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比较鉴赏
《诗歌比较鉴赏》 导学案
《诗歌比较鉴赏》导学案教学过程【考点突破】一、何谓比较鉴赏: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诗歌的内容、语言、形象、手法、情感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
用以考查考生对不同事物的分析、鉴别、评价的能力。
在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中,比较鉴赏因其更加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而逐渐成为新宠。
它有利于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归类学习。
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或三首(三首比较只有2007年的浙江卷)主题、情感、表达技巧、风格、题材、体裁、语言、作者等一两个方面相同的诗歌进行比较。
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或相异点。
考生要注意求同更要求异。
近五年的比较鉴赏诗歌有13题,占高考诗歌试题总量的1/5。
2014年18套高考题有5套考的是比较鉴赏。
2018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说明比较鉴赏一直就是备受关注的考点。
二、命题角度:形象、语言、手法、情感三、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鉴赏评价。
四、高考出现过的试题类型:(一)对形象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和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二)对语言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三)对表现手法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四)对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五、解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写法。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形象、语言、手法、感情等)来寻求诗词的异同。
(3)按步骤作答,既要概括,又要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六、比较鉴赏的基本原则: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
七、比较鉴赏的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课堂知识点拨】1.比较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课件
2.比较手法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课堂小结
借助支架明诗意 审准题目辨异同 句式一致规范答 比较之中见真章
作业布置
进行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
学习目标
我能掌握比较鉴赏题的解题思路
A
我能通过不同角度理解诗歌
A
我能明白命题者的意图,精准审题
A
我能规范答题,体现比较思维
A
等级
B
C
B
C
B
C
B
C
翻译:你不必为取哪条道而犹豫,因为太阳就是你的“路标”,有 日在天,而长安即在日下。(反用典故)
2.比较手法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 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①送别杜少府时,诗人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直抒胸臆,诗 人和杜少府虽然各自天涯,距离甚远,但如同邻居一样相近,友谊长存。 诗人借此来排遣与杜少府离别的愁绪。 ②送别唐少府时,诗人说“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化用典故,将 对唐少府的不舍化为劝勉,劝勉唐少府要以太阳边的长安为目标,为 了心中的理想抱负而奋斗。诗人借此排遣心中离愁的苦闷。
4—3 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 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 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 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 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喜欢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 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在文学鉴赏 和语言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 美品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01 考点解读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为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越来越多地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来命题。
命题要求考生在比较中完成对诗歌的赏析。
比较阅读,更能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鉴别和运用能力,靠机械重复的记忆,不能应对新的题型。
02 考查方式诗歌比较鉴赏的命题方式通常有:1、甲诗包含了怎样的哲理?它与乙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甲诗和乙诗抒情方式和书法的情感有何不同?3、结合具体诗句,比较甲、乙两诗在内容上的异同。
4、同是送别诗,两首诗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的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
03 技巧点拨【提分妙招】如何在解题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以减少失误,赢得高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了解诗歌对比阅读的选材。
题目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或是表达技巧不同,或是语言风格不同。
其次,了解命题角度。
从命题角度看,可以分为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对诗歌形象的解读、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的比较。
第三,多角度比较。
从题型设置上,既有单一比较,但更多的应是综合比较。
可以分为“同中求异”和“辨别异同”两种类型,但又较多是“同中求异”这一类型。
【应对策略】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读懂诗歌,理清大意。
两首诗放在一起对比阅读,难度是增加了,但是,只要读懂每一首诗,然后再比较答题应该不难。
怎样才能把一首诗读懂读通呢?应该是先读标题,因为标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
其次读注解。
最后读诗句,把从标题和注解中得到的信息用到诗句中去加以验证。
读诗句时先把它当作古文来读,再把它当作古诗来读,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营造的整体意境对诗歌作诗意的解读。
二、辨别异同,知同辨异。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如题材相同;“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
怎样比较鉴赏诗歌
怎样比较鉴赏诗歌
诗歌是人类对世界的感悟和想象的艺术表现,它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文化的载体。
在比较鉴赏诗歌时,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主题和思想
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是诗歌的灵魂,它直接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
比较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分析和比较不同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从中探寻作者
的思想和人生观。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和苏轼的《赤壁怀古》都是名作,但前者强调
豪放、奔放和豁达的性格,后者则强调意境、意象和意蕴,两者在主题和思想上有很大的
区别。
二、艺术表现方式
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包括韵律、格律、修辞手法、意象、意义等,也是诗歌中最为重
要的元素之一。
在比较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发现不同
诗人在艺术表现和技巧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比如,李清照和辛弃疾在诗歌的表现方式上各
有特色,李清照常常运用典故和抒情的手法,而辛弃疾则更加注重写实和现实情感的表达,两者在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三、历史文化背景
诗歌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历史、时代和文化的差异。
在比较鉴赏诗歌时,我们也
要考虑到不同诗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品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从而深入理解诗歌的
文化内涵和价值。
例如,唐诗盛行的时代是一个文化繁荣、国家强盛的时代,而现代诗歌
则更多体现了文学的自由和开放,两者在历史文化背景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比较鉴赏诗歌需要从主题和思想、艺术表现方式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多个方
面进行分析和探究,进一步领略诗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2024高考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的珍贵遗产,包括唐诗宋词等诸多经典作品。
在2024年的高考中,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
本文将以古代诗歌为主题,对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提高语文水平。
一、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古代诗歌具有丰富的形式美和意象美,其基本特点包括:1.韵律优美:古代诗歌注重韵律和音乐美,因此在表达方式上更为优美动听。
2.意境深远:古代诗歌常常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具有深邃的意境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手法。
3、情感真挚:古代诗歌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动人,能引起读者共鸣。
二、唐诗与宋词的比较鉴赏唐诗和宋词都是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1. 唐诗的比较鉴赏唐代诗歌以五言、七言诗为主,其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其特点包括:(1)丰富的意象:唐诗常常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如在《春晓》中用“满城尽带黄金甲”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2)平易近人:唐诗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表达直接,能够深入人心。
(3)抒情性强:唐诗常常表达诗人的内心真情实感,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2. 宋词的比较鉴赏宋词以婉约、婉约、婉约著称,其代表作品有《声声慢》《水调歌头》等。
其特点包括:(1)婉约多情:宋词以婉约、婉约、婉约见称,借助婉约的语言表达深情的内心世界。
(2)蕴含哲理:宋词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境。
(3)音乐美:宋词强调音乐美,常常配以美妙的乐曲,更具有动人的韵味。
三、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在高考中的意义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2. 培养文学素养: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的瑰宝,通过比较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增强综合能力: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不仅要求学生对诗歌的语言、意境等进行准确理解,还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提高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怎样比较鉴赏诗歌
怎样比较鉴赏诗歌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诗词成为了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人们所喜爱和传颂。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鉴赏诗歌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诗歌主题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了解它的主题。
一般来说,诗歌主题呈现多样化,有些是关乎人生和自然的,有些是具有政治倾向的,有些则是诗人的内心感受等。
通过对比不同诗歌的主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
二、诗歌写作背景在了解诗歌背景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诗歌写作背景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比如时代背景、生活环境、诗人的思想境界、价值观等。
通过了解诗歌背后的生活和思考,可以更好地领略诗人的艺术境界和挚爱生命的精神。
三、诗歌艺术特征诗歌的艺术特征包括诗歌的形式、语言、韵律和节奏等。
不同的诗歌形式可以带来不同的美感和艺术享受。
同时,鉴赏一首诗歌还需要对其语言进行研究,弄清楚诗人的用词、表达方式和技艺。
一个优秀的诗人往往能够通过独特的语言和韵律把情感和意境深深地刻入诗歌之中,这也是我们鉴赏一首诗歌的重要依据。
四、诗歌文化内涵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每首诗歌都深深扎根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还要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诗歌文化内涵能够带我们了解到许多的文化多样性,也能够带我们领略古代中国的美好传统和艺术。
同时通过诗歌的文化内涵的探索,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精神世界,同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下中国文化的演变和经典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鉴赏诗歌是需要多方面的思考和了解的,但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理解一首诗歌,我们始终要从欣赏诗歌和读懂诗歌的角度出发,以最好的心态去领悟和感悟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诗歌鉴赏(精选10篇)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精选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鉴赏篇1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伊州”为曲调名。
王维的这首绝句是当时梨园传唱的名歌,语言平易可亲,意思显豁好懂,写来似不经意。
这是艺术上臻于化工、得鱼忘筌的表现。
“清风明月”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
它的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意境。
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的一个秋晚,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
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
这种借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
”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何况一别就是十来年,“相思”怎得不“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
后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的“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的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的生活戏剧。
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的丈夫说不出更多的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
”嘱是“殷勤嘱”,要求是“数(多多)附书”,足见她怎样地盼望期待了。
这一逆挽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远的时空驰骋,对“苦相思”三字的体味更加深细了。
这两句不单纯是个送别场面,字里行间回荡着更丰饶的弦外之音。
特别把“归雁来时数附书”的旧话重提,大有文章。
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比较鉴赏+课件(共21张PPT)
(考点:形象、情感)
9.2016全国III卷《内宴奉诏作》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 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考点:思想情感)
诗歌比较阅读题规律
命题特点
对应的考点
1.主观题、客观题 2.单首诗、组诗(同一诗
人同题诗,不同诗人同主 题诗) 3.与课内诗比较,与自身 其他联比较
三、例题精讲
千秋岁· 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
辛弃疾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 汤生气
象,珠玉霏谈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 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帏
幄去,整顿乾坤了。 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词中“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与“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 《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①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 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 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②不同点: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 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 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诗歌比较鉴赏
诗歌比较鉴赏比较原则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
一、选材类型1、不同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出现频率最高)2、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对比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3、同一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激昂向上)病马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抑郁低沉)二、设题角度1、内容、情感比较2、意象、意境比较3、语言赏析比较4、手法、技巧比较具体举例分析:1、内容、情感比较【方法指津】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抓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
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⑤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典型例题】(2007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1分)(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公开课《诗歌比较鉴赏》正式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0
❖ 二者,同登岳阳楼,因为登楼时处境不同
(前者忧后者喜),在思想角度上也有所不
同,杜甫忧国忧民,则有感于岳阳楼之势与
己之思,本诗是“登岳阳楼” ,却不局限于
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
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
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
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特点
具体内容
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 (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 手法 周诗写的是 “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 成冰的景象,(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精选PPT课件
16
)( 湖 北 卷
表现手法的比较鉴赏
精选PPT课件
3
高考真题回放
❖ 2008 广东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 吕本中
范成大
❖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 应似客心酸。
❖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内容、感情的比较鉴赏
秋夜独坐 王维 夜深 周弼
独坐悲双鬓, 虚堂人静不闻更,
空堂欲二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 门外不知春雪霁,
灯下草虫鸣。 半峰残月一溪冰。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
析。4分。
特点
内容、 感情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直接
抒发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感情;三、四句借
2024届高考古诗词备考——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湖荷之美:“十里荷花” 人文之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
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时间 城池
原文
昔 “名都” “竹西佳处” (虚) “春风十里”
“荠麦青青” 今 “空城”(实) “废池乔木”来自“清角吹寒”达
诗方 歌式
议 论
正面 描写
(1)描写顺序(观察角度):远近、高低、时间空间变化 (2)色彩运用:明暗对比,绘形绘色 (3)动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
的
描 写
侧面
描写手法
(4)衬托 渲染 (5)白描、工笔(细节描写)
表
描写
(6)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
达
(7)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喜 教材回顾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 /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 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学生活动3:请从试题中总结,考题常见提问方式
一般从求同或求异两方面设题 (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 析评价 (2)给出一首诗词与课本所学篇目比较异同 (3)辨析一首诗词中的感情、手法等异同 (4)辨析一首诗词不同版本各自的妙处。
学习任务二:掌握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 基本方法与规范
一般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 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等) 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 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比较阅读总体思路:寻找可比点---比较同与异---评价优与劣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比较类
诗歌鉴赏之比较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卖花声-题岳阳楼①张舜民木叶下君山。
空水漫漫,十分斟酒致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
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释】①元丰六年(1083),诗人获罪贬往郴州,途经岳阳楼,登楼而作本词。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 有孤舟。
戎马关J 北,凭轩涕泗流。
”这是杜甫登临而作的《登岳阳楼》。
结合 具体诗句,比较两首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6分)1、(1)同:都表现了诗人流落江沏的失意、仕途失意报国(忠君)无门的苦闷。
(2 分)⑵异:①张词写出了思君恋,对君王的期待,内心的迷茫,又有对自身遭贬的 怨愤。
(2分)②杜诗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年老多病、漂泊异地孤独感伤,有对 国家动荡时局的关切与不安。
(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题老学庵壁陆游【注】此诗为陆游晚年垫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 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老学庵,陆游书斋名。
2.有人说“太平民乐无愁叹”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 片神鸦社鼓”有相仿之意,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6分)2.①《永遇乐》中,这两句是说如今的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 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
②本诗“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统治者偏安江南一 隅,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没有愁叹。
③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收复失土,刻不 容缓的意思,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评分参考:每答出 一点给2分。
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此生生计愈萧然, 万卷古今消永日, 太平民乐无愁叹, 唤得南村跛童子, 架竹苫布只数椽。
一窗昏晓送流年。
衰老形枯少睡眠。
煎茶扫地亦随缘。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江南归附后不仕述怀(南宋)艾可叔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
【注】①艾可叔,南宋度宗成浮四年进士,宫至史中丞。
课内外诗歌比较阅读
课外诗歌课内比较阅读鉴赏一、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题设题角度命题角度:“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
对比阅读与单首诗歌的阅读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阅读多了一个“作比较”的要求。
做题时应该把握住对比鉴赏的方法:寻找“求同”和“求异”两类关键词,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同”赏“异”。
二、对比鉴赏要注意“四角度”角度一:形象角度——意境、意象的对比这个角度往往考查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或同一描写对象的比较。
一般来说,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
对比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浪淘沙邓剡①疏雨洗天清。
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
月淡潮平。
便须携酒访新亭②。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词人。
南宋灭亡,邓剡被俘北上。
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
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赏析本词和李清照《声声慢》两首词中都使用了“桐”和“雨”意象,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在两首作品中表情达意上的异同。
(6分)【答案】(1)相同点: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
(2)不同点:①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的凄清孤独之苦;②而邓剡则表现了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了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
【特别提醒】(1)分析意象的寓意,首先要做的是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题的统摄下,把握诗人情感和诗中景物的内在关系。
(2)诗人情感决定、影响着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描绘,意象又疑聚、表现着情感。
不要单就景物谈景物,那样可能会南辕北歌。
(3)有时候还要分析概括意象特点和手法。
【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效古秋夜长钱起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
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诗歌比较鉴赏
诗歌比较鉴赏是一种通过对比和分析两首或多首诗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语言等方面的鉴赏方法。
在进行诗歌比较鉴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主题比较:对比两首诗歌的主题,观察它们是否相同或相似,以及主题在不同诗歌中的表现方式和深
度。
这有助于理解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看法和处理方式。
2. 情感比较:分析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探究它们的情感基调、情感变化以及情感与主题的关系。
这
可以帮助我们感受诗人内心的世界,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
3. 意象比较:意象是诗歌中重要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比两首诗歌的意象,可以发现它们在意象的选择、
组合和表现上的异同。
这有助于揭示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
4. 语言比较:语言是诗歌的载体,通过对比两首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用词、句式、修辞等,可以领略到
不同诗人的语言魅力和表达技巧。
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5. 背景比较: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在进行诗歌比较鉴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选择具有一定相似性或差异性的诗歌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凸显它们的特点和
优劣。
2. 深入分析:在比较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每首诗歌的各个方面,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和独特之处。
3. 客观公正:在评价每首诗歌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偏见和片面之词。
4. 注重整体:在比较鉴赏时,要注重诗歌的整体效果和内在联系,避免过于关注局部而忽略了整体。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较鉴赏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 比较鉴赏的概念和意义。
2. 诗歌的感知和理解。
3. 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2. 诗歌的深层次理解的引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诗歌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诗歌?诗歌的特点是什么?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思考。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介绍比较鉴赏的概念和意义。
2. 教师讲解诗歌的感知和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教师讲解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对比、类比、分析、综合等。
三、实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出两首诗歌,让学生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四、课堂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的诗歌鉴赏中。
2. 教师给出两首诗歌,让学生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三、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诗歌的异同点,进行交流分享。
四、课堂小结(5分钟)五、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选择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写一篇鉴赏心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比较鉴赏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情况。
3. 学生对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题角度
1、比较情感 2、比较表达技巧 3、比较内容(形象) 4、比较语言 应对方法?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比较思想情感
真题示例 1
比较思想情感【内容→情感】
【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 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注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
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方法: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篇目 意象
园花
修饰语
经雨 红 峥嵘 明月中
意境 热烈 艳丽
清幽
第一首
第二首
乔木
比较意象意境 (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真题示例 比较内容情感【内容→情感】 2 (2016 新课标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 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 里有站阵之意。
虚写置身峰头,既表现 收束全篇 了对故多的思念,更表 达了对“京华亲故”( 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例题引路
比较语言(炼字)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答案示例: 两诗都着一“望”字,都为“眺望”之意。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寂静 幽美
赏春、喜春 缓步 (闲适) 之情(闲适 之情)
真题示例 (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1
暮 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问: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案示例: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 乔木峥嵘明月中。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真题示例
注
前者艳丽,后者清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 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 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色彩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 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方法:分清类型,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篇目 写景角度 解析诗句 效果或情感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 《发临洮将 间接描写 应稀。白草通疏勒, 赴北庭留别》 虚写 青山过武威。 标题《闻说轮台路》
间接地描写了 “连年见雪飞” 的恶劣环境。
《白雪歌送 直接描写 武判官归京》 实写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 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 处。(6分)
答: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 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未已的豪情; 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 功业未成的悲慨。
• 抓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喜怒哀乐)
• 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比较内容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比较表达技巧:分清类型,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比较意象、意境
真题示例
比较意象意境
(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 乔木峥嵘明月中。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题型
【16全国3】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 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 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15 全国 1】8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 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 要分析。(5分)
【14全国2】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 “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直接描写了“ 胡天八月即飞 雪”的壮美
真题示例
比较表达技巧
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 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 描写,用“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 青山过武威”间接地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 境。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实写,而《发临洮将赴 北庭留别》所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 是想象之景,是虚写。这可从标题中看出,标题显示 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 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效果]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抓关键字词,品字析句。 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 和其他虚词。( ①解说字词的字面义②分析字词在 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效果) 二是抓语言风格,分门别类。 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 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以“意象”为切入点:
1、筛选意象(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
2、抓修饰性词语,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注意诗 歌的不同类别)。
组织答案的步骤: 列举意象:概括意象的共同特征; 概括意境: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加以分 析,概括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 ;
用术语总结作者表达的情感思想。
比较语言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 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 处。(6分) 【叙事诗】——抓事析情:两诗提到何事?情语?
真题示例 比较内容情感【内容→情感】 2 (2016 新课标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 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 9.请指出二者情感基调的不同之处。(6分) 【叙事诗——抓事析情:两诗提到何事?情语?】
[方法:第一步:解说字词的字面义 ] 登崖州城作 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的感伤。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 注: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 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全篇。既表现了对故多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 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方法:第二步:分析字词在 请结合诗句赏析两首诗中“望”字的妙处。
常见的写景的角度:正面侧面结合、动静 结合 、 虚实结合、 远近结合、俯仰结合、 视听结合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Leabharlann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比较手法技巧解题方法:
①审清题干,明确考查的表达技巧的类型。 ②熟知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 ③结合诗句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技巧及效果。
课堂小结
比较鉴赏的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 整体把握,前提是读懂诗词: • 读诗题。(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
• 注意注解。(了解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
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方法:辨异【抓事析情】
篇目 曹诗 事件 情语 情感
曾披金甲 尚嫌 不卖宝刀 臂健嫌弓软 犹识 眼明识云高 醉里挑灯 看剑 梦回沙场 征战 (对比)
壮心不已 的豪情
辛词
可怜白 功业未就的 悲慨 发生
真题示例 比较内容情感【内容→情感】 2 (2016 新课标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比较语言(炼字)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 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问: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诗歌内容 → 写景诗 → 方法:抓景析情】
辨异:①两诗主要意象?②各自意境特点?③情语?
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方法:辨异【抓景析情】
篇目 《暮春》 主要意象 落花 柳绵 斜阳 子规 意境 情语 情感 伤春之感
冷寂 凄凉
愁
《暮春山间》
流莺不语 燕飞忙 桃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