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试验四EDTA的配制和标定
100.09 VEDTA
mol L-1
七、思考题
p61 1、以CaCO3为基准物标定EDTA溶液时,加 入镁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2、以CaCO3为基准物,以钙指示剂为指示 剂标定EDTA溶液时,应控制溶液的酸度为多 少?为什么?怎样控制? 3、用移液管移取标准钙溶液25mL时,数据 记录上记录的标准钙溶液体积数应记为几位 有效数字?
八、下次试验
P58页
实验13 天然水硬度测定
实验4 EDTA标准溶液的配 制和标定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周少红
实验四:p56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 法。 2.掌握配位滴定的原理,了解配位滴 定的特点 。 3. 熟悉钙指示剂的使用。
二、实多种金属离子生成很稳定的络合 物,所以广泛用来滴定金属离子。EDTA 难溶于水,实验用的是它的二钠盐 (Na2EDTA)。
五、数据记录
项目
次数
Ⅰ
CaCO3称量
标定
质量m
(CaCO3 )/g
V ED TA终读数
/mL
VEDTA 初读数
/mL
VEDTA 净体积
/mL
cEDTA /mol•L-1
数据处理
cEDTA / mol•L-1
相对平均偏差 /%
ⅡⅢ
六、数据处理
cEDTA
mCaCO3
1000
25.00 250.0
标定EDTA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金属 Zn、ZnO、CaCO3等,为求标定与滴定条 件一致,可减少系统误差。本实验配制 的EDTA标准溶液,用来测定水硬,所以 选用CaCO3作为基准物。
二、实验原理
标定EDTA溶液用“钙指示剂”作为指示剂。
实验四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
8、 结论:苏丹Ⅲ染液与花生子叶细胞内圆形小颗发生了( 反应,这说明花生种子内含有(
)色
鉴定脂肪的实验中,用刀片将花生子叶削下 很薄的一片,放在载玻片上然后滴加1-2滴5 %乙醇,乙醇是脂溶性溶剂。可将花生细胞 中的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浸5分钟后,用吸 水纸将切片周围乙醇吸去,然后滴加0.2%苏 丹III染液(比0.1%浓度的效果更佳)。由于 油滴加大了折光率,与染液作用后就形成红 色透亮的油滴,效果很好。但是不易久放。
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 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 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 mL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 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 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 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 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 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 肪和蛋白质的实验的改进
一、原实验的不足 但原实验不但需要苹果、花生和鸡蛋三种比较难加工的实验材料,且 实验内容多,时间长,容易导致学生做实验很匆忙或者实验效果不理 想,从而打击学生的信心。并让学生没有时间去考虑实验是为了什么, 从实际上剥夺了学生的质疑权力,违背了我们设定实验的初衷。具体 不足如下: 1、需要水浴加热2分钟。如果教师不提前准备好热水加温过程更长。 2、没有对照实验,没有对照怎么能证明水浴加热后的砖红色沉淀就是 还原糖还原而成,为什么不可能是Cu(OH)2自身分解产生的呢? 3、脂肪鉴定实验中,显微镜的操作、子叶切片都需要很长时间。特别 是对于才进高中的学生而言,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熟练运用徒手切片 技术也不现实。 4、在学生对生物染色剂的染色特性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很难指出显微 镜下哪些黄色或红色的东西就是脂肪。
实验四预做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预做实验报告实验四数据通路的组成1实验目的和要求在JYS-4实验装置上模拟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过程, 打通“键盘”、“CPU”、“RAM”之间的数据通路, 掌握计算机的数据通路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实验设备JYS-4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装置及导线若干。
3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原理2)该实验实际是前三个实验的综合, 就是把JYS-4实验装置上的INPUT DEVICE(输入设备—键盘)、SWITCH UNIT(开关单元—控制器)、SIGNAL UNIT(信号单元—时钟)、STATE UNIT(时序单元)、ALU UNIT(算术逻辑单元—运算器)、MAIN MEM(主存储器—内存)、ADDRESS UNIT(地址单元)、BUS UNIT(总线单元)、W/R UNIT(写/读单元)、OUTPUT DEVICE(输出设备)等单元电路连接起来, 构成一个最基本的计算机系统, 以模拟计算机的实际工作过程。
电路构成也是运算器实验和存储器实验电路的综合, 如实验指导书图4-1。
3)实验步骤①接线前的准备、实验电路的接线程序参见实验一和实验三。
②从输入单元电路输入四个八位二进制数据, 并存入存储器单元(四个数据及四个存放数据的内存单元地址由各组定义, 但要求不能与其它组定义的数据相同)。
③从内存单元取出两组八位二进制分别送入DR1和DR2, 并进行四种不同的算术运算, 并把不同的算术运算的结果保存在存储器单元里(四种不同的算术运算及其结果的存放地址由各组自行规定)。
④再从内存单元里取出剩下的两个原始数据分别送入DR1和DR2, 并进行四种不同的逻辑运算, 并把不同的逻辑运算结果存入存储器单元里(要求同3)。
⑤分别从存储器单元读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结果, 并进行理论分析其正确性。
图4-1 JYS-4装置的数据通路组成原理数据通路实验数据记录表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数据通路实验数据记录表验证分析: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5注意事项实验中, LDDR1与CE、LDDR2与WE分别共用一个控制开关, 在上述两个实验分别做的时候, 这两个开关要么用于产生LDDR1和LDDR2(做运算器实验时)这两个控制信号, 要么用于产生CE和WE(做存储器实验时)这两个控制信号, 所以是不矛盾的。
实验四: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次数电压U/V电流I/A 发光情况电功率P/W1 2.522330.280.30.34正常较暗较亮0.560.751.02实验四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目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联系和区别。
【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额定电压2.5V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2.实验原理:UI P=3.实验步骤:(1)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调零,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依次为2.5V 、2V 和3V ,依次记下电压表示数U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分别将U 、I 记录在表格中;(3)观察并比较三次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和结论】 (1)当额实额实时,P P U U ==,灯泡正常发光; (2)当额实额实时,P P U U <<,灯泡发光较暗; (3)当额实额实时,PP U U >>,灯泡发光很亮; 【交流与讨论】 (跟测量电阻实验内容重复的在此略去)(1)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操作:移动滑片,观察电压表示数,当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时,小灯泡正常发光;(2)小灯泡的U -I 图像不是直线(或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电阻不同)的原因: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灯泡亮暗程度与实际功率关系:小灯泡的亮暗由小灯泡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4)实验中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的方式: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大小;(5)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异同点相同点:①实验电路相同;②实验方法相同,都是伏安法;③测量的物理量相同,都是测量电流和电压。
不同点:①实验原理不同,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IUR =,测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UI P =; ②实验数据处理方式不同,测电阻中,处理数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 差;而测电功率的实验中多次实验是寻找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电功率与灯泡亮 度之间关系。
实验四SP表分析(1)
实验四S-P表分析法(实验估计时间:120 分钟)1.1.1 背景知识现代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传授知识为辅因此, 学生的能力水平及其变化就成为学校考试所要测量的主要对象, 而对试卷中试题难度的操作则是达到测量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传统的考试及其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 对提高学校考试质量往往很难发挥作用。
例如, 对试卷的分析缺乏数量化方法, 科学依据不足而对实际从事教学的教师来说, 传统的统计方法过于繁杂, 其实用性受到限制此外, 有些教师片面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忽视对试卷试题质量的分析, 造成考试模式千篇一律, 考试质量长期停留在原有水平的局面。
为了提高学校考试的质量, 有必要引进即简便易行又直观可靠的试卷分析方法, 以不断改进现有的考试方法。
就一般教师对局限于班级规模或少数学生组织的小测验而言, S一P表是一常用、简便而直观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任课教师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提高试卷出题质量, 以更准确、更合适的反馈结果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该方法具体直观, 可以将分析结果列成图表, 使分析结果一目了然;其使用简单易懂, 不需复杂计算, 只要会四则运算即可;以其针对性, 可以重点突出某个试题或参试学生, 细致剖析各个方面的特殊问题;S一P表的种种特点使得它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极大的可应用性。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获取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修正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般在某章节或知识点结束时使用。
一般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多,学生情况复杂,很难以某种定量的数据表示。
S-P表分析法将复杂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和问题两个重要因素抽取出来,以图表的方式进行分析,具有直观、简便等优点,可以用S-P表分析法进行形成性评价。
1.1.2 实验目的(1)掌握教育信息的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项目反应模式的性质、意义。
(新)实验四循环伏安法测定亚铁氰化钾的电极反应过程
(新)实验四循环伏安法测定亚铁氰化钾的电极反应过程循环伏安法测定亚铁氰化钾的电极反应过程⼀、实验⽬的(1) 学习固体电极表⾯的处理⽅法; (2) 掌握循环伏安仪的使⽤技术;(3) 了解扫描速率和浓度对循环伏安图的影响⼆、实验原理铁氰化钾离⼦[Fe(CN)6]3--亚铁氰化钾离⼦[Fe(CN)6]4-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为[Fe(CN)6]3- + e -= [Fe(CN)6]4- φθ= 0.36V(vs.NHE) 电极电位与电极表⾯活度的Nernst ⽅程式为φ=φθ+ RT/Fln(C Ox /C Red )-0.20.00.20.40.60.8-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0.00010.00020.0003i pai pcI /m AE /V vs.Hg 2Cl 2/Hg,Cl-在⼀定扫描速率下,从起始电位(-0.20V)正向扫描到转折电位(0.80 V)期间,溶液中[Fe(CN)6]4-被氧化⽣成[Fe(CN)6]3-,产⽣氧化电流;当负向扫描从转折电位(0.80V)变到原起始电位(-0.20V)期间,在指⽰电极表⾯⽣成的[Fe(CN)6]3-被还原⽣成[Fe(CN)6]4-,产⽣还原电流。
为了使液相传质过程只受扩散控制,应在加⼊电解质和溶液处于静⽌下进⾏电解。
在0.1MNaCl 溶液中[Fe(CN) 6]4-]的扩散系数为0.63×10-5cm.s -1;电⼦转移速率⼤,为可逆体系(1MNaCl 溶液中,25℃时,标准反应速率常数为5.2×10-2cm·s -1)。
溶液中的溶解氧具有电活性,⽤通⼊惰性⽓体除去。
三、仪器与试剂MEC-16多功能电化学分析仪(配有电脑机打印机);玻碳圆盘电极(表⾯积0.025 cm 2)或铂柱电极;铂丝电极;饱和⽢汞电极;超声波清洗仪;电解池;氮⽓钢瓶。
容量瓶:250 mL 、100mL 各2个,25 mL 7个。
4实验四、静态路由
实验四、静态路由实验目的:理解什么是静态路由;熟悉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理解重要参数的意义及使用;理解如何查看路由表及简单的链路故障排查技巧。
实验知识要点:¾静态路由(static route):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
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
¾配置命令及参数:配置静态路由协议有两种方法:下一跳接口IP地址和出盏接口。
Router(config)#ip route network mask{address | interface }[distance]1.ip route :静态路由配置命令work:目标网络3.mask:目标网络掩码4.address:下一跳地址5.interface:本地出站接口6.distance:管理距离¾路由表:记录路由器可到达的网段和接口的对应关系。
¾查看路由表全局配置的模式下,在用show ip rout 这个命名查看路由表。
如(图4-1):(图4-1)在上面图中输出的信息首先显示路由条目各种类型的简写,如“C”为直连网络,“S”为静态路由。
以上带有下划线的路由为例,“S”表示这条路由是静态路由,手动配置的;“172.31.1.0”是目标网络;“[1/0]”是管理距离/度量值;“via 192.168.12.2”是指到达目的网络的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¾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 AD):用来表示路由的可信度,路由器可能从多种途径获得同一网络的路由,为了区别它们的可信度,用管理距离加以表示。
AD值越小说明路由的可靠程度越高。
不协议的默认管理距离,如(图4-2)所示:(图4-2)¾度量值(Metric):一个路由协议判别到达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的方法。
实验四_共集放大电路
实验四共集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习共集放大电路的测量与调整;2.学习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输入,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3.进一步加深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实验参考电路如图4.1 所示。
共集放大电路具有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输出动态范围大的特点。
与共射极放大电路不同,共集放大电路从发射极输出(因而称射极跟随器)。
图中电位器W 用来调整静态工作点。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类似于共射极放大电路,只要令R C=0 即可。
2.交流放大倍数估算对图 4.1 电路,由ΔU BE = r beΔI b(由输入回路得到),ΔU E = (R c // R L )ΔI E(由输出回路得到),以及ΔI E≈ΔI C = βΔI B,可得到电压放大倍数: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参见实验三4、放大器的动态指标测试放大器的动态指标有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 和最大不失真电压U OMAX 等。
本实验将介绍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 和最大不失真电压U OMAX 的测试方法。
1) 输入电阻的测量输入电阻R i的大小表示放大电路从信号源或前级放大电路获取电流的多少。
输入电阻越大,索取前级电流越小,对前级的影响就越小。
输入电阻的测量原理如图4-2 所示。
在信号源与放大电路之间串入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 ,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Us’和U i, 则输入电阻为电阻R 的值不宜取得过大,过大易引入干扰;但也不宜取得太小,太小易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最好取R与R i的阻值为同一数量级。
2) 输出电阻的测量输出电阻的大小表示电路带负载能力的大小。
输出电阻越小, 带负载能力越强。
其测量原理如图4-3所示。
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放大器输出电压:Uo --- R L=∞时的输出电压U OL --- 有R L时的输出电压则输出电阻可通过下式计算求得:为了测量值尽可能精确,最好取R L与R O的阻值为同一数量级。
有机化学实验四重结晶及过滤
实验四重结晶及过滤一.实验目的:1.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滤纸的折叠方法;3.了解重结晶时溶剂的选择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滤纸的折叠方法;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主要实验仪器:抽滤瓶布氏漏斗真空泵表面皿滤纸玻棒主要化学试剂:乙酰苯胺粗品活性碳四.实验装置图:图1.重结晶热过滤装置图2.抽滤装置五.实验原理:重结晶是利用固体混合物中目标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即随温度变化有明显差异,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度大,降低温度时溶解度小,从而能实现分离提纯;显然,如果:①杂质B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比目标物A大,则结晶次数和损失都可能减少;②目标物A对该溶剂在较低温度下的溶解度更小些,则结晶次数和损失也可能减少;③杂质B在混合物中的含量更少些,则结晶次数和损失也可能减少;如果混合物中的A和B有相同的物质量和相近的溶解度时就不能用重结晶方法分离;只要二者在溶解度上有明显的差别,分离就是可能的;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把固体有机物溶解在热的溶剂中使之饱和,冷却时由于溶解度降低,有机物又重新析出晶体;——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注意——重结晶只适宜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的提纯;从反应粗产物直接重结晶是不适宜的,必须先采取其他方法初步提纯,然后再重结晶提纯;六.实验内容及步骤:称取2克粗乙酰苯胺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入60毫升水、加热使微沸、若不能完全溶解,再分次加入少量水每次10毫升左右用玻棒搅拌,并使微沸2—3分钟,直到油状物质消失为止,若溶液有色,待其稍冷后降低10度左右,加入约0.2克活性炭,重新加热至微沸并不断搅拌;与此同时,准备好热滤装置和一扇形滤纸;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用烧杯收集,滤毕,将烧杯放在冷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析出;如果没有结晶析出,用玻棒搅动,促使结晶形成,借布氏漏斗用吸滤法过滤使结晶与母液分离,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一次,吸干后将产品移到滤纸上,置于表面皿上凉干或烘干称重,并将纯乙酰苯苯胺倒入指定回收瓶中;1.固体物质的溶解:原则上为减少目标物遗留在母液中造成的损失,在溶剂的沸腾温度下溶解混合物,并使之饱和;为此将混合物置于烧瓶中,滴加溶剂,加热到沸腾;不断滴加溶剂并保持微沸,直到混合物恰好溶解;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混合物中可能有不溶物,如为脱色加入的活性炭、纸纤维等,防止误加过多的溶剂;溶剂应尽可能不过量,但这样在热过滤时,会因冷却而在漏斗中出现结晶,引起很大的麻烦和损失;综合考虑,一般可比需要量多加20%甚至更多的溶剂;2.过滤:热溶液中若还含有不溶物,应在热水漏斗中趁热过滤;过滤使用凹槽滤纸溶液若有不应出现的颜色,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活性炭,沸煮5分钟左右脱色,然后趁热过滤3.结晶:将收集的热滤液静置缓缓冷却一般要几小时后才能完全,不要急冷滤液,因为这样形成的结晶会很细、表面积大、吸附的杂质多;有时晶体不易析出,则可用玻棒磨擦器壁或加入少量该溶质的结晶,不得已也可放置冰箱中促使晶体较快地析出;4.分离结晶:减压过滤分离滤液,得到结晶;七.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选择溶剂和溶剂的量;2.掌握好滤纸的折叠方法:3.控制好滤液的冷却时间和速度;4.活性炭绝对不能加到正在沸腾的溶液中,否则将造成暴沸现象;5.滤纸不应大于布氏漏斗的底面;6.停止抽滤时先将抽滤瓶与抽滤泵间连接的橡皮管拆开,或者将安全瓶上的活塞打开与大气相通,再关闭泵,防止水倒流入抽滤瓶内;八.实验相关内容:过滤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滤除溶液中的不溶物得到溶液,二是去除溶剂或溶液得到结晶;常用过滤方法有3种:①常压过滤:用内衬滤纸的锥形玻璃漏斗过滤,滤液靠自身的重力透过滤纸流下,实现分离;②减压过滤抽气过滤:用安装在抽滤瓶上铺有滤纸的布氏漏斗或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吸滤瓶支管与抽气装置连接,过滤在减低的压力下进行,滤液在内外压差作用下透过滤纸或砂芯流下,实现分离;③加热过滤:用插有一个玻璃漏斗的铜制热水漏斗过滤;热水漏斗内外壁间的空腔可以盛水,加热使漏斗保温,使过滤在热水保温下进行;一、常压过滤在漏斗中洗涤滤饼的方法:把滤饼尽量地抽干、压干,旋开安全瓶上的旋塞恢复常压;把少量溶剂均匀地洒在滤饼上,使溶剂恰能盖住滤饼;静置片刻,使溶剂渗透滤饼,待有滤液从漏斗下端滴下时,重新抽气,再把滤饼尽量抽干、压干;这样反复几次,就可把滤饼洗净;减压过滤的优点是过滤和洗涤的速度快,液体和固体分离得较完全,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二、加热过滤:用锥形玻璃漏斗过滤热饱和溶液时,常因冷却导致在漏斗中或其颈部析出晶体,使过滤发生困难;此时用热水漏斗过滤;先将滤纸对半折叠,再折成四分之一;再是以2对3折出4;以1对3折出5,以2对5折出6,以1对4折出7;再以1对5折出9,以2对4折出8;然后向同方向折叠,叠出同向卷曲的8等分;将此滤低拿在左手上,以2对8、8对4、4对6,以及6对3……等各向反向折叠,如同折扇一样;然后打开滤纸,将1及2处折叠为二;最后用力将各处折痕用力压叠,再打开,即可放在漏斗中使用;三、溶剂选择:在重结晶操作中,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溶剂;选择溶剂应符合下列条件:①与被提纯的物质不发生反应;②对被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在热的时候较大,冷时较小;③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前一种情况杂质将留在母液中不析出,后一种情况是使杂质在热过滤时被除去;④对被提纯物质能生成较整齐的晶体;经常采用试验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溶剂;取0.1g目标物质于一小试管中,滴加约1mL溶剂,加热至沸;若完全溶解,且冷却后能析出大量晶体,这种溶剂一般认为合用;如样品在冷时或热时,都能溶于1mL溶剂中,则这种溶剂不合用;若样品不溶于1mL沸腾溶剂中,再分批加入溶剂,每次加入0.5mL,并加热至沸;总共用3mL热溶剂,而样品仍未溶解,这种溶剂也不合用;若样品溶于3mL以内的热溶剂中,冷却后仍无结晶析出,这种溶剂也不合用;如果难于选择一种适宜的溶剂,可考虑选用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一般由两种能互相溶解的溶剂组成,目标物质易溶于其中之一种溶剂,而难溶于另一种溶剂;先将被目标物质溶于易溶溶剂中,沸腾时趁热逐渐加入难溶的溶剂,至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少许前一种溶剂或稍加热,溶液又变澄清;放置,冷却,使结晶析出;在此操作中,应维持溶液微沸;九、思考题:1.简述有机化合物重结晶的步骤和各步的目的2.3.某一有机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时,最适合的溶剂应该具有哪些性质4.5.为什么活性炭要在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加入又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6.将溶液进行热过滤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减少溶剂的挥发如何减少其挥发7.在布氏漏斗中用溶剂洗涤固体时应注意些什么8.9.简述重结晶过程及各步骤的目的;10.加活性炭脱色应注意哪些问题11.如何选择重结晶溶剂12.母液浓缩后所得到的晶体为什么比第一次得到的晶体纯度要差13.使用有毒或易燃的溶剂进行重结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4.样品量分别在多少时用常量法或半微量法进行重结晶15.用水重结晶纯化乙酰苯胺时常量法,在溶解过程中有无油珠状物出现这是什么如有油珠出现应如何处理16.如何鉴定重结晶纯化后产物的纯度17.对有机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时,最适合的溶剂应具备什么性质18..溶解重结晶粗产物时,应怎样控制溶剂的量19..重结晶时,为什么需要加入活性炭20.易挥发的溶剂容易着火,重结晶时应如何防范21.溶剂的最后选择需由实验方法决定,应怎样具体操作22.重结晶有机化合物时,其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23.使用布氏漏斗洗涤固体时应注意些什么24.为什么在关闭水泵前,先要拆开水泵和抽滤瓶之间的联接25.用水重结晶乙酰苯胺时,往往会出现油珠,怎样使其消失。
数值分析实验(4)
页脚内容1实验四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专业班级:信计131班 姓名:段雨博 学号:2013014907 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 编程。
2、学习数值积分程序设计算法。
3、通过上机进一步领悟用复合梯形、复合辛普森公式,以及用龙贝格求积方法计算积分的原理。
二、实验题目 P1371、用不同数值方法计算积分049xdx =-⎰。
(1)取不同的步长h .分别用复合梯形及复合辛普森求积计算积分,给出误差中关于h 的函数,并与积分精确值比较两个公式的精度,是否存在一个最小的h ,使得精度不能再被改善?(2)用龙贝格求积计算完成问题(1)。
三、实验原理与理论基础1.1复合梯形公式及其复合辛普森求解[]()()()11101()()222n n n k k k k k h h T f x f x f a f x f b --+==⎡⎤=+=++⎢⎥⎣⎦∑∑误差关于h 的函数:()()212n b a R fh f η-''=-页脚内容2复合辛普森公式:()()()()111/201426n n n k k k k h S f a f x f x f b --+==⎡⎤=+++⎢⎥⎣⎦∑∑误差关于h 的函数:()()441802n n b a h R f I S f η-⎛⎫=-=- ⎪⎝⎭1.2龙贝格求积算法:龙贝格求积公式是梯形法的递推化,也称为逐次分半加速法,它是在梯形公式、辛普森公式和柯特斯公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构造出一种计算积分的方法,同时它有在不断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提高误差的精度的特点。
计算过程如下:(1)取0,k h b a ==-,求:()()()[]()00.,.2hT f a f b k a b =+→⎡⎤⎣⎦令k 1记为区间的二分次数 (2)求梯形值02k b a T -⎛⎫⎪⎝⎭即按递推公式12102122n n n k k h T T f x -+=⎛⎫=+ ⎪⎝⎭∑计算0k T .(3)求加速值,按公式()()()111444141m m k k k mm m m m T T T +--=---逐个求出T 表的地k 行其余各元素()()1,2,,k j j T j k -=(4)若()()001k k T T ε--<(预先给定的精度),则终止计算,并取()()0;1k T I k k ≈+→否则令转(2)继续计算。
(4) 实验四 继承与多态
Java语言使用extends关键字在两个类之间建立这种类似与父子血缘关系的“继承”关系:在定义类时,使用extends来指明它的父类。
值得注意的是,Java中的继承只能是单继承即单根继承。
语法格式:
class SubClass extens SuperClass{//只能有一个父类
……
System.out.pri!~”);
}
public void fB(){
System.out.println(“method fB() from class B!”);
fA();
System.out.println(“x is”+ x);
}
}
public class Test{
2)什么时候需要使用super语句来显式调用父类构造?
(二)多态
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技巧,它也是面向对象的重要特征之一。多态的本意是“同一个操作,不同的行为”,也就是使用同一个方法名,运行的实际是不同的方法。在Java语言中,多态主要通过方法的重载(Overloading)和重写(Overriding)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 b;
System.out.println(“====类已加载完毕=====”);
b = new B(10);
b.fB();
}
}
问题:
1)请结合运行结果分析Java中创建对象过程。(分析类的不同区域的运行前后次序,提示:类加载时或创建对象时,父类静态成员、实例成员、构造方法和子类静态成员、实例成员、构造方法的执行先后次序)
当程序运行并通过向上转型后的对象来调用方法时,Java会根据实际的对象类型来调用实际类型所对应的方法。这种运行时的多态,我们也成为动态绑定。
04实验四-CSMACD
04实验四-CSMACD实验四1、实验名称:CSMA/CD2、实验⽬的1. 深⼊理解CSMA/CD的⼯作过程2. 观察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对CSMA/CD⼯作效率的影响3、实验环境1)运⾏Windows 2003 Server/XP操作系统的PC机⼀台。
2)每台PC机具有以太⽹卡两块,通过双铰线与局域⽹相连3)java虚拟机,分组交换Java程序4、实验步骤1. 熟悉实验环境在实验之前要先设置好下列参数:传输长度(length)、帧长度(size)和传输速率(rate)。
传输长度(length)可选择100m、1000m或2500m;帧长度(size)可选择500b、1000b或5000b;链路传输速率(rate)可选择10Mb/s或100Mb/s.模拟器中参数备注:Busy Channel: 表⽰信道忙 Back off: 退避Transmitting: 传输 Transmitting complete: 传输完毕Collision: 冲突次数 K: min(连续侦听次数n,系统设定值)2. 频繁发送分组情况:设定传输长度(length)为2500m,帧长度(size)为500b,链路传输速率(rate)为10Mb/s,单击“Start”按钮, 然后,在以不同颜⾊标识的节点上相继单击,让它们发送分组。
若频繁发送分组,可能会发⽣碰撞,观察碰撞(collisions)情况,如下图(1)所⽰:图1频繁发送分组可能发⽣碰撞3. 碰撞检测机制:设定传输长度(length)为2500m,帧长度(size)为500b,链路传输速率(rate)为10Mb/s,单击“Start”按钮, 然后,在以不同颜⾊标识的节点上相继单击,让它们发送分组。
当节点检测到其他的节点在传输,就会终⽌⾃⼰的传输,即碰撞检测机制产⽣作⽤(如图2所⽰)。
图2 碰撞检测机制产⽣作⽤说明:图2中节点2在进⾏重传之前,该节点⾸先侦听信道,若另⼀节点(图2中节点3)正在向信道发送帧,则该节点等待⼀段随机时间,然后再侦听信道。
实验-4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hao)
浑浊度: 浑浊度: 加水 ;加果胶酶
45℃水浴5 10分钟, 45℃水浴5-10分钟,过滤 水浴 分钟
加入果 胶酶
加入蒸馏 水
A实验组:澄清且果汁量多 实验组:
B对照组:浑浊且果汁量少 对照组:浑浊且果汁量少 对照组
加 入 果 胶 酶 的 滤 液
加 入 蒸 馏 水 的 滤 液
因为果胶不溶于乙醇, 因为果胶不溶于乙醇,所以可以用 这种方法鉴别果汁中的果胶。 这种方法鉴别果汁中的果胶。在工业生 产时常用95%的乙醇沉淀果胶 95%的乙醇沉淀果胶。 产时常用95%的乙醇沉淀果胶。
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 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 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 为 ( D ) 温度、酶活性、 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苹果泥用量、pH、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 反应时间、酶活性、 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温度、pH、 D.温度、pH、果胶酶用量 5.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 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 5.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 分地催化反应, 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 D ) A.加大苹果泥用量 B.加大果胶酶用量 C.进一步提高温度 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C
2.果胶是植物组织的组成成分之一 2.果胶是植物组织的组成成分之一,它主要存 果胶是植物组织的组成成分之一, 在于植物组织的哪一部分? 在于植物组织的哪一部分?( D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间隙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间隙 D.细胞壁及胞间层 D.细胞壁及胞间层 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它不包括 ( C )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分解酶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分解酶 C.乳糖分解酶 D.果胶甲酯酶 C.乳糖分解酶 D.果胶甲酯酶
04实验四置换法测定摩尔气体常数(精)
3、检查气密性 方法:液面调节装置下移,量气管内液面连续下移,说明装置漏 气;可以在试管口涂凡士林。如果液面只在开始时稍有下降以后
即维持恒定,说明装置不漏气。
4、注入酸 取下试管,用长颈漏斗注入6—8cm3 3mol/dm3硫酸,勿将酸沾到试 管壁上,试管固定好——镁条用水润湿后贴于管壁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回零,再查气密性。
④、有效数字
预作试验 1、调查量气管大小——大些 50ml 2、调查漏斗径的长短——短些 3、连接胶套长一些——免得移动受阻 4、注意产生气体后,气流在体系内通畅
实验四
一、实验目的:
置换法测定摩尔气体常数 R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气体分压定律的应用 2、练习测量气体体积的操作和气压计的使用
二、基本原理:
Mg + H2SO4 = MgSO4 + H2
(准称)(过量)
(V测)
三、实验步骤:
1、称镁条(去氧化膜)每份W:0.030——0.035g 2、按装置图装配好仪器(量气管装水) 打开试管的胶塞----由液面调节管使量气管内装水到略低于“0” ----- 上下调节赶尽气泡 -----试管的胶塞塞好
5. 记两液面相平时的起始液面读数——反应——始终保持两液面水平, 读 “0” ; 6. 反应后冷至室温——两液面水平——读数1—2min后再读; 讨论 1、排水的体积 V,是V总还是 VH2 ? 2、反应前试管中的空气是如何考虑的?
注意事项:①、注意称量准确,读体积准确(勿滤干) ②、单位换算 1dbr(巴) = 105pa = 0.9869atm = 750.1mmHg 1mb = 0.7501mmHg 102Pa = 1mb ③、压强的单位与R的关系 P: Kpa.dm3 atm.dm3 R = 8.31 R = 0.0821
2020年中考化学必考实验四 氧气制取
实验四、氧气制取【实验仪器】大试管一支、双孔橡胶塞一个、导管二根、胶皮管一根、药匙一个、纸槽、酒精灯一盏、集气瓶三个、铁架台一副(带铁夹)、水槽一个、火柴【实验药品】水、高锰酸钾【实验原理】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固固加热型)2KMnO4K2MnO4+MnO2+O2↑【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步骤:①连:按要求把仪器连接好②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
④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先预热)⑥收:收集氧气。
⑦离:实验完毕把导管从水中撤离。
⑧熄:熄灭酒精灯见《氧气制取》视频检验方法: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O2。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O2已满。
排水法:当集气瓶瓶口冒气泡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是纯氧)向上排气法(O2密度大于空气)导管要接近瓶底,以便空气排出。
【实验补充】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⑦实验结束时,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考点方向】A、根据酒精灯和水槽的高度固定试管,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对着试管里有药品的部位。
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达管口冷却成水滴,再回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C、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且不要夹得太紧,以免夹破试管。
实验四 戴维南定理及功率传输最大条件
实验四戴维南定理及功率传输最大条件专业:通信工程班级:09 学号:120091102117 姓名:徐爱兵实验日期:2010-10-8 实验地点:D302 指导老师:曹新容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2、学习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3、验证功率传输最大条件。
二、原理及说明1、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对外部电路而言,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相串联的有源支路来代替,如图3-1所示。
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网络端口的开路电压U OC,其电阻等于原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为零时入端等效电阻R0 。
2、等效电阻R0对于已知的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其入端等效电阻R0可以从原网络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测出。
下面介绍几种测量方法。
方法1:由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可知:因此,只要测出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和短路电流I SC, R0就可得出,这种方法最简便。
但是,对于不允许将外部电路直接短路的网络(例如有可能因短路电流过大而损坏网络内部的器件时),不能采用此法。
方法2:测出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以后,在端口处接一负载电阻R L,然后再测出负载电阻的端电压U RL ,因为:则入端等效电阻为:方法3:令有源一端口网络中的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然后在端口处加一给定电压U,测得流入端口的电流I (如图3-2a所示),则:也可以在端口处接入电流源I′,测得端口电压U′(如图3-2b所示),则:3、功率传输最大条件一个含有内阻r o的电源给R L供电,其功率为:为求得R L从电源中获得最大功率的最佳值,我们可以将功率P对R L求导,并令其导数等于零:解得: R L=r0得最大功率:即:负载电阻R L从电源中获得最大功率条件是负载电阻R L等于电源内阻r0 。
三、实验内容:1、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按图3-3接线,改变电阻R L值,测量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数据填在表3-1内。
实验4
实验4本实验中:高强钢筋(400MPa):直径分别为6.5、10、14mm,各15根,共45根;普通钢筋(Q235) :直径分别为6.5、10、14mm,各取15根,共45根。
拉伸试验钢筋长度为500mm,弯曲钢筋长度350-400mm钢筋性能:▪弹性性能(国家新标准中规定比例极限和弹性极限都用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来表示)包括:比例极限;弹性极限;拉伸弹性模量;泊松比▪塑性性能1)屈服强度:包括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规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2)抗拉强度;3)断裂强度;4)延性性能:包括屈服点延伸率;最大力总伸长率;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断裂总伸长率;断后伸长率钢筋拉伸试验一、检测标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评定标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二、实验目的通过对高强钢筋(400MPa)和普通钢筋(Q235)分别进行拉伸试验测其力学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比较其基本性质的异同。
三、取样分别从普通钢筋(一级钢)与高强高性能钢筋(三级钢)中按以下方法取样:每样钢筋随机各取若干根。
从每根钢筋中分别截取一个拉伸试件。
试件截取时,应在钢筋的任意一端截去500mm后截取。
钢筋拉伸试验长度为500mm.(拉伸试件长度:l≥10d+200mm 式中:l表示钢筋试样长度,d表示钢筋直径)Q235直径:8—20mm HRB400直径:6---50mm表:各类钢筋每组试件数量钢筋种类每组试件数量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热轧带肋钢筋2根2根拉力试件、一个冷弯试件。
试件切取时,应在钢筋的任意一端截去500mm后切取。
四、仪器设备1、万能材料试验机(试验机应按照GB/T 16825进行检验,并应为 1级或优于 1级准确度。
)2、游标卡尺(0-150mm),精度0.02mm3、钢筋打点标距仪五、试验步骤1、分别测定钢筋的直径、长度l1,d1,l2,d2,l3,d3,在标距两端及中间三处横截面上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测量直径,以各处两个方向测量的直径的算术平均值计算横截面积,取三处测得横截面积的平均值作为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实验四 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四 燃烧热的测定【目的要求】1. 用氧弹卡计测定萘的燃烧热。
2. 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
3. 了解卡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
掌握卡计的实验技术。
4. 学会用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变化。
【预习要求】1. 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测定燃烧热的意义。
2. 了解氧弹式量热计的原理和使用。
熟悉温差测定仪的使用。
3. 明确所测定的温差为什么要进行雷诺图校正。
4. 了解氧气钢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燃烧热的定义是:一摩尔的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所谓完全燃烧,即组成反应物的各元素,在经过燃烧反应后,必须呈显本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如C 经燃烧反应后,变成CO 不能认为是完全燃烧。
只有在变成CO2时,方可认为是完全燃烧。
同时还必须指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指定的温度下都属于标准态。
如苯甲酸在298.15K 时的燃烧反应过程为:C 6H 5COOH (固)+15/2O 2(气)=7CO 2(气)+3H 2O (液)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容过程的热效应Qv ,即ΔU 。
恒压过程的热效应Qp ,即ΔH 。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Q P =Q V +△n(RT) (1)或△H=△U+△n(RT) (2) 其中Δn 为反前后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差。
R 为气体常数。
T 为反应的绝对温度。
本实验通过测定萘完全燃烧时的恒容燃烧热,然后再计算出萘的恒压燃烧ΔH 。
在计算萘的恒压燃烧热时,应注意其数值的大小与实验的温度有关,其关系式为:r P PH C T ∂∆⎛⎫=∆ ⎪∂⎝⎭ (3) 式中的ΔrCP 是反应前后的恒压热容之差,它是温度的函数。
一般说来,反应的热效应随温度的变化不是很大,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常数。
热是一个很难测定的物理量,热量的传递往往表现为温度的改变。
而温度却很容易测量。
如果有一种仪器,已知它每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那么,我们就可在这种仪器中进行燃烧反应,只要观察到所升高的温度就可知燃烧放出的热量。
实验训练4视图和索引的构建与使用
实验训练4:视图和索引的构建与使用实验目的:1. 了解视图和索引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创建视图和索引的语法和方法;3. 掌握使用视图和索引进行数据查询的方法。
实验环境:MySQL数据库。
实验内容:1. 创建视图视图是一种虚拟表,它是根据SQL 查询语句所定义的结果集生成的。
视图并不存储数据,而是根据需要从基本表中获取数据。
视图的作用是简化常用查询操作,使查询语句更加简洁明了。
创建视图的语法如下:```CREATE VIEW view_name AS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WHERE condition;```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视图来显示学生的姓名和成绩:```CREATE VIEW student_score ASSELECT name, scoreFROM students;```2. 使用视图查询数据使用视图进行查询时,可以像查询普通表一样进行查询操作。
例如,我们可以查询学生的姓名和成绩:```SELECT * FROM student_score;```3. 创建索引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
索引可以加快查询操作的速度,但会降低插入和更新操作的速度。
通常,我们会在经常使用的列上创建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创建索引的语法如下:```CREATE INDEX index_nameON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例如,我们可以在学生表的姓名列上创建索引:```CREATE INDEX idx_nameON students (name);```4. 使用索引查询数据使用索引进行查询时,可以通过查询计划来查看是否使用了索引。
例如,我们可以查询姓名为张三的学生:```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name = '张三';```可以通过EXPLAIN 命令查看查询计划:```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name = '张三';```如果查询计划中出现了Using index,则表示使用了索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4、异常
1.实验目的
(1)理解Java异常处理机制,理解为什么程序设计中需要异常、没有异常之前程序的遇到异常的结果。
(2)掌握Exception的分类,能够分辨哪些异常属于运行时异常,哪些异常属于已检查异常。
(3)掌握异常处理结构try、catch、finally,理解异常出现时和不出现时程序的执行流程。
(4)学会使用throw抛出异常,掌握何时选择处理异常何时选择抛出异常。
(5)学会使用throws声明为可能抛出异常的方法,掌握哪些方法必须声明可能抛出的异常。
2.实验内容和步骤
(1)比较附录1、附录2、附录3中的程序有何异常,分析运行的结果有何不同,再编译运行它们验证你的想法。
(2)将附录5中main函数后面的“t hrows Exception”去掉再编译会怎么样,为什么?
(3)在实现日期类MyDate,它包含一个含参数的构造方法MyDate(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以及三个相应的设置方法setXXX(int arg)。
①现编写一个自定义的异常InvalidDateException。
当构造方法或设置方法接受的参数不符合实际要求时,抛出一个这个异常的实
例。
②在main函数中分别包含以下代码,捕获并打印异常信息
a)MyDate d1=new MyDate(-1, 13, 32);
b)MyDate d2=new MyDate(); d2.setDay(100);
附录1 NonException.java
package lab4;
public class Non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null;
System.out.println("step 1.");
System.out.println(s.length());
System.out.println("step 2.");
System.out.println("step 3.");
}
}
附录2 CatchException.java
package lab4;
public class CatchExcep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null;
System.out.println("step 1.");
try{
System.out.println(s.length());
System.out.println("step 2.");
}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step 3.");
}
}
附录3 ThrowCatchException.java
package lab4;
class ThrowCatchExcep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Exception{ String s=null;
System.out.println("step 1.");
try{
System.out.println(s.length());
System.out.println("step 2.");
}catch(Exception e){
throw new Exception("here,"+e.get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step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