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古代诗歌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课件
(3)比较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 概括,又要有具体分析
描写手法: 景物描写的角度: 1.修辞手法:比、拟、夸 2.感官: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3.景物色彩角度: 浓艳、淡雅、斑斓、鲜明 4.时空角度:远近高低、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点面结合 5.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6.虚实: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7.渲染、白描(粗笔勾勒) 8.衬托(侧面描写、以动衬静、以乐衬哀)
5.《苦笋》
译文
粗菜淡饭的餐盘中突然眼睛为之一亮,发现并列在
苦笋
餐盘中的还有如从襁褓中脱颖而出的婴儿一般洁白
陆游 〔宋代〕
的玉笋。
大家都知道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性是由内在素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质决定的,玉笋清淡苦涩的节操是与生俱来的。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看苦笋正如唐太宗看到魏征一样,不觉其苦,反 倒觉得其妩媚可亲,告诫孩子们千万别把这些苦笋
15.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 同?
(1)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不同点:①“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比如“和购的 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②“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 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 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手法+分析内容
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有的明确了表达技巧,有的没有明确表达技巧,但都需
结合作品分析、比较。解答表达技巧比较鉴赏题一般分以下三个步骤:
比较表达技巧: 分清类型,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进行比较时需要注意: (1)熟悉感情基调术语,会用这些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 比较鉴赏古诗词答题方法指导 课件ppt优质精选

古代诗歌鉴赏 比较鉴赏古诗词答题方法指导 课件ppt优质精选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篇章构思(结构)。 具体地说,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古诗词中表达方式通常用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少用记叙和说明这 两种表达方式。特别要注意描写中的白描。 古诗词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双关、设问、反问、夸张、对偶、借代等,因 篇幅原因,少用排比、顶针等修辞手法。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要识别出来,且知道其表达效果。 表现手法范围较为广泛,常用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反写、虚实结合(想象和联 想)、用典故、渲染、衬托、抑扬等。这些手法的意思要知道,识记可用顺口溜——“景象反常,点 燃衬衣”。拿到一首诗,当感悟不出其表现手法时,可调出顺口溜,一一快速对照,这样,可以马上 识别出表现手法。 属于结构方面的有句式的倒装结构,篇章中的铺垫、伏笔、照应、悬念、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借古讽今等。 识别不同诗歌所用的不同艺术技巧,且能分别指出各自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比较技巧。解答此类 题应按照“指明技巧+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
三、比较炼字 【答题思路】 此类也包括不同诗歌间炼字比较,同一首诗歌不同版本不同字的比较,不同评论家对炼字的评判 比较等。因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性、凝练性要靠语言来达成,所以,品味诗人的遣词造句妙 处,就是炼字。 怎样炼字呢?首先要善于识别值得炼的词语,一般说,诗句中首选炼动词,其次是副词,再次是 叠词,最后才是名词。 其次要知道炼字的思维。诗歌中值得炼的词语的妙处,妙就妙在其形象和凝练上,丰富的内涵凝 成一个词语,故而,对鉴赏者来说,我们炼字的过程就是凝练展开,如同将茶叶泡开一样。 最后,还要养成固定的答题习惯(模式)。所谓的比较,就是分别说出诗中各自词语的妙处即可。 首先是指出该炼的词语(题干已明确的,此步骤应省略);第二步是解释该词语在诗中的含义;第三 步是指出该词语有无活用、修辞情况;第四步,将该词语放入句中,翻译该句;最后一步(关键), 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 四、比较技巧 【答题思路】 鉴赏古诗词,总的说来说有两大块:一是该诗词表达了什么情感(写了什么),二是该诗词用什 么技巧表达情感的(怎么写的)。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很重要。所有表达技巧都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都是为了达成诗歌语言形象、凝练这一本质的。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

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

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

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等。

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

“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

“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

一、近三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统计2019年:(全国卷Ⅰ)《题许道宁画》陈与义: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刘禹锡: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语言风格2018年:(全国卷Ⅰ)《野歌》李贺:①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全国卷Ⅱ)《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①鉴赏诗歌思想内容②鉴赏分析诗歌意象(全国卷Ⅲ)《精卫词》王建: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内容2017年:(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①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②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全国卷Ⅱ)《送子由使契丹》苏轼: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②鉴赏诗歌形象(全国卷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二、近三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1.选材不拘一格。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课件
前诗运用了××手法(具体分析),表现出诗人的××,抒发了 ××的情感;后诗则用了××手法(具体分析),表现出诗人的 ××,抒发了××的情感。
2.比较手法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课堂小结
借助支架明诗意 审准题目辨异同 句式一致规范答 比较之中见真章
作业布置
进行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
学习目标
我能掌握比较鉴赏题的解题思路
A
我能通过不同角度理解诗歌
A
我能明白命题者的意图,精准审题
A
我能规范答题,体现比较思维
A
等级
B
C
B
C
B
C
B
C
翻译:你不必为取哪条道而犹豫,因为太阳就是你的“路标”,有 日在天,而长安即在日下。(反用典故)
2.比较手法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 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①送别杜少府时,诗人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直抒胸臆,诗 人和杜少府虽然各自天涯,距离甚远,但如同邻居一样相近,友谊长存。 诗人借此来排遣与杜少府离别的愁绪。 ②送别唐少府时,诗人说“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化用典故,将 对唐少府的不舍化为劝勉,劝勉唐少府要以太阳边的长安为目标,为 了心中的理想抱负而奋斗。诗人借此排遣心中离愁的苦闷。
4—3 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 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 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 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 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喜欢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 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在文学鉴赏 和语言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 美品位。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31张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31张
4.甲乙两诗都是咏史诗,说说二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何 异同?
甲诗语言含蓄深沉,(叙)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 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 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 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析)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乙 诗巧妙地借用了典故、双关、暗示等手法,融深沉的感叹与嘲讽于华语丽 辞与景物描写之中,使诗歌风格显得深沉委婉,富有深意。
2
1.简要分析乙诗“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一句运用了怎
3
样的表现手法。
这句巧用典故,语涉双关,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 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 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 是用典。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 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情。 例:《征人怨》。
诗歌类型及解说
7
闺怨诗:闺怨诗属于汉族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唐代 这一时期,其中又有特别的一类称为闺怨诗。闺怨诗 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 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 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 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 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 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 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诗人 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 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 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 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 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例析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例析

分类例析
试题解析:这道题要求是把同一诗人不同诗歌的课外诗句 试题解析: 与课本所学诗句进行对比。题中点明了对比内容和对比点, 与课本所学诗句进行对比。题中点明了对比内容和对比点,词 句中,我们由“自许封侯万里,有谁知”可知作者抗金报国、 句中,我们由“自许封侯万里,有谁知”可知作者抗金报国、 建功立业的理想未能实现,从“鬓虽残,心未死”可知作者虽 建功立业的理想未能实现, 鬓虽残,心未死” 烈士暮年,但壮心不已。诗句中,“空自许”说明壮志未酬, 烈士暮年,但壮心不已。诗句中, 空自许”说明壮志未酬, 下句“衰鬓已先斑”说明年已老大, 下句“衰鬓已先斑”说明年已老大,两相对比表达的是一种悲 愤心情。再结合陲游的身世,表达感情的同异便很明显了; 愤心情。再结合陲游的身世,表达感情的同异便很明显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 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 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 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 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古诗比较鉴赏例析
【年代】:南宋【作者】:辛弃疾【作 品】:西江月 【内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考点阐释
2005年高考的16套语文试卷, 2005年高考的16套语文试卷,有8套命制了不同形 年高考的16套语文试卷 式的比较鉴赏题,2008年湖南 年湖南卷 广东卷、湖北卷也 式的比较鉴赏题,2008年湖南卷、广东卷、湖北卷也 命制了比较鉴赏题。其中有同一诗歌不同用语的比较, 命制了比较鉴赏题。其中有同一诗歌不同用语的比较, 有课外诗句与课内诗句的比较, 有课外诗句与课内诗句的比较,有直接给出两首诗的 比较;有的求同,有的求异。 比较;有的求同,有的求异。诗歌比较鉴赏直接引入 高考试卷,这是诗歌鉴赏考查的一个飞跃,扩大了诗 高考试卷,这是诗歌鉴赏考查的一个飞跃, 歌鉴赏命题的范围,提升了诗歌鉴赏的高度,是一个 歌鉴赏命题的范围,提升了诗歌鉴赏的高度, 很好的导向。 很好的导向。

诗歌鉴赏《少年行》(比较阅读)

诗歌鉴赏《少年行》(比较阅读)

诗歌鉴赏《少年行》(比较阅读)【原诗1】少年行四首(其一)王维〔唐代〕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注释】1、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区东北,盛产美酒。

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

2、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当时著名的勇士盖勒、荆轲、秦舞阳都到过咸阳,这里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译文】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万贯,出没都城长安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赏析】这组诗的第一首,写侠少的欢聚痛饮。

“新丰美酒斗十千”。

是说新丰出产的美酒十分名贵,一斗酒价值十千钱。

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新丰镇,古代那里盛产美酒。

斗酒十千,使用这个数目字,目的在于强调酒的名贵,为下文的“咸阳游侠”作映衬。

“咸阳游侠多少年”。

意思是说:咸阳城里的游侠们多半是青春少年。

咸阳,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秦朝时曾作国都,这里实际是以它代指唐朝京都长安。

游侠,古时候称那种重义轻生死、勇于救人危难的人为游侠。

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游侠都是英雄豪杰,倍受尊重和赞扬。

作者在另一首诗中写道:“纵死犹闻侠骨香”,说即便侠客死了,他们的骨头也是香的。

可见侠客的社会地位之尊贵。

作者特别地点出“少年”二字,写出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英雄,这些少年游侠在“新丰美酒”的映衬下,越发显得豪纵不羁,风流倜傥。

“相逢意气为君饮”。

意思是说:这些少年侠客偶然相逢,为彼此的意气所感动,都愿意为对方干上一杯。

“意气”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仗义疏财,除暴安良,轻生重义,都是侠客们所注重的意气。

这句把饮酒的性质强调出来了,他们不是为了取乐而饮酒,而是为了彼此的侠义行为而庆功;他们不是熟人聚会而饮酒,而是偶然相逢,一见倾心,便不惜花费重金买酒,相互勉励。

这句诗把少年侠客的精神世界揭示得十分鲜明,足以令人敬慕。

“系马高楼垂柳边”。

意思是说:他们把自己的高头大马,拴在那高高酒楼前的垂柳旁边。

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走上了酒楼,把“为君饮”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2024高考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2024高考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的珍贵遗产,包括唐诗宋词等诸多经典作品。

在2024年的高考中,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

本文将以古代诗歌为主题,对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提高语文水平。

一、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古代诗歌具有丰富的形式美和意象美,其基本特点包括:1.韵律优美:古代诗歌注重韵律和音乐美,因此在表达方式上更为优美动听。

2.意境深远:古代诗歌常常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具有深邃的意境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手法。

3、情感真挚:古代诗歌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动人,能引起读者共鸣。

二、唐诗与宋词的比较鉴赏唐诗和宋词都是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1. 唐诗的比较鉴赏唐代诗歌以五言、七言诗为主,其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其特点包括:(1)丰富的意象:唐诗常常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如在《春晓》中用“满城尽带黄金甲”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2)平易近人:唐诗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表达直接,能够深入人心。

(3)抒情性强:唐诗常常表达诗人的内心真情实感,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2. 宋词的比较鉴赏宋词以婉约、婉约、婉约著称,其代表作品有《声声慢》《水调歌头》等。

其特点包括:(1)婉约多情:宋词以婉约、婉约、婉约见称,借助婉约的语言表达深情的内心世界。

(2)蕴含哲理:宋词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境。

(3)音乐美:宋词强调音乐美,常常配以美妙的乐曲,更具有动人的韵味。

三、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在高考中的意义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2. 培养文学素养: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的瑰宝,通过比较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增强综合能力: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不仅要求学生对诗歌的语言、意境等进行准确理解,还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提高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68张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68张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近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宫廷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比较鉴赏形象(作用)
参考答案:
①欧诗中作者以画眉鸟自比,以林中画眉鸟与笼中 画眉鸟暗合作者生活的两种状态,托物言志,富含理 趣;(2 分)画眉鸟是作者官场失意、向往自由的情 感化身,更是对生命自由的思索。(1 分)
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 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 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答案】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 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 不求形似)。
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
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C.柳诗用“千山”“万径”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
作衬托。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
奇,没有了感染力。
D.柳诗“寒江雪”三字是“画龙点睛”之笔,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
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凝练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
象。
解析:B项,“打了一场胜仗”错。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 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可见将领的出众、豪气。 答案:B
参考答案:
相同点:都塑造了一位年老多病的诗人形象。此诗中的“颜状” 体现了诗人的年老,“扶病”体现了诗人的体弱多病。《登高》 中的“繁霜鬓”“百年多病”体现了诗人的年老多病。
不同点:此诗塑造了一个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诗人形象。诗人 虽已年老多病,但依然有战马从征、飞雕击空的壮志。《登高》 塑造了诗人长年漂泊、孤愁潦倒、忧国伤时的形象。“常作客” 体现了诗人正漂泊他乡,“独登台”“潦倒”体现了诗人的孤愁 潦倒,“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指诗人的处境艰难,又指时世艰难, 同时写出了诗人已经两鬓斑白、青春不再的窘态。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比较鉴赏+课件(共21张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比较鉴赏+课件(共21张PPT)
【参考答案】 相同:两首诗的尾句都营造出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令人回味的深远意境(2 分)。 不同:①秦诗尾句紧承上句“疑无地”,通过“人家笑语声”突然展现出 一片新境界,构思新奇,妙趣横生(2分)。②方诗尾句用“人语画桥西” 与上句“蜂蝶已归弦管静”形成映衬,以动衬静,突出了整体意境的寂静, 也使诗境更加耐人寻味(2分)。
(考点:形象、情感)
9.2016全国III卷《内宴奉诏作》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 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考点:思想情感)
诗歌比较阅读题规律
命题特点
对应的考点
1.主观题、客观题 2.单首诗、组诗(同一诗
人同题诗,不同诗人同主 题诗) 3.与课内诗比较,与自身 其他联比较
三、例题精讲
千秋岁· 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
辛弃疾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 汤生气
象,珠玉霏谈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 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帏
幄去,整顿乾坤了。 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词中“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与“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 《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①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 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 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②不同点: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 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 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鉴赏题之比较鉴赏语言(附 真题对接及巩固练习)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鉴赏题之比较鉴赏语言(附 真题对接及巩固练习)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题之比较鉴赏语言掌握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之比较鉴赏语言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在2014年考查频率较高,2015年和2016年全国卷中均有一套试卷保持对该题型的考查方式,命题角度、考查形式稳定,依然是课外诗歌与课内诗歌的比较鉴赏。

2016年全国Ⅲ卷的两道题和2019年全国Ⅲ卷均为比较鉴赏题。

语言比较鉴赏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类。

其中对“字词句”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主要通过“炼字题”在单首诗歌内进行比较。

但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近年却屡有考查。

风格类试题主要是就诗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而言的。

教材回扣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译文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洞庭湖水,广阔无垠,依稀看见与长江相接。

南飞的大雁带走我忧戚烦闷的心情,远处的山峰衔来一轮美好的明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推杯换盏,畅饮美酒。

醉后朦胧里一阵阵凉风起,吹得我翩翩起舞袖带旋回。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解析:这首诗的第三句有的版本写作“别秋江”。

两种用语都表达了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但“引愁心”用拟人化手法更富有感情色彩,与“别秋江”相比更胜一筹。

答案:我认为“雁引愁心去”更妙。

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此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意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真题试卷对接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古代诗歌阅读之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古代诗歌阅读之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解析版)

专题18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甲卷,第14、15题【母题题文】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1.A2.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出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项,“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说法错误。

欧诗一、二句直接描写画眉鸟在山林中自由飞翔、在山花烂漫的高矮树丛中腾跃鸣叫,三、四句就画眉鸟的叫声发表议论,是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文诗则是从人的角度入笔,以画眉鸟的叫声衬托“公庭事简人皆散”后的愉悦心情,不是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更不是咏物诗。

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关键意象的能力。

欧诗一、二句写画眉鸟在山间千啼百啭、自由飞翔的景象,后两句针对自由的鸟和笼中鸟不同的叫声发表议论,看似写鸟,实际是写人。

诗人通过巧妙的对比,借不同处境画眉鸟的叫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志向,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诗第一句“闲”字就点出诗歌的情感基调,第二句写自己听到画眉鸟叫声,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后两句则写聆听画眉鸟的叫声的感受,全诗字字句句都表现了诗人在公务闲暇时内心的闲适、自在。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

第一,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有所区别;第二,对比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

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

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

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等。

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

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

近三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统计如下。

2019年:(全国卷Ⅰ)《题许道宁画》XXX: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XXX: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2018年:(全国卷Ⅰ)《野歌》XXX:①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全国卷Ⅱ)《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XXX:①鉴赏诗歌思想内容;②鉴赏分析诗歌意象。

(全国卷Ⅲ)《精卫词》XXX: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2017年:(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XXX:①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②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全国卷Ⅱ)《送子由使契丹》XXX: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②鉴赏诗歌形象。

(全国卷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XXX》XXX: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鉴赏+课件18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鉴赏+课件18张

阅读难度。
比较鉴赏题的特点:1.衔接教材,深化运用

2.课外比较,迁移运用。
2022年高考卷别
内容
题目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

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 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新高考II卷
《送别》(李白)
13.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与李商隐的《锦瑟》想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 分析。(6分)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 与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 处。(6分)
内容
题目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

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 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新高考II卷
《送别》(李白)
13.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全国甲卷 浙江卷
《画眉鸟》(欧阳修) 《画眉禽》(文同)
(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① 欧诗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 由的感情。 ② 文诗通过“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 出尘、闲散淡泊的人物形象。

比较辨析类诗歌鉴赏 (训练)解析版

比较辨析类诗歌鉴赏 (训练)解析版

比较辨析类诗歌鉴赏目录01 挑战真题·查知识漏洞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回顾知识体系回顾核心考点易混易错归纳03 知识通关演练(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6.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送》诗中王勃直抒胸臆,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来宽慰朋友,排遣离愁,乐观豁达,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②《白》诗中,“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比较诗歌内容的能力。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

此句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大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

“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

这两句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排遣离愁,乐观豁达,这是属于直抒胸臆;《白下驿饯唐少府》中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的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

此句是诗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写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长安,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这是通过用典来抒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古代诗歌阅读05:诗歌比较题鉴赏策略(27张)

高中古代诗歌阅读05:诗歌比较题鉴赏策略(27张)

题点2:语言比较
语言比较鉴赏题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类。其中“字 词句”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主要通过“炼字题”在单首诗歌内对字、词、句进 行比较。
但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也屡有考查。整体风格比较题主要是对诗 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进行考查。
四方面鉴赏词语比较赏析题 词语比较赏析题与一般的词语赏析题一样,看该词语是否造境、写景、表 情,是否传神等。 (1)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 境。 (2)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 (3)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 (4)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 作用。 【注意】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第一步:要熟悉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与内涵。 第二步:审清题干要求比较的方向、角度,比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术 语还是兼有效果的分析。 第三步:鉴于表达技巧的复杂性,要立足于对原诗准确的判断,尤其注意 甄别那些易混淆的表达技巧。
真题研习
【2016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北来人二首
1.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_;而《送柴侍 御》突出_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情怀类似。
2.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 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参考答案】1.感伤 达观。2.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 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 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 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 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 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二 古代诗歌鉴赏
[训练 1] (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晓行巴峡
[唐]王 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注]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注] 树杪:树梢。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二 古代诗歌鉴赏
在此基础上的比较,需要注意: ①熟悉感情基调术语,会用这些术语比较感情基调异同,如忧愁与闲适、悲 伤与欢快; ②进一步比较分析出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或情境,这也是情感比较的重要内 容; ③比较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概括,又要有具体分析。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二 古代诗歌鉴赏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 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二 古代诗歌鉴赏
解析 这道题要求把同一词人不同诗歌的课外词句与课本所学词句进行对 比。阅读诗歌强调“知人论世”,同一词人在不同时期的词作会呈现出不同的思 想内容,如本题所问。词句与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从句子本身去探究,共同 点很明显要抓住“自许”与“鬓虽残、鬓已斑”。作者自许为“塞上长城”,认 定能万里封侯,很显然有想以抗金来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但双鬓斑白、 头发衰残,年龄已高,流露出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二 古代诗歌鉴赏
答案 《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 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 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建模] 1.解题角度 (1)分析意象的寓意,首先要做的是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 题的统摄下,把握诗人情感和诗中景物的内在关系。 (2)诗人情感决定、影响着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描绘,意象又凝 聚、表现着情感。不要单就景物谈景物,那样可能会南辕北辙。 2.答题模板 这两首诗都写了××意象(形象);前者侧重写了××,抒发了 ××的情感,而后者则着重写了××,抒发了××的情感。
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相比,本诗所描写的 清明景物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热身]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共夸。 白下③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④下迷芳草,卢女⑤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 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 麦为酪,捣杏仁作粥。②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 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 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⑤卢女: 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题型二 对语言的比较鉴赏 [题型解读]
词语比较赏析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词语赏析题一样,看该词是否 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但既然是比较赏析,一定要选好 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 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 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 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其次,重点把理由说清楚、 说充分。语言比较鉴赏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 类。其中对“字词句”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的考查主要通过“炼字 题”在单首诗歌内进行比较。但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却屡 有考查。风格类试题主要是就诗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而言的。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 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一 两首诗歌的比较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这些词通常使全诗增色 不少甚至成为诗眼。不同的诗歌有时候也会运用同一个词语,但是 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及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比中鉴赏,体会其 不同的用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考对接]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答案 ①艺术手法:王安中的词主要运用的是夸张的艺术手法; 辛弃疾的词不仅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还运用了比喻的艺术手法。 ②写作目的:王安中的词写边防将士们的骑艺高超、箭术精湛,是 为了显示军队训练有素、能守能攻,侧面赞扬指挥者的高超能力; 辛弃疾的词写想象中的将士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是为了抒发自己 空有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的无奈。
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① 王安中
中军玉帐旌旗绕,吴钩锦带明霜晓。铁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 分兵闲细柳②,金字回飞奏。犒饮上恩浓,燕然思勒功③。 【注】 ①此词是作者任燕山府路宣抚使时所作。②细柳:本 为地名,因汉代名将周亚夫扎营于此且军容整肃而闻名。③勒功: 刻石记功。
“铁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与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 霹雳弦惊”的语意相似,但艺术手法和写作目的不同,请具体谈谈 二者的不同之处。
类型二 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古诗在流传过程中,同一首诗不同的版本有时有不同的用语, 不同用语在该诗中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理解鉴赏的角度不同,答 案就会有所不同。
[学考对接]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夜书怀 (唐)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创设上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诗开篇描写了一幅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清明图景: 御柳笼烟,禁垣垂杨,被软软的春风,吹得柳枝横斜,拂水依水, 青山白水环绕金陵;官人们都捣了杏仁,做了醴酪;宫女们都分得 名香,佩上香囊,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清明。杜诗开篇描写一幅凄 迷哀伤的清明图景:春寒料峭,细雨纷飞,绵绵不绝,行人冒雨赶 路,雨湿衣衫,心情凄哀。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征均不 同,渲染的氛围也不相同,所蕴含的情感也截然不同。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 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象异同题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可以利用的地方。 形象作用异同主要在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方面展开。
[学考对接] 1.(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问题。
阁夜 (唐)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解析 比较意境的不同主要培养正确把握诗歌意境的能力。 答案 《阁夜》和《旅夜书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 二者又有不同。《阁夜》的意境悲壮萧瑟,《旅夜书怀》的意境高朗 壮阔。《阁夜》中,短景、天涯、霜雪、寒宵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 冷萧条的气氛,鼓角、星河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 景象宏阔壮观,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旅夜书怀》中,细草、 微风、危樯、独夜舟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 大江流”,描绘了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 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但其 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
2.答题模板 (1)两诗中都写了××字。 (2) 在 前 诗 中 , × 字 ××( 统 领 、 引 领 ) 下 文 , 表 现 出 对 ×× 的 ××(追求、向往),抒发了××的情怀。 (3)后诗中的××字,则表现了诗人对××的××,抒发了×× 的情怀。
[跟踪热身]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案 示例一:“失”字更好。它含有消失之意,因为它生动 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 象,有迷茫的感觉,给人无尽的想象。
示例二:“阔”字更好。它含有开阔之意,它是对实际的描写, 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邈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 强烈感受,给人的感觉更加真实;而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 调似也更为响亮。
解析 艺术手法要调动考生的知识架构来判断,“铁马去追 风”“弓如霹雳弦惊”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另外,辛弃疾词中 的“弓如霹雳”还运用了比喻的艺术手法。写作目的,即词句所蕴 含的作者的思想。王安中的词写于他任燕山府路宣抚使时,这两句 抓住“铁马追风”“弓声惊鸿”的特写镜头:远守边塞的将士,不 畏风寒,驰马弯弓,勤于战事,一声令下,勇往直前,其势可以追 风,其声可以惊鸿。将士们的英武勇猛、指挥者的神机妙算不言自 明。而辛弃疾的词写于他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之时,这两句从 “的卢马”的飞驰和“弓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 画面:敌人纷纷落马,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击,霎时 结束了战斗;军队里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然而这些不 过是辛弃疾的想象,他化身为词里的将军,一战获胜,功成名就。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无奈与悲哀。
[解题建模] 1.解题角度 (1)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 (2)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实际。 (3)从表达思想感情上比较,看哪种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 的思想感情。 2.答题模板 我认为×××句更好,此句运用了××手法(修辞格),使句子更 ××(生动、凝炼、具表现力……),更能表达出诗人××的心情。
第三步:规范作答。从作用上来分析“惊”在两首曲、诗中的 相同效果,指出以动衬静的特点。
答案 (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 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第二 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解题建模] 1.解题角度 (1)明确所炼之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 作用。 (2)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 (3)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 (4)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
[跟踪热身] 3.(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 年):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