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一)综合练习(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同步练习 人教版选修第一册.doc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同步练习 人教版选修第一册.doc

高二地理人教版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 选择题(每一小题或有一个答案或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1.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是()A. 传统型→原始型→过渡型→现代型B. 现代型→过渡型→原始型→传统型C. 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D. 原始型→过渡型→现代型→传统型2. 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生育率的关系是()A. 生育率数量上就是出生率B. 生育率是决定该地区人口增长率的基础C. 自然环境对生育率往往有较大影响D. 妇女受教育程度高,生育率也相应提高3.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下,不少地区甚至低于1人/km²;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于600人/km²。

造成上述人口分布如此悬殊的条件是因为西部地区()A. 地域广大B. 缺乏资金、技术,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C. 水资源严重不足D. 交通闭塞,联络不便4. 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反应堆泄漏,造成当地13万居民紧急疏散。

作为被迫迁移的难民,他们属于下列中的()A. 环境难民B. 战争难民C. 政治难民D. 经济难民5. 自人类历史以来,造成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都是()A. 经济因素B. 环境因素C. 政治因素D. 自然灾害6. 下列生产与人口迁移的趋势配对准确的是()A. 原始农业——人口分布相对稳定B.“鸡犬之声相闻,臣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农耕社会——分布稳定性最强C. 现代工业社会——劳动力不断迁移,力求与生产条件优化配置D. 定居牧民——带着户口随畜群到处“流浪”7. 可能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A. 科学技术水平落后B. 环境质量相对稳定C. 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D. 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8. 下列有关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仰韶文化时期我国人口再生产的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率,属传统型B. 目前,平均来看,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C. 中国和亚洲的大部分国家一样,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现代型”D. 欧洲国家是老年型人口结构,所以其人口死亡率低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9. 下列关于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克山病的发生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口死亡率的直接影响B. 伦敦烟雾事件说明自然灾害能导致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C. 北欧的芬兰、瑞典等国生育率低是因为当地处于高纬地区,气候寒冷,光照不足,自然环境恶劣D. 宗教、文化和婚姻制度对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极为突出10.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B. 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高C. 不论是以悲观者或乐观者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人口与环境的矛盾都十分突出D. 由于科技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估计,只能定性说明11. 下列关于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极小B. 方便面、罐头食品中的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化学添加剂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会影响人的身体素质C.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民就封山育林,定期开禁,而现代人却仍在滥伐森林,这说明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影响不大,当今环境破坏主要是人口数量过多造成的D. 落后的封建意识对社会环境危害大,对自然环境无影响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与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影响力因素C.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D. 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地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13.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 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14. 下列人口再生产类型与其地区分布的配伍,正确的是()A.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原始型B. 德国、芬兰——传统型C. 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现代型D. 南部非洲的大部分国家——过渡型15. 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B. 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 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D. 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16.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 准确地说是指某国家或某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 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即地球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D. 指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前提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17. 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正确叙述是()A. 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B. 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C. 我国目前人口只有12.95亿,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D. 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16亿人左右18. 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 无论生产力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都是有限的B. 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C. 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D. 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19. 下列现象属于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造成影响的是()A. 酸雨破坏农作物、森林和土壤B. 噪声加剧对人的听力、心脑血管系统的损伤C. 某些地区环境中自然放射线较高,易造成胎儿畸形D. 水果催熟剂中的某些成分对人体有一定致癌作用20. 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 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可以使资源得到深度开发B. 环境质量的改善,可以促进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C. 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可以降低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D.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21. 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 家住天津,每天去北京上班B. 北京—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每周在北京、广州各住一天C. 深圳高中毕业生考取广州中山大学,每周返回深圳看望父母D. 科学家去南极参加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22. 关于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A.“安史之乱”使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B. 我国历史上每一次政治中心转移和朝代更迭,都曾引起过人口的大规模迁移C.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自然灾害D. 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与以百年和千年为尺度的全球气候变迁,有密切的相关性二. 综合题:23. 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综合练习一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综合练习一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综合练习二2007.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1~2题。

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A.耀斑B.黑子C.太阳风D. 日珥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B.色球C.日冕D.大气层之外3.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A.地质钻探B.研究地震波C.地层和化石D.理论建模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5.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不同B.大气环流不同C.地面状况不同D.人类活动差异6.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A.互相补给B.河水补给潜水C.潜水补给河水D.互不补给7.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是A.降水量B.蒸发量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D.径流量8.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侵蚀作用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9.造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搬运作用B.侵蚀作用C.变质作用D.地壳运动10.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A.断层上升B.褶皱隆起C.火山喷发D.泥沙沉积11.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12.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A.人类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的改进B.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C.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13-15题。

13.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此图地域结构模式是A.同心圆形B.扇形C.多核心式D.条带状14.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15.若在该城建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A. aB. bC. cD. d16.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A.政策B.交通运输C.科技D.市场需求量17.从农业经营方式看A.墨累一达令盆地主要是家庭农场经营B.美国的谷物农业主要由集体农庄经营C.阿根廷的牧牛业主要由国家经营D.亚洲的水稻种植主要由大农场经营18.炼钢厂和轧钢厂之间的联系属于A.地理空间的联系B.信息联系C.生产工序上的联系D.非物质联系读图2回答19-21题。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经度和纬度知识点专项练习题(一)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经度和纬度知识点专项练习题(一)

选择性必修1经度和纬度知识点专项练习题(一)一、单选题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Q两点间东西距离约为()A.2200千米B.1100千米C.550千米D.275千米2.此时()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B.北京、上海等盛行东南季风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D.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3.图中海峡()A.是德雷克海峡B.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C.终年封冻D.是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分界线读“某国家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国家所在的大洲是()A.非洲B.大洋洲C.南美洲D.亚洲5.图中两座山位于()A.北半球西半球B.北半球东半球C.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6.图中城市基多位于北京的()A.东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西北方7.图中四段线段实际长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AB=AC=CD=BD B.AB=AC=BD>CD C.AC=BD>AB>CD D.AB>AC=BD>C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

若甲、乙两地的信号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为甲(80°25'01″N,77°06'58″E),乙(69°22'24″N,76°22'40″E)。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220千米C.1020千米D.1420千米9.甲地在乙地的()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10.晴朗的夜晚,同一时间两地观测到北极星的状况是()A.两地都刚好露出地平线B.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大于乙地C.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小于乙地D.都看不到北极星北极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捷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区逐渐缩小,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自2013年“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以来,中国货轮已经多次航行在这条航线上。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1 地球与地图(精选练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1 地球与地图(精选练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考点帮你练一、选择题(2021·江苏高三零模)尼泊尔拥有多条著名徒步旅行线路,是世界徒步旅行胜地。

2019年10月,小明乘机抵达加德满都,然后乘汽车前往博克拉,开始沿图示线路顺时针徒步旅行。

下图示意旅行线路及行程安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汽车时速为50千米,小明从加德满都前往博克拉大约需要()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2.北京时间12:00时,小明在徒步前行中发现太阳位于自己的右前方,此时小明最可能位于()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答案】1.B2.B【分析】1.从图中可知,加德满都和博克拉经度相差大约2°,两地纬度都接近30°,可以计算出两地距离为111千米×2×cos 30°,加上公路线的弯曲估算大约为200千米,汽车时速为50 千米,故大约需要4小时。

故选B。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计算出,当北京时间12∶00时,当地地方时在10;00 之前,正处于上午,太阳位于东南方。

由图中可以看出,当小明在②处时正向东走,太阳在其右前方,B正确。

③④处向南走,太阳位于左侧,C、D错误。

①处向西北方向走,太阳位于后方,A错误。

故选B。

(2021·北京高三一模)中国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条航线:a航线(弗里曼特尔港一中山站)、b航线(霍巴特港一中山站)、c航线(利特尔顿港-长城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选择a航线的次数最多,主要考虑的是()A.航程最短B.沿途补给C.顺风顺水D.避开海雾4.c航线()A.跨越了南温带与南寒带B.跨越了日界线C.考察船上国旗常飘向东北D.考察船向东航行【答案】3.A4.B【分析】3.由图可知,与其他航线比较,a航线(弗里曼特尔港一中山站)航程最短,A正确;由图文材料无法推测a航线是否有沿途补给,B错误;a航线需穿越西风带和西风漂流,C错误;海雾主要是在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寒流经过的温暖海区或暖流经过的纬度较高的海区,与其他航线比较,a航线海雾状况不好判断,无特殊之处,D错误。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配套练习:2.1太阳和太阳系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配套练习:2.1太阳和太阳系 含答案

太阳和太阳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 A.氢和氧B.氧和氦C.氢和氦D.氧和氮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日珥C.耀斑和太阳风D.太阳风和日珥3.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 )A.1000000千米B.384400 千米C.94605亿千米D.1.5亿千米4.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体积、质量、半径、密度均比地球大得多B.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C.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D.地球表面的化石燃料在形成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5.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C.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D.太阳表面的磁爆炸6.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不仅能量大,而且分布集中B.太阳辐射能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C.太阳辐射能只有极少的部分(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D.煤、石油等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7.关于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 〕A.主要类型是太阳黑子和耀斑B.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C.太阳黑子多的时候,通常耀斑也多,但它们出现的地方不一样D.太阳黑子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耀斑没有周期性8.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B.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C.会引起“磁暴”,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耀斑将大量能量发射至地球,引起地球上大面积干旱9.太阳之所以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根本原因是( )A.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均绕太阳运动B.太阳能自己发光C.太阳居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D.太阳有巨大的体积和质量10.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很多,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C.太阳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D.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11.维持地球上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运动B.太阳辐射C.水循环运动D.地球的运动12.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的太阳活动主要是()A.太阳黑子B.太阳风C.日冕D.耀斑13.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A.爆发后两三天内,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爆发几分钟后,地球上的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对人造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14.2003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C.曾被水浸润过的痕迹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15.有关八大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转周期以水星最短,海王星最长B.地球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体积和质量以木星最大,水星最小D.平均密度以地球最大,水星最小16.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毗邻的是()A.水星、金星B.木星、火星C.水星、木星D.火星、金星17.关于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木星②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④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且轨道相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综合题。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1第1章 宇宙探索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1第1章 宇宙探索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1.(2)选择在贵州偏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A. 地月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太阳系【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同时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

”可知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太阳系。

【答案】D【解析】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电磁环境比较好,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

该地云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较少,太阳活动干扰没有减小,多云雨天气,天气变化影响大。

2.(1)图示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共有()2.(2)与地球相比,导致月球上多陨石坑的主要因素是()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则围绕月球公转,其级别比地月系低一级;月球和鹊桥中继星围绕地球公转,所以地月系,所以图示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共有两级。

【答案】D【解析】A、陨石坑的形成和质量无关,不符合题意。

B、陨石坑的形成和体积关系不大,不符合题意。

C、陨石坑和但是无关,不符合题意。

D、陨石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缺少大气层所致,故正确。

3.(1)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3.(2)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A. 重力加速度大小B. 公转周期长短C. 表面温度高低D. 昼夜交替周期长短【答案】D【解析】A、由于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得多,所以其重力加速度比地球小得多,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章 宇宙(一)-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章 宇宙(一)-含答案

第一章宇宙同步练习(一)一、选择题。

(60分,每小题2分)1.占据恒星生命大部分时间的演化阶段是()A.幼年期B.青壮年期C.老年期D.衰亡期2.根据宇宙大爆炸说,宇宙演化到宇宙主体阶段时()A.宇宙体系停止了膨胀B.各种星体,如恒星、行星已经形成C.化学元素开始形成D.宇宙温度处在极高温状态3.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A.宇宙体系在不断膨胀B.宇宙中物质密度在不断增加C.宇宙温度在不断升高D.宇宙的范围在不断缩小4.宇宙演化到化学元素形成阶段时()A.宇宙温度极高,达100亿摄氏度以上B.宇宙的密度极大,引力巨大C.原子核开始形成,但没有星体存在D.个别天体上出现生命现象5.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观测宇宙”的年龄为()A.50亿年B.150亿~300亿年C.500亿年以上D.150亿年6.宇宙大爆炸说较好地解释了天文观测中的一些现象,如()①星系红移②宇宙的年龄③宇宙中存在3K微波辐射④流星雨现象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7.在赫罗图上,红巨星位于右上方,说明红巨星()①温度较低②温度较高③光度很小④光度很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恒星演化至红巨星阶段时,说明该恒星处于()A.青壮年期B.晚年期C.衰亡期D.幼年期9.太阳目前正处于()①晚年期②青壮年期③主序星阶段④白矮星阶段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中子星是衰亡期的恒星,其特点是()A.体积巨大B.质量很大C.引力很小D.密度很小11.就赫罗图分析,宇宙中的大部分恒星演化到了()A.幼年期B.青壮年期C.晚年期D.衰亡期12.恒星的不同演化阶段中,其内部能够产生热核反应的是()A.原恒星阶段B.红巨星阶段C.中子星阶段D.主序星阶段13.下列关于宇宙起源和恒星演化的正确说法是()A.宇宙大爆炸说是目前关于宇宙起源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B.宇宙大爆炸说已很好地解释了宇宙的起源,不存在未解决的问题C.恒星的质量越大,寿命越长D.中小质量的恒星,往往演化为中子星或黑洞14.可作为宇宙大爆炸学说依据的正确的天文观测现象有()①在宇宙物质总质量中氮和氢的比例很接近25%和75%②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银河系而去③宇宙的辐射温度在不断升高④宇宙的年龄在50亿~100亿年之间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5.如果其它条件相同,从初速度方面考虑,人造卫星的发射场应选择在()A.较高的纬度B.较低的纬度C.较高的地势D.较低的地势16.下列保持宇宙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A.向宇宙空间多发射各种航天器B.限制空间垃圾的产生C.清除太空垃圾D.宇宙空间具有无限性,不必关心太空垃圾17.1973年,美国发射的大型载人航天站“天空实验室”的任务是()A.月球天文观测B.太阳天文观测C.研究日地关系D.研究地月关系18.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观测地球,并迅速、大量地收集有关地球的信息,主要是利用了宇宙空间的( )A.浩瀚辽阔的特点B.高真空C.强烈辐射的特点D.失重19.宇宙中丰富的自然资源指的不是( )A.空间资源B.太阳能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20..经过对月岩标本的分析,发现月岩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资源是( ) A.3HeB.2HeC.4HeD.10He21.关于宇宙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间垃圾主要是指宇航员扔出的航天器上的废物B.目前,空间垃圾的数量在增加,体积在减小C.由于空间垃圾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很大,对航天器构成很大的威胁D.为保护太空清洁,目前已采取措施限制产生并清除空间垃圾22.关于宇宙的开发和利用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探测宇宙已获许多实际利益B.用卫星进行军事侦察、气象观测是利用大气上界太阳能资源C.现在人类利用的大多是宇宙空间资源D.人类已开始利用月球及小行星中的矿产资源23.关于宇宙探测的正确叙述是()A.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人类观测太空的新时代B.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开创了人类观测太空的新时代C.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开创了人类观测太空的新时代D.只有当人类能进人太阳系以外的宇宙,才能开始宇宙探测24.下列天体系统属于同一层次的是()A.地月系和银河系B.银河系和河外星系C.总星系和河外星系D.太阳系和河外星系25.离天球上北天极最近的一颗亮星是()A.牛郎星B.北极星C.织女星D.北斗星26.天体系统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7.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A.猎户座大星云B.小熊星座C.猎户座马头星座D.哈雷彗星H28.下列星座中,距离北天极较远的两个星座是()①仙女座②大熊座③仙后座④天鹅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9.能观察到全天88个星座的地方是()A.南北回归线B.南北极圈C.南北极点D.赤道30.人们观测的太阳系天体,大多出现在()A.黄道附近B.天赤道附近C.北天极附近D.南天极附近二、综合题。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单元测试题:第二章 太阳系和地月系(一)-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单元测试题:第二章 太阳系和地月系(一)-含答案

第二章太阳系和地月系同步练习(一)一、选择题。

(60分,每小题2分)月球是地球唯一天然卫星,月球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49,其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81,自1969年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以来,人类逐渐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1.下列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航天飞机的降落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B.有既保温又隔热的宇航服,所以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并不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C.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上行走举步维艰D.月面上没有风,空气中的沙尘含量很少2003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

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

据此回答2—3题。

2.一天中,观察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北京时间)为()A.1时前后B.7时前后C.11时前后D.13时前后3.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在()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4.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眼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月相及月相变化的原因是()A.月球不同日期反射太阳光的条件不一B.月球是个不透明的反光体C.月球是个透明的反光体D.日、月、地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使地球观测者看到不同的月球反光部位的视形状“月有阴晴圆缺”,月相变化引发了人类的种种情感和联想。

据此回答6—7题。

6、中秋佳节赏月,上海地区一轮明月升起的时间是:()A.早晨B.正午C.傍晚D.子夜7、上海地区,人们可观察的月球升起和下落的状况是()A.全年东升西落B.农历上半月东升西落,下半月西升东落C.全年西升东落D.春分日至秋分日东升西落,秋分日到春分日西升东落2003年3月4日起至3月12日,北京、杭州等地受到“日凌”的袭击,广播电视、通信信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单元测试题:第一章 宇宙(一)-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单元测试题:第一章 宇宙(一)-含答案

第一章宇宙同步练习(一) 一、选择题。

(60分,每小题2分)1.占据恒星生命大部分时间的演化阶段是()A.幼年期B.青壮年期C.老年期D.衰亡期2.根据宇宙大爆炸说,宇宙演化到宇宙主体阶段时()A.宇宙体系停止了膨胀B.各种星体,如恒星、行星已经形成C.化学元素开始形成D.宇宙温度处在极高温状态3.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A.宇宙体系在不断膨胀B.宇宙中物质密度在不断增加C.宇宙温度在不断升高D.宇宙的范围在不断缩小4.宇宙演化到化学元素形成阶段时()A.宇宙温度极高,达100亿摄氏度以上B.宇宙的密度极大,引力巨大C.原子核开始形成,但没有星体存在D.个别天体上出现生命现象5.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观测宇宙”的年龄为()A.50亿年B.150亿~300亿年C.500亿年以上D.150亿年6.宇宙大爆炸说较好地解释了天文观测中的一些现象,如()①星系红移②宇宙的年龄③宇宙中存在3K微波辐射④流星雨现象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7.在赫罗图上,红巨星位于右上方,说明红巨星()①温度较低②温度较高③光度很小④光度很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恒星演化至红巨星阶段时,说明该恒星处于()A.青壮年期B.晚年期C.衰亡期D.幼年期9.太阳目前正处于()①晚年期②青壮年期③主序星阶段④白矮星阶段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中子星是衰亡期的恒星,其特点是()A.体积巨大B.质量很大C.引力很小D.密度很小11.就赫罗图分析,宇宙中的大部分恒星演化到了()A.幼年期B.青壮年期C.晚年期D.衰亡期12.恒星的不同演化阶段中,其内部能够产生热核反应的是()A.原恒星阶段B.红巨星阶段C.中子星阶段D.主序星阶段13.下列关于宇宙起源和恒星演化的正确说法是()A.宇宙大爆炸说是目前关于宇宙起源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B.宇宙大爆炸说已很好地解释了宇宙的起源,不存在未解决的问题C.恒星的质量越大,寿命越长D.中小质量的恒星,往往演化为中子星或黑洞14.可作为宇宙大爆炸学说依据的正确的天文观测现象有()①在宇宙物质总质量中氮和氢的比例很接近25%和75%②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银河系而去③宇宙的辐射温度在不断升高④宇宙的年龄在50亿~100亿年之间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5.如果其它条件相同,从初速度方面考虑,人造卫星的发射场应选择在()A.较高的纬度B.较低的纬度C.较高的地势D.较低的地势16.下列保持宇宙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A.向宇宙空间多发射各种航天器B.限制空间垃圾的产生C.清除太空垃圾D.宇宙空间具有无限性,不必关心太空垃圾17.1973年,美国发射的大型载人航天站“天空实验室”的任务是()A.月球天文观测B.太阳天文观测C.研究日地关系D.研究地月关系18.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观测地球,并迅速、大量地收集有关地球的信息,主要是利用了宇宙空间的( )A.浩瀚辽阔的特点B.高真空C.强烈辐射的特点D.失重19.宇宙中丰富的自然资源指的不是( )A.空间资源B.太阳能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20..经过对月岩标本的分析,发现月岩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资源是( ) A.3HeB.2HeC.4HeD.10He21.关于宇宙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间垃圾主要是指宇航员扔出的航天器上的废物B.目前,空间垃圾的数量在增加,体积在减小C.由于空间垃圾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很大,对航天器构成很大的威胁D.为保护太空清洁,目前已采取措施限制产生并清除空间垃圾22.关于宇宙的开发和利用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探测宇宙已获许多实际利益B.用卫星进行军事侦察、气象观测是利用大气上界太阳能资源C.现在人类利用的大多是宇宙空间资源D.人类已开始利用月球及小行星中的矿产资源23.关于宇宙探测的正确叙述是()A.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人类观测太空的新时代B.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开创了人类观测太空的新时代C.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开创了人类观测太空的新时代D.只有当人类能进人太阳系以外的宇宙,才能开始宇宙探测24.下列天体系统属于同一层次的是()A.地月系和银河系B.银河系和河外星系C.总星系和河外星系D.太阳系和河外星系25.离天球上北天极最近的一颗亮星是()A.牛郎星B.北极星C.织女星D.北斗星26.天体系统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7.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A.猎户座大星云B.小熊星座C.猎户座马头星座D.哈雷彗星H28.下列星座中,距离北天极较远的两个星座是()①仙女座②大熊座③仙后座④天鹅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9.能观察到全天88个星座的地方是()A.南北回归线B.南北极圈C.南北极点D.赤道30.人们观测的太阳系天体,大多出现在()A.黄道附近B.天赤道附近C.北天极附近D.南天极附近二、综合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同步练习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同步练习【基础演练】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3题:1.下列国家和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三阶段的是()A.美国、加拿大 B.澳大利亚、韩国C.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及 D.中国、朝鲜2.图中第一和第四阶段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较低,根本原因在于()A.第一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低出生率引起的B.第四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高出生率引起的C.第一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高死亡率引起的D.第四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低死亡率引起的3.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读1954—1984年中国三个阶段人口迁移表回答4—5题:时间总迁移量1954—1960年活跃时期1.958亿1961—1976年低潮时期2.548亿1977—1984年回升时期1.437亿4.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流动数字小,人口净迁出省份京津沪B.人口迁移规模大,频率高,流动数字大,人口净迁出省份京津沪C.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流动数字小,人口迁出迁入平衡的省份藏D.人口迁移规模大,频率高,流动数字大,人口迁出迁入平衡的省份藏5.1954—1984年这一时期,北京属于()A.人口净迁入地区 B.人口净迁出地区C.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D.迁入迁出量很少的地区二、综合题:6.下图是“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示意图”,回答问题:(1)20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是_________。

(2)人类必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才可做到既能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又能_____;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①②并开展国际合作。

【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2000年11月,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预测人口数量未来动态变化时,主要的信息来自()①男女性别比例②出生率③死亡率④迁移率⑤人口密度⑥现有人口数量A.①⑤⑥B.②③④C.②④⑥D.②⑤⑥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地球表面83%适宜使用的陆地已经为人类使用,地球陆地上几乎没有什么人迹罕至的原始地域。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章末检测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章末检测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章末检测(一)一、选择题几十亿年来,地球按照一定的规律不停地自转和公转着。

据此答复1~2题。

1.假设地球“叮〞的一声停止自转,分别站在0°、30°、60°、80°纬线上的甲、乙、丙、丁四人瞬间会( )A.都向东同速飞出B.都向西同速飞出C.甲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D.丁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2.假设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外表可能( )A.不分昼夜B.没有四季C.没有大气环流D.没有地转偏向力以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中学的刘老师于10月1日在校园散步时用向前方抓拍的校园景观。

据此完成3~4题。

3.以下刘老师的前进方向和抓拍时间的搭配中,最合理的是( )A.东南5:30B.西南17:00C.东北5:30D.西北17:004.刘老师想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抓拍到一样的照片,应选择的日期是( )A.3月13日前后B.6月30日前后C.10月30日前后D.12月13日前后北京时间2021年6月21日23时54分是夏至节气到来的时刻。

下表为某城市夏至日前后几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

据此完成5~7题。

5.2021年的夏至到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6.该城市所在的经度大约为( )A.153°EB.113°EC.87°ED.80°E7.2021年7月1日至8月1日期间,该城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了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

如图为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

读图答复8~9题。

8.日地距平比由m变至n期间,以下说法可信的是( )A.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曾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D.海口昼长先变长后变短9.当日地距平比为n时,杭州(约30°N)正午太阳高度最可能是( )A.83.5°B.80°C.40°D.36.5°王先生于2021年1月1日乘坐飞机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

高中地理选修1-2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选修1-2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选修1-2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是()。

A. 铁路交通B. 水利工程C. 河流D. 人口密度答案:C2. 以下属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是()。

A. 河流B. 瓦斯开采C. 运河D. 人口密度答案:D二、判断题1.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文、自然地理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 / × )答案:√2. 地理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

(√ / ×)答案:√三、简答题1. 请简述气候南北带和地势高低对人居住场所的影响。

答案:气候南北带和地势高低对人居住场所有着重要影响。

气候南北带的变化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从而影响了人们在不同地区选择居住的决策。

地势高低则影响着地形地貌、水文环境等因素,也会对人居住场所的选择产生影响。

2. 请简述地理环境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地理环境因素对城市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如地理地貌、气候水文等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形态布局,也对城市的农业、工业、交通等产业产生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如人口密度、经济状况等则影响着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发展水平。

因此,地理环境因素是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四、实践题1. 请在地图上标出以下地理要素:长江、黄河、珠江、西藏、新疆。

答案:待完成{图片或描述}五、应用题1. 根据以下数据,计算中国的人口密度: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为14亿。

答案:人口密度 = 人口数量 / 国土面积 = 14亿 / 960万平方千米 = 145人/平方千米{详细计算过程}以上为《高中地理选修1-2综合测试题(附答案)》的内容。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可能存在出错的可能。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练习题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练习题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练习题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下面四幅图中所表示的地球自转方向正确,且MN为晨线的是A B C D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上图是某地理实验演示图片,通过该实验演示过程不能得出的现象或结论是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B.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3.图中P点再次位于图中所示的晨昏线上的时间间隔为A.24小时B.23小时56分4秒C.1个恒星年D.365日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4.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

该岛的经度为A.160°EB.40°EC.160°WD.80°W5.该地所在的时区为A.东十一区B.东三区C.西十一区D.西五区向日葵又被人们称为“太阳花”,在盛开前,花盘白天随着太阳自东向西转,其指向落后太阳约12°。

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大约凌晨3时左右,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

据此回答下题。

6.当河套平原某农场(108°E)向日葵花盘指向正南时,该地地方时约为A.11:12B.12:00C.12:48D.13:36据报道,德国某男子在2015年创下了史上“最长生日”的世界纪录。

他在生日当天从新西兰的奥克兰(36°55'S,174°45'E)乘飞机出发,先到达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27°28'S,153°02'E),再转机到美国夏威夷(主岛19°46'N,155°33'W),飞行时间仅为13小时10分钟,却让他在生日当天度过了46个小时,成为历史上生日时间最长的人。

下图示意他的“生日之旅”路线。

【练习】大气的运动综合训练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练习】大气的运动综合训练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3大气的运动综合训练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读“卡塔尔位置图”,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其主要原因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C.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D.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2.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季节,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差异较大,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圣地亚哥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B.布宜诺斯艾利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C.圣地亚哥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D.布宜诺斯艾利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3.下图为某年连续两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完成2日到3日()A.①地气压下降,持续晴朗B.①地经历暖锋过境,阴雨连绵C.①地吹偏东风,风力减小D.①地上升运动为主,气流辐合4.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5.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为“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为“冷平流”。

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下图为某日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该日8:00受暖平流影响的是()A.①B.①C.①D.①6.青弋江是长江下游最长的右岸支流。

约90万年前,黄山地区发生多次较大幅度隆起,期间,夏季风势力偏弱,长江干流贯穿巫山,将三峡以上水系直接并入长江水系,加速了青弋江的发育。

图示意青弋江位置及研究剖面。

据此,青弋江河谷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有()①黄山地区地壳隆起,河流落差加大侵蚀增强①夏季风势力偏弱,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缩短①长江贯通后水量增加,青弋江堆积作用增强①地壳间歇性隆起抬升,形成了多级河流阶地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更容易出现“杀人浪”,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综合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综合练习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综合练习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5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一题得3分)图1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 A .① B .②C .③D .④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 一致的是 ( )A .埃及B .中国C .德国D .印度图2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据此回答3—4题。

3.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 高龄人口 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 ) A .Ⅰ期 B .Ⅱ期C .Ⅲ期D .Ⅳ期4.在Ⅰ期 ( ) A .人口急剧膨胀 B .人口老龄化 C .人口增长停滞 D .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下图中人口迁移单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① ② ③ ④ 时间人口自然增长率(%)2 1图2图1的比例,正值为迁入,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最有可能表示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变化趋势的是()A.①B.②C.③D.④6.若①~④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是()A.①B.②C.③D.④根据材料完成7~9题。

7.某小镇总人口2万人。

育龄妇女为4千人,平均每年出生人口400人,净增长每年为220人,该镇年平均人口生育率为()A.2% B.10% C.1.1% D.5.5%8.上材料中,该镇年平均出生率为()A.2% B.10% C.1.1% D.5.5%9.上材料中,该镇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A.2% B.10% C.1.1% D.5.5%人口素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据此回答10-11题。

10.属于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的是()A.一些地区缺硒引起的克山病B.有些地区自然放射线高,容易引起畸形胎儿出生较多C.环境中碘异常,当地人口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D.吸烟会危害他人和自身的健康11.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往往表现为()①容易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②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③一方面要求使用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向环境排出更多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④在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方面有更大的优势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人口的性别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

2020届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单元测试题: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一)-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单元测试题: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一)-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练习(一)一、选择题。

(60分,每小题2分)1. 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A. 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 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C. 发生地震、火山喷发D. 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2. 我国华山的地质成因是()A. 向斜成山B. 背斜成山C. 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D. 褶皱形成的高地3.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A.长江三峡 B.戈壁和裸岩荒漠 C.河口三角洲 D. 沙丘、沙垄2003年7月21日,我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大姚县又发生降雨,造成多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给地震救援带来困难。

据此回答4—6题4. 对云南省地震的正确描述是()A. 大姚县地震是20世纪初全球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之一B. 6.2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是5级地震释放能量的60倍C. 大姚县地震的发生与云南的地质构造密切有关D. 由于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人类是无法做出预报的5. 地震引发的滑坡是()A. 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B.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C.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滑坡日趋频繁的原因D. 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滑坡现象的主要原因6. 我国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其中楚雄地区处于()A. 东部沿海地区B. 东北地区C. 西北地区D. 川、滇、黔地区7.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形是()A.吐鲁番盆地 B.黄土高原C.喜马拉雅山脉 D.青藏高原8.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有()A.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割成两个单元,即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B.板块漂浮在地幔之上,处在不断运动中C.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形成海沟和山脉D.板块内部比较活跃,边缘比较稳定9.属于世界上两大地震带的是()A.印度洋大洋中脊 B.环大西洋地震带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地中海—东非裂谷地震带10.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C.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 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11.喜马拉雅山是()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12.日本多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是()A.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B.位于亚洲的东部C.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D.位于板块碰撞带上13.我国西北部城镇分散的主要原因是()A.平原面积小 B.水源供给不足C.交通便利 D.山地面积广大14. 冲积扇常常形成于:()A. 河源地带B. 滨海地带C. 山麓地带D. 河流中下游15.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板块的生长边界是海岭和海沟B.板块的消亡边界是造山带和裂谷C.冰岛和红海均处于生长边界上D.智利多地震是因为它处在板块内部1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A.板块挤压B.板块俯冲C.板块张裂D.板块碰撞17.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都认为()A.板块作水平运动B.大洋地壳、大陆地壳都作垂直运动C.可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D.海底岩石年龄很轻,不超过2亿年18.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19.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读图回答20—23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物质文化现象的是A.农业实施滴灌技术B.全国“人大”颁布的《森林法》C.海南岛的天涯海角D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大卫雕像2、下列有关精神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B.与自然环境没有关系C.中华法律文本是精神文化,D.意大利歌剧和名画《蒙娜利莎》属精神文化3、下列事项中,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 )A.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的石斧B.辽宁西部发现的孔子鸟化石,C.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的岩画D.新建的北京中华世纪坛4.下列诗句,描写文化景观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5、下列不属于文化景观的是A.北京大学. B.果园 C 广极光 D音乐的风格6、“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人们可以通过新旧文化景观的对比,分析出一个地区社会文化的变化”这种说法体现了文化景观具有A空间性 B.功能性 C.时代性 D指示性7、下列文化源地中,属于文化系统源地的是A.1948年欧洲革命中心分布区B.世界古代主要文明发源地C.中国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分布区D.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发源地8、有关文化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类型的文化区范围大小相同B.不同类型的文化区范围大小相同C.各种文化区都与它分布地区的自然区重合D.各种文化区的分布范围有大有小,边界有虚有实,不一定与它分布地区的自然区重合“9、有些大学从英国聘请了教师来校教英语,这种语言传播过程属于A.传染扩散 B.迁移扩散C.刺激扩散 D.等级扩散,10、华尔兹最初是西欧的一种宫廷娱乐方式,后来逐步被下层民众接受。

这一扩散过程属于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11、下列文化景观中,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是A.长江下游平原地区的民垸B.横断山区的梯田C.青藏高原上的河谷农业D.内蒙古高原大面积的耕地12、宁夏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反映出·A.回族宗教文化特点,以及民族间社会融合的特点.B.当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C.不同的风格、功能有所不同D.建造技术水平的差异13、西藏的布达拉宫建造时最主要是为了满足A.居住需要 B.军事指挥的需要C.宗教信仰需要 D.娱乐观赏的需要14、下列有关世界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B.在趋同和趋异中发展C.在扩散中不断繁荣发展15、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的反映,文化扩散应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但也有与此相背的例子,如下述中的A.印刷术由中国传向西方B.哥伦布将烟草带到欧洲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工业D.因特网广泛发展到全球16、下列文化扩散,属于传染扩散的是A.电视机的传播B.购物中心的传播C.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D.时装的流行17、下列文化扩散形式中,不受人的空间移动距离制约的是A.唐玄奘西天取经 B.郑和下西洋C.民工流动 D.互联网18、关于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单向运动的B自然环境对物质文化影响较大,对精神文化影响较小C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对自然环境几乎没有影响D人口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几乎是成反比的19、下列诗句能体现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源泉的是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B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20、符合刺激扩散含义的是A该文化易为大家所接受,一接触便接纳并帮助传播B该文化被人带到比较遥远的地方,被当地人接受C由于某些原因,当地人需要将该文化作某些改变才能被接受并传播D传播和接受该文化存在着等级现象,而与传播距离关系不大(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
 2.下列人口再生产类型与所属国家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新西兰——过渡型B.新加坡——现代型
 C.古巴——传统型D.日本——过渡型
 3.有关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多的地区,其环境质量一定比人口数量少的地区差
 B.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呈正相关变化
 C.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着,并严重破坏环境
 D.现在人们已认识到过去人类发展对环境施加了太多的影响,并已开始协调人口、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4.某个地区某个年份人口死亡率骤然升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B.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C.经济发展速度减慢D.遭遇大的自然灾害
 5.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

【三维设计】2021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时期质量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1(1)

【三维设计】2021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时期质量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1(1)

【三维设计】2021版高中地理第一章时期质量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以下不需要人类介入就能够维持的环境是( )A.城市聚落B.钢铁机械厂C.亚马孙热带雨林D.“友好”农场解析:不需要人类介入就能够维持的环境是自然环境,热带雨林为一种原始丛林,不需要人类介入。

答案:C2.有关环境问题的表达,正确的有( )A.环境问题有的是区域性的,有的是全世界性的B.酸雨只会对局部地域造成阻碍C.“臭氧层空洞”目前只在南极上空显现D.全世界增温会使海水大量蒸发而致使海平面下降解析:酸雨属于全世界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在我国青藏高原也已显现,全世界增温使两极冰川融化,使得海水受热膨胀,因此致使海平面上升。

答案:A3.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A.矿产资源的利用问题B.人口增加过快C.进展问题D.环境污染问题解析:从环境问题产生的缘故能够看出,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进展问题而显现,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确实是进展问题。

答案:C4.对以下各地域环境问题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西北草原退化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解析:我国典型的荒漠化(草原退化)地域要紧在西北(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域;我国典型的水土流失要紧发生在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域;我国典型的土壤盐碱化地域要紧有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我国土壤酸化严峻的地域要紧在南方的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四川盆地(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等地。

东北平原要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丛林破坏、黑土肥力下降、湿地破坏等。

答案:B5.最近几年来,随着全世界气候变暖,我国部份地域的自然环境显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以下现象中,与全世界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显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域树枝提早发芽④灾害性天气显现频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全世界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①错;东海水温和华北的气温都会上升,②③正确;随着全世界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显现的频率将会增加,④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选修(一)综合练习(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选对得1分。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00年11月实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转变为“现代型”的省、市、自治区的是()A 黔、鲁、闽、浙、粤B沪、京、津、苏、浙C 渝、琼、京、津、沪D 豫、新、京、渝、苏2.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居住、观光、购物B 娱乐、享受美食、拍照C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 D 会友、领略自然风光、抒发情感3.下列文化景观属于人类精神活动景观的是()A 城市、村落、农田、道路B学校、古岩画、纪念碑、法院C 法律、博物馆、森林、小溪D 市政府、果园、城市、水平梯田4.当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特点是()A 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变慢,经济、科技和环境领域的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心。

B国际关系格局向多极化演变,除美国属于唯一的超级大国外,还形成了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C 世界仍不平静,在国际事务中仍需要某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发挥主宰作用D 军事争霸愈演愈烈,成为民族发展和重新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基础5.下列属于物质文化事物的是()A.多媒体教室B.环境保护法C.奔驰在公路上的轿车D.厄尔尼诺现象6.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的城市是()A 我国的太原、上海、唐山B我国的大庆、攀枝花、金昌C 美国的纽约、华盛顿、洛杉矶D 英国的伦敦和澳大利亚的悉尼7.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是()A 社会知名度B 人们收入的多少C地租的高低 D 历史背景8.目前,国内有些中学从国外聘请教师来教授外语,这种语言传播过程属于()A 传染扩散B迁移扩散C 刺激扩散D 等级扩散9.北京市故宫吸引成千上万旅游者的原因是()A 具有多样化,是自然美景、人文景观和城市游憩景观的最佳结合点B 具有形、色、声、动等美感C具有非凡的历史文化价值,便利的交通和一定的环境承载量D 位于我国首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从全球来看,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南欧B 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和东南亚联盟等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经济核心C跨国公司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D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微乎其微11.北美自由贸易区由()A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B 美国、加拿大和中美洲国家组成C 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组成D 北美洲、南美洲、欧洲的部分国家组成12.下列有关形成人口、环境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正确说法是()A 进行国土资源调查,尽可能地利用资源,为当代人服务B 依靠地球自身的净化能力,自动协调人地关系C 重新认识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因素,将其保护起来,另找发展之路D积极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让人们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主动参与环境保护作用。

13.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 建设商业区B 规划大型工业区C住宅区的开发 D 发展高校文教区14.下列有关概念是按包含关系顺序排列的,其中正确的是()A文化体系---文化综合体---文化区B 文化体系---文化区---文化综合体C 文化区---文化综合体---文化体系D 文化综合体---文化区---文化体系15.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的最主要依据是()A 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B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C 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D 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16.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中:①具有多样性和长存性②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③具有非凡性和创造性④旅游资源中只有自然景观才具有非凡性,人文景观仅有历史研究价值,正确的是()A ②③④B ①②④C①②③ D ①③④17.有关综合国力基本要素的正确叙述是()A 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和质量、工农业产值等是构成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B 基本实体和经济力量、人口数量、交通状况等构成了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C 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等构成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D 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18.中国浙江省的瑶琳仙境属于()A旅游资源中的地质地貌景观 B 旅游资源中水文地理景观C 旅游资源中生物景观D 旅游资源中文化艺术景观19.导致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最主要原因是()A 各国地理位置、民族组成的变化B 各国人口数量和领土轮廓的变化C 各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力量的变化D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的变化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为特征的是“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B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是现代旅游的特点之一C 我国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反映了文化景观的时代性特点D 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具有不断向市区中心地带移动的趋势21.对于门槛人口、商品等级和服务范围的正确理解是()A一般来说,商店的实际服务范围人口多于门槛人口B 不论什么行业,其门槛人口的规模总是不变的C 门槛人口、商品等级和服务范围三者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密切D 服务范围虽然不是固定的,但确实有明显的界线22.下列不能反映当地自然环境对建筑风格影响的是()A.西双版纳傣家竹楼B.因纽特人的雪屋C.纽约的摩天大楼D.黄土高原的窑洞23.下列文化源地属于文化系统源地的是()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源地B.佛教发源地C.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源地D.墨西哥栽培农作物的发源地24.当前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 自然B经济C 地形D 气候25.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商业区的面积最大,住宅区面积最小B在住宅区内也会有商店或工厂C 高级住宅区则往往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城市中心区D 同类经济活动因彼此竞争而分离二、非选择题(共50分。

其中第26题6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3分,第29题6分,第30题15分。

)26.读下列不同行业门槛人口规模数据表(单位:人),并利用表格所提供的数据,归纳行业服务等级与门槛人口之间的关系(1)(2)(3)27.读某城镇现状图与规划图,回答问题:(1)与现状图相比比较,规划图中①-⑦各点的布局,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合理的理由不合理的理由(2)规划图中的铁路、公路和绿化带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28.读阿以冲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以色列的首都是,该国居民以人为主。

(2)图中与以色列为邻的各国,居民多信奉教,通用语,这些国家被称为“国家”。

(3)图中所示地区是西亚和北非的一部分,其中西亚是教和教、教的发祥地,三大宗教将的旧城尊称为圣城。

(4)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9.右图是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名称:A B C(2)写出E功能区的判断理由:(3)该城市地域结构大体符合型模式。

30.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的地区是、和。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3)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4)请你在图中标注出下列旅游景点的位置,并说明它们的特性和具有的价值。

参考答案:一、1.B 2.C 3.B 4.B 5.A 6.B7.C 8.B9.C10。

C11。

A12。

D13。

C14。

A15。

B16。

C 17。

C18。

A19。

D20。

B21。

A 22.C 23。

A 24.B25。

B二、26.(1)同一服务行业、服务范围不同,门槛人口规模不同。

(2)服务行业种类不同,门槛人口规模不同。

(3)服务行业等级不同,门槛人口规模不同。

27.(1)与现状图比较,规划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点布局合理。

因为①③上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处,可减少城镇环境污染。

⑤位于河流上游,河水不受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

④⑥总体上属于无污染的工业和学校、可以位于居民区。

规划图中的②⑦两点布局不合理,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处,造成城镇环境污染。

(2)合理。

因为它们不通过居民区,可减少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绿化带将铁路、公路、工厂与居民区隔开,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28.特拉维夫犹太(2)伊斯兰阿拉伯阿拉伯(3)伊斯兰基督犹太耶路撒冷(4)巴勒斯坦问题耶路撒冷问题被占领土问题水源问题29.(1)中心商务区批发与轻工业区划高级住宅区(2)地势较高;周围是风景区;远离工业区;环境条件优越(3)扇30.(1)广东上海京津受经济条件影响,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开发大西北,经济布局的改变,需求大量劳动者。

(3)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经济发展。

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增加财政收入。

(4)(填图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