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01 考点解读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02 考查方式鉴赏表达技巧命题方式通常有:1、请分析颔联的艺术特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3、某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03 技巧点拨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指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1.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3.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5.托物寓理。
一般是哲理诗,如朱嘉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篇1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试题透视〗本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 妙变化,耐人寻味。问题是“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就必须弄清楚从什么 转达什么上来。诗中有两个明显的词语,第一句中的“不曾愁”,第四句中 的“悔”。找准了这两个感情基调,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愁用舟载,这是否合乎逻辑?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 的赏析。
〖试题透视〗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 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 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 人非”。下片从远处谈起。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想借游览 以排遣凄楚的心情,有泛舟双溪的想法。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 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已经又预料到愁重 舟轻,不能承载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参考答案〗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到 “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女主人公触景生 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自身的孤独寂寞、 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 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寓情于景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 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 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 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 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技巧(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技巧1、烘托与对比之烘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
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以人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以物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ft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ft鸟”等以闹衬静。
以景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
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
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互相形成对比映衬,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人孤寂的心情。
例一石头城(唐•刘禹锡)ft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ft、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析】本诗与《石头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诗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
烘托与对比之对比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
元代王冕《白梅》的前两句:“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将“冰雪林”中洁白的梅花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花之高洁守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对比手法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1)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通感、对偶、双关、用典、设问、反问、互文等一、比喻比喻:借助想象,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两种事物本质不同,但二者有相似点。
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答题模式: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2、把……比作……,突出了事物的某一特点。
3、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例如: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诗歌的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想象,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突出了洞庭山之青翠和小巧之特点;将洞庭水比做白银盘,突出了洞庭水之清澈宁静的特点。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并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二)比拟
作用:1.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 富有情趣,生动形象。 2.突出作者的情感。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分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 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 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 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 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一)比喻
作用: 1.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 为有形。 2.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分析: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 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 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苏轼《江上看山》)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 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 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 之快。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析】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 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 “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 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 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该诗后两句在形容洞庭湖景色时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答:比喻 “白银盘”比喻皎皎月辉下的洞庭湖水,突出其澄 澈空明;“青螺”比喻皓月银辉之下愈显清翠的洞庭 山。这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 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光华之 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 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审美情调, 体现了清静闲适的情怀。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踏雪寻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第一节表达方式一、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仅略举三例,不深入讨论。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析】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析】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例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例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例5: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卫风·伯兮》)例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析】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例7: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析】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析】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
知识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重章叠句-1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 巧——重章叠句
【知识点解析】
一、定义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
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重章叠句运用的好,能让人赏心悦目,过目难忘。
李敖有句豪言说,五百年内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 敖,李敖,李敖。三个“李敖”重叠在一起,富有韵 味,可以说是重章叠句运用的典范。不论在古代,现 代,还是在外国诗歌中,重章叠句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为诗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典型例题】
解析: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
(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 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 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 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 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 氛。 总结点评:
【知识点解析】 四、特别提醒 1.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这种手法具有回 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2.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 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 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 深长的韵味。
【典型例题】
阅读《关雎》和《蒹葭》回答问题: 《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
【知识点解析】
三、《诗经》与重章叠句 在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的作品中,常常采用重章叠句的
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 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在 《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而在《颂》和《大雅》, 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举一个《诗经》中典型的例子, 如《周南•芣芑》: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05全国卷Ⅲ)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绝 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 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 、修辞手法
表 达
2、表达方式(抒情、
技 描写) 巧
3 、其他表现手法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2、托物言志 3、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 借古抒怀 、伤今怀古) 4、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5、用典抒情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 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07江苏卷) 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 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 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
简要赏析。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 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 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 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 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 思答对即可。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1]
牛刀小试
• 辨别下列诗 句所用的抒 情手法?
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 人哉?《诗经》 1直接抒情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借景抒情(哀景哀情) 3触景生情
4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借事抒情
1、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 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 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 景抒情。 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的抒情手法是借 景抒情。诗人借助对……景物的描写, 营造出……的氛围,表达了……的情 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 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抒情手法上有什 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 (1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 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1分) 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2分)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 原,赵宋王朝仓皇南逃,苟且偷生。李 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 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 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 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苟 且偷生的行为;简洁而有 意味,颇显豪气。
二、间接抒情
• 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 的抒情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 种手段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 想感情,言在此意在彼。一般 来说这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 接表明情感的词、句。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1-修辞(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1-修辞(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典例引领】(2022·江苏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岩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作者时年31岁,担任舒州通判。
昌叔:王安石的妹夫。
②岩晓:高山。
③分:甘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以声衬静,用划破寂静的乌啼之声,渲染出了秋日傍晚的空寂,自然的引出了下文对昌叔的思念之情。
B.第三句想象二人相逢之后,登高赏菊,相对酣饮。
“黄”对“绿”,色彩清新中带着明艳,场面十分欢快。
C.颈联写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山峦缭绕,落日依依。
意境开阔,气韵生动。
D.尾联用典,既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品质的钦佩之情,又表达了对陶渊明竟也曾因仕途而折腰的深深遗憾。
2.辛弃疾在《水龙吟》中,有这样的感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王安石这首诗颔联中的“红裙”与辛弃疾《水龙吟》中的“红巾翠袖”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者表情达意有何不同?【答案】1.D2.(1)借代,都是代指女子。
(2)①《九日》中强调二人聚会,只需要绿酒黄菊,无需音乐助兴,表达了二人高雅脱俗的情怀;②《水龙吟》中,写谁能唤来歌女为自己擦去英雄泪,表达了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的激愤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对陶渊明竟也曾因仕途而折腰的深深遗憾”错。
尾联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表达了诗人自己甘愿居于下位为国效力的志向。
故选D。
2.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红裙”“红巾翠袖”都是以服饰代女子,是借代修辞。
《水龙吟》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谁能请来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揾,擦拭。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借景抒情、动静结合、抑扬结合、映衬对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为了便于掌握我们大体分为以下几点:一、抒情手法1、直抒胸臆直接对相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情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即诗人把自身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予在景物中通过描写予以抒发。
如: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无一字说惜别,无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如江水般绵绵无尽。
意蕴长远含蓄。
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生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和情感,诗中的物具有人格化的色彩。
如:明于谦的《石灰吟》借石灰清白的特点来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4、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喻时事。
如: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感情深沉,意蕴深邃。
6、叙事抒情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
如:唐白居易的《卖炭翁》二、描写手法1、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使刻画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采用了渲染,是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的欢愉活灵活现的体现在人们眼前。
2、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于艺术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烘托包括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诗歌的十大表达技巧
十五夜望月
王 建(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请对这首诗的主要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 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 “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 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 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 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 这一诗题。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 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主要用什么表现手法的?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 末句写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前三 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以动衬静。
技巧二: 以动衬静
品味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 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 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 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 包含着辩证法。
技巧一: 借景抒情
小结
技巧一: 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 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 的感情。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高三备课资料)一、表现手法:用典、衬托、联想、想象、抑扬、比兴、象征、照应、对比、白描等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
些诗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
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三国赤壁之战,如果没有火烧赤壁没有成功,放火船的时候连风也不帮忙的话,那么在大乔小乔的命运就是被曹操俘获,安置在铜雀台里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2、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1)正衬是指从正面映衬,就是利用与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陪衬体)作陪衬。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也叫直抒胸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析】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景与情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寓情于景指先抒情,后写景。
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
乐景与哀景情景交融,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哀景、乐景、愁景?1、以乐写乐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析】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昂然的西湖,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
“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独有钟情——乐景2、以哀写哀例一《小重山》(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
槐枝啼宿鸟,冷烟浓。
小楼愁倚画阑东。
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
梦魂飞不到,楚王宫。
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析】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哀景。
例二《清平乐》(晏殊)金风细细,叶叶梧桐附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常见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双关、顶真、互文等。
其中诗歌中考查较多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
1. 比喻比喻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判断下列几种情况,是不是比喻:同类相比。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
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等形式。
明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远处绵延的燕山褶皱带作了首都的苍翠的屏障。
借喻夕阳把胭脂抹了一河,便匆匆地落了山。
博喻比起北国的秋来,(南国的秋)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喻几种特殊形式。
本体同喻体并列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本体同喻体同位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本体修饰喻体这里是花的海洋。
喻体注释本体书籍——人类的朋友。
通感:一种特殊的比喻——感觉间的互相沟通。
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者把荷花的似有似无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以听觉写嗅觉才能感到的事物,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荷香似有似无,忽有忽无的特点。
比喻的作用⑴化平淡为生动⑵化深奥为浅显⑶化抽象为具体⑷化冗长为简洁⑴比喻必须鲜明地表达出思想感情⑵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事物⑶做比喻的事物要常见、易懂⑷比喻要力求做到新鲜、生动虞美人(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诗歌的表达技巧大全
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大全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的表达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的表达技巧1诗歌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它高度集中地反映自然景物和现实的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其语言凝练,且形象性强,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音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阅读诗歌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还可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阅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那如何阅读诗歌呢?1、反复朗诵吟咏。
诗的语言是最精炼、最优美的。
平时所说的“诗一般的语言”,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它的押韵和分行,读起来有极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因此,阅读诗歌时,要通过反复的朗读,读到琅琅上口,熟读成诵,才能体会的出诗的情感。
从而进入诗所创设的优美的意境之中。
2、展开丰富的想象。
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在诗歌中,诗人往往会把几种互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想象,像一根线连接无数的珠子似的串起来,形成一个绝妙的统一体。
因此,阅读诗歌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画面。
如此,既可加深对诗的理解,又可提高和丰富自己的想象能力。
3、从关键词句入手,深入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凝聚了诗人浓烈的思想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
读诗歌,关键就是要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从中受到启发与感染。
而有些诗歌所包含的思想内含较为深刻,如《题西林壁》。
这首诗就要抓住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
”通过细心的领会,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深刻的哲理。
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1)教师版
主备人:王雪茜校对人:丛玉花审核人:王雪茜时间:12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常见的诗歌表达技巧
2、了解有技巧类题目的命题方式和解题策略
3、关于技巧类的解题和命题训练
过程与方法: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小组展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补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鉴赏诗歌的思维。
教学重点:1、明确鉴赏诗歌技巧类的提问方式。
2、掌握回答鉴赏诗歌技巧题目的模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技巧题。
教学过程:
(一)巧设迁移:(学生主持)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温故知新:
(结合已做过的习题,回顾技巧类习题的提问方式,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答题模式)
(四)合作探究,汇报展示:(朗读全诗,理解诗意,限时研讨,规范答案)(2010·南京66中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
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
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4分)
答:展开想像,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意思对即可给分,“想像”“用典”“拟人”三点中答出两点即
可。
)
(五)拓展延伸,我来拟题:(学生小组合作研讨,设计问题及明确答案。
)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
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
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
②芃(péng):茂盛的样子。
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5分)答:这支小令抒情的方式是借景抒情。
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
(六)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补充。
(七)内化: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习题
溪桥晚兴郑协1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2。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1郑协:南宋遗民。
2芊芊:草木茂盛。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答:景物有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2分)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反衬、以声衬静)(2分)。
前三句从静的角度描述,亭基寂寞,野渡无人,春流平岸、杨花满袖以及春草晚照都是静谧、恬淡的;后一句从动(声)的角度描述,杜鹃啼鸣,反衬出环境的清幽和作者的孤独。
(2分)(八)质疑反馈
(九)课堂总结
(十)布置作业:有能力的同学就第一二首诗歌从其他角度设题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1)学生版
主备人:王雪茜校对人:丛玉花审核人:王雪茜时间:12月
知识与能力:1、了解常见的诗歌表达技巧
2、了解有技巧类题目的命题方式和解题策略
3、关于技巧类的解题和命题训练
过程与方法: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小组展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补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鉴赏诗歌的思维。
教学重点:1、明确鉴赏诗歌技巧类的提问方式。
2、掌握回答鉴赏诗歌技巧题目的模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技巧题。
教学过程:
(一)巧设迁移:(学生主持)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温故知新:
(结合已做过的习题,回顾技巧类题的提问方式,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答题模式)(四)合作探究,汇报展示:(朗读全诗,理解诗意,限时研讨,规范答案)
、(2010·南京66中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
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
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4分)
(五)拓展延伸,我来拟题:(学生小组合作研讨,设计问题及明确答案。
)
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
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
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
②芃(péng):茂盛的样子。
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5分)
(六)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补充。
(七)内化: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习题。
溪桥晚兴郑协1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2。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1郑协:南宋遗民。
2芊芊:草木茂盛。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
(八)质疑反馈
(九)课堂总结
(十)布置作业:就这两首诗歌,有能力的同学可从其他角度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