,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增加D.围海造田,使海洋面积缩小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南方景观不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少B.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较弱C.植被茂密高大D.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5.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风蚀严重③降水集中,多暴雨④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7. 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问
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2)图中A、B、C、D四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