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大全三:牛顿定律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是一种衡量力的大小的国际单位,以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名字而命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除非有外力施加,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
根据这定律,假设没有任何外力施加或所施加的外力之和为零,则运动中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
物体所显示出的维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这性质称为惯性。
所以,这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而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亦可以表述为“物体随时间变化之动量变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即动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等于外力之和。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在经典力学里,牛顿第三定律表明,当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二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拓展:物理必修一牛顿定律知识点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3)注意点: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2、关于超重和失重: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易错现象:(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牛顿三大定律有哪些
牛顿三大定律
引言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7世纪提出,描述
了物体受力运动的基本规律。
这三大定律贯穿着整个物理学领域,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
换句话说,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会自发改变运动状态。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
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受力情况下的运动规律。
牛顿将这个定律表述为:物体所
受合外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即 F = ma,其中 F 为合外力,m 为物体的
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第三定律表明:当一个物体施加力于另一个物体时,另一个物体也会以相等大
小的反向力作用在第一个物体上。
这个定律强调了力的相互作用,指出了力的平衡状态。
总结
牛顿三大定律是基础力学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以及力
的作用机制。
熟练掌握这些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释物体的运动行为,从而在实践中应用力学原理。
牛顿三大定律的理论基础不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也渗透到各种科学研究中,
成为许多领域的基础原理。
从机械运动到天体物理,牛顿三大定律的应用无处不在,展现了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因此,深入理解和应用牛顿三大定律对于学习物理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规律,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高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含解析)及解析
高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含解析)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1.利用弹簧弹射和传送带可以将工件运送至高处。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37度角,顺时针匀速运动的速度v =4m/s 。
B 、C 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相距L =6.4m 。
倾角也是37︒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且与传送带上的B 点良好对接。
一原长小于斜面长的轻弹簧平行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上端放一质量m =1kg 的工件(可视为质点)。
用力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工件离开斜面顶端滑到B 点时速度v 0=8m/s ,A 、B 间的距离x =1m ,工件与斜面、传送带问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5,工件到达C 点即为运送过程结束。
g 取10m/s 2,sin37°=0.6,cos37°=0.8,求:(1)弹簧压缩至A 点时的弹性势能;(2)工件沿传送带由B 点上滑到C 点所用的时间;(3)工件沿传送带由B 点上滑到C 点的过程中,工件和传送带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答案】(1)42J,(2)2.4s,(3)19.2J【解析】【详解】(1)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P 01sin 37cos372E mgx mgx mv μ︒︒=++ 解得:E p =42J(2)工件在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sin 37cos37mg mg ma μ︒︒+=解得:a 1=10m/s 2 工件与传送带共速需要时间为:011v v t a -=解得:t 1=0.4s 工件滑行位移大小为:220112v v x a -= 解得:1 2.4x m L =<因为tan 37μ︒<,所以工件将沿传送带继续减速上滑,在继续上滑过程中加速度为a 2,则有:2sin 37cos37mg mg ma μ︒︒-=解得:a 2=2m/s 2假设工件速度减为0时,工件未从传送带上滑落,则运动时间为:22vt a = 解得:t 2=2s工件滑行位移大小为:2 3? 1n n n n n 解得:x 2=4m工件运动到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故假设成立。
牛顿三大定律内容及表达式
牛顿三大定律内容及表达式一、牛顿三大定律内容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为物质运动提供了基本的描述方式。
它们分别是: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也就是说,物体具有惯性,即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物体运动的改变量等于作用力与时间之积。
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揭示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作用方式。
3.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个定律说明了力的相互性,是牛顿力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定律之一。
二、牛顿三大定律表达式1.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0(或者d(mv)/dt=0),其中F表示外力矢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矢量,t表示时间。
当外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不会改变。
2.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矢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矢量。
这个公式揭示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作用方式,是经典力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
3.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F',其中F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矢量。
这个公式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牛顿三大定律的意义和影响牛顿三大定律的提出标志着经典力学的诞生,对人类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三大定律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为后来的物理学和工程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持。
具体来说,牛顿三大定律的意义和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描述物质运动的统一框架:牛顿三大定律为物质运动提供了统一的描述框架,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
这一框架在后来的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牛顿三大定律重点知识归纳
牛顿三大定律重点知识归纳牛顿三大定律的重点知识归纳一、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会保持其现有的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
如果物体静止,则它将保持静止;如果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该定律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性质,为后续的运动定律提供了基础。
例如,如果没有摩擦力的存在,一个滑行中的小车将会一直滑下去,直至受到外力的干扰。
另外,牛顿第一定律还解释了为什么在车辆急刹车时乘坐的人会向前倾斜,因为人的身体具有惯性,在车辆突然减速时保持了原有的运动状态。
二、牛顿第二定律 - 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这意味着,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将产生加速度,并且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工具。
通过测量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预测物体的加速度。
这对于理解和探索各种物理现象和工程问题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的加速度,或者推导出飞机在不同速度下的升力和阻力。
三、牛顿第三定律 - 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表明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作用力的施力对象上。
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反作用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例如,当一个人站在地面上时,他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下的力,而地面会对他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上的力。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可以站在地面上而不会下沉。
另外,作用-反作用定律还可以解释一些其他现象,如火箭发射时的推力和反冲力、游泳时手划水产生的推力和水对手的反作用力等。
物理牛顿三大定律笔记高中
牛顿三大定律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以下是关于牛顿三大定律的笔记: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个定律说明了物体的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这个定律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这个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这个定律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矢量性、性质相同性和不可叠加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以上是关于牛顿三大定律的笔记。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
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学习目标 1.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计算物体的瞬时加速度。
2.掌握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3.知道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会对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1.2.3.4.1.思考判断(1)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解运动学物理量时,应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
(√)(2)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可根据运动速度、位移、时间等信息求解,所以加速度由运动情况决定。
(×)(3)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物体一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减速上升的升降机内的物体,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5)加速上升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6)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
(√)(7)根据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可以判断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2.(2023·江苏卷,1)电梯上升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电梯加速上升的时段是()A.从20.0 s到30.0 sB.从30.0 s到40.0 sC.从40.0 s到50.0 sD.从50.0 s到60.0 s答案A考点一瞬时问题的两类模型两类模型例1 (多选)(2024·湖南邵阳模拟)如图1所示,两小球1和2之间用轻弹簧B相连,弹簧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小球1的左上方用轻绳A悬挂在天花板上,绳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小球2的右边用轻绳C沿水平方向固定在竖直墙壁上。
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1A.球1和球2的质量之比为1∶2B.球1和球2的质量之比为2∶1C.在轻绳A突然断裂的瞬间,球1的加速度大小为3gD.在轻绳A突然断裂的瞬间,球2的加速度大小为2g答案BC解析对小球1、2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 B=m1g,F B sin30°=m2g,所以m1m2=21,故A错误,B正确;在轻绳A突然断裂的瞬间,弹簧弹力未来得及变化,球2的加速度大小为0,弹簧弹力F B=m1g,对球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合=2m1g cos 30°=m1a,解得a=3g,故C正确,D错误。
牛顿三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三定律知识点总结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由艾萨克·牛顿在 1687 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
其中牛顿三定律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关系做出了精确的描述。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假如一个静止的球,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就会一直保持静止;而一个在光滑平面上匀速滚动的球,如果没有摩擦力或其他外力的干扰,它会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滚动下去。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越难改变其运动状态;质量越小,惯性越小,物体越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
比如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汽车,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小汽车更容易加速或减速。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一观念的转变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其数学表达式为 F =ma,其中 F 表示作用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以推动一辆小车为例,如果我们用较大的力去推,小车获得的加速度就大,速度增加得就快;反之,如果用较小的力推,加速度就小,速度增加得就慢。
而且,如果小车的质量较大,要使其获得相同的加速度,就需要施加更大的力;反之,如果质量较小,较小的力就能产生较大的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
它不仅让我们能够定量地计算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还为解决各种力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比如,当你用力推墙时,墙也会以同样大小的力推你。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考试要求高考要点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重中之重的部分,纵观近年的高考考察内容,注重对牛顿运动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并能解决实际生活、生产和科学中的力学问题.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考题知识覆盖面宽,如牛顿第二定律应用到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还经常与电学进行综合,特别是与电场、电磁感应现象的综合应用.旧题、常规题推出有新意,加强了信息图象题的考察,考察从图象中挖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主要方法牛顿定律是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三条基本规律,是全部经典力学的基础,也和电磁学的学习紧密相关.牛顿第一定律讨论在不受外力时物体怎样运动;牛顿第二定律讨论在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由什么决定;牛顿第三定律则是讨论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本章涉及的主要方法有:1.控制变量法,如第5课时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极限分析法,用“放大”或“缩小”的思想把物理过程所蕴含的临界状态“暴露”出来的方法,如第3课时例23.理想实验法,理想化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物理过程进行科学抽象,从而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如第1课时的课后创新演练第6题,高考试题选编第3题4.图象法,如第3课时例3、高考试题赏析例35.程序法:依顺序对研究对象或其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要注意确定对象与对象之间、过程与过程之间的各物理量的关系.如第2课时例4、高考试题选编第13题6.二力合成与正交分解法,如第2课时例1、例27.整体法与隔离法,如第4课时例2、例3、高考试题赏析例48.“超重”、“失重”分析法,当物体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a时,物体就“超重ma”或“失重ma”.这样就能迅速地判断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线的拉力.如第4课时例19.假设法: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受力情况不明确时,可以根据物理意义作出某一假设,从而根据物理管理进行推断、验证的方法.1.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基础知识回顾1.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②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牛顿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含义.③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看着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定性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物理思想,而不是进行定量计算和求解的具体方法,是一条独立的基本规律.但牛顿第一定律为牛顿第二定律提供了建立的基础.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2.惯性的理解要点(1)惯性的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2)惯性的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惯性大小表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3)惯性的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特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性质、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比较重点难点例析一、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1.从条件出发进行判断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发生变化.2.从结果出发进行判断(1)当速度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2)当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3)当速度的大小、方向同时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3.从运动的状态进行判断只要不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定发生变化.【例1】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方向不变,速度大小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B.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解析】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是指速度是否改变.因为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只要大小和方向两个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改变,速度就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故A、B、C项都正确.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时刻发生变化,故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ABC【点拨】断物体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拓展在以下各种情况中,()A.静止的物体B同的路程CD【解析】态不变,故A、D动其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故【答案】BC二、对惯性的理解1.运动状态无关.因此人们只能“克服”惯性.2.3.惯性不是力4.惯性在不同的情况下,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运动状态不变,【例2】如图3-1-1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水槽,水槽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水槽怎么运动?【解析】从惯性的角度去考虑水槽内的气泡和水,突然停止运动时,泡向前移动的趋势,【答案【点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质量联系起来,就会减少错误.拓展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现状如图3-1-2中的()【解析】列车进站时要刹车,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C一致.【答案】C三、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所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被作用的效果也无关.易错门诊【例3】关于马拉车时马与车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马拉车而车未动,马向前拉车的力小于车向后拉马的力B.马拉车只有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才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C.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D.无论车是否运动、如何运动,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错解】C;马拉车加速前进,就像拔河一样,甲方胜一定是甲方对乙方的拉力大,所以甲对乙的拉力比乙对甲的拉力大,由此而得出结论: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错因】产生上述错解原因是学生凭主观想像,而不是按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按照物理规律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由哪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合外力决定的,车随马加速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正解】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3-1-2CBD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于车向后拉马的力,而与马车的运动状态无关,故A 、B 、C 错误;D 正确.【点悟】生活中有一些感觉不总是正确的,不能把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当成规律来用,要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课堂自主训练1.下面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 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A 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也不需要相互接触,故B 、C 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故D 选项正确. 【答案】D2.如图3-1-3所示在向右匀速行驶的车厢内,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其正下方为a 点, b 、c 两点分别在a 点的左右两侧,如图l 所示,烧断细绳,球将落在 (不计空气阻力)A .一定落在a 点B .可能落在b 点C .可能落在c 点D.不能确定【解析】细绳烧断后,小球下落过程中,由于惯性水平方向速度不变,因此小球一定落在a 点,故A 选项正确. 【答案】A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 .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 .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D .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所受合外力必为零 【解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 、C 错,A 、D 正确. 【答案】AD课后创新演练1.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 发现仍落回车上原处, 这是因为 ( D ) A .人跳起后, 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 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 .人跳起的瞬间, 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 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 .人跳起后, 车在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 只是由于时间很短, 偏后距离太小, 不明显而已D .人跳起后直到落地, 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2.列车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车里桌面上有一小球,乘客看到小球突然沿桌面向东滚动,则列车可能是(CD)A .以很大的速度向西做匀速运动B .向西做减速运动C .向西做加速运动D .向东做减速运动3.如图3-1-4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 ,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上面成水平,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B ,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B )A .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 .竖直向下的直线C .无规则的曲线D .抛物线 4.如图3—1—5所示, 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小球(m 1> m 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它阻力,设车无限长,则两个小球 (B)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 C .不一定相碰 D .难以确定是否相碰 5.如图3-1-6所示,P 和Q 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图3-1-4 图3-1-6图3-l-3图3-1-7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C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6.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如图3-1-7所示,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括号内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C)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7.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B )A.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8.以下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A.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两节车厢质量相同,其中行驶速度较大的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大B.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两节车厢速度相同,所受阻力也相同,其中质量较大的车厢不容易停下来,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C.推动原来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车厢,比推另一节相同的、正在滑行的车厢所需要的力大,说明静止的物体惯性大D.物体的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及受力情况无关9.如图3-1-8所示,小球m用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左运动的火车车厢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A.当火车向左匀速前进,且小球m相对车厢静止不动时,悬线沿竖直方向B.当火车向左加速前进,小球及悬线向位置1偏转C.当火车向左加速运动时,小球及悬线向位置2偏转D.当火车向左减速运动时,小球及悬线向位置2偏转10.如图3—1—9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其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B被吸引而上升的过程中,轻绳拉力F的大小为 (D )A.F=mgB.mg<F<(M+m)gC.F=(M+m)gD.F>(M+m)g11.在天花板上悬挂一个重为G的吊扇,当吊扇静止时,悬杆对吊扇的拉力为T,当吊扇转动时悬杆对吊扇拉力为T',则G、T与T'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解析】TGT'>=(1)吊扇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GT=(2)吊扇转动时,向下推动空气,空气对吊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所以GT<'.12.如图3-1-10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匀加速时,小球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在小球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解析】小球在竖直方向受一个重力和箱子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如图3-1-11所示,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箱子的杆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作用,故箱子的受力情况如图3-1-12所示,箱子受重力Mg,小球对杆的摩擦力F f′= F f,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F N,箱子在这三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即面的压力为Mg+F f图3-1-9【答案】Mg+F f2.牛顿第二定律力学单位制基础知识回顾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F合=ma(3)意义: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公式左边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右边反映了质量为m 的物体在此合外力的作用下的效果是产生加速度a,它突出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要点①同体性: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中F、m、a三个量必须对应同一个物体或同一个系统.②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是矢量式,公式F合=ma不仅表示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大小关系,还表示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③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保持不变;合外力变化时加速度随之变化.同时注意它们虽有因果关系,但无先后之分,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④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能独立的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合加速度,x 方向的合外力产生x方向的加速度,y方向的合外力产生y方向的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为∑Fx=ma x;∑F y=ma y⑤相对性:公式F=ma中的加速度a是相对地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而言的.⑥局限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中的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的宏观物体,而不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⑦统一性:牛顿第二定律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牛顿(N),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时要用统一的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2.力学单位制(1)基本单位: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学中有七个物理量的单位被选定为基本单位,在力学中选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的物理量的单位.(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4)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相应的基本单位.重点难点例析一、用合成法解动力学问题合成法即平行四边形定则,当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应用合成法比较简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因果性和矢量性原理,合外力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解题时只要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就可知道合外力的方向,反之亦然.解题时准确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然后用几何知识求解即可.友情提示:当物体受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产生加速度时一般用正交分解法.【例1】如图3-2-1所示,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运动,在小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发现小球相对小车静止但悬线不在竖直方向上,则当悬线保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小车的加速度是多少?试讨论小车的可能运动情况.【解析】小车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即小车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则小球与小车有相同加速度,所以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沿水平方向,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2-2所示,小球所受合外力水平向左,则小球和小车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加速度的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tan θ=ma ,得a =gtan θ.小车可以向左加速;也可以向右减速运动. 【答案】gtan θ;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点拨】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的问题,关键是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当物体受两个力产生加速度时,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外力比较直接简单,注意合外力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拓展如图3-2-3所示,质量为m 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 l 的物体,与物体l 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 )A .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 θB .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m 1g/cos θC .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 2一m 1)gD .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 2 g tan θ【解析】小车在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由图可知小车的加速度沿水平向右,物体1与小车有相同加速度,根据【例1】对物体1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tan θ=ma ,得a =gtan θ,故A 选项错误;且由图3-2-2可知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m 1g /cos θ,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 2g 一m 1g /cos θ),故C 错、B 正确;物体2与小车也有相同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f =m 2a =m 2 g tan θ,即D 选项正确. 【答案】BD二、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当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产生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原理,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大多数情况下是把力正交分解在加速度的方向和垂直加速度的方向上.友情提示:特殊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比分解力更简单.正交分解的方法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 (3)建立直角坐标系(可以选x 方向和a 方向一致)(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 x =ma ,(沿加速度的方向);∑F y =0(沿垂直于加速度的方向) (5)统一单位求解【例2】风洞实验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以调节的风力,先将一套有小球的细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图3-2-4所示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匀速运动,这时所受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的动摩因数. (2)保持小球所示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º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 的时间为多少(sin370=0.6,cos370=0.8) 【解析】(1)设小球所受的风力为F ,支持力为F N 、摩擦力为F f 、小球质量为m ,作小球受力图,如图3-2-5所示,当杆水平固定,即θ=0时,由题意得:F =μmg ∴μ=F /mg=0.5mg /mg =0.5 (2)沿杆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 θ+mg sin θ-F f =ma ①在垂直于杆的方向,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F N +F sin θ-mg cos θ=0 ② 又: F f =μN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 a=mF mg F f-+θθsin cos =mmg F )cos sin ()sin cos (θμθθμθ-++将F =0.5 mg 代入上式得a =43g ④ 由运动学公式得:s =21at 2 ⑤ 图3-2-4图3-2-5由④⑤得: t =4/32g s =gs38【答案】gS38【点拨】当物体有沿斜面的加速度时,我们建立沿斜面和垂直斜面的直角坐标系,然后将没有在这两个方向的力沿着两个方向正交分解,且沿斜面方向一定有∑F x =ma x ,而沿垂直斜面的方向有∑F y =0,(即一对平衡力),然后联立求解可得.拓展如图3-2-6所示, 质量为m 的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 人的鞋底与踏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扶梯倾角为θ, 若人随扶梯一起以加速度a 向上运动,梯对人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分别为( )A . F N =ma sin θB . F N =m(g+a sin θ)C . f=μmgD . f=ma cos θ【解析】物体受到重力mg 、支持力F N 、静摩擦力f 三个力作用,这三个力都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如果要分解这三个力比较麻烦,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将加速度沿着两个方向分解,再在这两个方向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比较简单,在水平方向有:∑F x =ma x , 即f =ma cos θ,故C 错D 选项正确;在竖直方向有:∑F y =ma y , 即F N -mg =ma sin θ,故A 错B 对. 【答案】BD三、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位置,也就求出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方法: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确定物体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或与力相关的某些量. 可用程序图表示如下:【例3】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 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 m 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 5.0 m 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 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 =10 m/s 2)【解析】本题知道了物体的运动情况,应先由运动学的知识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力的大小.选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运动员自由下落触网时速度为v 1=-12gh =-8m /s (方向向下), 离网时速度为v 2=22gh =10m /s (方向向上),由加速度的定义得:21v v a t-==15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a 可得:F =mg +ma =1.5×103 N .【答案】1.5×103N【点拨】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力和运动的关系的问题,先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弄清楚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还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但不管是哪一类问题,首先要解决物体的加速度,在这里加速度起着桥梁的作用.拓展在跳马运动中,运动员完成空中翻转的动作,能否稳住是一个得分的关键,为此,运动员在脚接触地面后都有一个下蹲的过程,为的是减小地面对人的冲击力.某运动员质量为m ,从最高处下落过程中在空中翻转的时间为t ,接触地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作用力为F (视为恒力),双脚触地时重心离脚的高度为h ,能下蹲的最大距离为s ,若运动员跳起后,在空中完成动作的同时,又使脚不受伤,则起跳后重心离地的高度H 的范围为多大? 【解析】设人起跳后重心离地高度为H 1,为完成图3-2-6。
牛顿定律高中全题型归纳(全)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理解:①定律的前一句话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种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②定律的后一句话“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实际上是给力下的定义,即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并不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③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实际上,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所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就跟不受外力相同,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表达式:F甲对乙=-F乙对甲,负号表示方向相反.3.意义:揭示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两个物体间只要有作用就必然会出现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特点:(1).是同种性质的力如G与G/、F N与F N/、f与f/.(2).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如G作用于人,G/作用于地球.(3).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甲对乙无作用、乙对甲也无作用).(4).不管静止或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与物体是否平衡无关.题型1: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例1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方向不变,速度大小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B.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1. 在以下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的有()A.静止的物体 B.物体沿着圆弧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C.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过程 D.跳伞运动员竖直下落过程,速率不变2.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是由于()A.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B.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3.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重难点及高考题解 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重难点及高考题解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宇宙中一切物体(或物质)的存在形式,即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处于静止状态,并且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同时牛顿第一定律也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2.惯性(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物体均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也就越大。
【难点突破】惯性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
表现为: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例题】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小瓶内有水,其中有一气泡。
当瓶从静止状态突然向右运动时,小气泡在瓶内将向何方运动?(1)甲同学认为:在瓶内的小气泡由于惯性将向左运动,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并说明理由。
(2)乙同学认为:瓶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相对于瓶子来说向左运动,而瓶中的气泡就向右移动,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题解】【答案】二.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1.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它受到的合外力及物体本身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a ∝mF 式中各物理量取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后可以写为F 合=ma(2)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合外力的方向决定加速度的方向,而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致,所以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也就决定于合外力的方向。
(3)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会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物体最终表现出来的加速度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由此可以提供计算物体加速度的两条途径,即可以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先求所有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再求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牛顿物理学三大定律
牛顿物理学三大定律牛顿物理学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由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提出。
这三大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对于理解和解释宇宙中的各种运动现象至关重要。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换句话说,物体会保持其运动状态,直到外力施加在其上。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物体静止,它将保持静止;如果一个物体正在匀速直线运动,它将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强调了物体的惯性,即物体抵抗状态变化的能力。
第二定律,也被称为运动定律,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它的数学表达形式是F = ma,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其大小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换句话说,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物体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这个定律提供了计算物体加速度的方法,同时也揭示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说明了力的相互作用。
根据这个定律,当一个物体施加力在另一个物体上时,第二个物体会以相等大小的反向力作用在第一个物体上。
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个作用力,都存在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个定律强调了力的相互作用性质,说明了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相等的。
牛顿物理学三大定律的应用广泛且深远。
它们不仅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运动,也适用于天体运动和微观粒子的行为。
这些定律帮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物体会运动,以及物体运动的规律。
它们为工程学、航天学、天体物理学和许多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此外,牛顿三大定律也为其他科学原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总结一下,牛顿物理学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强调了物体的惯性,第二定律揭示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第三定律阐述了力的相互作用性质。
高中 高考物理 牛顿三大定律
答案:1. ×
2. ×
3. ×
4. √ 5. √
三、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 方向 相反 ,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 两 个物体上 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种性质 的力
2.物体只有在受力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加速度,因 此,加速度的产生要滞后于力的作用。 ( )
3.F=ma 是矢量式,a 的方向与 F 的方向相同, 与速度方向无关。( )
4.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 速度不一定减小。( )
5. 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 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 单位关系。 ( )
五、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无论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还是从运动确定受力情况,都 要以 加速度 为“桥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 方程求解。
2.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小题速验]
(多选)(2017· 山东师大附中质检)如图所示,质 量为 m=1 kg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10 m/s 时,给物体 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 F=2 N 的恒 力,在此恒力作用下(g 取 10 m/s2)( )
) ) )
2. 运动的物体惯性大, 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3.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答案:1.× 2.× 3.√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 合外力 成正比, 跟物 体的 质量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合外力 的方 向相同。 2.表达式 F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三定律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3、对定律的理解(1)力的物质性方面: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一个力对应两个物体且成对涌现单个物体不能有力产生。
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有甲物体对作用力来说是施力物体,对反作用力来说便是受力物体。
小贴士:牛顿第肯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规律,而牛顿第三定律反映的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规律。
(2)力的三要素方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3)力的性质方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肯定是同性质的力,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不可能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力的作用效果方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分别产生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因此不能认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5)时间性方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逝,无先后之分,不能认为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即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的重要意义1、意义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②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归纳为三性格质和四个特征。
2、三性格质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改变、同时消逝,不分先后;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涌现的.。
3、四个特征等值:大小总是相等的;反向:方向总是相反的;共线:总是在同一贯线上;同性: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归纳整理:本节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相互作用的实例入手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反映了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的关系,留意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关系,能够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 方法二:假定某力沿某一方向,用运动 规律进行验算,若算得正值,说明此力与假
• 2.“极限法”分析动力学问题
•
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往往
达到某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
•
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叫临界状态.
相应的待求物理量的值叫临界
• 2.
• 解析:在施加外力F前,对AB整体受力 分析可得:2mg=kx1,A、B两物体分离时 ,B物体受力平衡,两者加速度恰好为零, 选项A、B错误;对物体A:mg=kx2,由于 x1-x2=h,所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mg/h ,选项C正确;在 B与A分离之前,由于弹
• 图3-3-7 •2-1 如图3-3-7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 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 •• 体解,析A:、当B间A、的B最之大间静恰摩好擦不力发为生μ相m对g,滑现动用 水时平力拉F最力大F拉,B此,时使,AB对以于同A一物体所受的合外
【例3】如图3-3-8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
• 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图3B-上3-3且两 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
【例1】 如图3-3-4所示,质量为m的球与弹簧Ⅰ和 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 Q.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为F1,Ⅱ中拉力大小为 F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时,球的加速 度a应是( )
压力
橡皮 绳
较大
一般不 能突变
只有拉 力没有
压力
• 当物不体受处力处突然变化时,物体的加速既度可有
轻弹 计 相等
一般不 拉力也
1.
图3-3-1 如图3-3-1所示,A、B两木块间连一轻质弹簧,A、B质量相等,一起静 止地放在一块光滑木板上,若将此木板突然抽去,在此瞬间,A、B两木块 的加速度分别是( )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1牛顿第一定律3.2牛顿第三定律3.3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3.4瞬时加速度问题3.5由受力判断运动(定性)3.6由受力确定运动3.7由运动判断受力(定量)3.8由运动判断受力(定性)3.9竖直方向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问题3.10 超重和失重3.11叠加块(相对静止)3.12连接体问题3.13含滑轮的连接体问题3.14传送带问题3.15牛顿第二定律在图像问题中的应用3.16牛顿第二定律在临界极值问题中的应用3.17力学中的推断题3.18高考真题精选:牛顿运动定律3.19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3.20力和运动的关系(定量计算)3.21 力和运动的关系(定性分析)3.1牛顿第一定律2012新课标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005广东物理卷)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2013新课标一1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3.2牛顿第三定律2005上海3A.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2003全国16、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
高考物理牛顿第三定律题
高考物理牛顿第三定律题牛顿第三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
它是基于力的概念而建立的,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说明了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的经典例子是质量不同的两个球碰撞的情况。
假设两个球分别是A和B,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力为A→B和B→A。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A→B = -B→A。
其中,A→B表示A作用于B的力,B→A表示B作用于A的力。
在碰撞过程中,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引起它们的速度改变。
当A球向B球施加一个力A→B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A 球会受到一个加速度,速度发生改变。
同样地,B球受到反作用力-B→A的作用,也会产生加速度,速度发生相应的改变。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碰撞中,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会发生改变。
此外,牛顿第三定律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行走。
当我们向后踢地面时,我们的脚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会以相等大小相反方向的力反作用我们的脚,使我们向前推进。
同样地,当我们向前踢墙时,我们的脚会受到墙壁施加的力的反作用,使我们感到被推回。
此外,牛顿第三定律还可以解释很多其他现象。
例如,当我们在水中划水时,我们的手向后划动,水会以相等大小相反方向的力反作用我们的手,使我们向前推进。
此外,当火车启动时,车厢的轮胎会对铁轨施加一个向后的力,而铁轨也会以相等大小相反方向的力反作用车厢,使火车能够前进。
总之,牛顿第三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力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无论是球的碰撞、行走过程还是其他各种现象,都符合牛顿第三定律的规律。
通过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从而更深入地研究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⑴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牛顿第一定律不像其他定律一样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出来的.②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独立规律,绝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③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⑶牛顿第一定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理解:①定律的前一句话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对于所说的物体,在空间上是指所有的任何一个物体;在时间上则是指每个物体总一、知识网络二、画龙点睛概念是具有这种属性.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没有这种属性的物体.这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简而言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②定律的后一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实际上是对力下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③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其实,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和不受外力的情况相同,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应该注意到,不受任何外力和受平衡力作用,仅在运动效果上等同,但不能说二者完全等同,如一个不受力的弹簧和受到一对拉或压的平衡力作用的同一个弹簧,显然在弹簧是否发生形变方面是明显不同的.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⑷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是性质,而不是力.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2、牛顿第二定律⑴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⑵公式:F合= ma⑶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时注意的问题①瞬时性:力与加速度的产生是同时的,即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消失.F=ma是对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成立的,某一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总跟那一时刻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即有力作用就有加速度产生;外力停止作用,加速度随即消失,二者之间没有时间上的推迟或滞后,在持续不断的恒定外力作用下,物体具有持续不断的恒定加速度;外力随时间改变,则加速度也随时间做同步的改变.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一致.作用力F和加速度a都是矢量,所以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是一个矢量表达式,它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而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没有必然联系.③独立性:F合应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a为物体的合加速度;而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也都遵从牛顿第二定律,与其他力无关(力的独立作用性).而物体的合加速度则是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④在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时还应注意:公式中的a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另外,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对微观高速物体的研究,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高速是指与光速可比拟的速度;微观是指原子、原子核组成的世界).3、牛顿第三定律⑴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点不在同一个物体上.⑵注意: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种性质、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它们分别对这两个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二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平衡力则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一对平衡力,当去掉其中一⑷借助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需要变换研究对象,使得对实际问题的求解更为简便、可行.4、力学单位制⑴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间数量关系(因果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之间的单位关系。
⑵单位制:由许多不同的物理量的单位构成一套单位。
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有7个(见下表),除基本单位外的其它单位都是由物理公式导出,⑶单位制的应用:①导出单位用基本单位来表达;②应用物理公式计算时必须采用同一单位制。
5、超重和失重⑴超重:①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或悬绳)的压力(或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现象设向上加速度为a,T-mg=F合=ma T=mg+ma②超重的动力学特征:支持面(或悬线)对物体的(向上)作用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③超重的运动学特征:物体的加速度向上,它包括两种情况: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⑵失重:①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或悬绳)的压力(或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现象设向下加速度为a,mg-T=F合=ma T=mg-ma当物体对支持物(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时,我们称为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②失重的动力学特征:支持面(或悬线)对物体的(向上)作用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③失重的运动学特征:物体的加速度向下,它包括两种情况: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a=g⑶【注意】①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不变化,只是“视重”发生了变化。
②“超重”“失重”现象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均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③日常所说的“视重”与“重力”有区别。
视重大小是指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作用力大小,只有当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视重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④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等.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2)选取研究对象,作隔离体.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同一题目,根据题意和解题需要也可以先后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4)当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多,一般把它们正交分解到两个方向上去分别求合力;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把各个力分解到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上.(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物体所受外力、加速度、速度等都可根据规定的正方向按正、负值代入公式,按代数和进行运算.(6)解方程、验结果,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由于实际问题有简有繁,所以对上述步骤不能机械地套用,要注意掌握概念和规律的实质,灵活运用.说明:①不管哪类问题,一般总是先由已知条件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由此解出问题的答案.②解题步骤概述为:弄清题意、确定对象、分析运动、分析受力、建立坐标、列出方程、统一单位、计算数值.③两类基本问题中,受力分析是关键,加速度是解题的枢纽、桥梁,例题:处于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开始静止,先给它一个向东的6牛顿的力F 1,作用2秒后,撤去F 1,同时给它一个向南的8牛顿的力,又作用2秒后撤去,求此物体在这4秒内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质量是m 的物体受到向东的F 1作用时,立即产生向东的加速度a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m 112623===米秒/,撤去后,F a 11立即消失。
但应注意的是,力撤去了,物体速度并不会消失。
物体仍要向东运动,所以,这4秒内物体向东的位移为: s a t a t t 东··=+12112112=+=1232322182····米。
在注意力与加速度瞬时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它们的矢量性,当撤去F 1的同时就给一个向南F 2的力的作用。
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也应立即变成向南的加速度a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a F m 222824===米秒/ 所以,物体同时以向南加速度a 2,做向南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2秒末位移为:s a t 南···米===12124282222因为位移为矢量,所以这4秒内物体的位移为:s s s =+=+=东南米。
2222188197.例题:传送皮带与水平成α角,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 的零件随皮带一起运动,求下列情况下零件所受的静摩擦力。
(1)匀速上升或下降; (2)以加速度a 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3)以加速度a 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解析:若按通常办法,分析零件与皮带的相对运动趋势,来确定静摩擦力,那是很困难的。
正确的方法是结合零件的运动状态来求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1)匀速上升或下降,都属于平衡状态,为了和下滑力平衡,因此,静摩擦力方向必定沿斜面向上,且大小等于下滑力:f mg =·sin α(2)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加速度a 的方向都是沿斜面向上,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静摩擦力方向必沿斜面向上,且大于下滑力:即 f mg m a -=··sin α 得f m ag =+··(sin )α(3)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a 的方向都是沿斜面向下,又因为下滑力的方向也是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就有三种可能: a g =·sin α时,这是单靠下滑力产生的加速度,故f =0。
a g <·sin α时,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存在,mg f ma ·sin α-= 得f mg a =-(sin )·。
αa g >·sin α时,有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存在,mg f ma ·sin α+= 得f m ag =-(sin )α。
例题:质量m 128=.千克的物体A 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滑动摩擦系数μ102=.。
质量m B 22=千克的物体,B A 放在的竖直前表面上,A 、B 间滑动摩擦系数μ2=0.5。
如图所示。
今以F =45.6牛顿的水平推力推A 的后表面时,求A 对地面的压力。
解析:A 对地面的压力,取决于A 、B 的运动状态。
不难看出,推力F 越大,A 的加速度越大,对地面的压力也会越大,但对地面的压力决不会超过A 和B 的总重量。
因此本题正确方法,仍为先做出正确的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结合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隔离A :水平方向:F N Q m a --=μ11· 竖直方向:Q N m g --=μ210·隔离B :水平方向:N m a =2·代入数据:456022805281002.....--=--⨯==⎧⎨⎪⎩⎪N Q a Q N N a联立解得:Q =36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