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耐药菌的管理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策略
细菌耐药及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实际应用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阿莫西林/棒酸 替卡西林/棒酸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二.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奈替米星 西索米星 阿米卡星 安普霉素
三.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氟红霉素 地红霉素 泰乐菌素 吉他霉素
抗菌谱 组织浓度 药动学/药效学 持续效应 毒副作用
PK/PD(药动-药效)与抗菌药物活性
根据PK/PD的关系,将抗菌药物分为2种类型 浓度依赖型(concentration-dependency) (峰)浓度依赖型(peak/MIC-dependency) 曲线下面积和(峰)浓度依赖型 (AUC/MIC and peak/MIC-dependency) 时间依赖型(time-dependency)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2004:58-61
有效组织浓度——胆道系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舒巴坦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2004:10
药物滥用 (drug abuse)
广义的药物滥用是指不合理应用药物。
狭义的药物滥用
❖ 指的是与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无关的 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特性(或称依赖 潜能)的药物,导致精神依赖性和生理 依赖性,造成精神紊乱和出现一系列异 常行为。
药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
定义:指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 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一内酰胺酶更稳定(易 被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水解)、抗菌谱更广, 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部分厌氧菌 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差,对肠球菌无抗菌活性。注 射用药后血浓度高,在脑脊液中(特别是有炎 症情况下)能达有效血浓度,肝肾毒性低。适 用于严重革兰阴性及敏感阳性菌感染,病原 未明感染的经验治疗、医院内感染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24/2/9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物,在治 愈并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 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细菌耐药 性的增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公共卫生问 题,2011年世界卫生主题被确定为“抗击耐药—— 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再次提醒全 球各国必须重视细菌耐药问题。本文就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基本问题作简要介绍。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第一代头孢菌素划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 葡萄球煎)、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较强 抗苗恬眭。注射剂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高,用 于敏感菌所致的较严重感染.主要品种有头 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胺苄、 头孢托啶等口服品种抗菌作用较头孢唑啉为 差,适用于各种轻中度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产酶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各种 感染。氢基青霉素以氨苄阿林与阿莫西林为 代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作 用逊于青霉素,但对流感嗜血杆菌、肠球菌 及部分肠道杆菌有抗菌作用,近年细菌对其 耐药率较高,主要用于肠球菌、敏感革兰阴 性菌所至各种感染,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志贺菌和沙门菌对本品耐药率较高。抗假单 胞菌青霉素有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 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等。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引言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或预防感染病的药物,其临床应用管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耐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抗菌药物选择的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策略,并探讨抗菌药物管理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足量用药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包括足量用药,即使用足够浓度和剂量的药物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足量用药可以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性来决定合适的剂量。
合理使用联合疗法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单一抗菌药物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感染,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联合疗法。
合理使用联合疗法可以增加药物的疗效,避免单一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疗法的选择应考虑细菌的耐药情况、细菌的类型、患者的病情等因素。
确定治疗时机和疗程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时,及时开始治疗和适当的疗程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发展,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疗程过长可能导致药物过度使用,增加耐药性的风险。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实践经验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时机和疗程。
抗菌药物选择的指导原则根据细菌的敏感性选择药物细菌的敏感性测试是选择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
医生应根据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同时,应注意细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选择。
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医生还应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肝肾功能等因素。
某些抗菌药物在特殊群体中的使用可能会出现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医生需要在选择药物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选择在特殊情况下,如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常规的抗菌药物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感染。
此时,医生可以考虑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如多肽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
然而,使用这些抗菌药物需要谨慎,因其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风险较高。
多重耐药菌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多重耐药菌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这类细菌对目前常规使用的多种抗菌药物无效,是临床上对抗菌治疗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情况。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进行合理选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减少抗菌压力,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优先选择窄谱抗菌药物,并始终遵守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临床路径。
其次,避免不当的抗菌药物使用。
抗菌药物不是治疗所有感染的万灵药,对于病毒感染等无菌感染症状的患者,不应滥用抗菌药物。
在治疗中,应注意用药剂量、使用时间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
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感染,比如轻度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可以采用监测和观察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此外,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销售和使用。
制定和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整合医疗机构内抗菌药物的采购、配送和使用,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限制抗菌药物的非处方销售,促进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另外,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的抗菌药物使用评价体系,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
政府和卫生部门应加大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
通过多种途径,如广告、宣传册、健康教育等,向公众普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用药,提高公众抗菌药物使用行为的自觉性,并鼓励公众使用替代治疗手段和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最后,鼓励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和加强抗菌药物监测。
针对目前存在的抗菌药物耐药问题,需要加强对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研制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需要建立抗菌药物的监测体系,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预警多重耐药菌的新型抗菌药物耐药性,为临床选药提供科学依据。
探讨细菌的耐药性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探讨细菌的耐药性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作者:胡海涛王桂芝郭宪清孙莉君李仕荣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34期细菌耐药性是细菌产生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现象,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天然抗生素是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用以抵御其他微生物,保护自身安全的化学物质。
人类将细菌产生的这种物质制成抗菌药物用于杀灭致病微生物,微生物接触到抗菌药,也会通过改变代谢途径或制造出相应的灭活物质,使其避免被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形成耐药性。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
固有耐药性又称为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G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均不敏感。
获得性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内酰胺酶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细菌的获得性耐药性可因不再接触抗生素而消失,也可又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染色体而遗传后代,成为固有耐药性。
耐药基因以多种方式在同种和不同种细菌之间移动,促进了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的发展。
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重耐药。
多重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全球关注的热点,也是近年来研究和监测的重点。
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超级细菌,当时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
是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之后的又一超级耐药菌。
短短的几十年间,耐药细菌的队伍逐渐壮大,据统计,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已达30%~50%,且以每年5%速度增长[1]。
国内有资料[2]表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检出率均高达80%以上,MRSA和MRCNS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类药物,应用中存在诸多不合理情况,由此导致的细菌耐药也十分明显与突出。
多重耐药菌防控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Sanders CC, Sanders WE. JInfectDis1986;154:792-8
为什么多重耐药菌难以控制?
1. 环境污染广泛 2. 患者隐匿携带,定植后发病时间长,难以早期被发 现 3. 感控措施执行不到位:手卫生、环境物表清洁消毒、 隔离 4. 碳青霉烯等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 5. 患者在医院间转移,但缺乏联防联控的机制
加强手卫生(医务人员、工勤人员、患者家属) 强化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 医疗器械专人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 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监督各项措施的依从性
(1)多措施并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要点
参考国内外手卫生指南推动 手卫生 手卫生的依从性和使用速干 手消毒液的频率取决于产品 放置的位置和产品的有效性 监督手卫生的依从性非常重 要
院感科 2019 年2月
提纲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和危害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和判定标准(掌握) 多重耐药菌是如何产生的? 日常工作中预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重(掌握)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欢迎光临 Welcome
形势严峻:“老牌”耐药菌居高不下
新威胁: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剧增
强化环境控制措施
对医疗仪器或设备(如听诊器、血压计)专人专用,用 后立即消毒 隔离病房的物表、环境须每4h清洁消毒1 次 有大量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用有效氯 2000~ 5000mg/L溶液喷洒消毒,作用30 分钟后立 即 清洁 病人出院时进行终末消毒— — 不仅仅是床单元消毒机 当流行病学显示目标M DRO 的传播与环境储源相关时 , 应进行环境采样,如物体表面,共用医疗设备 当上述的措施未能达到减少环境储源的目的时,应腾空 病床单元进行环境评估和加强清洁
多重耐药菌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多重耐药菌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多重耐药菌指的是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它们往往难以被常规抗生素治疗。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多重耐药菌的危害,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来应对这一挑战。
一、多重耐药菌的危害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多重耐药菌使得原本常见的感染疾病失去了有效治疗的选项。
这意味着患者需要使用更为复杂和昂贵的抗生素,同时面临治疗失败的风险。
其次,多重耐药菌可通过传播导致医院和社区间的感染爆发,造成疫情的蔓延。
最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得手术、器官移植等高风险医疗操作的成功率大幅下降,增加了患者的风险和医疗费用。
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关键。
下面列举了几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1. 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抗菌药物的滥用是导致多重耐药菌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味着在适应证明确的情况下,选择最适应的抗生素,并在疗程结束后停药。
此外,对于病毒性感染等不适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不应滥用这类药物。
2. 防止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医疗机构和社区应加强感染控制,如手卫生、设备消毒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此外,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严格执行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促进研发新的抗菌药物:目前多重耐药菌已经出现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因此,促进研发新的抗菌药物是解决多重耐药菌问题的长久之计。
政府、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应加大对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投入,并推动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以激励创新。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措施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建议。
1. 临床医生应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并合理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在确定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选择有效性高、毒副作用低的药物,并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
耐药菌监测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频度。 结果 药敏结果显示:一 G 茼对亚胺培南、 头孢哌爵舒巴坦最敏感。 其他部分耐药率>7 G 茵对万古霉素, , 头孢哌舅舒巴
坦最敏 赢, 部分其它耐 药率>5%抗 茵药物D D ̄ 名前五 位是: 0, Ds 阿莫西林 克拉 堆酸钾 , 头孢哌嗣舒巴坦 , 青霉素 , 氨苄西林 舒 巴坦、 美洛 西林钠 。 论 阿莫西椿 克拉 维酸钾的使用胺类药物的正确使 用, 时对 同 G 茸、 + 一 G茵均敏 赢的药物头孢哌 酮舒巴坦应采取保护措施 , 以延缓耐 药性的产生。 【 关键 词l 药率 监测 抗 茵药物 D I 合 理应用 耐 D) s
T  ̄ k I E 论著 O  ̄T S
耐 药菌 监 测 与抗 菌 药 物 合理 应用 ①
张晓云 张郡楠 邢然 王艳红 胡明珠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河北省围场县 08 5 ) 64 0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及耐药菌管理制度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职责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关键,为使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有效,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关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二、临床医务人员在应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唐山市人民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及《唐山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方案》等,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三、充分发挥合理用药管理组织的职能,定期检查、督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四、医院定期对耐药菌株进行监测,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五、完善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相互协作、各尽其职。
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主要涉及部门:医务科、药剂科、院感科、检验科等,各部门职责如下:1.医务科:监督、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有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选用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病原微生物送检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指导。
2.药剂科:①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制度的要求,修订、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及实施方法》、《外科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南》、《处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评价方法》等制度。
②负责本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定期总结、分析和通报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③每月向临床科室提供抗菌药物信息,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
④每季度公布一次医院细菌耐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建议.⑤督促临床医师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规定和应用原则。
多重耐药菌防控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多重耐药菌防控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其中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性同时出现的一种细菌感染。
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多重耐药菌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愈发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首先,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是多重耐药菌传播最为集中和严重的场所之一,因此,加强医院感染控制至关重要。
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政策和管理制度,包括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等。
此外,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素养和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知识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加强卫生教育和宣传。
加强卫生教育和宣传是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关键。
公众应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合理使用的认识,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医生和药店也应该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管,避免过度、不适当或不合理的使用。
另外,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宣传,让公众了解多重耐药菌的严重性,增强对多重耐药菌的防范意识。
再次,完善抗菌药物的监管制度。
政府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市场监管,禁止非法销售抗菌药物,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政府还应完善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限制抗菌药物的开放、销售和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处方管理和使用监控。
此外,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创新,推动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制和应用。
最后,推广综合防控策略。
综合防控策略是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关键。
除了上述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防控措施,如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报告,促进临床与科研的联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方法,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和疗程。
此外,加强国际协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多重耐药菌问题。
总之,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涉及多个层面和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都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问题的认识,采取综合性的防控策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控,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菌管理
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抗菌药物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
它们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菌药物的过度和不恰当使用导致了耐药菌的迅速出现和扩散,这不仅威胁到个体的健康,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
以下是抗菌药物使用和耐药菌管理的深入分析。
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从轻微的呼吸道感染到严重的细菌感染,它们都是医生治疗的首选。
然而,研究表明,并非所有抗菌药物的使用都是合理的。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出不必要的处方,或者患者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购买使用。
这种现象导致了抗菌药物的滥用。
耐药菌的出现与挑战耐药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和人为压力的共同结果。
当抗菌药物被使用时,它们会杀死敏感的细菌,但那些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则可能存活下来,并继续繁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耐药细菌会成为主导菌群,使得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变得无效。
耐药菌的挑战包括:1. 治疗难度增加:耐药菌感染的治疗通常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更长的治疗周期,甚至可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
2. 医疗成本上升: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成本远高于敏感菌感染,这给医疗系统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3. 公共卫生威胁:耐药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人际接触、食物和水,以及医疗设备,从而构成公共卫生威胁。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为了应对耐药菌的挑战,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1. 合理用药: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
2. 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建立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对医生的处方进行监督和评估。
3.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
4. 耐药监测:建立全国性的耐药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和分析耐药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耐药菌管理策略耐药菌的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1. 感染控制:在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隔离措施、环境清洁等。
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资料
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资料耐药菌感染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或无效的疾病。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以及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增多,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被广泛认为是控制耐药菌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将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感染至关重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减少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对细菌的选择压力,减少耐药基因的传播,从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2.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
耐药菌感染使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提高疗效,有效控制感染。
3.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避免无必要的药物使用,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适当使用抗菌药物。
不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包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下使用、选择不恰当的抗菌药物以及使用剂量不正确等。
医生应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并严格按照相关指南和药物说明书的推荐使用。
2.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物。
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特点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过低的剂量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过长的疗程则可能增加耐药菌的选择压力。
4.防止交叉感染。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选择易耐药菌的风险较小的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传播。
5.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对于病毒感染等无需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应坚决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策略: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建立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物使用审查、药物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和反馈等。
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策略
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策略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形成多耐药性(MDR)。
对此类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其与利福平联合治疗。
但随着万古霉素广泛使用,万古霉素敏感性逐渐降低,又出现了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万古霉素中介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及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hVRSA),这就意味着抗菌药物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撕破。
2000年调查显示,该菌对一线药物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从2%上升到46%~52%。
此后其耐药性仍在发展。
近年来抗菌药物治疗策略研究取得了较多成就,诸多治疗策略与方案为临床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了可能。
抗感染治疗降阶梯策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初始治疗失败导致罹患和病死增加。
不恰当的初始治疗是指所用抗菌药物没有覆盖目标病原体,或目标病原体对所用抗菌药物耐药。
具有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者,初始治疗应采取广谱或联合冶疗,尽可能覆盖感染病原体;一旦病原学诊断明确后(48~72小时后)应立即改为敏感和针对性强的窄谱抗菌药物。
在改善预后同时,减少耐药菌产生,此为降阶梯治疗。
降阶梯策略是治疗感染与控制耐药的有机统一。
目前认为,降阶梯治疗不失为一种平衡策略,既能对有耐药感染高危因素病人提供恰当初始治疗,又可避免不必要地使用过多抗菌药物。
在实施降阶梯策略的时候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降阶梯治疗的对象应该是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
临床医生应该从宿主免疫状态、临床病症、病原体致病性和耐药性及获得感染场所等角度综合考虑,并根据器官功能状况等评价感染严重程度,从而决定是否实施降阶梯治疗。
另外,降阶梯治疗方案的选择要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要求个体化选择药物。
做到“到位”易,而做到“不越位”难。
其关键在于对病原体耐药性的判断。
临床上的重症感染并非皆为耐药菌感染,敏感细菌同样可以导致严重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病、肺孢子菌病等)。
判断是否为耐药菌感染,应从诸如年龄、基础疾病、近期住院、近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感染获得的场所、所在地区耐药病原体的流行状况等全面分析。
感染科耐药菌感染控制策略
感染科耐药菌感染控制策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科耐药菌感染成为医疗领域中日益严重的问题。
耐药菌的出现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也给医务人员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有效控制感染科耐药菌的传播,医疗机构需采取一系列全面的措施,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控制策略。
一、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对感染科耐药菌的传播控制尤为重要。
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该强调正确的手卫生操作。
这包括经常洗手,尤其是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操作前后,以及明显污染后。
同时,选择适当的洗手剂和正确的洗手技术也非常关键。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是感染科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对于无菌放疗的患者,必须掌握抗感染药物的消毒方法,严防感染。
三、加强医疗设施的清洁与消毒医疗设施的清洁和消毒是阻断感染传播链的关键环节。
医务人员应积极参与清洁和消毒工作,并确保清洁和消毒程序的正确执行。
同时,医疗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尤其是高风险区域。
四、实施有效的隔离措施隔离患者是控制感染传播的重要手段。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将其与其他患者隔离,以防止感染扩散。
在隔离患者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
五、加强培训和教育感染科耐药菌感染的防控需要全员参与,因此,医疗机构需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措施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此外,还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工作,提高他们的感染防控意识。
综上所述,感染科耐药菌感染控制策略需要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疗设施的清洁与消毒、实施有效的隔离措施,以及加强培训和教育等措施。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科耐药菌的传播,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医疗安全。
感谢阅读本文,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早发现感染者与定植者, ——并掌握其耐药模式及流行特点, ——依据上述监测结果提供的信息,针对性地指导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全面、有效控制及管理,其中包 括对他们的治疗与隔离等。
信息反馈的主要内容
多重耐药菌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感染者与定植者的发现率,科室分布、病种与 病人分布及变化趋势,有无聚集性发病或暴发 的征兆; 采取干预措施后的周期性效果评估等。
鲍曼不动杆菌
总株数 21/565 46/340 165/515 (%) 3.7 13.5 32.0
同济医院
浙医一附院 广州一附院 重医一附院 北京医院 儿科医院 儿童医院 甘肃
12/477
18/552 6/313 4/171 9/450 0/152 0/151 0/92
2.5
3.3 1.9 2.3 2.0 0.0 0.0 0.0
借 问 瘟 君 欲 何 往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医发【2008】130号,2008-06-27
宿主:
宿主年龄\病理生理状态\宿主防御机能的状 态。 局部因素:感染部位\有无局部脓肿 药物过敏
微生物:
了解微生物特点 正确利用药敏试验结果
药物因素
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特点 选用药物—杜绝适应症不合理
图1
手术组有适应证病历各种不合理用药构成比6源自3 15.7 15.751.9
9.0
0.7
0.8
药物选择
用法用量
用药途径
溶媒
联合用药
围手术期用药时间
更换换药
非手术组有用药适应证病人各种不合理用药构成比
11.8% 17.7% 18.1%
30.4% 19.0% 2.1% 药物选择 用法用量 用药途径 溶媒 1.0%
治疗用药疗程
联合用药
更换药品
最常见错误:
三代头孢及含酶抑制剂的不合理使用: 三代头孢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三代头孢用于I类手术预防用药 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应用于门诊 哌拉西林-舒巴坦用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有厌氧菌活性的抗菌药物联用等…..
重危患者多重耐药菌 感染及定植的发现
对重症患者与高危患者,或者是将收入ICU或抢救室者, 特别是自其他医疗机构转入者,要注意: 有无感染表现及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 有无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史(特别是抗感染治疗失败 史), 有无与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接触机会, 如有,应尽早采取适当标本做病原学检查。
建立监测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的专职人员
5.充分考虑到病人生理、病理特点、免疫水平与整体健康状况;
6.尽量避免/减少不良反应;
7.预防性用药的目的明确 8.治疗过程中变更方案要有根据,取得疗效要有评价,治疗失败要寻 找与分析原因。
怎样界定抗菌药物的滥用?
无防治适应证而用药视为滥用 在某医疗机构或某一病区内,长期集中应用一 两种抗菌药物视为滥用 无适当理由频繁更换抗菌药物视为滥用 感染早已充分控制或痊愈,却继续应用抗菌药 物视为滥用
对探病者与陪伴人,亦按对员工的要求执行隔离原则与方法。
隔离的屏障效应
工作人员中的定植者,如MRSA或VRE携带者, 不宜参加直接接触病人的手术。
基本措施之四
消毒是杀灭病原菌的有效方法
消毒
对感染者与定植者的血液、体液、排出物、分 泌物等, 以及可能被它们污染的物体表面(监 护仪、床单位、各类水电开关、门把手等)与场所 (卫生间及其设施),常规实施随时消毒的条件与 规范的操作步骤。 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与定植者离开隔离区后 应常规进行终结消毒。
++ +++
+++ ++++
第四代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 G+ 注射 头孢唑林(先锋Ⅴ) 头孢拉定(先锋Ⅵ) 头孢硫咪(仙力素) 第二代 G+ G- 注射 头孢孟多 头孢呋辛(西力欣)
头孢美唑、头孢西丁
第三代 G- 注射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 头孢他啶 第四代 G+ G-
如耐PG/大环内酯肺炎链球菌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严格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配套文件执行, 要抓以下四点。 一、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 二、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三、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规定,加强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的管理;
四、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和监管。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假单孢菌青酶素: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对 绿脓杆菌及其它G+杆菌活性 ,不耐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
分类
第一代 第二代
代表药物
头孢拉定 头孢唑啉 头孢克罗 头孢丙烯 头孢呋新 头孢他定 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 头孢吡肟(马斯平) 头孢匹罗
细菌敏感性 G+菌
++++ +++
G-菌
+ ++
第三代
基本措施之三
隔离是防止感染扩散的屏障
隔离的屏障效应
宜首选隔离在单人间,或可住多人的隔离单位 (仅收治同一菌感染者),优先安排易传播病 菌者(如呼吸道带菌者)入住 如暂时无法实施单间隔离,应咨询感染管理部 门,共同评估其传播危险度,先给予床边隔离, 医护人员要采取较全面的防护措施,努力阻止 病原体传播。
根据统计的资料显示,在过去的5年中英国死于MRSA的人数增 加了一倍,从487人增加到955人。不过专家们推测,死于这种细 菌的实际人数要比记录中多得多。
2008年各医院泛耐药株数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 华山医院 瑞金医院 协和医院 总株数 18/793 8/395 9/395 (%) 2.3 2.0 2.3
医疗机构的责任
多重耐药菌将长期持续存在,医疗机构需制定 针对多重耐药菌的综合性预防、控制、干预及管 理措施。
管理要点:
发现是实施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信息是管理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隔离是防止感染扩散的屏障 消毒是杀灭病原菌的有效方法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管理的关键 保护高危人群是医疗安全的根本 培训与教育是发挥工作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建立若干 推动合理用药的制度
1.定期向医师提供相关细菌的药敏结果,或建立 药敏信息查询系统。并分析当前耐药趋势,为 选药提供建议。 2.定期分析处方与医嘱,既肯定符合合理的部分, 又要指出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并分析原因和日 后改进的方向与办法。 3.建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信息的电子查询系统。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四要素
常见耐药菌的管理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策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孙树梅
超级细菌蔓延英医院 数百婴儿病房内感染
据英国《泰晤士报》2005年2月25日报道,英国每年有10万人在 医院接受治疗时被感染MRSA病菌。如今,随着婴儿感染MRSA 细菌病例的增加,英国卫生部投入了14万英镑(约合22.6万美元) 着手开展对这一问题的调查。
注射 头孢吡肟 (马斯平) 头孢甲肟 头孢克定
对三代头孢耐药而对其敏感: 产气肠杆、阴沟肠杆、沙雷菌属
抗假单胞类三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 头孢唑林;头孢拉定;
头孢羟氨苄
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活性最强,对需氧革兰阴性 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有 一定作用 肠球菌耐药 头孢硫脒
第二代 头孢呋辛组
基本措施之五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是管理的关键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 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 的要求,严格执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合理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患者 男 50岁 右甲状腺次全切术(右甲状腺腺癌) 手术时间:2009年6月2日9:15~10:15 用药情况: 6月2日9:00~6月5日9:00 头孢哌酮+舒巴坦 6.0 QD 静滴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青霉素类
PG: 对 G+ 活性强,对酶不稳定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氟氯西林。 广谱青霉素:(羟)氨苄西林、对G-杆菌活性, 对酶不稳定。
“发现”从送检标本开始--医师的角色
提升送检率:明确什么病人该送标本,什么时 候该送什么标本,降低漏送率,要充分体现医 师的诊断责任。 抓住标本质量关:标本从采集直至送检的全过程, 务必一丝不拘地执行无菌技术。 掌握阅读细菌检查结果的技能,识别定植或污 染
“发现”从送检标本开始 --微生物检验人员职责
合理用药的四条标准(WHO ,2001) 费用合理
用药方案能产生最佳的临床疗效 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把耐药性形成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怎样界定应用“合理”?
1.用药要有适应证(细菌性/真菌性感染);
2.选药有病原学依据;
3.经验性治疗要遵循相关指南,并参照局域微生物流行特点和药敏 现况,结合感染者的临床表现与相关因素,以及使用者本人的 经验等个体化地去执行; 4.用药方案要充分注意药代学与临床药学的特点; (待续)
隔离持续时间视具体情况决定,要关注间断性 排菌的可能性
标准预防的 隔离屏障效应
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 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最需要强调的是:每一位在诊疗及护理 需接触MDR感染者与定植者的医护人员,无论时间长短,无 论是白班还是夜班,任何时候都要执行手卫生细则,对防止 MDR细菌传播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