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13
13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抒情手法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试着区分两种手法的区别。 念奴娇 登多景楼① 陈亮
表达技巧 第2节:表达方式
抒情手法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事抒情 借典抒情 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以景结情 哀乐反差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有相似之处,都是借某种景物来抒情 的。 “借景抒情”中所借之“景”具有临时性,一般是眼前实实 在在的景,通常是多种景,需要从多方面细致描绘出这些景 物的自然形态特点:所抒之“情”多是指热爱、愤怒、赞美、 快乐、悲伤等情感;情与景都是临时性的。 “托物言志 (也可称为借物抒情) ”中所托之“物”一般具有 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的是某种概念、思想、情操、追求等。作者的描写多聚 焦在一个主体事物之中,多是“形”“神”兼备的。
4.以哀景写乐情 如李颀《琴歌》:“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 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 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 敢告云山从此始。”三、四两句低沉压抑,是哀景,但这是以 哀景反衬乐情,即便秋气凛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挡 了。
【应用体验】
试指出下面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 志。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_借__景_抒__情____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
专题13 诗歌鉴赏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23.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结果“______”。
2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23.(1)锦(红)衣(2)春游(3)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24.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意对即可)【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对是个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品味语言,从“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二、【2018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__”三宇,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分析能力,范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具体描写景色的诗句为三、【2018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130题)
2019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130题)2019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130题)?【1】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4分)(2)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分)13.【参考答案】(1)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即就鲜活了;其次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飘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
(对比,动态描写)(4分)(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结合详细诗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2】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心。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凉爽。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
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3、(1) 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
这两句诗运用新颖的比方(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安静凉爽的风光。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篇1古诗词犹如一杯茶,恬静中带着一丝清香;古诗词又似一枚橄榄,愈品愈有味;古诗词更像一朵莲花,既清新又自然,让人心旷神怡。
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伴我成长,让我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
我好似望见那多情的李白着一袭青袍,脸色微红地在屋中踱步。
笔墨一泼就是一首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这是何等的自信啊,“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知音呀!苏轼大笔一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辞章雄伟,气势磅礴,晏殊却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人生慨叹,他们那一句句诗词,把我带入了那令人神往的世界,思绪也跟着飞翔……我爱古诗词,古诗词无处不在:当我在学习道路上消极受挫时,仿佛有人在我耳边呢喃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我求知若渴,而却屡屡碰壁时,我会想起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给自己加油。
当我迷失了方向,感到前途迷茫时,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点燃了我的希望,当我沉迷于网络游戏,虚度光阴时,妈妈常会吟诵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让我细细咀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个中滋味……那一句句富含哲理的诗,不时地敲醒了一个梦中人!悠悠的古诗情也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独特情感,学会了“炼字”的技巧。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提起他,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看似简单的两句诗,但他为了是用“推门”好,还是“敲门”好,费尽了心机。
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贾岛炼字上的工夫,其实,炼字并不能概括他诗歌创作的特点。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诗歌鉴赏(含解析)(2021-2022学年)
专题13 诗歌鉴赏一、【2018年中考北京卷】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___________的感慨。
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8.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ﻬ9.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____”和“②____"。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答案】7.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
8.图一,描绘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与湖面之上的景象.正体现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的意象.而图二中的潮落、水浅、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不符,故选图一。
9.(1)不尽长江滚滚流(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解析】7.该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行江中,帆正迎风飘扬。
而图二则是水落石出,明显与诗句内容不符。
9.考查对诗句的积累。
只要写出的诗句包含“江"或与“长江"有关,书写不出现错字即可。
二、【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ﻬ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写景抒情诗鉴赏13
六、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 衬托 同工之妙。 都是 的写法。
(变题:“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 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 2、中间两联重在 写景、叙事 ,首尾两联都间接写出了 作者对 隐逸 生活的向往。 (变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面来描写。 2、描写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下而 上、由上而下等。
诗歌的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质朴淡雅、含蓄隽永、 旷达豪迈、沉郁顿挫、高昂乐观
3.确定作品抒发的情感属哪一种?体味作者抒发的 感情。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抒发的是_ 亲情 ______;“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友情 情”抒发的是_______;“死去原知万事空, 爱国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抒发的是_______;“飞 热爱自然之情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抒发的是___ ____;等等。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 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 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二、 芙蓉楼送别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 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答:首句写寒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 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 “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2、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 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13诗歌的形象考点——人物形象鉴赏
典例九: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形象:建功立业的形象。
答题方法
1、鉴赏依据——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关键字词 2、鉴赏依据——抓环境(时间、时令、气候、地点、周围 景物)关键字词 3、鉴赏依据——塑造出的人物的所见、所感、所想 4、鉴赏依据——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题型展示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典例二: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形象:怀才不遇的诗人。
典例三: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专题13 诗歌的形象考点—— 人物形象鉴赏
高考对古诗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就形象内容而言,有辨识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作用三方面内容。
高考重点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 象的典型意义。
形象 :飘 泊天 涯, 老弱 多病 ,孤 独无 依的 诗人
典例一: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形象: 思念游 子的怨 妇或者 思念闺 妇的游
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题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题附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宿牛群头①(元)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②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③供晚厨。
【注】①牛群头:地名。
②拙:同“茁”。
③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本诗和《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干枯的树木,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
【附】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老病常常会令人自哀,但作者却不自哀,原因是什么?(2)诗中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心志的意象是什么?5.阅读刘禹锡《秋词》,完成问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孤”二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处境?(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7.阅读古诗题春晚①(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②数点傍林飞。
13种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 提问方式: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1)常用方法 要先概括诗中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 具体地对这个中心进行分析论证。 (2)鉴赏人物形象的思路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分析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答题步骤 ①什么形象; ②具体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塑造形象的意义。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 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 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 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七种模式: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 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 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 骤三)。
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 言艺术。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 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 生动等。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3古诗词鉴赏
13古诗词鉴赏1.(2017辽宁沈阳)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别夔州官吏①唐刘禹锡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②联延喧驿步③,白头俯伛④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⑤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⑥。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
②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
③步:码头。
④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
⑤《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⑥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动人。
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D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对比阅读分析能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别夔州官吏》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诗人叙述自己在巴蜀的经历,以及调任的目的地.第二联写出了离别饯行的画面,第三联写巫山峡谷的秋景,最后写出对夔州朋友的依依不舍和留念之情。
这道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
D项中“《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通过标题“别夔州官吏”可知,这是作者刘禹锡与过去的官员朋友们告别的诗歌,主要表现诗人的惜别之情,从中看不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其余选项正确。
专题13《竹里馆》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专题13《⽵⾥馆》诗⽂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专题13《⽵⾥馆》诗⽂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导⼊著名词⼈苏轼曾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和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起学习王维的诗《⽵⾥馆》,体会和欣赏“诗中之画”吧!⼆、⽬标⽬标:1.知识⽬标:⾛近王维,感知⽥园诗歌。
2.能⼒⽬标: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审美情趣。
重点:理解诗句,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学会读诗、品诗、赏诗的学诗⽅法。
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的想象⼒。
三、原⽂⽵⾥馆王维独坐幽篁⾥,弹琴复长啸。
深林⼈不知,明⽉来相照。
四、注释《⽵⾥馆》:选⾃《王维集校注》卷。
王维曾在陕西蓝⽥的辋(wǎng)川居住,有《辋川集》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七⾸。
⽵⾥馆,是辋川别墅⼆⼗景之⼀,应当是建在⽵林⾥的屋舍。
幽篁:幽深的⽵林。
篁,⽵林。
长啸:撮(cuō)⼝⽽呼,这⾥指吟咏、歌唱。
深林:幽深的树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独坐幽篁,⽆⼈相伴,唯有明⽉似解⼈意,来相映照。
五、诗意独⾃闲坐幽深的⽵林,时⽽弹琴时⽽长啸。
密林之中何⼈知晓我在这⾥?只有⼀轮明⽉静静与我相伴。
六、赏析独坐幽篁⾥,⼀个⼈,⼀⽚幽深的⽵林,还有⼀颗向往宁静的佛⼦⼼。
古代⽂⼈们,⼤都喜欢⽵⼦,认为⽵⼦是节⽓的象征,仿佛和⽵⼦同时出现,⾻⽓就有了,⽂⽓也有了。
弹琴复长啸。
⼀个⼈坐在幽深的⽵林⾥,有裹挟着花草⾹的清风,还有风吹⽵叶的“沙沙”声。
如此清爽脱俗的环境,如果没了琴声,便少了⼏分雅致。
好吧,那就焚⾹摆琴,抚弦长啸以乐。
诗⼈在⽵林⾥“独坐”,“弹琴”,“长啸”,内⼼的淡定与⾃然的幽静融合在⼀起了。
深林⼈不知,在野外玩⾳乐,除了环境幽静以外,还有⼀个好处,就是不会扰民。
王维的琴声是不是美妙,长啸合不合韵律,⽆⼈知道,反正是弹了,反正是啸了,反正是没⼈听到。
在这样⼀个清净的世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名利的羁绊,精神可以彻底放松呢。
13诗歌鉴赏新题型诗评题教考融合题满分
二、所学知识快应用——情境迁移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上谣 林希逸① 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 每应人语识山声,却向溪光见人性。 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 野鸡伏卵似养丹②,睡鸭依芦如入定。 人生何必学臞仙,我行自乐如散圣。 无人独赋溪山谣,山能远和溪能听。 【注】①林希逸:南宋理学家。②养丹:道士静候金丹炼成。
【创新有路·典例剖析】 【真题研磨·读懂文题】
【例1】(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 翁,号鹤山。
答案:①诗人心境澄澈: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心静如水、平和 静谧的内心状态; ②心境投射到外物:诗人眼中的景象,如桥、寺、翠羽、红蕖、浩渺的烟水等,或 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创新有我·即学即练】 一、教材典例再训练——温故知新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结构、表达技巧等;比较角度则或比较其同,或比较其异,或比较异同
【创新有路·典例剖析】 【真题研磨·读懂文题】 【例2】(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晚归 林 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 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届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13
6、整体概括整体概括诗词的内容难度较大,但只要抓住规律,知道一般该从哪里下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例1,2011年江苏卷第(1)题: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原诗见“情感赏析”部分)题干的提示比较明确,“开头四句”“哪三个方面”“李白的诗”“高度评价”,只要不违背这几个原则,便可以很容易组织答案,一句照一个点儿。
参考答案为: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例2,2011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秬秸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也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这是一道开放性比较大的题,北京卷总是弄出来一些联系实际的题目。
我感觉好像不是诗歌鉴赏了。
从题目看,要求答三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联系实际谈感受。
所给的参考答案也比较简单,只是一些点儿。
参考答案为: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联系实际谈感受(略)。
例3,2008年江苏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原诗见“情感赏析”部分)做概括题一定要提炼,找出共性的内容进行抽象,不能照抄,不能简单翻译。
答题时要分两步:第一步找出概括对象的典型意象及特点,第二步抽出意象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抱负?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①杨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②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赚得:骗得。
(1)本诗除借助景物描写说明道理外, 还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一种简要分析。
(2)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深刻道理,请简要说出给你的启发。
3.古诗阅读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诗后两小题。
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一、二句写出“雨”怎样的特点?(2)诗歌的三、四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从这个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5.课外古诗词诵读。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芳斗艳。
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在天空中尽情飞舞。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2019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3 诗歌鉴赏(含解析)
专题13 诗歌鉴赏一、【2018届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①警《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曾派张赛出使西城,寻找黄河源头。
张赛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贵河源头“见室内有一女织。
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
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
8.诗歌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
9.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是艰险的豪迈气概。
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诗人在叙写离开黄河“直上银河去”的愿望中,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思想。
【答案】8.冲风破浪,一往无前9.D【解析】【8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描写对象黄河特点的把握。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二、【2018年中考甘肃天水卷】古诗词赏析【甲】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1.【甲】诗描绘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
22.【乙】诗中“浮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23.请从“钟”字入手,对【甲】诗中“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货析。
24.【乙】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包含怎样的哲理?它与【甲】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21.高大雄伟神奇秀丽(每空,共)22.字面意思是在山间浮动的云雾;其深刻含义是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3.“钟“是聚集的意思。
这里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思,写出大自然对泰山的情有独钟,描绘出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秦山的喜爱赞关之情。
惠特曼诗歌诗词鉴赏
惠特曼诗歌诗词鉴赏【1】:从此我不再希求幸福,我自己便是幸福。
凡是我遇见的我都喜欢,一切都被接受,一切对我都是可爱的。
从这时候起我使我自己自由而不受限制,我走到我所愿去的地方,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自己。
温和地,怀着不可抗拒的意志,从束缚着我的桎梏下解放我自己。
--惠特曼《大路之歌》【2】:当我活着时,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
--惠特曼【3】: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4】:不求苍天俯就我的美意,但求永远恣意挥洒。
--惠特曼《自我之歌》【5】:因寒冷而打颤的人,最能体会到阳光的温暖。
经历了人生烦恼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贵 --惠特曼《草叶集》【6】:我的信念是把最好的留着别说。
--惠特曼【8】: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惠特曼【9】: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惠特曼【10】: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惠特曼【11】:人生,始终充满战斗激情。
--惠特曼【12】:你说过得到胜利是很好的,是么?我告诉你失败也很好,打败仗者跟打胜仗者具有同样的精神。
--惠特曼【13】:港口已不远,钟声我已听见。
万千大众在欢呼呐喊,目迎我们从容返航,我们的船长威武而勇敢。
--沃尔特·惠特曼《哦,船长,我的船长》【14】:港口已不远,钟声我已听见。
万千大众在欢呼呐喊,目迎我们从容返航,我们的船长威武而勇敢。
--沃尔特·惠特曼《哦,船长,我的船长》【15】: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每一个港口。
--沃尔特·惠特曼【16】: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17】:要像树和动物一样,去面对黑暗,暴风雨,饥饿,愚弄,意外和挫折。
--惠特曼【18】: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
--惠特曼【19】: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八年级上册13《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含解析)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八年级上册13《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含解析)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即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白居易的人生前期·兼济天下生于“世敦儒业”之家自幼聪慧772年,白居易出生于新郑的一个中小官僚家庭。
他自幼聪慧,四五岁便能作诗。
勤学苦读考中进士785年,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刻苦读书。
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28岁中进士。
元白订交出仕为官802年(贞元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
二人订交。
以后诗坛元白齐名。
803年(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出仕为官。
不畏权贵直言论事806年(元和元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
807年(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
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
频繁上书言事,创作大量针砭时弊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敢于当面指出皇帝错误。
越职言事遭谤被贬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后他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作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
43岁的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也成为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后期·独善其身上书受挫任职杭州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后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
晚年隐退刘白唱和晚年开始逐渐引退,定居洛阳,官终刑部尚书。
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的生活。
时常与著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13课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13课一、导言在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中,第13课是一篇关于诗歌鉴赏的文章。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了《泊船瓜洲》这首我国古代诗词的背景介绍、诗词的鉴赏与赏析,还有对诗词的课文理解与感悟等。
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古代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课文背景介绍《泊船瓜洲》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王安石所作,在诗中,王安石借用瓜洲春色的景观来抒发自己的遐想与感怀。
该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以瓜洲的春天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变幻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
通过对这首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的豪迈和沉郁,了解唐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三、诗词鉴赏与赏析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泊船瓜洲》进行诗词鉴赏与赏析。
学生可以从诗词的意境、格律、用典以及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与深意。
通过诗词鉴赏与赏析,学生可以提高语文审美能力,培养对诗词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四、课文理解与感悟通过诗词的鉴赏与赏析,学生可以展开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他们可以围绕诗词的主题、意境以及对人生的感慨等方面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培养写作与表达能力。
五、课文作业老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文作业,如针对《泊船瓜洲》的课文阅读与理解题、诗词赏析题、写作题等。
通过课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六、课文拓展在学习《泊船瓜洲》的基础上,老师还可以拓展相关的课外阅读。
可以安排学生阅读其他与诗词相关的文章、散文、故事或者其他古代诗词,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了解与认识,扩大他们的文学视野。
七、总结通过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13课《泊船瓜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诗词的魅力,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大堤曲》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大堤曲》含答案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大堤曲[唐] 李贺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①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②。
莲风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注释】①绾:系结。
音wǎn。
②珰:古代妇女的耳饰。
音dāng。
12.下面的诗歌与本诗形式上完全不同的是( ) 。
(1 分)A. 李贺《李凭箜篌引》B. 白居易《琵琶行》C. 高适《燕歌行》D. 李商隐《锦瑟》13.下面对本诗内容解读错误的一项( ) 。
(3 分)A.本诗主人公是一位女性,她所挽留的“北人”就是后文去往襄阳道之人。
B.本诗描写人物之美的手法,有视觉、嗅觉,有比喻,有比拟,角度多变。
C.本诗“江畔春”与“绿浦归帆”相呼应,既点出时令,也表达了思想内容。
D.本诗中“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通过主人公之口真切地表达了挽留之意。
14.请联系全诗内容,赏析最后两句的艺术效果。
(4 分)解析:12.(1 分)D 13.(3 分)B14.(4 分)这两句的意思是女主人公认为现在自己正当青春,如菖蒲花盛开,但是很快就会年华逝去,如秋天老去的枫叶。
运用比喻手法(对比也可),以“菖蒲花”和“枫树”自比,表达她内心青春易逝的焦虑,含蓄地传递出渴望与爱人相伴的急切心理,以此表现相思之情。
诗歌最后两句以暗示收尾,蕴藉有味,情真意切。
评分标准:内容解释1分,比喻或对比手法1分,作用,写到急切、焦虑的相思1分,效果,含蓄蕴藉,富有余味1分。
李白《将进酒》诗歌鉴赏
李白《将进酒》诗歌鉴赏1. 你知道李白的《将进酒》吗?那可真是一首超酷的诗啊!就像一场盛大的酒宴摆在你面前,诗里满满的都是豪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一句,哇塞,黄河水就像从天上倾泻而下的巨大酒流,一下子就把那种磅礴的气势给带出来了。
2. 《将进酒》里的李白简直像个超级酒仙。
他在诗里喊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就好比你中了大奖,那肯定得好好庆祝一番,不能让酒杯干巴巴对着月亮,啥也不做呀。
这是他对生活那种及时行乐态度的直白表达。
3.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感觉他就像在跟你我这样的朋友聊天。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话说得多么自信满满啊。
就像一个超级有才华的人,哪怕把钱都花光了,也一点不担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才华就像一个永远不会干涸的宝藏。
4. 读《将进酒》,你会发现李白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
他一会儿高呼“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就像一群好朋友聚在一起,说咱们今天得痛痛快快喝个够,仿佛看到一群人在那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热闹场景。
5. 诗中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这几句,你能感觉到李白就像在酒桌上拉着朋友,不停地劝酒呢。
就像我们平时聚会,有个特别热情的朋友,一直喊着“喝呀,喝呀,别停啊”,特别有画面感。
6. 李白在《将进酒》里的想象力太惊人了。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他就像一个在舞台上的歌手,要给朋友们唱歌,还让大家认真听。
这可不是普通的唱歌,他要唱出自己心中的那种壮志豪情。
7. 《将进酒》里的情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他觉得那些富贵的生活都没啥了不起的,只想一直醉着。
这就好比有些人,看透了世间的名利,只想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远离那些纷扰。
8. 你看“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这想法很独特啊。
就好像在说那些古往今来的圣贤,虽然很了不起,但都很孤独,反而是这些喝酒的人能够留下名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案
主备教师:赵艳任课教师:任课班级:授课时间2018 年月日课题诗歌鉴赏之分析思想感情13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1、掌握抓住标题、关键词、意象等诗内要素分析归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教学重点联系作者、序注、典故、文化常识、文言知识、历史知识等诗外要素辅助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抓住诗内要素分析归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教学
方法
讲析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学生自学环节
自主识记古代诗歌常见的情感类型。
诗歌常见16种情感编成的5句话:忧国忧民的我,欲建功报国,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狂傲的我,愤世嫉俗,蔑视权贵;孤独的我,羁旅感伤,怀古伤今;放达的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多情的我,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
教师精讲环节一、【命题揭秘】
(一)把握思想情感,评价深层内涵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的。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更是加大了思想感情类试题的考查力度。
所谓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二)主要考查形式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大部分都直接考查诗歌的情感,主要采用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或着眼于具体诗句,或着眼于诗歌全篇。
有的直接要求回答作者情感或观点的内容,有的直接要求回答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有的要求对作品的思想和作者的感情做个性化的解读。
主要题型有: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4.主旨是什么?
二、【把握诗歌的感情和主旨七关注】
一关注:诗歌题材。
每种诗歌题材都有自己特有的情感,把握了诗歌题材的情感分类,有助于快速而准确地对诗歌情感做出判断。
二关注:诗歌标题。
标题或提示诗歌题材类型,或直接间接透露作者思想情感。
三关注:诗歌作者。
联系时代及作者的人生际遇,知人论世,对把握诗歌
的主题大有必要。
四关注:抒情词句。
抓住抒情词句可直接抒发诗歌的感情基调或思想感情。
五关注:意象意境。
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能蕴含固定的含义。
通过分析意象、意境,可以准确感知诗歌情感。
六关注:注释小序。
借助注释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写作的背景、原因和内容。
七关注:诗中典故。
读透典故,能读出诗人的隐含在典故中的思想感情。
三、【答题步骤】
(1)提炼情感主旨
第一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第二步,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主旨。
第三步,组织答案:感情产生的原因+表达情感的词语(形容词或表达心理活动的动词)。
(2)理解诗句意义
第一步,阐释诗句的表层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第二步,指出诗中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合作探究环节讨论完成2017全国3卷《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
因题卷末。
戏赠元九、李十二》
练习
巩固
环节
分析2016山东卷《水仙子舟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课堂小结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的描摹,都是为了解读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
作业
布置
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诗歌鉴赏之分析思想感情
(一)把握思想情感,评价深层内涵
(二)主要考查形式
(三)把握诗歌的感情和主旨七关注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