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ppt

合集下载

仁者爱人公开课PPT课件

仁者爱人公开课PPT课件
从这个场景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地体贴别人。我们立身行事,都不 可忘记“助人”的根本,尤其是对于弱者,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 想,帮助他们,爱护他们。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 必趋。(种美德表现为遵守古代取物有节的社会公约
《孟子 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 ;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注释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 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 姓而爱惜万物。”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 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 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小啊!”有人就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府第, 工作人员都不兼职,怎么称得上节俭呢?”“那么管仲很知礼吧?”孔子说:“国君用屏风 挡在门外,管仲也用屏风挡在门外;国君宴饮来访之国君,堂上有安放酒杯的土台,管仲宴 饮也有那样的土台。管仲如果算知礼的话,谁不知礼呢?”
——南怀瑾《论语别裁》
仁之内涵 忠恕
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条目4 ——尽己之心以待人(帮助人),强调自己应该承担责任义务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 条目3 ——将心比心(体谅人),强调对别人宽容
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就谦虚退让 以求得别人的原谅,不在脸上露出恼怒的颜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走路,娄师德长得肥胖 ,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说:“我不做乡巴佬 ,又有谁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延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告辞,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 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痰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净就行了。”娄师德说:“ 还不行。你自己把它弄干净,是想躲开别人的怒气,应该让它自己干了。”狄仁杰当宰相 之前,娄师德曾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 过是个普通武将,很瞧不起他)等到同朝为官,一再排挤他到外地。武则天察觉此事后, 便问狄仁杰:“师德贤乎?”狄仁杰说:“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武则天又问:“知 人乎?”狄仁杰说:“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武则天笑着说:“朕用卿,师德荐也 ,诚知人矣。”并随手拿出以往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章。狄仁杰看后,十分惭愧,叹息 道:“娄公的德行是很盛大的,我被他包容了,可是连自己也不知道,我是大大的不及他 了。!”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

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释 为“仁,亲也,从人,从二”,《礼记》 郑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用 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何谓仁?
“忠者,厚也;厚人,仁矣。‛ “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 【王 充】 【董仲舒】
“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 经 解】 “仁就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 【毛泽东】 【 论语】 “仁也者,人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 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 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 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 是孔子的仁爱观。
总结:



《论语》中关于“仁”的阐述有很多,比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我们要好好去阅读鉴赏,才能体会孔子思想的深遂。
分析最后一节。思考:为什么孔子一方面 否定管仲知仁,一方面却肯定其为仁者?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22)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 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 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如其仁。”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 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 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 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 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论语》的核心部分是“仁”。《论语》 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出现,有人 统计有109次, 这也就是说,《论语》中, 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 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 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 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 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仁者 爱人。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

仁者爱人6
一个冷知识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 素纱褝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 通身重量仅49克。现代人借助现 代科技仿制,无论怎么都达不到 这个水平。
后来弄清楚了,现代养的是四眠 蚕,西汉时期养的是三眠蚕。三 眠蚕 “三俯三起”,即经历三次 休眠与蜕皮。三眠蚕自蚕子发蚁 后三眠三起,大约经历二十一二
仁者爱人5
背诵
思考:子路、颜回、孔子的志向表现出来的境 界有什么高低差异?
仁者爱人5
子路追求仁,但境界不高,没有离开车马衣裘 这些物质的东西;颜回不违仁,看到了问题所 在,追求内在修养,高于子路,只是主动性似 乎不够。孔子安于仁,不言而行,浑然天成, 超出了物与我的界线,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子 路近乎“忠”,颜子近乎“恕”,孔子纯然是 “仁”。
温故知新
“克己复礼为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 的外在表现。仁是礼指导下 的仁,礼是以仁为基础的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实践仁德全靠自己, “仁”具有实践性。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 ——孝悌是“仁”的根本。
பைடு நூலகம்
方法指导
我们在学习《论语》中,不要企图通过一 两条语录就把握概念,而要掌握重点,综 合所学,反复揣摩。在答题中既要联系课 内学过的知识,也要结合题中材料给出的 特定语境和含义。
【课文解读】一
本题意在对孔子的仁有更全面更辩证的认识。 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
能为公子纠死难,却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 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 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 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 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 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孔子肯 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 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 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 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仁者爱人ppt实用课件1

仁者爱人ppt实用课件1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拓展延伸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第2讲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第2讲
者,冕衣裳者与 者,见之,
,必 ;过之,必 。
词句疏通
9·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 者,见之,
,必 ;过之,必 。
词句疏通
7·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词句疏通
7·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词句疏通
7·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词句疏通
14·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 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 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课堂作业
参 考:
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 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 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 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 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 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 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 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 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 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仁者爱人 第二讲
授课:光老师
词句疏通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
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词句疏通
5·26颜渊、季路 。子曰:“ 各言 志。” 子路曰:“ 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之
5·26节
7·27节
词句疏通
10·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 马。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词句疏通
10·17 焚。子退 ,曰:“伤人乎?”不问 马。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 饱也。

论语仁者爱人PPT课件

论语仁者爱人PPT课件
第7页/共22页
(7)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9)
——恻隐之心 【评析】
可见孔子的慈悲之心、仁者之心。 对别人悲伤的感同身受,是一个人崇 高人格的组成元素之一。
第8页也。” 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 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 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 “然,固相师之道也。”(15·42)
朱熹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解说,他说:“尽己之谓忠, 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也就是说要 竭尽自己的全力,推己及人,以求人待己之心待人,真诚坦 荡;以体己之心体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3页/共22页
(3)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 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 也。”(5·12)
第10页/共22页
(10)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27)
——以人道推及鸟兽之道,爱人而及物
【评析】
所谓“恩及于禽兽”(孟子语)。人类 为自己的生存,不可能不杀生。但杀生要有 其道,要有节制,要有规则,尤其不能在滥 杀、虐杀中培育恶的种子。这也是对人类灵 魂中的“善”的保护,爱万物就是爱人类自 身。孔子拥有仁德之心,对于动物的捕猎, 有限度,有选择,时时践行“生生而和谐” 的人文理想。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 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 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 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 知礼?”(3.22)
第15页/共22页
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 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 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 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 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 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 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 讲求小谅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 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 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 处。

仁者爱人ppt8

仁者爱人ppt8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侍:侍立 盍:何不
共:共享
憾:悔恨 善:长处,形作名 劳:功劳 安:使……安
敝:使……损坏
伐:夸 施:夸耀,表白 闻:听 怀:名作动,关心
道:学说
忠: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 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 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博:广泛 济:周济 事:止,仅 必:一定 病:难 诸:之乎 立人:使人立 达人:使人达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阶:台阶 ①与:跟,同 道:规矩 ②与:“欤” 固:本来 相:xiàng协助
表达效果
这里的生动得益于具体细微的记述。从“及阶” 到“及席”到“皆坐”,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地 记述了孔子的表现,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 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如 去掉这些细节,采用原则性的陈述,文章就没 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霸(于)诸侯
赐:恩惠 被:“披” 自经:自缢
匹夫匹妇:普通男女 莫之知:宾前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 “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 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 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 礼?” 注释: 译文: 器:器量、心胸。或:有的人。俭:有节制。三归:女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心胸还是有些狭小啊。”有 子出嫁叫做归,三归是指娶了三个女子,并且按礼的规 人说:“管仲知道节制吗?”孔子说:“管仲像诸侯王一 定,只有诸侯王才能娶三姓之女。官事:朝廷中官员的 样娶了三个异姓诸侯的女子,朝廷官员中的各种事情不能 事情,按礼的规定宰相应该兼管各位官员。摄(shè): 全部兼管起来,哪里说得上是知道节制?”那人说:“如 兼管。焉得:怎么能说。然则:如此的话那么。邦:国 此说来,那么,管仲道德礼义吗?”孔子说:“国君建造 家。树:建造(影壁墙)。塞(sè):遮蔽。为(wèi): 了影壁墙遮蔽门户,管仲也在家里建造了影壁墙来遮蔽门 为了。两君之好(今音hǎo,古音hào):两国君王的宴 户。国君为了有利于两国君王宴会,建造了放酒杯的土台 会。反坫(diàn):用来放东西的土台。而:如果。孰 子,管仲也在家里建造了土台子。如果说管仲懂得礼义, (shú):谁。 还能说谁不懂得礼义?”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用)111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用)111
人文关怀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 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 之,必趋。(9.10)
仁人都有同情关爱弱者之心,都具有悲天 悯人的情怀。以上这些人都代表者礼和乐,儒 家主张礼乐治国。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27) 民谚:劝君莫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圣人取物有度
孟子曰:“今人乍见孺子将如于 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
孟子: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易中天
仁 = 把人当人
= 以人为本

仁的作法: 爱 人
仁的本质:

曾参 (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
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济宁嘉祥县)人。十六 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 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汲 (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 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 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 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 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 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 思想道德修养。
何晏集解说:“丧者哀戚,饱食于其侧,
是无恻隐之心也。”认为孔子有恻隐之心,
所以在有丧事的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哀人所哀。 心有不安,所以食不甘味。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
“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 (欤)?”
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15.42)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
➢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
➢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10.17)

仁者爱人PPT课件

仁者爱人PPT课件

【评析】孔子认为一个仁爱的人一定是善于为别人着想
的人。从正面来说 ,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从自身的愿望来体察别人的需求,这是实行“仁”
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从反面来
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
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
的基本主张。这是孔子“仁”的原则于方法,也是社会
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2019/11/26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修养自己,使自己为人处世严肃认真——
从我做起,先从自己的道德修养入手,对周 围的人心存敬意。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修养自己而使别人安定——不但自己有很
好的道德修养,还能推其仁爱之心,安定身 边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样
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譬如有人骂我,我会觉得不高
兴,因此我也不骂任何人。换句话说,别人给我的痛
苦、烦恼,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加给任何一个人
痛苦、烦恼。你说一个人够做到这样的修养,多了不
起!他向孔子报告了自己这个做学问的可贵心得。孔
子听了便说:子贡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呀!再下一句
努力就能创造出来的。所以也可以说,圣的境界实际上
不是个人的境界。因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
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而
仁的境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从我们自己身
•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之爱:根据远近亲疏, 贵贱尊卑而有所区别,有先后厚薄之分。
•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爱是相互的,利也是 相互的。

《论语选读》-05仁者爱人

《论语选读》-05仁者爱人

点拨: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应致力于孝悌、 谨信、 爱众和亲仁,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先学会做人,才有资格学习 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是第一位的,书本知识的学习 是第二位的。
3.如何看待孔子先“德”后“识”的教育思想?
点拨:先“德”后“识”的观念,其实就是做人与读书的问题。事 实上,任何阶级办教育都是为其政治目的而服务的,重视学生的道 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利益的 需要,其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者爱人”的基本含义有: (1)家族成员间的亲善关系。孝是指子女要尊敬、顺从父母、长辈;悌 就是弟对兄要恭顺。反过来,父母对子女必须慈爱,兄对弟要友善和 爱护。认为这是“仁”的出发点。(2)“泛爱众”“仁者爱人”“博爱 谓仁”,则是要用对待家庭成员间的友善态度来对待一切人和事物。 要设身处地为他人、万物着想,“推己及人”。(3)“仁者爱人”表现 在执政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 实施仁政和德政, 为老百姓谋利益, 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些含义,概括起来就是人们要有友善、宽 容、助人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它是儒家思想家所倡导的一种 价值原则或价值取向。 在中国古代,“仁”不仅是用来处理人际关系, 也用来保持良好心态,从而达到“仁者寿”“仁者无敌”的境界。基 于此,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在当今处理人际关系做子弟的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就要 尊敬兄长,做事一丝不苟,说话言而有信,博爱民众,亲 近仁人。 (2)先生的学说,不过忠恕二字罢了。 (3)我不愿意别人把什么东西强加给我,我也愿意不强加给 别人。
[要义探究] 2.通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来看,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 育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仁者爱人ppt1

仁者爱人ppt1

温故知新:何为仁?
克己复礼 仁者爱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联系1· 6) 其言也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5· 12联系4· 15 ) 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联系4· 15联系6· 30) 居处恭,执事敬 刚、毅、木、讷 仁者不忧
爱、忠、恕
何为仁?
李零:
仁是什么?简单讲,就是拿人 当人,先拿自己当人,自己爱自己, 自尊自爱,然后,生爱人之心,推 己及人,也拿别人当人。 (李零《丧家狗》)
仁之辨?


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 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 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 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 子主张与孔子有什么不同? 简析: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 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送别的普遍之 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 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重点字词: 8、固相师之道也:辅助、协助; 9、瞽者:瞎了眼的人; 10、虽少,必作:起立,起身; 11、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为…死; 12、霸诸侯,一匡天下:一:完全;匡:匡正; 13、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微:无、没有; 被:通“披”; 14、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小信.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纲:用纲取鱼;宿:栖 宿的鸟。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称霸; 形容词作名词:虽少,必作:年轻人; 名词作动词: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均作动词 使动用法: 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敝之无憾;老者安之; 意动用法:尧舜其犹病诸:以…为病
练习:上述材料是2006年感动中国的 唯一一个获奖集体,请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 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 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 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 座城市的良心。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
仁者通过自己的善行和榜样来影 响他人,以德服人。
关怀他人福祉
仁者关注他人的福祉,乐于为他 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仁者的影响力与培养
1
个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长
仁者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自我,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影响力。
2
社会影响
仁者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服务活动,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
传承与教育
仁者通过传承和教育的方式,将仁爱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论述仁爱的重要性
仁爱是社会和谐、人类进步的关键。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发展起仁爱的品质, 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结论及启示
通过《仁者爱人》章节的阅读和思考,我们深刻理解到仁与爱的重要性,以 及培养自己成为仁者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本次选读主题为《仁者爱人》。通过这一章节, 我们将深入探讨仁与爱的概念以及仁者的特征、行为和影响力。
什么是仁与爱?
仁与爱是人类在相互关系中最重要的道德要求。仁是一种善良、宽容、关怀他人的品质;而爱则是一种深深的情感 和对他人的无私奉献。
仁者的特征与行为
宽容包容
仁者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能够包容和宽恕,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真诚善良
仁者内心善良,对待他人真诚,始终保持善意和友好。
正直公平
仁者始终坚持正义、公平的原则,不偏袒一方,对待每个人都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仁者对人的态度与处世之道
尊重与倾听
仁者对人保持尊重并且善于倾听 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以德服人

【高中语文】仁者爱人ppt精品课件25

【高中语文】仁者爱人ppt精品课件25

1、释词译句 (尝试边读边释边心译) 2、质疑问难(自问、自解、置疑、揣测) 3、字句点评(感悟、探究) 4、综合析评(评论、分析)

三、阅读交流:合作学习实践 组内分工
方式:组内交流
自读准备
组内展示
互问互解
四、课堂展示
展示一:疏通文句 释词译句(尝试解释翻译字句) 质疑问难:自问自解 我问他解 他问我解 展示二:字句点评 展示三: 理解文意:段意—段内层次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 ,表现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以“仁为本体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相亲相爱的关系。以
己推人,视人如己,爱人如爱己

作用:在礼崩乐坏犯上作乱的背景下,孔子力图用仁来调节 人与人之间被破 坏了的周礼等级制关系。但是,也道出了人 与人之间相处应有的本质关系。
探讨课后练习二
【孔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养民以惠,惠则足以使人。” 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之爱:根据远近 亲疏,有上下尊卑先后厚薄之分。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 “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爱是相互的,利也是 相互的。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 【近代人道主义】:天赋人权,众生平等。
文言文自读:步骤与方法解析
初读:疏通文句—逐字逐句解读 方法:释词译句 字义:参注释、译文 句式:分析句子结构 句意:贯通、揣测 自问自解 我问他解 他问我解
质疑问难
复读:字句点评 理解文意:段意—段内层次 文意—段与段联系 再读:综合评析

仁者爱人ppt实用课件1其它版

仁者爱人ppt实用课件1其它版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本板块 又出现了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两个要 素“义”“礼”。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从本质上讲,是人的一种内在素养和 精神境界。“礼”即礼仪规范,是人 们立身行事的道德法则。“义”即道 义,是对人们客观行为的评判准则。 可见,“仁”是内在的精神境界, “礼”“义”是外在的行为表现和评 判标准。以“仁”为精神的出发点, 行为也就合乎“礼”,也才能称为 “义行”“义举”。
宾语前置
于斯三者何先
先做某事。
奚自?
从哪里来。
君孰与不足?
和谁。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 知也
自己吊死在沟渎里 而谁也不知道他们 呢?
论语中的名言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 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 既来之,则安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卫灵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
一、课题导入
《论语》选 读
仁 者 爱 人
二、逐章诵读
三、本课主要从各个角 度阐释孔子的“仁 爱”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 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 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 先学做人,再做学问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仁”从孝弟引发,以为本。孔子说: “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在孔子看来,对父母长 辈是否有敬爱之情甚至是人与犬、马 等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
▪ 子路轻财重义,人人可学。颜子有善 而不自称,卿大夫当如此;不施劳于 人民,国君当如此。孔子老安、友信、 少怀,视三者如一家人,境界更高。
▪ 子路忘物。颜子忘善。圣人忘己。
▪ 朱熹注:“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 子路求仁”,这是三人不同点。共同 点则是均无私吝之心,只是程度高下 不同而已。
回顾小结
子贡的问题是:“有一 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 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 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 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 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于丹
1:盍各言尔志
何不
2:敝之以无憾
使……坏
3:愿无伐善 4:无施劳 5:老者安之 6:固相师之道也.
夸 夸耀,表白
使……安 本来;协助,帮助
7:过之,必趋
快步走
8: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为……而死
9:霸诸侯
称霸,
10:一匡天下 11: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完全;匡正
没有;大概;通“披”
12: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 夫二三子也。”
▪ 颜回死了,同门想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按人之常 情,自己最喜欢的弟子去世了,其他弟子们想要厚葬, 孔子应感到高兴才是,为什么他反而不同意呢?因为他 主张葬之以礼。孔子讲,丧葬应该称家之有无,就是根 据死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来办理葬仪。颜回活着的时候是 贫困的,死了却厚葬,这不合礼,所以孔子反对。但弟 子们不听,还是厚葬了颜回。他们认为,厚葬才能符合 老师的哭之恸,才能符合老师对颜回的称道与喜爱。殊 不知这样既不符合老师的心,也不符合颜回的心。孔子 说,颜回把我当作父亲一样对待,我却不能像对儿子一 样对待他。颜回啊,你不要怪我啊,我没有办法啊,我 不同意他们厚葬你,他们偏要这样做啊。孔子的儿子孔 鲤死的时候是薄葬,颜回是把老师当作父亲一样对待的, 老师自己的儿子是薄葬,那么,颜回也应该薄葬,可是 事实却恰恰相反,所以孔子说自己没能像对待儿子一样 对颜回。

者 爱 人
导入
▪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问于丹: “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 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 么样的?”于丹答道:“我不主 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 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 色彩。”
问:如何理解“孔子只有温 度,没有色彩”?
▪ 明确:没有色彩:孔子的理 论具有普适性。灰色是一种 没有色彩的色彩。所谓“理 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康德语)”是也。
▪ 且去听去看他的言行举止吧!
忠恕
▪ 大学者朱熹曰: “尽己之谓忠, 推己之谓恕。”
▪ 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 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贯之: 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 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 者用,大本达道也。”
忠恕
▪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耶稣基督说:“无论何事,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 你们就要怎样待人。”
5:何事于仁
止,仅
6:尧舜其犹病诸
其,大概;病,以为难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立:使……立
达:使……达
8:能近取譬
比喻
“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 仁之本:孝悌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
▪ 仁之则:忠恕 忠:尽心竭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 恕:仁爱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仁之上:圣(博施济众) ▪ 仁之方:能近取譬(推己及人)
▪ 从这段话展开联想,其实人世间的很多事情 都是这样。我们总是以我们自以为好的方式 来对待别人,殊不知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因 为自以为好的不见得别人也以为好。其原因 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以真正要对别 人好,要以别人觉得好的方式。
▪心得:己之所欲,勿强于人。
读后七则,注意重点字。
二、分析后七则 前几则我们分析了“仁“的概念, 那么对于“仁”要怎样实践
▪ “温度”是:仁爱。
释题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知(zhì)。子曰:“知
(zhī)人。”
读前四则,注意重 点字。思考:“仁” 的思想内容包括哪 一些?
重点字:
1:入则孝
在家里
2:出则弟
通“悌”尊敬兄长
3:吾道一以贯之
学说 用
4: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对人尽心竭力。
恕,对人仁爱宽厚
▪ 什么是“仁者爱人”呢?
▪ “仁”,首先指一种情感,即“爱人”,首 先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由此推己及 人,即所谓的“忠恕之道”,由此达到人与 人之间的普遍和谐。
▪ 以上通过他与弟子的谈话来表现他的仁德爱 民的思想,经由他自己表达了自己的良好愿 望。
▪ 思考:孔子是如此想的,那么他自己又是如 何去实践的呢?动
(三)这几则讲仁的实践,我们一起 看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的。
▪ 1.言志 引用朱熹的话:夫子安人,颜渊不违仁, 子路求仁 ▪ 2.问人:重人不重财 ▪ 3.于有丧者侧:尊崇礼 ▪ 4.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 ▪ 5.见齐衰者……必趋 :恻隐之心 ▪ 6.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爱之心
读5.26
▪ 师生三人各言其志,志有高下之别。
▪ 子路是侠士,豪侠义气,义胆忠肠,喜善好施, 乐以助人,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颜渊是仁人,仁者之风,不自我夸耀,不施劳 于人。
▪ 孔子是“圣人”。圣人之行,“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圣人方能“博施于民而 能济众”“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正是理想的大同社会,老、中、青三代各有所 属,社会一定稳定,胸怀博大,境界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