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二节 密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优秀教案第6章第2节密度
第2节密度整体设计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为以后学习压强和浮力等知识作铺垫。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从中体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还可以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在这个活动探究中,由图象找规律是重点和难点。
通过分析图象,可以得到铝块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进而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把实验结果推广到其他物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同一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如果换用其他物质做实验会发现,物质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性质,通过比较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以分辨不同的物质。
物理学中就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找规律。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图象法、讨论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一)有两个外表涂有防护漆的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你能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鉴别出它们吗?问题导入(二)生活中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严密吗?情景导入新版《水浒传》第40集宋江征方腊,攻打城池,战斗异常惨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第2节密度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密度在初中物理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也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还没有完整的建立起有关密度的知识体系。
同时,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具有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容易产生焦躁厌学情绪等特点,因此,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点难点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情景创设】教师播放《打金匠做假金项链骗取典当行十万元》的视频。
【课件展示】提出问题】你知道犯罪嫌疑人口中所说的“比重”在物理学中称为什么吗?【小结】犯罪嫌疑人口中所说的“比重”在物理学中称为《密度》。
【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6~2密度》。
【过渡语】《密度》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较为陌生,那质量和体积大家熟悉吗?【课件展示】提出问题】是体积大的铁块质量大,还是体积小的铁块质量大?【引导点拨】用手来掂一掂桌面上体积不同的铁块,并说出你的感受。
1.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锻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和收集实验数据的能力。
让学生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根据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关系,明确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存在差异。
培养学生对实验数2、结论:(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同种物质的比值是一定的 不同物质比值一般不同 (二)密度 【过渡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
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这个物理量。
【自学指导】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密度相关知识,完成导学案的内容。
【课件展示】1、密度的概念是什么?2、密度计算公式的文字表达式以及字母表达式分别是什么?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读?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并交流展示:1、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密度教案新人教版
第2节密度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学习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质的密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究兴趣。
重点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找规律。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
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天平,砝码,长方体蜡块、木块、铁块、铝块、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如果有人问你:棉花和铁相比,哪一个重?你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铁重!如果再问你:一只铁钉会比一大篮棉花重吗?你怎么回答?可见你原来的回答不正确!也许你还会有疑问,别急!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以后,你就会明白你错在哪里。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提出问题: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
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设计实验: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
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形状规则的物体)。
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表格。
3.进行实验:几个不同体积的铁块和几个不同体积的铝块(形状均规则),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与体积相关的长度,计算它们的体积。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密度教学设计思路:1、密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采用了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本节课没有从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等传统的内容入手让学生掌握,而是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列表分析、画图像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掌握了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中互相交流、团结合作。
通过对密度的认识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关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科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首先从学生身边的物理出发,从不同的物质“轻重”不同;不同的物质,它们体积相同时,质量一般不同;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一般不同入手,逐步的引入密度这个概念,深入浅出,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3、从“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的物体”如何比较区别它们,继续深入研究问题,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能够得到不同的物质的区别不是质量或体积的不同,而是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并且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进一步得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g/cm3,学生大量的实验数据中,质量的测量一般不成问题,体积读数有些误差不会太影响结果。
但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能过明显的获得“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结论,通过实验数据描点做图线时图线的斜率差别较大,就要用另外一种密度跟软陶相差较大的物质。
我们采用了铁,同样质量的测量一般不成问题,但由于铁的密度较大,如果体积读数误差较大就会比较明显的影响结果。
为此我们利用排水法测量体积,量筒的分度值就应该越小越好,我们采用了分度值为0.5ml的小量筒。
同时铁棒的体积最好是能够是整数的cm3,学生能够看出质量跟体积是成正比的就更好了。
我们没有采用几个相同的铁块,分别测量1、2、3……个铁块的质量和体积,这样学生会觉得这种测量太过直白,没有多大意思。
[K12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2节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材解读
密度作为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上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密度知识也是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的必要基础。密度概念抽象难懂,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是理解密度概念的基础,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教
学
目
标பைடு நூலகம்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一般不同;
②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③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的概念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札记
【新课推进】
事实上,这些石头都是用密度很小的泡沫塑料制作而成,否则,拍摄一部这样的电影得死伤多少演员呀!那么,什么是密度呀?下面我们开始一个探究活动。
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播放视频“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或“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过程
教师札记
2.实验步骤: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重
难
点
处
理
重点
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来建立密度的概念,例如利用 =4条腿/只蛤蟆,即每只蛤蟆4条腿来引导得出: 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取名为:密度。
难点
理解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做好实验,获得比较准确的数据,并经历比较分析数据的过程,是从根本上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途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2节 密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2节密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习惯,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进入课堂后,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物体密度的概念,并提问:“你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什么是物体的密度吗?”2.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0分钟)教师利用教学PPT、物体模型等教学工具,向学生系统地讲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密度的步骤和方法。
3. 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15分钟)教师对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进行解释,通过实际的实验和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总结浮力与物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4. 案例分析与练习(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密度相关的实际案例,并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5. 拓展与应用(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和引导,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和数据的准确性。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同时,让学生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完成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对密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教师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实验和应用环节,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3.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八年级物理上册《6.2 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密度》一、教学内容分析密度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概念,是在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压强、大气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等内容的基础。
密度这一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它反映了物质属性的概念,是在已有知识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概念。
密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通过查密度表来鉴别是什么物质。
本节课重点是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列表分析、画图象得出结论。
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比值的物理含义。
通过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二、重难点突破1.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突破建议:首先,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木块、铝块、铁块(实际教学中也可选择其他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的质量。
称量的结果会使学生认识到,体积大小一样,但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
表明物质在这方面性质上的差异。
学生进一步会提出如果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体积会怎样?这时可通过演示100g 水和100g 酒精体积的不相等,使学生再一次认识不同物质性质上的这种差异。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对初中学生来说,无论从生活经验,还是思维能力上的发展,这样的问题不是十分难理解的。
例如,将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分割成两半,其中体积被分割成了两半,物质的量也被分割成了两半。
因此他会有这样的推测: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二节 密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科学探究
教学活动
媒体选择
点评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引入新课
观察实验与交流思考
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
1.同种物质,同体积时质量相同吗?
(演示实验)
2.不同种物质,同体积时质量相同吗?
(演示实验)
3.同种物质,不同体积时质量会相同吗?
实验
课件
点评:实验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二节 密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属性。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难点:
(1)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
1.实验室准备天平(含砝码)-----学生分组实验。
2.学生自备待测物体、方形橡皮擦和小刀、刻度尺等。
3.两组10cm3的圆柱体。
4.教师自制课件。
五、探究活动的处理与设计
1.本节先以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开展教学,然后归纳分析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后是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不强调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重点强调“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要素。因为数学基础的原因,图像法对学生仍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将利用课件突破这一难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教案新人教版(new)
第2节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教学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小塑料瓶(分别装满水和花生油)、不同体积的铝块(长方体)、铜块(或木块)、天平及砝码.┃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2节密度密度错误!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密度2课时第一课时密度的定义【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3.会查密度表.【过程与方法】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数学知识)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重点】探究密度概念建构的过程.【难点】对密度概念的理解.知识点一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3-114,完成以下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合作探究】学生实验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看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实验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猜想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设计实验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进行实验用质量不同、形状规则的长方体的石蜡块和干松木块为研究对象,把它们的质量和对应的体积填入下表.点连起来,会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教师点拨】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但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跟进训练】同学们正在讨论“密度的大小由什么决定”,你同意下列哪个说法( C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B.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就越小C.同种物质,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是一定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知识点二密度的定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4,完成以下问题: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密度,定义式是ρ=mV,其中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2.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用符号表示是kg/ m3,常用的密度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用符号表示是g/cm3.3.1 g/cm3=1 000 kg/ m3.【合作探究】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观察课本P114-115的密度表,思考下列问题:1.在密度表中:常温常压下是指25 ℃,101 kPa,固体的密度表中,铝的密度是2.7×103kg/ m3,其物理意义是1 m3的铝的质量为2.7×103 kg.2.不同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密度有什么特点?答:大多数固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大,液体密度比气体密度大.3.冰和水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水分子组成的,它们的密度相同吗?答:不同.4.不同物质它们的密度一定不同吗?请举例说明.答:不同物质的密度也可能相同,例如煤油和酒精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都为0.8×103kg/ m3.【教师点拨】1.密度的单位是复合单位.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ρ=mV是密度的定义式.【跟进训练】1.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是指( D )A.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B.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大C.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D.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2.氢气瓶内装有气态氧,现有一瓶氢气正在使用,氢气瓶内氧气的质量减小,体积不变,氢气的密度减小.1.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相等(3)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一般不同2.密度(ρ)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密度的计算【知识与技能】1.会计算物质的密度及对照密度表来鉴别物质.2.会根据密度公式ρ= m V 及变形式 m =ρV 和V = mρ计算物体质量或体积.【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重点】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点一 理解密度公式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4—115,完成以下问题: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2.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 mV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 m 3)m ——质量——千克(kg) V ——体积——立方米( m 3)3.单位换算:1 g/ cm 3=1×103kg/ m 3【教师点拨】对于公式ρ= mV的理解:(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密度不变).(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知识点二 密度公式的应用 【合作探究】例题 把一块金属完全浸入盛满酒精(ρ酒精=0.8 g/cm 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8 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完全浸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解:溢出酒精的体积V 酒精=m 酒精ρ酒精=8 g 0.8 g/cm3=10 cm 3.物体体积V 物=V 酒精, 完全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 水=V 物=V 酒精, 溢出水的质量 m 水=ρ水V 水=1 g/cm 3×10 cm 3=10 g. 【教师点拨】 密度公式1.计算物体密度:ρ=mV2.计算质量:m =ρV利用公式 m =ρV ,对于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从密度表中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设法测出其体积,便可计算出这个物体的质量.3.计算体积对于难于直接测量的物体体积,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从密度表中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设法测出其质量,便可计算出这个物体的体积.【跟进训练】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A )A .30 g 0.8 g/cm 3B .75 g l g/cm 3C .75 g 0.8 g/cm3 D .30 gl g/cm 31.密度公式ρ= m V 及变形式 m =ρV 和V = mρ.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
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4、甲、乙两个实心球,体积之比是 2:3,质量之比是 5:2,那么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 )
A、5:3
B、3:5
C、15:4
D、4:15
五、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必然是空心的 。
第 2 节 密度 一、探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比值是个定值;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样不同 二、密度 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的密度 物理意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它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ρ=m / V 大体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 kg/m3; 经常使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 g/c m3。 三、密度的应用 (1)辨别物质; (2)求体积; (3)求质量
问题: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吗? 二、探讨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别离拿起铁块和铝块,感受一下颜色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大小,并依照判定哪个是铁块,哪个是铝 块,从而感受到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 并请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 10cm3),验证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是 相同。 在学生探讨进程中教师巡视,发觉问题及时启发与指导。 学生实验终止后,让各小组依照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他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即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二、密度的概念 归纳推理: (1)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2)不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样不同。 通过实验探讨和试探后指出: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必然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样也不同,可见,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 质,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的密度。 讲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样不同,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即某种物 质的密度的大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那么就取得密度的公式:
精品八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最新】2019年八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学习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质的密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究兴趣。
重点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找规律。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
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天平,砝码,长方体蜡块、木块、铁块、铝块、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如果有人问你:棉花和铁相比,哪一个重?你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铁重!如果再问你:一只铁钉会比一大篮棉花重吗?你怎么回答?可见你原来的回答不正确!也许你还会有疑问,别急!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以后,你就会明白你错在哪里。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提出问题: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
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设计实验: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
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形状规则的物体)。
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表格。
【配套K12】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2节 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V/cm
3
m/v (g/cm )
3
教案试题
最新 K12 教育 3、巩固练习。 作业布 置 1、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第六章第 2 节练习 2、第 116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密度是本章的一个重 点。它反映了物质属性的概念,它是在已有知识质量 教学反 思 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概念。 它既是后面学习和理解比热容、 热 值等物质的属性的基础, 又为今后学习压强、 功率等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物理 量打下了基础,密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 3
2cm
3
4cm )质量与体积并记录在表格
3
。 。 V/cm
3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 (g/cm )
3
。 。
g/cm 。
3 3 3
3
4)单位换算:1 g/cm =10 kg/m 。 m/g 铝块 1 铝块 2 铝块 3 5)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ρ 水=1×10 kg/m 。 6)物理意义:ρ 水=1×10 kg/m 是指单位体积水的质量为 1×10 kg。 (3)密度的应用 1)求质量 m=ρ v 2)求体积 v=m/ρ 三.小结:学生交流得出,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板书设 计 1、密度定义的建构; 2、密度的公式单位换算关系;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 观)
教材分 析
重点 难点
教 学 方 法
2cm
3
4cm ) 各 1 套;木块(大约 50 cm )
3
3
导入
教案试题
最新 K12 教育 1).用天平测量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的质量,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它们 的质量是不同的 ;用天平测量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是什么关系呢? 2).分别测量铝块和铜块(1cm 上。 比较 m/v 的值有何结论? 作课本图像并分析图像,你又有何结论? m/g 铜块 1 铜块 2 铜块 3 比较 m/v 的 值有何结论? 自己作图像并分析图像,你又有何结论? 新 (2)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m/v。 授 3)单位:kg/m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教师出示学生思考和讨论内容
1.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吗?
2.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变吗?受什么因素影响?
3.怎么样正确理解密度?
全体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讨论题目,按照小组起立讨论
组内讨论可以较深层次的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展
小组展示:
小组展示实验规律的总结
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则上黑板展示或口头表述
密度
课题名称
6.2密度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邓洪星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记住水的密度.掌握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考试大纲描述
记住水的密度.掌握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材内容分析
密度是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至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密度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概念,也是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必要基础.
认真聆听老师提出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设问的方式直接引入
思
一、基础感知
自主学习课本P113--116页,思考以下问题:
1、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并不相同,_____质量最大,_____质量最小;而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_____越大。如果两个物体由同种物质构成,但一个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质量也会增加到原来的___倍,由此可见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不同物质,其比值一般。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对于比值定义物理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组合单位的大小比较和运用公式进行计算都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与速度教学最大不同在于密度这一概念较抽象,学生需要在探究基础上深化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属性。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形成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2.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实验探究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分化点。
关于密度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但是,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却较难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近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义务教育科学类课程标准。
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明确提出对探究教学的目标要求。
本文尝试密度概念的探究教学设计。
密度知识是力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它对理解压强、浮力也很重要的。
所以说,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
在课时安排方面,本节将分2课时。
2.教学资源分析
(1)结合教材插图,查找一些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
(2)利用多媒体演示、分析利用图像描述实验结果的方法。
(3)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自备部分实验材料。
3.学生学习背景分析
(1)学生对“密度”这一名词较为陌生,但有一定的“疏密”和“轻重”认识。
(2)由于新课程理念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冲突,学生对探究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
(3)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能对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但用图像法收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较为薄弱。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归纳出结论、总结出规律。
(2)初步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
1.实验室准备天平(含砝码)-----学生分组实验。
2.学生自备待测物体、方形橡皮擦和小刀、刻度尺等。
3.两组10cm3的圆柱体。
4.教师自制课件。
五、探究活动的处理与设计
1.本节先以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开展教学,然后归纳分析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后是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不强调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重点强调“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要素。
因为数学基础的原因,图像法对学生仍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将利用课件突破这一难点。
2.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及处理方法:
(1)由于实验材料的尺度误差可能较大,学生的实验数据误差也会增大。
(2)学生可能无法将图像表述成“正比”关系。
(3)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正比”关系。
(4)出现教师也未曾预料的实验方法、现象。
3.探究物质过于单一。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每一组学生不可能完成多种物质的实验探究,而单组数据对得出密度概念的说服力不足。
可在“评估”和“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通过组合不同小组的图像说明“不同物质m—V比值不一样”
4.教学内容信息加工流程分析设计:
结束语:学习科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
本节课的教学仍属概念教学,但是教师不再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学生直接参与了密度概念的提炼过程,有效地建构知识,体验过程,学习方法,由此,密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便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总之,学生从实验中的发现,通过经历了科学的探究过程从而学到了物理知识。
来自这种学习的过程是深刻的,比那种靠通过老师讲和做习题而达到理解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受益更深。
前者既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否成功,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
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为此老师应积极、热情地投入这场课改。
只有创新的教学才会培养出创新的新一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