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湘教版3教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掌握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
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2.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3.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内容预习案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
2、熟练掌握区域的基本含义、主要特征基础知识,区域的空间结构的产业结构的概念和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学会对比分析的方法。
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书面完成,注意扩展记忆。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要求:利用课前15分钟,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填空,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
1、鲁尔区位于_____________,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逐渐发展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为核心的世界著名工业区。
2、 鲁尔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四条运河,又有纵横交织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管道,共同组成了一个综合而又完整的运输系统。
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为本区发展_____________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1、区位优势(1)位置优越据图描述鲁尔区的大致位置。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处于莱茵河,利伯河和鲁尔河之间(2)交通便利描述鲁尔区的交通状况。
莱茵河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带解析)
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单选题“草光互补”模式是通过在光伏产业园内种植牧草逐渐形成绿色屏障,改善光伏电站周边环境。
下图为“草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
完成1-2题。
1.“草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A. 降低风速B. 减少蒸发量C.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D. 提高太阳能发电率2.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A. 新疆塔里木盆地B. 青海湖周边地区C. 陕西黄土高原D. 甘肃河西走廊浙江某地的“跑道养鱼”是在“五水共治”理念下的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如下图。
该模式能不间断供氧、持续清污、保证水质,同时可以使鱼“跑步健身”(逆水游动)。
据此回答3-4题。
3.“跑道养鱼”的高效,体现在()①增强水体自净能力②发展乡村旅游③提高鱼的品质④增大养殖密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这一养殖模式要得到推广,从环境角度看,必须()A.完善污水处理B.改进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C.创设品牌养殖D.增加饵料投放,缩短养殖周期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由于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而被称为“乌金三角”,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能源生产基地。
根据右图“乌金三角”地区位置示意图。
完成5-7题。
5.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主要包括 (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③市场广阔④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⑤位置适中,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④6.内蒙古在开采煤炭资源时,可能会导致的问题是 ( )A.草场资源的破坏B.会增加当地的收入C.改善环境质量D.减轻交通运输压力7.陕西省在对煤炭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回填矿坑塌陷区B.发展高能耗产业C.治理“三废”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见图,“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开始输油。
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训练 湘教版必修3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28分)德国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
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之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鲁尔区面临着如何实现产业转型,重振辉煌的问题。
读“鲁尔区工业分布和原料来源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铁矿石来源,完成1~2题。
1.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石主要来自( )A.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B.澳大利亚、加拿大C.法国、瑞典、俄罗斯D.法国、荷兰解析熟记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C2.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下列因素与其兴起无关的是( )A.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B.便利的水陆交通C.广阔的市场D.充沛的水源解析熟记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A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有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兴建铁路后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第3题。
3.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解析最有利的条件是交通便捷。
答案B4.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相比较,鲁尔区( )A.铁矿石短缺B.科技力量雄厚C.水资源丰富D.水陆交通便利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完成4~5题。
4.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土流失严重③水资源丰富④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左图为山西,右图为德国鲁尔区,这两个地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此基础上,这两地都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答案D5.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①植树造林②大力发展新兴工业③完善交通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两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特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今后可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同时要结合当地污染严重的问题,应积极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11-12学年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同步训练 湘教版
11-12学年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同步训练湘教版必修3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莱茵河左岸B.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C.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答案:C读甲、乙两图,完成2~5题。
2.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②煤炭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水力资源丰富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②③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三角坐标图,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比①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说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7.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主要原因是( )A.西部靠海,水源充足B.有利于保护全区环境C.有利于就近获得从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D.有利于国防安全,这里属于德国的大后方解析:选C。
鲁尔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为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
8.20世纪50年代之后,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主要集中在该国( )A.南部B.北部C.东部D.西部解析:选A。
德国南部开发历史较晚,环境优美洁净,交通便利,成为德国的新兴工业区。
下图为“印度某工业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9~10题。
9.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区最利于发展( )A.汽车工业B.纺织工业C.微电子工业D.钢铁工业解析:选D。
根据图中信息有煤矿、铁、锰资源,最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
10.促进该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有( )①关闭传统产业,集中资本发展新兴产业②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转向发展农业③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④治理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B。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湘教版必修3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课标要求:能结合某区域的实际,探讨该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修III模块的核心内容,而此节的教学内容是其中的典型范例之一。
本节课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节设计的知识较广,与该模块内部、其他模块甚至其他学段的知识有较多的联系。
1.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史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相联系的。
所以本节的教学是立足于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是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应用于提升。
2.鲁尔区是一个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在分析鲁尔区的煤炭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时,要使学生明确该区域煤炭资源的特征。
这就与必修I中自然资源一节的知识有联系。
3.在必修II模块中,学生一节学习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本节的学习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传统工业区的典型案例,也是为学生巩固和应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
4.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及高效发展阶段,二本节分析了德国鲁尔区的繁荣、衰退和新发展,正是对区域发展阶段的一个印证。
这样就与此本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紧密相连。
5.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必然涉及人地关系,所以本节的教学可以看做是对必修II最后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大洲的回顾,又可以与选修模块《环境保护》相互联系。
教学方法:采用案列教学法进行“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和衰落”的教学,通过对鲁尔区的区位条件、煤炭资源的结构、交通状况的分析,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兴起的重要作用。
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圆形。
采用诱导启发探索学习的方式进行“鲁尔区新发展”的教学,理解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学习方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讨论法。
学情分析:学生一节具备一定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账务区域发展条件。
可能部分学生读图、分析地图、探究能力较差。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鲁尔区兴趣的主要区位条件。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试题湘教版必修3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在欧盟前身“欧洲煤钢联营”成员国中,德国煤矿资源丰富,法国铁矿资源丰富。
该组织的成立大大提高了两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组织成立之初,德国大型钢铁企业所邻近的城市是( )A.杜伊斯堡B.波恩C.布鲁塞尔D.鹿特丹2.德法两国之间煤和铁矿石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A.铁路与内河航运B.海运和铁路C.高速公路与铁路D.高速公路与内河航运1题,“该组织成立之初”是关键词,那时钢铁工业基地的布局与发展依赖于近原料、近能源(燃料),需要靠近煤矿或铁矿产地;图中,德国的杜伊斯堡附近有煤矿、法国梅斯附近有铁矿,两城市附近有大型钢铁企业。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区的水陆交通便利:有发达的铁路网、便捷的内河航运网。
2.A导学号95244049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完成第3~4题。
3.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德国鲁尔区衰落的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机械工业B.电力工业C.化学工业D.煤炭工业;鲁尔区煤炭工业是支柱产业,衰落最为明显。
4.D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是鲁尔区独特的开发模式,鲁尔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原为著名的蒂森钢铁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于1985年停产。
现在被改造为一个以煤—铁工业背景为主的大型景观公园。
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读鲁尔区某地建在工厂遗址上的园艺展区图,完成第5~7题。
5.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降低能源消耗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7.图示反映该区的整治措施是(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B.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5题,为了使鲁尔区经济结构多元化,政府积极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扶持,改善交通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全面梳理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区位优势(1)煤炭储量大,经济开发价值高。
(2)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2.发展概况(1)发展成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
(2)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衰落时间0150年代后。
20世纪□2.衰落原因02廉价石油的竞争,鲁尔区爆发煤业危机。
(1)由于□03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2)□3.具体表现(2)环境污染严重:酸雨、水污染等严重。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02减少,规模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使□01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大幅度□扩大、效益提高。
2.引进和发展□03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04多元化。
3.对工业布局进行调整。
4.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限制传统产业发展,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
1.资源的开采条件就是开发条件吗?不是。
区域的资源开发条件取决于该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储量、分布、煤种、煤质、开采条件)、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仅是资源开发条件中的一个指标。
2.以前的鲁尔区工业结构有何缺陷?工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低。
假如煤、钢铁工业受到影响,则其余工业“一损俱损”。
3.利用煤炭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燃煤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强温室效应;排放的硫氧化物形成酸雨;排放的大量粉尘、煤烟等污染环境。
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2.德国鲁尔区开发的区位优势3.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要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影响储存量的因素。
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表:(2018·海南高考)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第5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3,7,9,12(2)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2,4,5,8,12(1),13(1)(2)鲁尔区的新发展1,6,10,11,12(3),13(3)[基础巩固]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D解析读图,从图中显示的生产结构看,该地改变了过去以煤炭开采、输出为主的生产结构,对煤炭进行了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当地的收入,④正确.减少了煤炭输出,就可以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①正确。
图中没有显示出煤炭产量的变化,②错误。
当地产业结构改变,没有进行产业转移,③错误.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①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③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解析从图中看,二氧化硫只是部分回收,①错误。
在当地进行煤炭深加工,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多,②错误。
图中产业部门中,焦化、炼钢等会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③正确。
煤炭、钢铁等重工业耗水量大,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④正确。
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地区都发展了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两地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①原料丰富②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掌握世界尖端技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解析依据图示轮廓可以判断,甲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乙地区为美国东北部地区,两地区均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利于发展钢铁工业,在此基础上,两地区发展了机械工业、汽车工业;两地区都是本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市场广阔。
4.甲、乙两地区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有()①资源枯竭②主导产业衰退③人口失业④环境污染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都面临资源枯竭问题;随着钢铁替代品的出现,钢铁相对过剩,两地区主导产业——钢铁产业衰退,造成工人失业;钢铁工业排放大量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
高一地理 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活页规范训练(含解析) 湘教版必修3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1957年,鲁尔区有140多个煤矿基地,如今只剩下7个;1995年,这里有81 座炼钢炉,现在只有7座。
材料二目前,在鲁尔区有15万个规模不等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40万,占所有就业人口的65%。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不会( )。
A.扩大企业的规模B.提高生产效率C.减少失业人口D.促进经济结构调整2.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将导致鲁尔区( )。
A.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B.经济结构多元化C.失业率增加D.钢铁、机械等产业的技术落后解析第1题,煤矿基地和炼钢炉的减少,是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的结果,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但会导致大量煤矿和钢铁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第2题,材料二描述的是鲁尔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现象,该现象将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钢铁、机械等产业技术进步。
答案 1.C 2.B山东省济宁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该市在煤矿塌陷地上建起的亚洲最大的30兆瓦太阳能实验电站正式并网发电。
完成3~4题。
3.与煤炭比较,太阳能发电的优点是( )。
A.清洁、可再生B.投资少,发电成本低C.技术成熟,便于推广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4.济宁市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②土地、资金与技术条件的保障③经济发达,能源供需矛盾突出④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⑤推动塌陷地的综合开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答案 3.A 4.D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强省。
最新精选湘教版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最新精选湘教版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九十八第1题【单选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和世界能源结构都以煤炭居首位B、我国和世界能源结构都以石油居首位C、我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居前两位的都是煤炭和石油D、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世界能源结构都以煤炭为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德国工业化期间,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了莱茵河的严重污染。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下图为鲁尔区及周边地区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鲁尔区工业化时期,快速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A、水运条件便利B、煤炭资源丰富C、市场广阔D、铁矿资源丰富治理后的鲁尔区( )A、原料和能源地位上升B、工业生产成本降低C、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D、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鲁尔区治理后,莱茵河( )A、水运地位下降B、泥沙含量增加C、流速逐渐降低D、水生生物减少【答案】:无【解析】:第3题【单选题】2006年7月11日北京时问18时43分,阿拉山口输油站员工轻轻开启中哈石油管道阀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正式进入中国。
读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示意图和中亚局部图,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次生盐渍化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弱噪声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D、绿化环境【答案】:【解析】:第5题【综合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甲国位于非洲西北部,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30%以上。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首要经济部门,石油开采量居非洲前列,石油和天然气占出口总值95%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区位优势
(1)位置优越据图描述鲁尔区的大致位置。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处于莱茵河,利伯河和鲁尔河之间
(2)交通便利
莱茵河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思考:为什么说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发达的河运使之成为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市场广阔。
(3)资源丰富
煤炭、铁矿(法国洛林铁矿)、水源充沛
思考:根据前面的分析,说一说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水陆交通便利丰富的煤炭离铁矿较近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
2.工业部门
鲁尔区是世界上的工业区(传统工业区)之一,经济结构以为主是其主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基地、钢铁基地和制造基地。
最大重工业煤炭钢铁钢铁能源重型机械
思考: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其发展的优势在哪里?
鲁尔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便捷的水陆交通、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等因素,再加上原有的基础设施、科技力量等因素,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读读: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
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
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
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环境恶化
统产业的衰落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增多,钢铁的替代品广泛使用,导致世界性钢铁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1)改造,在鲁尔河上建立完整的系统和系统,解决水污染
的问题。
(2)治理,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有效控制大气污染。
(3)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加强环境管理。
(4)在总体规划中制定营造“”计划,进行了大规模的。
河流供水污水净化大气污染法律法规“绿色空间”植树造林
总结: 德国鲁尔工业区
钢铁工业(主导)煤炭工业(基础)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生产结构单一
知识迁移: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的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 (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交通
D.煤炭资源
(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
(3)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1)A (2)A (3)A
发散点1: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
主要措施如下:①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②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③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④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⑤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
发散点2: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其发展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 提示:(1)资源丰富。
山西各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等储量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
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本省的煤矿星罗棋布,遍布全省。
(2)水源较为充足。
本省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
西部和南部的河流注入黄河;东北部和东部的河流注入海河。
汾河是本省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渭河)。
山西省地下水相当丰富.据统计,全省大于0.01立方米/秒的泉水有几百个。
(3)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加强。
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铁路是本省交通运输网的基本骨架。
主要有石太线、同蒲线、京包线、太焦线、大秦线以及新建的朔黄线等。
公路运输网中。
有多条国道线穿过,新建有高速公路。
如太旧线、长邯线、晋阳线等。
1.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2.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
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劳动力数量
B.政府支持
C.广阔的市场
D.便捷的交通
1.D 2.B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