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历史七年级下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华师附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华师附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七下历史科学案序号初一年级班教师晏成江学生华师附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年号开皇,杨坚就是。

2、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意义:①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②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隋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出现了盛世,称为。

二、隋朝大运河☆☆☆1、目的:。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凿,。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邗沟、。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8、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②政治上:(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三、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与灭亡原因相同)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2、618年称帝,建立唐朝,都,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1、继唐高祖之后,通过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年号。

李世民就是。

2.治国思想:(“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力量的强大,明白统治者不能过分压榨浓民,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3.统治措施:①;②。

③。

④;著名的谏臣是:。

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

人称他们是。

3.繁荣景象: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七年级历史下册_复习提纲_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_复习提纲_华东师大版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1、第一单元主要学习隋、唐两个朝代,这两个朝代历史的整体特点是2、581年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重建全国局面。

3、中国著名的南北大运河开凿于朝,大运河的开凿目的:。

大运河以为中心,南起(今),北至(今),全长多千米,分为,,,四段(由南向北)大运河开通后的作用:大运河在今天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

(要求会画大运河的简图,会填大运河的示意图)4、导致隋的灭亡的皇帝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隋朝与中国历史上的朝非常的相似,他们的灭亡都与有关。

5、唐朝的建立:618年建立,都城。

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决策)、(审议)、(执行)。

六部是吏礼兵刑户工,隶属于管辖。

(会画填三省六部制的简图)7、科举制是朝开创的,朝完善的一项制度,是通过的制度,改变了之前通过方式选拔官员的方式。

唐代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和两科,做高官一般要通过科,比较好考的是科。

科举制在中国一共实行了年,废除。

科举制实行后,积极的影响是。

(知道《登科后》诗、夸唐太宗的诗以及唐太宗的名言都与科举制相关)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李世民就是,626年即皇位,改年号为,他开创的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被称为。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1)唐太宗吸取教训,重视的力量,不过分压榨百姓。

与之相关的名言是。

(2)唐太宗还能做到知人善任,如任用了著名的谏臣,与唐太宗任用贤臣相关的名言是。

(3)唐太宗还能做到善于纳谏,一生先后进谏200多次的著名谏臣是。

与之相关的名言是。

(4)唐太宗还重视改善民族关系,如他在位期间,把嫁给吐蕃的,加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

(5)唐太宗还注重对外,如他在位期间,著名的僧人到天竺求取真经,是当时中国主动出去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范。

3、记录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君臣论政情况的一本史书是。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1、唐太宗之后,唐朝的大权落到了唐高宗的皇后手里,后来她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改国号为。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 提纲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 提纲
农业
生产工具
曲辕犁、犁刀
改造沼泽、耕作水田
秧马、踏犁、耘荡
新式农具
牛转翻车、龙骨水车
有效的灌溉工具
耕地
垦辟范围扩大
“圩田”是农田和水利结合的杰出创造
粮食生产
“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
具有重要意义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
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的种植
南宋时扩展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茶叶
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主食
北粟麦、南稻米
肉类
北羊、南猪
饮料
茶、酒

房屋
城市瓦房、农村茅屋
家具
靠背椅、高桌子

百姓
独轮车、畜力车
官宦
轿子
7.蒙古大汗国的建立与元的统一
蒙古汗国建立
时间
1206年
元的统一
建立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
民族
蒙古族
统一
时间
1279年
建立者
铁木真(成吉思汗)
标志
元军攻灭南宋流亡政权
8.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设军机处
皇帝独断专行工具
严厉镇压反清思想巩固其
专制统治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次数最多,处罚最严
窒息思想毒化风气阻碍发展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
宋代出现南方超过北方的态势
出现了不少私人作坊,又称“机户”
两浙丝织产品居全国首位
棉织业
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棉纺织业的兴起,在我国手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制瓷业
出现许多名窑,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宋瓷行销海内外
造船业
大型远洋船舶,内河船舶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全册)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全册)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的远古人类1杂的﹑高级的生物,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明白的道理:科学的发现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奉献为代价的。

2、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3、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是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人类。

P4-6地点: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北京人特征;a、北京人能直立行走b、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c、使用天然火,d、过着群居的生活 f、北京人上肢的进化比头部快,因为手直接从事劳动。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一、北方农耕文化 P8-9时间:约距今8000年前后地点:黄河中下游地区代表:西安半坡遗址条件: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适宜粟、黍等旱地作物的生长标志:这一地区的原始先民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开始步入原始农耕文化特点: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白菜、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二、南方农耕文化 P10-1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条件: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的种植特点: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三、新石器时代:南、北方先民已会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

考古学上称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

四、原始聚落1、原因:农耕文明以后,早期人类慢慢的向适宜耕作的山前、低地迁移。

随着谋生方式的变化,他们告别原先居住的洞穴,搭建住所,形成原始聚落。

2、概况:a、当时北方气候干燥,人们居住的一般是半地穴式的房屋。

b、南方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炎热,房屋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一、.文化遗址满天星斗自距今8000~9000年以来,先民的足迹遍布祖国东西南北;今4000~5000年前后,出现以“城堡”为中心的聚落群。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华东版]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华东版]

七年级历史(华东版)复习提纲(下)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沟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7、隋唐时期开创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中书、门下、尚书省,中书省分管决策,门下省主管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六部指吏、礼、兵、刑、户、工部。

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由隋代开创,经唐代完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所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0、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历史将她统治的时期称为“武周政治”,这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11、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但到了玄宗统治后期,他怠于政事,淫于酒色,出现天宝危机,唐朝由盛转衰。

12、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唐朝政府才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建立了许多“羁糜州”,体现了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朝政治开明的特色。

13、7世纪时,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1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17、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他西行取经,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总结提纲(华东师大)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总结提纲(华东师大)

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1、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重新统一准备了条件。

2、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3、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统一的局面。

4、开凿大运河的原因:①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②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5、大运河的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长2000多米。

6、开凿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7、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亡。

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

8、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吏礼兵刑户工六部。

9、由隋代开创,经唐代完善的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清末,科举制被废除。

秦汉以来,官员的选拔主要选用推举的方式。

10、科举取士不重家世门第,取决与考试,意在抑制门阀,为广大庶族子弟的参政广开门路。

11、科举制的作用:①用人之权收归中央,②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③使胁迫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在位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

2、评价唐太宗(见教材)。

第三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1、690年,武氏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武氏临朝到代唐称帝的20余年统治,称为武周政治。

2、712年,唐玄宗即位,为稳定朝廷政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治措施,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经唐初近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到玄宗开元年间,赋役宽平,刑罚轻省,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唐代的边疆各族1、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边地民族慕风向化,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更显容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

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历史七(下)复习提纲
 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
 1、统一条件: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隋的建立和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3、大运河的开凿:
 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长2000多千米,沟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长江、淮水、钱塘江)。

 作用: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4、隋的覆灭: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如营建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等,劳役、兵役扰的天下骚动,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大起义和隋朝的灭亡。

 5、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都城长安。

 6、隋唐政治新格局:
 ①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

华东师大历史七下期末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历史七下期末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历史七下期末复习隋朝1.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

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标志、意义。

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暴政的表现。

2.隋朝大运河修建的根本条件、目的(政治、经济),评价隋朝大运河3.大运河示意图(北、中、南三个点、四段河道、五条河流)问:长江连通哪两段河段?唐朝1.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表现。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说明唐太宗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唐太宗怎样的意识?2.武则天称帝的时间,历史地位,称帝的原因(主观、客观),统治措施,武周统治的作用3.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问: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者的相同的统治措施是?4.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隋唐政治制度1.唐代中央行政制度是?三省是哪些,各自的职责是?有哪六部,六部受哪一个部门管理?2.科举制是一种选官制度,其开始于什么时候?其含义是?科目包括哪两科?科举制实施有何意义?唐朝的民族关系1.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密切的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有哪些?2.民族关系的特点是?民族政策的特点有?唐代的民族政策是?唐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3.吐蕃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建立的政权?7世纪,谁统一青藏高原?定都哪里?吐蕃政权的统治者的称号是什么?4.P 20 这幅画的名称是?作者是?请用一句话概括上图的内容。

5.请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请你举出汉藏两族友好的历史见证物。

唐朝的对外关系1.请简述长安城的布局情况及特点?长安城的地位是什么?2.请举出唐朝与外国进行交流的例子。

3.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的人物是?他出发的时间是?主要成就是什么?4.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他的成就是什么?鉴真东渡日本传播文化的这段时期被成为?5.遣唐使的组成人员成分有哪些?6.请说以上三者他们的历史作用?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1.辽的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统治措施?2.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治措施?3.辽与北宋之间在1004年发生澶州之战,第二年签订的和议是什么?这个和议的意义是?4.西夏的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5.辽、北宋、西夏三者形成什么样的政治格局?6.金的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金在1125年灭哪一政权?1127年灭哪一政权?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指的是哪一事件?“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哪一政权?7.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8.绍兴和议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签订的和议?简述其影响和和议的内容。

华师附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华师附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科学案序号初一年级班教师晏成江学生华师附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年号开皇,杨坚就是。

2、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意义:①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②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隋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出现了盛世,称为。

二、隋朝大运河☆☆☆1、目的:。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凿,。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邗沟、。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8、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②政治上:(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三、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与灭亡原因相同)第2一、唐朝的建立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2、618年称帝,建立唐朝,都,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1、继唐高祖之后,通过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年号。

李世民就是。

2.治国思想:(“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力量的强大,明白统治者不能过分压榨浓民,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3.统治措施:①;②。

③。

④;著名的谏臣是:。

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

人称他们是。

3.繁荣景象: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历史七(下)复习提纲※政治※※文学艺术※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一、隋朝的重建与统一1、统一条件(背景):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建立时间: 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统一时间: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3、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一目(的)二(作)用三点四段五河流)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长2000多千米,分为四河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了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消极后果: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4、隋的覆灭: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暴政具体表现:如营建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等, 618年隋朝灭亡。

5、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都城长安。

6、隋唐政治新格局:①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是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

②科举制:隋唐以前、秦汉以来,官员的选拔采用“推举”的方式内容: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特点: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目的:抑制门阀,为大批庶族人才参政广开门路。

隋代(隋文帝)开创,唐代完善,清末废除。

作用:科举制实行后,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官员任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皇位,改年号为贞观,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

二、贞观之治:1、治国措施:1、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君臣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

作用: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下册历史华东师大办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华东师大办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一、填空题:1、杨坚建立隋朝,定都--------- 。

-------年,隋朝重新统一南北。

2、隋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开通隋朝大运河,它以-------为中心,北达------(今北京),南至------,全长------千里[注意课本第4页的地图]。

它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引发起义。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史称“---------。

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4-----------由隋朝开创,经唐、宋完善的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

5、武则天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她20余年的统治称为“-------------- ”。

6、“唐三彩”是-------代新创的釉彩陶,以------、---------、-------为主色。

7、唐朝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称为--------州”。

8、----------是藏族祖先,---------和-----------的联姻,加强了汉藏的联系。

9、唐玄宗时,派-----------东渡日本。

唐朝高僧玄奘著有《-------------》,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的重要书籍。

10、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年)。

----------------------------五个朝代,合称五代。

11、------------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

12、----------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将领,-------------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13、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移。

14、我国--------------时期交子< /U>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的纸币是会子。

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

(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开元盛世”(七下P10)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②整顿吏治③重视农业生产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二、知识归纳1、比较秦朝和隋朝:三、系统总结3、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你对哪位皇帝评分最高?答:他们的共同点:(1)富有才干;(2)英武果断;(3)勇于创新。

不同点:(1)秦始皇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

(2)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之功,但耗用民力过度给社会带来危害,好在尚能悬崖勒马。

(3)唐太宗则统治开明、宽容一些,能虚心地纳谏,容易听进意见,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主张“华夷一家”,尤为可嘉。

4、复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用史实证明此论断:答:(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开始了大陆与台湾的大规模交往。

(2)隋朝:朱宽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琉球)(3)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4)清朝: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康熙时,台湾归于清朝版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5、比较秦汉与隋唐的官员选拔方式,列举它们的不同点,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推举与考试,哪种方式更容易得到人才?更能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答:秦汉与隋唐官员选拔方式的不同点:秦汉时期是推举,隋唐时期是考试。

推举往往要对被推举者长期观察或考核,如果推举人大公无私,严格遵照推举标准,认真考核人士,那么,推举方式确能获得贤能之士。

反之,如果推举人徇私舞弊,不严守选举标准,那么推举方式就容易产生弊端。

考试方式看重选拔者的学识,学识能力的考核,可以制订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可以建立考试制度,更能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

但是。

如果考试内容不切实际或考核评判标准过于死板,那么,即便做到公开、公平,也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

华东师范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华东师范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华东师范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1、武周政治:1称帝条件:①高宗体弱多病,为武则天代为视政提供了机会。

②主观上,武则天个人具备政治才能。

2称帝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3统治措施:①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信佛教。

②继续推行贞观以来的基本国策:1、坚持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保卫边防安全。

2、重视农业和水利建设。

3、大力推行并发展科举制。

4、善于纳谏和破格用人。

4、意义:“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开元盛世1、唐玄宗生平:生于685年,卒于762年,712年即位,在位期间,先后用了三个年号:先天712、开元713—741、天宝742—755。

2、统治措施:前期: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明君,会做皇帝后期:怠于政事,淫于酒色,信用小人。

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天宝危机,安史之乱。

昏君,不会做皇帝元朝的统一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建立1铁木真:1162—1227,统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各部推举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1227年他在攻灭西夏的前夕病死,其子孙继续向西向南扩张,兵锋最远到达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他被毛泽东喻为“一代天骄。

”2元朝的建立和统一①1270年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

②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大元” ③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④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⑤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流亡政权,统一了全国。

3文天祥抗元:①抗元的正义性:反对蒙古的掠夺和虐杀,是正义的。

②元朝统一的进步性: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③文天祥的精神: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和高风亮节等,值得继承和发扬。

二、元朝的民族政策1、政策: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不同的等级。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5、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

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

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6、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7、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

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8、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10、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11、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

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12、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13、火药用于制造武器,始于唐朝末年;司南制成于战国时期,指南针制成于唐朝,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14、词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起了晚唐。

宋朝时,词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词作。

七年级历史下册_复习提纲_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_复习提纲_华东师大版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1、统一条件:南北经济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2、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3、大运河的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长2000多千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作用: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巩固了统一。

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

4、隋的覆灭:隋炀帝的暴政。

5、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都城长安。

6、隋唐政治新格局:①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是吏礼兵刑户工,吏属于尚书省②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隋开创,唐完善,清末废除。

科举制实行后,用人权收归中央,扩大了统治基础;威胁中央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皇位,改年号为贞观,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

2、贞观之治:原因: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知人善任,虚心纳谏;③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对外开放交流。

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意义: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1、武周政治:①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历史上称她统治时期为“武周政治”。

②统治措施:①残酷诛杀反对她的人;②继承唐初的制度;③推行科举制;④任用贤人。

③意义:“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开元盛世:①唐玄宗李隆基,先后用了三个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②唐玄宗前期,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唐朝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明君,会做皇帝)。

③唐玄宗统治后期:怠于政事,淫于酒色。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2课 科学技术(下)复习提纲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2课 科学技术(下)复习提纲

历史-资料-打印版
22课科学技术(下)复习提纲
1、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了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世界闻名。

2、明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堪称我国传统农学的集大成之作,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知识。

3、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写《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生产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赵州桥: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的中心为明清皇宫所在地——宫城,也称紫禁城,即今故宫。

元明清三朝都城都在北京。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从一定程度上说,复习七年级历史知识的质量对学生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希望你们喜欢。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一)唐代的边疆各族(1)唐代的边疆各族1、边疆民族:回鹘、南诏、吐蕃、契丹、突厥等2、民族关系:民族和睦,关系密切3、民族政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4、民族制度:设立羁縻州。

(唐朝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制度,长官都由当地人担任,可以世袭,政府一般不过问其内部事务。

这种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称为羁縻州。

)它的建立体现了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

(2)文成公主入藏1、吐蕃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

七世纪,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君主),统一了青藏高原,建都逻些(今拉萨)。

2、641年,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唐高宗时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3、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发展藏族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二)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一、唐都长安1、布局及功能:宫城、皇城、外郭城宫城: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皇城: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外郭城:是居住区(坊)和商业区(市),长安城的坊和市是分开的。

2、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还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二、玄奘西行1、生平:唐太宗时期人,原名陈祎,玄奘是他的法号。

2、西行目的:求取佛经3、成就:取回佛经,撰写成《大唐西域记》三、中日交往(1)、鉴真东渡1、生平:(688-763),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2、目的:传播佛学3、东渡概况::六次东渡,被尊为律宗初祖,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4、意义: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2)、遣唐使:概念:日本对赴唐使者的称呼。

作用:对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功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大历史七年级下复习提纲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1、统一条件:南北经济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2、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3、大运河的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长2000多千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作用: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巩固了统一。

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

4、隋的覆灭:隋炀帝的暴政。

5、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都城长安。

6、隋唐政治新格局:①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是吏礼兵刑户工,吏属于尚书省②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隋开创,唐完善,清末废除。

科举制实行后,用人权收归中央,扩大了统治基础;威胁中央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皇位,改年号为贞观,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

2、贞观之治:(1)、原因: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知人善任,虚心纳谏③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对外开放交流。

(2)、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3)、意义: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1、武周政治:(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历史上称她统治时期为“武周政治”。

(2)统治措施:1残酷诛杀反对她的人2继承唐初的制度3推行科举制4任用贤人(3)、意义:“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开元盛世(1)、唐玄宗李隆基先后用了三个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2)、前期: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唐朝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明君,会做皇帝)。

后期:怠于政事,淫于酒色。

唐朝由盛转衰,天宝危机,安史之乱。

(昏君,不会做皇帝)第四课唐代的边疆各族(1)唐代的边疆各族1、边疆民族:回鹘、南诏、吐蕃、契丹、突厥等。

民族关系:民族和睦,关系密切2、民族政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3、民族制度:设立羁縻州。

它的建立体现了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

(2)文成公主入藏1、吐蕃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

七世纪,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君主),统一了青藏高原,建都逻些(今拉萨)。

2、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高宗时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3、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联系,促进了藏族经济发展。

第五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一、唐都长安1、布局及功能:宫城、皇城、外郭城宫城: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皇城: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外郭城:是居住区(坊)和商业区(市),长安城的坊和市是分开的。

2、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还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二、玄奘西行1、生平:唐太宗时期人2、西行目的:求取佛经3、成就:取回佛经,撰写成《大唐西域记》三、中日交往(1)、鉴真东渡1、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目的:传播佛学,六次东渡,被尊为律宗初祖,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4、意义: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2)、遣唐使:日本对赴唐使者的称呼。

作用:对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功绩。

第七课辽、宋、西夏、金并立1、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

2、北宋:①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北宋。

②统治措施;限制武将权力。

转向文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地方分裂因素,加强中央集权,如杯酒释兵权。

③宋与辽的和战:1005年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双方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友好关系。

④宋与西夏的和战:1044年宋夏和议,此后宋、辽、西夏形成三角鼎立,时战时和的复杂政治格局。

3、南宋建立和岳飞抗金①岳飞抗金:正义性,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郾城大捷②绍兴和议:1141年,南宋和金订立,此后南北对峙;北方经济恢复,南方经济发展。

第八课经济重心的南移3、经济重心南移过程(1)东汉末到东晋初(2)唐中叶到五代(3)北宋末到南宋初。

南宋初期经济重心南移形成定局。

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等 第九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宋代城市的特点:突破坊、市界限,突破时间限制,出现“鬼市”(夜市)二、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北宋开封的城市风貌,是当时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长三、市民娱乐活动三、市民娱乐活动的发展1、市民文化生活趋势:商业化、通俗化、大众化 2、娱乐中心:瓦舍(瓦肆)勾栏 第十课 元朝的统一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建立(1)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年被推举做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1227年灭西夏前夕病死,其子孙继续向西向南扩张,最远到达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他被毛泽东喻为“一代天骄。

”(2)元朝的建立和统一①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②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③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流亡政权,统一了全国。

元朝统一的进步性: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文天祥抗元:抗元是正义的。

文天祥的精神: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和高风亮节等,值得继承和发扬。

二、元朝的民族政策: 民族分化政策。

目的:为了维护蒙古特权,强化统治。

三、元朝的制度1、经济:改革蒙古旧制,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2、政治:①中央:设立中书省,同时管理大都及周围地区②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③西藏是特别行政区,由宣政院管理,从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④元朝后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四、元朝的对外交往①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同时是世界性的商业大都市 ②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③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第12课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一、明朝1、明太祖朱元璋: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罢中书,废宰相,设殿阁大学士2、明成祖朱棣:设内阁,使明朝皇权空前强化。

二、清朝:康熙―――南书房。

雍正―――军机处三、文字狱:从朱元璋开始,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严重。

第13课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一、戚继光抗倭:1、倭寇:日本的武士,从元朝末年开始骚扰中国东南沿海,明朝嘉靖年间最严重。

2、戚继光抗击倭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家军”3、评价: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抗倭线路:山东浙江福建广东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历史上的台湾:①三国时: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②隋朝:隋炀帝派朱宽率船队到达流求③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2、西方入侵:17世纪20年代荷兰、西班牙侵入台湾,1642年荷兰独占台湾 3、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以“大明招讨大将军”名义接受荷兰投降,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统治。

三、雅克萨之战: 1、沙俄入侵 2、1685年、1686年康熙帝两次用兵雅克萨3、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条约是两国政府都承认的平等条约,从此中俄东段边境保持了长期的和平。

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一、盛世疆域1、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2、疆域四至:北至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钓鱼岛、赤尾屿;南及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西越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

二、对西藏的统治1、历史上的西藏①、唐朝时称吐蕃,文成公主入藏②、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③、明朝设乌斯藏都指挥司2、清朝对西藏的管理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平定叛乱③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作用:有利于西藏的安定和清朝的统一。

)三、对蒙古的统治:康雍乾三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四、对新疆的统治1、历史上的新疆汉:张骞出使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班超出使西域,东汉重建西域都护。

2、清朝:乾隆时平定回部(维吾尔族)大小和卓木叛乱,天山南北合称“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五、对云、贵地区的统治:“改土归流”(雍正时实行,改封国制为郡县制,变世袭制为任命制。

乾隆时,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改土归流)作用:消除土司割据状态,巩固统一。

15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郑和下西洋2、外国贡使制度:外国贡使制度是明朝与外国贸易的主要形式,明中叶以后衰落。

3、传教士来华:①目的:在中国传教②概况: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明末清初,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华 ③著名传教士:(1)利马窦:意大利人,是最早来华传教士之一,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2)汤若望:德国人,制定《大清时宪历》16课 闭关锁国 一、闭关锁国的过程闭关概念:指的是清政府限制对外交往、贸易的政策。

闭关的过程: (1)明朝限制通商海禁松弛 海禁 开禁(2)清朝从海禁到“闭关”海禁 四海关 闭关二、闭关原因①、自卫的产物②、自然经济是根源——根本原因 ③、自大心理的反映 三、闭关的影响:①、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②最大程度上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18课 思想文化19课文学艺术(上)一、唐诗:李白――诗仙,浪漫主义。

杜甫――诗圣,现实主义(诗被称为“诗史”) 王维――宁静活淡,田园诗人。

白居易――通俗易懂。

二、宋词:北宋:柳永,李清照――婉约派;苏轼――豪放派,南宋辛弃疾――豪放派。

三、元曲:关汉卿――《窦娥冤》洪武后:渐松弛 郑和下西洋为高潮洪武时:严禁与外洋番人贸嘉靖时:厉行海禁万历时:始开海禁 允许海外贸易台湾统一: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乾隆中期,实行闭关仅留广州通商清朝初期: 隔离抗清武装 内迁沿海居民四、明清小说:<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元末明初,以农民起义为背景的小说。

<西游记>明,吴承恩,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清,曹雪芹,代表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20课文学艺术(下)一、书法1、唐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2、宋代行书:苏轼、黄庭坚、米芾等3、元:赵孟頫擅长各体书法二、绘画 1、初唐阎立本将传统人物画推向新的高峰。

2、盛唐的吴道子进一步提高了线条造型的表现力,“吴带当风”,后人称他为“画圣”。

3、宋代山水画、花鸟画成就突出。

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

4、文人画:北宋苏轼对文人画的勃兴起了重要作用,元代经赵孟頫提倡,文人画成为画坛主流。

5、明代绘画最富创意的是泼墨大写意花卉画。

三、雕塑:隋唐以来逐渐与世俗生活贴近。

宋代以后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多。

21课科学技术(上)1、印刷术: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中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