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
数学教研活动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数学教研活动的创新举措。
一、创新教研模式1.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鼓励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指将课堂上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讨论、练习和总结。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线上线下相结合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教师可以将教学视频、课件等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学校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线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答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创新教学内容1.关注学生实际需求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教材内容,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拓展课外知识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在教学中适当拓展课外知识,如数学史、数学趣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关注核心素养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我们运用情景教学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探究式教学我们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多媒体、网络等手段融入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教育教学研究3篇
创新教育教学研究3篇(一)一、促动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措施(一)强化学生创新欲望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用“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创新欲望,让他们产生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倾向。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工程应用题中,“一段公路长60km,甲工程队单独修,15天能够修完;乙工程队单独修,20天能够修完,两队一起修,几天能够完成?”这时,教师能够设置这样的问题:①如果没有“长60km”这个条件,你们能不能解答呢?②你们有没有更好的解答方法呢?③通过解答这道题,你们能够发现什么规律?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们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并激发了他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欲望。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动学习兴趣的增加;不和谐的关系会使学生压抑,甚至会对学习产生反感。
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适当地给与学生鼓励和支持。
在与学生交流和教学时,语气要温和,避免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中,以免破坏良好的学习气氛。
只有心理状态放松,学生才能有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促动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只有获得了成功才能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勇气,创新思维的发育同样需要信心,所以,在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时要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勇敢创新,并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与肯定和准确的评价。
例如,在实行数的比较时,举例比较8和21,能够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有些同学想的办法是21减去8等于13,也就是8加上一个数才等于21,所以21大于8,这是比较一般的想法。
有一个学生想出的方法则是在8前面一个0,即在十位数上补了一位,再实行十位数的比较,0比1小,则21大于8。
这个方法就是创新,虽然在该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这样的想法,但这是准确的,且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协助。
教师要对这样的创新思维给与肯定,并引导其他学生积极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在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需求,数学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创新。
本文将从新课程的背景出发,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1.多样性。
新课程鼓励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2.实践性。
新课程强调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3.个性化。
新课程注重个性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4.教育技术的应用。
新课程提倡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
2.实践性教学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走进社区、参观工厂、进行户外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个性化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4.教育技术的应用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改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学软件等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和数字化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路径。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即在全面实施新课改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创新,其实质是创造性,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它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
从世界的发展看,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应从基础教育抓起。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下面仅就初中数学学科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基本的想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
因为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
课堂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式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教学真缔,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自己的师表,又是最亲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
第三、学生之间要形成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关系。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播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新课改的背景二、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探究1. 提倡师生互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体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教学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 强调跨学科整合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模式也应该强调跨学科整合,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涉及到语文、科学、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注重实践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模式也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数学游戏、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体验中理解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5.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模式还应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测验、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教育教学创新研究论文10篇
数学教育教学创新研究论文10篇本文档旨在提供10篇数学教育教学创新研究论文的简要介绍。
以下是这些论文的标题和内容:1. 标题: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成绩"标题: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成绩"内容:该论文探讨了如何使用科技手段,如互动研究软件和数学游戏,来增加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
该论文探讨了如何使用科技手段,如互动学习软件和数学游戏,来增加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 标题: "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标题: "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内容:这篇论文研究了如何通过激发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这篇论文研究了如何通过激发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3. 标题: "探索利用问题解决方法来激发高中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标题: "探索利用问题解决方法来激发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内容:该论文介绍了如何运用问题解决方法来激发高中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并提供了一些案例研究和实施建议。
该论文介绍了如何运用问题解决方法来激发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提供了一些案例研究和实施建议。
4. 标题: "数学游戏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标题: "数学游戏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内容:这篇论文探讨了如何在大学数学教育中使用数学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这篇论文探讨了如何在大学数学教育中使用数学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 标题: "利用合作研究促进小学生数学概念的掌握"标题: "利用合作学习促进小学生数学概念的掌握"内容:该论文研究了利用合作研究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7篇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7篇第1篇示例: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新课程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是更加强调对学生数学基本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不再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来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口头讲解和板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在学生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评价方式的创新在新课程改革下,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单一的笔试方式已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综合评价。
评价要注重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仅仅看重结果,而是更加注重过程。
在评价作业时可以注重学生的思路和解题思想,而不仅仅看分数高低。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000字】空格第2篇示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探究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学科,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课堂可能是他们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一门课程。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创新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成为了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一、启发式学习启发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经验和直觉,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图形的特点,自行猜想出一些规律,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二、引入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四、引导思维的多样性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图形化、符号化、联想化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
五、注重实践与应用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引入跨学科教学七、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
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难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探究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内容偏于理论、缺乏实践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
为了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探索创新教育的路径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创新教育强调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造力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运用创新理念和方法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当前教育界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实践探究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方式,评估创新教育的效果,最终探讨创新教育对中职数学课堂的意义,展望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探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分析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寻求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探究如何在实践中推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
通过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探究,对比以往传统教学方式,评估创新教育对中职数学课堂的影响和效果,为进一步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本研究旨在探讨创新教育对中职数学课堂的意义,展望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中职数学教师及相关教育部门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指导,促进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
2. 正文2.1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在近年来有一些改变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手段多样化:传统的黑板教学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师们开始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实践教学强调: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案例、实验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数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实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中,数学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实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然而,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
创新的教学方法则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比如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计算商品的价格来掌握乘法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像数学猜谜、数学接龙等游戏,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又能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利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的旋转、平移时,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图形的变化过程。
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在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练习,实现个性化学习。
虚拟实验室则为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概率统计时,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来模拟抛硬币、掷骰子等实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概率的概念。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应用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够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调查,比如调查学校周边商店的商品价格波动情况,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式研究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式研究二、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式1. 基于问题的教学“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推崇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场景中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游戏、体验等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分析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2. 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游戏化教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益智游戏、数学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4. 多媒体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5.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数学问题、共同完成数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实施可能产生的效果和影响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爱好和追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高学习效果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探究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方式,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更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大致有以下三项内容: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以下几点。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鼓励学生参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为基础的。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新”的气氛。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即使是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能放弃他们,因为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的内在的创新潜能,就使他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
作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不要盲目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因为在不同见解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往往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光芒。
这样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发扬民主,而且是一把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
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要保证在数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形象地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来搭“台”,这个台是让学生“唱戏”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且这个“台”搭得要大,四周不能有“框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加油喝彩”!在“多位数读法”这节课为例,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设计悬念,把学生引到多位数中有0的数的读法的情境中来。
我先出示几个多位数,请学生读,并小结读数的方法,然后问:如果一个多位数中有“0”的数又应该怎样读?然后步步深入,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殿堂中遨游。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进行教育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旨在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教师们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进行浅谈。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而在新课改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通过实例分析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定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他们通过引入数学模型和数学实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很少。
而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师们开始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数学问题的交流和合作。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10篇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10篇策略一: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
策略二:合作研究法合作研究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率。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策略三: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购物、做饭等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
策略四:问题导向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研究和掌握数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策略五: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和掌握数学知识。
策略六:信息技术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互动和探索中研究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数学软件或在线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互动和探索来研究和掌握数学知识。
策略七:微课教学法微课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以短小、精炼的教学视频为主,让学生在课后可以反复研究和理解。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率,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策略八:多元智能教学法多元智能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逻辑智能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问题导向教学法;对于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法。
策略九: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研究数学知识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策略十:反思式教学法反思式教学法是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从错误中研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效率和问题解决能力。
大学八年级数学教案研究数学教育和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和新理念
大学八年级数学教案研究数学教育和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和新理念导言:数学教育和数学教学是大学八年级数学教案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们关注和探索的重点。
本文将研究数学教育和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和新理念,以期为教师们提供指导和启示,促进数学教育的持续改进。
一、数学教育的创新方法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创新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介绍几种数学教育的创新方法:1. 问题导向的教学法问题导向的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寻找多种方法和思路。
2. 情境化教学法情境化教学法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有实际意义和情境的问题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并从中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帮助,相互交流思想和观点,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二、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数学教学的新理念主要是指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下面介绍几种数学教学的新理念:1. 学生中心的教学学生中心的教学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进程,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2. 转化性教学转化性教学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构建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创新的评价方式创新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得分。
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探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策略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引入实际问题、合作学习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三个方面来探究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引入实际问题是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
而引入实际问题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引入一些与实际建筑、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另一个有效策略。
传统的数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果有限。
而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分小组进行问题解决、讨论和互助学习,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又一重要策略。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通过黑板和讲解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
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图像、动画、音频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授几何知识时,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几何图形的构造和变换过程,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学习风格和兴趣进行学习。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探究一直以来,数学教学都是学生们认为较难的学科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常面临着学生们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难度大等问题。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创新教学策略成为老师们必须要探索的一个方向。
本文将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老师们需要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他们需要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应用来理解数学概念。
老师们需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并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模型。
当讲解线性方程时,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经济问题,让学生们用代数方法来解决,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还包括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及。
老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数学概念的图表、动画,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直观。
当讲解平面几何中的图形变换时,可以使用投影仪展示图形变换的动态过程,这样学生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概念。
老师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数学游戏和互动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还包括了启发式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应用。
启发式问题解决教学法是指老师们通过给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当讲解数学证明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有趣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探索,引导他们慢慢理解数学证明的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还包括了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讲解数学建模时,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要求他们用数学方法来建模求解。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创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创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创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创新教学法作为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实践。
首先,创新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创新教学法则通过提供多种学习机会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采用探究式学习、游戏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创新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局限于机械记忆和简单应用,缺乏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深入理解。
而创新教学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提供开放性问题、拓展性练习等,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创新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孤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
而创新教学法则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集体讨论和分享,学生还可以从其他同学的思考和答案中获得启示和提升。
然而,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效应用创新教学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提供相关的支持和资源,包括教材和教辅材料的更新、教师培训和评估机制的建立等。
综上所述,创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要充分发挥创新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共同努力,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和提供支持和保障。
数学教学中的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方法总结
数学教学中的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方法总结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育领域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总结数学教学中的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方法,并探讨其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探索性学习法探索性学习法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去独自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合作、探究和交流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讲解和解释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引导,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使学习更加主动、深入和富有成就感。
三、问题解决方法问题解决方法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供一系列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使用数学软件、数学互联网资源和数学模拟实验等形式,结合多媒体手段,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此外,信息技术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五、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因此采用差异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探究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不断更新创新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以下是一些探究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一、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主导者,聚焦知识的讲解和举例。
然而,现代数学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交流和探究。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视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阐明问题的含义,让他们参与到讨论和解决过程中,培养出自己思考、合作、交流等能力。
二、创设“实验室式”与“游戏式”的课堂传统数学教学大部分是聚焦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往往不够高。
面对这个问题,数学老师可以采用“实验室式”课堂来推进教学创新,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性的数学活动,同时也可以引入游戏化元素,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多元化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尝试将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如与语文、科学、艺术等相关性更密切的学科搭桥连接。
融合多个学科,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让学生学习形象化、系统化、且更容易理解。
四、运用新技术现代数学教学与时俱进,利用新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PPT等现代数学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更多动态和立体化的教学内容。
同时,数字化工具等互动方式也可以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五、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人格、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不能简单地用标准化的教学方法来概括每个学生的特点。
数学老师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课堂教学模式,支持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六、重视教育创新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课程的学科性质相对固定,不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改变。
因此,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需要更好的被关注,课堂教学并不是硬性的规定和方法,而是需要不断变异和试验的过程。
保持教育创新也是老师们必须重视的战略性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赵荻帆江泽民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又说:“进一步弘扬我们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这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1998.6.1.接见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时的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教师的教学习惯了“满堂灌”的模式,学生不知不觉成了知识的容器,在课堂里,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无情地失去了。
加上陈旧的教学内容,简约化了的课本和连篇累牍的“同步练习册”,使学生只能靠背诵数学的结论和公式,盲目地机械地去进行模仿式的“解题训练”,在茫茫的题海中漫游。
对数学问题,根本不可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更不可能有创新的思维。
因此,学生很用功,书本知识很纯熟,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欠缺,便成为学生的通病。
要落实中央的有关精神,必须扭转上述局面。
为此,我们应该探索教学创新及其实施的问题,使中学数学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为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源远流长。
不可能再有有什么创新。
更不可能要求学生发明创造什么新的初等数学的结论。
因此,我认为数学教育创新应该着眼于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
而这过程的创新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勤于思考:创新的前题是理解。
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
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
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有所理解。
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紧张思维活动后的理解,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认知结构。
这就需要拼弃过去那种单靠记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某种模式去解题的坏习惯。
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
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干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
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2)善于提问: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习的对象以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
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见得也毋须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
我们倡导的只是能对学习的对象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
我认为会提问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3)解决问题: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意志。
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理路,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
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
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
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让学生明确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要在解题后不断反思、回顾,积累经验,增强解题意识,提高能力。
上面谈到“勤于思考、善于提问、解决问题”,说的都是“问题”。
显然,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创新的载体。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选择恰当的常规的和非常规的问题,作为施教的载体。
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广泛收集问题外,最好能创造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把课本的题目在条件、结论在逻辑上互动,而是把课本题进行改造,成为情境题、开放题、应用题。
并加以积累,不断完善,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问题。
然后把这些问题通过启导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中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施教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有意识地把上面谈到的意图加以贯彻、落实:(1)在引入新概念时,要把相关的旧概念联系起来,教师要确立信任学生的观念,要注意大胆放手让学生把某种情境用数学方法加以表征;在形成概念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要善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
在辨识概念时,要多鼓励学生质疑。
宋代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也是创新的开始。
(2)在学习数学定理、公式、方法时,离不开对命题的证明,要改变传统的分为“展示定理、推证定理、应用定理”简单三步的模式,而要结合实际情况,在证明命题前为学生创设认知冲突的疑惑情境。
例如推导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公式,可提出是否会有: )s i n (βα±=?βαsin sin ±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时,是否会有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等,然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再作深入探究。
用特殊化、一般化、类比、推广、似真推理等种种手段,猜想出结论,然后再给出严格的证明。
经过一段训练后,学生便能清楚什么是数学证明,什么不是。
并且知道数学证明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3)在解题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解题训练多而杂的做法。
要加强目的性。
要注意渗透解题策略。
因为策略往往是不容易为学生掌握的。
要注意解题训练的坡度和难度。
如果解题训练有一个坡度,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完成一个小题,相当上了一个台阶,完成了最后一题,好像登上了山顶,回首俯望,小山连绵,喜悦之心,不禁而生。
如果题组没有难度,学生不可能有疑,重重复复会令人乏味。
反之,设置一定陷阱、难度,学生经过探索、推敲,把疑难解决了,既巩固了基础,又实现了从有疑到无疑的飞跃,体验到解题的劳动价值。
要做到上述三个方面,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营造平等、相互接讷的和谐气氛,教师要及时提出具挑战性的新问题,这些问题要具思维价值,并为创新做出示范。
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提倡课堂师生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因为交流可令学生积极投入和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交流,不断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换、反馈、反思,可修正思维策略,概括和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在交流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从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并适时作出恰当的评价,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善于捕捉、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的的能力。
要善于与他人对话、协调,自尊与尊重他人、自我的反思、自我调控的品格。
其次,教师要尽力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认知系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网络。
这就需要教师本身要善于发现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陌生的新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注意接受继续教育,比如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了解我国以及国际上数学教育改革的动态,把学习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支持条件。
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本身也要不断创新。
以下提供一些教学案例供读者参考:案例一:怎样使旧知识与新情境连接起来,产生求新欲望?在《平面解析几何》的“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初中学过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而现在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所学的抛物线的表达方式是不一致的,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此问题很有意思,问题的结论也是肯定的。
但课本并未涉及。
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之处。
这时,教师可进一步提示:我们可从初中所学的最简单的二次函数2x y =入手来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 (x ,y )到定点F (x 0,y 0)的距离 2020)()(y y x x -+-等于动点P (x ,y )到定直线l 的距离。
大家不妨试试!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拼凑,教师巡视一遍后可安排一位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学生板演并进行评价:y x =2222y y y x +=+⇒y y y y x 2121222+=-+⇒ 222)41()41(+=-+⇒y y x 41)41(22+=-+⇒y y x .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 (x ,y )到定点F (0,41)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定直线y = 41-的距离, 完全符合现在所学的定义。
这个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和创新思维,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
案例二:如何捕捉问题,把课堂讨论引向深入,产生创新意念?在一节高三数学课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己知)(4C z i z i z ∈=++-,求3-z 的最大值。
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容易将此问题转化为求椭圆14322=+y x 上的点到点A (3,0)的距离的最大值问题。
问题提出后,首先请学生思考解题方法,经大家讨论后得到了如下解法:解法一:设椭圆上一点P (3cos α,2sin β),则16)3(cos cos cos 67sin 4)1(cos 3222222++-=--=+-==αααααd PA ,故当cos α=-1时,d 有最大值23,此时P (-3,0).解法二:设直线PA 的参数方程为⎩⎨⎧=+=ααsin cos 3t y t x ,代入椭圆方程得,0cos 38)sin 3cos 4(222=++θθθt t 由t 的几何意义可得d =θθθ22sin 3cos 4cos 38+=θθθθcos 3cos 383cos cos 382+=+. 在求θθcos 3cos +最值时,易发生错误θθcos 3cos +≥32,但取等号时须,3cos 2=θ即,3cos =θ这是不可能的!在充分讨论后得,4cos 2cos 1cos ≥++θθθ 当cos θ=1时,它取得最小值4,这时d 取得最大值32.教师当即强调该同学的机智在于充分运用了直线的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这种创新意念非常可取。
这时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种解法:设P (x ,y )为椭圆上任一点,且(),2223r y x =+-将它视为一圆,当它与椭圆相切,即⊿=0时r 最大.似乎可以,不妨一试,代入并整理得: .02133622=-++r x x (*)Δ=.40)213(4)36(22=∴=--r r ,与刚才的结论不符,这时教师往往轻易下结论此路不通!但我们应启发学生深究其原因何在?共同寻找错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