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文本阅读方法和陷阱练习
必做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洞悉命题手段与陷阱,学会三重比对练习
一细处攻坚——洞悉命题手段与陷阱,学会三重比对预习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9分)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宋瑞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明确,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提出了新要求。
②不管是从人的需求来看,还是就其所对应的供给而言,文化与旅游皆由千丝万缕粘连于一体。
从需求来看,不管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历史传统,还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的现代追求,旅行都是人们了解文化、体验文化的重要方式,文化都是人们不断抵达而又重新出发的牵引所在。
就供给而言,从资源、产品、活动、项目建设到地方发展,文化与旅游皆是唇齿相依,难分彼此。
举世闻名的长城、故宫、兵马俑、卢浮宫、大英博物馆,抑或出神入化的旅游演艺,特色浓郁的古城古村古镇、主题公园、文化小镇,以及花样繁多的文创产品,乃至每一座城市、国家的旅游形象宣传,无一不是文化与旅游的“连体”。
诚如已故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所言,“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
③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其实质就在于“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体现文化内涵,要充分挖掘利用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手段,将更多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深受当下旅游者包括外国旅游者所喜爱的旅游产品,用文化的养分滋养旅游;二是要在既有产业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发挥旅游的事业功能,除关注旅游的经济效益外,更加关注旅游在改善民生福祉、实现社会和谐、平衡区域发展、促进文化发展、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也有两重含义:对内而言,就是要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以旅游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手段,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类型和供给方式,让更多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发挥作用;对外而言,就是通过旅游传播中国文化,体现中国软实力,通过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双向的人员流动,增进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二个陷阱
选项故意把两个概念混淆或者改变文中概念表述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发展方向等,造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在表述上出现误差。
典型例题:(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1.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解题思路
选项涉及的文章内容是:《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 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语段的意思是:《论语·宪问》有有关“以德报怨”的问题,朱熹说有人说这个问题在《老子》书中有,以此可以证明《论语》引用了《老子》的内容,即《老子》出书早于《论语》。文章的意思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中的“问”和“答”都是出自《老子》,而选项只说了“答”的内容。
十、拼
典型例题:(2013年广东卷)
12.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与“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没有直接关系。
解题思路
与选项相关的文中内容是: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语⽂论述类⽂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定义“论述类⽂章”是指研究各种⾃然科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章,前者往往被叫社科⽂,后者常被称为科技说明⽂。
⼆、从考纲出发,知道考什么1.理解(1)理解⽂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指对⽂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的概念。
)(2)理解⽂中重要句⼦的含义。
(指对⽂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的句⼦。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中的信息。
把握⽂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组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中主要内容。
(2)分析⽂章结构,把握⽂章思路。
(指理清⾏⽂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意思。
(对语段或全篇作归纳和概括,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4)分析概括作者在⽂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中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则是间接表达出来的3.选材范围(1)社会科学类所谓⾃然科学类⽂章,是指研究⾃然科学及技术⽅⾯的⽂章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天⽂学、地质学、医学、⽣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章。
(2)⾃然科学类所谓社会科学类⽂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学、⽂化学、⽂艺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的⽂章。
4.抓住命题规律,找到突破⼝从所考查的⽂本上看,选材范围上有所拓宽。
近两年,⾼考论述类⽂本涉及史学、美学、考古学、⽂艺学等,所选⽂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结构和语⾔具有严谨的特点。
经过改造加⼯的⽂本,具备了论述类⽂本所应有的“论证阐述(或⽴论陈述)”的特征,篇幅虽⼩,“五脏俱全”,我们甚⾄可以把它看做⼀篇完整论述⽂的缩影。
所选⽂本的论点很鲜明,⼀般是在⽂本的⾸段就旗帜鲜明地点明⽂章的论点;每段还有分论点,论述层次很清晰。
作为论据,既有事实性的材料,也有理论性的论据。
论证⽅法也很灵活,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演绎推理)、对⽐论证等。
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题陷阱 学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一、解题方法1.句、重要概念等;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分析时要透彻,文所对应的文字进行比照判断。
这是基本的解题方法。
二、设误类型1.张冠李戴把属于甲的特征说成是乙的,把甲的事迹、观点、成绩说成是乙的。
只有回到原文中寻找原始依据,才可做出判定。
【对应文段】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
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试题】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2.无中生有【对应文段】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试题】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3.偷换概念 【对应文段】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试题】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储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对应文段】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试题】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黄涌澜论述类阅读十四种设题陷阱
【对应文段】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 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 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试题】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011大纲卷)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 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十二、充分必要
【对应文段】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 以为人所理解。 【试题】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2007年广东卷)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剖析】B项其实是对文中“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 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一句的理解,不过这是 一个错误的理解。因为本项表述将原文的必要条件判断 (没有科学性就不会有美感),偷换为充分条件判断 (有科学性就会有美感)。
十、夸大与缩小
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 能力、功能和效用
【对应文段】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 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 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
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
运动的目的。 【试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
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二、以偏概全
即以部分代整体,以局部代全局 或者以全局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 以此为陷阱,使考生做出错误判断。 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 词,例如“一些”“有些”“几 乎”“除……之外”“到……为 止”“绝大多数”“许多”“全都” “全部”“有时”等。
例3:
【对应文段】我们常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 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依据……
201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陷阱设置方法
201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陷阱设置方法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陷阱设置方法一、明确客观选择题考查内容及命题特征选择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就是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地锁定信息段,获取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认知,把握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综合或重组。
做选择题题时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出信息来源区域(即索检原文)一般不难,关键在于与选项进行比对作出判断上,这一步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判断出选项中改变了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
命题总特征: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二、设误的常用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注:正确选项多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
三、选择题的设错陷阱的规律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
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 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题陷阱共24页文档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Hale Waihona Puke
高考语文复习-论述文阅读之命题的六大方式与八大陷阱
论述文阅读——命题的六大方式与八大陷阱复习风向标《考试大纲》要求:“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从命题形式看,论述类文本阅读设置三个题目,不求对考查点的全面覆盖,而是突出重点。
近几年考查的侧重点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对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分析。
一、真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9分,每小题3分)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陷阱设置方法(2)
高考论述文阅读选择题陷阱设置方法及答题技巧一、选择题考查内容及命题特征选择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就是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地锁定信息段,获取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认知,把握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综合或重组。
二、设误的常用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三、选择题的设错陷阱的规律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
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例:原文: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选项:B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施行图腾制度。
原文: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
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
选项:从艰苦困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
省示范高中用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陷阱”
时间颠倒(先期后期)
• 例【有效阅读信息】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他认为
在那些可居住宇宙的“岛屿”上,确定基本物理学和宇宙 学状况的物理常数也许可以与我们的宇宙有很大差别。例 如,它们或许有更重的电子,或许由一次较冷的大爆炸演 化而来,或许光会以较低的速度传播,或许万有引力会更 加强大。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居住宇宙出现的概率就大多 了,但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也就十分巨大。(2008安徽) • 【试题】从原文看,下列对“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 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里斯已为可居住宇宙找到了更多的物理常数的证据。
解题策略(我们应对的招数):
根据处理信息的过程,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阅读宜采取“三步解 题”: 第一步,快速读文、读题,圈点勾画,明确信息角度(审、画) 第二步,扣住问题,从文中细心查找信息,筛选信息干扰项(找) 第三步,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比)
比喻拟人,形象生动;重章排比,荡气回肠。 情感激越,文采飞扬!
现代文阅读复习之
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材范围
1.社会科学类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 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 等 方面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
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 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8陷阱” 错因 内容 曲解 张冠李戴 转化失误 曲解原意 某某的观点是 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已然变未然,未然变 已然,或然变必然,必然变或然。 故意曲解原文意思 选项句特征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容易出现的12个陷阱
要注意分析选项概念之间、语句之间等有无关系,关系如何等。
十一、肯否失当
设误项与原文对比肯否失当。
典型例题:(浙江卷)
8.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语段解释了孤独、隔膜产生的原因和表现:从人和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看是孤立和隔膜的,而这种孤立和隔膜是从村与村的关系上表述的。而所谓“三家村”是说我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这些村落有大有小。但“三家村”这样的小村的存在跟孤立、隔膜没有任何关系。
突破秘籍
阅读论述文要注意把握一个段落中出现的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对应关系等。
八、错解事例
为了明白说理,论述文往往会使用一些事例解释、说明或论证某个观点,设误项故意曲解事例证明的对象或结论等。
典型例题:(山东卷)
8.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十、拼凑词句
201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陷阱设置方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陷阱设置方法一、明确客观选择题考查内容及命题特征选择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就是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地锁定信息段,获取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认知,把握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综合或重组。
做选择题题时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出信息来源区域(即索检原文)一般不难,关键在于与选项进行比对作出判断上,这一步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判断出选项中改变了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
命题总特征: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二、设误的常用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注:正确选项多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
三、选择题的设错陷阱的规律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
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 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 ……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 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第三段)
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例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 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2、【对应文段】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 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 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 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 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 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 消失了。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 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费的主要来源。
设误方法 6、偷换概念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 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 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 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 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 一种危险的能源。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试题】根据本文提供,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 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表 示时间的词语。
• 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了、现在、目 前、正在、 在、着、将要、即将、将来、尚未、 之前、之后、成为、过。
例谈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题陷阱(真题详解+巩固练习)
例谈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题陷阱(真题详解+巩固练习)一、常见设题陷阱的种类:(1)范围失当(以偏概全)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
(读原文时,可以用笔把这些词勾画出来。
)(2)然否不当注意: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将“或然”与“必然”不分,或将“已然”与“未然”混淆,以假当真。
(3)主次不分注意:不要混淆主次关系,把主要的问题说成次要问题,或反之。
(4)因果倒置注意:命题者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等。
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5)张冠李戴注意:分清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不要将表述的对象弄混。
(6)歪曲事实(曲解原文)注意:选项不尊重原文材料中的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
(7)无中生有注意:选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纯属命题者凭空捏造。
(8)选择与兼备注意:兼备,指同时具有几个方面,选项会将表选择的关系说成兼备关系,或相反。
(9)表述过于绝对当然,命题者在设题时还有其他陷阱,如答非所问、偷换概念、自相矛盾、过于绝对、理解不当(注意指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及一些解释性句子的陈述对象)等,在做题时要认真辨别。
二、高考真题详解:(2016·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A)。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1.B)。
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陷阱设置方法_Microsoft_Word_文档
高考论述文阅读选择题陷阱设置方法及答题技巧一、选择题考查内容及命题特征选择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实力,“筛选”就是要依据题目要求精确地锁定信息段,获得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在不变更原意的基础上,将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认知,把握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综合或重组。
二、设误的常用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除句子而变更句意。
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变更,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依次,从而变更句意。
4.改:变更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揣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推断。
三、选择题的设错陷阱的规律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实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驾驭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精确地识破选项陷阱,解除错项。
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精确率的关键。
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有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推断。
例:原文: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选项:B氏族形成后,接着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施行图腾制度。
原文: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
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
选项:从艰苦困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文中没依据) 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 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 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本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 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 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 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 B.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 容易的。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 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 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 验。 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 验的能力。 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 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 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 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
小题2: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 一项是 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 他自己独立的学说。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 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 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隐性知 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 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 含义。 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 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 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 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 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 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
1.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 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扩大范围) 原文: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 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 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以偏概全) 原文: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 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 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 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无中生有) 原文: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 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D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D.清代纪昀认为误读并非无益,提倡误读,郢书燕说便 是中国古代一个较为典型的误读案例。 (无中生有) 布鲁姆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曾连续发表四部著作,系 统论述了“诗的误读”:“一首新诗总是后辈诗人对前 辈诗人及其伟大作品释读的结果。这是一种特殊的释读, 它不在于对某一具体作品的释读实际发生与否,它实际 上是指一种接受影响与打破影响,继承与创新的悖谬状 态。”我国清代纪昀说:“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 现代钱钟书说:“作家原作叙事抒情本无彼意,然读者 却在阅读中出现创造性的误解,悟出确有引人入胜的彼 意,并为更多的读者所认可。”三家所说的“特殊性释 读”“合理性误读”“创造性误读”显然是指读者释义 对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对传统释读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