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1a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形成检测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1湖北十堰4月模拟)在生物和土壤的相互作用下,冰川退缩之后形成的地表上植被原生群落不断发生演变。

粗木质残体是指所有地上和地下小头直径大于2.5厘米的枯死木质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要素。

右图示意横断山区某冰川退缩区8个样地粗木质残体的碳贮量变化,下表示意这8个样地的冰川退缩年份和优势物种组成状况。

据此完成1~2题。

1.不同阶段粗木质残体碳贮量的变化直接取决于( )A.土壤肥力B.植被密度C.水热条件D.种间竞争2.随着演替过程的持续,碳贮量最大的是( )A.乔木B.灌木C.草本D.凋落物(2021湖南卷)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

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A.落叶林火B.针叶林火C.草原火D.荒漠草原火4.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A.东方省B.中央省C.南戈壁省D.色楞格省5.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

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变化B.降水变化C.植被生物量D.游牧活动(2021江苏七市二模)阿勒泰地区不同季节牧场位置不同。

下图为阿勒泰地区主要牧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从冬季到夏季,牧民转场途经的主要植被类型依次为( )A.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B.山地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C.高山草甸、山地草原、山地针叶林、荒漠草原D.山地草原、高山草甸、落叶阔叶林、荒漠草原7.冬季牧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主要因其( )A.水源充足B.积雪深厚C.产草量大D.相对温暖(2021河北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某科研小组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2-1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2-1

核心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
[真题体验]
[核心强化]
[知识整合 ]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 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 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5)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6)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
3.气温的分布规律
4.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方法归纳 ] 等温线弯曲与闭合的成因分析 (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 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 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1 月份同纬度的陆 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 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 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即“一陆南,七陆北;一海北,七海 南” )。
(2)闭合等温线的成因分析(高、低温中心 ) ①低温中心:低温中心一般与地形有关,山地一般为低温中 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在冬季时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 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 ②高温中心:一般地势较低的盆地往往成为高温中心;城市 也往往是高温中心 (热岛效应 )。
[题型突破 ]
(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 月 (2)该山地( B. 4 月 )
) C. 7 月 D.10 月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 1000 m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5.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5.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课件新人教版
[答案] A
5.当地牧民选择的最适宜放牧的地带可能是( ) A.1.0~1.2 km B.1.4~1.8 km C.2.0~2.4 km D.2.6~2.8 km
[解析] 据图中信息可知,1.4~1.8 km 处草坡面积比重最 大,适宜当地牧民放牧,故 A,C,D 项错误。B 项正确。
[答案] B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2023版二轮总复习地理-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3版二轮总复习地理-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D.岩性
(2)图 b 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
2
3
4
专题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必备知识·整体构联 关键能力·系统提升 学科素养·探究培优 专题通关演练
[审答流程] 第一步,获取解读信息 ①图 a 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中甲、乙、丙、丁四处的 植被类型、海拔及地表的各类景观的分布状况。 ②图 b 示意该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 后绘制的四个采样点 0~60 cm 土壤剖面。
1
2
3
4
专题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必备知识·整体构联 关键能力·系统提升 学科素养·探究培优 专题通关演练
(3)德干高原的热带黑土:是在火山熔岩上形成的,矿物养分含 量丰富,故肥力较高。
1
2
3
4
专题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必备知识·整体构联 关键能力·系统提升 学科素养·探究培优 专题通关演练
2.典型土壤肥力 (1)东北黑土:是在森林、草甸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冷湿的气 候条件使得有机质分解速度慢,积累多,故有机质含量多,土壤肥 沃。 (2)四川盆地紫色土:是在紫色页岩成土母质上形成的,矿物养 分含量丰富。
的“水没地”景观
1
2
3
4
专题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必备知识·整体构联 关键能力·系统提升 学科素养·探究培优 专题通关演练
命题趋向
1.常选择自然环境组成要素的变化研究,从分析要素间的关系入手, 综合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及特征。
2.结合某区域植被、土壤的发育与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考查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01 必备知识·整体构联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3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3

[解析]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 [答案] 该处为干旱、半干旱区,发展种植业进行不合理灌
溉易发生土壤盐碱化问题,不合理开垦易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
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判断的综合分析方法 分析某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需要综合许多因素 (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主要表现为风 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②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主要表现为流水的 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感悟体验 ] (2017· 安徽淮南二模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 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 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 潟 湖, 潟 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 连。 下图为全新世(11700 年前至今 )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 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 a、b 为三角洲。据此完成 1~ 3 题。
1.图中 a、b 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
[解析] 图示 a 位于陆地河流入海处,则该三角洲应是河流 泥沙堆积而成; b 位于潮汐通道处且三角洲由外海向潟 湖发展, 则应是外海涨潮时海浪堆积而成。
4.形成图示“海上丹霞”景观的石头可能来源于 (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 B.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 C.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D.沉积作用形成的褐红色砾岩和粉砂岩堆积
)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该丹霞地貌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因此多属于沉积岩,又因为其颜色为红色,所以最有可能为沉积 作用形成的褐红色砾岩和粉砂岩堆积,故答案选 D。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五 自然地理规律 2.5.4.1a 地壳物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五 自然地理规律 2.5.4.1a 地壳物

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 2.5.4.1a 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形成[真题体验](2016·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据此回答1~2题。

1.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解析]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A正确。

[答案] A2.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D.肉红色花岗岩[解析]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

A正确。

[答案] A(2016·江苏单科)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题。

3.(双选)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相互作用,较难。

据图可知,①作用由水圈指向沉积岩,是水中的碳酸钙等物质通过化学沉积形成石灰岩的过程,A项正确;②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 2 - 是土壤、沉积物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五个步骤形成沉积岩的过程,B 项错误;③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是变质岩通过风化、侵蚀变得破碎,形成风化壳的过程,不是成岩作用,C 项错误;④由岩浆指向大气圈,岩浆能够进入大气圈只有通过火山喷发这一途径,D 项正确。

[答案] AD4.(2015·江苏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 .沿经线方向发育B .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 .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 .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解析] 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因此其南北狭长的形状和走向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故选C 。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五 自然地理规律 2.5.5.1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新人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五 自然地理规律 2.5.5.1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新人

[题型突破]
[审题流程] 第一步:审材料,获取信息 见材料 第二步:审图表,知识对接 见图 第三步:组织语言,正确解答 [答案] 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 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
[探究追问] 简要分析上题中松花江航运不发达的自然原 因。
解题方法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 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 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 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 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 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核心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真题体验]
[核心强化]
[知识整合]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 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 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 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 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二 部
专题突破篇

专题五
自然地理规律
第五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知识网络]
[名师点拨]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大特征。在复习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整体性原理,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分析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环境问题。 (2)能够利用区域图和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 域分异规律。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 分析区域环境的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六 自然地理规律 第四节 地壳的运动规律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六 自然地理规律 第四节 地壳的运动规律课件
第 二 部 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 题 六
自然地理规律
第四节
地壳的运动规律
———————————知识结构———————————
专题解读:在复习应考中,要注意掌握热点区域地形特征、 岩石的形成及相互转化、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等。在复习褶皱、 断层构造的特点和成因时,学会根据岩层弯曲形态、新老关系区 别背斜和向斜,熟悉流水地貌、风力地貌和冰川地貌的特点。
(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砂岩 B.花岗岩 流纹岩 玄武岩 )
)
C.大理岩 石英岩 D.安山岩
②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 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③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 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举一反三] (2015· 江西省九江市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读 图,回答 1~2 题。
1.图示地区外力侵蚀强度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判断地质构造: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 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 断出断层构造。 (3)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 ①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 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 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答案] C
2.关于该地地质构造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都经历过沉积和褶皱过程 B.断层形成过程比岩浆侵入过程要早 C.褶皱形成过程比断层形成过程要晚 D.图中花岗岩比石灰岩形成年代要早

高考地理第二部分专题整合高频突破专题一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1.5地壳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第二部分专题整合高频突破专题一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1.5地壳运动规律

典例
东非大裂谷、红 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 美洲西岸的山 脉、亚洲东部的 岛弧
8
第八页,共四十一页。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典例1(2017·天津卷,3)读图,完成下题。
核心(héxīn)知识筑基高础考(ɡāo kǎo)真题迁悟移方法训练(xùnliàn)
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9
第九页,共四十一页。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分析推理
第一步:获取信息
核心知识(zhī shi高)筑考基(础ɡāo kǎo)真迁题移悟训方练法(xùnliàn)
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20
第二十页,共四十一页。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核心(héxīn)知识筑高基考础(ɡāo kǎo)真题迁悟移训方练法(xùnliàn)提
第二步:解读信息 第(1)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岩层年龄。丙岩浆岩未穿过甲岩层下方的侵蚀面,故 其形成时间早于甲岩层。乙断层上方的侵蚀面未发生明显错动位移,故该侵蚀面 形成时间晚于乙断层,而丙岩浆岩穿过该侵蚀面,故丙岩浆岩形成晚于该侵 蚀面。因此,甲、乙、丙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丙、甲。第(2)题,考查地质 构造。褶皱是岩层的弯曲变形。由图中岩层的倾斜状况可推出,乙断层处的岩层 和甲岩层都有岩层的倾斜,故褶皱次数为2。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核心(héxīn)知识高筑考基(础ɡāo kǎo)真迁题移悟(q方i法ānyí)训练提能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 2.5.4.1a 地壳物
质循环与岩石形成
[真题体验]
(2016·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据此回答1~2题。

1.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下列
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解析]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A正确。

[答案]A
2.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解析]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
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

A正确。

[答案]A
(2016·江苏单科)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题。

3.(双选)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相互作用,较难。

据图可知,①作用由水圈指向沉积岩,是水中的
碳酸钙等物质通过化学沉积形成石灰岩的过程,A项正确;②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是
土壤、沉积物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五个步骤形成沉积岩的过程,B项错误;
③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是变质岩通过风化、侵蚀变得破碎,形成风化壳的过程,不是成岩作用,C项错误;④由岩浆指向大气圈,岩浆能够进入大气圈只有通过火山喷发这一途径,
D项正确。

[答案]AD 4.(2015·江苏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解析]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因此其南北狭长的形
状和走向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故选C。

[答案]C
近年来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考查,通常以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地质剖面图或景观图为背
景考查岩石类型的判断及其形成原因,对于板块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识记,分布及影响,考查形
式多以选择题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