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实验条件与设计对比实验试题透析
高考化学控制变量法实验题
高考化学控制变量法实验题XueDa PPTS Learning Center教学设计方案控制变量法实验题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住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例题.(16分)甲、乙组同学分别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甲组探究Cl 2与Na 2SO 3溶液反应,实验装置如下。
①请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
溶液②Cl 2与Na 2SO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设计实验,简述实验步骤,证明洗气瓶中的Na 2SO 3已被氧化。
(2)乙组探究乙酸乙酯(沸点77.1℃)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NaOH 溶液中的水解速率。
取四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在试管外壁贴上体积刻度纸,按下表进行对照实验。
在两种不同温度的水浴中加热相同时间后,记录酯层的体积来确定水解反应的速率。
④请完成上表,其中V 2 V 4 V 5 。
⑤实验中,可用饱和食盐水替代蒸馏水,其优点是;但不能用饱和Na 2CO 3溶液替代蒸馏水,其原因是。
⑥实验中,试管Ⅳ比试管Ⅱ中的酯层减少更快,其原因有:温度高速率快,还可能有。
1、Fenton 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 和Fe 2 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 2O 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
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 ,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 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 或313K (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2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 和CO 转变成CO 2和N 2,其反应为:2NO +2CO2CO 2+N 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①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我院两种不同类型血液透析机的质量控制对比及分析
我院两种不同类型血液透析机的质量控制对比及分析刘广全;梁静;常玉锋;吴晓亮【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两种不同类型的血液透析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分析这两种类型仪器的参数准确性,保障患者的透析安全.方法采用HDM99XP对同年份采购的三台4008S血液透析机和三台5008S血液透析机分别进行电导率、温度和流量参数的检测,每三个月检测一次,共检测四次,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008S 和5008S型血液透析机的参数均在误差范围内,但4008S血液透析机的温度、电导率和流量三个核心参数偏差均比5008S大,并及时校正了偏差较大的参数.结论5008S型血液透析机在透析参数的稳定性上要优越于4008S型血液透析机,可继续在这两种类型仪器对患者透析临床效果上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进一步研究.%Objectiv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the accuracy of the parameters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machines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quality control test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hemodialysis machines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The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and flow parameters of three 4008S hemodialysis machines and three 5008S hemodialysis machines procurement with the same year were tested respectively using HDM99XP. It was tested once every three months, four times in total, and the measured data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arameters of 4008S and 5008S were within the error range. But the three core parameters’s deviation of temperature, conductivity and flow rate of the 4008S were all greater than 5008S, and the parameters with large deviation were corrected in time. Conclusion Stability of dialysis parameters in hemodialysis of 5008S is superior to 4008S. The significant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alysis on patients of these two types machines may continue to be studied.【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8(033)009【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机质量控制;电导率;透析液温度;透析液流量【作者】刘广全;梁静;常玉锋;吴晓亮【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处,山东聊城 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山东聊城 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处,山东聊城 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处,山东聊城 25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89引言血液透析机的原理是将浓缩液和透析用水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透析液供给系统配制成合格的透析液,透析液与体外血液循环系统引出的患者血液在透析器通过弥散、渗透和超滤作用实现血液与透析液的物质交换,从而达到清除患者血液中毒素的目的[1]。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9: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3.利用酒精检测仪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更准确,并且操作更简单、安全。
实验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展示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加入酵母菌后的面团。
教学反思
优点:
第一:将酵母菌提前活化,只需5到10分钟即可出现明显实验现象,实现实验的随堂化。
第二: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参与实验,直接见证产物。
3.学生通过发展性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在评价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不足:
实验没能直接证明水的生成。
通过参与实验操作,提升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严谨、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合作,并运用科学术语报告实验结果。
指导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评价表。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环节四课堂拓展
设问:酿酒时为什么要蒸粮?
摊粮时原料内拌酒曲前为什么要测量温度?原料入池后,为什么要盖上几层塑料薄膜及厚厚的泥土?
教师感受:
通过亲自设计并完成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和发展,综合来说达到了有效教学。
设问:比较不同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处理后的面团,说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为什么培养条件不同,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学生通过比较并说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并根据已有认知分析原因。
通过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探究欲望。
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实验结果的分析
BECKM AN COU L T ER试剂盒第一孔,试剂R2倒入试剂盒第二孔,原理为G OD-PA P法[1]。
主要参数见表1。
表1B ECKMANCO ULT ER LX20上的主要参数反应方式二点法反应方向正反应主波长(n m)520副波长(n m)600样品(L l)3R1试剂(L l)270R2试剂(L l)30试剂空白开始读数(s)100试剂空白终点读数(s)60反应开始读数时间(s)528反应终点读数时间(s)6002试验结果评价2.1与L X20M C电极法比较用本法与L X20M C电极法分别测定30份血清标本,血糖浓度范围为2.36mmo l/L~ 17.62mmol/L,x?s分别为(7.44?3.68)mmol/L和(7.48?3.66)mmol/L,本法与L X20M C电极法相关系数r=0.998 5,回归方程y=0.9913x-0.0348,表明本法与LX20M C 电极法测血糖相关性良好。
2.2线性范围取2.78mmol/L、5.55mmo l/L、11.10 mmol/L、16.65mmol/L、22.20mmo l/L葡萄糖标准液测定,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在22.20mmo l/L以内线性良好,若样品中葡萄糖浓度超过22.20mmo l/L,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重新测定。
2.3重复性试验批内重复性,取高低两份不同葡萄糖浓度含量的血清标本,重复测定10次x?s分别为(18.52?0.39) mmol/L和(5.86?0.18)mmol/L,CV值分别为2.11%和3. 07%;日间重复性,取一血清分装20份,-20e保存,每天测一次共20d,x?s为(6.16?0.22)mmo l/L,CV值为3.57%。
2.4回收试验取一份葡萄糖含量为6.01mmol/L的血清分别加入2.78mmol/L、5.55mmo l/L、11.10mmol/L的葡萄糖标准液,每一浓度平行做3次,其回收效率分别为99. 1%、101.6%和101.1%,平均回收率为100.6%。
高二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与变量控制
高二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与变量控制在高二化学学习过程中,实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并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然而,要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在高二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1. 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实验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保证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1.确定实验目的和假设在设计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所要验证的假设。
实验目的可以是探究某个现象的原因、验证某个理论或者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通过明确目的,可以指导实验的具体设计方案。
1.2.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装置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方法可以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反应速率测定等不同类型的实验方法。
根据实验方法选择适当的装置,确保实验所要求的条件得到满足。
1.3.控制实验条件在实验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实验的条件,以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温度、压力、光照等条件的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这些条件进行仔细的规划和设计,并确保它们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严格的控制。
2. 变量控制的方法在高二化学实验中,变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准确性的关键之一。
变量控制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各种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进行控制,以求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变量控制方法:2.1.正反对照法正反对照法是通过设计正对照组和反对照组来进行变量控制的方法。
正对照组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设置一个与实验组条件相同,但不进行实验处理的组别,用于对比实验组的变化。
反对照组则是设置一个与实验组条件相同,但进行与实验组相反处理的组别,用于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2.单一变量法单一变量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只改变一个变量,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方法。
通过单一变量法,可以准确地判断某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有机合成的实验技巧与策略
有机合成的实验技巧与策略有机合成是化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通过有机合成可以制备各种有机化合物,为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提供了基础支持。
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掌握一些实验技巧与策略可以提高实验效率,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机合成实验的技巧与策略。
1. 反应物的优选与合理设计在有机合成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反应物是确保反应成功的关键。
首先,需要考虑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如它们的稳定性、活性以及官能团的亲核性和亲电性等。
其次,还要考虑反应物的可获得性和成本因素。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反应物进行合成实验。
同时,合理设计反应路径也是重要的。
在设计反应路径时,应根据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质,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和途径,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
可以采用不同官能团的官能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缩合反应等,以满足目标产物的要求。
2. 试剂的正确选用与操作在有机合成实验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溶剂也是至关重要的。
合适的试剂和溶剂能够提供合适的反应条件,促使反应顺利进行。
选择试剂时要考虑其反应性、纯度以及可获得性等因素。
同时,试剂的储存和操作也需要符合安全规范,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使用试剂时,需要严格根据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在试剂的加入、搅拌、升温等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反应条件,避免反应条件过于激烈导致副反应或不可逆反应的发生。
此外,要注意试剂的浓度和用量的准确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3. 实验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在有机合成实验中,合理优化和控制实验条件十分重要。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选择和添加量等因素都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
调整反应条件能够提高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为了优化反应条件,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对比实验等方法进行。
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类型,可以适当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入溶剂、催化剂等辅助条件,以实现理想的反应结果。
4. 反应过程的监控与分析在有机合成实验中,反应过程的监控与分析能够帮助实验人员了解反应的进行情况,及时调整实验条件。
浅谈科学中的对比实验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对比实验自从自然改称科学后,我就开始上科学这门学科,到现在已有好几年了。
我发现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对比实验的内容比较丰富,就拿五年级上册来说吧,就有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也叫对照实验,它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其实验的方法是进行单因素比较,设法控制其它可能有影响的诸多因素,尽量使这些因素完全相同,在实验中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对比因素,哪些条件必须相同,为什么相同。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做对比实验。
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有效引导,完善对比实验设计《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及时而又有效的引导,帮助和推动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获得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熏陶。
在让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教学中尤其如此,因为设计对比实验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
在设计实验中,学生受思维的影响往往不够全面,所以教师要耐心地引导。
例如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中,研究“种子在黑暗的情况下发芽快,还是受到光照发芽快”的问题时。
学生很容易想到了水的多少将影响种子发芽的快慢,但其他的就想不到了。
这时,教师就要继续引导:还有哪些条件也会影响公平呢,大家讨论一下?学生经过讨论又提出养分、温度。
教师进一不引导:空气会影响发芽的快慢吗?经过讨论,也认为会影响。
有一位教师说过,要用枪逼着学生问,要对一个问题不断地进行追问、不断地完善。
以上这样的开拓性引导其实就是不断完善对比实验的过程,学生以后也会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不断修改。
在对比实验中,材料的设计更要严谨,要充分保障实验“公平”。
一道高考实验题的评析
Ch n Ea aton R v i He al i8 uc i Ino  ̄ton r d源自教 学 案 例 一
道 高考 实验 题 的评 析
吴 兴 华
( 安徽师范 大学附属 中学 安徽芜 湖 2 1 0 ) 4 0 0
摘 要: 本文 对2 O 年安徽 省理科综合 第2 题进行 了详细的分析 与评价 , 09 8 同时就今 后的教 学提 出了 自己的看法。 关键 词 : 究性 实验题 探 中图分类号 : 6 G 2 3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3 9 9 ( 0 O O () 1 8 2 1 7- 7 52 1 )1c -0 1 -0
—
曲线 尤 其 是 直 线 ③ 的 观 察 与 分 析 。 题 还 本 设 置 了闭 区 间 的 开 放 性 答 案 , 如 第 () 例 5小 题 : 求 答 出 迅速 停 止 反应 的一 种 方 法 。 要 可 以 说 , 实 验 为 载 体 的 科 学 探 究 性 以 试 题 的 面 世 , 化 学 高 考 改 革 中 的 一 大 里 是 程 碑 , 疑 体 现 了新 课 程 对 三 维 目标 的 心 无 血 倾注 。 题 充分 体 现 了新课 程 理 念 , 学 本 将 习方 式 ( 自主 学 习 、 作 学 习 、 究 学 习等 ) 合 探 和处理问题的科学 方法作为考查内容 , 设 置了“ 实验 设 计 ” “ 据 处理 ” “ 论 与 解 、数 、结 释” “ 和 思考 与 交 流 ” 一 系列 探 究过 程 。 等 充 满 了 无 穷魅 力 ! 其 第 () 题 “ 制 变 量 ” 尤 1小 控 的使用 , 使得 整 道 试 题 在 命 题 质量 上 上 了 个新 台 阶 。 看 出 , 题 中的 文 字 、 明 该 图形 、 表格 、 究流程等信息呈现形式可以说 图 探 文并 茂 , 交相 辉 映 , 标 准 地考 查 了考 生对 高 基 础 知 识 的 掌 握 程 度 , 分 体 现 了考 生 化 充 学 学 科 素 养 , 示 了考 生 个 性 风 采 。 展 本 题 不 仅 是 一 道 探 究 性 试 题 , 时 又 同 是 一 道 开 放 性 试 题 化 学 开 放 性 试 题 是 与 封 闭 性试 题 相 对 应 的 。 是 指 条件 确 定 , 它 而
2019-2020年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13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13 新人教版必修1)从图可知,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产能最多的是阶段,场所为,从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来看,参与的分解产物是,放出的能量(多或少),。
☆检测目标☆班级姓名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应用。
要点强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当堂检测☆1 、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 肺泡B. 细胞质基质C. 线粒体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D. 细胞产生 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3 、生物体吸收的 O2用于()。
A. 在线粒体内含成 CO2B. 在细胞质基质中与 [H] 结合生成水C. 部分形成 CO2,部分与 [H] 结合生成水D. 在线粒体内与 [H] 结合生成水4 、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A. 葡萄糖——丙酮酸——氧B. 葡萄糖——丙酮酸——氧C. 葡萄糖——氧——水D.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5 、将鼠的肝细胞磨碎,离心后试管中有一层成分含许多呼吸酶。
这些呼吸酶可能来自()。
A. 细胞膜B. 细胞质C. 核仁D. 核膜6 、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A. 贮藏在葡萄糖中B. 存留于酒精中C. 存留于乳酸中D. 以热能形式散失7 、在四支试管中分虽含有下列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的 CO2的是()。
A. 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B. 葡萄糖+线粒体C. 丙酮酸+核糖体D. 丙酮酸+内质网8 、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生物,过一段时间后,仍能生存的是()。
高中生物实验题归纳与详解
(二)课本隐性实验
1、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验证光合作用释放O2 3、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4、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5、验证细胞膜流动性实验 6、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光合作用
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8、孟德尔杂交实验 9、显微镜的使用 10、向光性实验 11、DNA杂交实验 12、叶片脱色淀粉鉴定实验 13、动物激素实验
生物实验试题精选
1、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 了下列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3)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取1支试管,注入2ml浆糊。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③:向试管内加入2ml唾液。 ④: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⑤:将试管振荡后放十分钟。取出试管,观察溶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
在实验设计前,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而不足凭空想 象。
②单一变量原则
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而只改变其中某一实验变量,,观 察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欲处理的 实验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做到前后一致。如示例 2中除了“光”这一变量的变化外,玉米幼苗的长势、 其他生长环境均应一致。
自身对照:指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同一对象上进行, 即不另设对照组。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
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 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即这种处理不是实验 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相互 对比对照。
3.实验设计中关键环节:
(2)结果分析:
[解析]
(1)了解题目要求。
首先要明确题意,只有明确题意才能方向 明确,少走弯路。本题的要求有二个:一 是设计实验步骤,二是分析实验结果。
科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与控制变量
科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与控制变量主题:科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与控制变量引言:科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假设,探索规律,提高科学认识。
在科学实验中,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决定了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教案将从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实验的目的,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和所要验证的假设。
2. 制定实验步骤:根据研究目标,合理安排实验步骤,保证实验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3. 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是进行实验操作的组别,对照组是与实验组相对应的组别用于对照比较。
4. 确定观察指标: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必要的观察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二、实验中的控制变量1. 定义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或对其进行控制的变量。
通过控制变量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验证实验结果。
2. 选择关键控制变量: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选择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的关键控制变量进行控制。
3. 控制变量的操作方法:通过合理选取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控制控制变量的取值范围,使之保持不变。
4. 分析控制变量的影响:在实验结果分析过程中,根据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判断控制变量的影响程度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实验设计与控制变量的案例分析以植物生长实验为例,说明实验设计与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1. 实验目的与问题: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实验步骤:a. 准备不同光照条件的实验箱。
b. 随机选取相同种子,分别放置在不同光照条件的实验箱中。
c. 每天定时给予水分和适量的营养液。
d. 记录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测量生长高度和根长。
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包括暗光组、弱光组和强光组,对照组为正常光照条件下的组别。
4. 关键控制变量:a. 光照强度:保持实验组中不同光照条件的光强相对稳定。
b. 温度和湿度:保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
专题2 图表数据分析与实验条件控制(番禺执信中学)
专题2图表数据分析与实验条件控制【试题精析】1. (2015年广州)碲(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
实验室模拟提取碲的一个实验:取某含碲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NaCl,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 S02,待反应一定时间,过滤得到粗碲。
.(1)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TeOSO4+2S02+3 X Te↓+3H2S04,则X为(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NaCl 浓度和S02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④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A. 80 ℃, 1.5 hB. 80 ℃, 2.5 hC. 70 ℃, 2 hD. 95 ℃, 2 h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有1个Te原子、6个氢气原子、3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反应前除去3X中的各原子外,有1个Te原子、9个氧原子、3个硫原子,所以3X中含有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则一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学式为 H20o(2)①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应温度不同粗碲沉淀率不同;反应时间不同,粗碲沉淀率不同。
所以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温度和反应时间②对比实验a和b ,反应时间一样,反应的温度不同,粗碲沉淀率不同,所以实验a 和b 的目的是比较相同的反应时间、不同的反应温度对粗碲沉淀率的影响。
③对比四组实验数据,粗碲沉淀率最高的是b 和 c,其中c 比b 的反应时间短,因此c 组是四组实验中反应条件最佳的,该组的温度是80 ℃,反应时间是2 h 。
④为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碲沉淀率,再设计对比实验,应以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 (80℃,2.0 h)作参照,再进行控制变量设计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温度或反应时间,可以选择比80℃低 的温度,反应条件是“70℃,2.0 h ”,也可以选择比2.0 h 短的时间,反应条件是“80 ℃,1.5 h"做对比实验。
科学教学中的对比实验
试谈科学教学中的对比实验一、对比实验是探究自然事物变化规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比实验是以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方法为基础,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实验过程中通过人为控制所产生的两个类似现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过程。
组织对比实验的步骤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和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的活动。
这一步骤具有实验教学的共性,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验和观察的技能。
后一部分是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逐渐深入地发现实验现象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中所包含的事物变化的某种规律,从而学到新的知识。
后一部分侧重于培养思维能力和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属于对比实验的个性。
在对有差异的同实验组两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条件的不同进行对比,对实验过程所发生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以及对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要让学生知道对比什么,怎样比,对比的结果与实验过程条件的变化存在着哪些因果关系。
义务教育中年级自然教材中有关对比实验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有:①砂质土、粘质土、壤土性质的对比实验;②研究水的压力与深度关系的对比实验;③不同电路的对比实验;④溶解快慢的对比实验;⑤研究摆动快慢的对比实验;⑥不同的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多少的对比实验;⑦物体从不同高度的斜面上滑下来后滑行距离不一样的对比实验;等等。
二、组织对比实验要与儿童智能的发展相符合中年级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需要经历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具体的感知到能运用语言描述在大脑形成的表象,再由具体的表象到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活动过程。
教师在设计对比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到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实验教学的流程,优化教学过程。
1.合理安排对比实验的顺序。
儿童的思维活动是有序的。
组织对比实验要讲究各个不同变化条件的逐一变化顺序,这有利于学生进行有序地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思维活动。
教材对于对比实验开展的顺序通常都作了较合理的安排。
如《摆的秘密》研究摆的摆动快慢的实验,先是在摆的重量、摆线的长短都不改变的前提下,研究每次摆动的时间是否相同,然后进一步研究当摆线长短相同,摆线下拴着的物体轻重不同时,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最后再突出改变摆线长短的条件让学生自行进行在不同长短的摆线条件下研究摆动快慢是否相同的对比实验。
透析纯化蛋白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透析法在蛋白质纯化中的应用原理。
2. 掌握透析纯化蛋白质的操作步骤。
3. 评估透析纯化蛋白质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透析法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将蛋白质与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如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等)分离的方法。
半透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性,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蛋白质则被截留在膜内。
通过不断更换透析液,可以逐步去除蛋白质中的杂质,从而实现蛋白质的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蛋白质溶液(如鸡蛋清、牛血清白蛋白等)- 透析袋(孔径约为10kD)- 缓冲液(pH 7.4,0.1M Tris-HCl)- 离心机- 烧杯- 移液器- 恒温水浴锅-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透析袋- 移液器- 烧杯- 离心机- 恒温水浴锅-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准备透析袋:将透析袋放入烧杯中,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缓冲液浸泡,以去除透析袋内的杂质。
2. 配制蛋白质溶液:取适量蛋白质溶液,用缓冲液稀释至一定浓度。
3. 透析:将配制好的蛋白质溶液转移至透析袋中,然后将透析袋放入另一装有缓冲液的烧杯中,确保透析袋完全浸没在缓冲液中。
4. 更换透析液:每隔一段时间,更换烧杯中的缓冲液,直至透析袋内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
5. 收集透析后的蛋白质溶液:将透析袋内的蛋白质溶液收集至离心管中,离心去除透析袋。
6. 蛋白质浓度测定:取一定量的透析后的蛋白质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
7. 结果分析:对比透析前后的蛋白质浓度,评估透析纯化蛋白质的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透析前蛋白质浓度为1.0mg/mL,透析后蛋白质浓度为0.8mg/mL。
2. 透析过程中,蛋白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说明杂质被去除。
3. 透析后的蛋白质溶液经过离心后,无明显沉淀,说明蛋白质未发生变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将蛋白质溶液中的杂质去除,实现了蛋白质的纯化。
透析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蛋白质纯化方法,适用于分离和纯化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
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与调控方法
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与调控方法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验证理论、揭示规律以及推动科学的进步。
然而,实验结果往往受到实验条件的影响,因此合理控制和调节实验条件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一、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条件是指实验过程中所控制和改变的各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实验操作、实验仪器等。
这些条件的变化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以下是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几个主要影响方面:1.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于某些实验具有重要影响,如生物实验中的温度控制,电子实验中的静电干扰等。
2. 人为操作: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方法的不同、实验步骤的次序等因素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 实验仪器:仪器的精度、仪器的状态、仪器的校准等都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如在化学分析实验中,仪器的灵敏度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4. 实验样品:样品的质量、纯度、来源等因素也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比如在药物研究中,同一药物的来源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效果。
二、实验条件的调控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有效的调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调控方法:1. 控制变量法:通过固定某些变量,只改变一个变量进行实验,以便观察该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排除其他变量的干扰,准确认定该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2. 校准仪器:及时校准实验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定期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可以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
3. 设计对照组:在实验设计中设置对照组,以与实验组进行对比,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重复实验: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可以降低随机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增加样本量,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5. 观察和记录: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对于发现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详细的实验记录也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在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良好的实验设计可以有效地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进而推进科学知识的发展和应用。
但是,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以及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
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实验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研究问题应该是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的。
研究目的应该是清晰、可量化且符合实际需求。
在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时,需要考虑现有的研究成果、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源等因素。
第二步:制定实验假设实验假设是实验设计的核心,也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做的一个推断。
实验假设应该是可验证的、可操作的和可量化的。
在制定实验假设时,需要考虑研究对象、实验条件、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
实验假设可以根据理论假设、现有研究成果和实验自身的目的进行制定。
第三步: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是实验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验方案应该包含实验对象、实验条件、实验流程、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制定实验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和实施难度,并且要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区别明显和可控性。
第四步:实验设计的控制和随机化实验设计中的控制和随机化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的重要保障。
控制是指以相同的实验条件和标准进行对比实验,以尽量减少非实验因素的影响;随机化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差。
控制和随机化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第五步: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实验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研究者而言,数据的质量是治愈现实世界复杂性的重要步骤。
数据采集应该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性,数据处理应该符合统计学原理和研究目的。
在数据处理中要注意去除异常值和偏差数据,并给出相应的理由和处理方法。
最终,可将合理且可靠的数据转化为有效的信息来解答研究问题。
总结本文介绍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基本要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进行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中的实验设计与控制组
科学方法中的实验设计与控制组科学方法是一套用于探索自然现象并验证科学假设的系统化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来获得可重复的观察结果,从而验证或推翻科学假设。
而控制组在实验设计中的作用则是通过与实验组进行对比,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在实验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为了验证假设,研究者需要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实验组和控制组。
实验组是接受特定处理或干预的对象,而对照组则是接受相同操作以外的其他处理或干预的对象。
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研究者可以确定实验操作引起的效应。
对照组在实验设计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1. 除去其他因素的干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干扰因素,如环境条件、个体差异、时间变化等。
通过设置对照组,可以排除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是由实验操作引起的效应。
2. 提供比较标准:对照组作为实验组的对比,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实验操作的效果。
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研究者可以确定实验组在哪些方面不同于常态,从而判断实验操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3. 验证因果关系:实验设计中的对照组有助于确定因果关系。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研究者可以得出结论,确定实验操作的因果关系,推断出什么因素导致了观察到的效果。
在设计实验中,对照组的选择也需要注意几点:1. 对照组的选择要与实验组相对应:对照组应该具备与实验组相同的基本特征和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例如,在药物研究中,如果实验组接受某种药物治疗,对照组应接受安慰剂或标准治疗,而不能是其他药物治疗。
2. 对照组的数量要充分:为了提高对照组的可靠性,需要选择足够数量的对照组。
充分的对照组有助于降低结果中的随机误差,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3. 对照组的随机分配:为了避免潜在的偏倚,对照组的分配应该是随机的。
随机分配可以保证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其他因素上的均衡,从而减少可能导致结果偏差的因素。
综合实践蔬菜保鲜揭秘
蔬菜保鲜揭秘活动目标:1、通过设计蔬菜保鲜的对比实验,对控制实验条件形成初步认识。
2、能与他人合作开展实验,乐于与同伴开展合作和交流。
3、能够耐心、细致地开展实验、观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新鲜蔬菜和不新鲜蔬菜实物以及图片。
学生:了解常见的蔬菜保鲜方法。
活动过程:一、结合生活,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二、揭示探究主题1、在种蔬菜的图片和实物中,挑选自己喜欢食用的蔬菜。
2、交流:为什么不选择那些不新鲜的蔬菜?造成蔬菜不新鲜的原因有哪些?3、组织学生讨论导致蔬菜不新鲜的原因。
教师板书记录。
提出探究任务:寻找蔬菜的保鲜方法。
(蔬菜实物或图片尽可能多准备一些,其中包括新鲜的和不新鲜的两类。
鼓励学生凭借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或家不接经验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
)三、设计实验1、小组讨论,确定实验用的蔬菜,针对“导致蔬菜不新鲜的原因”,提出一份保鲜方案。
2、根据本小组提出的保鲜方案,设计对比实验。
3、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
组织讨论:该实验设计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指导学生设计蔬菜保鲜的实验观察记录单。
记录单要清晰显示两个实验对象的观察数据和观察时间。
(·对比实验的设计原则是控制实验条件,对该实验方法的总结可参见学生用书P10“控制实验条件”·对比实验方案的设计科使用学生用书P10学习单。
·可以借鉴学生用书P9记录单进行设计,同时鼓励学生跳出范例的框架,设计具有个性的记录表。
)4、根据对比实验的要求,讨论设计科记录两组实验对象的实验观察记录表。
四、动手实践·三天后,各组交流保鲜实验的结果。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五、交流总结·根据实验的结果,开展讨论,尝试总结归纳。
·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归纳出:①不同的保鲜方法保鲜效果不同;②不同种类的蔬菜适合采用不同的保鲜方法·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归纳出:①不同的保鲜方法保鲜效果不同;②不同种类的蔬菜适合采用不同的保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 始 浓 度 c ( o・ ) / t lL o
C OCH3 H3 C
0 8 .O
溴颜 色 消失
所 需 时 间 ts /
2O 9
HC 1
O. O 2
B2
O 0 . O10
② ③ ④ ຫໍສະໝຸດ 1 6 .O0 8 .0 O 8 .O
O 2 .O
0 4 .0 O 2 .0
p — ●
息点 , 综合 考查 实 验 目的 、 实验方 案设 计 和实 验结论 .
2 通 用 的 解 题 思 路
实 验 条 件 控 制 与 对 比 实 验 的 方 案 由 想 要 研 究 的 影 响因素 ( 自变 量 ) 其 他 影 响 因 素 ( 变 量 ) 影 响 结 、 不 和 果 ( 变 量 ) 部 分 组 成 . 析 实 验 目 的 、 验 方 案 和 因 三 分 实 实 验 结 论 三 者 之 间 的 内 在 逻 辑 关 系 , 难 得 出 解 答 这 不 类试 题 的一般 思路 ( 下 图) 见 .
) .
选 项 A 的 自 变 量 是 c H。 OC ) 因 此 ( C H。 , 1 常 见 的 考 查 方 式
析
c HC1和 cB 。 应 为不 变量 , 析 上表数 据 ( ) ( r) 分
实验 条件 控 制 与 对 比实 验 设 计 试 题 有 3种 常 见 的考 查方 式 : 是 给 出完 整 的实 验 方 案 及 实 验 数 据 , 一
现. 据研 究 目的 , 根 运用 一定 手 段 ( 验 仪 器 、 备等 ) 实 设
主 动 干 预 或 控 制 自然 事 物 、 然 现 象 发 展 的 过 程 , 自 在 特定 的观察 条件 下探 索 客观 规 律 的 一种 研 究 方 法 , 称 为 “ 制 变 量 ” . 置 2个 或 2个 以 上 实 验 组 , 过 控 法 设 通
∞自 ,
状 题 逛 祈
◇ 福 建 曹 桂 祯
例 1 ( 0 9年福 建 卷 ) 20 某探 究 小 组 用 丙 酮 的溴
代 反应 ( CH3 COCH3 Br = CH3 + z= = COCHz Br+ HB ) r
化 学 是 一 门 以 实 验 为 基 础 的 自然 科 学 , 实 验 离 而
O 0 1O . 0
0 O 10 . O 0 0 20 . 0
15 4
15 4 50 8
对结 果 的 比较 分 析 , 探 究 某 一 因 素对 某 结 果 的 影 来
响 , 样 的 实 验 称 为 对 比 实 验 . 制 单 一 变 量 是 设 计 这 控
对 比实验 的关 键.
要 求 从 中 得 出 实 验 目 的 、 验 结 论 , 确 定 与 某 实 验 实 或
可 知 实 验 ① 和 ② 为 该 选 项 的 对 比 实 验 ,叉
C H3 ( COCH3 实 验 ② 大 于 实 验 ① , 变 量 ( ) 验 ② ) 因 t实
目的相对 应 的 实 验 序 号 ; 是 给 出部 分 实 验 方 案 , 二 要 求根 据实 验 目的完 善实 验 方案 的设 计 , 根据 某 一 实 或
重 视 科 学 研 究 方 法 的 考 查 是 新 课 程 高 考 的 突 出 特 点 , 通 过 实 验 条 件 控 制 进 行 对 比 实 验 是 科 学 研 究 而 中最 常 用 的 方 法 之 一 , 此 有 关 实 验 条 件 控 制 与 对 比 因 实 验 设 计 的 试 题 自 然 成 为 近 年 各 省 市 高 考 化 学 的
验 目的 简 述 实 验 方 案 ; 是 通 过 在 实 验 方 案 中 巧 布 信 三
小 于 实 验 ① , 见 增 大 c H。 O 可 ( C CH。 , ( r) 大 , )v B 增 选 项 A 正 确 . 理 , 推 出 选 项 C也 正 确 . 验 ② 和 实 验 同 可 实
③ 的 cB 相等 , 也 相 等 , ( r) t 可见 实 验 ② 和实 验 ③ 的 ( r) 等 , 项 B正 确. 项 D 的 自变量 为 C B 。 , B 相 选 选 ( r) 因此 不变 量 为 C H。 OCH。 和 c HC ) 分析 上 表 数 ( C ) ( 1,
据可 知 实 验 ① 和 实 验 ④ 为 该 选 项 的 对 比较 实 验 , cB : 实 验 ④ 是 实 验 ① 的 2倍 , 需 时 间 实 验 ④ 也 是 ( r) 所 实 验 ① 的 2倍 , 见 ( r) 受 C B 。 的 影 响 , 项 可 B 不 ( r) 选
D不正确 .
控 实 验 条 件
3 典 型 试 题 类 析
1 )根 据 实 验 方 案 得 出 实验 目的 或 实验 结 论
设 计 对 比 实验
这 类 试 题 有 选 择 题 和 填 空 题 2种 呈 现 方 式 , 题 解
的 关 键 是 找 准 实 验 方 案 中 的 自变 量 和 因 变 量 , 研 究 “ 自变 量 对 因 变 量 的 影 响 ” 为 实 验 目的 , 随 自变 量 即 “ 变 化 因变量 Y变化 ” 为实 验结 论. 即
研 究 反 应 物 浓 度 与 反 应 速 率 的 关 系 . 应 速 率 ( r) 反 B2 通 过 测 定 溴 的 颜 色 消 失 所 需 的 时 间 来 确 定 . 一 定 温 在 度 下 , 得 如下 实验 数据 : 获
实 验
序 号
①
不 开 一 定 的 实 验 条 件 , 有 对 化 学 实 验 条 件 进 行 严 只 格 、 效 的 控 制 , 能 获 得 化 学 科 学 事 实 , 得 重 大 发 有 才 取
热点 .
分 析实 验数 据所 得 出的结 论不 正确 的是 (
A 增 大 C H3 OCH3 , B 。 增 大 ; ( C ) ( r) B 实 验② 和③ 的 vB 相等 ; ( r)
C 增 大 C HC1 , B 2 增 大 ; ( ) ( r ) D 增 大 c Br), ( 增 大 ( v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