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6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8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汇编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结构】知识点一、1929 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
2.概况(1)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
(2)表现: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剧增。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深远。
3.胡佛政府的应对(1)对策①前期: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大幅度提高关税。
②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投资。
(2) 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生活困苦,竞选总统连任失败。
4.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5.影响(1)社会危机加深:这场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国际关系恶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加强殖民掠夺: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4)“自由放任”失败: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不断恶化,社会矛盾尖锐。
知识点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胡佛的失败: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2)人民的呼声: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能够迅速摆脱经济危机。
(3)罗斯福的当选:1933年,罗斯福誓言实行新政,赢得选民的信任,成功当选。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业:颁布《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PPT课件1 人民版高中历史
探究活动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哪些新特点?
① “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② “新”在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 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③ “新”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 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945年-至今)
战
大国。70年代,欧美国家遭受石油危机打击, 经济发展受阻,联邦德国却顺利地渡过了这场 50年代联邦德国的汽车 危机。
工厂
思考:
1、二战后联邦德国推行什么经济模式?
2、该模式有何特征?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
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社会市场经济。 2、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 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资本生活。 3、 内因 :
•
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
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
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
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
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
•
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目和 “二战后英国\ 法国的经济模式”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一、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思考: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有了哪些新发展?
美
国 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
--生产关系新调整
主
义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2.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特产。
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
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3.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A.“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B.“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C.“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4.它“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
“它”是指( )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5.“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
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新思想的萌发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6.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
这说明(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7.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 辛亥革命》(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二辛亥革命》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A.1909年B.1911年C.1912年D.1913年2、下列哪位人物是领导辛亥革命的关键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A. 袁世凯B. 孙中山C. 蒋介石D. 宋教仁3、以下哪位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张謇4、下列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C.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D. 改变了世界的格局5、题干:辛亥革命爆发后,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A. 《辛丑条约》签订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C. 清帝退位D. 辛亥革命成功6、题干: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的主要依据是: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临时大总统选举法》C. 《中华民国宪法》D. 《南京临时政府组织大纲》7、下列哪项是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诱因?A、清政府在戊戌变法后颁布的新政措施B、广州起义的失败和清廷的镇压C、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D、黄花岗起义的影响及各地反清斗争高涨8、孙中山在北方的政治代言人是?A、黄兴B、章太炎C、蔡元培D、段祺瑞9、题干: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 转移北洋军军权B. 官兵哗变,新军士兵失去军饷C. 黄兴等革命党人刺杀清帝D. 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0、题干:以下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打破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C.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D. 导致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胜利1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下列哪位人物担任了军政府都督?A. 蔡锷B. 黄兴C. 宋教仁D. 谭人凤1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表述错误的是:A. 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 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D. 使中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束缚13、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哪一年?A、1905年B、1911年C、1913年D、1919年14、辛亥革命是哪一派别领导的?A、洋务派B、维新派C、同盟会D、国民党15、【题目】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第3课 罗马人的法律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第3课罗马人的法律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课程标准]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背景:早期的罗马国家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________并随意曲解法律,欺压平民;平民为争取自己的权利,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
2.颁布:公元前________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3.特征:是以往________的汇编,保留了古老习俗和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法规。
4.影响:是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__________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二、从治“公民”到治“万民”1.公民法(1)时间范围:公元前________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2)特点:专门适用于________的法律;注重形式,程序繁琐;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2.万民法(1)背景:随着罗马__________,各种新的矛盾日益凸显,原有的公民法就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了。
(2)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在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3)实质: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3.自然法(1)含义: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________。
(2)观点: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______________,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3)意义:标志着罗马法学的__________。
三、罗马法的影响1.维系了罗马的持久统治:在共和国时期,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________积极性;在帝国时期,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机动的实用性,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__________,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六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堂知识巩固】
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
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
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
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2)国家过度干预经济,国家财政支出过大,企 业对市场的自主适应力差,缺乏活力。
二、建立“福利国家”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 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②》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1)积极作用: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 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的作 用。
二、建立“福利国家”
5.评价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 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 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2)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 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3)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 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4)作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 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3.【名师指津】 教材P15思考点 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
提示:组织政党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但中国政权掌 握在旧势力手中,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4.【概念阐释】 “军政”“训政”“宪政” (1)军政由军队暂时管理国家,作为训政预备期,进行民主启蒙、机 构建设之类的工作。 (2)训政指孙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施行约法, 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 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 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3)宪政:就是宪法政治,是指依据宪法的民主设计而形成的社会政 治治理状态,是“民治”和“宪治”的结合与统一。
④挫折:“文化大革命”十年。
⑤恢复、完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恢 复。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建设取得许多重要进展。
(3)意义 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
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②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__治__文__明__的重要载体。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历程 ①正式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
②内容: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 一切_劳__苦__民_众__。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 人民委员会主席。
③意义: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抗日战争时期 (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日民__主_根__据__地_逐步 扩大。初期的根据地有_陕__甘_宁__、_晋_察__冀__、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 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根据地。 (2)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①措施:设立_边__区__政_府__,作为民国地方政府,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需要。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_抗__日__民_主__制__度__,边区政府委员由 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根据“_三__三__制_”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②评价: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_抗__日__民_族__统__一__战_线___,加强了抗日民主
高中历史必修2第6单元第3课
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50至70年代经 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罗斯福新政开创
比尔· 克林顿
1946年8月19日出生于美国阿肯 克林顿在他的任期内, 色州霍普市一个小店主家庭。法 美国经济取得了持续112个 学博士学位。妻子是同班同学希 月的增长,克林顿倡导“介 拉里。 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福 1976 年,当选阿肯色州司法部长。 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试图把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 1979年,他就任阿肯色州第40任 有机结合起来,从增加公共 州长。时年仅32岁,被新闻界称 投资、减少财政赤字等方面 为“孩子州长”。 着手,实施根本性的变革。 1992年11月3日,他在大选中以 压倒性优势获胜,击败布什,当 选美国第42任总统。
1.形成
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治经济, 建立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
2.特征
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 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3.内容
(1)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作用 (2)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欧洲第一,世界 第三,欧洲经济 的火车头。
肯尼迪 约翰逊 里根 尼克松 克林顿 (1961-1963 年) ( 1963-1969 ) ( 1981-1989 ) 福特 艾森豪威尔 ( 1993-2001 ) ) 卡特 杜鲁门 ( 1969-1974
( 1945-1953 ) (1974-1977 ) (1953-1961 ) ( 1977-1981 )
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1.20世纪60年代,建设“伟大社会”成为 美国约翰逊任内的施政目标。然而“伟大社 会”并不“伟大”。下列内容可以佐证这一 观点的是 ①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②出现高赤字、高国债、高通胀现象 ③美国经济陷入“滞涨”困境 ④仍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 的两极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掌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及作用。
2.掌握福利国家的特点,正确评价福利国家。
3.掌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认识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背景(1)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深刻教训。
(2)受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2.特点大垄断集团和国家政权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3.作用(1)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和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期”。
[概念辨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
它的出现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福利国家”的出现1.前提在二战后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2.特点(1)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2)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住房和教育保障等。
3.实质“福利国家”制度是由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4.评价在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
[思维点拨]正确认识“福利国家”的作用(1)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稳定了社会秩序。
(2)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负担过重。
(3)给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引起中产阶级普遍不满,造成科技人才外流。
(4)高福利、高补贴助长惰性,滋长依赖情绪,降低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1.原因:新科技革命促进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常考点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常考点单选题1、下列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的表述,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亚非各国合作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肃清了”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形成是在新时期,排除C项;“一带一路”的国家并不是都是周边国家,排除D项。
故选B项。
2、1946年英国通过了《国民健康服务法案》,该法案的基本原则是:为所需者提供免费医疗。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屡经修改,规定某些医疗项目实行收费服务,不过基本的医护费用仍然由国家负担,这个原则并没有改变。
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A.采取立法手段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B.基本医疗费用并未加大国家财政负担C.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府调整统治政策D.政府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答案:C解析:英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修改,是由于7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国家的财政负担,C项正确;采取立法手段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能反映出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基本医疗费用并未加大国家财政负担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英国政府是迫于形势而改变医疗服务体系,排除D项。
故选C项。
3、下表为1962- 1993 年日本基尼系数(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
对其解读合理的是(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2- -0.3 表示比较平均;03- -0.4 表示合理;04- -o.5 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A.80年代中后期泡沫经济未影响收入差距B.国家干预经济一定程度抑制了分配不平等C.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日本收入差距在扩大D.福利政策的调整实现了收入的平均分配答案:B解析:80年代中后期再次分配相对于初次分配的改善度在不断提高,说明虽然80年代后期日本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但包括社会保障、税收在内的再分配政策对初次分配不平等化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从而将日本国民实际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B项正确;80年代中后期泡沫经济使日本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排除A项;1962年-1972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实现了相对低位的基尼系数值,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排除C项;“实现了收入的平均分配”表述错误,排除D项。
2021高考历史调研大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作业:2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二十八)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D )A.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C.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进行的D.a理论在1980年后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出现“滞胀”危机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危机,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失效,于是自由主义被提出并用来指导国家经济的发展,故选D。
根据曲线图判断,a理论是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A项错误;根据曲线图判断,b理论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它反对自由放任,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在1933年开始,曲线图所示b理论的开始时间是1936年,C项错误。
2.下表反映了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削减的部分内容及金额(单位:10亿美元)。
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 D )内容1982财年1983财年1984财年医疗、社会保险 3.5 4.8 5.9医疗、住房补贴1 1.2 1.7其他项目21.829.735.3A.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B.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C.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D.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解析:美国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表明美国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故选D。
自由放任政策是罗斯福新政前美国实行的经济政策,A项错误;美国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不是为加强宏观调控,而是减少国家的干预,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发展高新技术,C项错误。
3.“特别是从1996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
”材料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D )A.国家干预的加强B.混合经济的完善C.第三产业的兴起D.信息技术的推动解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变化,是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选D。
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
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XXX的统治第11课:辽XXX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XXX的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XXX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XXX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XXX的诞生第22课:XXX的统治和XXX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这个体系的特点以及它对殖民地和母国的影响。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四种版本同一课内容的比较研究——以必修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为例
① 单 元 引 导
人教版
中 外 历 史大 事 年 表 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 对照表 附录三历史 学习推荐网站 ⑤后 记
一
附录
内 容 概要、 学习 建议 ② 课 文
:
专 题史 ; 先中国史, 后 世 界 史
⑦文 中 阅 读 框 ⑧ 知 识 链 接
① 课 文 l 导: 1 人 语 ②子目 标 题 ③正 文 ④ 图 ⑤ 链 接 阅 读 ⑥书眉图 ⑦ 要 点回 顾
较
资本主义的新变 化” 一课课文结构 的比较 。 表2 .四种版本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 文结构 的比较
版本 文中 文后
人 教 版 必 修 二[ ]
受西方国家先进教 育理论 的影响 , 鉴于我 国落后 的教 育现状 , 二十 世纪初 , 我国基础教育进 行新课 程改 革 , 即全国第八 次课 改。高 中历史 学科也同步进行了新课 改 。高 中历史新课 改 的一个重 要表 现就是 教材
岳麓版
① 导 读 ②目 录
③ 单 元 ④ 中 外 历 史 大 事 年 表
①开篇结语 ②目 录 ③ 单 元 ④ 探 究活 动 课
① 单 元 g 『 导
内 容概要 中外通史顺序 ② 课文 同 步 进 行
:
专 题 史 ; 按
大 象 版
⑤附 录
附录 一部分词汇中 英文 对照表 附录二推荐书目和网站
人 民 版 必 修 二[ ]
①自 我 测 评 ② 材料 阅 读 与 思 考
版 本
模 块 结 构 ① 前 言 ②目 录 ③ 单 元 ④附 录
单 元 ( 专 题 ) 结 构
编 写 体 例
岳 麓 版 必 修 二[ 。 ]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制度建设,这些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 度体系中分别处于怎样的地位?保障的对象分别是谁?
(2)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选举政府委员 (3)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材料: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 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 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思 考:抗日根据地为何采取“三三制”的政权模式?
◎五色旗
早期民国政府时期
1913年10月,袁任正式大总 统。 1913年11月4日,解 散国民党。1914年1 月10日,解散国会
1914年5月1日,废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1915年12月11日,参 议院开会,全部拥护 “君主制”
(袁世凯亲信梁士诒)收买各方, 组织各种请愿团,如京师请愿团、教 育1“9会1(5年请中8愿国月团,人美、)国妇大人女多古请数德 愿之人团民、智乞识丐不代甚表高尚” 请筹诺 袁“发 世安愿(表 凯会团中《 同的、国共时各人和组人与织省)力君“请无车主筹愿研夫论安究团》代。政一表治起请之,愿能同团力时…”向…参和 政会“”院(,投辛鼓递亥吹请君革主愿命制书),由掀专起制一了变请而愿为实共行和君, 主此制诚的太风骤潮之。举动,难望有良好的结 果……中国—如—用李君侃主等制《,中较国共近和代制史为》宜”
全优指导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6-3 当代资本主义
一
二
三
四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 统管经济,并直接投资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 各主要经济部门。 2.主要表现 (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 生产。 (2)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一
Hale Waihona Puke 二三四自主思考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何 启示? 提示: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国家干预要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民生工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科技、 教育;积极融入全球化。
一
二
三
四
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英国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信奉凯恩斯主义,实施国家干预政策,采用 经济政策进行调控,形成一种混合市场经济。 (2)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改行货币主义政策, 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 (3)20世纪90年代,英国由以前的国家过多干预向经济自由主义转 变,“多市场、少政府”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方 法 点 拨 1.学习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认识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不等于国有经济;了解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 体表现 2.学习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全面掌握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 的经济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及其效果;理 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万能的良药 3.学习美国的 “新经济”,理解美国 “新经济” 的含义、表现和认识 4.学习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了解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及日本经济 政策的调整及效果; 认识虽然经济发展模 式不同,但政府干预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 的共同之处
[精品]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8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2017·云南昭通市期末)近现代西方的经济政策和理论经历了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混合经济的重大变革。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D )A.实质是生产技术进步的表现B.实质是生产方式变化的表现C.实质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自由主义政策强调市场的作用;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的作用;混合经济强调市场与政府的共同作用,由此可知,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故D项正确。
故选D。
2.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能够走向繁荣的“新经济时代”,主要是因为( C )A.奉行凯恩斯主义B.受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影响C.扶持高新技术产业D.实行自由主义【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的新经济主要是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故正确答案为C。
3.(2017·临汾)阅读分析下图,判断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美国( D )A.通货膨胀率B.经济增长率C.财政赤字率D.失业率【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依据图表信息及所学可知,受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和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30年代之初美国出现了失业率的激增和居高不下,1933年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调整工农业生产和实行“以工代赈”措施,美国经济复苏和发展,尽管受1937年经济危机余波的影响,失业率有所波动但整体大幅度下降,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失业率为最低,故选D。
经济危机爆发后,工农业产品滞销,物价暴跌而非通胀上扬,故A项错误;B、C两项应与图表曲线相反,故排除。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国采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该国是( B )A.英国B.联邦德国C.法国D.苏联【解析】题干信息“西欧经济”排除D,英国二战后是混合市场经济,法国是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是社会市场经济,故本题答案为B。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一
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
统府,取代国民政府,国民党以此为
其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国民党
1948年,在解放战 争快接近尾声,国民
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 党提出“行宪”。
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二、培育共和政体
思考4:以上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共在什么时期什么地区建立的什么政权? 图1:土地革命时期在各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 图2:全面抗战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的边区政府 图3: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建立的行政区
“因人设法”
材料: 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 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 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职赋权予不了明 相当的行政权, 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 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 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政争不断,政局动荡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政党政治的尝试
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 权的形式。广义包括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纲和主 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
历程:①1912 年宋教仁改组 国民党
②1913 年“宋 案”
④二次革命后,袁世 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 国会,政党政治名存 实亡。
——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 材料二:民初的政党政治实践之所以会失败……政党自身的严重畸形化,各党派 间无休止的激烈竞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基础的薄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深蒂固 以及由于国民民主意识的淡薄与参政能力的低下而造成的民众支持力的不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2017·云南昭通市期末)近现代西方的经济政策和理论经历了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混合经济的重大变革。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D )A.实质是生产技术进步的表现B.实质是生产方式变化的表现C.实质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自由主义政策强调市场的作用;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的作用;混合经济强调市场与政府的共同作用,由此可知,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故D项正确。
故选D。
2.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能够走向繁荣的“新经济时代”,主要是因为( C )A.奉行凯恩斯主义B.受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影响C.扶持高新技术产业D.实行自由主义【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的新经济主要是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故正确答案为C。
3.(2017·临汾)阅读分析下图,判断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美国( D )A.通货膨胀率B.经济增长率C.财政赤字率D.失业率【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依据图表信息及所学可知,受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和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30年代之初美国出现了失业率的激增和居高不下,1933年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调整工农业生产和实行“以工代赈”措施,美国经济复苏和发展,尽管受1937年经济危机余波的影响,失业率有所波动但整体大幅度下降,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失业率为最低,故选D。
经济危机爆发后,工农业产品滞销,物价暴跌而非通胀上扬,故A项错误;B、C 两项应与图表曲线相反,故排除。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国采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该国是( B )A.英国B.联邦德国C.法国D.苏联【解析】题干信息“西欧经济”排除D,英国二战后是混合市场经济,法国是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是社会市场经济,故本题答案为B。
5.(2016·浙江湖州期末)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某一国家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这一国家是( D )A.中国B.美国C.德国D.日本【解析】依据题干“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可知,反映的是政府的主导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政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因此材料中的国家是日本,故D项错误。
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6.(2016·湖北襄阳期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经济模式,即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发展这种模式最典型的国家是( B )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日本【解析】“多市场、少政府”的转变已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A项不符合题意;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法国推行的就是这一经济模式,故B项正确;德国以政府保障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又以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来保障市场,将市场的自由竞争与社会的公平相结合,主张个性自由、讲究效率和社会公正,C项不符合题意;日本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D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
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
……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
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二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
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意思?(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答案】(1)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
(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2)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原因:里根政府认为,对经济过度干预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
(答出“滞胀”亦可)成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持续增长。
(答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下降亦可)素能提升一、选择题1.(2017·南京)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 D )B.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C.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D.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解析】依据题干中“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可判断当时已经不再遵循自由放任的政策了,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削减社会福利是为了减少国家的干预,而不是加强宏观调控,故B项排除;材料中无发展高新技术的内容,故C项排除;美国政府削减社会福利表明美国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故D项正确。
2.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
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C )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③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 20%的补助”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故④正确。
同时这一措施,促进更多人开办旅馆业,从而为国家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①、②正确,材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无关。
3.(2016·温州十校联考)下图是某一年的《世界主要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最接近图中状况的年份是( B )A.1945年B.1956年C.1987年D.1992年【解析】二战后,德国分裂于1949年,A项错误;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等国家纷纷进行经济改革,经济得到恢复,图中显示这些国家经济有一定发展,同时美国和苏联经济都得到发展,处于领先的地位,B项正确;1987年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C项错误;1992年苏联已经解体,德国已统一,D项错误。
故答案为B项。
4.(2016·四川成都期末)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解析】从题干的表中可看出,二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导致第三产业的兴起,经济结构发生变动,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并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故A项正确;B、C、D对材料的错误理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A。
二、非选择题5.(2017·浙江嘉兴市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
当时国会并没有通过这一立法。
1937年10月12日,罗斯福再次提出,直到1938年6月14日,国会才通过这一立法。
这就是《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主要条款包括每周40小时工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未成年人。
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罗斯福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
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
——《世界通史系列》编委会编《美国的故事》材料二克林顿采取的是减少军事开支与对富人加税并行的政策,同时对高科技产业实施税收优惠,选择性地积极扶持高科技产业。
在财政支出方面,增加了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最终实现了美国科技与经济的全面发展。
……克林顿代表着美国人追忆的“好时光”,他在位八年,美国财政盈余2369亿美元,新增2400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降至30年最低。
——高连奎著《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根据以上二则材料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克林顿经济政策的共同点。
【答案】(1)措施:保护劳动权利;调节收入分配制度(写出完善税收制度也可),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写出建设社会保险制度也可)。
目的:缓和劳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力图早日摆脱危机。
(2)特点: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
原因: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等。
(3)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实行税务改革,调整社会阶层收入分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概括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一文字“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社会保险制度”“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目的”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的概括作答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文字“在位八年,美国财政盈余2369亿美元,新增2400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降至30年最低”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文字“减少军事开支与对富人加税………对高科技产业实施税收优惠……积极扶持高科技产业”“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