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流程工程学

合集下载

冶金工程基本知识

冶金工程基本知识

P38
高炉内各部位主要反应
还原
渗碳
造渣 脱硫
第三章 炼 铁
渗碳过程 P33 渗碳反应
2Fe +2CO = Fe3C + CO2 3[Fe] + C = [Fe3C] 主要反应
渗碳作用
第三章 炼 铁
造渣过程 (1)具有适当的熔化温度,以保证炉缸温度适当 (2)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利渣铁分离 (3)具有足够的脱硫能力,以降低生铁含硫量 (4)具有调整生铁成分,保证生铁质量的作用 (5)性能稳定,有利于保护炉衬
53
Kr
54
Rb Sr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W Re Os Ir Pt Au Hg Tl
I
85
Xe
86
Cs Ba La Hf Ta Fr Ra Ac Ku
Po At
Rn
104 105 106
58-71
90-103
镧系
锕系
■稀有轻金属 ■稀有高熔点金属 ■稀土金属 ■稀有分散性金属 ■稀有放射性金属
第三章 炼 铁
高炉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P39-40 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平均水平 1.5-2.0 t/m3· d 先进水平 3.0 t/m3· d
焦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产1t生铁所消耗的焦炭量 一般水平 400-600 kg/tFe 先进水平 400 kg/tFe
第三章 炼 铁
冶炼强度
每昼夜高炉燃烧的焦炭量与高炉容积的比值
冶金工程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绪论
冶金 是一门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精矿或其它原 料中提取金属或化合物,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 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 冶金学 研究金属的制取、加工和改进金属性能的各种 技术及金属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和相关基础理 论 分为提取冶金和物理冶金两门学科

冶金流程工程学

冶金流程工程学

冶金流程工程学——钢厂与环境21世纪,钢铁仍然是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材料,可以说是“必选材料”,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012年中国粗钢年产量已达到7.2亿吨,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钢铁的生产量仍然很大目前,钢铁冶金学科大致是由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构成的。

对钢铁冶金制造而言,基础科学是从分子反应热力学、分子反应动力学等微观层面来研究钢铁制造中某个特定的反应或转变等的可能性、合理性、有效性和极限性问题。

这种微观基础科学层次上的研究方法,用的是假设的封闭系统方法,这可以对某一单元操作过程的优化具有指导作用,但它将外界环境与研究对象分离开来,应用中会有所局限。

技术科学是从工序、装置等中等尺度来研究钢铁冶金制造过程,目的在于解决工序、装置的功能优化、效率与可靠性问题。

冶金流程工程学是从工程科学的角度来阐述钢铁制造流程的,重点强调的是工程科学,这是建立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科学,是在流程(整体一宏观)层次上研究冶金制造流程的物理本质、结构一功能突变、协同运行和流程耗散等问题,旨在解决整个企业发展战略、设计优化原则和生产运行的有效调控,着眼于在总体上解决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即从冶金流程整体的大尺度来考虑钢铁冶金制造流程的合理性、可靠性、动态有序性、协调性、连续性、紧凑性等问题。

冶金流程工程学作为工程科学,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冶金制造流程的整体优化来解决流程系统的功能优化、结构优化和效率优化,进而在更大尺度解决钢厂的模式一结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问题,解决企业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协调性问题。

钢铁制造流程竞争力的内涵新思考其主要内容为:(1)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2)限制增加(3)市场化程度增加(4)考虑环保1:目前我国钢铁流程中的主要问题图一:钢铁生产生命周期与环境负荷示意图1.1 钢铁厂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据统计, 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500万t以上的企业有18 家, 仅占全国粗钢总量46.36% ,而2004年日本粗钢总量的73.22%由4家企业完成, 美国3 家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的61.09% ,俄罗斯78.69%的钢产量是由5 家钢铁企业生产, 而韩国两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总钢铁量的82%。

冶金工业冶炼术语

冶金工业冶炼术语

目次1 总则 (3)2 基本术语 (4)2.1 钢铁冶金 (4)2.2 炼铁 (8)2.3 炼钢 (39)2.4 铁合金冶炼 (95)2.5 除尘 (105)2.6 煤气储存和输配 (111)2.7 给排水 (114)2.8 环境保护 (118)2.9 节能与综合利用 (120)2.10 过程控制 (124)2.11 土建及管线 (132)2.12施工安装 (135)3 炼铁设施 (141)3.1 矿槽焦槽及上料系统 (141)3.2 炉顶 (143)3.3高炉炉体 (151)3.4 风口平台及出铁场 (160)3.5 热风炉 (166)3.6 铸铁机及修罐设施 (174)3.7 炉渣处理系统 (178)3.8 煤粉制备及喷吹 (186)3.9 高炉鼓风 (191)3.10 高炉煤气净化及煤气余压利用 (194)3.11 非高炉冶炼 (197)4 炼钢设施 (200)4.1 铁水预处理 (200)4.2 转炉炼钢 (201)4.3 电炉炼钢 (208)4.4 炉外精炼 (214)4.5 连铸 (219)4.6 模铸 (233)4.7 炉渣处理 (237)4.8 汽化冷却(余热锅炉) (238)4.9 转炉煤气净化回收系统 (239)4.10 辅助生产设施 (239)4.11 特种冶金 (241)5 铁合金冶炼 (246)5.1 原料处理 (246)5.2 冶炼工艺 (246)5.3 矿热炉设备 (247)5.4 铁合金浇注 (252)1 总则1.0.1为了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需要,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与相关术语法规相协调,制定本规范。

1.0.2本标准界定了黑色金属冶炼领域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工程的术语及其定义或释义。

1.0.3冶金工业冶炼工程术语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术语2.1 钢铁冶金2.1.1冶金[学] metallurgy研究从自然界矿产资源或社会返回的二次资源中提取有价金属,并且制造成成分、组织、性能符合需要的金属材料及合金的工程学科。

冶金工程全系统流程图PPT课件

冶金工程全系统流程图PPT课件
氧化
通过向熔体中鼓入空气或纯氧, 使熔体中的杂质和有害元素氧化 ,生成气体和炉渣排出。
还原
向熔体中加入还原剂,如焦炭、 木炭等,使熔体中的金属元素还 原成金属单质或低价化合物。
造渣
通过加入适量的熔剂,与熔体 中的杂质反应生成炉渣,将炉
渣与金属分离。
精炼与连铸流程图
精炼
通过真空处理、电渣重熔等方法 去除熔体中的气体和杂质,提高
的原料市场。
高能耗与高污染问题
总结词
环境压力大,可持续发展受阻
详细描述
冶金工程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高能耗与高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解决方案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加强环保监管,推 动企业进行环保改造;发展绿色冶金技术,如低碳炼钢、生物冶金等,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将改变冶 金生产的传统模式。通过自动化生产 线和机器人作业,减轻劳动强度,提 高生产安全性和产品质量。
03
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技术为冶金产品设计和制造 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3D打印等技术 ,实现复杂结构的高效制造,降低生 产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提高资源利用率
高效利用资源
共生矿利用
将钢水在钢包内进行脱氧、脱硫、去气等处理,提高钢的质 量。
连铸工艺
将精炼后的钢水连续浇注成一定规格的铸坯,便于后续轧制 和加工。
轧制与加工
热轧工艺
将连铸后的铸坯加热后进 行轧制,生产出各种规格 的钢材。
冷轧工艺
将热轧后的钢材进行冷加 工,生产出更薄、更硬的 钢材。
钢材加工
根据市场需求,对轧制后 的钢材进行切割、打捆、 标识等加工处理。

冶金工艺流程规范

冶金工艺流程规范

冶金工艺流程规范前言:冶金工艺是以金属物料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和处理过程,使之达到预定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或形状尺寸要求的一门技术。

冶金工艺规范是指为了保证冶金工程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并执行的一系列准则和规程。

本文将对冶金工艺流程规范进行探讨。

一、冶炼工艺规范冶炼是将金属从其矿石中提取出来的过程,冶炼工艺规范是指在冶炼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操作规程。

冶炼工艺规范不仅包括冶炼设备的选型和布置,还包括矿石预处理、还原剂的选择、冶炼温度、反应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1. 矿石预处理:在冶炼过程中,矿石经过破碎、粉磨、分类等预处理过程,以提高冶炼效果和降低能耗。

矿石预处理的规范应包括预处理设备的选择与维护、预处理操作的规程等。

2. 还原剂选择:在冶炼中,还原剂是将矿石中的金属还原成可熔融的金属的关键。

规范应包括还原剂的选择、加入量的控制、还原剂粒度的要求等。

3. 冶炼温度和反应时间:冶炼温度和反应时间是直接影响金属质量的因素。

规范应包括冶炼温度的要求、加热方式与加热时间的控制、反应时间的控制等。

4. 废气处理: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应制定规范对废气的收集、净化和排放进行规范管理,以保护环境和健康。

二、精炼工艺规范精炼是将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含杂质的金属进行再次加工,去除杂质以达到纯净金属的目的。

精炼工艺规范是指精炼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操作规程。

1. 杂质去除方法:精炼过程中,采用化学、物理或其他方法去除金属中的杂质。

规范应包括杂质去除方法的选择与设备的控制。

2. 温度与压力控制:精炼过程中,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精炼效果的重要因素。

规范应包括温度与压力的控制范围、设备的选型与维护等。

3. 金属纯度检测:精炼后的金属应进行纯度检测,以确保金属符合产品要求。

规范应包括金属纯度检测的方法、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

三、铸造工艺规范铸造是通过将金属熔化后浇铸到特定模具中,冷却凝固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冶金工程施工项目

冶金工程施工项目

冶金工程施工项目一、项目背景冶金工程施工项目通常是由政府或企业为了建设或改造冶金加工厂而发起的。

冶金工程主要包括金属矿石的选矿、冶炼和提炼等过程。

在工程施工阶段,会涉及到设备采购、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流程1. 前期准备阶段在冶金工程施工项目开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技术路线、市场前景等内容。

在确定项目可行性后,还需要做好地质勘察、环境评估等前期工作。

2.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冶金工程施工项目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需要制定详细的工程设计方案,包括选址、工程量清单、施工标准等内容。

设计阶段还需要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和评审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阶段。

在这一阶段,需要招标选承包商,制定施工计划,并安排施工队伍进行现场作业。

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进度管理和安全监督,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4. 竣工验收阶段在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

主要包括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完成验收后,项目交付使用,进入生产运营阶段。

三、关键步骤1. 项目立项冶金工程施工项目的立项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环节。

在项目立项阶段,需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投资和时间进度等内容,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 设计审查设计审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整个项目的核心环节。

在施工阶段,需要组织施工队伍进行作业,并做好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

4. 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是工程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在竣工阶段,需要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冶金工程施工项目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杂工程。

冶金工程作业指导书

冶金工程作业指导书

冶金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冶金工程是工程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金属的提取、冶炼、加工和应用等方面。

冶金工程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通过实践掌握各种工作的操作技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习者熟悉冶金工程的相关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在进行冶金工程实验前,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具体所需的器材和试剂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而定,可以参考实验教材或者咨询实验指导老师。

2. 实验环境准备冶金工程实验通常需要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进行,例如实验室、金属加工车间等。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确保实验环境的干净整洁,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3. 安全措施在进行任何冶金工程实验前,必须要注意安全措施,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包括但不限于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安全眼镜、手套、防护服等)、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遵循实验操作规范等。

三、实验步骤1. 步骤一:实验前准备(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列出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器材摆放、试剂配置等)2. 步骤二:实验操作(依次列出实验的各个操作步骤,包括时间、温度、试剂使用量等具体细节)3. 步骤三:结果记录和数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和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可以采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结果总结和讨论。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冶金工程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遵循操作规程,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2. 实验器材注意事项使用实验器材前,需要仔细检查其完整性和正常性能,确保器材的可靠性。

使用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并妥善保管。

3. 实验废弃物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分类处理,并按照实验室管理规定进行处置。

确保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五、总结冶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领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工程师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本作业指导书,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掌握冶金工程实验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安工大冶金工程课程设计

安工大冶金工程课程设计

安工大冶金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冶金工程的基本原理,理解冶炼过程中各阶段的关键技术;2. 了解冶金工艺流程及其优化方法,能够分析冶金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变化;3. 掌握冶炼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冶金工程问题,具备初步的工程设计和优化能力;2. 培养文献查阅和综述能力,能够就特定冶金工程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和整合;3.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展示,展示对冶金工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冶金工程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冶炼新技术、新工艺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冶金工程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3. 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明确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针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冶金工程的基本理论、工艺流程和设备应用,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冶金工程基本原理:包括冶炼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热力学原理、动力学原理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物理化学变化:金属提取的基本过程、冶炼反应原理;- 热力学原理:冶金热力学基础、相图应用;- 动力学原理:冶炼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与控制步骤。

2. 冶金工艺流程及其优化:介绍常见的冶炼方法、工艺流程及优化策略,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冶炼方法: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电冶金;- 工艺流程:炼铁、炼钢、有色金属冶炼;- 优化策略:提高冶炼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3. 冶金设备与应用:分析冶炼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冶炼设备:炉窑设备、反应器、输送设备;- 工作原理:热交换、物料反应、设备运行;- 应用实例:设备在冶炼工艺中的应用案例。

高考专业详解-冶金工程专业介绍

高考专业详解-冶金工程专业介绍

冶金工程一、专业简介1.专业初识冶金工程专业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或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的工程技术专业。

它包括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两大类。

该工程领域与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矿业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工程领域及物理、化学、工程热物理等基础学科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冶金工程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生产资料保障,涉及的是商业性的应用,因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2.学业导航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黑色和有色金属(包括重、轻、稀有和贵金属)冶金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设备、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冶炼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具有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及工业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

主干学科:冶金工程。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金属学、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原理、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等。

3.发展前景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汲取相关学科和工程技术的新成就进行充实、更新和深化,在冶金热力学、金属、熔渣、熔盐结构及物性等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建立智能化热力学、动力学数据库,加强冶金动力学和冶金反应工程学的研究,应用计算机逐步实现对冶金全流程进行系统最优设计和自动控制。

冶金生产技术将实现生产柔性化、高速化和连续化,达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及生态环境的最佳保护。

随着冶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冶金产品将在超纯净和超高性能等方面发展,在支撑经济、国防及高科技发展上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二、人才塑造1.考生潜质观察过金属热胀冷缩现象。

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特性。

对某种金属加工工艺流程感兴趣,对如何进行金属冶炼感兴趣,能测试钢材的性能,能指出常见铜、铁等金属的物理性质等等。

2.学成之后本专业培养具备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比较狭窄,在有色金属冶炼厂、制取金属化合物的化工厂或试剂厂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也可以在有色冶金研究设计院(所)、环境保护研究单位、学校,从事生产组织、科研、设计、专业课教学等工作。

冶金过程强化原理

冶金过程强化原理

冶金过程强化原理冶金过程的强化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材料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学科。

一、冶金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制备与性能改善的科学与技术。

冶金过程的强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提高冶金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性能、质量和产量。

冶金过程强化的原理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学等多个领域,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各个环节,提高金属材料的加工效率和性能。

二、热力学原理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科学,对于冶金过程的强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冶金过程中,温度、压力、相变等因素会对金属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实现金属在不同相态下的转变,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耐磨性等方面的性能。

三、流体力学原理冶金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熔融金属的流动和传热问题,而流体力学原理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优化流体的流动路径和速度分布,可以提高熔融金属在冶炼炉中的均匀性,避免金属中夹杂物的产生,从而提高金属的纯度和强度。

四、材料学原理材料学是冶金工程中的基础学科,冶金过程强化的原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金属材料本身性能的理解。

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合金、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可以调控金属的晶体结构,提高其硬度、耐腐蚀性等性能。

此外,通过表面处理和改性,也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如涂层技术、表面强化等。

五、工艺学原理冶金过程强化的原理还包括了多种工艺学手段,如精炼技术、浇铸技术、锻造技术等。

通过改进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制备效率和性能。

例如,在铸造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浇注系统设计和凝固控制,可以减少缺陷的产生,提高铸件的质量。

六、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原理在冶金过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解、电渗透等技术通过电场作用,可以实现金属离子的迁移,从而实现金属的提纯和表面改性。

电化学原理还可以用于防腐蚀处理,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七、先进技术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先进的技术也被引入到冶金过程中,如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等。

冶金工程设计第一册

冶金工程设计第一册

冶金工程设计第一册冶金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冶金工程的要求和技术要求,对冶金工程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和细化的过程。

冶金工程设计第一册主要涵盖了冶金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原理,为后续的冶金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第一章:冶金工程设计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冶金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任务,以及冶金工程设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冶金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冶金工程项目的要求和技术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

第二章:冶金工程设计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了冶金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包括冶金学、材料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冶金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对于冶金工程设计的实施和成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冶金工程设计技术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了冶金工程设计所涉及的技术原理,包括冶金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计原理、设备选择原理等。

这些技术原理是冶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冶金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四章:冶金工程设计方法与工具本章主要介绍了冶金工程设计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冶金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模拟软件和计算工具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是冶金工程设计的重要支撑,能够提高冶金工程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第五章:冶金工程设计案例分析本章主要通过具体的冶金工程设计案例,分析和总结了冶金工程设计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冶金工程设计的实施过程和技术要求。

第六章: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本章主要介绍了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冶金工程设计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通过冶金工程设计第一册的学习,可以对冶金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原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冶金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冶金工程设计的实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工具的支撑,同时也需要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决。

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及其发展

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及其发展
特点
冶金流程工程学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多学科性的特点。它 强调对整个生产流程的优化,包括工艺、设备、能源和环保 等方面。同时,它需要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 知识,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冶金流程工程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冶金流程工程学起源于古代的金属冶炼和 加工技术,随着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工程学科。在 20世纪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系统工 程理论的发展,冶金流程工程学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03
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领域
钢铁冶金流程工程
01
钢铁冶金流程工程研究包括从铁矿石到成品钢的整个生产流程,涉及的工艺环 节包括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连铸和轧制等。
02
钢铁冶金流程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优化流程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 成本、改善环境质量,实现钢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03
钢铁冶金流程工程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模拟、物理模拟、优化算法、数据分析 和过程控制等。
02
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
1 2
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确 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 据和现象。
3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结果分析和解释, 探究冶金过程中的规律和机理。
理论研究
数学模型建立
数值模拟
模Hale Waihona Puke 优化基于冶金流程的物理和化学规律,建 立数学模型,描述冶金过程的本质和 特性。
VS
发展
现代冶金流程工程学注重对新型材料和环 保技术的研发,以及整个生产流程的优化 和智能化。它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和数 据分析方法,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 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 ,它还关注与环境、能源等问题的协调与 可持续发展。

1-总论冶金流程

1-总论冶金流程

冶金科学的层次
❖ 现实需求: ❖ 流程层次(整体-宏观):解决整个企业 发展战略和生产运行的有效调控、市场竞 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 须着眼于整个制造(生产)流程的功能、 结构与效率,以期将冶金工艺流程的整体 性物理本质表述清楚,需要发展一种研究 流程整体性质、功能、结构、效率方面的 工程科学理论。
钢厂发展阶段
❖ 能源危机导致了钢厂结构的变化 ❖ 未来的变化:排放的影响? ❖ 应对措施?
冶金科学的层次
❖ 以往研究: ❖ 单元操作层次(微观):原子/分子层次 上的化学反应热力学、动力学、金属凝固等 基础科学知识; ❖ 单元装置和工序层次(介观):工艺装置、 运行工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技术科学知识;
0
0
6 4 79
5
8 3
500 1000 1500
10
11
2000 2500 3000
3500
模铸-钢锭红送流程
12
13
4000
4500
11' 14
5000 5500 6000
6500
7000
7500
1800
1600
2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1 3
0
0
200
6
4
8 7
5
连铸-冷装流程
总论
❖ 钢厂发展阶段 ❖ 冶金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层次 ❖ 本领域研究对象和范围
钢厂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 1952年氧气转炉出现,推动了钢铁联合 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大型转炉的完善和成 熟,促进了高炉大型化和以宽带热连轧机为 代表的各类轧机的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 和高速化。直至石油危机发生为止,各类钢 厂均以模铸-初轧机为核心,往往构成板、 管、型、棒、线产品均能生产的“万能”钢 厂,追求1000万吨级的超大规模。

粉末冶金 工艺流程

粉末冶金 工艺流程

粉末冶金工艺流程粉末冶金是一种利用粉末材料制备金属、合金、陶瓷等材料的加工工艺。

它通过将金属或合金粉末放入模具中,经过压制、烧结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所需的成品。

粉末冶金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粉末制备、粉末成型和粉末烧结三个步骤。

首先是粉末制备。

粉末冶金工艺的第一步是制备所需的金属或合金粉末。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机械研磨、化学法、电解法等。

其中,机械研磨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金属粉末的方法,通过高能球磨机或振动球磨机对金属块进行研磨,使其逐渐破碎成粉末。

而化学法则是利用还原反应或溶剂法制备金属溶液,然后通过沉淀、离心等方法得到金属粉末。

电解法则是利用金属离物质溶解在电解液中,通过外加电流使金属析出并沉积在电极上,最终得到金属粉末。

接下来是粉末成型。

粉末成型是将金属或合金粉末进行加工,使其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结构。

目前常用的粉末成型方法有压制、注射成型和挤压等。

其中,压制是一种常见的成型方法,通过将金属粉末放入模具中,经过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粉末颗粒之间发生变形和结合,最终形成所需形状的物体。

注射成型则是将金属粉末与有机结合剂混合均匀后,注入成型模具中,通过热处理或化学反应使有机结合剂燃烧或硬化,最终形成所需的产品。

挤压则是将金属粉末放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压力使金属粉末在模具中挤出,形成所需的产品。

最后是粉末烧结。

粉末烧结是将经过成型的金属或合金粉末加热到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颗粒间结合,形成致密的固体材料。

烧结温度和时间的选择根据材料的烧结特性和产品要求而定。

在烧结过程中,粉末内部发生扩散,颗粒间的空隙逐渐减少,最终使粉末颗粒之间产生颗粒间结合,从而形成致密的物体。

综上所述,粉末冶金是一种通过粉末制备、粉末成型和粉末烧结等工艺步骤制备金属、合金、陶瓷等材料的加工工艺。

它具有成本低、能耗少、制品形状复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材料工程领域的进步,为工业制造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冶金工程流程学在真空铸锭优化方面的应用

冶金工程流程学在真空铸锭优化方面的应用

游 的水压机提供合格 的钢锭进行锻造 ,对上游 的 “ 推 力 ”和下 游 的 “ 拉 力 ”进行 “ 缓冲” ,保证 上 下
游 都可 以顺 利生 产 ,保证 了 “ 炼钢一 锻造 ”这 一 工 序 流程 的连 续进行 。
所 以 ,如能在 “ 炼 钢一 锻造 ”工 序过 程 中加 强
各个 设备 、工序 的匹 配分析 ,尽 最大 可 能保证 流程 的连续化 ,就能够 提 高生产 效率 ,降低 生 产成本 。
要不断地进行 轧制 ;热轧机则表现为 “ 拉力” ,即 需要上游工序不断地提供铸坯进行轧制 。其它的工 序 则表 现 为 “ 活套 缓 冲 ” ,对 整 个 生 产 的连 续 、协 调起到缓 冲作用。
借鉴 上述 钢铁 企业 的经 验 对重 机厂 “ 炼 钢—铸
锭 一 锻造 ” 流程 的运行 过程 进行 分 析 ,在此 流程 中
■0 0 j ◇ 热加I
工序匹配问题 ,并提出真空室 —锭型的匹配优化方案。
厂 工 序 ]
电炉 精炼炉 真空拳 加热炉
工 睁 ]
水 机
1 重机厂 “ 炼钢—锻造”工序匹配分析
制 造业 可 以分 为流程 制造 业 与装备 制造 业 两大
类 。流 程制 造业 往往 指原 料经 过一 系列 以改变 其物 理 、化 学性 质 为 目的的加 工一 变性 处理 ,获得具 有
件生 产 为特征 ,呈现 出离 散型 精 炼 炉在 工 序 中既 是 “ 拉力”也是 “ 推 力” 。对 于前 一 道 电炉 工 序 ,精 炼 炉 的作 用 是 “ 拉 力” ,即其需 要 电 炉不 断 地 提供 钢 水满 足精 炼 的操 作 ,如 果 电炉粗 炼钢水 提供 不及 时 ,就会 导致 精炼 炉停 炉 ,影 响 了炼 钢 的生产 效率 ;对 于后 一道 真空 浇 注工 序 ,精 炼 炉 的作 用 是 “ 推力” ,即其 生产 出 的精 炼钢 水需 要不 断地 调运 到真 空室 进行 浇注 ,如

冶金行业施工分析

冶金行业施工分析

冶金行业施工分析在冶金行业中,施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冶金行业的施工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需要精细的分析和合理的规划。

本文将从施工的流程、技术要求、问题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施工流程冶金行业的施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前期准备、施工组织与管理、设备安装与调试、试运行与交接。

前期准备是施工的基础工作,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图纸制作等。

这些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冶金行业施工中的核心环节。

它包括施工计划的编制与实施、人力资源的调配与管理、施工进度的控制等。

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冶金行业施工成功的关键。

设备安装与调试是冶金行业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各种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包括起重设备、炼铁设备、炼钢设备等。

安装与调试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果。

试运行与交接是冶金行业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

通过试运行,可以检验设备的性能与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正。

交接环节则包括对工程的验收与移交工作。

二、技术要求冶金行业施工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性要求:冶金行业施工涉及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对施工工作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

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 质量要求:冶金行业的施工工程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工艺和精细的设备,对施工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施工方必须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 环境要求:冶金行业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标准。

施工方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4. 进度要求:冶金行业的施工往往具有较为紧张的工期,要求施工方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三、问题与挑战冶金行业的施工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与挑战,需要施工方具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复杂工艺:冶金行业的施工工艺通常较为复杂,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冶金工程规范要求详解

冶金工程规范要求详解

冶金工程规范要求详解1.引言冶金工程是一门关键的工程学科,涉及金属和金属合金的提取、加工和制造。

为了确保冶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规范和标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依据。

本文将详细解释冶金工程中的规范要求,以提供对冶金工程实践的深入理解。

2.人员要求冶金工程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进行冶金工程设计和操作时,需要有合格的冶金工程师或相关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

他们应熟悉各种冶金工艺、设备和工程管理,并了解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3.设计要求在进行冶金工程设计时,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要求。

首先,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冶金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安全性和环保要求等。

对于大型冶金工程项目,还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

4.设备要求冶金工程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机械来完成金属的提取和加工。

这些设备的选型和使用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例如,冶金炉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满足高温、高压和耐腐蚀等要求。

在使用设备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材料要求冶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应符合一定的标准。

金属和合金的选择应基于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能等。

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来源应得到认可,并且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跟踪。

此外,材料的储存和处理也应符合规范,以确保其不受污染或损坏。

6.安全要求冶金工程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

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并且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在冶金工艺和操作中,需要考虑火灾、爆炸、化学泄漏等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同时,应建立紧急事故应对机制,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完整。

7.质量控制冶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和一致性的关键步骤。

它涵盖了原材料的采购、工艺流程的监控、产品的检测和成品的质量评估等。

质量控制还需要记录和追溯所有关键参数和过程,以便进行质量分析和改进。

8.环境保护冶金工程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遵守环境保护规定。

冶金工程专业全流程知识体系教学模式构建

冶金工程专业全流程知识体系教学模式构建

冶金工程专业全流程知识体系教学模式构建摘要:结合冶金工程专业学科特点,以大案例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在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探索。

通过建立全流程知识体系教学模式解决“教学孤岛”问题,为传统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全能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流程知识体系;大案例;教学孤岛;新工科;传统工科专业当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层出不穷,表面上是各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实质是相关专业之间的不断深入融合。

对冶金学科类传统工科专业而言,尽管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依旧不可动摇,但必须主动迎接新的挑战,与上下游产业不断融合,引领未来冶金学科和技术发展方向。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与要求,系统梳理“新工科”专业知识逻辑体系,科学设计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 [1-3]。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除了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要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达到“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这一培养目标[3]。

教学方面打破以往传授式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式、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将产业上下游专业知识串联,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为了提升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科研视野,冶金工程专业多年来一直在坚持探索,不断进取。

例如,为大一新生开设新生研讨课、冶金工程概论等课程,聘请院士、教授及杰出校友讲授冶金科技前沿,使学生明确冶金工业的重要性,了解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冶金生产流程、工艺特点等基本认识。

学院和钢铁冶金系、物理化学系及有色冶金系也为大三、大四学生开设相关前沿课程及国内外专家讲座,由本专业教师或国内外知名专家结合科研情况讲授专业知识在科研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以上课程或者面对大一新生,或者通过讲座方式开展,“一课一专家”的形式虽然很好地拓宽了学生视野,但缺乏一门系统的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后能将不同课程专业知识有效融合。

“教学孤岛”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在大二大三学习了专业课,但部分学生仍欠缺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没有完全建立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基础。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080201)(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冶金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实践能力,了解冶金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冶金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胜任冶金工程领域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经营、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标准按照现代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基础标准并结合辽宁科技大学培养标准和冶金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应用型冶金工程师培养的专业标准。

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1.1 数学物理基础:具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力学、电磁学、热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1.2 自然科学基础:具有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电工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科学方法的应用。

1.3 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基础知识,熟悉程序设计方法,熟练使用通用软件和专业软件。

1.4 冶金企业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冶金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2 专业理论基本技能与综合工程素养2.1 掌握冶金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培养冶金生产的调度和指挥能力:掌握物理化学基本知识与理论,能分析与解决钢铁冶金生产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问题;熟练掌握冶金传输原理基本知识与原理,并能对冶金过程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问题进行分析与计算;熟练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掌握材料成分、工艺、组织与性能之间的规律;掌握机械设计与制图的基本知识,并能应用于工程设计;熟练掌握冶金专业知识(包括烧结、炼铁、炼钢、炉外精炼、连铸等),能应用上述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了解采矿与选矿的基本知识;了解金属压力加工的原理及工艺;了解能源与环境相关知识,以及钢铁冶金行业与能源环境的联系,注重行业节能减排;了解工程管理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缺陷铸坯生产技术-高温铸坯输送技术-铸坯直接高温热 装炉技术或直接轧制
控温-控轧-控冷技术
MIS控制技术
系统运行过程的组合优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13/3/19
22
• 钢铁冶炼工序的功能分布和组成 Functions in iron& steelmaking process
2013/3/19
2
1 冶金流程工程学概要/General outline of MPE
1.1 冶金—材料学科在科学认识上的层次性分析
1.2 冶金学科发展的背景
1.3 冶金流程工程学
1.4 钢铁制造流程的解析与集成 1.5 钢铁制造流程的多维物质控制 1.6 钢铁制造过程系统的运行动力学 1.7 钢厂总图布置
研究尺度 原子/分子 场域/装置 流程/复杂 系统
白箱 原子/分子 场域/装置 流程/工序 关系
黑箱 系统背景 分子/流程 分子/场域
● 基础科学 — 主要解决分子、原子尺度上的问题; ● 技术科学 — 主要解决工序、装置、场域尺度上的问题; ● 工程科学 — 主要解决制造流程整体尺度、层次和流程中工序/装置之间关 系的衔接匹配、优化问题。 不同层次科学的研究目标虽有分工,研究方法在某些方面却有类似之处, 都是白箱/黑箱法。然而,在实现信息调控方面是有层次性区别的。
——投资方向判断;
——投资顺序研究、分析; ——单位产品的投资强度的优化;
——系统的总投资额和启动投资额的分析和调节;
——投资时机及时间效益的分析; ——风险分析和盈亏平衡点的评估;
——融资机制和方式的分析、研究。
2013/3/19 11
1.3.5 冶金流程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MPE
冶金流程工程学是宏观层次上的工程科学,主要研究冶 金制造流程的物理本质、结构和整体行为。旨在弄清楚:与 物质制造过程(流程)相关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与储存的 驱动力;从资源的获得开始直到产品的产出、使用、消费、 回收的循环过程;制造(生产)流程中所涉及的有关的功能 -结构-效率问题,空间和平面布置,时间和时序安排与控制, 排放(或再循环)控制和优化等一系列知识。其本质和内涵 属于冶金学科、金属材料学科而不是系统学科。
2013/3/19 21
•钢铁制造过程中工序功能组合优化/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working procedure functions 区段过程组合优化
炼铁-烧结(球团)-焦化的组合工程
铁水预处理-转炉-二次冶金-连铸的组合优化车间 废钢预热-电炉-二次冶金-连铸的组合优化车间
主要内容
Contents
冶金流程工程学概要
Introduction on Metallurgical Process Engineering (MPE)
炼钢厂系统的运行控制
Running Control on Steelmaking Workshop
案例1:LF对中小转炉流程运行的影响研究
Case 1: The Influence of LF on production of the medium and small sized converters process
案例2:转炉炼钢厂运行控制研究
Case 2 : Research on Running Control of BOF Steelmaking Plant
2013/3/19
12
冶金流程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钢铁冶金生产 制造流程整体以及单元工序和装置的结构-功能, 以促进冶金生产流程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 效率的提高,甚至扩展到过程时间、空间的优化。 冶金生产流程中所包涵的某一操作、某一装置、 某一区段过程,甚至整个生产流程的结构-功能, 从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往往经历了从简单到复 杂再回归到简化的发展过程。当然,这种重新简 化是流程整体结构有序化程度提高以后才出现的 简化,而不同于原始的简单和无序化。
2013/3/19 13
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对流程与流 程结构的物理本质进行总体分析与描述,对整体 流程进行解析与集成,从某种典型的“特定”研 究到一般的“普适”研究。当然,还需要用整体 论与还原论相结合的方法。
2013/3/19
14
能源转换 功能 冶金材料制
社会废弃物
钢 铁 制 造 可持续发展
2013/3/19
4
图1 高炉-转炉-连铸-轧制制造流程图
2013/3/19 5
பைடு நூலகம்
冶金—金属材料学科在科学认识上的层次性分析
表1
科学性质分 类 基础科学 技术科学 工程科学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在科学认识上层次性分析
研究方法 层次 微观 中(介)观 整体/系统 控制 -/PLC PLC/MIS MIS/CIMS
表1
工序 任务 还原增碳 脱 碳 脱 硫 脱 磷 脱 硅 升 温 脱 氧 脱 气 除夹杂 合金化 均匀化
冶金器
节能器
7、轧钢 Rolling
优化精炼器 炼钢炉-连铸机作业缓冲 协调器 生产效率、效益倍增器
2013/3/19
连续形变器 组织性能控制器
多层次附加处理器
20
•钢铁制造过程中工序功能组合优化/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working procedure functions 钢铁生产流程科技进步的特点之一:对工序功能解析、分解、优化的 基础上,将优化后的工序功能在工程上进行组合优化。 组合优化的基本步骤: 单体组合优化 干熄焦(CDQ) 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 高炉提高一代炉龄的年限 转炉提高炉龄 转炉复合吹炼 轧钢加热炉综合节能技术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控制与各单体工艺装备相结合的基础自 动化 区段过程组合优化 系统运行过程的组合优化
轧钢工序——形变过程中压缩比最小化,在表面质量、尺寸精度、 组织和性能控制(包括非再结晶轧制)优化基础上的连续化和高速化;
最后归结到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之间的互相适应和优化,分别形成 不同类型的板材生产流程、长材生产流程、管材生产流程,并体现为相 应的合理经济规模。
2013/3/19 10
(4)决策与投资——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分析、 判断投资方向,进行正确决策,它将影响的因素有: ——产业(或企业)布局及其与市场、资源、能源、环境的关 系;
造功能
处理功能
市场竞争力
流 程 资源、能源可供性
图5 钢铁制造流程的关联度和渗透力
2013/3/19 15
钢铁制造过程工程
钢 铁 制 造 流 程 多 维 物 流 管 制
调 控 策 略
方法
图6
2013/3/19
钢铁制造过程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1.4 钢铁制造流程的解析与集成/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2013/3/19
9
从具体工艺技术上看,流程的基本原理不变,但工程技术的表现形 式发生了巨变,具体表现为: 炼铁工序——原料处理、还原过程与能源转换相结合; 炼钢工序——炼钢工艺过程功能的解析和优化集成,连续高效地生 产洁净钢水; 凝固成型工序 —— 凝固过程的高速化(远离平衡凝固)、近终型 (成型功能强化),是钢铁制造流程连续化和紧凑化的核心工序;
冶金流程工程学及其应用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Metallurgical Process Engineering
LIU Qing , TANG Haiyan
School of Metallurgic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USTB April, 2012 Email:qliu@ tanghaiyan@
2013/3/19 8
(3)工程与设计——从战略上看,为获得新一代生产力的制造
流程工程设计,其指导原则应是: 钢厂模式的选择及其工艺流程的系统匹配和优化是核心问
题,钢厂模式应由“万能”产品型向“专业化、系列化、 相关化”产品型发展,对于不同条件的工厂设计而言:
——新建系统:主要是工厂模式的选择和流程系统的优化; ——老厂改造:主要是工厂结构优化的取向,并协调好各 区段优化和工厂整体优化的关系。
4
加热炉
热轧机
5 角部加热 热轧机
6 缓冲加热 精轧机
7 卷取装置
2013/3/19
18
图4
高炉-转炉-轧机生产流程的演进
• 钢铁冶金工序功能的解析/Analysis of working procedure functions
1、高炉 BF 氧化物高效还原器/reduction device 液态金属初始发生器和连续供应器 能量转换器和控制器 冶金质量初始控制器 2、铁水预处理 HMP 冶金负荷和质量调节器 能量调节器 高炉-转炉过程连续作业的缓冲器 3、转炉 BOF 快速、高效脱碳器 快速升温器 能量转换和发生器 优化脱磷器
2013/3/19 19
• 钢铁冶金工序功能的解析/Analysis of working procedure functions
4、电炉 EAF 6、连续铸钢 CCM
废钢快速熔化器 适度脱磷、脱碳器 能量转换和控制器
5、二次冶金 Secondary Metallurgy
高效凝固器 优化成型器
2013/3/19 3
1.3.2 流程工程学/ Process Engineering
定义:由“制造流程”内涵所涉及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
工程科学问题及相关技术所组成的工程集成系统就是 流程工程学。流程工程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基础科学、 技术科学方面知识的支撑,还需要相关工程科学、工 程技术的支持与交叉融合。 冶金流程工程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