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德性论
浅析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浅析苏格拉底的德性论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可以说是首位将研究方向从自然界转向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位哲学家。
他将“认识你自己”这种思想当作新的宣誓,把理性知识作为确立道德的培养皿,以便创建属于人的哲学,以便拯救雅典的哲学与伦理精神,试图利用哲学,将美德内化为人应有的品德。
文章以苏格拉底的伦理观为入手点,对“美德即知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为恶”以及“美德的可教性”进行分析,粗略分析苏格拉底的伦理观。
关键词:苏格拉底;德性;善;辩证法在古希腊的哲学史上,苏格拉底的影响甚远,甚至在西方哲学史中都是现象级的人物。
苏格拉底研究的重点在道德哲学上,不用于之前的哲学家们执着于研究自然与宇宙的奥义,苏格拉底将哲学研究的方向从“虚无缥缈”转向到“接地气”的属于人的学说上,他开始认真研习人类的伦理学,使得有关哲学的讨论由自然变成了与人生相关的道德哲学上。
一、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很多哲学家将其视为哲学的最高境界。
“认识自我”实际上是对人的拷问:“人究竟是什么。
”当你对人的概念不清楚的时候,那就很难去弄清楚与人相关的其他问题,诸如“善”、“正义”、“勇敢”、“美”,等等,因此也很难去获取,这同样可以套用在其他事物上。
《申辩篇》中所诉: “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
”[ 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50页,2004年。
]因此“认识自我”不是仅停留在表面,更要肩负属于人本质的道德责任感,明确它的内涵。
“认识自我”之前,得“实现自我”。
由此推断出为了认识到某样事物,你就得成为它。
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其哲学的座右铭。
他以批判自然哲学家为起点,开始走上正轨,不盲目崇拜感觉,以理性为重点,使哲学追求胜负转变为追求真善美,将求知欲列为人的本性,这凸显了苏格拉底理性的一面。
因此人们将苏格拉底的思想列为分水岭,由此产生不同的类别,将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在伦理学中,德性问题始终是一个永恒话题。
毕达哥拉斯曾把德性归为数目的比例关系,苏格拉底明确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柏拉图则确立了著名的四德性说。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和发展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德性论,为后世的德性伦理奠定了基础,开辟了研究的新起点。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因而他的理论和思想必然的要受到柏拉图的影响,但与他人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并不只局限于柏拉图的观念,并没有被柏拉图的思想所禁锢,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扬弃和发展。
因为他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所以亚里士多德是更注重思辨的,更注重理性的。
故此,他把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转向了理智的现实主义,这在他的德性观上也有体现。
他把德性分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但显然,在他的观念中,理智德性才是德性的本质德性,理性才是德性的根本,这便为后世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于现世的我们仍有重大意义。
当今社会一系列道德问题事件的发生,无不在昭示着人们道德意识的普遍缺失。
亚里士多德对德性论的研究和分析,无疑是为我们正确认识德性知识,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树立了理论参照系。
他的德性理念影响人们伦理道德和幸福生活的理解,揭示了德性的理性实质。
加深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人们对当前道德问题的反思,使人们更多的去关注人的理性,理智的去思考和应对所产生的问题,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仅适度而且明智,从而达到最高的善,实现生活的幸福与完满。
二、德性:适度和理性的品质(一)德性正如奥斯特沃特所说,德性(arete)在所有希腊伦理学体系中都是最根本的概念。
其本义指任何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
对人而言,“德性”就是使人之为人的本性。
在广泛意义上,亚里士多德也把德性的概念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实现活动中。
譬如,他说过马的德性,在于它善于奔跑,眼睛的德性,在于它的视力灵敏。
然而,德性运用于人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老子的_德性论_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19日/第B04版专版老子的“德性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老子》这部深邃的格言集中没有出现“性”字这一事实,说明了在老子时代,“人性”还未成为当时思想史的主题。
孔子只是偶然地谈论到了“性”,同样也说明了这种情况。
但正如孔子已经具有了某种程度的人性观那样,老子也以“德”的观念表现出一定的人性思想,并成为后来《庄子》“德性”、黄老学“内德”(与此相对的是“刑德”之德)思想的来源。
相比于对《老子》之“道”的研究来说,我们对“德”的概念关注则少了一些。
显然,“德”字也是《老子》一书的关键词之一。
在只有1600多字的郭店简本,“德”字的第一个用法,是把品德高的人比之于“赤子”,言外之意是说“赤子”先天具有美好的德性;第二个用法,是列举有所不同的三种“德”——“上德”、“广德”和“建德”,这是对“德”进行分类;第三个用法,是说一个人通过修养和实践而达到的“德”的境界有“真”、“有余”、“长”和“丰”。
在这三个用法中,第一种用法跟人的先天“德性”具有密切关系。
结合通行本《老子》来看,第一个地方说的“含德之厚者”,就是有德的人,是“重积德的人”,是“上德”、“恒德”甚至是有“玄德”的人。
问题是赤子的先天之“德”来源于哪里?从通行本来看,人的美德离不开修养,而圣人则是最善于保持美德的人。
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说,在《老子》中,人的“德”完全是后天的产物而没有先天的根据。
这就要回到上面谈到的简本《老子》说的“合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这句话。
把这句话跟帛书本说的“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我泊焉未兆,若婴儿之未孩”、“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相对照,可以看出它们具有高度的类似性,前半句说的是“有德者”的具体境界——“我泊焉未兆”、“恒德不离”和“抟气至柔”等,后半句说的是这种境界之高犹如“婴儿”。
通行本《老子》中赞美“赤子”和“婴儿”美德就是以上四个例子,但对我们认识它的“德性论”很有帮助。
道义论、功利论与德性论
传统规范伦理学有三种形态,即道义论、功利论与德性论。
道义论和功利论,都可以转化为德性论。
故此,先从道义论与功利论讲起。
一、日常生活中的功利论与道义论何为功利论、何为道义论何谓功利论?功利论作为一种道德理论,它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看行为的结果。
凡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及其相关的人带来好处,或带来利大于弊的行为,则是道德的,否则就是不道德。
当代美国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给功利论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他说:“功利原则十分严格地指出,我们做一件事情所寻求的,总的说来,就是善(或利)超过恶(或害)的可能最大余额(或者恶超过善的最小差额)”(引文加重点为原作者所加)。
“这里的…善‟与…恶‟,是指非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
”(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功利论又分行为功利论与规则功利论。
所谓行为功利论,是说不依据规则,而是根据当下的情况,决定行为,只要它能够带来好的效果便是道德的。
规则功利主义是依据规则能够带来好的结果的行为即为道德行为。
道义论。
道义论与功利论相反。
它主张人与行为道德与否,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即行为动机正确与否。
凡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德的。
恰如,弗兰克纳所说:“道义论主张,除了行为或规则的效果的善恶之外,还有其它可以使一个行为或规则成为正当的或应该遵循的理由—这就是行为本身的某种特征,而不是它所实现的价值。
”(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道义论亦可分为行为道义论与规则道义论。
所谓行为道义论,是说不一定有什么规则,只要行为本身是合乎道德的,那么行为就是正当的。
规则道义论是说行为遵循的规则必须是合乎道德的,否则便不是道德行为。
康德的德性理论
康德的德性理论康德伦理学长期以来被称为义务论。
由于作为其重要内容的德性理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康德伦理学也就常常被当代德性伦理学家作为批评的对象。
这主要与其相关的著作长期受到忽视有关。
人们对康德道德思想的理解大都根据《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而来,加之一般理解康德的学说主要是三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与《实践理性批判》,就成了人们最为熟悉的康德伦理学著作。
康德的另一部重要伦理学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在我国直到2007年才出版了李秋零、张荣从德文译出的完整中译本,中文世界的研究薄弱自不必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语言上占尽优势的西方学术界,也只是在最近才陆续出现了对康德德性理论较多的重视。
康德的德性理论要解决什么问题?在他的伦理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他的其他道德探讨关系如何?本文试图在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对之做一个梳理。
德性论:人的道德康德的德性理论专门探讨人的道德,为人的道德而立论。
在康德看来,有理性的存在,在尘世,就是人类,他也称之为“有限的理性存在”,“我们在尘世的有理性存在者中间只知道一个类,亦即人类”(An7:329);非尘世的,则包括全善全知全能的存在体。
“对有限的神圣存在者(他们就连被引诱去违背义务也根本不可能)而言,没有德性论,而是只有道德论”(6:383)。
这种“伦理学”,只处理“人对人的道德关系”,是“相互的人类义务”(6:491),包括人对自己的义务和对他人的德性义务,这不是一般的理性存在者的道德要求,仅是人的道德要求。
要深入地理解一般理性存在者的道德与人的道德的关系,需要搞清几部著作的关系。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发表于1785年。
在前言中,康德说:“我决意日后提供一部《道德形而上学》,现在我让这部《基础》先发表。
”可见他的目标是《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只是打前站,搞定根基,定位于找到、建立适用于一般“理性存在”的最高道德原则,为未来的道德形而上学提供一种根基性的预先探讨,这是一个纯粹的、完全清除了一切经验、清除了一切与“人”性相关的东西。
德性伦理学[精]
三、道德理想
• 有人认为可以区分两类道德的善,一种属于履行 义务要求的人,一种属于履行义务之外的值得赞 扬的行为的人。因此存在着两种形式的道德:普 通的道德和非普通的道德。前者一般人都能努力 做到,后者需要非凡魅力和献身精神的人才能达 到。因此道德可以包含两个层次,较底层次以道 德义务为基础,而较高层次以道德理想为基础。
超义务的理想,特别受德性伦理学的欢迎。具 有一种道德理想,就是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 道德理想的特点 ①一般来说道德理想是应当受赞扬的理想,而
不是作为义务被要求的理想。 ②榜样人物体现了道德理想 ③并非所有个人理想都是道德理想
困难 :道德理想可否纳入道德原则? 规范伦理学可能会论证说,如果一个人
• ④如何评价道德行为? 有的认为以有德之人为标准,,但 可能有德性的人也会做错事,而没有德性的人也可能做好 事,所以还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
• ⑤德性被作为促进繁荣和幸福的品质,随历史和时代而改 变,对于幸福或繁荣的理解不同,什么样的人格品质成为 德性是不确定的。
因此a德性的判断可以单独地确认其有效性,不必诉诸于 有关行为正当性的判断;b一个行为最终之所以是对的,是因 为它以善的品德为其前提
2 、德性的特点 ①德性不是天生的,而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感化才能得 到。 ②德性是品格特征而不是个性或心理特征。 ③德性都具有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特定行为的倾向,而不是 仅仅以特定方式去思考或感觉。 ④德性不同于特殊的能力或技巧。
力图把两者统一起来。
②德性伦理学不仅注重基本的道德要求Hale Waihona Puke 还有更高 的道德要求。• 缺点
• ①(动机)德性伦理学更关注行为的动机,而不是结果。 这种动机论的道德评价方式是片面的,且动机无法测度。
医学伦理学重点内容
《医学伦理学》复习要点第一讲:道德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基础上的,以善恶(好坏)为评价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加以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行为意识、行为活动的(社会关系分)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自然道德(经济关系)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道德伦理(P23)、伦:类、辈、关系、次序等;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理:纹理、条理、规律、规则、道理等;伦理主要指人际关系的法则。
“乐者,通伦理者也。
指动物经常出入的场所、住惯了的地点,后引申为习俗、习惯,发展为由风俗习惯养成的个人性格和品行。
伦理学:是研究有关伦理道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人文学科。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利益与道德问题,可分为规范伦理学和非规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分为普通规范伦理学和应用规范伦理学,非规范伦理学包括描述伦理学和元伦理学医学伦理学:运用一般伦理学理论方法来研究医学活动中伦理道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属于应用规范伦理学的范畴,也是医学人文学科与理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伦理学;医务伦理学包括:临床决策和行为的伦理原则、病人及医生的权利与义务、医患及医际关系、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等;生命与死亡的伦理学包括:生命控制(避孕、流产、人工授精、体外受精、无性繁殖、性别选择、遗传咨询、基因疗法、DNA重组、优生、器官移植等)、死亡控制(死亡标准、临终关怀、安乐死、缺陷新生儿处理等)、行为控制(对精神患者的药物、器械或手术控制)、生命科学研究与应用中的伦理问题等;卫生经济与医疗保健政策伦理学包括:卫生经济伦理问题、医疗改革与卫生政策伦理问题、保险与医院工作伦理问题、医院伦理委员会等;生态伦理学包括:生态与环境保护、大地或地球伦理、动物权利保护等医学伦理学的研究价值与学习意义;1、医学是属人的,是一门爱人的仁术;医学活动的参与者是人,人不但具有生物性,更具有社会性,没有“纯科学”的医学。
德性论与伦理学
德性论与伦理学在当今社会,德性论与伦理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德性论与伦理学的关系,并思考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两者。
德性论与伦理学概述德性论是一种人类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的古老道德哲学,它认为这些准则和品质是通过学习和修养形成的。
而伦理学则是一门研究道德现象的学科,它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德性论与伦理学的关系德性论和伦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德性论为伦理学提供了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而伦理学则是对这些品质和准则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可以说,德性论是伦理学的基础,而伦理学则是德性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德性论与伦理学在写作中,作者应该注重运用德性论和伦理学的思想。
首先,作者应该明确写作的目的和主题,确保文章行文清晰、连贯,让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观点。
其次,作者应该思考如何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同时尊重读者的意见和感受。
例如,作者可以通过引用经典著作、事例、数据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应该给予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
最后,作者应该意识到德性论和伦理学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不断反思自己的写作方式和态度。
例如,作者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信仰等方面来确保自己的写作具有足够的道德性和伦理性,从而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总之,德性论与伦理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注重运用德性论和伦理学的思想,明确写作的目的和主题,同时尊重读者的意见和感受,反思自己的写作方式和态度,从而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中,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哲学体系涵盖了伦理、政治、形而上学等多个领域,尤其是他的德性伦理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代,随着社会、科技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德性伦理学再次受到,并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观点。
德性伦理学
勇气在怯懦(规避任何危险)与愚勇之间(鲁莽地冒不必 要的危险);慷慨介于小气与无度挥霍之间。并不是每项 实践与感情都有适度的中道。有些行为与感情,其名称就 意味着恶,例如幸灾乐祸、无耻、嫉妒、通奸、偷窃、谋 杀等。这些以及类似的事情之所以受人谴责,是因为它们 永远不可能是正确的,并永远是错误。
• 达成中庸之道的实用原则:
德性伦理的优点
• 德性伦理提供了道德动机的动态说明,例如探视病人不 能只是出于道德义务,而更必须基于友谊或关怀。 • 德性伦理使道德的根据又重新回到了行为主体。在道德 生活中,人们考虑最多的常常不是不断地固守原则或规 条,而是更倾向于可信的品性、善良的道德感和依据真 实的感情行事。
规范伦理对德性伦理的批评
(3)它是所有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
• 功能论证(function argument):
(1)对任何一个事物好坏的评断,依据它是否能适当 执行其功能。
(2)有机体(生物)和无生物最大差别在于前者具有 灵魂(soul),即有机体内部具有内建的自然目标。不同 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灵魂,造成其具有不同的功能,而生 物的特点就是由其特殊功能加以定义。
个行为都追求某些善。
政治学
• 研究最高善的学科,探讨社群应该如何组成;规定城邦 应研究哪些学科;立法规定哪些行为是可以做,哪些被 禁止。政治学的目的涵盖其它学科的目的。 • 伦理学探讨个人应如何活,而政治学则研究公民应如何 活。这两者关心的都是对我们生活最重要的问题,伦理 从个人的观点,而政治则从整个社群的观点。
学习伦理学的条件
• 要成为某一个领域中良好的判断者,必须在该领域受过 良好的教养。因此对缺乏实际经验及容易受情感引导的 人,研究伦理学并无价值。 •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不只要教人们理论,而是要使人们变 成好人。有教养的人学习伦理学,是为了知道为何要有 这样的教养。
[教育学]第五讲 德育目的、目标与内容
第五讲德育的目的、目标与内容●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鲜明的目的性(中国现实的教育目的:一切为了考试、而非为了学生的智慧发展与生命质量、道德人格的提升,德性的丢弃之痛!)、规格和质量要求。
(高考生的突降,山东下降8万人)◆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期望与要求(在一切为了考试的时代背景下,德育的目标多少显得有些苍白与无力);另一方面,德育目的又规定着德育内容的选择与运用。
■德育内容的单薄与机械一直是制约我国德育实效的一个主要因素,对德育内容进行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新时代我国社会要求的必要的改革,亦迫在眉睫。
〓本讲拟对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基本问题及我国现行的德育目标、中小学德育内容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进行反思性推究与构想。
第一节德育目的概论●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不仅自身体现着道德的要求,而且也内在地追求着道德的目的。
▲教育的道德规定性和指向性反映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道德人格的完善、道德成长的引导方面,就构成了学校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不仅决定了教育的精神本性和价值特性,也决定了学生在道德成长与发展方面的规定性。
“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对教育目的一定要深思熟虑——假如你认为是正当的教育目的实际上全都出于误解而学生们则对此都一本正经地坚信不疑,那么他们多年的学生生涯很可能要毁于你手。
”1探讨学校德育目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在整个教育目的的框架下探讨教育的道德目的。
它是德育原理的核心问题和任何德育理论均不能搁置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
★学校教育是一种蕴含着鲜明的道德内涵与价值诉求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在道德品质发展方面的目标、标准、规格的要求或规定,就构成了德育目的。
◆由此,德育目的所考虑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从社会发展,从整个教育目的的结构性要求以及学生道德生长的客观要求诸方面,对学生品德发展的目标和规格的讨论与规定。
一句话,德育目的表征着儿童接受何种目标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德性论名词解释
德性论名词解释德性论,指的是对一个人的德行和道德品质进行评判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德性论涉及到对个体行为和品德的评价,以及对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探讨。
德性论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德性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的,并将德性分为道德美德和智慧美德两种。
道德美德包括正义、勇气、节制和仁爱,智慧美德则包括理性智慧和实践智慧。
他认为,只有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实践,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德性。
德性论认为,德性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和个人素养。
这种内在的品质和个人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而得到提升。
德性论注重培养并强调个体的正直、善良、公正、宽容等道德品质,并强调通过这些道德品质来引导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在德性论中,德性是围绕着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建立的。
道德规范是社会对于人们行为的规定和要求,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循的基本准则。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善恶、美丑、真假等基本事物的认知和评价,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根本出发点。
德性论强调,良好的德性必须建立在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上,只有这样,个体才能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权利,以及对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另外,德性论还与个体的责任和义务密切相关。
个体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不仅有自己的权益,还有责任和义务。
德性论认为,个体应该以道德为导向,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个体的德性不仅仅是个人修养和品德提升的体现,更是个体与社会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
综上所述,德性论是对个体行为和道德品质进行评判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德性论强调个体的德行和道德品质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的,是通过培养和教育来提升的。
德性论还强调个体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德性论的理论研究,可以引导个体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提升自身的德性水平。
最新伦理学王泽应第五讲个体道德发展与道德人格教学讲义PPT课件
③良心的作用
❖ 作为人们知、情、意的统一和自我评价能力的良 心,常常以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实践, 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理智的。
❖ 良心的直觉作用形式是指良心往往以一种无形的 力量,甚至是下意识的本能,或者顿悟的瞬觉, 或者缥缈的幻感,或者模糊的预感,使人的行为 沿着一定的轨道进行。
③良心的作用
❖ 良心的理智作用方式是指经过道德认知和道德情 感的冲突,做出深思熟虑的合乎理性的选择,自 觉地遵守道德原则规范,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
❖ 在良心的直觉作用方式中,主体的情感体验起主 导作用;在良心的理智作用方式中,理性的认知 起主导作用。当然,这两种作用方式绝不是彼此 对立、互不相容的,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超我。
2、道德人格的涵义与特征
❖ 国外在道德人格领域有理论的和实证的研究 ❖ Kohlberg(柯尔伯格)建立了道德发展理论,并试图建立
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 空调陆 续登场 ,每逢 此时, 总会想 起
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 ,夏季 经常用 的一件 物品。
记忆中的故
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 便是蒲 扇、凉 席,不 论男女 老少, 个个手 持
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 “怎么 这么热 ”,于 是三五 成群, 聚在大 树
第三节 道德人格
❖ 1、人格的定义和结构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 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 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个性”一词表达人格的概念。我 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提法。
性修反德:庄子的德性理论
性修反德:庄子的德性理论————————————————————————————————作者:————————————————————————————————日期:性修反德:庄子的德性理论-哲学性修反德:庄子的德性理论性修反德:庄子的德性理论尚建飞【摘要】庄子的德性理论所要探讨的主题可以归结为“性修反德”,即奠基在人性论之上、以合乎本性作为理论视域来论证德性的特征、实质和类型。
具体地讲,合乎本性优先于顺因天性是“道德之正”或德性的评价尺度,德性的实质是通过实现本性所固有的平等、无私观念而形成的卓越品质,根据本性的不同运用方式推论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
关键词庄子;德性;本性;德;知中图分类号:B223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4-0123-06作者简介:尚建飞,陕西延安人,哲学博士,(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①通过梳理其中有关技术的故事和差异的故事,黄勇认为《庄子》的伦理思想具有显著的美德伦理特征。
详见[美]黄勇:《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庄子〉中的道家美德伦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32页。
从规范伦理的角度看,庄子诋毁仁义的观点似乎背离了道德的立场。
然而,德性伦理的诠释角度却有可能会颠覆人们关于庄子思考道德问题的基本看法①。
不过,依据德性伦理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既需要澄清其对德性之表现形式及其价值内涵的论述,同时更应该揭示出庄子围绕德性探讨道德问题的原初语境。
换句话说,批判诸子学说以及对于人性的独特理解是庄子构建其伦理思想的理论源泉,而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庄子才得以展开自己关于德性之基本特征、实质和类型等诸多问题的论证。
一、道德之正与人性的双重向度作为一位身处战国中期的博学之士,庄子本人不可能摆脱来自于诸子争鸣的影响。
实际上,庄子在探讨道德问题的过程中并不是对其他学派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而是以批判现实的姿态示人。
德性与品格教育论
德性与品格教育论康德的德性理论与道德教育思想是哲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对现代道德教育和伦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康德的德性理论和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并阐述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
康德是一位德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他提出了关于德性和道德的独特理论。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德性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和道德素质,以及他在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
康德认为,德性是人类身上最珍贵的品质之一,是人类追求幸福和意义的重要基础。
康德认为,德性品质主要包括善良、公正、勇敢等。
善良是指一个人具有仁爱和慈悲心,对待他人诚实友好;公正是指一个人能够遵守法律和公正原则,不偏不倚地对待他人;勇敢则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镇定自若,勇往直前。
康德认为,这些品质是人类身上最优秀的特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康德提出了德性教育的方法,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性品质。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责任感和公正意识。
康德认为,自律是德性的重要标志,一个人只有具备自律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循道德原则。
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围绕着他的道德概念展开。
他认为,道德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人类追求自由和尊严的重要基础。
康德认为,道德品质是评价一个人品格和道德水平的关键因素,包括真诚、勤奋、谦虚等。
这些品质不仅是个人的美德,也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
在康德看来,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自律、责任和尊重他人的品格。
他认为,教育者应鼓励孩子们理性思考、自主选择并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康德提倡教育者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道德榜样。
通过实践和反思,孩子们可以逐渐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康德的德性理论和道德教育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他强调了德性和道德对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第五讲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家长学校校本教材第五讲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孩子呱呱坠地时,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
许多年轻的父母一定会想到给他充足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开发他的智力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
其实,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
贝多芬曾告诫后人:“把‘德性’教给你的孩子。
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因此应以良好的道德去教育儿童,使他们从小健康成长。
一、品德教育的内容(一)萌发对祖国的爱对祖国的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珍贵遗产,它是成才的巨大推动力,从我国的科学家、数学家李四光,华罗庚身上都能看到爱国情思的巨大力量。
对儿童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要从身边做起。
苏霍林基要求他的学生,首先要爱妈妈,他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自己的妈妈,容易懂,容易做,而且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打下了基础。
”因此,家长要教育儿童努力给母亲、父亲、祖父、祖母带来欢乐,为他们分担忧愁和不幸,关心、体贴、照顾大人病痛,有好吃的东西要先让父母和亲人吃。
(二)使孩子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文明,礼貌的行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
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长期实践而形成的。
因此,要求幼儿从小不骂人,不讲脏话,待人和气,热情,有礼貌,别人讲话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说话;要尊老爱幼;在别人家做客时,不乱翻东西,吃饭要守规矩等等。
(三)培养孩子诚实,讲真话的好品质教育孩子不论拾到什么东西都要交公,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过。
要使孩子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家长教育的态度,如果对孩子的过错一味指责,是很难培养孩子这一品质的。
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应分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
如孩子要买彩色笔画画,遭到家长拒绝,结果孩子背着家长私拿邻居家的。
有的孩子做错了事怕挨骂挨打而说谎,有的为了满足其虚荣心而说谎等等。
若是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孩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四)培养孩子勤劳,俭朴的品质。
论德性
! 6!
品质 , 它是人类优秀品质的一种 , 而不是全 部。亚里士多 德认 为德性是一种品质 , 这种观 点是正确的 , 而且 得到了许多 学者 的认同。就德性作为品 质而言 , 它 是与 作为品 质的 恶性相 同 的 , 因为恶性也是品 质 , 但恶性 是一 种坏品 质或 恶品质 , 而 德 性是一种好品质或善 品质。正 如亚 里士多 德所 指出的 , 仅 仅 说德性是品质还不够 , 还要说它是什 么的品质。 在他看来 , 所 有的优秀 , 都不但要使以它 为优秀的东西本身状 态良好 , 而且 使它很好地履行其功能 , 而 如果 这一原 则普遍 适用 的话 , 那 么人的优秀即德性就是那种人能因此而成为 善的并能很 好地 履行其适当功能的品质
[ 3] ( P125) 的需要 , 这种特性就不能被 合适地看作 是一种德 性。 当
。
德性作为品质不仅体现在行为方面 , 而且体 现在认识、 情 感和行为活动乃 至 人生 活的 各 方面 , 不 仅 对行 为 , 而 且对 认 识、 情感、 意志、 行为活动 , 不仅对人的活动、 人生 活的各方面 , 而且对于整个人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 ; 而德性作 为好品质 , 它 具有使这各方面成为好的规范和导向功能。 德性对认识、 情感 、 意志和行为的上述作 用通常是无 意识 的、 自然 而然 的 , 而不 是有 意识 的、 理性 控制 的 , 用康 德的 话 说 , 是 出于倾向 的 , 而不 是 出于责 任 ( 或义 务 ) 的。关 于 这一点 , 我们不太赞 同亚 里士 多德的 看法。按 照亚 里士多 德 的观 点 , 每 一 个 德 性的 行 为 都 是 一 个实 践 智 慧 的 运
。亚 里 士 多德 意 义 上 的德 性 , 是广 义 的 德
性 , 意指品质的优秀 , 而我们所说的德性特指 人的道德意 义的
浅析道义论、功利主义和德性论
浅析道义论、功利主义和德性论摘要:伦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伦理学理论主要有三种:道义论、功利主义和德性论。
本文通过对三者内涵、特征、发展渊源等方面的具体的阐述系统分析它们的不同与联系。
关键词:道义论,功利主义,德性论伦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见义勇为”、“见利忘义”、“落井下石”、“火上加油”等等诸如此类的日常用语都蕴含着深刻的伦理学思想。
传统规范伦理学有三种形态,即道义论、功利主义与德性论。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分析一下他们各自的内涵及特征等方面。
道义论,顾名思义,它集中注意于“道义”即道德动机,把义务或职责看作是中心概念,是一种以根据责任而行动为基础的伦理学。
道义论主张人与行为道德与否,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即行为动机正确与否。
凡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德的。
可见道义论侧重的是道德行为动机,不注重行为的后果,而诉诸一定的行为规则、规范及标准,它理论的核心是义务和责任。
也就是说,一个行为的正确与否,并不由这个行为的后果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行为的动机和标准来决定的,注重的是这个行为的动机是否是“善”的,行为的本身是否体现了预设的道德的标准,这样就突出了道义理性的地位,把道义行为的内在本质认定为是预设的和普遍的。
弗兰克纳说过:“道义论主张,除了行为或规则的效果的善恶之外,还有其它可以使一个行为或规则成为正当的或应该遵循的理由—这就是行为本身的某种特征,而不是它所实现的价值。
”回望历史,道义论的典型代表要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的儒家伦理思想。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以义为上”等思想把“义”与“利”作了鲜明的定位。
这一时期的“道义”指的是对封建礼教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遵守。
孟子在此基础上把“义”与“利”绝对的对立起来,指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这样,以“义”抑“利”的思想成为了中国道义思想的核心,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就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理论上把“义”放在了社会生活的正统位置之上。
幸福论与德性论:浅论二者的对立关系,如何正确追求幸福?
幸福论与德性论:浅论二者的对立关系,如何正确追求幸福?幸福论和德性论是兴盛于古希腊晚期的伦理思想,前者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的现世生活;后者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有德性的生活。
二者相互对立、相互补充,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追求幸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古希腊哲学发展到晚期,哲学家们从研究自然转向探讨人生的目的与幸福等伦理学问题,当时,主要有以伊壁鸠鲁学派为代表的幸福论和以斯多亚学派为代表的德性论,二者构成西方伦理学中的一个争论焦点。
幸福论———追求现世快乐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伊壁鸠鲁学派提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快乐,任何事情都以个人快乐为基础。
他们认为幸福的实现不能脱离人们肉体欲望的满足,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
他们认为良好的道德或良好的法律制度是使个人快乐最大化的东西,强调的是个人本位,提到首位的是个人利益、个人幸福。
不过,伊壁鸠鲁学派主张在生活中享受适度的快乐,并不主张单纯追求器官的快乐和满足,“当我们说快乐是一个主要的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这与极端的享乐主义明显不同。
德性论———追求德性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斯多亚学派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追求有德性的生活,“肉体的快乐是不足道的,是短暂的,而且是非常有害的”。
人人应独立于外部因素,不受感性欲望的诱惑,应弃绝欲望,从而使灵魂得到净化和纯洁。
他们反对人们注重现实生活和物质享受,主张按照人的本性(即人的理性)生活,用人的理性对非理性的东西加以控制,使人不致被“快乐”、“欲望”等激情所奴役、支配。
斯多亚学派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有德性,符合理性的生活就是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快乐来自于为理性所支配的德性,而不是来自于感性生活。
斯多亚学派轻视物质幸福,主张摒弃一切情欲,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当作最高幸福,认为美德在于发扬理性控制欲望等非理性因素,不为外界的一切所诱惑。
这种哲学泯灭人们追求正当物质生活的愿望,在中世纪发展为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麦金太尔对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的复 归与充实 • • 第一,德性是一种实践性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和麦金太尔都是道德实践主义 者,他们都主张把德性贯彻到实践中去,实现 知和行的统一;并且指出德性要在实践中才能 获得。 • 第二,德性是寻求自我满足的品质。 • 亚里士多德和麦金太尔都主张从德性实践 活动的内部、而不是从德性实践活动衍生出的 结果中去寻求心灵的满足。来自3、麦金太尔德性论的新维度
• 麦金太尔在1999年推出了他的重要新作《依赖 性的理性动物——为什么人需要德性》,这本书从 人类的生物学存在意义提出的共同体理论和德性论, 是对《追寻德性》中提出的德性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 麦金太尔在人的生命脆弱性与依赖性意义上提 出的德性论,是一个新质的德性论,即德性是人们 共同抵御生命的脆弱性和无能(disability)的精神纽 带,是扶持人们共同支撑生命存在的社会力量源泉。 这样,他就给予了共同体和德性新的意义和理解。 生命的脆弱性、生存的依赖性使得人类的共处只有 在有德性的状态下才可得到兴旺与昌盛。在这个意 义上,德性是生命的支柱,是人类生存的维系力量。
•
理智德性是指人的灵魂中的理性部分的优秀、 杰出的品质。具体表现为知识、智慧,如科学研 究的智能,对理论真理的沉思以及发现理性原则 以指导日常生活等。 • 理智德性大多由教导而获得,它的特点是沉 思真理、给人带来愉快和自足。然而,沉思是一 种能够达到最高人类幸福的活动,它只可能被少 数受神恩惠的人具有。 • 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可以分为两个 部分,一是考察具有不变本原的存在物;二是考 察具有可变本原的存在物。那么,相应的理智德 性也就可以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公正是中间性的总称
• 首先,从整体上来说,公正是一种品质。同 时,公正也是一种德性,是对待他人的德性。公 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汇。 • 其次,从部分来说,公正可以分为两类,即 守法和均等。不公正也相应地分为两类,即违法 与不均。 • 法律要求人们合乎德性而生活,并禁止各种 丑恶之事。为教育人们去过共同生活所制定的法 规就构成了德性的整体。 • 均等表现为分配的公正和矫正性的公正。
二、麦金太尔的德性论
•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 (1929- ),当代英国著名的道 德哲学家,德性伦理学的主要代 表人物。 1981年出版的《追寻美德》 被视为德性论研究的一个纲领性 文献。 1999年出版的《依赖性 的理性动物——为什么人需要德 性》,是对前者的补充。
•
1、当代道德危机及其根源
• 麦金太尔认为,我们处在一个无法解决争执和 无法摆脱困境的道德危机的时代。 • 当代道德状况可归结为一个主义——情感主义 (emotionalism)。 • 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在社会生活中,道 德判断的运用是纯主观的和情感性的;个人的道德 立场、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的选择,是一种缺乏客 观依据的主观选择;德性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并 从以往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社会生 活的边缘;个人完全根据自我进行纯粹主观性和情 感性的道德选择,统一的、客观的社会道德尺度和 道德权威性丧失。
第三,德性是一个整体性善的综合。 •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他当时的社会共同体 的生活中有一个整体的、统一的最高善;麦 金太尔不仅坚持个人在不同领域德性的整体 性,而且主张人类社会正是要依靠德性来维 系历史传统,这样就通过德性把从过去—— 现在——未来的人类社会联系成了一个连续 整体。 • 总之,麦金太尔是针对西方社会的“道 德疾病”,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基础上开出 的“道德药方”,是希翼超越亚里士多德的 “德性”之后的“德性论”。
•
三、德性论的基本特征
• • • • • 1、它是以行为者为中心,而不是以行 为为中心。 2、它关心的主要是人的内心品德的养 成,而不是人外在行为的规则。 3、它强调的问题是“我应该成为何种 人”,而不是“我应该做什么”。 4、它所采用的基本概念是具有美德特 征的概念,如:善,好,福祉等,而不是 义务的概念,如:责任,正当,应该等。 5、它拒斥把伦理学当作一种能够提供 特殊行为指导规则或原则的汇集。
• •
第三,德性与传统。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自我, 是传统(tradition)的承载者之一。实践也是 一个历史的范畴,实践之所以能够得以传 承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形式也是通过传统来 实现的。 • 传统的传承还须通过德性的践行才能 得以实现,德性本身也是传统的承载者。 • “相关的德性践行维持并强化着传统, 而相关德性的缺乏则腐蚀并削弱着传统” 。
•
人的自由与道德责任
• • 伦理德性的选择是自觉自愿的,即自愿为善。 第一、对人的自由的理解。亚里士多德首先 肯定人的行为是有自由的。他认为,自由包括两 个因素,其一是理性的自觉;其二是欲望或意志 的自愿。 • 第二、关于道德责任。既然人的行为是有自 由的,那么,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责 任。也就是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者因 此而受到赞扬,或者因此而受到谴责、惩罚。而 不允许把自己的行为推于外界原因。
第五讲 德性论
•
德性论(virtue ethics)是指以个人内在德 性完成或完善为基本价值(善与恶、正当与不当) 尺度或评价标准的道德观念体系。 • 德性论认为,伦理学的核心不是“我应该如 何行动”的问题,而是“我必须如何生活”的问 题,或者“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德性论的目的是要培养和产生高尚、卓越的人, 这种人是出于他们高尚、卓越的品格来自发地行 动的,因此,在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时,那些 人就成为我们的楷模。 • 德性论的主要代表有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 和中国儒家传统伦理思想、麦金太尔的伦理思想 等。
•
在以上两种德性中,理智德性是最重 要的,因为没有理智德性就不能生成德性, 而伦理德性也正是因为有了理智德性如明 智等,它们才成为德性。 • 总之,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即是理性 的动物,又有感性的要求,但更为特殊的 本质是理性活动。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应 该是以理性为目的,为指导的感性与理性 的和谐。
•
• •
•
•
分配的公正是指在荣誉、钱物等可拆分的共 同资源的分享方面的公正,也可以称为比例公正。 矫正性的公正指交往中间的公正,即通过法 律判决或裁判仲裁等方式,使得利一方对损失一 方的补偿性公正。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指出有人把回报也 看作是一种公正。 亚里士多德指出公正不仅是一种品质,而且 是城邦或政治公正。从政治公正来看,我们不允 许个人的宰治,因为他可以为了自己而成为暴君, 而是允许法律的宰治。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对公正进行了较为详细地 讨论,这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与 实践意义。
• •
第二,德性与个人的整体生活。 如果某人真正拥有一种德性,就可以 指望他在各种场合中表现出来。他的德性 整体只有通过其生活的整体性才能表现出 来。 • “德性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 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 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将把 不断增长的自我知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 们”。
• •
理论理性: 科学研究永恒不变的东西,科学知识是符合 逻辑的,又是可以传授的,所以,科学具有可证 明的品质。 • 技术就是制作,要创造一种新东西,它不仅 需要知识,而且需要自己心灵的塑造,要实现自 己的某种意图。 • 理智就是对科学中普遍原理的最初把握,就 是说理智是通过归纳而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原理。 • 智慧则是指在科学、技术、理智中的卓越, 比如那些技术娴熟的人被称为有智慧,最精确的 科学被称为智慧等。智慧在纯粹理性、思辨理性 的德性中,居于最高地位。
• •
实践理性: 明智指处理与人有关的事务,指追求 人自身的好、善、益处。明智就是善于考 虑,能审慎而恰当的选择。明智使人能很 好地驾驭情感,不被快乐或痛苦所左右。 • 体谅就是对平等的正确判别,就是公 正之德性。
•
伦理德性是指人的非理性灵魂获得了理 智形式,使人自我塑造,受到教化的结果,这 能使人的情感感受、欲望倾向受到正确理性的 指导,从而得到改善。 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而培养,它的特点 是由习惯和训练而成、要遵守中道、并使欲望 合乎理性的要求。伦理德性是实用德性,虽然 只伴随较低程度的幸福,但却是普通人都可以 达到的。
不及 怯懦(在恐惧和自信之间) 禁欲(对快乐和痛苦而言) 吝啬(对大量财物的使用与支付) 小气(对少量财物的使用) 自谦(对待名誉) 无血性(对愤怒) 贬损(对真的东西的态度) 生硬(社交中的待客之道) 附和(对待友谊) 羞涩(对感受) 恶意(对邻里遭遇的感受)
•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中道”应注意的方
•
亚里士多德看到了苏格拉底“美德即 知识”命题存在的问题。 •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离不开知识, 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美德与知识却不是 完全等同的。 苏格拉底只看到了理性灵魂的一面, 而没有看到非理性灵魂的一面,亚里士多德 认为,把理性灵魂与非理性灵魂相互融合, 这正是道德教化的任务。所以,亚里士多德 把德性分为两种,即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
四、对德性论的批评
• • 1、德性论对道德品格的强调会忽视对道 德行为的评价。 2、德性论不重视道德规则会导致道德教 育的困难。 3、德性论没有回答具有哪些美德的人才 是道德的人。 4、德性论对人提出太高的要求。 5、德性论抹杀个人的自主和自由。 6、规范伦理取代美德伦理是大势所趋。
•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应该知道什么是 善,并出于自愿地去行善,这样的行为才具 有道德价值。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对后来 的现代西方伦理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如萨特 伦理思想等。 • 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有不足之处,他 对自由的考察局限于人性,尤其是人的心灵 结构,而忽略了社会环境、客观规律等,带 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后来的斯宾诺莎、黑格 尔、马克思等人的自由观,都程度不同地看 到了社会环境等外界因素的作用。
中道原则
• 伦理德性的选择要符合“中道”,即 恰当、合适的标准。亚里士多德在考察了 各种具体现象的行为适度以后,提出了一 张“适度表”:
• • • • • • • • • • • •